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薦】呼蘭河傳讀後感

【薦】呼蘭河傳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7W 次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呼蘭河傳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薦】呼蘭河傳讀後感

呼蘭河傳讀後感1

《呼蘭河傳》是蕭紅的一部自傳體長篇小說,這本書主要是作者蕭紅回憶了自己難以忘卻的童年,整本書都以自己獨特的個性展現出來。

我最喜歡的是他書中運用的諷刺手法,我們看到的是呼蘭河城的封建,鄉人的愚昧無知。在第五章中作者介紹“小團圓媳婦”的悲慘經歷,“團圓媳婦”也就是“童養媳”。書中的小團員的媳婦原本健康活潑,但在這個封閉的'小城裏,婆婆是要調教的。婆婆爲了讓她守規矩,也爲了讓自己舒心,就任意打罵她。終於,小團圓媳婦在極度恐懼中病倒了,然而這個時候,許多民衆懷着“好心”來爲她想辦法治病,甚至那一向“勤儉”的婆婆也願意花錢給她治病,她最後平靜地離開了人世。記得書中這樣寫到:“這時候看熱鬧的人們一聲狂喊都以爲是小團圓,媳婦死了,大家都跑過去拯救他,僅有心慈的人流下眼淚來。”那爲何一開始要用如此滾熟的熱水給他洗澡?在聽聞小團圓媳婦的死訊後,二伯和老廚子去城外幫忙埋葬她。回來時卻一直在討論菜是否好吃,對於埋葬的過程,卻隻字未提。作者這樣寫道:“好像他們兩個是過年回來的,充滿了歡天喜地的氣象。”多麼諷刺啊!鄉人的愚昧無知,作者通過冷漠的方式記敘,對封建陋習進行了深刻的嘲諷。

蕭紅的一生十分坎坷,在1940年時,蕭紅創作了《呼蘭河傳》。著名文學家茅盾先生曾評價道:“它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在書中,也不是所有章節都在諷刺封建社會,在蕭紅童年時,她也曾是一個十分可愛的小孩子呢!呼蘭河城裏邊住着他最愛的祖父,他們家有一個大花園,花園裏有花蝴蝶、蜂子、螞蚱……還有冰涼的黃瓜,他她經常丟了黃瓜去追蜻蜓,玩膩了,便去祖父那裏胡鬧一陣,只記得那時的天很藍,雲很美。在菜園裏,她不用被外祖母打罵,也不必遭到父母的冷落,對她而言,祖父與菜園便是整個世界。儘管在如此黑暗的社會下,蕭紅也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孩子。秋後菜園被封閉了,她便同祖父學唸詩,先是胡亂大嚷大叫地叫了幾十首,後來便開始講詩,在講道“兩個黃鸝鳴翠鳥”時,一開始以爲那是黃梨便十分歡喜,等他知道那不是好吃的黃梨,而是兩隻鳥時,便不再喜歡這詩了。

你看,小孩子的世界就是可以如此簡單。在她的童年裏,除了菜園,唸詩外,她很喜歡吃。記得有一回,大門洞子家的豬掉井裏了,祖父就把小豬賣給她燒了吃。還有一回是吃掉井裏的鴨子,後來他爲了再吃到美味的鴨子,她竟叫小夥伴們一起幫他趕鴨子掉井裏,真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啊,可她不知道多年後的她經過歲月的沖刷,那段時光是最美好的。整本書蕭紅一直用小孩子的口吻來記敘童年,卻讓我們看到了殘酷的社會現實,可見,蕭紅的一生過得並不順暢。

有一本書叫《呼蘭河傳》;有座城,叫呼蘭河城;有一位剛烈女子叫蕭紅;蕭紅爲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他的童年,更是舊封建社會的真實寫照。

呼蘭河傳讀後感2

閱讀時長約一個月的《呼蘭河傳》終於結束了。我將它歸類於我的20xx年讀書記錄中,它是我20xx年讀的最後一本書。我本來準備20xx年讀50部書,我高估了我的閱讀能力,不過神奇的是我20xx年的讀書記錄居然和20xx年的讀書記錄一樣,都是32部。不甘,但是覺得很奇妙。今天在小紅書上刷到別人在客廳做了一面書牆,真的很心動,以後一定也要做一面書牆。

下面開始《呼蘭河傳》的讀後感,只寫自己在讀的時候產生的想法。

第一章都是在描寫呼蘭河的風土人情,我在看的津津有味的同時,突然發現,這些場景其實都很無聊呀,爲什麼我還能看的下去呢?大概是作者文筆太好了吧,將原本無聊的東西寫的溫柔又有意思且不乏通透犀利。我最喜歡娘娘廟塑像的描寫,將塑像背後隱藏的人的思想分析的淋漓盡致。“溫順也不是怎樣優良的天性,而是被打的結果。甚或是招打的緣由”。

拴車的那家乍一看還以爲是母慈子孝、兄弟和睦的良善之家,結果在團圓媳婦來了之後都暴露出魔鬼的一面,竟將一個好好的孩子無所不用其極的折磨致死,真可怕,我都懷疑從前的和睦是不是真的。

馮歪嘴子有了老婆有了兒子,別人都在議論他要怎樣生活,能不能活得下去,有嘲笑他們一家的,有同情他們一家的,我看到這裏的時候都覺得這日子過不下去了,但是馮歪嘴子沒有將他們的話放在心上,依然過着自己的生活,結果將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並且老婆肚子裏懷了二胎,從前嘲笑他家的人也漸漸的`對他們尊重起來。後來老婆難產死掉,留下尚在幼年的大兒子和剛出生的小兒子,原本正在幸福的一家突然遭逢大難,鄰居們又開始揣測馮歪嘴子還能不能活下去,但是馮歪嘴子還是沒有讓別人的話打擾到自己的生活,他還要繼續活下去,他會爲大兒子的懂事感動,也會爲小兒子的長大變化重燃生活的希望,無論在別人眼裏他們的生活多麼的困苦,絕望,他始終都在過着自己的生活。這個故事使我震撼,有被啓發到,生活是自己的,不要讓別人的言語影響到自己的判斷。保持初心,向着目標走下去。

