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高爾基《在人間》讀後感大綱

高爾基《在人間》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9W 次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爾基《在人間》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爾基《在人間》讀後感

高爾基《在人間》讀後感1

只有忍受一次次從峭崖上摔下的痛苦,纔會成爲飛翔天際的雄鷹;只有接受海浪一次次的撞擊,纔會成爲渾然光滑的河石;只有接受一次次風雨的打擊,纔會成爲高歌飛翔的雨燕。人亦如此。

常言道:沒有一種不通過蔑視,忍受和奮鬥就可以征服的命運。

這是我讀完《在人間》這本書之後的感受。《在人間》是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講述了高爾基從十一歲開始在社會上謀生到他進入大學前的經歷。高爾基在十一歲時外祖父破產,年幼的他不得不外出羣求生路。在摩登皮鞋店裏,高爾基被他人蔑視,瞧不起,他周圍的人都是那麼的自私,貪婪。但是,就是在這樣骯髒的環境中成長的高爾基,仍然堅強的接受了並忍受了這一切。想想看,高爾基曾多少次在寒冷的夜晚,孤獨的坐在臺階上,仰望星空,對着月亮質問:爲什麼我會如此悲慘,爲什麼我年紀如此小就要被迫承受這一切?爲什麼?!在經過了無數個這樣的夜晚的輾轉反側後,高爾基終於確定了自己的人生路線,於是他決定,開始奮鬥。在經歷了無數的磨難,無數次對於人生的思考後,高爾基進行了常人無法做到的努力。

他想盡各種辦法,用盡各種手段讀書,用力地吸取書中的養分。他想:我的命運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的!我要傾盡全力征服我的命運,改變這一切,我要從這個沼澤中解脫出去!在那個沒有文化,如沼澤般的環境中,高爾基從未放棄過希望。因爲他知道自己生命的意義。

高爾基博覽羣書,又走遍整個國家,看遍了人民的生活狀態後,決心用文學喚醒那些支持暴政的人們。在一八九二年九月高爾基發表了他的處女作《馬加爾·楚德拉》,從此,一顆光芒奪目的明星升上了俄國文壇。接着高爾基便投身於革命事業,進行革命宣傳,發表了數篇著作,創造了一個個文學奇蹟。

高爾基他做到了,他用自己的雙手改變了自己的命運。看看現在,那些在抱怨自己命不好的人,爲何不像高爾基一樣,從現在開始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呢?

高爾基《在人間》讀後感2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原蘇聯作家高爾基所說的一句話。暑假裏,我閱讀了他寫的《在人間》,書中的廖沙使我受益匪淺。

《在人間》描述了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少年時代外出謀生的苦難經歷。主人公阿廖沙剛滿十一歲,就離開了撫養他長大的外婆,外出獨立謀生。他當過皮鞋店和聖像作坊的學徒,輪船上當過洗碗工,還在當繪圖師的表舅家裏當過幫工。他歷經坎坷,飽受人世間的痛苦。在輪船上當洗碗工時,阿廖沙結識了正直的廚師斯穆雷,並在他的幫助下開始讀書,讀書激發了阿廖沙對正義和真理的追求。五年後,主人公懷着進大學的希望準備到喀山去。

在本書中,作者用生動的語言寫出了當時俄國社會的的黑暗和“小市民”風氣的盛行。阿廖沙周圍的人民都在做一些下流的事情,打架鬥毆、互相捉弄取笑、甚至偷東西、喝酒成爲了他們的習慣,阿廖沙正是生活在這麼惡劣的環境生存。但他卻並不受壞境的影響,依然做一個正直的人。

阿廖沙也是我最佩服的人,他堅強、勇敢、正直,熱愛書籍,樂於幫助他人,不受別人惡習的影響。

書籍,是使阿廖沙堅定的做一個正直人的主要原因。高爾基說:“凡是我身上一切好的東西,都要歸功於書籍。”“書籍是我的心靈和智慧受到鼓舞,幫助我從生活的泥沼中爬了出來。如果沒有書籍,我會在泥潭中被愚蠢和庸俗憋死。”

由此,可見書籍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莎士比亞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所以,我們多讀書,可以使我們的精神不再空虛,可是使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

