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爲什麼是撫松》有感範文大綱

讀《爲什麼是撫松》有感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8W 次

因爲今天的分享會,因此再一次捧起《爲什麼是撫松》這本書。人與書的關係,第一次總是充滿新鮮感,想盡快了解它。當你再讀時,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你可以對這位朋友稍作描述,稍加評價了。

讀《爲什麼是撫松》有感範文

《爲什麼是撫松》,這是一個很有智慧的書名。撫松是什麼?這裏面介紹的又是什麼?

本書全面深刻地展現了撫松教育改革的各個方面。校長隊伍建設,堂和學校化建設,程變革,督導制度等。

初讀這本書,給我的印象是它一點不枯燥,也不高深。它用極其平易的語氣向我們描述了撫松的教育是如何一步步改變,一點點進步的。因此,我要感謝這本書的作者,不說採訪的環境對他們而言有多麼惡劣,就說他們的專業和"懂教育",把書中的語言完全寫成我們熟悉的"模樣":學校怎樣,教室怎樣,學生如何,校長如何。所以,我們纔有了讀下去的興趣。

接下說這本書的內容,全書共十個節,209頁字,總體內容豐富,但其實我覺得就在告訴了我們一事:校長該怎麼做!

  我的體會有以下幾點:

首先,就是要抓住學校最核心的工作:教學!如何抓教學?深入堂!我們鐵嶺縣的學校在抓堂教學上一直都做的不錯,每學期開學初都會制定公開計劃,同時還會有隨機聽,也就是"推門聽",所有教學領導或年部教師全員參與,並利用校本教研時間進行評。但現在反思一下,我們的校本教研活動,缺少的是跟蹤指導,即對存在問題的沒有進一步的聽,指導,缺少"磨"的`過程,因此,教師的進步並不大。另外,校長聽,真的應該站在一定的高度去聽,要懂得程標準的要求,要了解教材編寫特點,要有對學科理念的精準把握,要關注學生的發展!而不是"就論",那是"教務處的活兒"

  第二,不斷學習。一是要多讀書,二是要多聽多看。"請進,走出去",創造機會,感知先進。自16年以,我們曾多次請進,也多次走出去,使我們的眼界開闊了許多。

  第三,經常反思。每天寫反思日記,是個很好的途徑。從本學期開始,我也要堅持寫,這樣一定會使我的工作更從容和完善。

  第四,研發程。

三月份的開原之行,聽趙桂霞校長的報告,研究程對一個學校的發展,對孩子們的影響真的太重要了。廣中學的程研發,可以說是做到了極致。從學科程到活動程,面面俱到,處處體現了"以人爲本","以學生爲本","以學生成長爲本的育人理念"印象最深的一幕是:校長在學生畢業之際,走到班級,看到桌椅被孩子們都給破壞了,黑板也被學生打碎了,她很是傷心啊,心想,爲什麼這個學校培養了他們三年,最後要走的時候卻對學校這麼大的痛恨呢!這個現象引發了她的深思,後一個偶然的機會,她見到幾個好學生,也跟着起鬨,也有這樣的行爲,她就問這個幾個孩子,爲什麼?學生回答,我們不是痛恨學校,而是對未感到一種迷茫,充滿不安全感,只想尋找發泄的點。趙校長明白,這當然不是全部學生的想法,她想扭轉這樣的局面。於是,她們研發了"離校程",讓孩子們通過一些活動,找到宣泄口,即"宣泄情緒-內化力量-把心留住",通過"主題班會-畢業校會-校園送別"等形式,讓孩子們懂得感恩,感受學校,老師,家長對他們的愛。

還有這樣一幕,當時聽了,讓我們在場的很多人爲之動容,掉下眼淚。"教師回禮",教師把學生入學時的拜師禮還給學生,這樣的一拜,哪名學生能夠忘記,又有哪個孩子會因爲之前老師對他們的一兩句傷害的話而再記恨終生呢!

像這樣的程,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有了例子,我們還等什麼呢!

  第五,校園化建設。

以前理解的校園化,僅僅單純地認爲,校園面貌,環境建設,其實不然,這本書的每七、八、九很明確地介紹了"刷新校園化"即包括環境、儀式、節目、班級管理等。(fsir)環境包括校園綠植、校園建築、廳廊化、教室佈置,整體形成一個"環境育人"的氛圍;儀式、節日篇,以前拘泥於利用各節假日,對孩子進行傳統教育,愛國教育,比較空洞,形式單一,枯燥乏味,效果不好。而書中介紹的儀式則完全不同,注重人,注重細節,注重教育意義與效果地完美統一。這些都是我們之前做不到或者做的不夠好的,而往往正是這些活動,對孩子、對老師、對校長的教育意義都是巨大的!

感謝局長,給我們推薦了這樣一本書,帶領我們成長,讓我們在做好校長的路上,又邁進了一大步,越走越自信、從容、穩健。我也會繼續努力,"內化於心,外化於形",爭取能夠做一名合格的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