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家庭作業的迷思》有感範文大綱

讀《家庭作業的迷思》有感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59K 次

讀《家庭作業的迷思》有感範文1

閱讀了這本《家庭作業的迷思》,對“家庭作業”的目的和實效又有了一些新的認識。書中作者看到這些年美國政府因要提升其學生國際競爭力,提出的改革方法包括定期的學習成就評量與增加家庭作業。後者的爭議不多,幾乎大家都認爲熟能生巧、勤能補拙、練習才得完美。可是,增加作業會增加父母負擔、孩子壓力、家庭衝突等。這些損失並沒有以學業成就來加以平衡。書中作者提出了研究證據說明這一點,也借用了不少老師的經驗,闡明不是不要作業而是要問怎麼做纔有效益。而問作業的效益時,問的不只是是否提高學業成績,還有更核心的,孩子有沒有興趣,是否能增廣、加深學習,親子間的.關係與互動會受到怎樣的影響等。

讀《家庭作業的迷思》有感範文

我小時候讀書,好像並沒有很多的家庭作業,因爲老師把該佈置的都佈置了。就拿語文來說,一篇課文要背默十幾個詞語解釋,而且老師規定,不能相差一個字。要背默課文的中心思想,每段段意。要背寫作手法,還要做許多的練習。這樣一來,家長也就不給我留什麼家庭作業了。現在想來,當時也沒覺得苦,可能是因爲自己的學習能力還比較強,不覺得很費勁。預備班那一年,我的數學老師經常病假,一星期難得來一次,也沒老師代課,數學作業自然基本沒了,考試60分。

很多年後,我自己也成爲了一名教師,每天都要佈置批改作業,作業已成爲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相仿設法讓孩子接觸到各種類型的題目,以便在考試時感覺遊刃有餘。可是,近些年來,號召讓孩子減負,肩負歸根結底還是得減作業不是嗎?所以,能少則少,能精則精。這樣一來,學生的負擔確實輕了許多,可是有一大部分學生他們沒有得到該有的訓練量。

對於作業,我覺得,量變產生質變,學生只有經過一定練習的量的積累,纔算對知識有了比較深刻的理解,有了這個量奠定的基礎,他纔有能力去選擇,去拓展,否則好比空中樓閣,虛無飄渺。另外,我們不是一直崇尚“黃金分割”嘛,任何事情都不能過度,作業也一樣,太多太少都會適得其反。總之,我們應該把作業作爲孩子牢固掌握知識的途徑,而不是取得高分的工具,把握好作業與孩子各方面發展的關係,讓家庭作業變得有趣有效。

讀《家庭作業的迷思》有感範文2

家庭作業是我們現在關注的重點之一。教育局規定一、二年級學生回家作業不能超過半小時,且不能佈置書面作業。這對老師佈置家庭作業的要求又提高了,也就讓我們不得不思考,什麼樣的作業能既精煉又有效。很多人對家庭作業的認識有誤區,認爲只有紙上作業纔是回家作業,其實並不是這樣。

紙上的作業多是寫字和練習題,做得太多對學生反而是一種負擔,既枯燥又容易引起學生反感,所以我認爲學生只要能掌握要求會寫的字,做適量的練習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學生能對所學的東西感興趣,能主動學習。現在孩子的書面作業我都讓他們在學校完成,回家只需要預習和朗讀。我很贊成學生多看書,閱讀是提高語文水平的最佳途徑。我鼓勵他們在看的過程中積累詞語和句子,看完後有感想的可以動筆寫一寫。孩子回家後時間本來就不多了,上了一天的課其實也很辛苦,我覺得孩子能每天回家看半個小時的書已經很不錯了,更何況認真看的話,還會在看的過程中告訴運轉大腦,記憶詞語句子,這其實也是一件消耗腦力的事。

曾經有人說過,孩子就是在玩的過程中學習和成長的。誰能說不呢?對三年級小朋友來說,玩本身就是一種學習,只要玩的項目是健康的,我都贊成。他們能從玩中挖掘潛力和技巧,能在和夥伴的遊戲中培養合作精神,而這些恰恰是書本上、課堂上學習不到的寶貴的經驗。所以,我個人覺得,對於低年級小朋友來說,家庭作業只要佈置最基本就可以了。只要孩子認認真真完成這些作業,他的學習就會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