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金色花》讀後感(精選5篇)

《金色花》讀後感(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9W 次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金色花》讀後感(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金色花》讀後感(精選5篇)

  《金色花》讀後感1

讀完這首簡短、溫馨而意味深長的、讚美母親的小詩,我感受到了許多。

泰戈爾用童嫩的想象把自己變成一朵美麗的金色花,爲母親送去芳香、遮擋陽光,那該是多麼感人的畫面啊!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用自己一點一滴的行動報答着偉大而無私的母愛。

可視看看周圍的同學吧!我們很少幫家長幹活兒,有時幫父母拿下東西都懶的動,倒一杯開水都會“大言不慚”地向媽媽索要“勞務費”,也許是媽媽爲我們付出的太多太多了,外面被母親的愛環繞着,只是一味的索取愛,卻不懂得去回報。

泰戈爾回報母愛的詩句,喚醒了我麻木的心,他讓我深味母愛的偉大,讓我反思自己並熱愛生活。

  《金色花》讀後感2

《金色花》無疑是一首充滿大膽新奇想象之作,詩人借用“金色花”這一擬物,把童稚之心表現得如幻如真。

通常人們寫到孩子的童真和頑皮時,大概只能想到寫他怎樣的可愛,如何的淘氣,怎樣的在媽媽面前撒嬌作癡,或故意做違拗之語,以引起媽媽更多的注意和關愛。

而泰戈爾的想象卻常常在人們的意料之外,他選取了“金色花”這一喻象來處理這一普通題材。偉大的作家大多都具備這種才能,善於在人們司空見慣的事物中挖掘出與衆不同的奇妙之處。

小孩子要跟媽媽來一次調皮。他不採用別的方式,而單單要變作樹枝上的一朵金色花,笑嘻嘻地跳着,搖擺着,俯視着他媽媽的一切工作,又讓他媽媽找不見他。

變成金色花的孩子是一刻也不肯得閒的,千方百計地給他的媽媽搗着亂、逗着趣。他要讓媽媽聞見花香,卻不知這香氣是從她孩子身上散發出來的;他要將自己金色花的影子正投到媽媽所讀的書頁上,歡舞跳躍着伴着媽媽的視點遊移,卻又不讓媽媽猜出這便是她自己孩子的影子。黃昏的時候,玩夠了鬧夠了的孩子這才從樹上下來,落到媽媽的面前,纏着要講故事聽。而當媽媽責怪他跑到哪裏去了時,孩子卻神祕而又自豪地答了一句:

“我不告訴你,媽媽。”

他是在極力將調皮成功的喜悅掩飾着哩!

沒有什麼比孩子的世界更可愛了。沒有什麼人對童心的體察比泰戈爾更洞幽燭微的了。這便是一個偉大詩人的高明之處。

  《金色花》讀後感3

“它並非只是一朵寧靜亮麗的花,它的不甘泯滅的美令弱者也令強者肅然起敬。”

——題記

試可想象:望不到邊的沙漠裏,黃沙那不可阻擋的力量一次次席捲着、掃蕩者那看似平靜,平靜得毫無生機的黃土,當一切臣服於它時,一株仙人掌與它“爭鋒”着。它不高大,但他紮根結實;它不美麗,但它綠色的膚狀卻能給人以生命的希望。它那堅定的意志任風吹雨淋,任那滄海桑田,卻矢志不移——我要開出一朵金色的花。

不知過了多久,它用堅韌和汗水,生命與靈魂凝聚了一朵金色的花,那一剎,世界彷彿失去了顏色,黃沙再大的怒吼也顯得疲憊與無奈。說它似金,不,它流光似溢,早已賽過任何金子內蘊的價值。它是奮鬥的證明,它的美是一株本是醜陋的生命頑強不懈的結晶,它用那份無與倫比的美,唱響了生命最具意義,最具尊貴的樂章。

它的執着以及它的美麗讓我想起了山谷裏的百合,石縫間的松柏。當百合還是一根小苗是,與身具來的氣質讓它受盡了奚落,但“我要開花”的信念支持着它,最後創造了懸崖上的奇蹟,我不禁感嘆“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同樣石縫間的松柏不高大,不蒼翠,它扭曲,旋轉,卻有堅韌得讓人太過心疼,它身上的每一道結痂,歷經的磨難留下的痕跡,它每一根直刺的松針,又都象徵着它那不朽的精神。

古之聖賢,又有哪個不是生於憂患的?孔子早困厄,編制《春秋》;屈原遭放逐,作《離騷》;韓非被囚秦國,寫下《說難》、《孤憤》;貝多芬雙耳失聰,譜寫《生命交響曲》······歷經磨難是成才路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道關卡。

