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與愛同行》的讀後感範文大綱

《與愛同行》的讀後感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6W 次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與愛同行》的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與愛同行》的讀後感範文

《與愛同行》的讀後感範文1

在20xx年國慶節,我看了一本叫《與愛同行》的書,這裏面記錄着許許多多令人感動的小故事,比如有:《一把斷尺》、《超越血緣的母愛》、《一個鴨梨》等等,其中,讓我感受最深刻的是《盲人的燈籠》和《因爲我是班長》這兩個小故事。

盲人的燈籠

故事裏說:一個僧人在夜晚走路被人撞了好幾回,突然,他看見一個盲人提着燈籠,於是奇怪的問:“你看不見事物,爲什麼還要提燈籠呢?”盲人回答說:“因爲這樣既能讓別人撞不到我,又能照亮別人,這樣不就一舉兩得嗎?”僧人感悟到:“我辛苦奔波是爲了尋找佛,原來佛就在我身邊呀!”我看完了這個故事,心想:瞎子點燈——利己利人啊!我要向這位盲人學習,要回懂腦筋的去想事。

因爲我是班長

在20xx年5月12日,四川省的汶川和北川,一場里氏8.0級的地震來了,山河移位,危在旦夕。一所小學二年級的班長林浩爬出廢墟之後,並沒有立即逃走,相反,而是展開了救援,救出了兩位同學。地震之後,有人問林浩,你爲什麼先救人,而不逃命去呢?林浩平靜地回答說:“移位我是班長,如果同學沒有了,要我這個班長還有什麼用呢”看完之後,我覺得林浩真是一個有責任心,意志堅強的人,我要有林浩這種強烈的使命感。

我看完了這本書,我覺得我應該向盲人學習有聰明的頭腦,想、向林浩學習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與愛同行》的讀後感範文2

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你在父母勞累後遞上一杯暖茶,在他們生日時遞上一張卡片,在他們失落時奉上一番問候與安慰,他們往往爲我們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們又何曾記得他們的生日,體會他們的勞累,又是否察覺到那縷縷銀絲,那一絲絲皺紋。感恩需要你用心去體會,去報答。

感恩不需要驚天動地,只需要你的一句問候,一聲呼喚,一絲感慨。

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作爲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條隔離帶,讓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忘記了那一聲聲快樂,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爲如此纔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

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麼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學會感恩,因爲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

在《與愛同行》裏,有一篇名叫《大愛托起生命》的文章,講述的是20xx年7月2日下午1點半,在杭州濱江區的一住宅小區,一個2歲女童突然從10樓墜落,在樓下的吳菊萍奮不顧身地衝過去用雙手接住了孩子,受到重創造成手臂骨折,孩子經過搶救已無生命危險。經診斷其左手臂多處骨折,受傷較嚴重,完全康復可能需要半年時間,但治癒的希望很大。該事件被報道後,在網絡上熱傳,無數人爲之動容。當被問及救人動機,吳菊萍回答說∶“這是本能,是作爲一個母親應該做的事情。”

吳菊萍阿姨也是一名母親,事件發生時孩子只有七個月大,還在哺乳期。在墜樓女孩生死關頭的瞬間,明知巨大的.衝擊力會造成傷害,她還是毫不猶豫地伸出手去,這樣的犧牲精神讓人感動。我要向吳菊萍阿姨學習,並把這種精神傳播開來。

牽手你我,與“愛”同行,和諧的社會就是需要“誠信與友愛”,我們一起乘“和諧”的小舟,在“愛”的海洋裏徜徉吧!

《與愛同行》的讀後感範文3

今天,我在看《與愛同行》,看着看着,一篇《一個鴨梨》的文章,深深地打動了我。

事情是這樣的:小作者的爸媽出去幫親戚做事,親戚給小作者和他爸爸每人兩個鴨梨,小作者把兩個鴨梨全都吃光了。爸爸看他吃光了,把自己的一個也給了兒子,他爸而且說他不餓。他爸又給他買鞭炮,還給他買油條。他爸卻什麼也沒吃,回到了家,他爸一口氣狼吞虎嚥地吃了四碗飯。他爸晚上把最後一個梨讓給了媽媽,媽媽又讓給兒子,兒子又給了爸爸,過了一些日子,這個梨最後爛掉了。

我想:每個父親都很愛自己的孩子。我的爸爸也是這樣,爸爸有好的東西肯定是最早給我吃的。比如:今天我們去爬山,帶了兩塊巧克力,爸爸就把一塊巧克力給我,一塊給媽媽。我很感動,雖然事小,但看得出爸爸很愛我和媽媽,在平時的生活中,爸爸的愛,是點點滴熵的。他給我訂新鮮的牛奶,他“逼迫”我背《論語》,他要我和他一起跳繩,他爲我下載優秀的電影……想到爸爸爲我做的一切,我在心底裏就會涌起感激之情。

爸爸,謝謝您,讓我們與愛一起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