讀了《在人間》一書,使我更加深刻的意識到了書籍的重要性,我們要學習阿廖沙中外名著讀後感大全正直、堅強、樂觀以及愛讀書的品質,那將使我們終身受益。

高爾基《在人間》讀後感3

爲了生存,他不得不和外祖母去一起摘野果來度日,他還在船上做一個洗碗工,如此艱苦的環境,卻並沒有磨滅他學習的慾望。

阿廖沙歷盡坎坷,卻仍然決定“要做一個堅強的人,不要爲環境所屈服”。書籍是神奇的物品,他令人在窮苦的時候,依然有着堅定的理想。即便身處漏風寒屋,也不能被環境屈服,從而放棄自己的理想。正如書中所說“命運不能阻止我們快樂!即使它把我們折磨,我們活着,將只圖歡樂。”

下層社會嚴峻的生活考驗不僅未使阿廖沙放棄理想,反而讓他構成了自己的世界觀。嚐遍了人間冷暖的他,懷着上大學的希望,去了碦山。儘管未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但是阿廖沙卻並不是在希望之後的絕望,而是仍舊努力學習。

儘管在生活中,我並不會過上像阿廖沙那樣的窮苦日子。但是,阿廖沙的精神對於我也是同樣很是重要。

到了初中,學習生活一下子變的艱苦了起來。每天晚上總是要學到九點半,作業也是多了不少。每次在自習課上趕作業的時候,總是不由得覺得很是鬱悶。看着眼前一本一本的書,也不由得哀怨學習的艱苦。

正因如此,我纔是更應該去學習阿廖沙的精神,不爲環境而屈服。

在學校,有時候也會遇到一些突發狀況,比如說前一段時間,在上晚自習的時候,因爲一場暴風雨,我們學校突然停電。大家聽着外面轟隆隆的雷聲,都無心學習。

不過,我們正在上課的老師卻是十分的淡定,拿出手機照亮了黑板,仍然照舊給我們上課。在老師的講課聲中,同學們也平靜了下來,開始繼續上課。

現在想想,這不就是不爲環境而屈服的精神麼。

不爲環境而屈服,我相信,我會努力去做

高爾基《在人間》讀後感4

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是人們進步的階梯“。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一定要多看書才能漲知識。我就是這樣在暑假裏面讀了好多的書,其中有一本書最打動我,那就是《嘿,膽小鬼之愛在人間》。

這本書只要講的是:小小是軲轆小鎮的信使, 他爲了拯救海豚,決定自己去人間。沒想到,他一到人間就變成了青蛙,幸好潘恩和小愛神發現了他。他們到了什麼鎮,潘恩一問他們,他們就說什麼什麼,潘恩非常無奈。然後他們又找到了藥王,而此時的藥王正在抱怨着自己睡覺時被人打擾無法好好休息。藥王剛看見潘恩和小愛神就懷疑是他們乾的。 潘恩和小愛神見狀,立刻跑到別的地方去烤蘋果, 然後被藥王發現了,藥王非常眼饞,立刻溫柔的說:”給我一個蘋果好嗎。”潘恩說:“可以啊,不過你知道什麼是後悔藥嗎?”藥王神氣十足地說:“我當然知道,後悔藥就是朋友的吻,愛神的吻,死神的吻。”潘恩得知了後悔藥的製作方法後,潘恩決定立刻去找死神。在潘恩的努力下,小小終於恢復了。幾天後潘恩和小小去了大地町,他們一行幾人到達大地町之後,看到有人在釣魚,那個人的右面還有一個海豚,潘恩說:“你就是太公吧?就是你說要釣光大海裏的所有的海豚!”太公說:“我憑什麼要告訴你呢。”潘恩特別生氣的說:“你等着。”小小立刻就去找海洋公約,卻不料海洋公約裏的動物都不在。第二天太公爲了讓小小生氣展開了對胡蘿蔔的審判。過了幾分鐘後,小小再次請求太公不要再釣海豚了,太公說只要你能把這石頭做成拉麪給我吃了,我就再也不會釣海豚了。小小立馬就去找了饕餮,請求他把龍族的魔藥借給他用用,饕餮說:“只要我們比賽,你喝水喝的過我,就可以得到龍族魔藥“。小小答應了這個要求,開始了和饕餮的比賽,他使盡全力還是不敵饕餮的能力,在緊要關頭愛神出手相助,最終小小獲得了勝利 。小小得到魔藥之後做起了大理石拉麪。後來小草姐姐的爸爸告訴了小小真相這是 大地町,小小暈倒了,原來這是因爲他的心臟的壽命用完了, 到了晚上他才恢復了。