至此呼倫河傳完,講風土人情,講自己的故事,講鄰居的故事。我原本以爲回憶都是溫情且善良的,但是正如每一小節的開頭那樣“我家的院子是荒涼的”我讀出了荒涼,愚昧,還有一點點的有趣。讀出了主人公靈活的頭腦,明亮的眼睛,自由的靈魂,可愛的童年。她讓有大伯不要看她小而哄騙她,在這件事情中,我發覺主人公實在有着堅實的靈魂,清晰的頭腦,我很受啓發,以後的時光裏時常提醒自己不再是個小孩子,而是一個獨當一面的成年人。人可以通過去到空間上更廣闊的世界或者精神上更廣闊的世界增長見識。

呼蘭河傳讀後感3

而這些回憶我是願意忘卻的;不過,在忘卻之前,我又極願意再溫習一遍。——蕭紅

讀完這本書後,除了感嘆內容的淳樸真實感人之外,更多地是對一代才女蕭紅悲慘命運的感嘆。從小因爲出生的日子不好,就遭受父親的白眼,繼母對她不好,也就只有祖父對她是極其疼愛的。後來,爲了逃婚離家出走,一生與兩個男人糾纏不休,被深愛的男人家暴,剛出生的孩子夭折,年僅31歲,便死於重病。

在這部溫婉如詩的小說裏,蕭紅筆下的“我”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孩童,滿懷着對於廣闊世界的好奇和爛漫的童真,用一雙清澈的眼打量着四周的一切。祖父、後園和她自己,就成了全部的天地。她極力想表現孩童眼中未知而燦爛的世界,她在字裏行間流露的卻是刻骨的憂傷,筆下的人物和風景無不帶着一種憂鬱的美。

最讓我記憶猶新的就是故事中兩個人物的悽哀命運,原本天真活潑的小團圓媳婦被婆家狠心的折磨致死,而圍觀的人都抱着獵奇的心態,從未有人對她抱以同情和拯救的念頭;馮歪嘴好不容易成了家,而媳婦卻早早的離去,剩下他一個人拉扯兩個孩子。

蕭紅靜靜的敘述着這些人物的故事,正是這種平靜帶給人不安和絕望的`心態,故意去壓抑,故意去冷漠,反倒給人無盡的傷感。其實令人傷心的不僅僅是這些社會最底層小人物的悲慘命運,更讓人苦悶的是他們周圍那些人的冷酷無情,在這些人的舉動中我們看不到憐憫的存在。小團圓媳婦被熱水澆頭,澆一次昏一次,卻沒有人去阻止這種暴行,而是圍在旁邊看熱鬧。這場景讓我不自覺的想起那讓魯迅先生棄醫從文的一幕:一羣中國人在木然的觀看自己同胞被處死的電影。可怕的不是暴力,而是暴力下的臣服和麻木。呼蘭河城裏的人早已見慣了貧苦百姓們顛沛流離的命運,於是他們的同情心也在不知不覺中喪失殆盡了。關於馮歪嘴子的故事就更令人傷心,大家得知他成家之後,不但不關心他如何養活一家人,反而熱衷於尋覓他自殺的蛛絲馬跡,在他牀上發現一根繩頭,便有人傳言他要上吊,他新買了一把菜刀,很快他要自刎的消息就傳開了。看到這裏我非常懷念沈從文筆下溫暖的湘西風情,那裏的人們似乎充滿了人性的光輝,而不像蕭紅筆下的人們如此的冷漠和殘忍。

茅盾先生曾經這樣評價過蕭紅的這部作品:也許有人會覺得呼蘭河傳不是一本小說,沒有貫穿全書的線索,故事和人物也是零零碎碎,都是片段的,不是整個的有機體。它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從茅盾先生的評價當中,就可以看出這是一本具有獨特思想風格和藝術風格的作品。其實我覺得與其說它是一本自傳,倒不如說,那是蕭紅經歷了半生坎坷和苦難後寫的一本童年回憶錄。

1942年1月22日,受盡顛沛流離之苦的蕭紅香港病逝。她逝世的當晚就被火化了。在她的墓碑之前沒有花圈,沒有送葬的人羣,一代才女歸於沉寂、歸於黃土。回顧她短暫的一生,如同風雨中的鏗鏘玫瑰,她一直在黑暗中勇敢的尋找光明。即使遭受了生活千百次的虐待,依然逆風前行......

呼蘭河傳讀後感4

“呼蘭河就是這樣的小城,這小城並不怎麼繁華。”就是這樣的小城裏,有着舊時光特有的氣息,心酸的同時伴隨着快樂。

小說的寫作是以一個孩童天真無邪的視角來回憶在小城裏所發生的事。最底層人民的生活躍然紙上。即使在“嚴寒把大地凍裂了”的天氣條件下,該賣饅頭的老頭子遇冰摔倒了,站起來,整好好箱子,拍拍身上的冰,繼續賣饅頭;拉糧食的車隊仍然冒風前行,賣了糧食換了些油和布匹;上學堂的孩子與家長爭論着鬼神之說……

在那個特定的年代下,人們時時刻刻都在忙碌着,唯一的精神寄託與迷信掛鉤。例如小孩在學堂裏越念越壞,家長認爲是嚇掉了小孩的魂。如今的我們實在難以如此認爲。但讓我感觸最多的是“小團圓媳婦”這一節。她是從小就被婆家給買下來的童養媳,等到年紀差不多(即可以幹活時)就來到婆家生活。小團圓媳婦雖然個子很大,但年齡與其身高不符。小團圓媳婦因爲想要回家而茶不思,飯不想,婆婆爲此發怒,更有“一天打八頓,罵三場……我只打了她一個多月,雖然說我打得狠了一點,可是不狠那能規矩出一個好人來。”試想一個人一天挨八頓打,甚至用沸水從頭上澆下來,人昏死之後又用冷水澆醒,這樣的折磨之下,原來天真爛漫的小團圓媳婦過早地體驗了人無知、愚昧下的苦難。

