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關於第三選擇讀後感(通用5篇)

關於第三選擇讀後感(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2W 次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關於第三選擇讀後感(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第三選擇讀後感(通用5篇)

  第三選擇讀後感1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出版20年後,作者出了一本書《第3選擇》,作者認爲這是解決所有難題的關鍵思維。

一般的人會認爲,我們跟別人打交道時,就是一種博弈,通過博弈,來獲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結果往往就是你贏或者我贏,或者我們之間相互妥協取得的中間結果,就像50年代戰爭中的三八線。但這並不是作者說的第三選擇,作者認爲,妥協表面上看上去不錯,本質是雙輸,妥協的關係是脆弱的,爭端往往會再次爆發。

第三選擇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首先我們第一要認真傾聽,發言的目的不是辯論,而是讓每一個人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我們要認真傾聽對方的談話,將他的思想提煉出來。要有同理心,一定要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只有這樣,對方纔能感同身受。

其次,要跳出我們的利益圈,如果我們把精力浪費在誰得49歲,誰得51的討價還價上,我們就會因追求公平,而破壞了彼此的信任。在第三選擇的思維下,我們必須願意放棄我們的立場,必須願意在放手中受到傷害,真正的創新的想法,不是來自於辯論,而是不同理念人之間的對話。

那麼我們怎麼知道我們達成了協同找到了,第三選擇呢。第一,我們周圍的氣氛是一種積極的氣氛,第二,我們對原來的爭執和這項不太感興趣,第三,大家因爲這個結果而受到鼓舞。

讀了《第3選擇》我想到了我們在三階段的一個練習。24小時感召。我們希望感召別人來上課的時候,不能把它當成我們需要完成的一個任務。而是要真正設身處地的去詢問對方,看對方用在生活和工作上有什麼困惑?然後提出我們的建議。我們讓他們上課的目的是真正想幫助他們解決這些困惑,讓他們感受到我們一顆真誠幫助他的心。對方纔能敞開心扉,願意接受你的建議。這樣達成的協議,即對我們有利,也對他們有益,雙方都滿意。而且我們的關係會因此而變得更加親密。

  第三選擇讀後感2

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的面前總是充滿難解或看似無解的問題,於是我們失望、焦慮、有時決定放棄、有時勉強接受一些最終還是會讓自己覺得很糟糕的妥協。面對諸多棘手問題,大家慣用的第一選擇就是按照“我”的方式,第二選擇就是按照“你”方法。衝突點往往就在於,到底是你的選項比較好,還是我的。因此,不論選擇哪一方,都會有人覺得受傷或犧牲。

“思想巨匠”斯蒂芬柯維在他的《第三選擇》一書中,提出了一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思維,即:面對兩難困境,不妨考慮超越你的或我的方法,讓雙方能從衝突中找到互相協同的出路,這就是“第三選擇”。它分4個步驟來引領:第一步是“我看到自己”,第二步是“我看到你”,第三步是“我找到你”,第四步是“我和你協同”。

李維老師在解讀中說:“第三選擇”的本質是一種求協同的思維模式,這種思維不但是爲了解決問題,也是讓我們每個人成爲一個更加完善的人。可以說“第三選擇”,也正是李維老師在軟實力課堂上反覆講得“移情換位”的智慧。

聽着此書,閉上眼睛回想和反省生活中的諸多經歷,始知當時有些沒有處理得更好的問題,多是因爲自己不“覺知”、不內省、不傾聽、不耐心、少了些同理心,堅持自己的所謂的完美卻狹隘的解決問題的思維定勢造成。

李維老師的解讀讓我們得知:其實,生活中的許多衝突點通常不是關鍵,嚴重的衝突背後都有更深層次的問題。是什麼讓我們覺得自己很受傷?是我們自己讓自己受傷。怎麼辦呢?只有深切理解對方,設身處地去“移情換位”,用同理心去接受對方並傾聽了解對方爲什麼做出這種選擇的原因,你就會放棄自己的選擇,然後與對方共同做出“第三選擇”,去尋找一種最佳的'解決方案,這纔是問題的關鍵。

