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熱】《目送》讀後感

【熱】《目送》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3W 次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目送》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熱】《目送》讀後感

《目送》讀後感1

人的一生由無數次目送構成,或悲傷淒涼、或溫暖美好。龍應臺的《目送》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和美麗。她寫到了兒子的離別、母親的衰老、朋友間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父親的最後時光。“情”字貫穿全書,但文字柔軟而不煽情,符合我們的情感認知。沒有華麗的文字,全書用最接地氣的語言,告訴了我們最樸素的道理。我一次一次被書中的情節感動,一字一句回味作者的情感。目送,讓我學會了牽掛,讓我學會了珍惜。

人的一生都在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是啊!父母和子女間的緣分就是目送。作爲孩子,年幼的時候,我們目送父母去上班。上了大學,我們在父母的目送中離家。結婚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們目送牙牙學語的孩子上幼兒園,目送長大了的孩子一次又一次離家。

目送不僅僅是父母和子女間的緣分,夫妻之間、兄弟之間、朋友之間都會有無數個目送瞬間。這一生我們會遇到很多人,有些也許只是轉身的擦肩,有些或許會是相伴一程,而後揮手告別的旅人,甚至還有一些成了連告別都沒有的陌生人。珍惜每一個目送的緣分,珍惜每一個目送的人。

人生的歸途

媽媽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個有郵遞區號、郵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間,而是一段時光,在那個時光的籠罩裏,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鬧、廚房裏正傳來煎魚的嗞嗞香氣、丈夫正從她身後捂着她的雙眼要她猜是誰、門外有人高喊”限時掛號拿印章來”……媽媽是那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裏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車的旅人。

人一旦老了,特別愛回憶以前的事情,因爲他們所有的美好瞬間都留在過去的記憶裏。記憶中,他們的父母還在,伴侶和孩子都圍繞在身邊,雖然辛苦奮鬥,但心裏是甜蜜的。年齡大了,父母離去,孩子成家,伴侶離開,他們成了孤家寡人。雖有兒女的陪伴,但兒女的家終究不是他們自己的家,他們的心並不屬於這裏,他們想要回的是屬於自己的溫馨的家。

每每聽到年邁的父母說到回家時,你一定要把他們摟在懷裏,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去愛他們,讓他們真正感受到溫暖。

父母和子女一場,我們在父母的庇佑下長大,我們擁有了自己的生活。年輕的我們,忙於自己的工作,忙於照顧自己的孩子。我們沒有時間陪伴父母,總是覺得他們還很年輕,還有大把的時間會等待我們的陪伴。誰知,突然有一天,他們不再等,你才知道你所有的忙碌,是多麼蒼白!父母在,人生尚有去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這次新冠疫情讓多少逝者的家屬痛徹心扉的哭喊,他們的親人走得如此匆忙,目送告別都已經成了奢望,還沒來得及好好擁抱,竟然就匆匆離別。

所以,請朋友們珍惜與父母在一起的美好時光。

《目送》讀後感2

《目送》裏的文章包羅萬象,龍應臺女士用她溫婉細膩的筆觸將每篇文章刻畫地完美。在人生不同的階段,我們總有不同的感悟,會面對各種各樣這個年齡段所要觸碰的事情。

當我們老了,我們目送着兒女們的成長、獨立,知道有一天離自己遠去,而我們年輕的時候,我們的父母和我們做着同樣的事情,孩子老了的時候,他們也和我們做着同樣的事情。這樣的`行爲似乎是一代又一代地傳承着,也許該說這是一種愛的延續,但很多時候,一個不可否定的事實是,當我們有了孩子之後,我們對孩子的愛總是遠遠超過對父母的愛,絕大部分的關心投注於孩子,成家以後孩子長大之前,我們便和孩子們在一起,然後看着孩子到你這個年紀的時候和他的孩子一起,這能不能算是一種目送?年長的人永遠目送着年輕的人。父母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一直注視着你,給你絲毫不亞於你給你的孩子一樣沉甸甸的愛。不管他們是什麼學歷,什麼職位,過得怎樣。他們目送着你,直到生命的終結。