讀到這兒,我情不自禁地慶幸自己沒有出生在那個年代,也爲小團圓媳婦的悲慘命運嘆惋,更爲那時人們思想觀念的腐朽而悲憤。儘管在那個年代很心酸,但仍有歡樂的一面。

“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上了天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要怎麼樣,都是自由的。”充滿了童趣的話語,便是文中“我”的樂園——後園。在後園裏有着“我”和祖父最歡樂的時光,那樣無憂無慮的生活,是“我”最深的'記憶。祖父時常被頑皮的“我”捉弄,總有斷斷續續的笑聲從後園裏傳出來。

我與文中小主人公做過同一件事,那便是念詩。因爲我外公是名教師,小時候就和他去學校。晚上總會纏着外公教我念詩,雖然不懂是什麼意思,還是樂此不疲的重複念。只覺得好聽,重複多次後便記下了。和文中的祖父常給小主人公美味的零食一樣,外公有好吃的東西自己捨不得吃,總會拿給我,看着我吃得津津有味。寫到這裏,已有一個多月未回家的我,想念起自己的家,想念外公,便和外公通了電話,聊了很長時間。過後,那份想念才逐漸退卻。

記得曾看過一部電影,有句臺詞:“人生最甜蜜的快樂,都是憂傷的果實;人生最純美的東西,都是從艱難中得來的。我們要親身經歷苦難,然後才懂安慰他人。”或許,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感觸最深。如今的我們僅僅通過文字去感受,但都是淺淺的。所以,此時最好的做法便是不後悔過每一天,讓每一天都變得有意義,努力朝心裏的那個方向前進,去書寫自己的傳記。

呼蘭河傳讀後感5

讀完這本書之後,在我腦子裏浮現出了一幅極爲簡單的畫面:在一片茫茫的灰色之中,有兩道極爲鮮豔的色彩,一道是溫暖的橙色,一道是充滿希望的綠色;一個是慈祥的祖父,一個是樂觀向上的馮歪嘴子。他們的出現、陪伴,使作者蕭紅懂得了許多許多,也使她在這麻木、沉悶、憂鬱的氣氛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祖父”在蕭紅的童年生活中佔據了一多半。幼年時,她經常與祖父一起在他們的後院玩耍。有一次,她故意把一些玫瑰花插在了祖父的帽子上,祖父發覺後,並沒有因惡作劇而不高興,反而與“我”一起哈哈大笑。這時,另一個形象與祖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那就是祖母。

書中描繪出了一箇舊社會時期的刻薄的老婆婆。有一次,因爲蕭紅的淘氣,婆婆用針往蕭紅的指甲裏扎。她有潔癖,不許蕭紅摸自己屋裏的任何東西。如果蕭紅一碰什麼東西,婆婆可能就會擦個不停。因此蕭紅一直懷恨在心,她十分討厭祖母。

而祖父卻恰好是一個老頑童、老小孩,能與任何孩子玩在一起。祖母的刻薄襯托出了祖父與其它大人的不同。

童年時,祖父教蕭紅唸詩,她對詩很有興趣,因爲覺得詩寫得很美,但當時只注重讀音,並不知道意思。大了一點後,祖父才慢慢教導她,讓她知道了每一首詩表達的情感和意義。這可以看出,祖父的教導十分有方法。這最初的啓蒙教育,在蕭紅以後的生活中有着深遠的影響。

祖父,就是這樣一個“老頑童”,他用一顆溫暖、善良的心呵護着蕭紅,用淳淳教導啓迪着她。他正是蕭紅生命中那一抹最溫暖、最重要的橙色。

“馮歪嘴子”在本書中最後一個出現。作者把他描寫得看似是一個被時代折磨得悲涼、不幸的'人。他的妻子備受爭議,且在剛生下第二個孩子後就不幸死去,留下了一個哺乳期的嬰兒和一個一歲多的小孩。他們出生在草窩裏,生下來也沒有好飯吃,一年瘦似一年,還不太會說話,但在馮歪嘴子的眼裏,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他得病的小驢可以去拉水了;大兒子可以牽着毛驢了;小兒子可以拍手、接東西……正是他這種樂觀的精神,使長大後的蕭紅回想起來,仍爲之感動、敬佩。

“馮歪嘴子”的精神像一盞盞明亮的燈,在蕭紅的內心晝夜長明。他也不愧是那一道最亮麗、最充滿活力的綠。

除這兩條主色彩之外,還有一些小人物反映出來的色彩也很突出。比如有二伯——紫色。作者覺得他的行爲很古怪:偷東西,自言自語,夜裏哭着……作者當時只是覺得奇怪,並不知道爲什麼,後來她終於懂了,有二伯其實是她身邊最悲涼不幸的人之一,一個被時代扭曲的人,帶着一點複雜的紫。

在《呼蘭河傳》的畫作中,雖然背景是一片片白茫茫的灰色,但每個人都有着屬於他們自己的顏色。這豐富的五顏六色構成了蕭紅如夢一般的童年。

呼蘭河傳讀後感6

開始讀《呼蘭河傳》,我心裏很不是滋味。爲什麼裏面的人物都好像一點兒情感都沒有?爲什麼除祖父外,人們都是那麼地自私自利?爲什麼他們不但不認爲損人利己的行爲很可恥,不同情收到傷害的人,反而會像看戲一樣叫好,或是哈哈大笑?這些場面像一把把尖刀刺進我的心,又彷彿將我置於冰天雪地,被冷漠的人心凍得陣陣顫抖。

我一直相信,人都是有請的,不論環境多麼惡劣,不論生存多麼艱難。若不是那一份情,奧茨怎會爲了減輕大家的負擔而選擇走向暴風雪中的死神?若不是那一份情,餘秋雨筆下的信客怎會數十年如一日地頂着重重壓力奔走於城鄉間,只爲不辜負老信客的囑託?於是,我不敢相信,呼蘭河的人們,怎麼這般自私無情。是的,極端的自私無情——對和自己親近的人更好,這是人之常情,可書中的人,連父母去世都不會很悲傷,連自己的女兒要嫁給窮人家受罪,親孃也只撇一句:"這都是你的命!"

看到後面,我漸漸明白,自私和無情,原來都是一個表象。自私源於資源匱乏,而無情則是由於精神的空虛。

我們都是凡人,在資源不能滿足每個人的需求時,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是人的本能。呼蘭河的資源有多匱乏?"人們對待叫花子們是很平凡的".爲什麼很"平凡",有一個原因就是,這樣不幸的.人太多啦!再有,人們連每頓飯都要精打細算,又如何去顧及他人呢?

