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羣山回唱讀後感(通用22篇)

羣山回唱讀後感(通用2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8W 次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羣山回唱讀後感(通用22篇),歡迎大家分享。

羣山回唱讀後感(通用22篇)

  羣山回唱讀後感1

“我瞅見傷心的小仙女,

待在紙樹影子下。

我知道傷心的小仙女,

晚風把她吹走了。”

簡白的童謠,波盪着萬古如斯的悲風,翻山越嶺,永不停息,把人撞得好痛好痛!

這首如同天籟的童謠,如泣如訴,是貫穿小說《羣山回唱》的和聲。《羣山回唱》是卡勒德·胡塞尼繼《追風箏的人》和《燦爛千陽》之後的又一部力作。胡塞尼是阿富汗裔美國作家,他“立志拂去蒙在阿富汗普通民衆面孔的塵灰,將背後靈魂的悸動展示給世人。”滿懷柔情地撥動了人性中最美好的琴絃,他讓沙岩開花,讓鐵石心腸也垂淚。整部小說充滿了“史詩般的苦難”。作家身負巨大的家國之痛,如同行走於天地之間的遊吟詩人,憂傷地彈奏着親情和愛。

在開篇的寓言裏,他講述的是一個爲了保全九指而斷一指的慈父阿龍布。爲了其他孩子,爲了全村人,他把最心愛的小兒子交給了魔王。當他歷盡艱辛最終找到魔王,決心拼死爲愛子報仇時,卻發現這孩子在魔王的花園裏活得好好的,還過着天堂一樣的幸福生活。他強忍刻骨銘心的想望,轉身離去。因爲他不想讓兒子和他一樣受苦受窮。阿龍布活到很老很老的時候,在睡不着的夜間,他會拿上柺杖,走出家門,去坐在地邊的大石頭上,“凝望星空,看流雲飄過月亮。他回想自己漫長的一生,感謝所受的恩惠和喜樂。他懂得,再有更多的索要,更多的欲求,便未免厚顏。”一枚熟透的果子,一塊光潔的老岩石,星空在上,天風在側,老人的生命再無渣沫。萬籟之中,別有異聲,丁丁當當,那是他系在愛兒脖頸上的小鈴鐺在響,只是,撕拽心肺的疼痛已成謠曲……

長雲曳天,落花滿地,岩石冰涼,心在萬里之外。

人從無牽無掛中來,又在千絲萬縷裏去,彼時的千絲萬縷,已不幹身外種種。這就是命。人知道,人卻不能在這大明白裏活。所以有戰火,有欺詐,有貪婪、有殘虐等種種醜惡。胡塞尼看透了這把戲,所以悲憫。

《羣山回唱》給我最大的震撼,是人物內心一覽無餘地呈現,殘忍與善良,光明與黑暗,一體兩面,新月抱着自己的魅影,又充盈又飽滿。胡塞尼選擇不同人物爲多層次的敘事主角,讓汩汩流淌60年的生活得以多方位折射,這也不新鮮。文字的織物,其檔次高下取決於作家內心的強弱,更取決於作家對萬類生命存在與消亡這個過程的感悟。胡塞尼的講述,如同浩浩蕩蕩的天空下溫柔起伏着的羣山,閃耀出令人敬畏的神性光輝。他讓我想到被大智慧照徹的坦蕩,這坦蕩比單純純潔更可貴,單純會淪爲愚昧,坦蕩不會。因爲智者的坦蕩已經超拔於市井之上,比自嘲更高更深更遠,比摽着勁兒的對抗更持久,更強韌。也許我們早已習慣用順從和屈服換取一己的安全,並且堂而皇之地寫進各種成功學讀本暢銷於世。可是,生活不應該是這樣的啊!

有一天,晚風把我們吹走的時候,身後會留下些什麼呢?

  羣山回唱讀後感2

這本書沒有能夠讓我一氣呵成的讀完,整個閱讀的過程很緩慢,人物錯綜複雜,讓人總是摸不準作者下一步想要說什麼,讀的不那麼順暢,所以纔有了間歇式的閱讀,讀一段歷史,讀一段人生的悲喜交集,每個人行走在這世上,無法割捨的還是深藏在內心的感情,摯愛親情。

《羣山回唱》這本小說描述的是阿富汗的一對兄妹因爲戰爭時事,陰差陽錯五十多年的悲傷離別,從小分別,時至哥哥記憶喪失後妹妹才幾經輾轉找到了哥哥,可是哥哥卻在尋找妹妹的半個多世紀中嚐盡了想念之苦,戰爭之難,也是因爲這段離合故事,進一步向我們展現出了一個國家,小到一個普通家庭的跨時間的生離死別,愛恨情仇,有複雜的政治時局在裏面貫穿,同時又兼具了小家庭小人物的心酸輾轉,他書寫的範圍較之前的《追風箏的人》更加寬闊,跨越了三代人,通過時間和空間轉換,讓我們更深刻的體會到了家庭和親情的持久永恆。人生在經歷創痛後,脆弱澶變後更加讓人珍視生命的可貴,人生也在這種分分合合中越發的彰顯出幸福的珍貴。

《羣山回唱》在幾個故事的穿插敘述中,特別感動其中一個小女孩羅詩的經歷,一場意外在頭上長出開放性傷口後,在對一個表面善良的伊德里斯卡卡的承諾失信後,憑着卡卡根本都看不上的親戚鐵木兒的執着幫助下,治癒了傷病,重新站立了起來,而最爲重要的是這段人生經歷也成就了羅詩,讓她更清楚的看清楚了人性,在那次她的簽名售書活動中,意外的再次見到了卡卡,書的留言裏就一句話:放心,別擔心,裏面沒你。是的,她的生活裏已然因爲卡卡的失信讓她劃掉了曾經對他的種種期望和思念,而卡卡也因爲這次見面,深深的重創了他的內心。生活不能失去對一個人的諾言,諾言無聲,其實就是在考驗一個人的善良和勇敢。

喜歡這本書裏的這句重複的話:每平方英里都有一千個悲劇,夥計。是的,在那樣的大時代下,在生命都無處存放的世界上,活着就是一個美好,相比於現在的我們,幸福的已經一塌糊塗。這本書讓人讀的沉重,他更多帶給人關於手足情深、關於家庭和親情的思考,人生總是有很多缺憾,對於每個人,也終要面對世事無常,親人的離去,人性的最本質面,親人在一起的時候,沒有那種感覺,生活平淡無奇,甚至於有時還會爭執,埋怨,互相不滿,而真正讀了這本書,會對愛,對家庭,父母兄弟有了重新的燃點,這世上的風景無數,你翻山越嶺遍尋風景,想要逃離家庭的束縛,可是走遍萬水千山,人最終還是要走回家的懷抱,父母的一世牽掛,血濃於水的無盡牽絆……

這本書是寫人的,更是寫歷史的,多災多難的阿富汗,每個人就像一枚羽毛,被時代的氣流夾裹,唯有此生此世的親情維繫生活。打開這本書,每一個章節小段中,都繪製了一個羽毛的圖案,作爲每小節的間隔,和封面的黃色羽毛遙相呼應,我想這片羽毛除了是文中阿卜杜拉哥哥對差他七歲的妹妹帕麗的一種思念信物外,還有一種暗喻,羽毛輕之又輕,人生的路途也要承受不能承受之重,而一切都會如羽毛一樣翩然離去,唯一可以寄託的就是對親情的一份思念!