所以,當父母們老了的時候,即使他們不再像從前一樣漂亮、聰明、善解人意,變得滿身都是老人斑、開始愚鈍、行動緩慢笨拙、脾氣也開始不好,或許獨自出門就會迷失在某個他不知道名字的街角,或許因疾病癱瘓在牀吃喝拉撒都要人照顧,或者覺得總是不厭其煩地每天天電話給你,只是因爲他們孤單寂寞。我們永遠不要忘記他們在自己的小的時候是如何對自己的好,而現在,他們只是又回到了像他們小時候,是個需要你去照顧的老小孩。

記得在一本書上看過,在你不知道要幹什麼的時候,那就對父母孝順,那是無論何時何地都不會做錯的一件事情。父母,真的很需要我們。

我們無法抗拒時間的力量。你不可避免地走向那看起來望不到邊界的時光軸。我們或早或晚地會學會一些事情,那些不重複的色彩一點點編織起來。我們學到了什麼,便目送了什麼的離開。生命裏又多了些什麼新的東西,那些東西逐漸積累、交織,而且你完全不能說它類屬哪一類,它是所有。《目送》這本書也許就是想表達這個,那些故事、那些人零零散散的聚不成堆,卻又無法將它們抽離,因爲他們是整體。生命裏的不可或缺。

我們目送着燈光下漂浮的塵埃四處懸遊,目送着每天人行道上密集的人羣與自己擦肩而過,目送着那位於好像時光定格在那裏的老街裏的一隻花朵獨自開敗,目送着悲歡離合、舍與不捨,好多東西就是你直到死也不會知道,但我們所擁有和我們用盡一生去學到的東西讓我們感到滿足,不斷探求,覺得世界有着好多驚喜,自己不曾被拋棄。直到最後,目送着自己走向盡頭。

那時,有人會爲你吟唱輓歌,爲你獻上白菊,目送着你。這就是生命的交替,一直一直重複下去,這就是世界。生命有着美到不真實的美麗、深邃、憂傷,我們如此鮮活地活着。

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

無法言喻那種情感。

《目送》讀後感3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目送》是作家龍應臺思考"生死大問"的作品,是一本感悟性的人生之書。它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

我們這一代的兒女,總是一次又一次將背影無情地留給父母。這自然是有個過程的,從最初上幼兒園哭喊着不願父母離開,到習慣上學後的安之若素,到開始上寄宿高中時的表面堅強而內心軟弱無依,到爸媽送我上大學時候的隱隱驕傲,再到如今,留在大學的城市工作後,就只春節和國慶能回趟家。而結婚後,會有更多的.繁雜家事,連一年僅兩次的回家機會也不再能好好地陪伴他們。

算一算,到如今,我已離開父母快18年了。每次父母到火車站送我,進站檢票後揮手告別,便再不敢回頭,怕回過頭去,對上背後那灼灼深情殷切注視的目光。

國慶假期最後一天,回蘇的火車上,手機停機了,也連不上網絡。所有人都在昏昏欲睡,除了精力旺盛咋呼跑鬧的小孩。腦子裏還在想着,怎樣纔算是最好的父母。

我想,天下最好的父母應該是這樣,首先是努力奮鬥,爲下一代創造更好的起點。這個起點不僅僅是物質條件方面,還應該包括身體健康、眼界視野、獨立人格,邏輯判斷能力,以及愛的能力,等等。等孩子來到這世上,陪伴他最關鍵的嬰幼兒、青少年成長期,珍惜與孩子互相依偎的這十幾年緣分,在這十幾年中,教會他除了學校所教的知識以外,其他一些基本生存能力,比如適應環境的能力,營造良好人際關係的能力。

然後,就是等他翅膀慢慢長硬,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只要合乎情理,只要遵法守紀,父母所能做的只是適當提醒、理解並支持他,而絕非一意阻攔,硬叫他依照父母的意願而改變自身的心意。

身邊太多朋友選擇了遠方,我們並不是不愛故鄉,也不是不愛父母,我們只是願意在最能奮鬥最能吃苦的年紀,勇敢地離開舒適區,在自己最心儀的地方,努力打拼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我想,做兒女的要明白,一輩子太過短暫,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要讓他們的眼睛多點落在我們的面孔上,而不是總含淚看着我們漸行漸遠。而作爲父母,應該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屬物,欣慰於孩子的獨立自主就好,並送上最好的祝福。

你能給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一輩子太過漫長,你保護不了他永遠。讓他(她)自己體會孤獨、挫折、失敗等種種坎坷,這纔是真正的愛,因爲"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

所以,那些年的背影,不必追。

《目送》讀後感4

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可今生的多少次擦肩而過,才能換得來世的相遇?

