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愛心》有感

讀《愛心》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3W 次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愛心》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愛心》有感

讀《愛心》有感1

今天,我閱讀了一個故事——《男生賈裏》之《愛心》。這個故事令我感動。主要內容是說賈裏在醫院認識了一個叫林萍的女孩,她和賈裏的爸爸在一間病房,賈裏去看望爸爸時認識她的。林萍得了心臟病,她的爸爸媽媽在外地打工,她借居在叔叔嬸嬸家。她的父母每年寄回一筆優厚的撫養費,可她叔叔嬸嬸對她一點也不好。過年了,賈裏的爸爸出院了,而林萍叔嬸卻說要等過年後再接她出院,怕影響氣氛。除夕那天,好心的賈裏一家把林萍接出來,他們一同過了一個愉快的新年。在些之前,他們經常給林萍送吃的,陪她聊天,帶給她許多關心的溫暖。

愛心的力量是無限的!愛心,可以讓你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可以讓你從黑暗走向光明,可以帶給你無限的溫暖。一個有愛心的人,可以讓一個生命復活,甚至可以讓一羣生命復活!看到受傷的小鳥,給它治療傷口,看到流浪的小狗,給它一些食物……這都是愛心。

不要以爲“愛心”是一件多大的事,其實,我們可以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處處都需要你獻出愛心。只要你幫助了需要幫助的人,你就獻出了愛心。

讓我們一起行動吧!讓愛心的力量注滿整個世界!

讀《愛心》有感2

今天,廖老師讓我們讀了一篇名爲《愛心樹》的文章。文中的那棵大樹傾盡全力幫助一個男孩,卻毫無所求,最後只剩下一截老樹樁,還在儘量滿足男孩的要求,可老樹自始至終都很快樂。

文中的大樹和男孩其實就像是天下的父母和做兒女的我們。父母辛勤勞動,含辛茹苦不就是爲了讓我們能健康成長嗎?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對父母的索求也越來越多。父母畢竟已不再年輕,爲了”養家餬口“卻依舊努力地工作。這,難道不就是大樹那無私奉獻可貴品質的一個寫照嗎?而那個小男孩,也就是我們,動不動就要父母買這要那的,一點也不會體諒父母,經常揮霍父母的血汗錢,而且還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這難道不正像是文中那男孩的所作所爲嗎?可我們的父母在爲我們付出時總是很快樂。因爲他們認爲,兒女的快樂就是他們的快樂。在如此偉大無私的愛的面前,我們能不慚愧嗎?

由此,我不禁想到不久前去世的叢飛叔叔。他是一名歌手,一生致力於慈善事業,先後收養和資助了一百多名山區貧困學生、失學兒童重返校園,同時還向慈善機構捐贈數額巨大的現金。可這樣的好人卻得了癌症。臨終前,他把所資助的孩子都叫到病牀前,叮囑他們要樂於助人,多社會作貢獻。在孩子們含淚點頭後,他才含笑離開了人間??

在我們的生活中,具有老樹這種高尚品格的不只是父母、叢飛叔叔,還有許許多多默默無聞的無名英雄,他們每時每刻在我們的背後爲着社會爲着他人着想??

是啊!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簡評:我們在讀文章時,會被其中的人或事感動,也就會自然地聯想到自己及身邊的人,二者的結合就是讀後感的內容。習作由讀《愛心樹》,想到了父母、叢飛和自己,悟出了人間需要愛和報恩。(指導老師:廖華錦)

讀《愛心》有感3

在這短暫的寒假當中,我讀許多書,有:《愛心樹》、《青銅葵花》和《祕密花園》這三本書。這幾本書都讓我受益匪淺。但其中令我感慨最深的書那當然就是《愛心樹》啦!這本《愛心樹》雖然能說是小嬰兒看的低幼兒的書,可是我想:張老師讓我們看肯定有些什麼意圖的呀。於是,我就認認真真得看了一遍,果真的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

《愛心樹》主要講得是一個小男孩和一棵樹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小時候男孩和大樹一起玩耍、嬉戲,可是小男孩長大了之後,卻一直再向大樹索取東西,而大樹卻一直滿足了他的心願,從不說一句怨言,還不求回報,到最後竟然使用自己唯一的身軀去完成男孩的心願坐一會兒。可見大樹是多麼的愛那個男孩,多麼的無私呀!