胡塞尼完美地鋪述這個以阿富汗和巴黎爲背景的故事,關於阿卜杜拉,直到故事的最後,胡塞尼才交代了隱情:他一直牽掛着失散多年的妹妹,並希望重逢,阿卜杜拉說:“她是那麼完美。”這句話也能用來評價此書。

合上這本書,我更加深切的感受到作者想要傳達給我們的主旋律,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幸福和美好的,親情的可貴,感情的濃郁,羣山回唱,人生的大美也在山間久久不肯散去……

  羣山回唱讀後感3

一天讀完一本書,一直看到11點55分,如果說前幾本書,我還能在睡前放下的話,這本是放不下的一本書。多少年沒體會這種讀書的感覺了,哈哈,恐怕十多年了。

《羣山回唱》,一天看完,潸然淚下。巴巴聲音抖顫,反反覆覆,唱出了那兩句:“我瞅見傷心的小仙女,待在紙樹影子下。”帕麗捂了住了自己的嘴。她唱出”我知道傷心的小仙女,晚風把她吹走了。“帕麗以爲,我也以爲,他們已經取得了突破,已經用神奇的歌,角童話裏的精靈一樣,喚回了推動的兄長。她以爲哥哥已經認出了她。而事實上既是又不是,小說就是要這樣地留下遺憾,讓人的心裏悵然若失。

而這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一棵樹上長出的兩片樹葉,象兩粒尖埃,被一陣風偶然吹到了不同的地方,終於因着根的糾纏,在最後時刻,又在了一起。

十二點多了,困得不得了,兩眼痠澀不堪,腦子裏各種情誼,兄妹之情,父子父女之情,姐妹之情,緊密的聯結,深切的牽掛,背叛,妒嫉,化解……象棒槌一樣一下一下撞擊着我的胸膛。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在愛中生活,離開了愛,生活就會缺失,就會痛苦。生活中帶給我們傷害最深的人,往往就是最親近的人。把自己的孩子賣掉,雖然迫不得已,把自己的殘疾的女兒扔掉,對曾經象女兒一樣依戀他的孩子忘掉,離開自己的母親多年不回家……這些都是傷害,傷害就象切開的傷口,留下了永恆的疤痕,難看極了,時時提醒,有些不永不癒合。

童年的深刻影響,無處不在。帕麗爲什麼要選擇這樣的專業?你爲什麼要走這樣的道路?數學有着確定的答案,數學公理的不變性,不隨意也不模糊,可以讓人從中找到安慰。雖然知道答案難以解出,但它們總能被發現。它們就在那兒,等待着,終究會有人拿着粉筆,把它們潦草地寫出來。她一直疑惑的,她一直缺失的,她一直在尋找的東西,她想要一個明確的答案。

阿卜杜拉,你爲什麼這樣緊緊地拴住女兒帕麗?因爲他內心裏一直的懼怕,怕再次失去自己的孩子,就如同當年失去自己珍愛的妹妹一樣。緊緊的愛,象鎖鏈也鎖住了孩子的生活。

而妮拉,她是一個勇敢的女人,她的命裏缺失的,她一直在尋找,煙、酒、詩,甚至是一個孩子,但是很遺憾,她一直沒有找到自己的真愛,因爲她不會愛,不會付出,因爲她沒有得到過足夠的愛,是的,童年的愛的缺失,註定了一個人永遠不會幸福。一個孩子也沒有給她帶來足夠的愛。她最終終於絕望而死。

一個人,一場景,這種敘述的方式,感覺非常高明,沒有誰是主角,誰是配角,在自己的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主角。

場景的變換,有種不真實的感覺中,在加州,在巴黎,一直對比着戰亂的阿富汗,這邊的輕鬆自在,人們所關心的一切和阿富汗人的生活完全不一樣,有着蒙太奇的變幻手法。

這是一個很好的故事。讓我回想,愛在羣山中不斷回唱。

  羣山回唱讀後感4

“這個世界看不見你的內在,它一點也不關心你的希望,夢想,以及憂傷,它們都被皮膚和骨骼遮蔽着。這是如此簡單,如此荒謬,又如此殘忍。”我以書中一個外科整形大夫馬科斯在從事多年整形工作之後,結合他的妹妹(由於臉被狗咬傷,從小被親生母親拋棄並寄養在大夫家長大,後來一直照顧陪伴大夫的母親)親身經歷的感悟來作爲我整片讀後感的開頭。

小說以一對阿富汗兄妹因貧困從小骨肉分離,最後又重新相聚爲主線索,牽引出在分離的六十餘年裏一場接一場的戰爭給阿富汗人民帶來的無盡痛苦和災難。

書中有幾處讓我記憶猶新,一處是瓦赫達提先生一直愛着他的管家納比,但迫於無奈不得不與另一個女人結婚,這讓我聯想起柴靜在《看見》一書中深入剖析了同性戀患者的痛苦和身不由己,其實他們本事弱勢羣體。當管家得知此事之後,雖然感覺很不齒,可是他仍舊沒有拋棄因腦溢血而無法自理的瓦赫達提先生,一直照顧他終老,他對他是愛情,它回饋他以友情,親情,戰火之中,彼此陪伴。

一個叫羅詩的女孩的命運,牽扯出一對堂兄弟完全不同的人格,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從堂兄伊德里斯那裏看到很多人的縮影,心地善良但又不是真正的無私,答應回美國後儘快幫羅詩聯繫醫生治療那個因爲被叔叔砍在頭部的一刀而溢出的腦積液,但是回國後只顧忙着自己的事情而不再想去管那個與自己毫無關係的女孩,就連聯繫院長免費治療都是在護士阿姆拉一再的催促下去做的,無論成功與否,只是爲了讓自己的心釋然罷了,他完全可以拿那個重新裝修客廳的前去資助羅詩,可是他卻去追求自己生活的舒適,我們不能否認他心底的善良,可是他給那個可憐的小女孩那麼大的希望,然後又是無盡的失望,真的是很殘忍。直到很多年以後,小姑娘已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而且頭上看不到絲毫疤痕時,在她的新書籤售會上,他才明白,這麼多年,一直是她的堂弟(他一直認爲他的堂弟鐵木爾對妻子不忠,而且是個愛炫耀的人)在資助這個女孩走出阿富汗治療,讀書,直至成爲作家。鐵木爾是一個樂於助人的人,他聰明活潑,和護士阿姆拉一同改變了那個全家都被叔叔殺害的女孩羅詩的命運。

哥哥阿卜杜拉和妹妹帕麗之間的兄妹情,六十多年來,妹妹由於年紀小,可以享受遺忘,但是哥哥就不得不承受這份傷害,阿卜杜拉把自己女兒起名叫帕麗,思念從未間斷,可是戰爭卻讓重聚更加渺茫。直至在阿富汗當志願者的大夫馬科斯將納比的信告訴妹妹帕麗之後,帕麗才把這麼多年的空白串聯起來。可是,此時的阿卜杜拉已經不認識她這一生都在思念的妹妹了,嚴重的老年癡呆已經讓他不能自理,可是這份親情依舊,因爲還有他們的子女,他們子女的子女,血脈相連,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羣山回唱讀後感5

一個分隔重洋的家庭,一種遭受坎坷的悲歡離合,一次無私卻不爲人知的選擇……許許多多的不同人生都交織在卡勒德·胡賽尼的精巧新作《羣山回唱》中。由六十年無數變故組成的生活,在父子兄妹間化成別樣的命運。他們經歷了千萬回悲傷與痛苦,也看到過偶然而至的一縷希望之光。合上書頁,我不禁開始沉思一個問題:那個被我們在踉蹌前行中丟失的“自己”,到底在哪兒?

曾經的我們,根本不會去顧慮家庭、未來、事業……我們從來不會垂頭喪氣,只會樂觀積極地向上看。然而在前進中,在行走中,我們被生活折磨得半死不活。那個總是笑着的自己,已然不知在何時何地閉上開心的嘴,轉而默然地無用掙扎。似海水般襲來的不幸將我們“倏”地淹沒,須臾之間便已屈服在命運腳下。其實我們又何必如此?只需要緊緊抓住曾經的自己,用永不言敗的高尚意志去面對未來,面對現實就好。