合上書本,我方纔明白,這是關於人生的故事,關於生命的反思。

打開書本,扉頁上寫着這麼一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讀完這段話,我內心一顫,是啊,從未有一段話讓我這麼爲之動容,緊接着我陷入了深思。

如果說目送是父母眼底止不住的淚滴,那回望就是替他們拭去淚珠的雙手;如果說目送是父母心底無聲的嗚咽,那回望便是使他們釋懷的安慰。回望永遠是目送最好的回答,感恩永遠是親情的回報。在文章裏,安華在漸漸長大的過程中,用自己的行動抵擋了母親的靠近,當作者一寸一寸目送他遠行企盼他回頭時,他只自顧自的離開了。原來有一種愛,是她默默地目送你離開。我的羽翼也漸漸豐滿,回想起母親對我的一次又一次送別,我也曾厭倦,也曾逃避。每次都是這樣,已經和母親道別了,她的話還是會鋪天蓋地的向我襲來。我越嫌她嘮叨她越說不停,我走得越遠她說的就越大聲。可現在想來,這不是她無微不至的關愛的化身嗎?而我也和安華一樣一次也沒回頭,一次也沒有。我爲自己的行爲感到自責,也絲毫不敢想象母親那是心中的落寞。我忽然沉重了很多,又釋然了很多,這是人生的輪迴,子女繼承着上一輩殷切的目送延續。只要是對你好的,哪怕重複過千遍萬遍的,母親也還會對你說。你以爲她不煩嗎?她也會煩。原來不單是離別是需要回望,父母的心思也需要你的回望。或許我們應該嘗試着改變,在她目送你時一次回望,在她嘮叨時靜心聽從,都將不會讓她受傷。也許,我現在所做的都只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相信,一句問候,一杯清茶,一個擁抱真的可以讓那落寂消逝。也許,許多年後,我目送着母親離去的時候,我仍然會悲傷,但至少已不再遺憾。

“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這纔是作者真情流露的獨白,面對接二連三的變故,龍應臺則拿出了那份理性和坦然,發出了“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這番感慨。憂思如同肩頭的落花,有的人只是簌簌抖落,但有的.人卻因爲它而降低了生命的高度。七十三篇散文,七十三個故事。一生這麼長,卻也這麼短,路上過客匆匆,是啊,有些路,只能自己一個人走。人生何嘗不是在擁有中失去,在失去中擁有呢?簌簌抖落肩頭的落花,期待明日冉冉升起的朝陽。再多的遺憾都不過詮釋着生命的意義,我們只能往前走,帶着愛和釋懷迎接新的開始。

在《目送》這本書中亦寫了我們每個人都曾經遭遇過的挫折和失敗,心痛和寂寞,失落和放手。平淡之事,常人之情,在龍應臺的筆下用最樸素的方式綻放出了最動人的詩意。正如《目送》的代序——你來看此花時所寫,整本書是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每個人,來到“花”前,都看見不一樣的東西,得到不一樣的“明白”。

後來啊,我才漸漸的明白,我們不是漸行漸遠,而是有一天終要重逢……

《目送》讀後感5

目送,是纏綿的不捨凝注到目光中、送給離去的人讓其早早歸來的叮囑,是一股超越了世界將那些必走之物留於心間的神奇力量。

——題記

每天早上走路上學,使我每天都能看到路邊不同的風景。這天,天空飄起了濛濛小雨,我拿出一直放在包裏的傘,默默感嘆父母的英明。路過A小區門口,一個跟我一般大的男孩正從家門口出來,手上卻沒拿傘。他的媽媽在陽臺上大喊:"兒子,等等,傘!""這麼小的雨,不要了。""小心着涼,媽媽給你拿下來!"只見母親匆匆地跑下樓,趕到門口時,兒子的背影早已遠去。母親身軀一震,向前走了幾步,癡癡地望着男孩,目送着兒子漸漸消失。離得好近,我看到她低低垂下的眼簾,還有,掩不住的失落。

