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三十六計》有感作文示例

讀《三十六計》有感作文示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W 次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三十六計》有感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三十六計》有感作文

讀《三十六計》有感作文1

《三十六計》被人稱之爲影響孩子一生的十大名著,爲什麼會被人們這樣稱呢?原因很簡單,因爲它可以記錄着凝結着中華人民智慧的三十六條有名的計策,所以託媽媽給我買了一本,當我看到三十六記的目錄時,光憑着自己字面上的理解,我就嘖嘖稱讚。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勝戰記裏的瞞天過海和敵戰記裏的無中生有,而攻佔記我卻不怎麼喜歡。我先來介紹一下瞞天過海,這是講述當時的唐太宗李世民爲了安定邊疆,率領了三十萬大軍浩浩蕩蕩來到了大海邊,可是怎樣度過波濤洶涌的大海呢?李世民心急如焚,這時一位下官想了一條妙策,只要不要皇上看到還就行了。於是他造了一艘特別的船,裏面猶如在府裏的客廳一樣,唐太宗上去後以爲還在路面上,其實已經率領三十萬大軍開始渡過大海了。

而無中生有講的是著名的故事《草船借箭》,在《草船借箭》裏劉備與孫權結盟,而孫權手下大將周瑜嫉妒諸葛亮的賢才,於是找了個藉口讓他造十萬只箭,並不給其做的原料及工匠,諸葛亮就在半晚偷偷率領改造過後的船隊駛向地方陣營,並命將士擊鼓,當天有霧,敵軍看不親是真人還是稻草人,就以爲有敵軍進犯就命所有的弓箭手向船隊射擊,箭全射在稻草人上,過了幾個時辰就稻草人上的箭就夠了,於是就向敵軍拜謝走了,箭不僅沒少於十萬還多了,周瑜聽說諸葛亮把箭弄到了,於是去岸邊搬箭,問了同去的將士後對諸葛亮心服口服

《三十六計》這本書裏不僅僅有計策,還告訴了我們的一些道理:人不能做事方法單一,要舉一反三。

讀《三十六計》有感作文2

《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一部講述戰爭謀略的智慧讀本。其中包括六套計謀: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和敗戰計,每套計謀中有具體介紹了六個計。翻開目錄,我就被勝戰計的第四計——“以逸待勞”深深地吸引了眼球。

“以逸待勞”的原文是“困敵之勢,不以戰,損剛益柔”,意思是“迫使敵人陷入困境,不用與他相戰。堅守防線,造成其疲倦,即可創造優勢”。這個計記敘了春秋末期李牧守邊關的經典戰例。李牧是當時趙國的將軍,被趙王派遣至雁門郡(今山西代縣)抵抗匈奴的襲擊。

李牧到達營地後,積極備戰。他善待士兵,所收賦稅皆供士兵消費;他狠抓業務,組織士兵訓練騎馬射箭;他還重視並開展情報工作。經他訓練的部隊,作戰素質高。每當匈奴入侵搶掠時,他就命令部隊“堅壁清野”。匈奴無法搶奪關內的任何物資,落得個勞民傷財。同時,趙軍卻毫髮無損,保存了實力。久而久之,匈奴就自認爲趙軍不會戰。而掠奪之心不死,入侵之舉未曾停歇。

多年之後,令匈奴“料想不到”的事情終於發生了。這就是雁門郡大捷。這一年,匈奴舉兵來犯,李牧出其不意地巧布妙陣,手下的將士也要與匈奴決一死戰。結果守關將士一舉打破匈奴,關內百姓如離水火,重獲新生。此後十多年,趙國的邊關安寧無事。

看完這一則故事,我聯想到自己已經上初三一個月了。初三是初中的一個總複習的學年。初三的課程進度要比以前快,爲的是下學期能有充分的時間去複習備考。因爲我做作業的效率要比同學們高,每天都會擠出更多的.時間來自習。所以,我要提前複習:語文、英語每天覆習各20分鐘;政治、歷史每天覆習各10分鐘。這樣我就能事先完成部分複習任務,在下學期總複習來臨時,能有更多的時間,全科並進,備戰中考。中考是我們都要面臨的“大戰”,勝敗就看對策了。就像是故事中的禦敵之術,我將運用“損剛益柔”提前複習,分科複習,避免考試前幾個月的各科混戰。

“以逸待勞”是《三十六計》中的一部分,勝戰計中的一計。在《三十六計》中,有如此衆多的計謀,可見此書之價值啊!並且《三十六計》原爲兵書,今日卻能拓展應用於廣泛的領域,爲人們提煉黃金法則,幫助人們悟出人生的智慧點滴。這真是一本具有現實意義,富有生命力的啊!