有頑強,有希望,就能重拾丟失的自己。踉蹌前行中,你總能在它們身上找到過往的影子

  羣山回唱讀後感6

一口氣讀完,酣暢淋漓,雖然第七、八兩章顯得有些突兀,但無礙於故事的精彩。這本書裏頭有大時代的浩蕩變遷,有小人物的悲哀沉淪,有足跡的輾轉流浪,也有靈魂的紛飛飄蕩。

薩布爾在開篇給孩子們講的那個故事以及阿卜杜拉和妹妹帕麗唱的那首搖籃曲似乎就是一道宿命的詛咒,從前到後,一代連着一代。書裏講了逃離,納比不想爲雙腿癱瘓的姐姐所累,逃離了村莊;妮拉不想爲丈夫、父親和風俗所累,逃離了阿富汗;伊德里斯不想爲遭逢慘禍淪爲孤兒的羅詩所累,逃離了承諾;馬科斯不想爲母親和那一方小天地所束縛,逃離了小島;瑪達麗娜不想爲面部殘損的女兒所累,與人私奔,逃之夭夭。同時,書裏也講了不離不棄,如納比之於瓦赫達提先生,如薩麗雅之於奧蒂,如帕麗之於阿卜杜拉。然而,書中最爲複雜的還是如薩布爾之於帕麗及帕爾瓦娜之於馬蘇瑪,那是讓人分不清是犧牲還是背叛的選擇,直拷人心。當然,也還有如納比的懺悔,如薩麗雅的執着,如阿卜杜拉的念念不忘。但是,有些選擇我們無法逃避,再難也得面對;有些責任我們無法推脫,再累也得背起;有些人我們也無法忘卻,就像鐫刻在靈魂深處。最後,在阿卜杜拉的病榻之前,小帕麗對姑姑說:“我常把我倆想象成兩片樹葉,從同一棵樹上飄落,被風吹散,相隔數裏,卻仍然找得到深深糾纏的樹根。”而姑姑帕麗則說:“對我來說,情況正好相反,我體會到的卻只是一種缺失。一種沒來由的模糊的疼痛。我就像一個病人,跟醫生講不清什麼地方疼,只是覺得疼。”

我們都沒有忘情水可飲,曾經的過往回憶,藏得再深,總會在心裏糾纏,如羣山回唱,經久不息。

  羣山回唱讀後感7

這是繼《追風箏的人》、《燦爛千陽》之後,全球讀者翹首期盼的,卡勒德·胡賽尼的第三部作品。《羣山回唱》是他對前作的繼承與昇華,蘊藏着恪守的初衷。在這本書之中,我感受到的是作者高於一般一舉成名而後銷聲匿跡的暢銷書作家的創作穩定性,這種穩定性源自他對阿富汗人民一如既往深厚的情感與敏銳的理解;而在對小說結構的駕馭以及小說文字的昇華上,作者又呈現出了一名深具潛力的作家在創作過程中的不斷進步。這部可讀性佳的外國文學作品,如一場悲喜交織的盛大劇目,不止屬於阿富汗民衆,更是在世界各處隨時上演的人生故事的一隅。

卡勒德胡塞尼是個會講故事的阿富汗人。他的小說都生長在那個地處亞洲心臟,卻土地貧瘠戰火不斷的故里。移民美國多年的胡塞尼並未因距離遙遠而遺忘故鄉。相反,青蔥年紀的記憶在心裏越陷越深。從一舉暢銷全球的《追風箏的人》,到《燦爛千陽》再到《羣山回唱》,卡勒德·胡賽尼的作品一次次完成昇華,未曾令全世界讀者失望。他並非是以一部作品聞名世界,隨後銷聲匿跡的暢銷書作家,而以不斷轉換、擴張的視野,愈加純熟的文字和敘述結構技巧,以及一貫的敏銳與悲憫,將特定羣體的特殊經歷與人性共通面,一同展示給不曾有機會了解的大衆,喚起了無數情感的共鳴。都深深根植於那片土地,孩童、婦女和男人是土地上的風景。他的每一部作品,都飽含着愛、理解與寬恕的命題,他的故事裏沒有壞人,只有好人和人。 卡勒德·胡賽尼將浩瀚的內心世界賦予筆下一個個平凡的小人物,使他們在或喜或悲的生命之途中,呈現出人性中被認爲是最爲美好的那一部分。

在之前的兩部作品之中,卡勒德·胡賽尼的主人公分別爲男性和女性,人物描繪從深度出發,快速激發出讀者對主人公的關注與同情。而在《羣山回唱》之中,他以環環相扣的結構手法,將點狀的人物聯結成網,並在結局處完整地扣成一環。小說以一位父親爲兒女講述的童話故事開頭。從一個裹頭巾留大長鬍子的男人口中流淌出的魔王、精靈和勇敢父親的故事,滿滿都是愛,然而其中卻暗藏着內心激起強烈的掙扎與抉擇,以及隨之而來的極度痛苦。敏銳的讀者能夠在第一時間就得到悲劇與無奈的預感——貧窮的父親爲了全家的生存,不得不將將女兒賣到一個喀布爾的富人家庭做養女,使女兒帕麗走上了另外一條人生軌跡。而哥哥阿卜杜拉懷着對妹妹一生不變的想念遠走他鄉。直到小說末尾五十多年後,命運讓兄妹二人重逢,垂垂老矣的哥哥已認不出妹妹,人生在此刻圓滿與殘缺共存。在中間章節中,卡勒德·胡賽尼以帕麗一家三代人的悲歡離合爲線索,將和兄妹倆有關聯的人物故事串連起來講述,展開了一幅跨越時空的巨幅拼圖。小說由多條人物線索組成,每一個章節都以一個人物爲中心記錄下他們的人生故事,並以第一人稱、第三人稱、書信體的等不同手法來訴說,將讀者引入不同角色的人生境遇和內心世界。小說中的人物命運在地域、戰爭、生死、別離、承諾與謊言裏穿行,最終盤扣在一起。生活成爲了一個閉合的圓圈,人生在世便是相逢。這是他對小說技法更加圓融大膽的嘗試,是古老的《一千零一夜》的講故事傳統和西方敘事手法的一次巧妙結合。在這樣更爲龐大的敘事結構之下,他以對人生的一貫洞徹,在無數小人物的身上完成壯觀的故事網絡,描繪出阿富汗人民在這波折不斷的數十年間的衆生之相。在那些人生之中,有幸運、有無奈、有求而不得、有可挽回與不可挽回的別離與失散。

除此之外,這一作品的關注點與命題亦與以往有所區別。與《追風箏的人》、《燦爛千陽》中所描繪的戰爭悲劇不同,《羣山回唱》加重筆墨闡述了背井離鄉的移民者的心理缺失。移民作家的精神迷茫與困頓往往源自雙重文化的抉擇,無論是在故鄉還是移民國,他們都找不到自己的歸宿。《羣山回唱》中的主角大多是逃離故鄉的阿富汗人,他們一方面努力融入異國生活,一方面又不得不在悵然間尋求自己的定位。失落是羣山回唱重要的主題,無論是記憶、真誠還是愛,在這個巨大的命題之下都被貼上了悲憫的標籤。卡勒德·胡賽尼出生於阿富汗喀布爾市,後隨父親移居美國,這樣的經歷如《追風箏的人》中的主人公阿米爾一般,也正因此,他深深理解移民者的內心世界,理解他們在思念和逃離之間的徘徊。在胡塞尼的早期作品中,瀰漫的鄉愁是一種常見的情感,一草一木的描寫間蘊藏着他對故鄉最純正的思念。而對於風格日漸成熟的胡塞尼來說,他選擇將視線收攏,由大時代悲劇逐漸轉換到了移民者本身的飄零不安上。《羣山回唱》中胡塞尼的鄉愁再也不是一遍遍地白描童年的回憶和復刻成長中的失去,取而代之的是延展移民者們內心深處真正的漂泊苦楚。這是移民作家們普遍難以超越的窠臼,是流落異國所帶來的切膚之痛。

自《追風箏的人》進入我們的視野起,卡勒德胡塞尼一次次以敏銳的筆鋒觸碰人性當中最爲細膩的地方,善於惡、愛與恨、懦弱與勇敢、贖罪與寬恕。到《羣山回唱》爲止,作爲讀者,我感受到了一種完整,以及與作者一同成長、一同領悟的快樂。這就是文字、書籍爲我們帶來的,能夠呈現生命之豐沛的價值。

  羣山回唱讀後感8

最近在書架角落裏發現了一本“舊書”《羣山回唱》,我對這本書也印象頗深,記得第一次拜讀它還是在大學時期,自以爲感觸頗多,卻意猶未盡,總想着有時間再細細品一次,但不知何時,這本書已經被擠到角落,現在終於再次重讀。

