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彼得的椅子》有感

讀《彼得的椅子》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2W 次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彼得的椅子》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彼得的椅子》有感

《彼得的椅子》是美國作家埃茲拉·傑克·季茲的處女作,雖然完成這本圖畫書時他已經四十六歲了,但是這本書卻讓他一舉奪得了凱迪克金獎,從此名聲大噪。

書中的主人公彼得有了一個小妹妹,於是他的生活開始發生改變。他搭積木的`時候媽媽會讓他小聲一點,爸爸還把他以前睡過的搖籃、嬰兒牀和高腳椅都漆成了粉紅色。於是,彼得帶上唯一的一把藍色的小椅子和小狗威利準備離家出走。他用一個袋子裝滿點心和小狗餅乾,還有玩具鱷魚和小時候的照片,走到了房子外面。可是,當他想要坐那把小椅子時,才發現自己已經坐不進去了。

當媽媽叫他回來吃飯時,他假裝沒有聽到,卻偷偷把鞋子藏在了窗簾後面,媽媽當然沒有在那裏找到他,因爲他躲在了櫥櫃後面。吃飯的時候,彼得坐在了一把大人的椅子上,他對爸爸說:“我們來把小椅子漆成粉紅色的,給蘇西坐吧!”

這是一本關於成長的故事。妹妹的到來,讓彼得感到了一絲恐懼與不安,因爲媽媽開始限制他玩玩具時的聲音,爸爸還會把原本屬於他的東西漆成了粉紅色,這些反應讓他擔心爸爸媽媽不再愛他,擔心自己的存在遭到否定。所以,他用自己的方式來反抗爸爸媽媽的做法,他選擇了離家出走,雖然只是離開了屋子,跑到了庭院裏。

但是,當他發現自己已經坐不進去那把藍色的小椅子時,他突然意識到自己長大了,這是他對自我認知的一種表現。正是因爲長大了,知道要面子了,所以纔會在媽媽叫他吃飯的時候假裝自己藏在了窗簾後面,因爲就這樣回去確實有點尷尬。不過,最後他還是同意了讓爸爸把這把唯一的藍色椅子塗成粉色給妹妹用。這就證明彼得承認了自己新的社會角色,作爲一個哥哥應該給妹妹的保護和愛。

雖然整本書從頭到尾都沒有提到“長大”這個詞語,卻又用整本書來告訴我們一個孩子是怎樣走向自立,學會成長的。“長大”從來沒有一個固定的時間,但是卻會有那麼一個人或者一件事影響着你,讓你瞬間“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