此情此景,我不禁念出《目送》中的這句話——"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不知從何時起,自己也跟那個男孩一樣,不屑父母遞過來的關心,不再對父母百依百順。會爲父母一些舉動感到尷尬,會冷靜的分析父母人性中的弱點,會與父母吵架甚至有離家出走的想法……看了這本《目送》,漸漸地我開始瞭解父母,瞭解父母的想法。龍應臺的`文字,她的經歷,她的感情,讓我從前根深蒂固的思想產生變化——叛逆不一定是青春的必然,獨立不一定是離開父母、拒絕關心的結果。如果你想展翅高飛,必定要先感謝給你翅膀的父母。

每個人都扮演着很多角色。龍應臺從一個母親的角度,敘述了兒子從第一天上小學起到中學、直至出國上大學十幾年的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背影的離去,一次次目送孩子的成長。她從一個女兒的角度,追憶自己成長的歲月,與父親的一次次別離,總是目送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直到有一天,在殯儀館熊熊爐火裏永遠的消逝。有些人,目送後還能再見,有些人,離開視線後便再也見不到了

一輩子,不知道要目送多少個背影遠去,看多少人離開。這本書,寫父親的逝世,寫母親的老去,寫兒子的成長單飛,朋友親人的離散牽掛,兄弟的重逢攜手。在作者清新細膩的文字裏穿梭,我讀懂了太多關於愛的信息。《散步》一文中,她們爲母親發明的"大字報";《爲誰》一文中安德烈讓媽媽學做的"西餐"無不浸透着真摯濃郁的愛。在《尋找》、《憂鬱》的文字裏,我也讀懂了作者傷春悲秋的情懷,就像秦觀的《踏莎行》裏的句子"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

這是關於光陰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的洪流中漸漸長大,我們眼前的背影從高大到佝僂,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別人眼裏的背影。

《目送》讀後感6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段,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摘自《目送》

每次看到扉頁上的這段文字,心中總會感慨一番,覺得作者有種悲涼的味道,也許這也是天下的父母都有的而且不可避免的,除了生死離別之外最痛苦的事情。

目送孩子,華安,華飛。十七歲,正值最叛逆的時刻。

他只是勉強地接受着母親的溫情,厭惡但又不便在展示在臉上,勉強讓離他很遠的母親抱住他的影子,空蕩蕩的影子。或是有時在用餐鄙視着母親引以爲傲的學識:“你怎麼才知道?”以自己相對前衛的思想,抨擊着母親那“過時”的觀念,講述着屬於自己的新潮流,排斥着母親發自內心的感慨,施行着自我的風格,不可理喻着關於母親對於人生的見解。也許這就是代溝吧,可怕的代溝。聽着母親電話中幾十年如一日的“固定”話語,不禁心生惱怒,以同樣的方式“贈送”給母親,使母親的'心,變得傷痕累累,也變得落寞了。

目送母親,一個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只記得從前的點點滴滴,忘了身後的繁華世界。

她總是在做同樣的事,在問同樣的問題,期盼着女兒的迴歸,疑惑着“你是我女兒嗎”的問題,有時雖然面對着自己的真正的女兒,卻依舊不認識,還一直在喊“女兒女兒,我的女兒呢”。無奈,她永遠都不知道了。也許她剛剛問過的問題會再問一遍,剛剛吃過的零食會希望你再給她一份,她認爲自己沒有吃。她是最需要照顧的,也是作者的感情寄託,但,她什麼都不知道了,讓做作者感到無可奈何,花兒總是要落去的,小草總是要枯萎的,再參天的大樹總有一天也會轟然倒下。使一個作爲女兒的心,傷感了,也用心了。

