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心理學與生活》讀後感大綱

《心理學與生活》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3W 次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心理學與生活》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心理學與生活》讀後感

《心理學與生活》讀後感1

心理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也離不開心理學。

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是一本很實際、很基礎的心理學入門書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學最根本的知識,看這本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學書籍,裏面沒有心理測驗、沒有心理故事、沒有人力資源、社會任何一個方面的專業內容。它能讓一個對心理學毫無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進心理學更深奧的世界。

心理學作爲一門獨立的學科,對許多人來說是一門既熟悉又陌生的學科,但人的生活主要是由人的心理與行爲支撐的。無論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還是工作中的爲人處世,都離不開心理學,我們都需要心理學知識的幫助。所以,認真學習心理學非常重要。

要學習一種知識,就象是在一個陌生的地方行走。你可以跟着別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對錯;也可以自己摸索着走,看看運氣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張地圖,讓自己知道自己在那裏,這個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條路,然後你選擇你喜歡的道路走下去。這本書就是心理學世界的地圖,它沒有把所有的知識給你,但是,它給了你全貌,給了你路徑,要了解心理學,這本書足夠了,要想要深入,這本書也告訴你該如何尋找道路。

它就是一本心理學最根本的書,但是卻很全面。這本書有十八章,主要介紹了生活中的心理學、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學習與行爲分析、智力與智力測驗、理解人類人格、、心理治療、社會過程與關係、社會心理學與社會文化等內容。書中還包含了由600餘條詞彙及解釋構成的“專業術語表”、20xx餘條“參考文獻”以及近1000條“人名和主題索引”,對教學、研究和學習都極具參考價值。

大學裏除了課堂上老師教授知識以外,還會有很多專家、名家的各種講座、報告,還有學生社團等各種的實踐活動等等。這些資源要充分的利用,選擇適合自己的積極參與,從中培養和鍛鍊適應環境的能力,提高自身的認知能力。瞭解自己,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必要的知識,加強體育鍛煉。學會了解自我和接納自我,進而認知別人、尊重別人,與人互助合作,從而給自己創建一個良好、健康的生活氛圍。在學習中健康成長,從求知中獲取快樂。

《心理學與生活》讀後感2

心理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也離不開心理學。

對於大學的生活,我們都曾有過着那麼強烈的渴望,那麼美好的憧憬。以往一切都只能說明過去,我必須接受眼前的一切,開始新的生活。大學生活將會是一段全新的生活,每個人站在起點上都要自己決定未來。誰都有可能成功,誰都有可能遇到坎坷,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只有自己才能使一切美好的願望得以實現。

或許我們正爲進入大學而沾沾自喜,也許我們正爲過了學生會的面試而慶祝。但想到以後的路還很長,等待我們的將是無盡的壓力和挑戰。現在的虛度或許我們還很滿足,但真正讓我們再回首往事時,我們可能更多的是傷感和悔恨。死亡,一個可怕的字眼。但它卻是非常現實的。我們如果一味的沉淪和墮落,那麼等待我們的將是無盡的黑暗和可怕的死亡。我們正直青春年少,大好的機遇等着我們,只要我們掌握現在,做到問心無愧,也就沒有什麼值得去悔恨的了。我們一定能迎着大浪勇敢向前,踏着堅實的步伐永往向前,勝利的明天在等待着我們!

