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在西瓜糖裏》讀後感600字

《在西瓜糖裏》讀後感6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4W 次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在西瓜糖裏》讀後感60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西瓜糖裏》讀後感600字

在我看來,布勞提根的《在西瓜糖裏》其實就是《愛麗絲漫遊仙境》一書在20世紀的一種延伸。從層次性上來講,或許《在西瓜糖裏》在小說結構的複雜性上還要勝過《愛麗絲漫遊仙境》。通常情況,對於我只讀過一遍的書,我很少會抱着要去讀懂的心態,我更享受“讀”這個過程。在這本書的初次體驗裏,我的閱讀是通過“陰死鬼”和“我的死”這兩個關鍵詞之間的“互闡”或“互搏”展開的。這兩個詞之間的關係,從表面上看或許是一種近似於符號學裏所說的“能指”和“所指”之間的關係,但從一個更深層次的角度來看,是一種虛無主義的內核在裏面。而這樣的虛無主義體現在情節之間的“內爆”。作爲一部由“關鍵詞”而產生的小說,“關鍵詞”在情節的'遞進過程中,詞本身的“所指”開始慢慢消解,而轉爲“能指”。在這個過程中,這些關鍵詞的每一次使用都在吞噬着之前的意義,並試圖製造新的意義。而這樣的因“關鍵詞”的“內爆”而產生的“情節”的內爆,最終結果反應在無論是“能指”還是“所指”在這本小說裏的呈現都是模糊而支離破碎的。而這種支離破碎雖然看似是在“西瓜糖”這樣一個甜蜜而廉價的意象裏產生,而實則在我們身處的媒介社會中隨處可處。用波德里亞的話說就是今天的現實本身就是“超級現實”的。

如何把文學批評上升到社會學批評的高度,這是很多以學術爲志業的學者所努力的一個方向。然而這個方向,很容易陷入一種“宏大敘事”的“空轉”之中,以至於在“擁抱”社會學的反而離真正的文學現場越來越遠。我喜歡讀姜濤的文章,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他往往善於從小切口入手,而通過這樣“小切口”來作爲文學現場的“橫截面”來進行論證和剖析,而在剖析的過程中同時施展精妙的文本細讀功夫,使其不至於淪爲文獻的綜述。而這本《歷史“深描”中的觀念與詩》就是這樣的典範。從標題上看,無論是馮至和穆旦在40年代的詩歌寫作中的“人稱分析”,還是卞之琳40年代的文體選擇,都是從個人創作的“發生學”來談,其中既照顧了“史”的社會學因素,又合乎於“文”的獨有的藝術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