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山居筆記》的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

《山居筆記》的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3W 次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山居筆記》的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山居筆記》的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

  《山居筆記》的讀後感1

一幅縱觀千年的歷史畫卷就在我面前鋪展開來,鮮活的人物形象,震撼的歷史事蹟,恐怖的王朝暴政,悲苦的百姓生活,麻木的社會禮制,一點點地滲進我的腦髓。跟隨餘秋雨的旅跡,歷史的版圖構造在腦中漸漸擴展,如一滴墨水滴在水中,慢慢渲染開去。我,被帶到了那個時候,觀測古代生活的善與惡的較量。

羅鄴的“莫道還家便容易,人間多少事堪愁”;溫憲的“鬢毛如雪心如死,猶作長安下第人”;趙嘏的“鬢毛灑盡一枝桂,淚血滴來千里書”,這些傷心失意的詩句從由緣起?一切都是科學制度留下的禍害。科舉制,本質上是一個文官選拔制度,兼併文學和政治。經前人對選拔官員的弊端逐漸深入認識並加以改進,從漢代的“察舉制”,到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時期出現的科舉制度,並一直沿襲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1905年才真正被廢除。

儘管科舉制度在早期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到中後期已是弊多利少。有過對范進、孔乙己的瞭解,我們能深知,在這層烏雲的籠罩下,人心被污濁,出現人心惶惶;官場手段更是俗不可耐,人也因此變得圓滑世故。原先湛藍的天空不再清澈。當時,科舉得失已成爲一種牽連着家庭、親族、故鄉、姓氏榮辱的重大社會命題,遠不只是個人的事了。新科進士與落榜下第者社會待遇的巨大反差;報考者不中舉而終生滯留京城復考,到死前都無法與妻兒再相見,最後只能鬱鬱而終……科舉制度也有人性化的一方面,應試者可通過他薦和自薦的方式來應考,但其間也會受到大量的陰暗伎倆。

不僅考生的人格被科舉制度的毒氣變得扭曲變形,而且就連考官也成了科舉制罪孽的承受者。多數考官都被官場這邊的權力給壓倒,否則就會遭遇被貶、被調任等冤屈待遇。但他們也有屬於自身的利益,在社會聲譽之高簡直無與倫比,並且能受到進士的隆重的拜謝和終生性的報答,甚至以死相報。中國文化注重細節,而把這種習慣用在考試上,因此釀成了千萬個經歷科舉制度的考生的悲劇。考官往往通過小筆誤來否定考生的整體文化程度,同時,他們也受到影響而不得不承受巨大的心裏磨難。

然而,科舉考試的徹底敗落,在於他的考試內容。特別是到了八股文的出現,嚴重束縛了人們的思想,摧毀士子的創新精神,爲中國古代社會培養出大量廢物,以科舉制度來抵拒着商業文明。在我看來,這不過又是一場時代的悲劇。

在《山居筆記》中,記憶頗深的是《十萬進士》這一章。回首這一千三百多年中國走過的泥濘之路,我彷彿聽到考生進京趕考時悠長的馬蹄聲,掀起滾滾紅塵……

  《山居筆記》的讀後感2

在看《山居筆記·流放者的土地》開頭時,我顯的比較迷惑:餘大文豪一篇文章的開頭居然是買瓜!有不解的,這和《流放者的土地》有什麼關係?然而,眼睛再向下看下去時,所有疑惑都煙消雲散了。

文章提到甘甜的北方瓜就是在這個古代被稱爲“寧古塔”的地方,在數百年期間無數犯人的地獄。這樣的地方再怎麼好也不太可能孕育出甘甜的北方瓜來着,這是怎麼回事?