大學生活是繽紛多彩的,你可以參加各類社團,可以出去爬山野炊旅遊等,心情好時還能邀上幾個老同學一起出去聚一聚,就這樣我慢慢地愛上了這種生活,喜歡一有空就泡在圖書館裏享受知識帶來的無窮樂趣,探索一切未知的領域;喜歡拎上小包,挎着同學漫步街頭感受城市的繁華,感受人類智慧的結晶;也喜歡和室友們坐在一起閒聊,談理想談未來,訴說自己的偉大抱負;更喜歡感受自己在經過一天的學習之後那種無比的充實,無比喜悅的心情。

當然大學生活中不僅僅只是輕鬆自在,也還有着其緊張的一面。看着身旁匆匆而過,爲英語過級或是其他證書忙碌的師兄師姐們,我默默地告訴自己:我要不斷努力,不斷拼搏。前途是自己的,自己不努力誰也幫不了,高中時老師就一再告誡過我們,莫斯科不相信眼淚。我希望當我劃過大學天空後,我能大聲對自己說:“我無悔!”然而在摸索中我漸漸明白,大學的學習貴在自覺,大學的生活也得要靠自己計劃。

大學裏除了課堂上老師教授知識以外,還會有很多專家、名家的各種講座、報告,還有學生社團等各種的實踐活動等等。這些資源要充分的利用,選擇適合自己的積極參與,從中培養和鍛鍊適應環境的能力,提高自身的認知能力。瞭解自己,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必要的知識,加強體育鍛煉。學會了解自我和接納自我,進而認知別人、尊重別人,與人互助合作,從而給自己創建一個良好、健康的生活氛圍。在學習中健康成長,從求知中獲取快樂。

心理學作爲一門獨立的學科,對許多人來說是一門既熟悉又陌生的學科,但人的生活主要是由人的心理與行爲支撐的。無論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還是工作中的爲人處世,都離不開心理學,我們都需要心理學知識的幫助。所以,認真學習心理學非常重要。

《心理學與生活》讀後感3

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是一本很實際、很基礎的心理學入門書籍,如果想了解些心理學最根本的知識,看這本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學書籍,裏面沒有心理測驗、沒有心理故事、沒有人力資源、社會任何一個方面的專業內容。它能讓一個對心理學毫無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進心理學更深奧的世界。看了這本書,讓我發現原來生活真的到處都有心理學。

它就是一本心理學最根本的書,但是卻很全面。這本書有十八章,主要介紹了生活中的心理學、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學習與行爲分析、智力與智力測驗、理解人類人格、心理障礙、心理治療、社會過程與關係、社會心理學與社會文化等內容,我很喜歡書中特別設置的一些專欄,比如“我們如何知曉”這個專欄,它介紹了200多個經典的心理學實驗,讓你知道心理學的一些結論是如何得出的,而這些結論通常加深了我們對人性的理解。

還有“生活中的心理學”這個專欄,把心理學和我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很多。看看這些題目吧:“幸福感的遺傳性”“青少年在想什麼?”“感覺和知覺組織的分離”“清醒夢境的試驗事實”“你無法忽視數字的“意義””“在“瘋狂“的地方做個正常的人”———原來,你每天都用得到心理學!

要學習一種知識,就象是在一個陌生的地方行走。你可以跟着別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對錯;也可以自己摸索着走,看看運氣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張地圖,讓自己知道自己在那裏,這個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條路,然後你選擇你喜歡的道路走下去。這本書就是心理學世界的地圖,它沒有把所有的知識給你,但是,它給了你全貌,給了你路徑,要了解心理學,這本書足夠了,要想要深入,這本書也告訴你該如何尋找道路,對於初學者和對心理學有興趣的任何人來說都是一本非常不錯的書,本書從生活入手,深入淺出的與心理學知識聯繫起來,讓你在不知不覺中領悟到心理學的魅力,從心理學的角度講述生活中一些習以爲常但又從沒注意過的生活瑣事,能幫助你逐漸產生對心理學的濃厚興趣,學心理學的都該讀一讀這本書。它教會了我如何思考,如何去分析人類的心理現象以及由此決定的行爲方式,我覺得這是最大的裨益。

《心理學與生活》讀後感4

一提到心理學,我的第一反應是神祕難懂,然後是接着想到心理諮詢師這種職業,甚至有會閃現“變態”這樣貶義的詞彙,總之就是覺得深奧但又很好奇。讀了《心理學與生活》這本書後我發覺,原來心理學也可以這麼幽默有趣且生活化,容易被非專業學生理解和接受。我想就其中的“戀愛心理學”闡述自己的一些觀點。