通過這個故事,我懂得了遇到困難一定要勇於面對不要退縮,要冷靜思考。

高爾基《在人間》讀後感5

《在人間》這本書,講述的是高爾基在人間的生活。他在人間的生活就這樣開始了。

在他十一歲的時候,他的母親不幸去世,外祖父也家道中落。他無法繼續過寄人籬下的生活,便走入社會,獨立謀生。他先後在鞋店、聖像作坊當過學徒,也在繪圖師家、輪船上做過雜工,飽嘗了人世間的痛苦。在輪船上當洗碗工時,他結識了正直的出事斯穆雷,並在他的幫助下開始讀書。此後,在善良的裁縫妻子、美麗的瑪爾戈王后rdquo;的幫助下,他在書籍的海洋中越遊越暢。書籍開拓了他的眼界,激發了他對正義和真理追求的決心。

通過這本書,我知道了高爾基小時候的痛苦,和喜歡的都市的情景,就像發生在眼前一樣.

高爾基《在人間》讀後感6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在人間》。真本書是著名的作家高爾基寫的一本自傳體說,這本小說記述了高爾基在人間時的悲慘經歷。

這本書主要講了:在高爾基11歲時,母親不幸病故,隨後,外祖父也破產了,高爾基無法再過寄人籬下的生活,被迫走向社會,獨立謀生。在這期間,高爾基曾經在鞋店裏當過夥計,在輪船上當過洗碗工人,還在別人家裏當過小傭人。在人間的時候,高爾基受盡屈辱、飽嘗辛酸。但未經風雨,怎見彩虹!高爾基最終成爲了著名的作家!

幼年喪父,11歲喪母。這對於我們來說,將會留下巨大的心靈創傷,但是高爾基卻用他那剛強的精神征服了悲慘的命運!11歲,這個年齡對於我們來說,還是個美好的年齡,但是,高爾基卻已經開始自食其力,所以,我們要懂得珍惜現在幸福、美好、快樂的生活。

高爾基《在人間》讀後感7

我最近讀了作家高爾基寫自傳中的第二部《在人間》

《在人間》講述了高爾基因爲沒有錢,不得放棄學習,來到了人間。他先到一家鞋店裏當學徒,但是主人很兇,高爾基被趕走了。年僅十三歲的高爾基浪跡萍蹤,只好去當刷碗工,之後又趕走去學制圖。

“人在江湖,身不由已。”高爾基沾上了一些惡習,雖然沒有改掉,但他心地還好,求學心切的他,四處借書。“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也是高爾基唯一的依靠。但主母沒日沒夜的痛打,加上夜以繼日、馬不停蹄地工作,他只好決心再去當刷碗工。最令人難忘的片段是高爾基不斷讓人欺負。當時的社會像凶神惡煞,沒人管、沒人疼的高爾基想“學,是唯一的出路。”於是,志氣高昂的高爾基踏上學途······

《在人間》充分描述了當時俄國中下層窮人的生活和痛苦。它是反映人民生活的良好的一面鏡子。

高爾基《在人間》讀後感8

暑假裏,我有幸讀了蘇聯著名作家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之一的《在人間》,深有感觸。

這篇文章講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8歲到16歲的人生經歷。11歲時,阿廖沙由於母親的去世和外公的破產,不得不走向社會,開始獨立謀生。他當過學徒,做過雜工,飽嘗了人世間的痛苦。在船上當洗碗工時,他在廚師斯穆雷的幫助下開始讀書。

