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汪中求的《細節決定成敗》讀後感範文大綱

汪中求的《細節決定成敗》讀後感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3W 次

汪中求在《細節決定成敗》中諄諄告誡:細節就是全局的基礎和細胞。正如要讓時針走得準,必須控制好秒針的運行一樣,細節是決定事件全局成敗的關鍵。鑑如以上道理的理解與理論的流行,時下在基礎教育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追求“細節”、“極致”的現象成爲一種風氣。爲了一節標準的課堂教學,教師們要在教材的鑽研、教案的設計、教法的選擇、教學氛圍的營造等諸多教學環節上,深入其中,孜孜以求,精雕細刻,甚至還要在固定的時間內,具體合理地分配一節課中所涉及的知識、能力訓練內容。班主任們爲了讓班上的學生循校紀蹈班規、合乎學校的理想發展,在早自習、上課、下課都要細心視察、掌握第一手詳細材料以達到防微杜漸。無論在教室、操場,班主任都要耐心對學生進行一遍又一遍的成長指導和道德說教,成爲學生學習生活與成長的實質上的'“保姆”。現在讓我們來思考一下:在這樣的追求“細節”、“極致”的行爲下,能把學生塑造成一個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嗎?

汪中求的《細節決定成敗》讀後感範文

曾看到過一個這樣的故事:時間管理專家爲一羣學生講課,給學生們留下一生難以磨滅的印象。站在那些學生前面,他說:“我們來做個小實驗”,他拿出一個廣口瓶放在面前的桌上。 隨後,他取出一堆拳頭大小的石塊,仔細地一塊塊放進玻璃瓶裏。 直到石塊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他問道:“瓶子滿了嗎?” 所有學生應道:“滿了”。 時間管理專家反問:“真的?”他伸手從桌下拿出一桶礫石,倒了一些進去,並敲擊玻璃瓶壁使礫石填滿下面石塊的間隙。 “現在瓶子滿了嗎?”他第二次問道。但這一次學生有些明白了,“可能還沒有”,一位學生應道。“很好!”專家說。他伸手從桌下拿出一桶沙子,開始慢慢倒進玻璃 沙子填滿了石塊和礫石的所有間隙。他又一次問學生:“瓶子滿了嗎?”學生們大聲說“沒滿!”。他再一次說:“很好。”然後他拿過一壺水倒進玻璃瓶直到水面與瓶口平。擡頭看着學生,問道:“這個例子說明什麼?”一個心急的學生舉手發言:“它告訴我們:無論你的時間表多麼緊湊,如果你確實努力,你可以做更多的事!”。 “不!”,時間管理專家說,“那不是它真正的意思。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如果你不是先放大石塊,那你就再也不能把它放進瓶子裏。人生要切切記得先去處理這些"大石塊",否則,一輩子你都不能做到。”

從以上故事感受到的是:教育最重要的是從大處着手----進行有效知識建構,否則,一輩子你都不能真正領悟教育的真諦!許多時候我們爲了應付考試熱衷並習慣於對零碎的死的知識點進行挖掘和強化,而不是真正的“授生以漁”來培養學生正確科學方法達到促進學生智慧的生成。新課程需要的“觀念建構爲本的課堂教學”(北師大博導王磊教授語)應該是一種教學內容精心“預設”、教學過程多方參與的特殊“動態生成”,要給學生思考和發展留下充分的時空。無論是知識的傳遞、技能的訓練、智慧的培養,還是情感的薰陶、品質的養成,都無法用“一個標準” 進行“細節”、“極致”的處理,而是需要因人而異“天然”求之。現實的基礎教育中,許多“高明的教師”因爲自己覺得食物(知識)對學生來說非常有營養(智慧生成的養料)並能在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於是便將食物(知識)先咀嚼得很細碎,然後一點一點地耐心喂學生,甚至不擇手段地滿堂灌,惟恐學生吃不飽,而全然不顧學生是否願意和有食慾,也不管學生是否消化不良。……對於這些現象,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葉瀾教授就曾經呼籲:

(1)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

(2)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氣息

(3)把創造還給教師,讓教育充滿智慧挑戰

(4)把精神發展主動權還給師生,讓學校充滿勃勃生機。也只有這樣,纔是進行成功教育的"大石塊"的正確處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