愛,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它從我們出生就緊密相隨直到我們逝世。親人的疼愛,友人的友愛,情人的相愛都是人一生中不可或缺的美好感情。而對於愛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體會。不管正確或科學與否,這都是個人的感受和追求的方式。

愛情的成分有三種:激情、親密和承諾。事實證明,激情會隨着時間流逝而慢慢減少,而親密和承諾卻恰好相反,它們隨時間的增加而越來越高。但在學生時期的校園戀情,我覺得會存在以下一些誤區。

一、把友情誤認爲愛情。有些同學不能真正區分愛情和與異性之間友情兩種不同性質的情感,然後會相互揣度彼此的心思,平白增加彼此的煩惱。

二、把愛情置於最高地位。有些同學完全沉溺於戀愛的甜蜜,時刻都想和對方在一起,甚至點點滴滴都爲對方着想導致忽略了學習,這是不可取的。因爲在大學時期,學生還是得以學習爲主。如果彼此能在這個關鍵時期努力奮鬥,那麼畢業後走到一起的機率就會更大,未來也會更有保障。

三、跟風式的戀愛。有些同學看到周圍的人都戀愛了,然後認爲自己也不能落後,所以就隨便找個人滿足自己寂寞的心理,同時也維護了自己的面子。但這種戀情不會長久,因爲沒有投入自己真正的情感。四、片面化的戀情。有些人會因爲對方出色的外貌或者優越的家庭條件而產生戀情。這種戀情也會很短暫,因爲他們看到更好的人後移情別戀的可能性極大。相比較之下,我認爲校園戀情都比較單純,希望每個人都能好好珍惜。

兩個陌生人爲什麼會相愛?在心理學上把相愛的原因分爲三種:有條件的愛、無條件的愛和有原因的愛。在我看來,無條件的愛才是最高境界。衆所周知,建築界才子樑思成和才女林徽因之間的愛情一直被傳爲佳話,讓我印象深刻。樑思成曾經問過林徽因:“有一句話,我只問一次,以後不會再問,爲什麼是我?”林徽因淡淡回答:“這個答案很長,我需要用一生去回答你。”這簡短的對話卻感人至深,讓人感受到彼此的深情和長情。而民國第一才女林徽因身邊一直不乏追求者,和英年早逝的詩人徐志摩爲她寫詩對她熾熱的愛相比,我更欣賞哲學家金嶽霖對她默默溫存一生的愛。他在林徽因的追悼會上寫了一副輓聯:“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表達了林徽因在他心中無可取代的地位,最後金嶽霖先生也終身未娶。他自始至終都以最高的理智駕馭自己的感情,顯出一種超脫凡俗的襟懷與品格。這使我想起了柏拉圖的那句話:“理性是靈魂中最高貴的因素。”正因爲金嶽霖先生對林徽因這份一生無條件的愛讓膝下無子無女的他在晚年得到了林徽因子女周全的照顧。

愛情除了年少時的激情、愛慕和溝通之外,最重要的是要經得起平淡的流年。著名女作家三毛曾經說過:“愛情如果不落實到穿衣、吃飯、數錢、睡覺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裏去,是不容易天長地久的。”三毛和荷西的愛情也讓人唏噓不已。雖然婚後他們在撒哈拉沙漠只生活了六年因爲荷西出海捕魚不幸逝世,但這六年卻是三毛生命中最充實最幸福的時光。因爲他們彼此珍愛着對方,也喜歡在沙漠那樣樸素簡陋但卻溫馨美好的生活,恰如他們的愛情——雖然短暫坎坷卻足以刻骨銘心一生。