目送父親。一個戰士,年邁的老人。記着故鄉,有着尊嚴,意志堅定的老戰士。

他送作者去大學,曾經,卻只是送到一個無人、靜靜的地方,不想讓女兒在大學裏出醜——他開的車子不夠好。雖然他很想繼續把女兒送到校門口,可是這樣的車子實在不適合送一個大學教授。在他看來,女兒的面子比自己的願望更重要。他的尊嚴似乎更不容易被侵犯。曾經,他會念着《陳情表》,而音,變得婉轉悽楚,會聆聽着《四郎探母》,而潸然淚下。如今,他卻魂歸了,故里是他一直想去的地方。可滿足了他,卻使女兒心中無助、孤寂又深了。

目送,用眼睛,一個最簡單的動作。在小路這邊呆呆地望着遠去的背影,那孤寂、黯淡而又落寞的眼神,曾爆發出強勁的力量——妄想把背影追回來,然而,又倏爾佈滿了堅定、擔憂、不捨的堅定目光。只得看着背影漸漸遠去,消失在深深的巷子後頭,不能做什麼,只能用目光將所有的情感揮霍在這茫茫的空氣中,看着它們像一粒粒微塵,落到各地,消散。這是不可改變的結局。

目送,用眼睛,更是用心,送別,屬於自己的親情。

《目送》讀後感7

得空逛了一次書店,偶然瞥見角落裏的它——《目送》,封面是我最喜歡的綠色,看着並不晃眼,讓人感到安靜祥和,是大自然的味道。

數(除)了書名以外,看見了醒目的“龍應臺”三個大字,一下子倍感熟悉。小時候媽媽看了很多她的書,以前看了《孩子你慢慢來》,總覺得我和他的性格大同小異,就很滿意的把它抱回家研究。

愜意的窩在沙發裏,撫摸着書的封面,我彷彿深深的沉入了這片綠色的“樹林”。在龍應臺的爸爸去世的同時,她的媽媽也在漸漸地向衰老。死亡走去;在她感嘆沒有在爸爸生前好好善待他的同時,也在不遺餘力的在明白要好要珍惜之後照顧着她的媽媽。

媽媽確實已經很老了,龍應臺的兩個兄弟每天都陪在媽媽身邊,照料她,但縱使她已然老到什麼都不記得,但她仍然記得她有一個“雨兒”這應該就是母愛的力量了吧。媽媽是一個很耽溺於美的女人,曾經勞累不堪的她已如一盞枯盡了所有油的燈,但此時的她仍然要去化妝,隆鼻,文眉,紋眼線。從她身上我可以看到女不爲悅己者容,只爲了讓自己開心。我開始喜歡這位“年輕的老奶奶”。

即將步入成年行列的十七歲的華飛屢次拒絕了身爲母親的龍應臺的接機,送傘各種關心。華飛的心理,每一個曾經作爲孩子的人都有過,父母們總是不厭其煩的關心我們,而我們總是一臉嫌棄地厭惡的推開,或者直接遠遠地走在前面,把他們孤獨地拋在身後,而那些日漸彎曲的背影中所包含的,一定是那時的我們所不瞭解的。

我也曾和華飛一樣孩子氣的認爲媽媽在公衆場合大驚小怪是很丟臉的事,總是對路人投來的目光很敏感,有時甚至會對媽媽的行爲感到生氣,每當出現這樣的情況時我總是以冷冷的口氣迴應我的媽媽,而當我讀到《十七歲》這一篇時,當我以母親的角度對待這裏的每一件事時,才深深地體會到了作爲母親的心理,才明白了“不必追”這句話在每一個身爲父母的心中的含義,這是埋藏在他們內心極深極深處的,既有苦澀又有甜蜜之處。

而我,以及和我年齡相仿的同齡人們,都如華飛一樣,排斥,厭惡,甚至怨恨父母給予我們的一切,我們總認爲自己已經擁有了獨立生存的能力,我們不再像孩子一樣地需要父母小心翼翼的呵護,現在的我們,試圖掙脫父母的'懷抱,逃出我們所生存的溫室,渴望着我們的生活圈以外的大千世界,認爲這時候的我們,已經有足夠的力量去完成自己遠大的夢想,而被生活所被折磨得疲倦不堪的父母們有時會願意讓我們嘗試着,放手一搏,也許這答案早已註定,但經歷過的我們發現,在21世紀,我們這些孩子連生活自理能力都沒有,又怎麼能去追尋那個我們渴望已久的,世界呢?惆悵的青春,叛逆的歲月,是該出去一搏,而這個時代,真的適合我們嗎?當我們感悟到了這些,開始打算重新開始時,也許會發現,已經晚了。

