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流血的仕途-李斯與秦帝國》讀後感範文大綱

《流血的仕途-李斯與秦帝國》讀後感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9W 次

這是一個把‘謀’推向極致的人,一本把‘謀’推向極致的書。

《流血的仕途-李斯與秦帝國》讀後感範文

‘謀’主要是指人的心理活動,一種把事物發展進行設計、規劃的活動。在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中,這種設計和規劃的活動主要體現的方面在於滿足人自身奢求下的前提,所以整個‘謀’的歷史顯得陰暗和血腥(當然也有部分正面的情況出現,但是,所佔比例是天差地別的。)。這本書確實是把這種‘謀’的經歷推到了一個極致,看完內心翻騰——作爲極致,它是該如此,但是,人,遠不用(不需)至此。

拿掉這些個人的情緒,再反過頭來看看,關於這個人、這本書。

反推歷史,是一個無比艱辛且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聽過一個很好的比喻:從冰箱裏拿一塊冰放在桌上,我們能知道它肯定化成水,但是,沒有人能通過一灘水反推出化之前那塊冰的`形狀。所以,對於李斯,我們現在可以從環境、周圍人物、歷史記載上去看到一個大概(就是一塊多重的‘冰’),至於其他細節真實不敢妄加判斷。

這本書裏,採用了很多‘主觀’角度的描寫,作爲一本小說,會很好;如果作爲一本歷史著作,就比較糟糕。這些,需要作者自己的定位,也需要讀者自己的定位。

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再來看這本書的內容。心情比之前平復了很多。出於多樣性的根本價值觀,存在即合理,我們需要做的,是去理解這種存在,而已。

李斯的出現,算是對整個春秋戰國法家思想的一個集成。對於他來說,在那時那刻,這應該是一條適合道路,不管是對於他還是對於當時的秦國,或者說,對於那個秦始皇。這兩個的存在是相互相成的,如果用生態鏈的說法,就是屬於共生關係。或者,往擴大化說,秦始皇和李斯,與當時的戰國末期的秦國環境,是共生關係。這些因果,理解即可。

對於李斯,從一開始出山到秦始皇死前,都是可以比較清楚理解的部分。秦始皇死後的部分,就存在很多的疑點了。對於這段歷史,瞭解不多,作者的內容裏面,有很多的主觀的猜測在裏面,也很難作爲自己認識的基礎。能看到的部分,是那些結果,最重要的點就在於逆秦始皇初衷,擁立胡亥。當然,這個的根本原因無從知曉,現在也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了。妄加揣測,可能是‘謀’過強之後的反作用有關吧。

作者以他自己的角度,解構了一段歷史,這個方式還是相當有趣的,可以給人帶來收穫和啓發。對歷史和政治感興趣的可以重點關注書中史實和‘謀’的部分,其他人可以作爲獵奇和小說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