每個人都有愛人和被愛的權利。有人說:“白頭偕老這件事其實和愛情無關,只不過是忍耐……但忍耐卻是一種愛。所以,真正愛你的人,其實就是願意一直忍耐你的人。”我同意這個說法,其實在很多事情中愛和包容是關鍵。這道理很多人都懂,但在關鍵時刻卻很少能做到。因爲很多人都會說“我的忍耐也是有限的”,所以從古至今這句“執子之手與子攜老”才顯得如此彌足珍貴。生活中如果每個人都能多懂點心理學,可能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衝突,讓相處變得更簡單。

《心理學與生活》讀後感5

焦老師上課的時候有問到,你覺得給你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哪一本書,大概是這麼問的,不能是教科書,不能是小說。我第一本想到的是佛洛依德的夢的解析,那時候看這本書差點沒看瘋掉。不能否認佛洛依德果真是一個天才,他大膽的想象與邏輯推斷讓我對心理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夢的解析對於我這個非心理學專業,又剛開始接觸心理學的人來說是很難懂的,幾乎是一本天書,但是我還是堅持讀了下來。還記得那時候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我都用夢的解析中寫的方法爲自己解夢,還拉這周圍的同學爲他們解夢,呵呵,很瘋狂。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書,最近打算重讀等重讀完再介紹吧。或許有同學也在看這本書我們可以互相研究一下,因爲我當時看這本書的時候,我宿舍的人都被我研究怕了。記得當時每天早上,我第一句問他們的話就是“你們昨晚做了什麼夢 ”

▲這次介紹的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書,是心理學與生活這本書。這本書是一本國外的譯本,是國外心理學的入門教程,寫得非常通俗易懂,書中用很多心理學在生活中運用的例子來解釋心理學的原理,看過這本書的人對心理學都有大概的瞭解,而且會對心理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心理學與生活讓我印象最深刻有幾大點:首先,就如我介紹中提到的,它運用了很多心理學在生活中運用的例子來讓初學者更加容易的理解心理學的一些原理,並且大大提升了對學習心理學的興趣;其次,這本書的作者並不會簡單的羅列一些概念和方法,作者始終是以一種循序漸進的方法對你進行啓發,或者用提問的方法,或者舉例,或者運用一些圖案,他能充分的從初學者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從一個心理學專家的角度出發去編排這本書,讀後感怎麼寫這點讓我很敬佩;還有,這本書每章後都有一個總結性的句子,把提到的重點列出來,在這點上,我國出的很多教材也有類似的做法,但是更多都是出一些習題在後面,並沒有做一些總結性的歸納。

我曾經向很多同學和朋友推薦過這本書,我認爲,如果是心理學的初學者,就一定要看這本書,而如果是一個已經對心理學很有研究的人我也覺得這本書同樣很值得去看。我自己也已經讀過幾遍,有時候閒下來的時候,也會偶爾翻開某些章節看看,裏面寫得很多東西都很有意思,對生活似乎很有啓發的樣子,讓你不由的從心理學的視角去觀察和理解這個世界,這個社會、周圍的人和事。

有時候,我在想,我們介紹教育技術學基礎的書也完全可以仿照這本書的寫法。國內的學科基礎的教材,總是很喜歡介紹很多學科的概念性的東西,介紹很多有關學科歷史的東西,介紹很多晦澀難懂的理論與方法,讓剛剛學習這個學科的人望而生畏,甚至產生厭倦。學科的理論與方法固然很重要,但是我覺得應該運用循序漸進的方法,更多的是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運用一些實際運用的例子,來讓初學者對這個學科產生濃厚興趣的同時,又能讓初學者瞭解這個學科的基本原理和知識結構,從而爲他們以後的學習鋪平道路。

同樣,希望已經看過這本書的同學和打算看的同學,我們可以多交流一下心得體會

《心理學與生活》讀後感6

本我 可以看做是原始驅動力的儲存處。它非理性地運作着,它跟隨衝動運動並追求即時的滿足感,而不考慮所渴望的行爲是否現實可行、被社會認可。本我被快樂原則所支配,無節制的尋找快樂,這種快樂特別指、生理和情感快樂。

