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向諸葛亮借智慧》讀後感範文

《向諸葛亮借智慧》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6W 次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向諸葛亮借智慧》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向諸葛亮借智慧》讀後感範文

  《向諸葛亮借智慧》讀後感範文1

人是世界的主宰,是至高無上的最高存在,人類存在的價值是多元的,最大的價值就是真善美的和諧統一。求真至善達美是人類發展的最高追求,永無止境,與此相比,人類社會發展的某個階段或者特定階段的某個人,在歷史長河中能留下痕跡,能激起浪花,那一定是很了不起的,讀了趙玉平老師著的《向諸葛亮借智慧》一書,蜀漢宰相諸葛亮在中國歷史上就是一位充滿智慧的人,他的治國理家育人之道影響着歷朝歷代的賢能人士,他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人生態度淨化了多少浮躁的心,他的慧眼識才選才用才策略非常值得我們借鑑。

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肩負的教育責任是天命不可違,符合時代精神的教育理念,充滿智慧的管理策略,彰顯魅力的價值追求,定是完善自我的核心要素,這本書用事件描述靈魂,用幽默啓迪心智,用歷史洗刷情理,尤如在我們面前放了一面鏡子:正心、正形。當讀完一本書,真正靜下心來品的時候,纔會發現能觸動內心令人無法平靜的感動多是由於書裏的故事、情理正好糾正了自己的偏差,智慧、高尚、寧靜、寬容、公正等關鍵詞就是鏡子裏的標識,通達真善美。智慧的人生是每個人都向往的,責任感的認同是通向智慧人生的基本保障,教育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是提升民族素質的根本力量,教師則是傳承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養的人力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做教師就意味着責任擔當和無私奉獻。讀這本書,我有以下幾點感受,也是多年在工作中一直稟承的信念。

一、自我價值的充分展現離不開富有合作精神的團隊,個人的榮辱得失不能超越團隊。

從事教育工作二十餘年,工作的環境不同於諸葛亮時代的爲生存空間而戰的千軍萬馬嘶殺的疆場,但學會從環境中汲取營養,學人之長,補己之短,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從從教的第一天起就堅定要站穩講臺,向有經驗的同志學習,深入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快速地邁進教育門檻,全面提高教育教學基本功,面對不斷變化的工作崗位和學科教學都能很快地進入角色,高效地完成崗位賦予的各項任務,根本原因就是善於學習,善於協作,善於服從大局。

二、知人善任的管理策略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條件,充分發揮不同人的長處,揚長避短是團隊前進的內驅力之一。

作爲管理者,象諸葛亮那樣,不但自己有智慧,更要善於發現別人的優勢,做到優勢互補,分槽餵馬,這是管理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喜歡挑剔的人總把目光集中別人的缺點上,人無完人,課堂上,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表現的狀態也會有差異,老師的智慧就體現在發現他們的優勢,調動他們的情緒,給他們以恰當的肯定和激勵,讓他們充滿自信,課堂就是自我展示的殿堂,有很多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專家做了大量實踐和研究,學會發現別人身上的長處,並給予開發與提升,你收穫的就一定會是豐碩的果實,學習如此,工作亦然,無論是管理者還是被管理者,把握好自己的位置,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就是一種知人善任,諸葛亮的智慧就在於他深刻理解人性,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三、教師的社會角色是教書育人,同時也要承擔家庭責任,也要教育自己的子女,諸葛亮的育人的思想值得深思。

諸葛亮曾經寫給兒子一封信,雖然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但是對於爲學做人和待人處世都有具體的忠告。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在今天的高科技時代,仍然有極高的參考價值:真正的智慧,可以超越時空,歷久常新。

  《向諸葛亮借智慧》讀後感範文2

在人才的成長過程中, 要有足夠的發展空間, 否則論你如何胸存韜略、 學富五車, 沒有空間給你施展, 也是無濟於事。

諸葛亮,說他是人才,一點也不爲過。但是,縱然孔明有經天緯地之才, 在出山以前, 也就是被人們敬稱爲 “ 臥龍 ” 人們知道他的學識、 才華, 但在那時人們眼裏,諸葛亮畢竟還是一“臥”龍,而在他出山之後,可謂是騰雲駕霧、呼風喚雨,盡顯真龍本色。 那時的亂世需要這樣一個人才,劉備又給了他一個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相比之下,屈原雖然也是滿腹才華,卻是飽受排擠,最終只能落得個自投汨羅以死的悲慘結局。他就缺少這樣一個展現自我的舞臺,所以說諸葛亮所處的時代,成就了他,使他的文韜武略得到了完美的施展施展。

我們說諸葛亮是人們眼中的曠世奇才,但我們更應該感悟到,一種時代造就一種人才,所謂的時勢造英雄。 所以說,我們要想像孔明先生一樣,活出自身的價值,活出自身的意義,我們就要了解我們身處的時代,尋找綻放自身光彩的舞臺,並學會如何適應這個時代,學會如何在舞臺上展現出自己最優秀的一面,這樣我們必定會有一個光輝燦爛的人生, 成爲21世紀的新人才。

