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羅爾德·達爾的《獨闖天下》有感大綱

讀羅爾德·達爾的《獨闖天下》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9W 次

星期天,睿兒拿了羅爾德?達爾的書來讓我來念。

讀羅爾德·達爾的《獨闖天下》有感

不是第一次看羅爾德?達爾的書。他的《蠢特先生》讓我很噁心;他的《女巫》讓我很驚悚;他的《查理和他的巧克力工廠》讓我很迷惑……總之,說不上喜歡。然而,那天,睿兒拿來的是他的《獨闖天下》。我承認自己沒有心理準備,所以會那麼震驚,似乎就這麼提着一口氣把它讀完。嚴格說來,這該是羅爾德?達爾的成年自傳,寫他二十二歲到二十五歲時的經歷。時間跨度並不長,四年而已。在很多人的一生中,四年只是短暫的一瞬,什麼都還來不及。而羅爾德?達爾的這四年,每一天似乎都有着一生那麼漫長,時刻充滿着變數。那是1939年到1942年的四年間,那是北非和歐洲的四年,那是二戰的四年,那是他作爲戰鬥機飛行員的四年。

我不知道是不是寫作跟飛行間有着某種關聯,先是聖艾修伯裏,再是羅爾德?達爾,一樣是飛機員和作家的雙重身份,一樣是二戰時的飛行員,一樣是童書的作家。所以,看《獨闖天下》時總是忍不住想起聖艾修伯裏和他的《小王子》,達爾描寫的大衛?科克讓我想起聖艾修伯裏筆下狐狸金色的麥田,達爾寫給媽媽的信讓我想起聖艾修伯裏星空下的等待……我不知道是因爲經歷的相似成就了他們相近的人生理念,還是他們相似的人生態度造就了他們相同的人生經歷。

不是第一次讀到二戰時的'作品,然而,正如羅爾德?達爾說的,我們看到了敦刻爾克大撤退,因爲它是一個成功的典範,是用來鼓舞民衆士氣的榜樣,是我們無所畏懼的例證,是我們可以創造奇蹟的勇氣,所以,我們都看到了。但是,英國遠征軍在希臘的撤退,這是不折不扣的失敗,是失誤,所以,我們不會被看到,因爲我們不能看到,歷史不希望我們看到。而羅爾德?達爾當時就是掩護英國遠征軍從希臘撤退的空軍飛行員之一,他看到了那種混亂,那種不可避免的潰敗,那種無可抵擋的敗退,那種沒有希望的未來,那種沒有作爲的可能。雖然,他們都做到了,他以飛行時間爲七小時的記錄去操縱新型飛機,以從未上過戰場的經歷去與精銳空軍作戰,以沒有任何幫助的情況去獨自面對敵機包圍,以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的勇氣面對生死,以積極明朗的態度去對待最徹底的打擊。從來不知道,原來這就是當年的北非戰場,這就是當年的希臘戰場,因爲任何一本歷史教科書,從來只寫蒙哥馬利和隆美爾,卻從來不知道英國皇家空軍以1:50的戰機在跟德軍作戰。他們只有兩天的時間自己摸索熟悉戰機,沒有學過編隊飛行,沒有後勤保障,沒有雷達,沒有無線電通訊……他們甚至相互只能靠打手勢在天上互通消息,所以,能活下來,只是運氣而已。然而,即便是這樣的一種作戰情況,羅爾德?達爾的筆下沒有恐懼,沒有憂傷,沒有抱怨,沒有痛苦,只是努力地做着:學會飛行,學會作戰,一天四五次地奔跑在機場上,而每一次都有可能是最後的告別。他的那一次墜落該是致命的吧,描寫得那麼細緻生動,讀不到一絲絲面對死亡的恐懼,只是一逕地熱愛着生命,熱愛着生存的世界。書裏描寫他開車穿越中非去內羅畢參軍,該是“壯士一去不復返”的悲壯,他的筆下卻只有野生動物蓬勃的生命,熱切而珍愛。或者,真如他自己所言,骨子裏,是個熱愛冒險的人,所以,參戰只是他的冒險人生而已,無關生死。

書很厚,四年的時光是很多人一生所有的經歷也不可比擬的。趁睿兒上興趣班的時間,我先讀完了故事。與聖艾修伯裏不同,用睿兒的話說是:“他比較幸運,他沒有死,而小王子的作者死了。”聖艾修伯裏執行任務中一去不回,而羅爾德?達爾因傷退役,回到故鄉開始他新的冒險人生。幸抑或不幸,各人觀感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