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沈石溪的作品讀後感

沈石溪的作品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6W 次

沈石溪的作品讀後感1

那天清晨,我無意間看到書櫃裏有一本小書,看似沒人注意,也沒有人翻。也正是因爲這樣,我從龐大的書櫃中,把這一本弱不禁風的小書拿了出來,一看,這些的是沈石溪動物傳奇故事,哇,是寫動物的,Good,太棒了!要知道我就愛看動物類的書,班裏所有寫動物的書我都看了“百變”。沒想到......沒想到還有這本書的存在,剛翻開,就看見目錄上,有許多沈石溪寫的動物小說,如虎女蒲公瑛......說真的,特好看,一點也不假,信不信由你,如果你實在不信,你可以去翻一下相關類似的作品,我也不多講,免得人家說我,王婆賣瓜自賣自誇

沈石溪的作品讀後感

看來看去,我發現沈石溪跟我一樣,喜歡小動物,總喜歡探索,發現。對於我和他的共同點,我很驕傲,所以我最近一直在看這一類的書!

從這一句“我來不及細想,立即拔出隨身佩戴的長刀,朝黑尾蟒擲去”。從這一句我發現了許多關鍵詞,如來不及,細想,立刻。當時他想也沒想,馬上擲出了長刀,他當時肯定在想,我不能見死不救,一定要把他救出來,不能讓這弱小的生命死在我的眼前,我猜想,若是別人,肯定是先想一下,到底救不救,或是直接逃命,而他是馬上拔刀相助,蒲公瑛在他的關照下,越變越大,到現在已經有一頭小水牛那麼大了,真希望蒲公瑛快快樂樂的成長。蒲公瑛,我看好你呦!

沈石溪的作品讀後感2

少年時對動物小說有一種天然的喜愛,所以小時候讀過一本關於馬、狼的小說,雖然現在已記不起書的名字,但小說所流露的動物間的感情卻讓我至今陶醉。隨着年齡增長,也許這方面的書已不太多,也許走出兒童世界進入少年世界特有的一種逆反,生活中不能再讀到關於動物的小說,直到前一段時間在六年級教材中被《最後一頭戰象》深深震撼,動物小說才又再次進入我的視野。而這幾天讀了《沈石溪經典動物小說》,更是有了一種不吐不快的感覺。

沈石溪是當代著名動物小說作家,他的動物小說內容極其豐富,最早接觸他的小說是描寫動物間感情與智慧的《斑羚飛渡》。這本書上主要是他的幾個短篇的選集,描寫了動物世界的真摯情感------《天命》中,母鷹爲了種族捨棄生子;《象塚》中,母象爲了種族在兒子與自己心愛的“人”之間做出艱難選擇;《仇恨》中,水秧兒寧可自己爸爸傷心也不願背叛狼獾;《獵狐》中,戈文亮被可愛的小狐打動,連自己的名聲也不顧;《剽牛》中老牛爲了孩子過好生活,不惜獻出生命;《兵猴》中大白牙爲了猴羣的安危而獻出生命……每個故事通過對動物的描寫,間接的歌頌了動物間的生存世界,從另一個角度歌頌母愛、父愛、夫妻情、養育恩、朋友情誼,間接反映了人類社會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醜陋和美麗、高尚和卑賤……,使人懂得了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應該珍惜的、什麼是應該堅持的。

其中的《罪馬》是很典型的一篇。《罪馬》的主人公是白珊瑚。她是一匹漂亮的優種白馬,是馬戲團馬戲表演的頭馬,他與馴獸員婁阿甲建立了深厚感情。婁阿甲在表演中意外受傷,她跟着治療的汽車跑了了二十四里路。在婁阿甲死後,白珊瑚深深自責,竟然絕食。後來,她開始吃東西了,卻一直想念主人,終於在她把一切安排好時,悄悄離開了馬戲團,去了安葬婁阿甲的地方

