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中國哲學史》讀後感

《中國哲學史》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9W 次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國哲學史》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哲學史》讀後感

通讀全書,似乎也隱隱感覺到,從先秦到漢唐、從宋元明清到近代,無數的哲學家都是圍繞着這些問題不斷在探索、在論述、在批判、在前行。中國哲學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着時代不斷髮展進步的,如儒家學派就經歷了很多的發展,也發生了很多演變。中國哲學也以其獨特的魅力對不斷舶來的外來文化兼容幷蓄直至今天。

翻開中國歷史,哲學是從懵懂開始,到諸子百家尤其是儒家、道家、法家、陰陽家、名家、墨家六家,中國古代哲學進入了空前繁榮期。似乎又有一種不服輸贏,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狀態,用現在流行的一個詞叫“秀”。在這場激烈的鬥爭中,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思想逐漸佔據了上峯,“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深入人心,統治中國思想上千年。期間,佛教對中國古代也有一定的影響,其核心思想:因果報應說、生死輪迴說、神不滅論對緩解當時社會矛盾與民族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並以此來慰藉人們心靈。當然,其豐富的辯證法和合理的認識論也是有可取之處的。但範縝的“神滅論”對其進行了無情的批判。

中間數百年沒有給我印象特別深刻的哲學家,直到王陽明的橫空出世。

王陽明反對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變的戒律,反對盲目地服從封建的倫理道德,而強調個人的能動性,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學命題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論,具有要求衝破封建思想禁錮、呼籲思想和個性解放的意義。陽明心學不愧是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學說之一,重視人的主觀能動性等一系列哲學思想之集大成,通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統一、主體與客體的統一和內聖與外王的統一。站在今天新的歷史方位上,傳承發揚陽明心學,依然有着重大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近代中國,龔自珍、魏源、康有爲、譚嗣同等這一時期的哲學家,開始學習西方。如龔自珍主張“器變”,魏源主張“師夷之長技”,特別是康有爲、譚嗣同將西方科學知識與哲學雜糅在一起,植根於中國本土,構建起“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哲學體系。同一時期的嚴復,在“中西並立”的前提下拋開傳統思想資源和傳統形而上學,直接引入西方的理性哲學,第一次把中國哲學置於近代科學的基礎上和框架內,從而開啓了中國哲學的現代化進程。

孫中山先生把唯物主義知行觀發展到一個新高度。他認爲客觀世界是不斷髮展的,人的認識也是隨着客觀萬物的發展而發展的,說明“事實在先,言論在後”。而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是通過不斷的試驗和長期的革命鬥爭獲得的,說明行先知後,“知”是由“行”決定的。同時,他也承認“知”對“行”的反作用,這就使他的唯物主義知行觀帶有能動的反映論的某些特點。他承認歷史是由低級向高級不斷進化發展的,認爲以往的人類歷史,經歷了洪荒時代、神權時代、君權時代和民權時代等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人類最終將進入大同世界。

看完這本書,感覺更多的是對中國文化的一種解析、概括,而這些影響每一位中國人的所思所想、處世哲學,有人認可儒家克己復禮,有人喜歡道家灑脫隨心,有人崇拜內聖爲王,有人倡導“三民主義”,也有人推行辯證唯物主義。不同的思想會造就不同的人生,哪個信仰得多一些,人生就會往哪個方向靠得多一些。

馮友蘭先生說過,中國之所以沒有特別盛行的宗教,因爲中國人將哲學當成了宗教:我們在哲學中尋求真諦,也在哲學中尋求內心的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