讀完這本書,我深有感慨:生活中,我也經常幫助別人,哪怕只是幫了一點忙,自己心中也會感到快樂的。這讓我更深一步的瞭解了送人玫瑰,手有餘香的含義了,又讓我想起了高爾基說的一句話:給永遠比拿愉快。還讓我知道了,人類和其他植物、動物是一樣的,出生到老都是一樣的過程。

生活中也有許多這樣的例子,例如:爸爸媽媽一直在我們的身邊幫助我們,卻一直不求回報,而且還默默無聞,這種送人玫瑰,手有餘香的精神是多麼的可貴呀!

讀《愛心》有感4

在這短暫的寒假當中,我讀許多書,有:愛心樹、青銅葵花和祕密花園這三本書。這幾本書都讓我受益匪淺。但其中令我感觸最深的書那當然就是愛心樹啦!這本愛心樹雖然能說是小嬰兒看的低幼兒的書,可是我想:張老師讓我們看肯定有些什麼“意圖”的呀。於是,我就認認真真得看了一遍,果真的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

愛心樹主要講得是一個小男孩和一棵樹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小時候男孩和大樹一起玩耍、嬉戲,可是小男孩長大了之後,卻一直再向大樹索全西,而大樹卻一直滿足了他的心願,從不說一句怨言,還不求回報,到最後竟然使用自己唯一的身軀去完成男孩的心願——坐一會兒。可見大樹是多麼的愛那個男孩,多麼的無私呀!

×完這本書,我深有感觸:生活中,我也常常幫助別人,哪怕只是幫了一點忙,自己心中也會感到快樂的。這讓我更深一步的瞭解了“送人玫瑰,手有餘香”的含義了,又讓我想起了高爾基說的一句話:“‘給’,永遠比‘拿‘愉快。還讓我知道了,人類和其他植物、動物是一樣的,出生到老都是一樣的過程。

生活中也有許多這樣的例子,例如:爸爸媽媽一直在我們的身邊幫助我們,卻一直不求回報,而且還默默無聞,這種“送人玫瑰,手有餘香“的精神是多麼的可貴呀!

讀《愛心》有感5

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它的名字叫《愛心樹》這本書主要寫的是一棵極有愛心的樹跟人類生活在一起的故事,故事的內容是這樣的 :

有一棵樹,深愛着一個小男孩。那位男孩有時爬到樹枝上去盪鞦韆,有時跟大樹媽媽一起捉迷藏,大樹媽媽每次都可以找到他,大樹媽媽跟他在一起玩感覺很快樂.玩餓的時候愛心樹就讓他爬到自己的身上摘蘋果吃,這時大樹感覺很快樂.男孩慢慢地長大了,有一天,大樹叫他到自己的身上來盪鞦韆.男孩說他長大了不想再到大樹媽媽身上去盪鞦韆了,說想去買一些好玩的東西,大樹說:你是想買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吧,我沒有錢,但我的果實你可以將它摘下來,到街上去賣之後賣好的錢你就可以買自己想要買的東西了,這樣你就會感到快樂了。男孩笑了,看到男孩滿意的樣子,大樹也很快樂。

過了好久男孩也沒有來看大樹了又過了幾天男孩沮喪地又來了,說他現在已經是個成人了,想有間自己的房子好娶妻生子。於是樹讓他把枝椏砍去,自己搭建了房子。又一天,男孩悶悶不樂地向樹說他厭倦了故鄉,想要到遠方尋找陽光燦爛的日子,於是樹又把主幹給了他,讓他自己造了條小船,完成了出海的夢想。看着男孩滿懷壯志地去尋找新的人生,樹很快樂。

多年後,男孩倦遊歸來,又來到樹的身邊。樹看看自己僅存的樹墩,十分抱歉地對男孩說:“如今我只剩下一個老樹墩,實在沒有東西可給你了”。男孩滿臉倦容地對樹說,現在我需要的也不多了,只想有個安靜的地方,好好休息一下。樹說,既然是這樣,那麼我這老樹墩還是挺管用的,“來吧,坐下來,好好的休息一會兒”。身心疲憊的男孩坐下了,樹努力地挺直了腰支撐着,那一刻,樹彷彿又回到從前,覺得自己好幸福。讀到這兒,你是否已經流下了感動的眼淚?這是一棵平凡樸實的樹,也是一棵爲了自己深愛的孩子而給予了他太多太多的愛的樹。

看完這本書,讓我覺得媽媽就像那棵樹,我就像那個小孩。媽媽無私的愛我,照顧我,我也一定要更愛媽媽,好好學習,做一個健康、樂觀、無私、好學的好孩子。等我長大了,我也會回報媽媽,一直照顧媽媽。我會很愛很愛樹,就像樹很愛很愛我一樣。

