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雷雨》的讀後感1000字大綱

《雷雨》的讀後感1000字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3W 次

《雷雨》,這部家喻戶曉的話劇的問世,使曹禺先生開始了創作生活的第一步。

《雷雨》的讀後感1000字

《雷雨》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人物的性格衝突,曹禺筆下的人物都具有真實性。他們的每一言每一語都由人物的內心發出,而每一句話中,必然充滿着個人的情緒色彩,符合他們的身份,性格特徵。

故事的根牢牢地系在30年前周樸園對侍萍(魯媽)始亂終棄。那時的侍萍還是個天真美麗、賢慧的少女,在周公館當下人,身份是卑微的,地位是下等的。可是周公館的少爺卻偏偏給了這處於社會最底層的姑娘希望與幻想,她幼稚地違背道德與貞操爲他生了兩個兒子,無名無份,默默煎熬,像周樸園這般身份的人是不會把一個下人正式的娶進門的。當時的社會講究的是門當戶對,這也造就了無數樁構築在金錢與利益之上的婚姻。

也許侍萍很清楚這一點,但她只有最淺顯的要求,哪怕當個妾也好,可是周樸園沒有這麼對她,在大年三十晚上,在侍萍生了第二個兒子才三天,周公館把她逼進了漫天風雪中。手裏抱着的,是危在旦夕的嬰兒。這時的侍萍絕望到了極點,她更悔恨自己,恨自己的無知與幼稚,於是,她絕望地跳河自盡。故事發展到這裏,很自然地讓我想到《家》裏的鳴鳳,一樣是大戶人家的下人,一樣博得少爺的愛,可結果都是同一條自殺的路。爲什麼?這也正讓我們看到了舊社會封建家庭的沒落與腐朽,社會制度的冷酷與自私,從她們身上,可以明顯地感覺到當時中國家庭的、社會的罪惡。

然而,侍萍的求死卻沒有如願,這也註定她仍要在殘酷的現實裏掙扎,一個女人,帶着個重病的孩子,流落他鄉,孤苦無依。爲了生活,她嫁過兩次。幹過各種雜活。可在當時的社會裏,她遇人都不如意。是的,有錢有勢的,對她不屑一顧;好人家又會嫌她的不清白。周樸園帶給她的,是三十年無休止的痛苦與恨。

故事在三十年後侍萍與周樸園的重逢中發展到了高潮。面對昔日的愛人與仇人,侍萍經歷了痛苦的矛盾鬥爭最終勇敢地與他相認。她並不是用這種方式來敲詐他,面對周樸園搪塞打發的5000塊錢支票,侍萍不屑一顧地撕個粉碎。也許她只是覺得“我三十年的苦不是你拿錢算得清的”可是我們可以強烈地感受到她骨氣與自尊,她表明身份,也許是出於一個母親的愛子之心,想爲門外候着的魯大海爭取說話的權利,也是了爲見一見三十年未曾謀面的大兒子周萍。周樸園對於侍萍的出現沒有表現出絲毫的驚喜,他只有恐懼、擔心、害怕,害怕自己一直以來苦經營的好名聲會毀於一旦。那個時代的封建資產階級的本性就是在這種虛僞的外表掩蓋之下的冷酷、自私,對於壓在社會最底層的婦女,遭遇是悽慘的,待遇是不公平的,甚至對於親情的'渴求,也很難得到滿足。

不是嗎?周萍面對眼前的親生母親是冷漠的,無情的,雖然沒有相認,但絲毫的血脈相連都感覺不到。還親手打自己的弟弟。侍萍的心在滴血,兄弟反目,父子成仇,這一切的一切都在摧殘着她的身心,階級地位的懸殊又使她不能認回親生兒子。鮮明的階級對立,有着天壤之別的等級待遇,這是侍萍不願意看到的,然而社會畢竟是現實的,殘酷的。

侍萍其實很可悲,這麼多年,她始終未能清醒,而是聽任命運的擺佈,讓時間與辛勞一點點地消磨自己的憤恨與痛苦。而她苦難的一生也正是對周樸園的控訴和那個萬惡社會制度的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