再來看他們的生活狀態。"人活着是爲吃飯穿衣","人死了就完了"——這將是多麼無聊、空虛的一生啊!呼蘭河的人們只有一個目標:活着。縱使遭遇了再大的不幸,又能怎麼樣呢?還不是隻有一個繼續平靜地活着!心中就是再悲痛,大哭上幾場,到頭來還是要面對白天黑夜,春夏秋冬這樣活着。看起來他們活得有意義("爲了吃飯穿衣"),可事實應該是,吃飯穿衣是爲了活着啊!於是,我們從這"不假思索"的回答中聽出了深深的無奈。他們一定是想過"人活着是爲了什麼"這個問題的!表面的"不假思索"也許是被他們思索過無數遍的結果!可是,得到了答案又能怎麼樣呢?況且也沒有人能夠回答。於是他們發現,與其糾纏於這個問題,還不如想想有什麼辦法賺錢!這樣活着,當然會極度空虛——這和等死有什麼區別?則這種極度的空虛下,人們的"娛樂"就顯得殘酷而又苦澀。一是拿別人的不幸取樂,小說中的說法就是"說長道短";二是迷信。每天生活在說長道短和迷信中的人怎麼去做一個有情有義的人?

也許,在稀缺的物質和空虛的精神下,自私和無情會是唯一的選擇。

呼蘭河傳讀後感7

語文課本中千變萬化的《火燒雲》,帶領我走進了如詩如畫的《呼蘭河傳》。“晚飯過後,火燒雲上來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臉紅紅的。大白狗變成紅的了。紅公雞變成金的了。黑母雞變成紫檀色的了……”這是一種怎樣的美景呢?我拿起《呼蘭河傳》,讀着、讀着,就像有一條清清的小河,在我的心頭潺潺地流過……

《呼蘭河傳》的作者是我國現代著名女作家蕭紅。作者用嫺熟的筆觸、細膩的心思,勾畫了一座北方小鎮自然單調的美麗,敘述着一個個遙遠而真實的故事,描繪着一顆顆善良樸實的心靈。書中慈愛的祖父,後花園的花草樹木,是作者寂寞的童年生活中最爲重要的慰藉。當我讀到:祖父蹲在地上拔草,童年的作者悄悄地在他的草帽上插上一朵朵玫瑰花,然後祖父就戴着滿頭紅彤彤的花朵進入家門,祖母大笑起來,父親、母親也大笑起來,祖父自己也大笑起來時,童年的作者也忍俊不禁地笑翻了天,在炕上還打着滾笑。那“攪亂整個後園”的開心笑聲,那火紅耀眼、芳香撲鼻的玫瑰花,深深地吸引了我、感染了我。慈愛的.祖父,放飛了孩子的天性,給了孩子心靈的自由。我好喜歡蕭紅筆下的祖父,一個慈祥、善良、博學的老人。

讀着《呼蘭河傳》,我驚訝了!蕭紅筆下的祖父,和我的外祖父是何等的相似呀。我的外祖父也是一個和藹可親、滿腹經綸的老人。他看我的時候,眼睛總是笑眯眯的。我如果犯了什麼錯、惹了什麼禍,他總是安慰我,甚至爲我開脫,從來不責怪我。我的外祖父也很博學,記憶力相當好,教我背《木蘭詩》、《將進酒》、《賣炭翁》,全憑口頭傳誦。有一次,我放學,正趕上下大雨,外祖父接我放學,雨傘一個勁兒地向我傾斜。回到家裏一看,我的衣服乾爽爽的,外祖父的衣服溼漉漉的。我的心酸酸的,外祖父卻笑得甜甜的。還有一次,我病了,躺在牀上好難受啊!外祖父一直守在我的身邊。一會兒給我量體溫,一會兒給我喂水果,一會兒給我講故事……滿滿的愛,一直包圍着我、溫暖着我。而少不更事的我,稍不順心,有時還和外祖父頂嘴,對外祖父呼來喝去。現在想起來,真是好慚愧。

《呼蘭河傳》中還有好多故事,讓我回味無窮。小團圓媳婦的悲慘遭遇,賣饅頭老爺爺的辛酸經歷,四月十八娘娘廟會的非凡熱鬧,七匹馬拉着大車奔跑的寒冷冬天……我瞭解到那個時代的不平與憤怒,領略到那個時代的風土和人情。正如茅盾先生所說:“它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去年暑假,我回故鄉哈爾濱避暑,和爺爺、奶奶驅車來到松花江北岸的呼蘭區,走進那座青磚青瓦的大院,走進那鳥語花香的後花園,走進那《呼蘭河傳》中的世界,尋覓着、尋覓着著名女作家蕭紅童年的足跡……我喜歡讀《呼蘭河傳》。

呼蘭河傳讀後感8

這世上有一本書。它如詩,如畫,如歌。它既幽默,又諷刺。這本書叫《呼蘭河傳》。這世上曾有一位女作家。她孤獨,敏感,矜持而又倔強,天才而又短命。她叫蕭紅,現代著名女作家,《呼蘭河傳》的作者。這個假期我有幸拜讀了這本書,而這本書也使我感受頗深。

《呼蘭河傳》是蕭紅的最後一部着作,也是她流傳最廣的一部經典之作。蕭紅通過自己對兒時的點滴回憶,用自己輕盈細膩筆調把我們引領進呼蘭河這個落後,迷信的小村子裏。書裏的呼蘭河到處都顯得那樣蕭條:灰色的天空,灰色的畫面,灰色的人生,灰色的人性,烏雲蔽日,看不到一點陽光。人性的殘忍和無情,令人髮指。整本書佈滿了灰色的色彩,那樣淒涼。那些因人們的無知,迷信所發生的悲劇,令人痛心疾首卻又無可奈何。

還記得老胡家的小團圓媳婦,12歲,正是花一樣的年紀,本該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她,卻成了一個陌生人家的童養媳,一個人孤獨無助的.在陌生的環境裏生活,動不動就會遭到婆婆的一頓毒打,只要婆婆一有不順心的事,小團圓媳婦就遭了秧,在她婆婆的眼裏,她的命竟然比不上一隻雞,一頭豬,多麼可悲﹗但在舊中國又有多少與小團圓媳婦一樣的無辜少女?她們生活在這個封建社會的最底層,承受着非人的虐待,與其說小團圓媳婦是被嚇死的,不如說事舊中國封建社會的殘酷和無情讓她匆匆離開人世。

蕭紅說她的童年是快樂的,但也是寂寞的。她有祖父,在園子裏和祖父一起幹活,一起玩耍,度過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但她又只有祖父,母親的冷漠,父親的頑固,使蕭紅在祖父去世後,對這個家庭沒有一絲留戀和感情!