白珊瑚是一隻有情有意小心謹慎的馬,因爲婁阿甲從小養育了她,她寧願放棄自己在馬戲團的優越條件,逃到婁阿甲死亡的地方悼念他。她爲自己的離開時刻準備着,自己主動讓出顯示尊貴地位的頭馬的位置,多次教訓兒子要守秩序,全心輔助新的頭馬-------

沈石溪總是用他的作品大聲急呼,呼喚着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動物的和諧、改變並走出人與自然的對立。讀他的書是享受,是樂趣,更是引領我們感悟真善美的好導師。我喜愛他的作品。

沈石溪的作品讀後感3

暑假裏,我看了一本沈石溪叔叔寫的《感人的動物之愛》。爲什麼感人呢! 原來,沈叔叔想表達的是動物並不是像人類看到的那樣冷漠無情,它們也有愛的一面,它們甚至比人類更珍視生命的價值。

現在我先講講其中的一篇爲母愛至偉,死而不倒----北美黑熊的故事吧。有一天,獵人拿着打獵的槍來打獵,忽然,獵人聽到一陣吼聲,他側耳傾聽,“不錯,正是隻母熊。”獵人小聲說着,又盤算着自己可以賣多少價錢。獵人循着聲音一點一點靠近,他伏低身子,就像一隻伺機出動的獵豹。不久,只聽見“砰”地一聲,獵人看到那頭熊全身一震,可它仍然沒有倒下。獵人覺得非常奇怪,於是獵人緊緊地端着打獵的槍,一步步走向那頭奇怪的熊。獵人這才發現,母熊的爪子緊緊地抱住一塊大石頭,鮮血不斷地從熊身上的彈孔涌出來,扔不肯鬆開。原來是在有三隻小熊在小溪裏歡快的游泳,母熊是爲了不讓大石頭砸到小溪中的小熊,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它都不撒手。這是多麼偉大的母愛!

母熊在最後一刻,爲了小溪中的小熊不受到傷害,就算鮮血不止扔抱着大石頭,寧願自己死,也不願小熊受到一點點傷害,這是多麼強的信念支持着母熊,這是多麼偉大的母愛!真讓我感動。動物界的母愛,着實令人驚歎不已,讚歎不絕。

再來講一篇油鍋裏的血脈親情----黃鱔。故事講的是有一天,媽媽買了一盆黃鱔,她用水清洗後,把它們一條條的放進油鍋裏煎炸,黃鱔們進入油鍋十分痛苦,高溫熱油讓它們痛不欲生。每一條黃鱔都捲縮着身體,拼命掙扎,奇怪的是其中一條肥大的黃鱔,它卻頭毅然決然地用腦袋直衝熱油鍋,而尾巴卻直直的豎立起來。媽媽嚇了一跳,將撈出剖開肚子,發現裏面竟有一條活潑的小黃鱔。

讀了這本書以後,我深深的被感動了。我體會到了黃鱔媽媽真是太偉大了,爲了保護腹中的小黃鱔,寧可頭朝油鍋,讓自己被燙死也要保護小黃鱔不受到傷害,我也要學習它珍惜愛護身邊的每一個人。

在這裏我想告訴大家,動物的愛不少於人類,警醒吧,聰明的人類,警醒吧,貪得無厭的人類,爲了子孫後代的永久幸福,請放下你們手中的屠刀!人類的道德光芒,不僅要照亮人類社會,還要照亮動物世界,照亮我們整個地球的生態環境。

這是一本好書,傾訴了動物之間有情有義的故事,告訴了我們這麼多美麗的瞬間,請大家都去看看。

沈石溪的作品讀後感4

暑假裏我看完了沈石溪的動物系列小說,其中有一本書的名字叫《第七條獵狗》。沈石溪把這本書分成了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寫狼;第二個部分寫狗;第三個部分寫豺。

沈石溪在寫動物小說的時候經常深入到動物的領地,動物都有很強的領地意識,特別是雄性動物,他們在自己的領地用小便畫出地盤,其他的動物就會很自覺的不侵入它的領地。但是一旦有人侵入,就會被動物攻擊。