生命不是球賽,共贏,纔是更好的人生。當我們衝破“非此即彼”的思維定勢進入“第三選擇”時,解決問題的方案就已不止一個,它會帶我們走進一個全新的領域,創造出一種新的局面。

這不僅讓人聯想起“讓他三尺又何妨”的安徽桐城的“六尺巷的故事”:說清朝時,在安徽桐城有一個著名的家族,父子兩代爲相,名爲張英、張廷玉父子。康熙年間,張英在朝廷當文華殿大學士、禮部尚書。老家桐城的老宅與吳家爲鄰,兩家府邸之間有個空地,供雙方往來交通使用。後來鄰居吳家建房。要佔用這個通道,張家不同意,雙方將官司打到縣衙門。縣官考慮糾紛雙方都是官位顯赫、名門望族,不敢輕易了斷。在這期間,張家人寫了一封信,給在北京當大官的張英,要求張英出面,干涉此事。張英收到信後,認爲應該謙讓鄰居,於是給家裏回了信,信中寫了四句話:“千里來書只爲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閱罷,明白其中意思,主動讓出三尺空地。吳家見狀,深受感動,也讓出三尺房基地,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六尺巷子。兩家禮讓之舉成爲千古美談。知古鑑今,這個真實的歷史故事給人不盡的思索和啓示,她與斯蒂芬柯維這本書所倡導的“第三選擇”如此的相得益彰。

人生有無數個面對,面對突如其來的問題和壓力,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但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有幸聽到此書的解讀,身心隨之放鬆了許多。讓我們超越“畫地爲牢”的思維桎梏,去尋找最佳解決問題的方法吧,那樣我們纔是個有勇氣並快樂的人。

  第三選擇讀後感3

這是史蒂芬柯維的經典之作,被成爲是解決所有難題的關鍵思維。簡單來說第三選擇就是“雙方都有好處的選擇”。第三選擇不是僅僅來自於妥協,它的核心是來自於創造力。本書作者用四個思維模式來教大家掌握這項技能。

思維模式一,我看到自己。主人翁何在,現在掌控自己的是我的情緒還是我。要記住,人永遠都有選擇的權力。要想有獨立選擇的權力就要有獨立完整的自尊體系。如何定義獨立完整的自尊體系:“來自內心的尊嚴感,評價自己,知道自己是個好人,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容易被傷害,被激怒。”

思維模式二,我看到你。把他人看作是人,千萬別給他貼標籤。當你無法感知到對方和你一樣是個人的時候,你永遠不會想要和他探索第3選擇。

思維模式三,我找到你。這裏關鍵的是傾聽。學會同理心傾聽,而不是急於反駁爭辯。

思維模式四,我和你協同。找到一種更好的從未想到過的解決方案而不是陷入互相攻擊的循環,在這一步當中需要很好地使用頭腦風暴。同時作者還提出了創造協同的四個步驟。詢問、界定、創造、達成。

  第三選擇讀後感4

目前而言,我嘗試把我讀過的每本書化作一個模型,解決問題也罷自娛自樂也罷,都想爲我所用。《第三選擇》是第一本,希望不是我最後一本拿來踐行的高貴靈魂,是的,每本書都是一個高貴的靈魂。

書的封面的副標題是“解決所有難題的關鍵思維”,第一次聽上去有點唬人的味道,畢竟活到我這個歲數,已經不相信這世間存在一套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法。當然,看完這本書,我依然覺得這本書只是嘗試提供一個解決問題的思路而已,下面從我的角度來闡述一下本書試圖傳達給我們的方法論。