讀《愛心》有感6

今天,我讀了《愛心、感恩》這本書,使我受到很大的教育。這本書中每一個愛的小故事都感人至深,其中《感恩的心》給我的印象最深。故事講述的是一個不會說話的小女孩和媽媽相依爲命。媽媽每天早出晚歸地掙錢養家,到了傍晚,媽媽就會給她帶一塊年糕回家。可是有一天,媽媽出去了,很晚沒回來,小女孩就出去找媽媽。終於找到媽媽了,但是媽媽睜着雙眼,倒在地上死去了,她的手裏還拿着一塊年糕。

小女孩哭着用手語“唱”着《感恩的心》,直到媽媽閉上眼睛。故事中的媽媽對女兒深切厚重的愛是多麼令人感動呀!讀了這本書,就像上了一堂愛的教育課。愛可以打破一發界限,使人與人之間變得親密無間,在付出和擁有愛的瞬間,人就能體到到無比幸福的感覺。我們不僅要德智體全面發展,更有健康高尚的情感素質。如果我們每個人都用一顆愛心來對待身邊的人,那麼,我們的生活就會充滿陽光。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我們要滿懷一顆感恩之心,報答所有愛我們的人。

讀《愛心》有感7

我在打電腦和聽MP3的同時看到電視上貧困山區的孩子生活、學習的環境和一雙雙渴望踏進校園的眼神,深深觸動了我,我就把乘計程車改成乘三輪車,到了晚上吃清淡的稀粥,一天就節省了六元五角,一個月我把節約的錢都捐給了貧困山區的孩子。

山區的孩子生活是十分辛苦的,用的桌子都裂開了許多條縫,用的鉛筆是別人用過的筆頭。而我們的生活和學習環境是多麼優越,用的東西都是名牌的,用的文具也是好的,簡直是天壤之別。我們的爸爸媽媽都是用的電動車、摩托車、汽車。他們的爸爸媽媽沒有任何交通工具,不管上哪兒都是走過去,如果我們把這些錢都捐給希望工程,那些孩子們會歡樂地踏進校園,認真學習。

其實只要我們每個同學都少用一毛錢,就會多一份愛心。也許就會改變那些孩子的生活、學習,只要人人獻出一份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讀《愛心》有感8

記得第一次看《愛心樹》時,我才8歲,還不認識很多字,那時的我最愛看的書就是繪本了!什麼《逃家小兔》、《爺爺一定有辦法》、《愛心樹》啦……應有盡有,可我最喜歡看的是這本書——《愛心樹》了。

這本書是一本繪本,最大的特點就是字少道理大。你可別小瞧了它,只要你認認真真的去品味它,你一定會被它優美的文字所吸引,你也一定會被它精美的插圖所迷住,還有,全文最後蘊含的深刻道理也是值得大家去回味的'。

書中主要講了一個小男孩兒與一棵蘋果樹的故事。小男孩兒餓了,蘋果樹給將他蘋果吃;小男孩兒不高興時,蘋果樹讓他爬到樹枝上玩,漸漸的,小男孩兒長大了以後,把樹砍了,讓木匠把樹幹做成了船,把樹枝做成了房子,可當從前的那個小男孩兒老了時,從前的蘋果樹也成了一個老樹墩,可老樹墩沒有說什麼,只是努力地挺了挺身子,讓當年那個小男孩兒坐下來好好休息休息。雖然大樹很累,但它看到小男孩兒高興、快樂,心裏也會很高興、快樂。我想:故事中的蘋果樹多麼想我們生活中的父母呀!他們爲了我們,願意付出一切。只要我們快樂,他們也會一樣高興,心裏像就會得到了巨大的滿足一樣。可是,我們在享受幸福的同時也要學會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同學,同學們,感恩是一種美德,每個都要學會感恩。父母不需要孩子對他們說“謝謝”二字,但是,如果你對他們說一句“謝謝”,他們的心裏絕對會感到無比溫暖、無比欣慰。

總之,我在《愛心樹》這一本書中讀到了許多做人的方法與道理,《愛心樹》可真是一本難得的好書啊!