有一次,他進入了一種別名叫紅狼的豺狗的動物的領地,被圍困在一棵孤零零的大樹上,整整兩天滴水未進、粒米未沾,餓的都快虛脫了。他養的一隻獵鷹從寨子裏飛到森林裏找到了他,又飛回寨子裏向村長報警,領着獵人救出了他。

雖然和動物接觸很危險,但是沈石溪爲了寫好動物小說還是經常和動物打交道。他的這種精神很讓我佩服,他讓我知道了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毅力,不怕困難,堅持到底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

沈石溪的作品讀後感5

兒子的書房裏的書架上整齊地碼着沈石溪的《動物的故事》系列,共有20來本,其間大多我已仔細賞閱,每一次看完內心都被深深的震撼和感動, 知道了動物之間竟然如人類一樣充滿着靈性,不,應該說它們比人類更有靈性。它們的是生存環境是如此的險惡而它們又是如此的頑強,它們也有七情六慾、有喜怒哀樂、爾與我詐,也有家族有羣體,有強大有弱小但它們遵循着大自然的生存法則,而不會象人類那樣爲一己之私惡意改變本應不該改變的東西,我們真應該好好尊重動物的存在。

人類文化和社會文明會隨着時代的變遷而不斷更新,但生命中殘酷競爭、頑強生存和追求輝煌的精神內核是永遠不會改變的。因此,動物小說更有理由贏得讀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

這是沈石溪寫在每本小說後面的創作談,五本厚厚的動物小說讀完,我不由得掩卷沉思,沈石溪帶給我們的到底是什麼?

一、人性光芒的美

母愛、父愛、夫妻情、養育恩、朋友情誼……這些豺狼虎豹,這些牛馬豬羊,這些狐熊象鹿,在作者筆下哪裏還是曾經我們眼中簡單的動物,這分明是一個個具有靈魂,飽含情誼的人在你的面前傾吐他們各自內心柔軟的情感,這都可以讓你觸摸到他們的心跳,讀懂他們微妙的眼神,在書中,我們和這些似乎粗野的動物同呼吸,共命運。沈石溪哪裏是在描寫動物世界,分明是在描摹我們自己的內心世界,分明是在揭開我們人類社會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醜陋和美麗、高尚和卑賤……

你看:《狼王夢》給我們展現得正是我們人類“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殷殷期望;《情豹布哈依》以一個男子漢氣概的形象向我們講述他對妻子、對孩子的博大胸懷以及默默隱忍;《火圈》驗證的卻是親子不如養子,人不如虎的悲情故事;你見過機智勇敢、足智多謀、重情重義的警犬拉拉嗎?那可是在幾多波折、幾多磨難中成長起來的呀!《拯救雌虎藍藍》可是把拉拉塑造得猶如一位超級警察形象呀!……以物喻人極其深刻,沒有對動物的瞭解和觀察以及對人性的思索,這些文學作品不會產生。

不論短篇還是長篇,不論是草原還是江河,不論是弱小還是強大,人性始終是第一位要傳達給我們的,正應了他的創作談以動物來寫人類的殘酷競爭、頑強生存和追求輝煌的精神內核,也正是因此而打動了諸多讀者,我和我的兒子、侄女更是醉心閱讀,成爲我們思索人生的藍本。

二、知識性融趣味性於一體

狐狸要清窩;狐和狸並非同類;大象垂死要尋找自己從未見過的祖輩的象塚安息;猴王爭奪王位必將經歷血的洗禮……更不要說各種動物的分類、現狀、生活習性等等,都在曲折跌宕的故事情節中得以知曉,動物知識在這樣的趣味閱讀中增加。

三、細膩的動物描寫

1、動作描寫

“它騰出嘴吻,狠命朝捲毛狗的頸窩咬去;捲毛狗扭頭躲避,它趁機一蹬狼腿,從捲毛狗過分熱情的擁抱中掙脫出來,沿着起伏的山樑奔逃。”