說到這本書,不得不提到作者,胡賽尼,他的作品《追風箏的人》、《燦爛千陽》在國內外評價都頗高,《羣山回唱》又達到了新的高度,正如《紐約時報》所評,《羣山回唱》是胡塞尼最具信心、在感情上最扣人心絃的小說。在我看來《追風箏的人》寫的是兩個男人的故事,《燦爛千陽》寫的是兩個女人的故事,而《羣山回唱》則寫的是一羣人的故事,這些人因爲各種緣故,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給人的感覺很真實很立體。

從情感和內容上看,這本書穿插了親情、愛情、友情、成長、背叛、原諒。這些情感或高尚或卑微,或勇敢或膽怯,或短暫亦或是恆久,纏繞在羣山間,回唱在我心頭。說說最讓我牽動內心的故事吧,本書開頭是一個父親給妹妹講的故事,一位生活困苦的父親最愛的孩子被魔王擄走,父親崩潰了,經歷了艱難找到了魔王和他的孩子,然後在他發現孩子過得很幸福,享受着他給不了的生活,這位父親選擇了離開。

講這個故事的父親爲了生活把妹妹送到了蘇萊曼家,妹妹一直都是一個討人喜歡的小丫頭,她的哥哥則內向敏感。時間輾轉60年,當兄妹重逢,妹妹想起了哥哥,哥哥卻因老年癡呆忘記了自己心心念唸的妹妹。對哥哥來說,如果不能重逢,那不如忘記,這樣至少不會傷心。這種遺憾和缺失,是多麼的無可奈何。

每個人都是茫茫衆生中的一份子,經歷孤獨無助在所難免,或喜或悲的結局比比皆是,從書中我感受到了堅強、勇敢的重要,更感受到親情的偉大。正是這些力量支撐着故事中的主人公頑強的生活下去,我想這些力量也必將指引我在紛繁複雜的世界裏尋找屬於自己的安逸。

  羣山回唱讀後感9

暑假是個漫長而無聊的假期,除了我最愛的籃球課,剩下的就是各種補習班。還好有心愛的書能伴隨我。偶爾在媽媽的牀邊發現了一本書《羣山回唱》,作者:胡塞尼。看着封面真心沒啥特別的,隨手拿起來翻翻,就再也不忍心丟下,囫圇吞棗的看了一遍,後來又慢慢讀了好多遍,再結合媽媽和我講的阿富汗近幾十年的歷史,我慢慢體會到了很多我以前都沒能接觸到的生活。

《羣山回唱》開篇引用了寓言故事,講到了一個父親阿布龍,爲了保全其他的孩子和全村的人,他把最心愛的小兒子交給了魔王。從此之後他就渾渾噩噩,像丟失了什麼東西一樣。最後他決定去找到魔王,找回自己的孩子。當他歷盡千辛萬苦找到魔王的時候,卻發現孩子在魔王的花園裏過着天堂般的生活,充滿了鮮花和笑語。雖然他好想將自己日思夜想的孩子摟在懷裏帶他回家,可是貧困至極的生活讓他理智的選擇了轉身離去。阿布龍活到很老很老的時候,在睡不着的夜間,他回想自己漫長的一生,感謝所受的恩惠和喜樂。他懂得,再有更多的欲求,便未免太貪婪。一枚熟透的果子,一塊光潔的老岩石。萬籟之中,別有異聲,丁丁當當,那是他系在愛兒脖頸上的小鈴鐺在響......

這就將故事引入了開端。帕麗一家及其貧困,她的媽媽早已經去世。後媽生的第一個弟弟在冬天凍死了,現在又生了第二個。爸爸每天在和乾旱,貧瘠做鬥爭。家裏最愛她的人是她同父同母的哥哥阿卜杜拉,哥哥非常愛她,爲了送給她一根漂亮的孔雀羽毛,把自己最心愛的新鞋子都賣了。生活異常的困苦,後來一家人爲了活命,父親不得不將帕麗賣給了大城市的富人。縱使阿卜杜拉和帕麗百般不願,他們還是像微塵一樣被吹落到了天涯海角。五十多年之後,他們再次相遇。但是哥哥已經記憶逐漸流失,而妹妹早已經不記得兒時。這次重逢對他們來說到底是什麼呢?小說的結尾再次唱起那樣的歌謠,一切都同時來到了,羣山依舊回唱:我瞅見傷心的小仙女,待在紙樹影子下,我知道傷心的小仙女,晚風把她吹走了......

雖然我的生活經歷還無法讓我想象,生死離別這是一種什麼的感覺。但是我每次看完都是心堵堵的,眼睛澀澀的。由於國家的戰亂,世界上多少國家的人民經歷了這樣的生死離別,家破人亡。就像我們的祖國六十多年前也是戰爭紛亂,多少人妻離子散,到處是一片廢墟,滿目殘垣。我很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強大的新中國,祖國強大而富強。生活簡單而快樂,有愛我的爸爸媽媽。我們可以參加自己喜歡的興趣班,可以暑假到處去旅遊。偶爾媽媽也會帶我們去吃好吃的。比起帕麗兄妹,我們真的生活在天堂裏,可是我還常常抱怨,常常不想寫作業,常常因爲媽媽決絕我買玩具的要求而傷心失望,現在想想好幼稚啊!

對於一個即將跨入六年級的男孩子來說,我也知道我們的祖國由於崛起強大,而遭到周邊以及美國的不停挑釁和打壓。一方面我希望我們中國人,特別是年輕的我們要有骨氣,要團結,要真正的熱愛自己的祖國。國之不存,家何在?同時我們也要學習日本的孩子,從小學會吃苦和拼搏,不要做嬌生慣養的小花朵。努力學習,讓祖國變得更加強大,讓戰爭遠離所有的平民百姓,爲世界和平盡一份力!

  羣山回唱讀後感10

本書講述了一對兄妹六十年的悲歡離合。其中穿插着姐妹、主僕、養母女、母子之間的愛恨情仇。我們追隨着主人公從喀布爾到巴黎,到舊金山再到希臘,最終迴歸到滿目蒼夷的祖國阿富汗。小說的結尾並不完美,年過六十的帕麗與哥哥阿卜杜拉終於重逢,曾經夜思日想的親人近在咫尺,可惜歲月洗滌了阿卜杜拉的認知,他什麼也不記得了,只記得那首哄妹妹入睡的搖籃曲“我瞅見傷心的小仙女,待在紙樹影子下,我知道傷心的小仙女,晚風把她吹走了······”羣山依舊回唱,唱到該歸的人終於歸來。

至此三部曲全部看完,不分伯仲,都是經典,只能說個人更偏愛哪部了,對我而言,還是最愛《燦爛千陽》。每讀完一部總是由衷的要感謝譯者富有藝術性的流暢翻譯,讓我們能欣賞到如此佳作。一直在思考胡賽尼的作品爲何能在世界範圍內暢銷,大概是小說中的人物對家庭、對祖國的忠貞和深厚的大愛,能讓讀者產生共鳴吧,儘管阿富汗被戰爭摧殘的民不聊生,但在作者筆下,戰亂和逃亡並非這三部書中的主調,隱忍、堅強、親情、希望和淳樸的愛貫穿於整個戰亂中,阿富汗人民深愛着這塊土地,他們堅信祖國母親一定會在羣山之中張開臂膀迎接着顛沛流離、浪跡天涯的孩子歸來。如今世界已經翻起了一個新的篇章,真心祝福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能夠燦爛千陽。

  羣山回唱讀後感11

讀完卡勒德·胡賽尼的《追風箏的人》和《燦爛千陽》後,一直想讀他的這部《羣山回唱》,無奈前段時間特別忙,但這本書早在一個月前就買好了,只是因爲要參加考試,都沒開封。那天考研一結束,當晚我就打開書讀了起來,這一讀就停不下來了——整整十天,讀完了,也算破了我的記錄。

《羣山回唱》看似比較複雜,因爲是以不同人的口吻講述的,但全書就是一部關於犧牲、背叛和親情力量的傳奇。它跨越了三代人,將每個時代發生的故事都令人感同身受地講述了出來,我們從中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個個故事,而是能將它們與自己結合,從而想到如果換做自己會怎樣,我們的內心就此被觸動。