家長的話:我很支持女兒讀這本書,因爲我覺得,這本書的教育意義很大.而且,我還很喜歡與女兒一起讀,各自交流交流自己的感受,可以讓一家人的生活變得更融洽.我讀過許多繪本,這本寫得最好,教育意義非常深刻,我看完女兒寫的讀後感後,我感覺她真的長大了。

讀《愛心》有感9

我看的書是《愛心企鵝》,這本書講的是小企鵝塔名諾是怎樣救出小企鵝公主的故事。

這裏面我最喜歡的主人公有兩個,他們分別是小企鵝和駱駝。

我喜歡小企鵝的原因如下:

一、他很乖巧。在第一章《愛心一旦萌動》中,講到小企鵝每天都穿着一件帥氣的黑禮服,顯得非常乖巧。頭上還帶着一頂紅色的小帽子,全身上下毛茸茸的,還有一個白肚子。可愛極了!

二、他很愛提問。小企鵝問了駱駝好幾個問題,可是,每次小企鵝提出一個問題時,駱駝都要哈哈大笑一場再回答。我記得有一次駱駝稱呼小企鵝,稱呼的是“小不點兒”,特別搞笑。

三、他特別勇敢。在最後一章,也就是第十八章《勝利大逃亡》中小企鵝順利地救出了公主,把其他動物也都救了出來,而且,小企鵝還發現以前幫助過他的朋友們,大多數的朋友都被關起來了。小企鵝使出最後一絲力氣,在最後的一秒,大家得救了。在這段過程中,小企鵝遇到了種種困難,比如:他餓了,看到了一條碟魚,可是,碟魚求他放了自己,小企鵝只好放了她。他便隨手抓了一些不好吃的東西,寧願自己忍着飢餓。他特別得累,可是他並沒有放棄,仍然繼續往前走。這種勇敢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我喜歡小駱駝的原因如下:

他很聰明,會想辦法。在第八章《風度翩翩的駱駝》中,駱駝讓小企鵝和他的朋友章魚一起去米蘭,就在這時,小企鵝說:“我們企鵝頂多只能在水裏呆一分鐘,而章魚可以在水裏呆一輩子,這該怎麼辦呢?”駱駝想了想說:“這樣吧,你坐在章魚的頭上,這樣你就可以呼吸新鮮空氣了。”小企鵝又說:“這真是一個好辦法,你想辦法的速度真快!那去米蘭又該怎麼走呢?”就在這時,駱駝唱起了去米蘭的歌,小企鵝對章魚說:“駱駝的歌聲真動聽啊!”駱駝的做法讓我知道了只有互相幫助纔可以做得更好!

讀《愛心》有感10

緣於我對教育和學生的熱愛,出於對工作責任感和使命感的新的認識,我深深的認識到自身教育知識的匱乏,和教育技巧的簡單落後,於是,我讀了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一書,當我看完這本書就被他的教育機智和簡潔流暢的文筆折服了。在書中他提到經常給學生讀他自己寫的《愛心與教育》,書中記錄了李老師對“逆境”學生的關懷,對“後進”學生的轉化,對“優秀”學生的培養,對“心理”教育的嘗試,對“有效”德育的探索,對“班幹部”的選舉培養,對“青春期”教育的重視,對“民族教育”的宣揚,難得可貴的是書中披露了他曾經失敗的教育案例。他提倡“用‘學生的大腦’去思考,用‘學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學生的情感’去體驗,用‘學生的興趣’去愛好”,他認爲愛的教育不是一種教育,而是一種生活,一種常態的生活;愛的教育要從細節處入手----如學生生日親自送上一本書,一張賀卡等等。這本書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年輕教師的成長之路;更像一位引路人,引領我們走出教育的誤區。這本書,真的讓我受益匪淺。

首先,這本書讓我第一次真正覺得做一名農村小學教師是幸福的。人生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幸福,做教師的幸福感不是看幾本書就可以獲得的,而是源於對教育意義的深遠認識,源於對學生的熱愛,這樣你纔會談得上熱愛工作,你纔會主動去閱讀,主動去實踐。在閱讀中開拓自己的視野,開闊自己的胸襟,淨化自己的心靈,昇華自己的人格;在實踐中鍛鍊總結,在實踐中修正提升,在實踐中啓迪智慧,在實踐中開拓創新。這樣你的工作會做得更好,於是你的學生依戀你,家長尊敬你,同行敬佩你,領導器重你,這樣你被欣賞,被認同,你就會覺得很幸福,你就會覺得工作很快樂,你纔會真正潛下心來搞教育,你就可以把你的愛全部奉獻給孩子們,於是你的工作就會更出色,也會更幸福,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記得去年上半年有一天我正準備午休,突然想到作爲班主任得去看看孩子們睡的咋樣,就馬上翻身起牀,沒有猶豫,沒有拖拉。試想如果你心裏沒有裝着孩子們,你會在午休之前想到他們嗎?你願意爲了孩子們睡一個好覺而放棄自己的午休時間嗎?因爲我覺得孩子們睡好了,就有充沛的精力投入下午的學習,孩子們就可以取得相對更好的學習效果。