讀了《金色花》,讓我見識到了美麗與頑強的結合,也給予了我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無限的勇氣。未來的道路勢必坦克,勢必佈滿荊棘,但是隻要堅守自我,百折不撓地向前邁進,一定會見到那朵立於天地交接的金色花。

願我的人生也能開出絢麗的金色。

  《金色花》讀後感4

《金色花》是一首泰戈爾的散文詩。泰戈爾是印度著名的詩人,作家,藝術家,社會活動家,他是向西方介紹印度文化和把西方文化介紹到印度的很有影響的人物,是亞洲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

文中,沐浴着母愛的“我”幻想有朝一日變成一朵金色花,默默無聞地爲母親做些事情,能讓她生活地更美好,抒發了母—子情深。詩的開頭大膽假設,想象自己變成了聖潔金色花,爲下文自己的爲母親默默奉獻的行爲奠定了基矗詩的第一部分寫出了“我”變成了金色花後,開始和媽媽捉迷藏,偷偷的看母親工作。詩的第二部分,介紹了孩子的三次嬉戲。“我”與母親的第一次嬉戲——默默的散發香氣,讓母親爲之精神一振。與母親的第二次嬉戲反映出了“我”無時不刻都牽掛、思念着母親,把自己小小的影子投在母親的書頁上,讓母親不被光線刺傷眼睛,又不讓母親發現,給母親一個小小的驚喜。第三次嬉戲是在牛棚裏,突然還原成母親調皮可愛的兒子跳到母親跟前,讓母親大大地擔心了一回,又大大地驚喜了一次。

文末的一個“壞”字貶義詞褒用,突出媽媽見了我又驚又喜,但又嗔怪“我”。這次對話充滿嬌嗔、愛意和母—子情深。這篇文章寫出了孩子的調皮,但他又懂得母愛是無私的,對母愛的的回報也是無私的,不圖媽媽的誇獎。

由此,我聯想到了生活中的我。我們拿什麼來回報母親的愛?母親需要的有時僅僅只是一句親切問候,或是一個不經意的舉動,她就會感到十分欣慰。再想想自己過去對母親的嘮叨置之不理,甚至橫眉冷對,我們沒有感到一絲內疚嗎?讓我們都來爲自己的母親做些什麼吧。

  《金色花》讀後感5

古今中外對於母愛的頌歌不勝枚舉,或是孩子縈繞於母親膝下求歡;或是母親如容納百川的大海,從無怨言地包容孩子所有的缺點與委屈。而世界文壇巨匠泰戈爾的`散文詩《金色花》獨闢蹊徑,以孩子的口吻敘寫母子情深,並且藉助童稚奇特的想象,虛實相間地營造了一個色彩繽紛、撲朔迷離的童話世界,譜寫出了一首人間最動人、最和諧的母愛讚歌。

詩中流露出的感情像一條幽谷密林中的小河,給人一種率真質樸的美。詩歌用第一人稱,以孩子的口吻表達着對母親的愛戀。衆所周知,孩子的想象力是無窮的。在他們眼中,世界萬物都具有人的思維,人與萬物既可以對話,也可以相互變換。我們不是常發現孩子面對大海時會把海帶認作海的女兒頭上飄着的髮帶,而面對花叢時,又會把蝴蝶看成是一朵朵跳着快樂舞蹈的碗豆花嗎?那麼,當有一個小孩兒夢想自己變成一朵金色花“長在樹的高枝”上時,我們就可以理解他的良苦用心了。他要同媽媽捉迷藏,“悄悄地開放花瓣兒”,散發出誘人的花香,投影在媽媽的書桌上。天哪,這麼小的孩子已有如此的愛心,他是在用自己搖曳的舞姿、淡雅的芬芳、玲瓏的身影去陪伴母親、撫慰母親。這個小小人兒的愛心,又是從哪兒來的呢?細讀原詩,不難發現,這愛源於母親深厚而寬廣的愛,這種愛從詩中母親尋找和呼喚孩子時情不自禁流露出的焦急心態而一覽無餘。這難道不是人間最平凡而又最偉大的母愛嗎?我們在嘖嘖稱奇的同時又不禁點頭歎服。

讀着讀着,我們彷彿觸摸到髮絲的溼潤與柔滑,彷彿嗅到花的清香與女子沐浴後的芬芳,彷彿聽到孩子銀鈴般的嬉笑聲和母親溫婉的責問聲。這優美清麗的畫面、自然和諧的音韻以及滲透於字裏行間的真摯愛心也許就是這篇散文詩永遠具有藝術魅力的真諦。

讀完此詩,我深深領悟到:沐浴在母親愛河中的童年是金色的童年,它就是一支神奇的夢幻曲,是一幅鮮亮無比的畫卷,還是一首寫不完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