全文其實主要在講述阿卜杜拉與帕麗的兄妹情,從開頭父親送帕麗離家,到六十年後的重逢,這期間發生的一切都讓人唏噓,但命運造就了他們的分離,那時的帕麗還不到四歲,但年長她幾歲的哥哥阿伯杜拉卻要用一生去驅散這種被迫分離帶來的痛苦,妹妹帕麗在他此後幾十年的人生裏都不可或缺。

兩人的繼母帕爾瓦娜的人生也充滿了坎坷,她有意從大樹上將姐姐推下來,其實是出於內心的嫉妒與怨恨,但最終一切還是要靠她來負責,最終姐姐讓她將自己丟棄在沙漠裏,是爲了給她更好的未來和沒有負擔的人生——雖然後來帕爾瓦娜的一生也是顛沛流離,但姐姐的事一直讓她內心不安。

納比舅舅爲什麼要將帕麗送給房東做女兒?她是爲了取悅女主人,是爲了完成她的心願。幾年後,蘇萊曼癱瘓後,納比才發現那些速寫本上都是他的身影,房東愛着他,一直愛着,納比其實想要逃離,但最終卻一直陪伴到蘇萊曼臨終的那一刻,他是出於深厚的情誼,但這互相陪伴的溫情也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還有妮拉,她和蘇萊曼結婚並不是因爲愛情,而是逃離父親的嚴格管控;而後來她帶着年幼的帕麗奔赴巴黎,也是爲了逃離,爲了不被她丈夫的病痛所困住。她才華橫溢,但身心卻承受着最嚴重的缺失。她用愛情、香菸、酒精來彌補這種缺失,然而都失敗了。她始終是一塊孤零零的拼圖。

書中還通過一個叫羅詩的女孩的命運,牽扯出一對堂兄弟完全不同的人格。堂兄伊德里斯是我們很多人的縮影,他心地善良,但對別人的事卻無能爲力,只覺得自己的生活纔是最爲重要的;而堂弟鐵木爾雖然是他看不上的人,卻資助羅詩完成手術,最終讓她成爲了自己夢想中的知名作家。

阿卜杜拉一生都放不下帕麗,所以他爲自己的女兒取名帕麗,當年老的帕麗和年輕的侄女帕麗在美國見面後,阿卜杜拉已經患了老年癡呆症,他不記得身邊的這個人就是自己苦苦尋求了幾十年的親妹妹,他甚至罵她是小偷,可是難道帕麗就能記住過往嗎?她當年視若珍寶的各種羽毛早已成了歷史物件。

阿卜杜拉留給帕麗的那封信裏寫道:他們告訴我,我必然要走入水裏,很快就將沉沒。出發之前,我把它留在岸上,給你。我懇求你找到它,妹妹,所以你一定會知道,當我沉入水中時,心中想着什麼。終其一生,他都在心裏惦記着妹妹,想着有一天能重逢,但再重逢時,他已不是那個意識清醒的人了。

阿卜杜拉的女兒,年輕的帕麗早就知道父親的這個祕密,她從小就覺得自己是姑姑帕麗的分身,她的心事都寫在明信片上想寄給另一個自己。當數年過去,兩人再次重逢,說起這件事時,老帕麗說:你說你能感到我的存在,我體會到的卻只是一種缺失,一種沒來由的模糊的疼痛……無法給別人道明的疼痛。

阿卜杜拉和帕麗小的時候,他們的爸爸給他們講的那個故事以及阿卜杜拉給妹妹唱的那首搖籃曲似乎就是一道宿命的詛咒,從前到後,一代連着一代。帕麗的命運其實就和故事中被魔鬼抓走的那個人一樣,帕麗不能再回來,如果她回來,依然會一生貧窮,當然不會成爲一名學者。爸爸也是忍痛割愛。

文中還記錄了希臘整形醫生馬科斯的生活軌跡,他和薩麗婭年幼時的故事,從他一開始對她的自然厭惡到後來的慢慢接受,再到由衷佩服她的一些科學實驗,她被母親拋棄,卻從未對生活就此失望,她用遺產資助馬科斯各地旅遊,通過他的鏡頭來看這個世界,並用心照顧他的母親,直到兩人都老了。

反觀我們的生活,其實誰不是這樣?雖然也許不會和文中的.主人公有相同的經歷,但各種各樣的打擊磨難時不時會浸入我們的身體裏,有時甚至讓我們喘不過氣來,不過,生活總在繼續,就算我們選擇了死亡,世界也不會發生一絲一毫的變化。無論如何,我們要鼓起勇氣面對所遭受的一切。

親情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最最珍貴的情誼,她比任何東西都更值得我們去珍惜。這是一種刻入骨髓的深情,不管時間怎樣流逝,我們都將一生揹負。期間遭受的苦難哪怕再沉重,一旦有柳暗花明的一刻,都會覺得滿心歡喜。我們都是這個世間的行路人,孤獨的行路人,但因爲有親情存在,便覺溫暖。

這兩年讀完了作者的三本書,但從來不知道作者長什麼樣,今天在網上搜索了一下,竟然看到長得如此有魅力的他。他的小說也許都和自己的經歷有關,年幼時跟隨父母定居美國,阿富汗成了他夢裏的故鄉,不管阿富汗遭受了怎樣的重創,我相信,在他心裏,阿富汗都是最美的國度。

最後,致敬卡勒德·胡賽尼,謝謝他寫出瞭如此觸動人心的作品,每次讀完他的小說,我都不能很快去看另一本書,因爲只是讀完了他寫的故事,而故事之外需要我們思考的東西卻很多很多。在讀整本小說的過程中我都沒有流淚,但我確信,那些文字和某些情節確實讓我的內心受到震顫。再次感謝作者。

  羣山回唱讀後感12

故事就像行進中的火車:不管你在哪兒跳上去,能達到目的地,早一些晚一些而已。

——題記

“每平方英里都有一千個悲劇”,這是書中反覆出現的一句話。這個滿目瘡痍的國度是胡塞尼的故鄉,親情友情愛情,背叛恕罪救援輪番上演,唯有羣山巋然不動。

《羣山回唱》訴說的故事,在我眼中就是一個思念的故事。在這漫長的思念中,時間推着一切快速往前走。書中以兄妹離別爲主線,在不同的時代裏穿插了不同的人物。在這些人物身上,胡塞尼賦予他們不同主題,讓他們在兄妹離別的時光裏講述不被接受的同性之戀。戰爭帶來的傷害和無法實現的承諾。薩麗婭殘缺的臉,馬科斯母親的正直,帕麗朋友與愛人的生活都在這些許時光裏浮現。

故事尾聲兩個帕麗喁喁私語,年輕的帕麗對姑姑說:“我常把我倆想象成兩片樹葉,從同一棵樹上飄落,被風吹散,相隔數裏,卻仍然找得到深深糾纏的樹根。”“對我來說,情況正好相反。”年老的帕麗扣住侄女的手說,“你說你能感到我的存在,我體會到的卻只是一種缺失,一種沒來由的模糊的疼痛。我就像一個病人,跟醫生講不清什麼地方疼,只覺得疼。”年老帕麗的兄長,年輕的帕麗父親,阿卜杜拉在躺椅上用,胳膊撐起身體,揉揉眼睛看着他倆。“你們這兩丫頭在鼓搗啥?”他咧開嘴笑了。

“神祕的命運/知曉每一粒塵埃的一生/讓我們講述我們的故事/猶如一粒微塵。”阿卜杜拉和帕麗小的時候,他們的爸爸薩布爾常常會給他們念魯米的詩,但是他們更喜歡聽爸爸講故事。故事裏有精靈和魔鬼,有貪婪的國王,也有聰明的農人。在他們看來小小的村莊沙德巴格就是全世界,爸爸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他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一粒塵埃。直到爸爸爲了不讓孩子再在冬天裏凍死,而把帕麗賣給了尼拉,臨走的那天晚上,爸爸給阿卜杜拉講了一個魔王進村的故事,一個關於選擇的故事。末了他說:“這是最好的選擇,像所有已經過去的事情一樣,隨後他會過去的,他過去了。只有砍掉一根手指才能保住手。”