解決問題之前,我們首先得知道有哪些問題。問題可以怎麼分類。這裏主要從個人出發,將問題分爲個人問題和其他問題,狹義上講與自己相關的問題稱爲個人問題,比如職場問題、家庭問題等。而與自己無直接關係的問題,比如犯罪問題、國與國之間的爭端問題,稱爲其他問題,本文篇幅有限,本人惜墨如金,且無關心國家大事的心情,故更多的將去探討個人問題。

問題有了,那麼爲何會產生問題,是否有一個大而化之的籠統的原因呢。本書作者認爲,問題的根源在於思維誤區。什麼樣子的思維誤區呢?我們中大多數人在面對一個問題時,一般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你有一個想法,姑且稱爲第一選擇,別人也有一個想法且與你不同,相對你而言,稱爲第二選擇。那麼究竟採用你的想法還是別人的想法呢,也就是採用第一選擇還是第二選擇呢?往往會有出現下面三種情況:

1)你勝了對方,採用第一選擇。

2)對方勝了你,採用第二選擇。

3)誰都勝不了誰,各退一步,達到妥協,採用“部分第一+部分第二選擇”。

下面我們來討論一下上面提到的三種情況。

1)你勝了對方,對方按你的想法來,那怎麼保證你的想法是周全的呢?我有這樣的疑問,主要基於我有一個這樣的價值觀,即我認爲真理不掌握在多數人手裏,也不掌握在少數人手裏,而掌握在所有願意追求真理的人手裏,你不是所有人,所以你不掌握真理,你想獲得真理,你就得爭取更多的意見,因爲你不可能爭取到所有人的意見,所以你永遠不可能獲得真理,但是如果你願意聽取更多人意見,你就走在逼近真理的路上。如果你執意堅持自己的想法,也許你獲得自由,也許你自我滿足,也許你很快樂,但是對不起你是狹隘的。但是,如果你覺得非這麼做才快樂,我也會祝福你,畢竟我尊重每個人的選擇。

2)對方勝了你,你按對方的想法來,那怎麼保證對方的想法是周全的呢?想法和1)一樣,不再廢話。

3)你和對方都退一步,以互相妥協來達到共識,以求融洽,中國人的古話裏被用爛掉的“以和爲貴”,其實在我看來並非雙贏,而是雙輸,因爲都妥協了,有妥協就有放棄,放棄掉原本自己希望達到的目的。

以上的三種情況就是我之前所談到的思維誤區,只想到三種情況的思維誤區。這種思維誤區導致的結果便是在處理問題時,無法達到雙贏。那麼如何才能雙贏,便不得不把本書中作者提到“第三選擇”搬上文來。

什麼是第三選擇?簡單定義就是,不是第一選擇,也不是第二選擇,更不是“部分第一+部分第二選擇”,而是除了這些選擇外的別的選擇。具體定義是,除了以上選擇之外,是否還存在既可以滿足你的需求,也可以滿足別人需求的選擇。

那麼,要想達到第三選擇,你需要做些什麼呢?本書作者認爲需要經歷四個步驟,下面我來解釋下。

1)看到自己。簡單來說就是,知道自己要什麼。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爲這讓自己找不到解決問題的動機。

2)看到對方。簡單來說就是,知道別人要什麼。不知道別人的底線在哪,就找不到打開別人心門的突破口。

3)找到對方。看到對方的需求後,還得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對方爲什麼有這些需求,以及以對方角度來考慮這些需求存在的合理性。

4)協同。前三步其實是爲第四步打基礎的,因爲只有在雙方同意協同的情況下,纔能有找到第三選擇的可能性。協同這一步至關重要,而要達成協同,還必須完成四個步驟,分別是:第一步,雙方要有協同的意願。當兩方爲了一件事爭執不休的時候,如何才能讓雙方有協同的意願呢,這得有一方以一種提問的方式問對方是否願意一起尋找一種更好的解決方案,此時獲得協同意願的可能性會變大。第二步,雙方要界定更好的標準是什麼?第三步,基於第二步的標準將能想到的方案羅列出來,在未找到最好的方案之前,不對彼此的方案進行評價,這一點有點類似頭腦風暴進行時不對別人的想法評價。第四步,從羅列的方案中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案。其實第四步給我的感受是,沒有最好的方案,只有相對來說最好的方案。

