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我所深愛的家讀《回家》有感

我所深愛的家讀《回家》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6W 次

有一天,當我鼓起勇氣觸碰我的過去、現在以及將來,我感到有一種歸屬的溫暖從指間涌向我疲憊的心臟,捆綁心靈的羈絆成了柔軟的、溼潤的、無法自制的淚水,我聽到有一種久違的幸福發出了聲響——我所深愛的家啊……

我所深愛的家讀《回家》有感

——題記

記憶被塵封得越久,成了泛黃發黴的老照片,卻越是被珍藏在深處。苦難的過去會這樣被掩埋,天真的童年遭遇褪色,豪情壯志的時刻迴歸落寞,難捨難分的情愫也無非被凝固在了原點……站在現在的時間點驀然回首,卻也絕不是僅剩了點成熟的灑脫,始終有一種羈絆牽連在我和一扇門之間,始終矗立在我和一片土地之間,始終周旋在我和一些人的深愛甚至是摯愛的血脈相吸之間。我們總該在這時候微笑着慶幸:我從未離開,我依舊有家可回。

對故鄉對家的情感我從不認爲是理所應當的不變的愛。懵懂和輕狂,激進和對自由的嚮往是開出成熟花朵之前的青澀種子。於是,我們年少輕狂的時候暴躁地不堪忍受家的束縛,家的封建和閉塞,那時候火熱的心容不下它的瑕疵又或者是單純渴望着它的改變,它的進步,於是,有恨。我突然想到巴老的文字“那幾十年的生活是多麼可怕的夢魘!我讀着線裝書,坐在禮教的監牢裏,眼看着許多人在那裏面掙扎,受苦,沒有聲音,沒有幸福,永遠做不必要的犧牲品,最後終於得到滅亡的命運,那十幾年裏面,我已經用眼淚埋葬了不少屍首,我離開舊家庭,就像甩掉一個可怕的陰影,我沒有一點留戀。”

多少人啊,在同樣的時代遭遇着一樣的家庭,成千上萬的“家”積聚成了“國”,連同着積聚着的叛逆的靈魂中壓抑已久的仇恨與鬥爭。於是,從成千上萬的“家”裏,從靜默已久的“國”裏,站起來了一羣人,甦醒了一羣人,沸騰了一羣人——他們是在私塾裏誦讀着沉悶的經文卻有新思想迸發的青年,他們是從私塾涌進新式學堂潛心學習西方思想的青年,他們是仇視着封建卻深愛着被封建籠罩的`家國的青年,他們是在家難國恥當頭時在街頭高揚手臂用燃燒的心吶喊的青年,他們是被命名爲“五四”的青年……

他們是恨得苦痛,愛得深沉的人啊。

叫囂,怒吼,咆哮響徹雲霄,穿裂身體的時候眼淚奪眶而出,尚存鬥志的人衝上時代炮火的前沿,麻木的人逆來順受,不堪忍受的人逃離,於是巴老說“再見吧,我不幸的鄉土呦!”那些忍住悲痛,用眼淚和嘆息弔唁被舊禮教所掩埋的屍首的意志清醒的人,他們恨得撕心裂肺了,他們恨得筋疲力盡了——不願意再癡癡地向高牆陰影中的四角天空仰望了,更何況現在望到的不是紙鳶而是炮火;不願意再癡癡地繼續等待着成爲下一個被禮教毒害的命運了,更何況是死於腐朽,化爲腐朽。他們,恨得苦痛。

然而,當我們不得不重新提及這個“家國”曾經黑暗的過去的時候,閉眼所能記起的卻是鮮亮的顏色,亮得刺眼,亮得把黑暗照射得無處可躲——集結在戰線前沿用身軀與敵人搏鬥的生命,迸濺出鮮紅色的溫熱液體,暈染了殘破的旗幟,可它卻飄揚了起來;它沿着中國的大江大河的水奔騰,滲進了土壤的底層,忠愛的情流遍了中國啊,刻進了中國的脊髓!炮火中的匍匐,守衛時的挺立還有陣亡倒下時與國土的最後一個深情一吻……這是苦難時代裏千姿百態的愛啊,愛得有跡可尋,愛得深沉。

要用多少時間才能把沸騰的年代冷卻,使之溫和,使之恢復平靜?要用多少時間沉澱下無可奈何的恨,僅留下由深愛變爲摯愛的單純?要用多少時間,才能重建一個心目中嚮往以久的“家”,然後轉而用更加開闊的胸懷接受她,用更加理解的心態對待她,用更加睿智內斂的方式愛她?

有一天,犧牲的人的靈魂安睡了,活着的人回來了,提起了審視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勇氣,感受着歸屬感從觸摸破壁牆垣的指尖涌向疲憊的心臟,捆綁心靈的思念的羈絆化爲柔軟的,溼潤的,無法自制的淚水,然後聽到有一種久違的幸福發出了聲響——我所深愛的家啊,“我唯一的心願是:化作泥土,留在人們溫暖的腳印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