《呼蘭河傳》是蕭紅作於20世紀40年代,這本書描寫了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呼蘭小鎮風土人情,但它也表現了那個時代的中國的扭曲人性損害人格的社會現實,表達了蕭紅對舊中國封建社會的否定與不滿。

“他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有諷刺,也有幽默。開始讀時有輕鬆之感,然而愈越下去心頭就會一點一點沉重起來。可是,仍然有美,即使這美有點病態,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這是著名文學家矛盾對《呼蘭河傳》的評價,讀完這本書你也會久久地沉浸在那個灰色的年代,灰色的世界和那個年代的悲哀和殘酷。

《呼蘭河傳》讀後感9

本章講的是冬天,冬天十分寒冷,大地被凍的裂開了一條口子,風像刀子一樣,刮在臉上十分生疼。人們的頭髮上,鬍子上,都是冰渣。手背上,臉上都凍得裂口。買饅頭的老爺爺不小心把饅頭掉到了地上,旁邊的人撿起饅頭就跑,別看動物們有厚厚的皮毛,它們也是冷的不得了,不停的叫喚。

我覺得這一篇寫了冬天有多冷,冷的大地開口,房子上掛滿冰凌,又寫了人們的樣子,動物的樣子。生動形象的寫出了冬天的冷,讓我覺得自己好像已經在呼蘭河那邊,感受到了冰天雪地的寒冷。

呼蘭河傳讀後感9

作者以回憶的思緒,將自己兒時生長的家鄉,呼蘭河鎮的人、物、事敘述出來。兒時呼蘭河鎮的生活,對於作者來說,是美好的,是溫暖的。兒時的她,家境富裕,衣食無憂,有爺爺的疼愛和陪伴,家中後院的菜園,家鄉的藍天,晚霞,星星,還有那些沿街小賣、放河燈、唱大戲、跳大神,對於兒時的作者來說,這些對於她的童年來說,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呼蘭河鎮的那些人,有二伯、老廚子、團圓媳婦、馮歪嘴子。。。,對於兒時的作者來說,這些人,也只不過是不同模樣,不同性格的左鄰右舍的大人們。

然而,當作者經過成長、經歷、醒悟之後,再次回憶兒時的家鄉呼蘭河鎮時,作者努力以一種平淡的語氣敘述,雖不願擊碎那兒時的美好回憶,但內心卻充滿了,憐憫、憤懣、悲哀,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作者生於1911年,病逝於1942年。所處的時代,正是中國處於混亂的時期,軍閥混戰,列強侵略,時局動盪不安。

通過讀《呼蘭河傳》這本書,我們從書中能獲得些什麼?對我們的人生又有什麼啓迪和意義呢?我們從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通過讀此書,能瞭解中國的歷史,在那個時期,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呼蘭河鎮的人們是如何生活的。那裏的人們雖沒有遭受戰亂、動盪之苦,人們卻過着在封建制度下的一種落後、貧窮、愚昧,安於現狀的生活。

通過對團圓媳婦遭遇,悲慘命運的敘說,充分表達了封建社會之下,人們的愚昧,無知,固執,狠毒,激發了讀者對團圓媳婦的婆婆的憤恨,以及對周遭人的麻不不仁的悲哀。通過對有二伯人物性格及行爲的敘說,有二伯對東家,應該是付出畢生的辛勞和忠心,但始終仍是一個下等人的待遇,得不到尊重和善待,孤獨一生。從另一側反應出,地主階級對人的剝削,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社會階層觀念。通過對這些典型人物命運的.敘說,能夠喚起讀者的良知,讓我們決心要徹底根除掉愚昧無知的封建思想,摒棄陋習,要積極上進,滿懷善良,不斷進取和進步,用自己的正能量去感染身邊更多的人。

在那樣的歷史環境的背景下,作者充滿了悲哀、無奈、悽苦,她想喚起人們的良知,她想改變當時的現狀,作者仍以平淡的語調,敘說了馮歪嘴子的生活,馮歪嘴子雖然也貧窮、卑微,但他是用自己的辛苦勞作而自食其力,不畏世俗偏見而謀取自己的幸福,敢於擔當。在妻子死去,留下兩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後,當人們都認爲他會垮掉,都等着看他的慘狀的時候,而馮歪嘴子卻樂觀的,堅強的支撐下來,作者正是希望,以馮歪嘴子的行動和行爲,給那些甘願落後、貧窮、愚昧,安於現狀的人們,一記重重的耳光,讓人們覺醒。

作者對幼年的記憶,忘卻不了,難以忘卻,當她把它記在那裏時,也便抹去了最後的悲傷。

呼蘭河傳讀後感10

今日我讀了一本叫《呼蘭河傳》的書,書裏講了好多“我”和祖父趣味的故事,如果想明白就往下看吧。

我記得有一段異常趣味,講了“我”在後園裏摘了一束玫瑰,給祖父戴在草帽上,而祖父不明白,還說:“今年春水大,花香二里都能聞見。”從這能看出祖父十分幽默,十分疼愛我。

我爲蕭紅筆下的人物感到悲哀。他們每一天忙忙碌碌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成不變,沒有色彩和花樣,僅有脆弱和枯槁。那裏的人是如此的冷漠,應對他們好比應對一堵厚牆。他們一生都在這樣的環境中度過,可那樣忙碌,到底是爲了什麼?