縱使阿卜杜拉和帕麗百般不願意,他們還是被分開了,像微塵一樣被吹落到天涯海角。直到五十多年後命運讓他們相逢。卡德勒。胡塞尼將和,兄弟倆有關聯的幾人的故事串聯起來講給我們聽,一粒粒微不足道的塵埃聚合在一起,散發出珍珠般的光彩。多視角多線索的推進,精確平穩,恰如一曲動人合唱,讓人沉迷。

《羣山回唱》,讓我清晰的看到人的本質,我們只是一塊零碎的拼圖,在我們身上總有一個缺失的部分,如果沒有其他部分,我們永遠感到自己是不完整的,就像在空蕩蕩的山谷中吶喊,卻沒有迴響。是圍繞在我們身邊的其他部分,確定了我們自己與他人。家庭和社會的聯繫,是他們教會了我們愛。責任與犧牲讓我們不再孤獨。是他們讓我們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是誰。

就像故事中的帕麗終於找到了離散多年的哥哥阿卜杜拉,彌補了雙方人生的缺口;帕麗兄妹的繼母帕爾瓦娜和自己的孿生姐姐馬蘇瑪,儘管有過嫉妒和傷害,雙方還是願意彼此犧牲和成全;兄妹倆的舅舅納比夾在對主人妻子的單相思和主人對他默默的同性之愛中,明白了愛與責任的真諦……犧牲橫亙在這些不盡相同的故事裏。如果你想要幸福,你必須首先做好犧牲的覺悟,這就是關於幸福的殘酷真理。它需要你用愛與責任來交換。然而,如果生命中有那麼一個值得爲之犧牲的人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我們也許都曾孤身一人迷失在連綿的羣山之中,但只要我們吶喊出聲,羣山間的迴音會迴應我們連綿不絕。他們會填平我們的不安與憂懼,指引我們找到回家的路,羣山之中我們不會孤單,也不再孤單。

  羣山回唱讀後感13

我開始以爲這是一個告別與重逢的故事。直到讀完我才明白,人的漫長一生又怎能只有告別與重逢一件事那麼簡單。這本書讀來沒有追風箏的人和燦爛千陽沉重,大概時間的跨度消磨了苦難的深重。胡塞尼勾勒了許多的人物,他們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每個人背後都可以追溯出一段完整而悲壯的故事。在這些故事裏總有一個閃光的人物,複雜而矛盾,這大概纔是真實的人性,他們就像一個複雜而動盪的時代。就像阿卜杜拉,我以爲他就像所有故事的主人公一樣,和妹妹分離,於是開始做些不可思議的事,成就一個英雄的人物傳奇,然而沒有,他開了餐廳,和許多人一樣成了父親,甚至有時還是個不可理喻的父親,也得爲了生活奔波,這就是生活。故事由他和妹妹分離開始,從他和妹妹重逢結束,他思念了一生的妹妹終於回到他身邊,可他已經老年癡呆,等待了這麼久,中間隔着這麼多人這麼多事,還以爲相逢必定很感人,然而並沒有。

生活就是這樣的吧,都還不及悲傷就走向了好遠。

納比一開始的出場並不討喜的,和沙德巴格村格格不入,甚至他爲了討好喜歡的女人牽線賣掉了自己的外甥女。然而,他的忠誠他對瓦赫達提的忠誠卻是令人敬佩的。這就是複雜而矛盾的人,羣山似乎每個人都這般矛盾着。

在這個前途未卜的國家裏,阿富汗人民在顛沛流離中艱難得生活,然而他們沒有在艱難中絕望,無論何時,都帶着愛與希望,牽掛着想念着,在這片帶給他們愛與痛苦的土地上,一年年得守護下去,就像阿卜杜拉等待着妹妹。即使最後面目全非,甚至無法相認。但愛的呼喚終會有所迴響

這本書的書評太過難寫,因爲它實在太龐大了。

  羣山回唱讀後感14

這篇讀書筆記反反覆覆停了多次,眼看過了交稿的期限,心裏乾着急,想匆匆應付了事卻又不忍心對待這許多年來令自己如此喜愛的一本書(這源於一個約定)。

卡勒德·胡賽尼的三部作品我都讀過,《追風箏的人》是一個關於成長、背叛和自我救贖的故事。它衝擊我的是一種自省,堅守,責任和勇氣。《燦爛千陽》是兩個阿富汗婦女的故事,整個小說基調讓人壓抑的喘不過氣,讓人心臟刺痛,讓人胃部緊縮。看完後,我是再也無力去看第二遍,如同到現在爲止,我也沒有勇氣去看《唐山大地震》一樣,我的小心臟無法承擔那巨大的悲慘。而這本《羣山回唱》讓我讀了三遍,因爲它真的讓我的心百轉千回,心潮澎湃,在每一個人物中,似乎都找得到自己,這是這本書帶給我的魔力。小說的每一章都是一個人物,一個故事,看似散亂,卻又蜘蛛網般交織在一起,一點微妙的聯繫便將每個人拉到同一個世界中。

小說以睡前一位父親爲兒女講述的魔王童話開始。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卻不知故事背後父親內心的無奈、掙扎與痛苦。他就是現實中的阿尤布,明天他也將失去他的心頭肉,將親手送走他的女兒帕麗。從此,帕麗開始了另一種人生,哥哥阿卜杜拉卻懷着對妹妹一生不變的想念遠走他鄉。五十八年歲月,年幼的帕麗早已模糊了與哥哥在沙德巴格相守的時光,而哥哥阿卜杜拉因患病也早已分不清過去和現在。可是,那首阿卜杜拉唱給帕麗的搖籃曲卻始終帶着一種神奇的力量將兩兄妹緊緊連在一起。

我瞅見傷心的小仙女,

待在紙樹影子下。

我知道傷心的小仙女,

晚風把她吹走了。

胡賽尼真是寫故事的高手,敘事能力超強,帕麗和阿卜杜拉是蛛網的中心,卻並不是主角。這本書裏,每一章都有一個人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每個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主角,所以小說中有很多人物,彷彿沒有一個主角,卻彷彿都是主角。

收養帕麗的瓦赫達提夫婦,各自都有難以啓齒的痛苦。瓦赫達提先生深愛他的司機納比(帕麗繼母的哥哥),沉默的背後是生命壓抑的痛苦,永遠無法得到的幸福。瓦赫達提夫人不顧一切地衝向幸福,勉力追求,卻兩手空空,幸福在酗酒和放縱中更加遙不可及。

暗戀女主人的司機納比因爲責任和良心用一生守護了中風的瓦赫達提。

瓦赫達提的鄰居伊德里斯和表兄鐵木爾,一個輕易的許下承諾,卻在現實中逃避了。而另一個,以玩世不恭的態度挑戰人性中的軟弱和虛僞,以實際的愛心幫助了可憐的阿富汗女孩羅詩。六年後,痊癒的羅詩在美國出版了一本自己的傳記並在題記上感謝幫助她重生的鐵木爾。在籤售書時,羅詩認出了伊德里斯,報以的卻是陌生人之間的禮貌微笑,“別擔心,裏面沒有你!”。

幫助帕麗找到親人的希臘整型醫生馬科斯,演繹出另外一段愛的故事。幼時被狗咬去半張臉的薩麗婭,寡居的母親,逃離與迴歸,就如馬科斯的荒唐,他如何瘋狂的想逃離母親和薩麗婭,卻最終發現,愛是一張網,無論走多遠,都有條線牽引着他回家。

羣山迴響,隱藏着延綿生命之旅的比喻,就象人生蜿蜒的小路,固然艱辛,卻飽含希望。

在無盡的曠野,紅色的勒勒車,揹着一座山,佝僂着拉車的父親,穿着拖鞋跟在車後,固執地守護着妹妹的阿卜杜拉。在山與山之間、在沙漠和荒原之上,人生的得而復失,失而復得,各種牽絆,糾纏,各樣的愛恨情仇都在風沙的輕輕呢喃被帶走。夕陽在泛着橘色的光輝中隱退,直到那廣袤的黑色夜空中漸漸消失,再也不見。

  羣山回唱讀後感15

在知乎上參加過一個回答——“如果只讓你推薦一本書,你會推薦哪本?”