莎士比亞說過,時光會刺破青春的華美精緻,也許確實是這樣,當屬於青春時間過去,逐漸成熟的我們沉澱下來,青春,只會成爲匆匆流年中那一種美好的回憶。

合上書,也許,着(這)書面的顏色,就是青春沉澱下來的顏色。

《目送》讀後感8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人到中年,當你讀到這段話的時候,你的心會不會劇烈的顫動一下

《目送》中扉頁上的話,說得既令人心酸又無奈,步入中年,擁有年輕時所向往、所追求的一切,名利、地位、資本,但是平靜下來才發現父親已經遠去、母親也在慢慢的老去、兒子們掙脫自己的保護要遠行、朋友們在曲終之際漸漸散去、兄弟姐妹各自經營着自己的生活,在別人眼中擁有一切的“我”卻無力將他們一一挽留,環顧四周,惟有任憑他們漸行漸遠,默默“目送”.這裏的“我”是多少個我們的寫照

這本書與其說是龍應臺對自己生活的回顧與反省,倒不如說是照出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照出了我們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貴的事物。書以第一篇文章《目送》命名,文中描寫作者目送兒子踏入各種不同的門,兒子的背影,愈來愈高大,但卻從來都沒有猶豫,沒有回頭,這種落寞感,使她回憶起當年父親用廉價的小貨車載着她去大學報到,父親因覺得女兒會嫌棄小貨車太窮酸,便在校門口放下她和行李轉頭就走,留下一團黑煙和背影。多年後慈愛的父親過世,作者又在細雨中,目送着父親的靈柩慢慢滑入火葬的爐門,消失在火焰中。

文中沒有歇斯底里的情緒,但卻讓你有哽咽的滋味,讓你體味到隱隱的悔恨與哀傷。從小到大,從上學到上班,每一次的'啓程,都有一對關切的眼神在背後凝視着。是因爲越來越獨立了?還是越來越忙碌了?甚至有時連再見都沒說就走。時間越來越緊,腳步越來越急,但我們是不是從未想過,能與父母相望的日子也在一天天的在減少?

難道真的要經歷作者在醫院目送父親的那一幕,我們才能頓悟嗎?我們無法醫治父母身上的病痛,我們也無法阻止生命進程的客觀規律,但我們至少可以在有限的時間裏多陪陪他們;孩子們固然要長大,總有一天要張開翅膀飛翔,但我們至少可以在他們年少的時候多一些愛的呵護,()我們可以以身作則,教會他們更多的生活技能,更多的爲人處世的道理;少些應酬,多陪陪家人,放卻一些無謂的紛繁雜亂,多關心你身邊的人和事,善待他們,這樣當你一次次面對背影的時候纔會釋然。

做兒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讓他們的眼睛多點落在我們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淚看着我們漸行漸遠。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屬物。

聯繫到老師教育學生,“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真是有道理。孩子終會長大,他們終是要獨立地面對生活的種種。“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你能給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讓他(她)自己體會孤獨、挫折、失敗等種種坎坷,這纔是真正的愛,因爲“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

《目送》讀後感9

提起《目送》,最有名的莫過於這段:“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可我卻不喜歡這樣的心酸:爲什麼不能一起走呢?一定要留下一個在原地,所以一定是我不是你?