超我 是一個人的價值觀的儲存處,包括從社會習來的道德態度。超我大致上和良心的概念相對應。當兒童開始將父母或者其他成年人對於某些社會禁忌作爲他的價值觀一部分時,超我便逐步發展起來。超我也包括理想自我,這是一個人想讓自己努力成爲的樣子。這樣,超我經常和本我出現矛盾。本我想要做精神上快樂的事情,而超我則強迫本我堅持做那些正確的事情。

自我 是一個基於現實的自我方面,來調整和本我衝動和超我需求之間的衝突。自我代表一個人關於生理和社會現實的觀點,是他關於行爲的原因和結果的理性認識。自我的一部分工作是選擇那些能滿足本我衝動的行爲,但是這些行爲同時又不會帶來不願看到的結果。自我是受現實原則支配的,這種原則爲快樂的需求提供現實的選擇。比如,自我會阻止考試作弊的衝動,因爲他考慮到被抓住而產生的嚴重後果,同時,他會用以後更努力的學習行爲或者尋求教師同情等方法來代替作弊。本我和超我產生矛盾後,自我會進行折中來儘量滿足兩者的需要。然而,當本我和超我之間壓力非常緊張時,自我很難制定出最優的折中。

——引用原文定義

從上面的定義看很好理解本我、超我與自我的概念。其實我們每個人內心的衝突與矛盾都是這三個“我”之間的“思想鬥爭”。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前幾天一個朋友給我打電話,告訴我她不想上班,而想出國旅遊,遊山玩水的過一輩子——這個“想”的過程就可以理解爲本我慾望的驅動力,也就是內在本我的體現,然而她哀嘆了幾聲後第二天又不得不乖乖的去上班了,爲什麼呢?哲學上說,物質決定意識,也可以理解爲現實決定思想。在心理學上來講,又是一個“超我”與“自我”的過程,“超我”可能會說:工作是你的職責,是你應該完成的分內的事,是你“該做的事”,這個“該做”是以一定的社會道德觀及個人價值觀爲基準的,超我往往是自己想成爲的那個“成功的我”的樣子;自我是什麼呢,它是現實的我,理性的我,它會分析,如果不上班會有什麼後果,會意識到自己還沒有足夠多的享受生活所需要的經濟基礎。

所以一般情況下“自我”會幫助協調“本我”與“超我”之間的矛盾,會做出合理的判斷及決定。而且這個傾向隨着年齡的增長經歷的增加會愈加明顯,即我們會愈加傾向做出符合現實的“正確的事”。

這也就不難理解,爲什麼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總是會做出一些違背社會道德觀的事情,譬如打架鬥毆,是因爲他們“本我”意識很強烈,甚至超越“超我”範圍,而由於社會經歷的缺乏,又不能意識到這些事情所帶來的後果,即“自我”的現實性不強。諸多因素造成的行爲。

一句話,本我是感性的我,超我是文明的我,自我是理性的我。

一個人的內心若想沒有衝突或把衝突減到最小,就要合理並協調發展這三個“我”。

個人覺得最佳狀態是本我、超我與自我是處於同一個發展方向的,我們的內心會感到最大程度的滿足與舒適。即本我上想完成的事是符合社會道德規範的,同時又具有現實意義。由此想到了許三多——這個在許多人眼裏的“笨人”,明顯看出在他的心中內在的快樂就是奉獻,“奉獻”符合社會道德觀又具有現實意義,所以雖然在別人看來他很傻,但他的內心卻是無比充實和快樂的。相比較那些過於計較得失的人,表面上看他們很精明會算計,但他的內心卻是掙扎的,不和諧的,最終會心病纏身,將自己妖魔化,害人又害己。