剛讀到“寧古塔”三個字的時候,說真的,我還在想那塔高不高。看下去才知道這是多麼荒唐的想法啊。“寧古塔”這三個字完全是按照滿族人的音韻來反應的,意爲“六個”(“寧古”爲“六”,“塔”爲“個”)。說這裏是全國上下最不吉利的符咒是大有原因的,到了這,所有東西在一夜之間終結。什麼財富啊,功名啊,榮譽啊,學識啊,甚至牽連到一整個家族的命運都會因此而墜入漆黑的,永無盡頭的深淵裏,因此這“寧古塔”被稱爲所有官員富翁的噩夢並不是毫無原因的。

好吧,所有人流放到這就算了,但這兒殺人的花樣還更多,這可不得了!文中提到了嘉慶皇帝在殺戮一個像他動刀的廚師時的情況,因爲文中沒有描寫,特意上網查了一下(剮了3357刀,先10刀一歇一喝。頭一天先剮357刀,如大指甲片,在胸膛起開刀,一共剮了3天)雖然沒有像餘大文豪那樣好幾天吃不下飯,但我當晚是把吃的東西差點都吐了出來!總的來說,“寧古塔”真的是驅逐了人道,公德,信義,寬容和和平。

《山居筆記·流放者的土地》寫過這樣一件事,大致如下:一場考試後,沒考上的秀才們紛紛抱怨,也沒什麼根據,就胡編亂造,說考官和考試的安徽青年方章鋮“聯宗”(遠親)。剛好這些道聽途說被一個官員聽到了給皇帝齊奏了上去,這回好玩了,全部考官和相關學生都照顧到了:該處死的處死,做奴隸的做奴隸,連其它親戚都不放過,可見中國古代判決處罰之重了。

可也許就是這些文人用自己的文化血液澆灌了這片土地,才使得這片“地獄般”的土地生長出甘甜的北方瓜!也許這也就是文人們精神上的歸宿,只有拋掉一切身外之物,才能使自己的思想蛻變,更上一層樓!

文章最後提到的幾句話讓我有點不明白:

1、文明可能產生與野蠻,卻絕不喜歡野蠻。我們能熬過苦難,卻絕不讚美苦難。我們不怕迫害,卻不肯定迫害。

2、這些高貴者卻是的愚蠢的,而聰明的卻是那些卑賤者。但是這種愚蠢和聰明的劃分白來就屬於“術”的範圍而無關乎“道”……

第一句話在思索一晚上後得出這樣的結論:

文明就是在野蠻中成長的,但當它成長到一定層度時,就不會支持野蠻。同理,我們大家都可以熬過逆境,並且提高自己的素質,但並不是人人都喜歡苦難,畢竟,如果苦難超越了你的承受範圍,那後果不容相信。我們不害怕天災人禍,但我們可以肯定天災人禍嗎?

至於第二句,抱歉一個七年級初中生的思想能力實在有限……請各位幫我解答一下吧!

  《山居筆記》的讀後感3

近幾天,有幸讀到餘秋雨先生的《山居筆記》感想頗多。按照我原來的讀書習慣,因爲是餘先生的著作,我虔誠的在讀之前,就做好了做筆記的準備——新筆記。準備把豐富的詞語、精彩的語句、段落記錄下來,算作是讀書筆記吧!可是,讀來讓我大失所望,不要說華麗的辭藻,精彩的段落,就是連一兩個不常用的、生僻的`字也沒有看到。一句句讀來又感覺到缺少哪一個字,都表達不出作者想要說的意思,甚至換一個相近的詞語,都要使句子表達的不夠精準、深刻。——這就是大家的爲文之道嗎?樸實無華中滲透着華美。從這部著作中我看到只要有三年級的識字水平就可以寫出很好的文章,只要思想深刻、精髓。

在這部著作中,餘先生深刻的解剖了人自身的劣根性的東西,謊言、嫉妒、小人。作者沒有針對一個個個體,而是探索、思考了整個的整體性的東西。從起源、發展、到外部環境對其的推波助瀾,以及這種想法、做法其最本質的根源。當然,作者也望聞問切給出了治療的藥方。以我的理解,藥方的實質是自身的覺悟和思考,思考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只要有了思想深度,就把握了事物的本質,抓到了本質,還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嗎?