直到後來。

原來是因爲怕自己會想念,所以寧願離開。多無奈。

但有時候牽掛是忍不住的啊,你在不知不覺間心就飄了我身邊。

牽掛牽掛,牽腸掛肚。

可我現在漸漸長大,膩煩於你的牽掛,認爲你大可不必如此擔心,我已經不是小孩子。

想着想着,思緒便無邊際無目的地蔓延開去……

於是再後來,我看見你老了也累了倦了,再也不會像從前一樣囑咐我這些那些。

而我居然不習慣。少了你的牽掛,似乎缺了什麼很重要的東西。曾經沒感覺,那是因爲擁有,所以不珍惜、不在意;失去以後,才發現你融入愛的'牽掛,已經一點一滴滲透了我的日子,沒了它,叫我如何安心。

作者的母親,則患了老年癡呆。她連自己的孩子都不認識了,卻一直唸叨着女兒的乳名。她居然還能記得。那是病之前殘存的記憶啊,如同被蟲啃過的葉子,儘管不完整,卻依舊有清晰的脈絡……

散漫的思緒被驚了回來。

我明白,牽掛在母親的生命裏,已經潛移默化成一種習慣甚至於一種本能,她沒有辦法不去想我念我。

幸好我還是在現在,沒有再後來。

可依然覺得心驚肉跳。

因爲知道她一直在那裏,知道她會在家裏等我,知道她不捨得罵我打我對我嚴厲,就有恃無恐着,肆無忌憚地任性撒嬌發脾氣,索取着她的容忍、寵溺以及耐心。所以我從沒想過,如果有一天,她不認識我了,或是不在了,我該怎麼辦?

記憶裏的母親是一個很戀家的人,在有了我之後,戀自己家,也戀父母家。

“媽媽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個有郵遞區號、郵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間,而是一段時光,在那個時光的籠罩裏,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鬧、廚房裏正傳來煎魚的嗞嗞香氣、丈夫正從她身後捂住她的雙眼要她猜是誰、門外有人高喊‘限時掛號拿印章來’……”

這樣溫馨的場景,一輩子只有一次,過去了就過去了,不能重來。

“媽媽是那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裏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車的旅人。”

萬一有一天,她回不去了,我是不是也要開始牽掛,害怕她找不到了?

於是我才醒悟,平日裏讓我厭煩的母親的叮囑和關心,其實就是她的牽掛。可我卻毫不留情推開她關切的手,這樣的我實在是不夠成熟不夠懂事,居然沒意識到母親的牽掛是這樣珍貴。因爲時間有限生命有限,她終究會走,終究會不能再牽掛。

所以我,是不是也該學會去關心她,不辜負了那份真摯的牽掛?

答案是肯定的啊。

成熟懂事後的你離她那麼遠,母親能給你她不忘的想念——牽掛已很好,其餘的,也只有你回報的感情,才同樣重要。

不論身在何方,母愛就是不顧一切、跨越千山萬水也要來到你面前的溫熱牽掛,所以請你,千萬別辜負了它。

《目送》讀後感10

從《孩子,你慢慢來》到《親愛的安德烈》再到《目送》,基本上三本書是連續着看完的,所以書評就在一塊寫吧。

這三本書被稱爲是龍應臺的“人生三書”,也確實是這樣。

《孩子……》中華飛、華安的生活的點點滴滴,在母親眼裏都透露着殷切的愛意,無限寵溺。就像龍自己說:“你們兩個本來都是天上的小天使,是上帝特別送給媽媽做女人的禮物。”看完後覺得很溫暖,整本書中有着濃濃的“愛”,深深的“情”。

而《親愛的安德烈》全書是由龍應臺和兒子安德烈的互通書信集結而成,曾經蹣跚學步的孩童卻已成長爲風度翩翩的少年。但更多的卻是母子之間思想上的碰撞,一邊是叛逆期的少年,思想開放、自由不羈;另一邊是有名的作家母親,重視家庭親情、倫理觀念。雖是母子,在很多方面彼此卻是很陌生。爲了重新認識彼此,纔有了這本書,只爲了在母子之間的鴻溝上搭建一座橋樑。

至於《目送》,不得不羞愧的承認自己真沒大讀懂。文章很散,記錄了很多東西,但大多都是關乎親情。印象最深的是龍父的病故,那種悲痛和感悟都能透過文字摻滲出來。“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這句話在這裏,你會突然發現是如此的切合實景實情。