那麼爲什麼有些人有工作有錢花卻不快樂?兩個可能,要麼他沒有切實的愛他的工作,將其化作一種情感快樂的源泉;要麼他很清楚自己的快樂不在工作上——只是爲了掙工資敷衍了事,他本能的快樂得不到滿足,從而導致內心的衝突感和壓抑感。

弗洛伊德說,人是帶着道德面具的動物。這也看出爲什麼人的心會那麼複雜,人遠沒有動物單純,要保證人像個“人”,就要受到道德思想的束縛——這也可能是自尊心的驅使。比如地上有個錢包,你的本能慾望是去撿,歸己所有,但若上升到道德層面,是要遭到批評的,所以這個行爲就變得不那麼單純了,當然也正因爲有這個道德觀的束縛,我們的社會纔會井然有序。

當然,如果一個人只注重本我和自我而拋棄“超我”,即以現實的手段來滿足個人快樂與慾望而不顧社會道德觀,那麼短期看,他或許可以得到一些利益,只是他要爲這種違背社會道德的行爲付出代價。所以我覺得這種人可以看做“短視者”。

總之,這三個“我”最重要的是平衡發展,過分壓抑哪一個都是不好的。

《心理學與生活》讀後感7

本我能夠看做是原始驅動力的儲存處。它非理性地運作着,它跟隨衝動運動並追求即時的滿足感,而不思考所渴望的行爲是否現實可行、被社會認可。本我被快樂原則所支配,無節制的尋找快樂,這種快樂個性指、生理和情感快樂。

超我是一個人的價值觀的.儲存處,包括從社會習來的道德態度。超我大致上和良心的概念相對應。當兒童開始將父母或者其他成年人對於某些社會禁忌作爲他的價值觀一部分時,超我便逐步發展起來。超我也包括理想自我,這是一個人想讓自我努力成爲的樣貌。這樣,超我經常和本我出現矛盾。本我想要做精神上快樂的事情,而超我則強迫本我堅持做那些正確的事情。

自我是一個基於現實的自我方面,來調整和本我衝動和超我需求之間的衝突。自我代表一個人關於生理和社會現實的觀點,是他關於行爲的原因和結果的理性認識。自我的一部分工作是選取那些能滿足本我衝動的行爲,但是這些行爲同時又不會帶來不願看到的結果。自我是受現實原則支配的,這種原則爲快樂的需求帶給現實的選取。比如,自我會阻止考試作弊的衝動,因爲他思考到被抓住而產生的嚴重後果,同時,他會用以後更努力的學習行爲或者尋求教師同情等方法來代替作弊。本我和超我產生矛盾後,自我會進行折中來儘量滿足兩者的需要。然而,當本我和超我之間壓力十分緊張時,自我很難制定出最優的折中。

——引用原文定義

從上方的定義看很好理解本我、超我與自我的概念。其實我們每個人內心的衝突與矛盾都是這三個“我”之間的“思想鬥爭”。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前幾天一個朋友給我打電話,告訴我她不想上班,而想出國旅遊,遊山玩水的過一輩子——這個“想”的過程就能夠理解爲本我慾望的驅動力,也就是內在本我的體現,然而她哀嘆了幾聲後第二天又不得不乖乖的去上班了,爲什麼呢?哲學上說,物質決定意識,也能夠理解爲現實決定思想。在心理學上來講,又是一個“超我”與“自我”的過程,“超我”可能會說:工作是你的職責,是你就應完成的分內的事,是你“該做的事”,這個“該做”是以必須的社會道德觀及個人價值觀爲基準的,超我往往是自我想成爲的那個“成功的我”的樣貌;自我是什麼呢,它是現實的我,理性的我,它會分析,如果不上班會有什麼後果,會意識到自我還沒有足夠多的享受生活所需要的經濟基礎。

所以一般狀況下“自我”會幫忙協調“本我”與“超我”之間的矛盾,會做出合理的決定及決定。而且這個傾向隨着年齡的增長經歷的增加會愈加明顯,即我們會愈加傾向做出貼合現實的“正確的事”。