-----《紅奶羊》

“老公羊憑着嫺熟的跳躍技巧,在半大羚羊從最高點往下降落的瞬間,身體出現在半大羚羊的蹄下。老公羊的跳躍能力顯然要比半大羚羊略勝一籌,當它的身體出現在半大羚羊蹄下時,剛好處在跳躍弧線的最高點,就像兩艘宇宙飛船在空中完成了對接一樣,半大羚羊的'四個蹄子在老公羊寬闊結實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就像免費享受一塊跳板一樣,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墜的身體奇蹟般再度升高;而老公羊就像燃料已輸送完了的火箭殘殼,自動脫離宇宙飛船,不,比火箭殘殼更悲慘,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像只被突然折斷了翅膀的鳥筆直墜落下去。”

----《斑羚飛渡》

動作描寫生動形象,猶如這些事情都發生在我們眼前一般。

2、心理

“它想,要敢於向狼挑戰,首先要克服羊孱弱的天性,要敢於面對張牙舞爪的狼,敢於正視血淋淋的現實。……第二步,它要努力使自己的身體變得強壯,變得矯健,有朝一日和萬惡的黑母狼交鋒時,在體力和耐力上佔有上風。……第三步,也就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讓頭上那對羊角改變形狀。”

-----《瘋羊血頂兒》

向這樣成段成段、成篇成篇的心理描寫不勝枚舉,這樣就爲這些動物出乎意料的行爲設下合理的鋪墊,這樣動物也有了人的思想,有了人的情感,這就是沈石溪動物小說打動人之處——以情動情。

3、外形

“這是一頭肥碩的年輕母羊,金紅的毛色在陽光下熠熠閃亮,臉額間有塊光潔的白斑,顯得既溫柔又嫵媚,臀部渾圓,腹間吊着四隻飽滿得像熟透了的柚子的乳房,露出非凡的母性的風韻。"

_----《紅奶羊》

當然這樣的描寫也是比比皆是,這樣的描寫不是在寫動物,是在動物身上進行了人格化、情感化,這樣讀起來怎麼不動情呢?

16歲遠離繁華的上海隨着上山下鄉的洪流來到雲南西雙版納一個名叫蠻廣弄的村寨;1979年寫成了他第一篇動物小說,接着一發不可收拾,陸續發表了衆多同類型的小說;1984年,他纔開始了比較正規的文學學習、實踐之旅;“在文學系我囫圇吞棗地閱讀了大量生物學、動物學、動物行爲學等方面的書籍。我決心在動物小說這個領域裏闖出一條新路來。"

他——沈石溪做到了,讀他的書是享受,是樂趣,是豐富自己見聞的好教材,更是引領我們感悟真善美的好導師。

當然,沈石溪自身的經歷不更是一部頑強拼搏、自主上進、充滿神奇色彩的奇書嗎?

我期盼閱讀他更多更好的作品。也希望我的孩子們也多多閱讀,從中受益,開學之後,我將把沈石溪的相關作品推薦給更多的孩子以及成人閱讀,希望他們都受到人生的砥礪,人性的薰陶。

沈石溪的作品讀後感6

看沈石溪的文章,經常會出現的一個地點——陽光大馬戲團,我想這應該是作者經常到這兒去觀察這些可愛的動物們了。

《老虎哈雷》初看這篇文章,覺得動物園或馬戲團的動物真沒意思,不但沒有了動物們的本質,本來兇猛的老虎也變得溫順了。而且動物園的馴養員也在馴養這些兇猛的動物的時候方法也用得真多。可細細看完全文後卻有了不一樣的感覺,原來野獸也是有感情的……

陽光大馬戲團要加一個新節目:老虎鑽火圈;這是整個故事的開始。

一般野獸天生都怕火,所以想讓老虎克服對火的畏懼,勇敢地從烈焰中鑽過去,並非易事。馬戲團用了很多方法都沒有成功,在高導演想要放棄時,馴獸員老章提出了一個建議:把從小飼養哈雷的宋大媽接來試試看,哈雷的媽媽是一隻患有心臟病的母虎,產下哈雷就死了,而哈雷從小就是宋大媽飼養的,宋大媽對於哈雷來說就是媽媽這樣一個角色。這時宋大媽卻因爲那個癮君子(這裏是說吸毒)的兒子被動物園開除,因爲兒子犯毒癮了,偷了動物園的一對小孔雀去賣。所以馬戲團在找到她時發了不少功夫,找着她時是在垃圾場。