生活閱歷和大量的閱讀開闊了他的視野。於是,他決心離開家鄉,到喀山去上大學。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阿廖沙蓋那愛讀書愛學習的精神。有一次,他因在看書時被女主人發現而被痛打了一頓,鄰居們讓他報警,女主人哀求他不要去,並答應滿足他的任何條件。鄰居們都讓阿廖沙別理她,可阿廖沙說:“只要讓我看書,我就不去報警。”就這樣,他又可以讀書了,爲了讀書吃多少苦他也願意。

讀完這本書,我被阿廖沙熱愛學習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他的生活那麼苦難,可他沒有自暴自棄,而是處處不忘學習,他的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今天有這麼好的生活條件,衣食無憂,可在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學習,有那麼多好書可以閱讀,我們是多麼地幸福啊!我今後一定要向阿廖沙一樣熱愛學習,長大後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高爾基《在人間》讀後感9

《在人間》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小說描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1871年到1884年的生活。這段時期爲了生活,他與外祖母摘野果出賣餬口,當過繪圖師的學徒,在一艘船上當過洗碗工,當過聖像作坊徒工。在人生的道路上,他歷盡坎坷,與社會底層形形色色的人們打交道,他有機會閱讀大量書籍。生活閱歷和大量的閱讀擴展了阿廖沙的視野。在小說中,描繪了俄國社會一個時代的歷史畫卷。這是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寫少年時他正式走上社會,工作階段的生活。用細緻的語言刻畫了下層社會人們的悲慘生活,描繪了一個半孤兒(阿廖沙父母雙亡)怎樣奮鬥,在社會上艱苦生存,並追求自己的理想的經歷。

15歲以後,高爾基對學習產生了強烈的願望,便獨身一人前往喀山求學,他以爲"科學是無代價地教給那些願意學習的人們的",他不可能被接受入學,只好在麪包店做工。起早貪黑,每個月僅有三個盧布的工錢。高爾基求學的嘗試終於失敗了。爲了生活而要在鞋店、東家的房子裏和輪船上工作。除了他的外祖母、外祖父、瑪爾戈皇后這些有文化、有教養的人以外,在周遭的都是那些低俗、愛吵架、背地裏說人壞話的小市民。人世間的艱辛激起了高爾基奮鬥的決心,他"大口地咀嚼着"各式各樣的文學作品,書,這是他在貧困潦倒中最知心的朋友。見識的淺薄,生活圈子的狹小讓高爾基周圍的人都不懂書籍的好處,總在抑制他看書的慾望。而他就像不屈的小草一樣,堅持看書,也有如荷花,不受污泥的沾染。"我來到人間",彷彿就暗示着這人間的媚俗和可憎可笑的面目;而普希金的詩集、阿克薩夫的《家庭記事》、著名的俄羅斯史詩《在森林中》等書籍構成了高爾基的天堂,這個"人間"裏的天堂。

1892年,他終於當上了尼日尼城著名律師拉寧的文書。這位律師曾給高爾基很多幫助,他的高度文化修養和高尚道德情操深深感染了他。高爾基曾說:"他是我的良師益友,我比任何人都更要感激他。……"高爾基在他的大學裏無情地吸吮着社會發展創造的`各種財富。在病態社會裏的毒瘤完全沒有腐蝕掉他童年歲月裏的思考着。高爾基的生平教會我如何從容鎮靜地去面對人生的危機與挑戰;我受到了一次靈魂的洗禮,心靈如雨後的晴空,清新、明淨,一片蔚藍。

我佩服高爾基的毅力和恆心,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仍手不釋卷,不理會別人的反對而做自己認爲對的事。"真理永遠掌握在少數人的手裏",高爾基就是這少數人中的一個,因爲他經歷了許多,也閱讀了許多,包括生活這本難"啃"的書。我羨慕高爾基靈活、流暢的文思,隨時隨地就能吟出一首小詩來抒發情感。當然,這自然是他的外祖母的功勞。 高爾基的勤勉、毅力和恆心,還有他高尚的外祖母、外祖父不也構成了一個天堂嗎?天堂與人間只一線之隔,卻就大不相同了。有的人家有萬卷書,卻腹無點墨;有人做乞丐,卻也能讀好書,學到不少的知識。人間與天堂是人心的兩個表現,被凡塵俗世所污染的心就是人間;反之高潔的心靈就如雞羣中的鶴,與衆不同,成了天堂。 只要肯幹,腳踏實地,人間也會變成天堂。

