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白鹿原讀後感

白鹿原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5W 次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白鹿原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白鹿原讀後感

正如之前的幾本書一樣,我打開《白鹿原》只是爲了打發着班車上的時間。這本書忘了從誰那裏借來,扉頁上離題八丈的話卻記錄着某位主人曾經的心路。沒想到的是巴爾扎克的話那麼畫龍點睛地表達出整書的主旨精髓——小說被認爲是一個民族的祕史。其實,剛看到白嘉軒後來引以爲豪壯的是一生裏娶過七房女人時,覺得莫名其妙。當我看完,也不知道所謂後來是何時。開頭是看了幾遍才終於衝破難關看了進去,然後一發不可收拾。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在那片貧瘠災難的荒原,真實平凡的生活下暗流涌動,記載着人性的陰暗面。儒釋道和新文化,新舊思想衝突與文化撕裂,演繹着時代的風雲變幻。相較於文學性,我更多地從社會性汲取這本著作的營養。

當我合上書時,我反覆品味着三次忍着不哭的滋味。一次是一生腰挺的白嘉軒傴僂着腰將柺杖杵在地上說出白靈忌日後顫抖地哭,一次是鹿兆海帶給朱先生那四十三根倭寇的毛髮,一次是黑娃被白孝文處死。當我寫下這段文字的時候,才突然意識到,大概包含着人倫親情的`牽掛、民族大義的凜然(也包含着學爲好人、言出必踐的師生一諾),還有鄉土友情的徹底淪喪。其中滋味,可兀自品鑑,卻哭不得,說不得。

尋根與反思,讓我甚至覺得這本書不應該只是獲得茅盾文學獎,但很感激沒有獲得諾貝爾獎。否則可能這本書可能需要刪除的更多。村上春樹說,總之歲月漫長,然而值得等待。是否真的值得我不知道,只是活着真得好難。那個時代的苦難從未真正遠離,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人間,沒有誰可以將日子過得行雲流水。無辜慘死的田小娥,恐懼致死的木匠三女兒,“淫瘋病”死的鹿冷氏(感謝電視劇給了個名字,冷秋月),聽到要被父母吃掉而瘋掉的女子,誰是殺人兇手?當我們將一切歸結爲吃人的封建禮法,冷眼看着禁錮束縛的卑微,高貴的生命跌到塵埃裏,是否有些推卸責任?在鄉土中國的文化層面,當原上最好的長工鹿三將刀捅進田小娥的身體時,在世人的價值面前是否正義?堅守着正直仁義的族長竭盡全力按照基因裏的儒家曲直聚攏着原上即將被撕裂的傳統文化。在他的世界裏,懲罰嗜賭鄉親和田小娥都是職責所在,衝破層層壓力、力持鎮壓鬼魂,也都是正義使然。在那個年代,那個地方,聲望如冷先生者也竟親手毒啞親女而致死。你們可以盡情抨擊那種透着刺骨寒冷的黑暗,只是千萬別忘了,那是我們民族的祕史,真實地存在過。歷史不會因爲悲劇而避免悲劇,我們也未必更加精明,價值觀從未永恆不變,如今的我們又如何地高尚文明?

世界也從來不是非黑即白。從小聰穎,處處打破傳統的白鹿精靈,其拋開家庭、終身奮鬥最終走向的是否真正獨立自由?當其短暫的一生行將結束時是否和黑娃一樣叫天不應、入地無門?鹿兆鵬所謂的自由婚姻是否多少有些不顧人倫,這就是我們追求的時代自由?即使如神靈般存在的朱先生,也空自嗟嘆“折騰到何日爲止”。雖說自信平生無愧事,死後方敢對青天,可是空對青天又有何意義。好人難活,學爲好人。人如螻蟻,事似鏊子,學爲好人,依舊難活。只有社會都想學會好人,好人才好活,那樣的時代將是何時?歷史從來都是驚人的相似,曾經發生的,一定會在某個未來再次發生。我們在紙面文章指摘旁觀者的冷血,卻被時代的洪流裹挾時,依舊選擇苟延殘喘。每一個人物的內心都值得認真探索。所以,我決定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