本書講的第三選擇其實就是一種協同,一種雙贏。在協同之前要做的三步,第一步:看到自己;第二步:看到別人;第三步:找到別人。在促成協同的過程中要做四步,第一步:以提問的方式讓對方願意協同;第二步:界定更好的標準;第三步:羅列解決方案,注意點是不評論。第四步:找出相對較好的解決方案。這便是本書的模型。

  第三選擇讀後感5

《第三選擇》是一本書,作者是史蒂芬·柯維,他的成名作《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影響了全球大量成功人士。《第三選擇》是他的巔峯之作。他把之前的7個習慣濃縮成一件事,那就是隨時隨地能夠做出第三選擇。

什麼是第三選擇?面對任何問題,普通人都會產生兩種選擇:打或者逃;我贏或者你贏;反抗或者忍受;成功或者失敗;支持或者反對;……這兩種選擇的思維爲這個世界帶來了大量的紛爭和成本,我們每天都在忙於說服別人,打敗別人,討好別人或者教育別人。而第三選擇則是:我們協同,一起達成另一個更好的結局。第3選擇是一種人生信仰,也是一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第3選擇是一種尋求協同的思維模式。它的建立須逐步進行。

一、我看到自己。

將自己看做一個有獨立判斷力和行爲能力的獨一無二的個體。我們常常只看到自己的身份和所代表的派別,常常覺得自己的所作所爲都是身不由己的。所以,遇到難題就會告訴自己“沒辦法,只能這樣了”。這樣輕易放棄自己選擇的權利,你是無法看到自己的。

二、我看到你。

視他人爲人而非物。很多時候我們在和他人打交道之前就已經對對方下了定義。“他是一個富二代”,“他是一個官僚”,“他是一個奸商”,“他沒什麼文化”……我們看到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種身份,一種定義,甚至包含着仇恨和偏見。當你無法感知到對方和你一樣是個人的時候,你永遠不會想要和他探索第3選擇。

三、我找到你。

面對衝突而不是迴避或自衛。當你與別人見解不同時,最好的應答是:“你不同意?我需要聽聽你的想法”。並切實採取行動。在這一步需要極強的傾聽能力,尤其是雙方情緒激動的時候,更需要能夠學會同理心傾聽,而不是急於反駁和爭辯。

四、我和你協同。

找到一種更好的從未想到過的解決方案,而不是陷入相互攻擊的循環。在這一步當中需要很好地使用頭腦風暴的工具,不要在創意的過程中過多的評判和爭執,鼓勵大家想出儘可能多的方法,直到能夠滿足雙方的最基本需求。必須要相信能夠找到第3選擇,這一步纔會有好的效果。

創造協同的四個步驟

一、詢問

問對方:你願意尋找一種更好的解決方案嗎?這是個革命性的問題,可以讓對方減少防禦,與你一同探索實驗。

二、界定

雙方討論“更好”究竟意味着什麼;把雙方所需要的更好的基本條件都列舉出來。

三、創造

雙方共同努力,去探索和創造一個可以達成界定條件的第3選擇。

四、達成

當形成真正的第3選擇時,協同各方會羣情激奮,這時達成了協同。

第3選擇最本質上的思想其實是佛教講的無分別心。

我們通常把生活分成“工作”和“休息”,於是“不停地工作”和“退休後休息”成爲了兩種選擇模式。其實我們可以尋找第3選擇:“做出貢獻,享受人生”。

如果你有一個永久的使命,你就可以永遠活在高潮中,選擇奮鬥,同時也是選擇了享受。最重要的是,有個願意爲之奮鬥的使命。

試着用第3選擇的思維解決問題、處理矛盾,你會發現世界和諧了許多,人與人的關係融洽了許多。既如此,何樂而不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