說到思想,博大精神的思想都是要靠文字來表述的,但是,並不是所有華麗、優美的文字都是來表述思想的。往往深邃思想卻是用樸實、甚至是淺顯的文字來表述的。思想和想法是不相同的,就像是一個戰略和一個戰役的比較。思想考慮的是宏大的、宏偉的問題,而想法則是思想的執行、局部的、片面的,是思想大海的一滴。只有有了思想,纔能有一步步的具體的想法,來實踐思想,實現思想。

只有思想深刻,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質,才能從紛紛擾擾的表面現象中,撥雲見日,看到事物的本質。找到了本質,也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在《侯衛東官場筆記》中有一個故事我記憶深刻。周昌全有三個祕書是其得力干將。其中黃子堤擅長陰謀,洪昂擅長陽謀,侯衛東是干將,以實幹爲主,乾乾看。周昌全走後繼任的市委書記不是很看好這三個人,把洪昂安排在紀檢委書記之職好幾年沒提拔,洪昂很有想法。洪昂就施展自己的特長,和市委書記好好地玩了一場陽謀。他一紀檢書記的名義,給書記打了一個嚴打的報告。報告寫得冠冕堂皇理由種種,他本心的想法卻是想要抓住一個在逃犯,很多的官員和這個在逃犯有牽扯,這樣只要抓住了逃犯,牽扯出官員,不管和書記有沒有牽扯,都會給書記下一個領導不力,或治下不嚴的定義,就會把書記調走,書記調走,洪昂自己纔有機會升遷。事情的發展就和他的想法一樣,他的目的也很快就達到了。

這是一點小小的感悟,沒有對錯之分,只是深刻不深刻的問題。這本書我還沒有看完,隨看隨寫,隨寫隨看吧!也藉此練筆,有誰看過這本書可以互相交流的。

  《山居筆記》的讀後感4

與這本書的首次“見面”,是一次在書店的邂逅。

它首先吸引我的當然是它的第一章——一個王朝的背影。它並沒有在開頭就大肆記敘清王朝曾經是多麼的輝煌,而是抱着一份謙虛的心態以一個遊者的身份,在遊歷清王朝所創造的壯觀遺址來走近它,窺探它曾經耀眼的輝煌。這個王朝是個多難的王朝,不過幸得有幾位不錯的君主:康熙、雍正、乾隆。我最爲欣賞的是康熙,欣賞他在表態是否繼續修復長城時的那份覺悟:守國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悅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但我也終究爲清王朝敗在一個女人的手裏而嘆惋……

一章過後我的情思不由地被它牽動,便決定與這本書做“朋友”。

以前讀過一二本錢老先生的書,覺得他對人對事的分析一針見血,總能以最簡潔到位的語言直達中心。但《山居筆記》卻更多地體現對人與人性的多層次剖析,漸漸爲讀者撥開迷霧,看清本質。就像《桃花源記》裏的一句話“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感謝這個朋友讓我看到了歷黑暗的角落,在《蘇東坡的突圍》一章中作者爲了展現中國世俗社會機制中的奇特,即“它一方面願意播揚和哄傳一位文化名人的聲譽,利用它、榨取他、引誘他,另一方面從本質上卻把它視爲異類,遲早會排斥他、糟踐他、毀壞他”,他一共列舉了五個對蘇東坡進行毀謗的人和事。有兩個是朝中位居高位之人,比如李定,一個不孝之人卻也毀謗蘇軾不學無術、文辭不好。也有在地方任職一個芝麻綠豆小官的李宜之,他非要污衊蘇軾在遊覽安徽一座園林時作了一首詩,詩詞的內容是叫人不必熱衷做官,他以這首詩缺乏上進心會影響取士的理由給皇上寫信檢舉揭發蘇軾,理由之荒唐真叫人貽笑大方。也許像他這樣的小人物,若不是趕上朝野一股反蘇熱潮並插上一手,他也不會被後人所知道。還有一個詆譭蘇軾的大人物,他就是沈括,我國古代的科學家。他嫉妒蘇軾徒以文筆博得聖上及百姓的讚譽,便常在聖上面前說蘇軾的壞話。由此可見,一個人在一方面的偉大並不妨礙他在另一方面的齷蹉。作者選取的幾個例子看似雜亂卻隱含深意:朝中的大臣詆譭蘇軾就罷了,連芝麻綠豆大的官也敢插上一手,甚至連成就顯赫的“偉人”也不例外,足見中國世俗社會機制的黑暗與悲哀。在這種機制下連蘇軾這等偉人都無法逃脫被陷害的厄運,那麼還有多少不爲人知的文人因此而遭受非人的對待。