  《向諸葛亮借智慧》讀後感範文3

想必大家一定都知道歷史人物中智慧的化身——大名鼎鼎的諸葛亮吧。認識諸葛亮是在六七歲時看《三國演義》動畫片的時候,諸葛亮那種雷霆萬鈞、呼風喚雨,像神一樣威力無比的超級才能,讓我敬佩不已!諸葛亮,字孔明,東漢末年,南陽人士。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發明家。諸葛孔明以其卓越的政治軍事才幹,建蜀國,興漢業,歷經圖治,嘔心瀝血。以其智,以其情,以其義,展現了一代蜀相偉大的胸襟氣魄,令天下人爲之敬仰,讓我醉,讓我癡,令我狂。因爲這種癡狂讓我不得不遍尋諸葛孔明的足跡。於是,在寒假裏,我傾心閱讀了《向諸葛亮借智慧》。

“智”是諸葛亮最顯著的特徵。他足智多謀、神機妙算。正是有了高於常人的政治智慧和人生哲學,他才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在“三足鼎立”中成就大事業。在戲劇和圖畫中,諸葛亮都是身披八卦衣,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姿態。據民間傳說諸葛亮的八卦衣是因爲他勤奮好學,師母所賞賜的。諸葛亮少年時代,從學於水鏡先生司馬徽,諸葛亮學習刻苦,勤於用腦,不但司馬德操賞識,連司馬的妻子對他也很器重,都喜歡這個勤奮好學,善於用腦子的少年。那時,還沒有鐘錶,記時用日晷,遇到陰雨天沒有太陽。時間就不好掌握了。爲了記時,司馬徽訓練公雞按時鳴叫,辦法就是定時餵食。諸葛亮天資聰穎,司馬先生講的東西,他一聽便會。爲了學到更多的東西,他想讓先生把講課的時間延長一些,但先生總是以雞鳴叫爲準,於是諸葛亮想:若把公雞嗚叫的時間延長,先生講課的時間也就延長了。於是他上學時就帶些糧食裝在口袋裏,估計雞快叫的時候,就餵它一點糧食,雞一吃飽就不叫了。過了一些時候,司馬先生感到奇怪,爲什麼雞不按時叫了呢?經過細心觀察,發現諸葛亮在雞快叫時給雞餵食。司馬先生在上課時,就問學生,雞爲什麼不按時叫鳴?其他學生都摸不着頭腦。諸葛亮心裏明白,可他是個誠實的人,就如實地把雞快叫的時候餵食來延長老師授課時間的事如實報告了司馬先生。司馬先生很生氣,當場就把他的書燒了,不讓他繼續讀書了。諸葛亮求學心切,不能讀書怎麼得了,可又不能硬來,便去求司馬伕人。司馬伕人聽了諸葛亮餵雞求學遭罰之事深表同情,就向司馬先生說情。司馬先生說:“小小年紀.不在功課上用功夫,倒使心術欺矇老師。這是心術不正,此人不可大就。”司馬伕人反覆替諸葛亮說情,說他小小年紀,雖使了點心眼,但總是爲了多學點東西,並沒有他圖。司馬先生聽後覺得有理,便同意諸葛亮繼續讀書。司馬先生盛怒之下燒了諸葛亮的書,後經夫人勸解,又同意諸葛亮來繼續讀書。可沒有書怎麼讀呢?夫人對司馬先生說:“你有一千年神龜背殼,傳說披在身上,能使人上知千年往事,下曉五百年未來。不妨讓諸葛亮一試。如果靈驗,要書作甚?”司馬先生想到把書已燒了,也只好按夫人說的辦。 諸葛亮將師母送的神龜背殼往身上一披,即成了他的終身服飾——八卦衣,昔日所學,歷歷在目,先生未講之道,也能明白幾分。諸葛亮勤奮求學的態度讓我感動。

諸葛亮曾經寫給兒子一封信,雖然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但是對於爲學做人和待人處世都有具體的忠告。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在今天的高科技時代,仍然有極高的參考價值。聽大人們說:真正的智慧,可以超越時空,歷久常新。

捧着這本《向諸葛亮借智慧》,久久不願放下。不管是歷史還是其中所蘊含的奧妙和智慧,雖然有很多東西我還不太懂,但我已經深深地被他迷住了,他教給我的不僅僅是智慧,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諸葛亮強調“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過了這一村,就沒那一店。凡是什麼事,要做好,一定得抓住有利的時機。比方說,打鐵得要趁鐵燒得通紅時奮力捶打;種田的種田的要趕着最好的時機把秧插在田裏;經商的要抓住物稀價貴之時拋出商品……當機立斷者勝;優柔寡斷、錯失良機者敗。在他教育兒子時也能體會到他的用意。作爲我們這一代,如朝陽般蒸蒸日上的一代,我們更要抓住時機,勤奮學習,做好準備,爲機會儲備能量,噴薄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