我的答案很清晰:《追風箏的人》。曾經懷疑過讀書的有效性,可能和很多人不同,我很難記住書裏具體的人名,作者的名字以及詳細情節。就像現在畫畫一樣.....臨摹了四個月的畫,臨了還把畫名記錯了。也因爲此很是糾結自己的腦容量。

最近幾年開始有了別的解讀。長大過程也是反思學習的過程。那些想起來很模糊的書其實多多少少都成爲現在的我自己的一部分。其中很明顯的一點是——閱讀時帶來的共情力。雖然這點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得很謹慎。

觸發這點認知的正是胡塞尼的《追風箏的人》,“爲你,千千萬萬遍”,有機會再單獨爲這本書寫一篇吧。回到正題。

在翻開《羣山回唱》的時候,難免帶了些固有思維——這大概會是一個很感人的故事,發生在兩個人或者兩個家庭之間。需要準備好面巾紙。

然而和花了一個下午不間斷讀完的《追風箏的人》不同的是,差不多的字數,這本書用了三週斷斷續續讀完。內容和我預判反差很大——核心可能確實兩個人,但是這本書裏描述的是一個羣像。時間跨度六十年,有父子,有繼母女兒,哥哥妹妹,主僕,兄弟.....章節的講述人不同,時間也不同,很奇妙,和《渺小一生》採取的敘事方式很類似,這種閱讀視角正好熟悉。並沒有出現很多想象中的“感動”,取而代之的是震驚,反思和疑惑。

打比方的話,寫《追風箏的人》的胡塞尼是一個年青不加掩飾的少年人,對着愛人坦陳胸懷,高唱讚歌,一分一秒也不願意讓你的眼神離開他;而寫《羣山回唱》的胡塞尼,則是一位久經風霜看透事態的中年人,表達謹慎又冷酷,以旁觀者的姿態告訴你最難以想象的信息,然後走開,沒有任何安慰。

感動仍然是有的,尤其在這位“疏離中年人”的帶領下,最後的爆發顯得平靜得理所當然。我有點慶幸,自己是可以在讀得懂的年紀下讀了這本書。胡塞尼更老道了,他知道人性很多事情,不需要完整剖開才得以示人。

我希望。我們總是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或者缺失的是什麼。這樣尋找與否,補救與否,選擇都在自己。

阿卜杜拉你去水裏了也沒關係,你沉入水中之前心裏所想的,帕麗都知道。

  羣山回唱讀後感16

這本書讀起來感覺有些吃力,主要是作者採用其中人物作爲第一人稱敘述各自故事,其中所有的故事人物都有關聯,最後串成一個整體,人物之間關係也明瞭清晰。初讀胡賽尼的作品是《追風箏的人》,“爲你,千千萬萬遍”讓人潸然淚下;第二本《燦爛千陽》裏的女性地位遭遇讓人觸目驚心;這本《羣山回唱》,寫作手法嫺熟,措辭用句生動而感人。中途一度讀不下去的理由是人物線索過於擾亂和複雜,失去耐心。但硬着頭皮越讀越感動。文章通過一個故事開頭:魔王搶去一個貧窮人家五個小孩中最聰明可愛的那個,父親捨不得孩子越過千難萬險發現:孩子在魔王那裏生活得快樂自在。父親通過苦苦掙扎,服用希望藥水。而阿卜杜拉最愛的妹妹帕麗,三歲時被父親送走。阿卜杜拉窮其一生都在尋找妹妹,甚至給自己的女兒也命名帕麗。時隔58年後,帕麗得知自己身世並找到阿卜杜拉,彼時都是蒼蒼老人,最要命的是阿卜杜拉患了帕金森綜合徵,他忘記了妹妹帕麗。但記憶裏珍藏了帕麗三歲前的玩具盒子。那些美麗的羽毛還在。雖然哥哥因爲病症已經忘記了妹妹,但愛一直都在。

  羣山回唱讀後感17

慕《追風箏的人》名而來。

胡賽尼總能把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描述到感人肺腑,驚天地泣鬼神。我猜想,他是多麼偉大博愛的情感大師啊!

故事的結局讓我聯想到我國的一個公益廣告:一位年老的患有癡呆的父親,甚至忘了自己的兒子是誰,在兒子買菜回來敲門的時候都不認得而不開門。但是,在一次聚會的餐桌上,他被制止把餃子放進口袋裏的時候委屈地說了一句,我兒子愛吃。回到本文,老年的阿卜杜拉已然認不出曾手足情深的分散已久的親妹妹帕麗了。甚至當真正的帕麗出現並要與其相認的時候,他還質疑、拒絕。因爲守望太久太久了,所有的熱枕都被生活消磨殆盡,他似乎已經不奢求帕麗的重現了。即使這樣,帕麗還是永遠地活在他的腦海裏,篆刻在他的心上。他會在思念備至的時候給他親愛的妹妹寫信,告訴她歡樂告訴她悲傷,想與她分享一切。這長達幾十年的思念並未斷過,甚至他將自己的女兒也取名帕麗,以此懷念。用情至深,讓人不禁潸然淚下。

故事分多個章節,每章節切換不同鏡頭展示各個人物的情感與生活狀況。好處是讓讀者閱讀路線更清晰,便於理解。唯一不足之處是轉換跨度大,有種拆分成各個小故事的感覺,導致總路線的連貫性不是那麼強。

  羣山回唱讀後感18

QQ空間好像突然間打不開了,寫不了字了。這還是第一次用博客,我還真是老土誒……

其實已經看完有一段時間了,?早就想寫點什麼,以免以後全忘記了,可QQ空間一直打不開,就給自己找了個藉口沒寫了,哦,是的,我還在用QQ空間……

之前看過《追風箏的人》,只覺得看完有一種沉重的?悲哀和隱隱約約的一絲希望,這樣一本讓人在合上的時候沉默良久的書我覺得就是很好的書了。這本書也是這樣。

我遠沒有豆瓣上的大神們能寫出洋洋灑灑幾千字書評的能力,我挺羨慕這種能力的,所以只能在這裏隨便寫幾句了。

《羣山回唱》是我今年看過的書中感覺最值得推薦的了,全書共九章,分爲九個彼此獨立又相互關聯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反映了?一種社會關係中微妙複雜的感情。兄妹之間相濡以沫的感情,姐妹之間相互幫助又相互較勁的矛盾,主僕之間逐漸產生的依賴,養母女之間接近親情又暗存芥蒂的複雜,追求自由的兒子和強勢母親的角力……所有的故事都發生在戰亂中的阿富汗,但是作者並沒有渲染戰爭的悲哀,但是從一個個的故事中可以隱約感受到飽受戰亂民族的無奈。

很難用好與壞定義一個人,一個善良的人也會做出一些瘋狂甚至惡毒的事情,一段關係中的人彼此都想用自己的方式來經營這段關係,用盡全力,兩敗俱傷。理解,其實是很難的事情,不過還是要試着去做。

人生本就很多無奈,左右爲難,難以取捨,彼此相愛又彼此傷害?,或者說因爲愛着所以纔會受傷害。大概這就是人生。

  羣山回唱讀後感19

不想改論文,見書桌上一直襬着的卡勒德·胡塞尼的三本小說,遂用了一下午時間重讀其中一本——《羣山回唱》。

《羣山回唱》故事的主線講到一對兄妹因爲貧窮和戰爭,鑄成了六十年的悲歡離合。圍繞着他們的父母、兄妹,甚至表親和繼母,如何去愛,又被傷害,又相互傷害,又彼此犧牲。小說的官方頁面上介紹說:它探索了流亡,自我的犧牲,以及複雜的家族關係。但實際上,胡塞尼自己說:《羣山回唱》始於家庭這個概念。據說這也是他迄今爲止,最扣人心絃的小說之一。

胡塞尼以帕麗一家三代人的悲歡離合爲線索,展開了跨越時空的巨幅的拼圖,每一個人物都是一片碎片,要親自填補到屬於自己的空缺裏,纔會成爲生命的完整。那些迷離在記憶裏的情節,從別人的嘴裏還原你看不清的另一面。小說中的那些人,在地域、戰爭、生死、別離、承諾和謊言裏穿行,最終盤扣在一起。生活就是一個閉合的環圈,人生在世又便是相逢。

胡塞尼在書裏引用了十三世紀詩人的詩:走出對與錯的觀念,在一片田野,我將與你在那相會,生活沒有對錯,你無法將它紅牌拿下。和解,是在心裏留一個位置,你容得下生活,生活就容得下你。

無論我們身處何地,遭遇有何種境遇,想想故鄉的風箏、山羊還有羣山,他們都在爲你歌唱。不管你過得美不美,生活是不是圓滿,生活都有它本來的樣子。“羣山回唱”,這個讓人浮想聯翩的詞,就是延綿生命之旅的隱喻,人生也就像那些蜿蜒的山路:一步一景萬物生,一得一失竟相似。當我們在山間高喊時,隔一會又會聽到了山谷的迴音,生命就是失而復得用愛歸音的過程吧!