朋友,我建議你去用心看一看《三十六計》吧!

讀《三十六計》有感作文3

我非常喜歡讀書,我喜歡在書海里自由自在地遨遊,如癡如醉地汲取書香帶給我的無限養分。在我讀過的書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根據中國古代豐富的戰爭經驗總結出的兵法寶典——《三十六計故事》。

這本書的情節緊張動人,讀着這本書,彷彿將我帶到了古代,讓我親眼看到了古人的聰明和智慧:看到孫臏圍魏救趙,殲滅龐涓,我拍手稱快;看到勾踐臥薪嚐膽,復興越國,我心生敬佩;看到田忌在孫臏的引導下大勝齊威王,我不禁稱讚不已。

書中這些令人回味無窮的故事,不僅讓我體會到三十六計的奧妙,還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開動腦筋,纔能有解決問題的辦法,方法總比困難多。

“三十六計”的計謀不僅可以運用到軍事上,也可以用在學習上。學習中,我們要有“臥薪嚐膽”不怕吃苦的精神,如果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可以“以逸待勞”,當然,做任何事情都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有的計策 是不可以運用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做事要踏踏實實,不能“渾水摸魚”、“瞞天過海”;有的同學喜歡別人的東西,便“順手牽羊”佔爲己有;老師發新書給大家,自己的書有瑕疵,便“偷樑換柱”,和別人換過來。所以,我們要正確地運用它,讓它引導我們發揮正能量。

《三十六計故事》是一本好書,我從中獲得了很多啓發,也推薦給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成長。

讀《三十六計》有感作文4

從假期到現在,我讀了很多書,但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只有一套,它就是根據中國古代豐富的鬥爭經驗總結而成,又是中外政治家、軍事家、企業家最爲重視的智慧寶典——《三十六計》。全書分爲三本,每一本都充分展現了“三十六計”中所蘊含的智慧結晶。

翻開書第三頁是《前言》,在《前言》中,我看到了這樣一句話:《三十六計》是一部堪稱“益智之薈萃、謀略之大成”的兵學奇書。這一句話完全可以概括我這篇讀後感,因爲《三十六計》的的確確是一部耐人尋味、值得鑽研的好書。

其中共有整整三十六個計謀,可謂之計計精彩。我這裏就擇要述之:苦肉計、連環計、美人計、空城計、反間計等等,這些都是很著名的計策,但最著名的要數最後一計,也就是第三十六計——“走爲上計”。總之,由三十六計引出的故事很多,說不完,數不盡。

我看了《三十六計》之後,只想說一句話:它是一部使大家能在通俗生動的文字和精美形象的圖片中領會“用兵如孫子,策謀三十六”的精彩的好書!

讀《三十六計》有感作文5

《三十六計》是一部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兵書。記載了當時,人們對打仗時兵法的運用。

“瞞天過海”是我比較喜歡的一計。通過對事物表面的隱藏,來掩蓋其本質,從而達到自身目的。當然,對於“美人計”,我自認爲是不當的。女子與男子應是平等的。又何必將個女子的一生都直接改寫呢?“走爲上計”是一個好計。“大丈夫能屈能伸”的本質與它是差不多的吧。畢竟,“識時務者爲俊傑”。

“勝敗乃兵家常事”,但又有誰不想當一位“常勝將軍”,次次皆贏?

在我看來,兵就是國。國一日無兵,便不可被稱作國。兵有男女,故也是民,兵即民,而無論是哪一計,無兵不可,一人也不可。一個人,無論是策計,還是打仗,都是不可能的。所以《三十六計》也告訴我們,要團結一致,齊心協力,方可成大事。

“計”通“記”。故《是三十六計》也可被稱爲《三十六記》嗎?不可!“計”乃是靈活,變通的。而“記”就是記住,記憶,未免有些死板。

《三十六計》裏面,反映的或許不僅是古人的智慧,也是一種傳統吧,一種迎難而上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