其次,這本書讓我深刻感受到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本書中有一個愛心教育故事的主人翁楊守豐,她與人爲善,頑強進取,珍惜時間,熱愛學習;母親精神失常,父親體弱多病,家中有4個比自己小的弟妹,自己也長期被病痛折磨,小小的年紀面對如此讓人揪心的家庭環境,竟表現出無與倫比的樂觀,坦然和自信,最後還是被病魔奪取了可愛的生命。如此堅強的品性深深的感染了我,感動了我,震撼了我的心靈,我頓時感到自慚形穢,感覺自己竟不如一箇中學生頑強,覺得自己不堪爲人師,同時我覺得有必要讓我的孩子們感受這個時代的楷模。

最後,我從本書中看到一句我特別喜歡的話----讓別人因爲我們的存在而幸福。這句話李老師曾經給學生講,他還在歷次報告中經常提到這句話,甚至成爲他第一次當校長走馬上任送給老師們的第一句話,後來寫在他們的教學樓上。最開始我不理解其內涵,隨着閱讀的深入,在實踐中結合具體情景才慢慢體會其中的含義。

當孩子們把校園打掃得一塵不染,我們可以在窗明几淨的校園裏工作時,我們就因爲孩子們的存在而幸福;當有學生爲了班級可以奪得清潔紀律流動紅旗而努力時,我們這個班集體就因爲他們的存在而幸福;當我在處理班級事物不夠理智時,有學生給我提出善意的建議時,我就因爲他們的存在而幸福。

我經常在被學生感動時對他們說這句話,學生在叫我寫畢業寄語時我也把這句話送給他們,在去年的畢業茶話會上我又以這句話作爲發言稿的結語,甚至把這話連同班訓印在了師生畢業合影上。因爲我希望他們以此鞭策自己,修正自己,希望他們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希望更多的人因爲他們的存在而幸福。

李老師的《愛心與教育》樸實無華,很多嶄新的教育理念,深刻的人生哲理蘊含在一個個平凡真實感人的小故事裏面。他不是爲寫書而寫書,他是想通過自己的書籍來宣揚和傳播新文化,新教育,新理念,寫的是中國教育這本大書;他也不是在用筆寫書,他是在用心寫書,用情感寫書,用人格寫書,寫的是一個與別人不一樣的“人”字。就因爲我最喜歡這本書,我才把它送給了我尊重的一位教育同行,希望更多的孩子得到富有愛心的教育。

如果每一位老師都能像李老師一樣覺得工作是幸福和快樂的,那麼我們的社會、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將會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的和諧!

讀《愛心》有感11

記得第一次閱讀這本書是在讀五年制師範的第四年,那是一堂兒童文學課。兒童文學的老師爲了讓我們能更真切地瞭解兒童讀物,經常在課堂上讓我們欣賞。原本總覺得小孩子看的書無非是一些絢麗的卡通漫畫亦或是我們從小便已熟知的經典童話故事,不免覺得無聊。然而我們錯了,現在小孩子的讀物中無論是圖畫還是語句的設計,都是經過編者深思熟慮的,都從中透露着點點滴滴的道理,只要在閱讀後細細地去回想,便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穫。在繪本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愛心樹》。

大學畢業踏上工作崗位,成爲了一名人名教師。在一次晨讀課,我帶領孩子們閱讀了《愛心樹》,孩子們看着大屏幕中簡潔的畫面,聽我讀一句句簡練的話語,起初還有點浮躁的課堂卻漸漸安靜了下來,越往後讀情緒便越投入在故事的情節中,我發現自己的聲音開始變的梗塞,孩子的情緒也受到了影響。雖然孩子們並不能很好地用語言表達自己內心的感觸,但這樣就夠了。

這本由天才繪本作家希爾弗斯坦所寫的《愛心樹》,雖然裏面只有簡單利落的黑白線條和簡單的文字,但是卻深深地吸引了我,讓我一次又一次不思厭倦地去翻閱。究竟這本書具有了何般魔力,能讓我如此迷戀,我想還是根源於文章所描述的一種引人深思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