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我們的地球》有感

讀《我們的地球》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7W 次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讀《我們的地球》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我們的地球》有感

讀《我們的地球》有感1

爲什麼地球會自轉?爲什麼地球是圓的?爲什麼會發生地震?……《我們的地球》這本書給了我滿意的答覆。我十分喜歡這本書,這本書使我清楚地瞭解並認識了地球的.誕生、變化、未來等豐富、有趣的知識,使我樹立了改造地球的理想。

說起地震,你可能會心驚膽戰吧。可是,科學家們卻不畏懼。他們就是敢向地震挑戰,因爲他們手中有“潤滑消震”這個妙法。這個妙法就是把水注到即將發生大地震地區的地面下,讓水把地震的力量分隔開來。他們還有一個法寶,那就是在一些將要發生地震的地方進行地下爆炸,“化大震爲小震”,用“化整爲零”的辦法把大地震“掐死”。

地球是一個“百寶箱”。它裏面的“寶貝”可多啦!有金、銀、鐵、鋼、錫、煤、鎳……但它不肯輕易“亮”出來。而科學家們自有辦法,以前,他們靠辨認化石和礦藏留在地面上的痕跡來發現地下寶庫。現在,他們不僅有這些“土鑰匙”,而且還有“磁力儀”、“重力儀”、“地震儀”等這些隔着地皮便能開啓寶庫大門的“金鑰匙”了。特別是近幾年,經過許多科學家的共同努力,又增添了一把“高空鑰匙”——大名鼎鼎的地球資源衛星。

這本書使我瞭解了地球、認識了地球,更讓我迷上了這個神祕的地球。

讀《我們的地球》有感2

我讀過許多書,但是今年寒假裏印象最深刻的是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的《看看我們的地球》。

本書是著名的地質學家隨筆寫下的地質科普讀物。作者以通俗易懂的筆觸介紹了基本的地質理學知識,涉及地球年齡、地震原理、地勢與大地結構、三大冰期、人類起源諸方面。筆調輕鬆,文采生動。

今天我來講講地震原理,一年地球大約發生不少於500萬次的地震,其中95%都是淺震,一般在地下5千米——20千米,雖然每隔幾秒就有一次地震或者同時有幾次,但從歷史記錄來看,破壞性大以致帶有毀滅性的地震,並不是在地球上平均分佈,震源位置絕大多數在地殼中某些地帶集中分佈,特別是在斷裂帶上。所以地震與任何事物一樣,它的發生不是一個偶然,而是有一個的過程,地震是可以預報的。因爲地震就發生在我們這個地球上,絕大多數發生在地殼裏。

這就這是我從這本書中學到的'知識,讀不同的書,彷彿交了不同的朋友。如果感興趣的同學,也快來閱讀這本書吧!

讀《我們的地球》有感3

我讀過許多書,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書是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筆下的《看看我們的地球》。

這本書是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以文學隨筆的形式寫下的地質地理科普讀物。作者以通俗易懂的筆觸介紹了基本的地質地理學知識,涉及地球年齡、地震原理、地勢與大地結構、三大冰期、人類起源等諸多方面。筆調輕鬆、文情並茂、深入淺出。

今天我們來講講地震原理,地源位置,絕大多數在某些地質構造帶上,特別是在斷裂帶上。這些都是可以直接見到或感覺到的現象,也是大家所熟悉的事實。

一年全球大約發生500萬次地震,其中百分之九十五是淺震,一般在地下5千米——20千米。雖然每隔幾秒就有一次地震或幾次地震,但從歷史的記錄來看,破壞性大以致毀滅性的地震,並不是在地球上平均分佈。地震與任何事物一樣,它的'發生並不是偶然的,而是有一個過程。

這就是我學到的部分知識了,讀一本好書,等於交了一個好朋友,也希望你們多看看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