這也就不難理解,爲什麼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總是會做出一些違背社會道德觀的事情,譬如打架鬥毆,是因爲他們“本我”意識很強烈,甚至超越“超我”範圍,而由於社會經歷的缺乏,又不能意識到這些事情所帶來的後果,即“自我”的現實性不強。諸多因素造成的行爲。

一句話,本我是感性的我,超我是禮貌的我,自我是理性的我。

一個人的內心若想沒有衝突或把衝突減到最小,就要合理並協調發展這三個“我”。

個人覺得最佳狀態是本我、超我與自我是處於同一個發展方向的,我們的內心會感到最大程度的滿足與舒適。即本我上想完成的事是貼合社會道德規範的,同時又具有現實好處。由此想到了許三多——這個在許多人眼裏的“笨人”,明顯看出在他的心中內在的快樂就是奉獻,“奉獻”貼合社會道德觀又具有現實好處,所以雖然在別人看來他很傻,但他的內心卻是無比充實和快樂的。相比較那些過於計較得失的人,表面上看他們很精明會算計,但他的內心卻是掙扎的,不和諧的,最終會心病纏身,將自我妖魔化,害人又害己。

那麼爲什麼有些人有工作有錢花卻不快樂?兩個可能,要麼他沒有切實的愛他的工作,將其化作一種情感快樂的源泉;要麼他很清楚自我的快樂不在工作上——只是爲了掙工資敷衍了事,他本能的快樂得不到滿足,從而導致內心的衝突感和壓抑感。

弗洛伊德說,人是帶着道德面具的動物。這也看出爲什麼人的心會那麼複雜,人遠沒有動物單純,要保證人像個“人”,就要受到道德思想的束縛——這也可能是自尊心的驅使。比如地上有個錢包,你的本能慾望是去撿,歸己所有,但若上升到道德層面,是要遭到批評的,所以這個行爲就變得不那麼單純了,當然也正因爲有這個道德觀的束縛,我們的社會纔會井然有序。

當然,如果一個人只注重本我和自我而拋棄“超我”,即以現實的手段來滿足個人快樂與慾望而不顧社會道德觀,那麼短期看,他或許能夠得到一些利益,只是他要爲這種違背社會道德的行爲付出代價。所以我覺得這種人能夠看做“短視者”。

總之,這三個“我”最重要的是平衡發展,過分壓抑哪一個都是不好的。

《心理學與生活》讀後感8

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是一本很實際、很基礎的心理學入門書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學最根本的知識,看這本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學書籍,裏面沒有心理測驗、沒有心理故事、沒有人力資源、社會任何一個方面的專業內容。它能讓一個對心理學毫無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進心理學更深奧的世界。看了這本書,讓我發現原來生活真的到處都有心理學。

它就是一本心理學最根本的書,但是卻很全面。這本書有十八章,主要介紹了生活中的心理學、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學習與行爲分析、智力與智力測驗、理解人類人格、心理障礙、心理治療、社會過程與關係、社會心理學與社會文化等內容。書中還包含了由600餘條詞彙及解釋構成的“專業術語表”、20xx餘條“參考文獻”以及近1000條“人名和主題索引”,對教學、研究和學習都極具參考價值。

我很喜歡書中特別設置的一些專欄,比如“我們如何知曉”這個專欄,它介紹了200多個經典的心理學實驗,讓你知道心理學的一些結論是如何得出的,而這些結論通常加深了我們對人性的理解。

還有“生活中的心理學”這個專欄,把心理學和我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很多。看看這些題目吧:“幸福感的遺傳性”“青少年在想什麼?”“感覺和知覺組織的分離”“清醒夢境的試驗事實”“你無法忽視數字的“意義””“在“瘋狂“的地方做個正常的人”———原來,你每天都用得到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