蕭紅的童年是灰暗的,她身邊的人一個個像被抽去靈魂的木偶,早已對生活麻木了。他們固執而又愚昧,唯一不一樣的僅有蕭紅的祖父。祖父是一個樂觀的人,他從來沒有絕望過,成天開開心心的,並且他還保留了一顆童心,蕭紅每次調皮地做“惡作劇”,祖父發現了不但不生氣,反而和蕭紅一齊哈哈大笑。如果換作別人,恐怕早已把蕭紅教訓一頓了。所以,蕭紅算是幸運的,她有一個令她驕傲的爺爺,關於祖父的記憶是她極少有的`幸福回憶。

比起蕭紅,我們不知要幸福多少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吃喝玩樂無一不全,時常還能得到零花錢,城市裏有好多公園,裏面娛樂設施一應俱全,五花八門、妙趣橫生,和那灰頭土臉、死氣沉沉的呼蘭河沒法比。此刻的我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

作者出生時祖父都已經六十多少了,作者三、四歲時,祖父快七十了,七十歲的祖父十分愛作者,他們爺倆在後園笑個不停。祖父的後園就是小作者的天堂,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怎樣樣,就怎樣樣,一切都是自由的。

書裏講到在東二道街上有個大泥坑,六、七尺深,在那個大坑裏淹死過人、豬、狗、貓、馬,那個大坑家家戶戶都明白,有的人說拆牆,有的人說種樹,就是沒有說把這個坑填平。

在作者的描述中,她的童年是歡樂的,也是寂寞的。她從小在後園裏長大的,作者和祖父在後園裏一齊玩,一齊幹活,作者和祖父時時刻刻在一齊,童年充滿了歡樂。

文章中寫到團圓媳婦是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姑娘,才十二,本該是有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而她卻早早的賣給了一戶人家做童養媳,是多麼的可憐!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我們的新社會,人們用知識變得智慧,用自我的雙手去創造自我完美的生活,沒有男女的不平等,沒有可怕的戰爭。

啊!我真想永久地停留在童年,可是時光總是要走的。那就用一顆善良、熱情的心好好珍惜,感受這完美的時光吧!

《呼蘭河傳》我讀完了,可我的思想還停在那灰色的境界裏。

呼蘭河傳讀後感11

記不得是什麼時候了,我頭一次聽說了《呼蘭河傳》這本小說的名字,就覺得這本書的名字十分奇怪,因爲按理來說,所謂“傳”,應該是給一個人寫的,可這本書卻要給一條河寫傳記?在這個學期,藉着名著閱讀的機會,我終於有機會去接觸這本書,解開我心中的疑惑。

所謂“呼蘭河”,其實是作者蕭紅故鄉那座小城的名字。這本書,則記錄了發生在這座小城裏面的零星小事,而這也造就了它與其它傳記或者小說最大的不同:沒有貫穿全文的線索,故事和人物都是零零碎碎,都是片段的,不是整個的有機體。因此,有人會覺得它不是一部小說。

在我看來,這本書不僅是小說,更是一部偉大的小說,它是有主人公的,但這個主人公並不是一些具體的人物,而是以書中所提到的人物爲代表的在那個時代絕大部分的中國人!

呼蘭河這座小城是寂寞的,是悽清的,是荒涼的。在這裏,每個人都過着平淡而枯燥重複的生活,但他們是悠然自得的。在這裏,你看不到一絲外來侵略的痕跡,沒有封建的剝削與壓迫,行文平淡,沒有華麗的詞藻,也沒有生動的描寫,但你從字裏行間,自然而然的就會感受到從作者內心流露出來的一份悲哀。

小城的要道上,有一個巨大的泥坑。大家習慣於繞行,可曾有誰想過修一下路而一勞永逸?

在小團圓媳婦被開水燙死之後,小城裏面,可曾有誰對她產生過一點同情?大家的口中,誰不是說着妖魔鬼怪之類的話?大清已經滅亡許久了,但封建迷信的思維方式,仍爲這座邊陲小城的人們所廣爲接受並傳播。人與人之間沒有光,沒有熱,沒有一絲溫情……人與人之間,是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

這座沒有什麼新聞的小城裏,偶爾也是會有一些活動的:跳大神、唱大戲、放河燈……但這些活動,也如白開水一般,平淡重複,沒有花樣。充斥在其中的',仍是19世紀流傳下來的迷信習俗。連在這部小說中習慣於記敘的作者也忍不住在章末議論了一句“這些盛舉,都是爲鬼而做的,並非爲人而做的。”。

好在這本書並非從頭到尾都是如此的壓抑,在書的開頭,你尚能感受到一點溫馨與快樂。年幼的蕭紅和她的祖父在一起,於自家的後院玩耍,一起唸詩……然而越往下讀,你越能感受到一份沉重,而在這沉重之中,也有美,卻是美得悽婉,美得病態,使人有一種說不出的壓抑之感。

蕭紅寫呼蘭河,確實只是在寫呼蘭河嗎?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在物質缺乏的年代,人們逐漸變得麻木,失去了人與人之間的溫情,以致於精神也匱乏了。

蕭紅是以筆代刀,用含淚的微笑寫下了一座小城。

呼蘭河傳讀後感12

讀小學時學過一篇課文叫《火燒雲》,那千姿百態、瞬息萬變的晚霞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裏。做教師又教過一篇課文叫《我和祖父的園子》,認識了一個“人來瘋”的小姑娘,神會了一位慈祥的老爺爺。無論是做學生,還是做教師,我和蕭紅註定有一場精神的約會,及至捧讀《呼蘭河傳》,我和蕭紅開始真正相遇。

童年的蕭紅是快樂的,在那個欣欣向榮的園子裏幹着自己想幹的任何事情,早晨學舌似的跟着爺爺搖頭晃腦地背古詩……爺爺寵着她,深愛着她。蕭紅的童年又是落寞的,通篇裏出現的親人只有慈祥的爺爺一個,天資聰慧解事很早的她終日與狗尾巴草、倭瓜、蝴蝶等生靈爲伍,甚至連黑暗塵封的後房也成了她的樂園。