《在人間》是一本不同的小說,不是描寫貴族舞會似的生活,而是一本貧民貼心的讀物,跟着主人公去經歷底層社會的種種。在無法抗拒的壓力下,人們似乎只能選擇墮落。每人都有各自的生活經,懂得怎樣去敷衍與遊戲。在骯髒的環境與低俗的思想裏,在狹隘的天地與無聊乏味的日子裏,調情與似乎成了大家唯一有趣的嗜好。"大家都相互欺騙着,這裏面沒有愛,大家都只是胡鬧而已。"愛情已經完全扭曲爲一種簡單的肉體上的依存,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大家不都過的很正常嗎?誰叫社會所需要的只是他們能夠提供簡單的勞力而已。

就在看不到希望的地方,分明有一雙犀利的雙眼,探尋着智慧的光芒,那就是主人公渴望出路與改變的雙眼。他生活在他們中間,獨立着,總是以旁觀者的角度去揣測生活的意義。他的思想被書引領着,生活在另一個廣闊而自由的天地。書中的世界與現實的強烈反差,也常使他苦惱,外祖母美好的心靈與瑪戈爾王后高尚的情操成爲日後回憶的主角。

對書籍的酷愛,開啓了愚昧的頭腦。一個用書籍填補思想貧瘠的人,反抗着周圍的種種不協調。主人公,厭惡了身邊的醜陋與粗俗,嚮往一種純潔,美好的生活。"我必須尋求一種新的好的生活,不然我就會毀滅。"帶着一種更高的追求,我會閱讀更多的好書。

書籍,始終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讓人有所追求,給人崇高的信仰。何時何地最好都別忘了讀書。

高爾基《在人間》讀後感10

這是19世紀的俄國作家高爾基的一部著作。這本書就是對自己最苦難的下層生活的藝術記錄。讀了這本書,讓我第一次很深入地接觸到了在高爾基時的社會和人們是怎樣的。

高爾基的童年是不幸的。在他4歲喪父後,她的母親便改嫁了,於是他住到外祖父家。11歲時,母親去世,外祖父所開的染坊破產,家境逐漸走向貧困,自私、勢利的外祖父十分不滿外孫給自己增加的生活重擔。可是,外祖母卻很疼愛自己的外孫,以後,她和外祖父便分了家產(被迫),即便她分到的東西很少,但都不抱怨,依然和外祖父共居,不計較外祖父的"任性*".

於是,高爾基走向了"人間".他當過學徒、在輪船上洗過碗碟,在碼頭上搬過貨物,還幹過鐵路工人、麪包工人、看門人、腳伕、據木工、園丁……年滿16 歲之前,小小的高爾基便從事過7種職業。幼小的他嚐盡了人間的酸甜苦辣,受盡了種種與壓迫。一路上,他遇到了被他暗自稱爲瑪格特王后的優雅美麗的女人,她有很多書,也很願意借給高爾基看。在高爾基看來,瑪格特王后總是那麼美麗、善良,並且擁有高尚的品質和對讀書的愛好。不像裁縫的小妻子那樣,光有漂亮外表的瓷娃娃。

1994年,高爾基懷着上大學的渴望來到了碦山,到了碦山才知道上大學對他來說只不過是一個夢想。他很快成了流浪大軍中的一員。通過好友傑里科夫,高爾基接觸到了民族粹派大學生們,在朝不保夕的困苦日子裏,高爾基刻苦自學,爲他的文學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高爾基的一生中,我似乎隱隱約約地看到了什麼,是堅持?是刻苦?這一切都是,至少,他還是個"大寫"的人。或許,我也應該從他身上學到些什麼,如:像他一樣樂觀面對困苦的生活,對閱讀書籍的癡迷,對學習的渴望……

面對現實生活,我們更加應該好好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這一切來得多麼不容易,公主皇帝的家庭,設施齊全的學校,和睦相處的社會……我們現在還小,也不能對社會,爲國家做出什麼巨大的貢獻,唯一對曾經爲國家做出奮鬥的科學家、用筆當武器的文學作家、辛勤培育下一代的老師們的回報,便是:珍惜現在,好好學習,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