縱使阿卜杜拉和帕麗百般不願,他們還是在小說當中被分開了,像微塵一樣被吹落到天涯海角。直到五十多年之後,命運讓他們重逢。

卡勒德·胡賽尼將和兄妹倆有關的幾個人的故事串連起來講給我們聽,一粒粒微不足道的塵埃聚合在了一起,散發出的是像珍珠一樣並不圓滿卻很飽滿潤澤的光彩。

我們也許都曾孤身一人,迷失在連綿的羣山當中,但只要吶喊出聲,羣山間的迴音會迴應我們連綿不絕,會填平我們的不安和憂懼,指引我們找到回家的路,所以應該不會孤單,不再孤單。

當阿卜杜拉和帕麗時隔五十八年後的重逢,一個記憶逐漸流失,一個記憶早被剝奪,那麼重逢對於他們來說到底是什麼呢?是有一種讓人破涕爲笑的衝動?還是有一種讓人心兒倍感淒涼的落寞?有的時候,總覺得這樣哭着又笑起來的力量,便是那些人生不圓滿的故事之間彼此相照的共鳴吧!

還記得同樣是這位作者,在《追風箏的人》當中寫到:“爲你,千千萬萬遍。”那是對自身命運的救贖,那同樣是不圓滿的人生,不圓滿的際遇,沒有妥協更沒有放棄。還記得在《燦爛千陽》中主人公說:“她終究成了別人眼中的重要人物。”那是對自己命運的抗爭,沒有妥協也沒有放棄,但這一次,在《羣山回唱》中作者卻寫到了對命運的妥協,這種妥協是基於一種太過不圓滿的人生境遇,但這種妥協似乎又合情合理。因此妥協之後,展現出來的纔是生活的本來面貌,一種讓人不會時常帶來怨言的生活狀態。對於普通人,尤其是像兄妹倆這樣的經歷過命運無情捉弄的人,一切都顯得來之不易。所以這種妥協,基於生活的不圓滿,又往往會讓人覺得其實不也是一種無聲的抗爭嗎?

所以,在小說的結尾再次的唱起那樣的歌謠,一切都同時來到了,羣山依舊回唱,唱到該歸的人終於歸來。童謠還是那樣的唱法:我瞅見傷心的小仙女,待在紙樹影子下,我知道傷心的小仙女,晚風把她吹走了······

  羣山回唱讀後感20

最近看完胡賽尼的書,(紙質版)又一次把我感動的一塌糊塗。想發表一下自己拙見。

書中令人動容的畫面太多,而最讓我感動的莫過於納比與蘇萊曼之間的一種讓人無法言喻而又驚世駭俗的感情。(同性戀)雖然納比本身擁有自己的底線和原則,認爲這條界限是不可逾越的。他也曾想過逃離,但終究卻選擇了守候。將自己的忠誠與青春都獻給了蘇萊曼。再者是帕麗和哥哥阿卜杜拉之間的兄妹之情,童年時因爲家境的困難,被賣給富貴人家,經過戰爭的摧殘,生活的留亡,兄妹在闊別六十年之久再次相遇。原以爲看到最後,終歸會等到哥哥那句讓人等待已久的妹妹二字的呼喚以及深情動人的相擁,但歲月終究捉弄人心。古稀之年的哥哥患有中風,沒能認出妹妹的模樣,只是呆滯的凝望着她,眼神空洞而木訥,而妹妹早已倆淚縱橫。好了,不劇透了。總之,是本很和我口味的書。

無論是胡賽尼<追>中的啊米爾少爺和哈桑的主僕之情,還是<燦爛千陽>中萊拉和塔裏克動人的愛情,亦或是<羣山回唱>中啊卜杜拉和帕麗的兄妹之情。無一不向我們展現了胡賽尼極強的敘述能力,對細節描寫的細緻入微。直白樸素,動人而又露骨。簡直是直戳人心。

  羣山回唱讀後感21

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們,真的無法親身感受戰火槍彈中人民的悲苦。胡賽尼沒有過多的筆觸描寫戰爭的血淋淋,但就是那麼看似輕描淡寫的幾句,陳述的正是被摧毀被蹂躪的社會和人性,我們無法接受的悲劇,就是那些身處戰火中的人們的日常。我始終無法忘記小女孩羅詩的遭遇,爲了房產,大伯拿起斧頭將親弟弟一家砍殺的場景。戰爭在一步步挑戰人性醜陋的底線。

可是,書中又時刻充滿愛,總有那些飽含深愛的人,愛着那羣苦難深重的陌生人,愛着那片苦難深重的土地。

故事從帕麗和阿卜杜拉的兄妹情開始,每一章換一個主人翁給我們講各自的故事,動情於納比和老爺的深情無言,感慨着妮拉和帕麗那麼多隔閡和沉默的親情,心疼的是薩麗婭的悲劇和聰慧,欣慰於媽媽和馬科斯全心理解後孩童般的天真與愛......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每一個擁抱,每一個親吻,每一場送別,每一次相聚,都讓我心顫動,淚眼模糊的怎止帕麗和哥哥分開了58年後的重聚,原來一直都是你啊!卡卡,我不想和你分開!我早就知道你是個蠢貨......苦難中的苦,就是爲了證明苦難中的愛始終不滅。

千山萬水,從前以後,羣山迴響,那是,愛的聲音。

  羣山回唱讀後感22

讀卡勒德胡塞尼的《追風箏的人》時,我如同坐着氣墊船在峽谷中漂流,時而平緩,時而劇烈,峽谷給人的感覺也是時而親切,時而猙獰,並最終在多次掙扎後完成了征服。也許是很久沒讀到這麼精彩的故事了,因此又找來了作者的最新力作《羣山回唱》。據網絡資料介紹:這是胡塞尼最具信心、在感情上最扣人心絃的小說。比《追風箏的人》更流暢、更野心,敘事上比《燦爛千陽》更精巧——《紐約時報》。

在讀到一半的時候,我不禁懷疑《紐約時報》的評價:我怎麼突然間就讀不懂了呢?我甚至懷疑是不是電子書排版時出了問題,將胡塞尼另一部作品中的內容排到了這本書?爲什麼剛剛還是第三人稱的敘事,突然間變爲了第一人稱?爲什麼文章了前面的“我”和後面的“我”竟不是同一個人?更可恨的是,因爲是看的電子書,回看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因此,只能帶着滿腹的疑惑往下看。

直到讀到了最後幾章,整個故事的情節纔開始清晰地呈現出來。這部小說以第三人稱敘事的方式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背景,引出了本書中的幾位主人公,並在每一個章節中都以一個人物爲中心,採用第一人稱的敘事方法。之前讀過的文章,多以時間爲線索,故事情節環環相扣。而此文以人物爲線索,清晰地呈現一個人在故事中的成長過程。不同主人公的生活卻又包含着相連的故事情節。

我非常欣賞作者的這種創作手法,這不只是一種技巧。胡塞尼不只是想寫一篇篇與阿富汗動盪生活有關的小說,而是想借一本本小說表達人在骯髒、背叛、下流、無恥、虛僞中朝着真善美出發的精神。

突然,想到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我,有沒有胡塞尼這份對人性的關注,對真善美的追求?遺憾的是,很多時候,爲了故事情節的連貫性,對於人性和真善美只能避而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