追隨蕭紅的腳步,我穿越時空來到了當年蕭紅生活着的呼蘭縣城,眼前呈現出一幅呼蘭版的《清明上河圖》。她用細膩的筆觸記錄着家鄉的點點滴滴:東二道街、西二道街、娘娘廟、搭草臺班子唱大戲、放河燈……甚至連賣豆腐、賣麻花的市井人物都走到了她的筆下。從她的文字裏我感受到了呼蘭縣城原生態的生活方式,瞭解到了當地很多的民俗風情。同時,我也感受到了蕭紅掩藏在心底的那份對家鄉的眷戀之情。從20歲逃婚離家出走直到31歲英年早逝,蕭紅再也沒有回過故鄉,可寫起家鄉的一草一木卻是那麼的親切而詳盡,我堅信蕭紅的靈魂一定與家鄉永遠同在。

追隨蕭紅的靈魂,我感受到了作家悲天憫人的人文情懷。蕭紅的筆下沒有達官顯貴,全是些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她時刻關注着這些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勞動人民的命運。她關心賣饅頭老人冰封腳底的冰雪,她關心在嚴寒季節裏還得出門趕馬車車伕眉毛上的寒霜……特別是寫到小團圓媳婦的悲慘遭遇時,作家進行了深刻的反思,說她也是一個犧牲品,“照着幾千年傳下來的習慣而思索,而生活”。記錄的文字雖然很平實,似乎沒有任何褒貶,可沉靜的文字背後卻流淌着作者的一腔熱血,她抨擊着封建愚昧的思想,覺得這個世界應該有所改變。呼蘭縣城如果有色彩的話,我覺得應該是灰色的,但不是全灰,馮歪嘴子就給這灰色的天空增添了一抹亮色。磨官馮歪嘴子好不容易成了家,不幸的是老婆生第二個孩子時難產又離開了人世,當所有人都覺得馮歪嘴子又要喝酒、坐在磨盤上哭的時候,馮歪嘴子卻頑強地、堅韌地帶着兩個兒子活了下來。想必蕭紅對馮歪嘴子也是充滿敬意的!

著名作家茅盾曾經讚譽《呼蘭河傳》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這首詩值得反覆吟誦,這幅畫值得反覆賞析,這首歌謠值得久遠傳唱!

呼蘭河傳讀後感13

假期我讀起了《呼蘭河傳》這本書,開始的時候,只覺得平鋪直敘地描繪作者家裏的點點滴滴,甚至有些瑣碎。而等我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才愈發覺出它的特別之處。

看着作者小時候的身影,我彷彿回想到了小時候的我自己。本書裏的作者天真無邪,生活處處充滿了童趣,讓我認識了一個純真無邪的“小蕭紅”。本文的地點是呼蘭河城,這是一個封建城市,裏面的人貪圖名利,卑鄙無恥,整天過着平淡的生活,顯得枯燥乏味,缺乏有趣的色彩。跟隨作者的腳步,我也走進了這個封建落後的小城市,灰色的街道上人山人海,到處張燈結綵,賣糖的人面帶微笑,到處招攬顧客,生怕自己的糖賣不出去。賣豆腐的似乎天生就深受大家的親睞,不費吹灰之力就賣了四五塊,生意興隆,一眨眼,一車豆腐就被顧客一掃而空,賣豆腐的便喜滋滋地推着車揚長而去。不用我說,大家都知道了,這肯定是過節時候的情形。平常,街道上的人寥寥無幾,只有幾個小孩你追我趕,在街道上奔跑,其他地方空無一人,所有的房子大門緊閉,像是城裏來了強盜似的,顯得整個城十分淒涼,死氣沉沉。

作者的祖父去後花園裏澆花,作者也屁顛屁顛地跟在後面。祖父拿出水壺,將花園裏的花澆了個遍,而作者則依葫蘆畫瓢,四處亂澆,玩累了,作者便癱坐在草地上,漫不經心地玩弄着狗尾巴草,東張西望,一看到了蜻蜓,便嚷嚷着去追,追累了,便停下來休息一下,又去追野兔,體力像源泉一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呼蘭河城在作者眼中是一個充滿快樂的小城,祖父的花園就是她的娛樂場所之一,她每天在花園裏嬉戲打鬧,一玩就是幾個鐘頭,樂此不疲,作者花了很多筆墨來寫這個令她十分快樂的花園,從中我可以看出作者對外祖父深深的喜愛,也反襯出她對祖父的思念之情,讓我很受感動,彷彿身臨那個童話般的美麗花園。

作者用高超的寫作技巧把人物刻畫得淋漓盡致,讓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小團圓媳婦了,她和蕭紅一樣大,才十二歲,卻受盡了非人的折磨。小團圓媳婦身體十分瘦弱,她的婆婆脾氣火爆,三番五次地虐待她,導致性格開朗的`她發生了三百六十度的驚天變化,她開始變得茶飯不思,變得孤僻,家人都說她是魔鬼。她的婆婆在她身上花了很多錢,比如跳大神,就是幾個漢子在臺子上裝神弄鬼,打鼓地打鼓,一個老巫師手舞足蹈,嘴裏唸唸有詞,場面十分隆重,左鄰右舍的的人都來看熱鬧,覺得很新奇,巫師在臺上像變魔術似的變來變去,引得大家拍手叫好。但這些還是無濟於事,小團圓媳婦最後死了,真是令人感到萬分惋惜。

讀完《呼蘭河傳》,我不禁感嘆時間的千變萬化。它的腳步飛快,帶走了童年,在五彩斑斕的童年裏,有苦也有樂,有喜也有悲,酸甜苦辣我們都體驗過了,而現在,我們應該正視前方,懷着美好的憧憬,在接下來的大好時光中勇往直前,不給自己的人生留遺憾,在自己的光輝歲月裏一站到底!

