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巴金《隨想錄》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大綱

巴金《隨想錄》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7W 次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巴金《隨想錄》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巴金《隨想錄》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巴金《隨想錄》讀後感1

從1979年開始,巴金已是古稀之年,卻持續不斷,歷時8年時間完成了42萬字、累計150篇的被稱爲“力透紙背,情透紙背,熱透紙背”的“講真話”的大書《隨想錄》五卷本的創作。《隨想錄》從藝術成就上屬於一般性的日常生活感性思考和追憶性的散文隨筆,但從思想深度上具有劃時代燈塔的意義,它的高度超過建國以來任何一部鉅作。

在《隨想錄》中,巴金提倡和號召人們講真話,他說:“所謂的講真話不過是講自己心裏的話,講自己相信的話,講自己思考過的話。”巴金的《隨想錄》提倡人們講真話,說實話。這是因爲經歷了文革夢魘,一代人喪失了講真話的能力,再也不敢說真話了。十年的“文革”的教訓,講真話只能給一個人帶來數不清的麻煩,甚至是死亡的威脅,但不講真話,甚至講一些違背良心的話,卻反而能帶給一時的利益和好處。正如魯迅在《立論》中所講的,“人家孩子過滿月,大家都說祝福話,有堅持真理者說:“這孩子將來是要死的”,結果這個說真話的人遭來一頓痛打。”如今,我們每天都在提倡講真話,說實話,可見我們離真話已經太遠了。康德說,“世界上最使人敬畏的是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可今天呢?我們再也不敢聽從內心道德的呼喚——講真話,我們察言觀色,講人家愛聽和喜歡聽的話。

因爲不講真話,說實話,所以我們也是健忘的。今天還有幾個人知道林昭、遇羅克是誰呢?還有幾個人能記得她們就因爲講了幾句真話而慘遭毒手呢?改革開放三十年了,可“文革”離我們也就三十多年的歷史,改革開放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可“文革”的悲劇呢?在一代人的記憶腦海中,文革只是歷史的一瞬間,過去的永遠過去了,凡事要一切要向前看。可我們忘記了,忘記歷史就意味着背叛,一個沒有歷史的民族是可憐的,可一個健忘的民族那是可悲的。正如德國神父馬丁所說,“起初他們追殺共產主義者,我不是共產主義者,我沒說話;接着他們追殺猶太人,我不是猶太人,我沒說話;然後他們追殺工會成員,我不是工會成員,我沒說話;最後他們奔我而來,這個時候,再也沒有人站出來爲我說話了。”一個健忘的民族,一個不懂懺悔的民族,我們很難說,十年、二十年以後,類似“文革”的悲劇將不在我們身上重演。

巴金在《隨想錄》中說,“建立現代文學館和“文革”博物館是他的兩大心願”。他大聲疾呼,“全社會都應記住這“文革”的歷史悲劇,要講真話。”他有一個夢想,“我願每個人都有住房,每個人都有飽飯,每顆心都得到溫暖。我要揩乾每個人的眼淚,不讓任何人落掉別人的一根頭髮。”這是作爲“知識分子良心”老人的最美好的夢想。願這位世紀末老人的夢想能夠實現,願“文革”的悲劇永遠成爲歷史。

  巴金《隨想錄》讀後感2

捧起《隨想錄》,發現在文學作品裏真誠與真實最能讓讀者與作者接近,無論隔代多遠或身份差異多大,那“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讀者總能解出其中味道。

讀完隨想錄,油然而生的代入感使我覺得我與這位老者靈魂的接近,越接近這位偉人,感覺只看到一位歷經歲月、飽食困苦的老人在哭泣。

《隨想錄》裏讓我篇篇都看到的是關於說真話。這讓人更深地明白,一個百歲老人用自己少有的爲文生涯得到的,用自己的顫抖的筆寫出的最深刻的就是一個“真”字。只有真,纔有善,才談得上美,纔有其他。假的再好,也是假的,也是會害人的。他的一生中,看到過無數的假,領受過各式的假把式,遭受過種種假的殘害,也最清楚假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所以他不遺餘力地揭露假的東西,假的危害; 用真情真事真話來向讀者表達真實的情感,說明真實的情況,告訴真實的道理。我感覺到,這些似乎有些 囉 嗦的關於說真話的真話,就是他從自己經歷中得來的最重大、最關切、最刻骨銘心的人生經驗教訓。所以他要反覆告誡人們,就是因爲過去的假的教訓並沒有得到人們的吸取,假的事例還在不斷涌現,他擔憂東西會爲害人們的生活,會損害我們的民族國家

巴老用很大部分文字回憶了故人,回憶了不堪回首的十年歲月。他說這是“還債”。我看到,他所說的“債”,一方面是說了錯話的虧欠,一方面是對故人的懷念,更主要的是爲讀者的所表達的歉意,他爲他幾十年裏沒有好的作品,爲他這樣一個受到人民敬仰的作家沒能更堅強一點作出表率,也爲曾經言不由衷說過的錯話身不由己做過的錯事。由此我看到了一個作家的良心,他的可愛可敬,他的童真。在這裏,我看到一個人民作家的責任,一個人民作家的道義在那裏。

《隨想錄》讓我久久思索的,還有巴金老人寫作的艱辛。由於嚴重的疾病,老人拿不穩筆,又幾次住院。但他“還債”的願望強烈,向讀者說心裏話的決心不曾動遙有的1000 多字的文章他斷斷續續要寫幾個月,有時候一天只能寫出幾十個字。看到這些,我常常會在眼前浮現出老人艱難地坐在病牀上拼盡全力寫下一個字的景象,不禁生出驚歎。他用自己的經歷,用自己的教訓,用自己吃過的苦,嘗過的難,從自己不短的人生,告訴讀者,告訴人民,告訴國家,自己的認識,自己隨想錄讀後感的理解,自己的期待。

讀了此書,讓我能記憶一生的也許只有一個字:真。從說真話開始,辦真事,做真人,有基本的責任心。

  巴金《隨想錄》讀後感3

正所謂文如其人,巴金的《隨想錄》處處透着他耿直與善良的好意,即使是說理,也十分本份誠懇。

七十五歲的老人,經歷了劫難,歷盡滄桑。這份善良與誠懇,應是早年性格使然。

文章大都寫於文革後的七九年,如今又二十八載。今天讀來,言辭不免有些老套,絕不能與新生代如韓寒者來比現代感。

惟有真情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而這正是巴金最善於表達的。

《懷念蕭珊》中“看來,我們要分別了。”是七二年巴金夫婦永別的聲音。文章配了蕭珊的兩張照片,分別攝於1936年與1970年。前後巨大的對比是夫婦在那個特殊年代遭遇劫難的最好註腳。

《沙多——吉里》描述了作者重返二十年代留學法國是住過的小鎮,校舍依舊,而當年好心的看門人早已作古。舊地重遊是很能帶來感慨的,何況一隔就是五十年,其間法國人經歷了戰爭,而作者由二十餘歲的青年變成劫後餘生的老人了。

書中不少的照片顯然增添了閱讀的趣味。除了蕭珊的,值得一提的還有他早年與大哥的合影(1929年)。照片中的大哥袖着手,帶着警覺防範的面色,看上去滿心不快樂。這種情緒在書中扉頁巴金在上海寓所的照片(攝於1979年)表現得尤其突出,這一點即使是善良的巴金也藏不住。

也許這“不快樂”無意中給本書的定了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