反思現在,這種機制似乎依然存在,有多少人因爲得到輝煌的成就而遭遇多方的關注,進而受到多方的質疑,最終逃脫不了厄運。像海明威和川端康成,取得諾貝爾獎後不久都選擇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環視四周,也許我們自己也曾經聽說或經歷過失勢如山倒,一個人失敗後總會有不少身邊的人對他施加不聞不問的冷暴力甚至對其落井下石。這種機制其實不是中國的專利,也許只是在中國的表現得比較突出。我不敢說這種機制來源於人的劣根性,但我們應該冷靜地反思,至少我們自己不能成爲那種卑鄙的小人,妨礙世界創造偉大。

謝謝《山居筆記》這位朋友,它讓我看到了更深層的問題,我也會以史爲鑑,不枉我與它的一場相識。

  《山居筆記》的讀後感5

偶然翻看書架,《山居筆記》映入眼簾,伴着書香,不覺已夕陽西下,不禁感覺有些奇怪,因爲我竟然從那些揮灑自如的文字中嗅到了些許的味道。確切地說應該是透過字裏行間,我找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上的碰撞,或許這就是通常說的所謂心靈上的共鳴吧!

《山居筆記》以《一個王朝的背影》開始,以《歷史的暗角》結束,餘秋雨領着我們在一處處山水間瀏覽着歲月的痕跡,在一座座古剎前回味着歷史的興衰,他帶着我們更深刻的去品讀中國那滄桑的歷史。他悲痛地遙望着一個王朝的背影,告訴我們清代的榮辱興衰,從一個避暑山莊讀出了清朝幾代君王的雄才偉略或昏庸無道,興盛或衰亡,英勇或懦弱。他心痛的遙望着一個脆弱的都城,訴說着文明與野蠻,昔日與未來。他又滿懷崇敬的講述着一代文豪蘇東坡的偉岸與冤屈,瀟灑與悽楚。一切的一切,餘秋雨用他那樸實而又不失華麗的語言,生動且精妙的比喻,緊湊又巧妙的文章佈局向我們講述那中國的沉重、歷史的悠久

餘秋雨用親身遊歷,切身體驗,爲我們探訪了中華文明,他去尋找一個個文化遺址和文化現場,然後把驚訝、悲痛、遺憾、感動告訴我們,每一段文字,每一段過往都帶給我們強烈的震撼。不得不歎服餘秋雨先生的見識之廣,領略之深。整本書充斥着他的橫溢的才華與淵博的知識,每一章的內容都填充進了大量的史料,名言及各類文學知識等諸多內容。整本書涉及的知識面之廣,讓我歎爲觀止。

此外,在閱讀餘秋雨先生在書後寫的答學生問,更是讓我對他徒添一層敬意。有這樣一段話讓我記憶猶新“問:這些年,報刊上有不少對您的評論,有些評論明顯帶有惡意,您爲什麼不反駁?——答:有的文章用詞比較尖刻,但其中也指出了我文章中的某個錯誤或疑點。作個比喻,這是包裝粗礪的無價饋贈。你至多隻能說‘惡詞’而不是‘惡意’。”這樣寬宏的心態,這樣容人的大氣,又一次的讓我認識了大師的風範!讓我對這樣一位新時代的文學家肅然起敬。

  《山居筆記》的讀後感6

讀完一部不算很厚的《山居筆記》,只覺得心中有些沉甸甸的,歷史的沉澱,文化的積累,餘秋雨先生娓娓道來,千年風雲不如高山流水般在面前穿行而過感覺有如陳子昂在《登幽州臺歌》中描述的那樣:“前不的那樣:“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於是我在感慨他知識豐富只餘,與他同呼吸:流放者的悽楚,進士們的掙扎,小人們的猙獰……千年畫卷彷彿只有一個“灰”字了得——陰沉得讓人難已透氣,這就是中華歷史五千年的繁榮,表面之下掩蓋着怎樣一幅禿敗傾軋的景象?人類文明進步了嗎?怎麼有時猛然發現周圍的事有儼然歷史重現?

不管是帝王是學者或是一介草民,無論地位高貴、低微,他都首先是作爲一個獨立的人存在,是流芳百世還是遺臭萬年都是個人選擇,有人爲國家有人爲自己在歷史的畫頁上尋找自己的位置,成敗功過自有人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