呼蘭河傳讀後感14

蕭紅筆下的一座小城,坐落在昔日的黑龍江省呼蘭縣。這座小城極爲普通,從南到北的十字街貫穿整個小城。一個個生活在這普通小城裏的普通人,共同編織成《呼蘭河傳》的故事。

全書由“整體到局部”的結構先總寫呼蘭小城的地理情況、城市內部的構造等等。再寫人,但這本書無主要角色,用小城各個地方不同的人爲線索,把小城的面目徐徐鋪開。作者用敘述生活的口吻描寫的事件當中,有善有惡,有悲有喜,黑白交織,如灰色的、大筆點染的水墨畫。

“灰色”——這是我讀完《呼蘭河傳》的第一感受。白與黑交織,便構成了灰。《呼蘭河傳》有令人愉悅的片段,有能激勵人心的人物。我至今都記得在第五章有一個片段:“於是我從祖父的身上從上往下掙扎着,喊着:‘我要掉井的!我要掉井的!’祖父幾乎抱不住我了。”童趣與天真如鑽石一樣鑲嵌在本書中,但僅存的美好便大抵這些了吧。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呼蘭小城的“文化活動”。先是跳大神,大神是要請的,而且還要獻上布匹,大神不高興了還要殺雞。既然活動成本這麼高,呼蘭城的市民爲什麼還要心甘情願地去做?我認爲可以從上下文尋得答案:呼蘭小城有爲神鬼服務的店鋪,以扎彩鋪爲例,文中作者用細緻的描寫寫出了扎彩鋪裏金碧輝煌的陰間宅子,加之以豪華的特殊服務——有專門的人拉車,有穿着白淨的廚子拉麪,還有精明的管家管賬……然而這一切是還是衣着粗鄙的人做出來的,並沒有因爲陰間的宅子如何漂亮而改變現世的生活。作者也在文中說,並未見到做扎彩的人給自己做一間陰間宅子。放河燈也是一大特色活動,例如此場景描寫:“這時,再往遠處的下流看去,看着,看着,那燈就滅了一個,再看着看着,又滅了一個,還有兩個一塊兒滅的。於是就真像被鬼一個一個地託着走了。打過三更,河沿上一個人也沒有了,河裏邊一個燈也沒有了。”文字雖簡潔,但在我腦海中一下子就有了畫面:在視野的盡頭,燈在河的遠處一個個地滅掉,每滅掉一個,天色便暗了幾分。待到燈全部都滅完後,這河,便又恢復死寂。

哪有陽間人渴望陰間的道理?如果真是這樣,只能說明人們對現世的不滿、失望以及對虛無縹緲的“來世”的憧憬。聽着大神唱着跌宕起伏的調子,難道他們感受不到內心的空虛嗎?向鬼神求幸福安穩,渴望來世的.榮華富貴——而這一切,是誰造成的?

作者情感已不必多說,讀者自知。而打動我的是灰色的回憶:如黑白交織,生活不是一昧的美好、順利,也不是一昧的困難、坎坷;只有風雨交織、雨後天晴的生活最是真實,也最是動人。

昔日的黑龍江省呼蘭縣今日已物是人非,哈爾濱市呼蘭區代替了呼蘭縣。但蕭紅筆下的呼蘭小城,似一縷若有若無的炊煙,跨過歷史的河岸,飄過了呼蘭,飄過了黑龍江,飄過了中國北方……向沿途的旅行者訴說這娓娓道來的故事,喜悲交織的故事將會一直延續下去……

呼蘭河傳讀後感15

這是我在暑假開始前買的一大包書中最吸引我的一本,所以,也成爲了我最先注目的一本書。對於作者蕭紅,她的那篇《回憶魯迅先生》在所有的魯迅回憶紀念文作當中獨樹一幟,曾經在某個秋天的深夜讓我又一次領略了什麼纔是情由心生,什麼才叫作感動。帶着這麼一種非常好的印象,我打開了《呼蘭河傳》。熟悉的筆觸、色彩、用光,蕭紅再一次用她那

喃喃自語般平靜的敘述將我領進了那接近80多年前的東北,一個衰落的村莊。整個村子裏面,到處都是蕭殺,灰色的背景,灰色的人物,除了敘事者——那個家境還算富裕的小女孩——以及她的祖父,整個村落就像暴風雨前的天空一樣,烏雲蔽日,見不得半點陽光。沒有擡起頭來的村民,他們笑也笑得那麼拘謹,生的普普通通,死的平平淡淡,按部就班的日子,哪怕這是一種煎熬,也沒有人去打破。他們只是活着,爲了活着而活着,爲了死去而死去。那麼多交替出現的人物,我甚至都來不及判斷哪個是我應當同情的,哪個又是我該去鄙夷的……一個又一個悲劇,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是主角,每個人都是被告和原告,每個人都是迫害者和受害者。小團圓媳婦的死,我不能沉下心去,像正文前那不知好歹的序文一般歸結到她的婆婆一家的愚昧、封建、狠心,諸如此類,我不敢想象,當我身處那婆婆的境地,那樣的家庭,那樣的時代,我能做些什麼。他們家的小媳婦死了,來得時候還活蹦亂跳的,誰也沒料到,會走得那樣匆忙,讓婆婆們心酸,他們使了多少錢,費了多大的力氣,不過是想讓這個媳婦“活”過來啊。那小團圓媳婦呢?她本該是一個天真可愛的孩子,才14歲而已,卻以爲人妻,爲人媳,她該是多麼不願意啊!在新家,又要受到夫家人的打罵,就這麼孤零零的一個人,還是個孩子的人,怎麼承受的了?然而,在那個時代,這一切都是司空見慣,也是無人能夠挽救的。試想一下,如果小團圓媳婦並沒有成爲文中的小團圓媳婦,那誰又能斷定,她不會被另一個小團圓媳婦替代,或者依然遇到了身爲小團圓媳婦的悲劇呢?悲劇籠罩着他們,因爲這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羣人,一大羣人,一個村落的人,一個地方的人,乃至一個國家,一個世界的人。

小團圓媳婦一家的悲劇,和那些活了又死了的'村民形象都靜靜的從高處看着我們,帝制到民主的轉變,被侵略和被殖民的屈辱,他們都經歷過了,80年之後的今天,他們都已經消失了嗎?沒有,他們還存在着,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人的骨血之中,像魯迅先生所說的那樣,這些人,我們,他們,都是“中國的脊樑”。雖然我們這些脊樑,總是那樣的不爭氣,80年前的灰色或許少了一些,但那些低着頭的匆匆步伐,怯懦的笑,和新的一種“封建”正悄悄的用它們狡黠的眼睛張望着。

只是,不要再那麼無奈的活着,又無奈的死去,來去若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