久別重逢,“母子”相會,情景應該很是感人。遺憾的是,他們之間隔着燃燒的火圈,不管宋大媽怎麼呼喚,哈雷也只是在火圈的另一邊躑躅徘徊,傷心的嗚咽着,克服不了對火天生的畏懼。試了好多遍,在所有的人都要泄氣了時,宋大媽想到自己有段時間因爲對兒子太失望,經常會對着哈雷哭訴、訴苦,想出了一招“淚水攻勢”,沒想此法,一試見效。哈雷和宋大媽之間有一種特殊的感情,所以哈雷只要一看見宋大媽哭泣就會“激動”,這不但幫它客服了對火圈的恐懼,順利的完成了鑽火圈這個節目,而且還幫宋大媽得到了份不錯的工作。

到這裏我有一個疑問出現了,像老虎、獅子這類食肉野獸怎麼可能會同情人類和人類產生感情呢?

一位動物行爲學家給我們做了解釋:解剖學證明,老虎半歲齡到一歲齡,是智力發育的高峯期,也是培養行爲模式、形成行爲特徵最重要的年齡段,對動物來說,一旦養成某種行爲模式和行爲特徵,終其一生也不會逆轉。

看了這篇文章大家都會明白,宋大媽和哈雷之間的關係就像現實生活中的養父母和養子女之間的情感是一樣的,這種感情甚至可以超越生育之情,雖然我們會經常說一個成語“血濃於水”,但是養育之恩卻也是不能忘懷的。

“生之苦、生之痛;養之切、養之恩”,我在把“生育之恩”和“養育之恩”做對比時在網上搜出來的,同時我也搜到了很多對這兩種感情的辯論,到底“生育之恩”和“養育之恩”哪個更重要,我覺得“生育之恩”和“養育之恩”同樣重要,看到這十二個字,我聯想到了好多年前看過的一部電視劇《搭錯車》,劇情講的就是一對養父女之間發生的所有故事。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這個電視劇!這部電視劇讓我記憶猶爲深刻,就好像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一樣。其實《搭錯車》、《媽媽再愛我一次》還有《老虎哈雷》這篇文章同樣都在教我們要知恩,感恩。

沈石溪的作品讀後感7

假如我沒看過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的書,我可能到現在還不知道,以動物生活作爲題材的書會這麼感人,生動又有趣。

我第一次拿到沈石溪的書時,我以爲會枯燥無味,可當我翻開第一頁時,我就改變了想法。因爲我看到了動物也同樣有情有義,無論是兇殘的狼,還是狡猾的狐狸,包括令人厭惡的烏鴉。我看到了母崖羊爲保護幼崽不惜犧牲生命,與豹子同歸於盡的生動場面;我聽到了黃毛母狼失去公狼後悲痛欲絕的吼叫;我彷彿目睹了兩隻雄鷹成爲朋友,共同捕獵的情形。在這本書中,哪一隻動物都不自私,做的事都有這其中的道理。所有的動物都彷彿有了人的思想,也有了人的品德,彷彿都知道什麼是友誼,什麼是真愛。一件件一樁樁的小事在沈石溪的筆下生動起來,有了更深一層的含義。沈石溪用自己親身經歷的事寫出了動物間的真情。

有一個故事是《沈石溪動物傳奇》裏的——再狐狸理騙一次。這個故事中告訴我們了一個道理。讀了這個故事,我不禁流下了眼淚,這血染的父愛是多麼偉大!我沒要好好尊敬父母。

看完書後,我被書中所有的動物感動了,有些動物並不像我們許多人理解的那樣陰險,狡詐。所有的動物都一樣,都在爲我們賴以生存的大自然創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