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李鎮西和他的學生們讀後感大綱

李鎮西和他的學生們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4W 次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李鎮西和他的學生們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李鎮西和他的學生們讀後感

李鎮西和他的學生們讀後感1

西哲說:“世上最強的人,也就是最孤獨的人。只有最偉大的人,才能在孤獨寂寞中完成它的使命。”如果成爲強者,即不可避免寂寞,而唯有那夠堅強,能面對寂寞的人,纔有力量使他的天賦才華不致被寂寞孤獨所吞噬,反而因磨練而生熱發光,能在孤獨寂寞中完成使命的人,即是偉大。高爾基是偉大的,因此成就了流傳於世的《童年》。

《童年》真實地描述主人公阿廖沙苦難的童年。在外祖父家中,他看滿了周圍的一切:貪婪、兇暴。泯滅人性的外祖父,經常毒打外祖母,年老落魄後竟利用自己的名譽換得金錢;兩個舅舅更是青出於藍而更勝於藍,打死了自己的妻子;就連兒子也捲進了這場權利的鬥爭……在這個家中,是美麗善良的外祖母點燃了主人公阿廖沙的生命之燈,外祖母是是廖沙的所有精神支柱,也潛移默代地教他做一個不向醜惡現象屈膝的人;而他唯一的朋友----茨岡給了阿廖沙真正的友情的溫暖。阿廖沙從家人的一些“奇怪”的舉動懵懵懂懂地明白了一寫道理,但他仍舊保持着生活的勇氣和信心,並逐漸成長爲一個堅強、勇敢正直和充滿愛心的人。高爾基在艱苦的.環境下不向命運低下頭。在同命運的不幸的鬥爭中,他身八俄國社會的底層,和各個階級和各種任務接觸,飽嘗生活的艱辛,從而不斷地豐富了他的社會知識和生活經驗,成爲了舉世聞名的文學巨匠!

讀完此書,我掩卷遐思:是什麼使阿廖沙在艱難困苦的生活中茁壯成長,“出淤泥而不染”呢?再次回顧此書,我發現,阿廖沙雖然對自己所處的黑暗生活充滿了憤怒,厭惡與憂慮……但他並未被種種惡勢力帶來的困難與不幸所影響,憑藉着堅強勇敢的精神,在“煉獄”中接受磨練,戰勝種種困難,終於成就了一個神話。

如今的青少年都是泡在蜜罐中長大的,苦難對於我們來說,簡直只是一個簡單而遙遠的名詞罷了。我們沒有忍受過飢餓的歷史,不知道一粒米的珍貴;沒有受過寒冷的考驗,不清楚溫暖的含義;沒有嘗過委屈作爲滋味,想象不到苦楚的可怕。於是----當苦難降落在我們的頭頂上時,便常常被命運所打倒。

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五彩的,是沒有淚水的,沒有有委屈而言的。

阿廖沙的童年如此,而我們的童年卻不同。我們應該悔過自己的奢侈----梅花香自苦寒來。

李鎮西和他的學生們讀後感2

自從學校下發了《李鎮西和他的學生們》,總是喜歡翻翻,書中的一個個小故事讀起來很有趣味,同時也讓我感慨不已,體會到了那種心靈的悸動。

從他的故事中我深刻領悟到了要做最好的教師必須要與課改共存亡,這就需要自身有高的追求,有高的境界,有做最好的自己的決心,樹立自己的長遠目標,在課改中促使自己成長。

最觸動我的心靈的還是李老師每天的“五個一工程”,李老師每天的“五個一工程”是:上好一堂語文課,找一位學生談心或書面交流,思考一個教育或社會問題 ,讀書不少於一萬字,寫一篇教育日記 。是啊,要做到一天完成“五個一”並不難,難的是天天完成“五個一”。特別是每天讀書不少於一萬字,每天撰寫教育日記,我從教不少年了,有這樣的念頭也有幾年時間了,可總是難於堅持。讀了李老師故事,我豁然開朗了,是啊,你每天讀不了一萬字,可以讀五千,甚至是三千,每天不能撰寫教育日記,你可以每週寫一篇,甚至是每月寫一篇,關鍵是要有毅力、有恆心,貴在堅持,這樣很快你就會形成習慣,到了那時,你自然就會只要有一天你還沒做,就會耿耿於懷,老是感到今天還有一項重要任務沒完成,你就會寢食不安。

這就是李老師說的,它已經變成了你的內在需要,你的習慣已經養成,你已經具備了做最好教師的條件,你已經在不斷成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