“人生三書”——這三本散文書籍,細膩而溫柔,看似淡淡的,實際上卻是深刻又真實。還是那句話,在別人的故事裏,過好自己的生活。

龍應臺生活在一個我看不到的地方。對現在的我來說,我永遠無法理解她。

對我來說,她和我分別在兩座孤島上。我的叫:天真。她的叫:滄桑。這兩座島間有一座斷橋。她曾在我的位置懷着和我一樣的對長大的憧憬和期盼造橋,終於造好後,她迫不及待地衝了過去;但當她興奮地衝過去後,橋就斷了。

她回不來,她被隔絕了,她只能用筆在空中畫出一道道虛擬的橋,畫成星星閃爍在空中,讓所有人都能看到。她孤獨地站在島上,看着我——和千千萬萬無憂無慮地在天真的孤島上玩耍的孩子,懵懂着、嬉笑着造橋。

橋的名字叫時間。龍應臺看見自己稚嫩的影子走過這道橋,在孤島上的自己就顯得愈發蒼老。她看見自己的孩子在橋的另一端呆呆地望着她,無奈地望着她,然後悄悄轉身。

她目送他們向其他孤島造橋。他們背對着她,聽不見她的`呼喊、看不見她的目光,他們被流水般的光陰向前推搡,沒有回頭望。

她默默地轉身,吞下留戀,望着自己即將去到的孤島。

那座孤島,就是衰老。

她的父母都在上面。她的母親目光呆滯地望着地面,望着混亂的記憶和再也找不回的童年。她的父親,只留下一座斷橋。

父親已經抵達終點,只留下一座斷橋。

龍應臺提起筆,把孤獨與心酸畫成星星書寫在天空,把沿途看見的風景書寫在天空,把心底的留戀書寫在天空,使所有人擡頭都能看到。然後她向母親揮手,低下頭,慢慢地苦澀地造橋。

在她身後很遠的地方,有一個天堂般的孤島。我——一個孩子,站在小島上,懵懂地嬉笑着造橋。

《目送》讀後感11

坐在陽臺上,看着太陽漸漸隱去,暮色慢慢籠罩過來。讀完龍應臺的《目送》,一種別樣的感覺襲上心頭。

龍應以在這本書的扉頁裏說:“獻給我的父親、母親和兄弟們!”是啊,即使是華人世界裏最犀利的一支筆,也以難以言盡的時候。在這本《目送》裏,我們感受到一位女兒的溫情脈脈,感受到那份濃濃的親情四處漫溢。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識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曾經相信過愛情,後來知道,原來愛情必須轉化爲親情纔可能持久,但是轉化爲親情的愛情,猶如化入杯水中的冰塊——它還是那玲瓏剔透的冰塊嗎?”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物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拋擲石頭有時,堆聚石頭有時。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尋找有時,失落有時。保守有時,捨棄有時。撕裂有時,縫補有時,靜默有時,捨棄有時。喜愛有時,恨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難的是,你如何辨識尋找和放手的時刻,你如何懂得,什麼是什麼呢?”

“我們拼命地學習如何成功衝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麼跌得有尊嚴;你的膝蓋破得血肉模糊時,怎麼清洗傷口、怎麼包紮;你痛得無法忍受時,用什麼樣的表情去面對別人;你一頭栽下時,怎麼治療內心淌血的創痛,怎麼獲得心靈深層的平靜;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怎麼收拾?誰教過我們,在跌倒時,怎樣的勇敢才真正有用?怎樣的智慧才能度過?跌倒,怎樣可以變成行遠的'力量?失敗,爲什麼往往是人生的修行?何以跌倒過的人,更深刻、更真誠?”

“我們都知道了:媽媽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個有郵遞區號、郵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間,而是一段時光。”

“太疼的傷口,不不敢去碰觸;太深的憂傷,你不敢去安慰;太殘酷的殘酷,有時候,人不敢去注視。”

“一次王陽明與朋友同遊南鎮,友人指着巖中花樹問道:‘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王陽明回答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既來看此花,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在這此文字裏,她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並肩;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她的筆觸是那樣幽微、深邃,又是那樣美麗、憂傷。細細讀來,一種淡淡的情愫會縈繞在你心頭,揮之不去。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經歷着、經歷過“目送”。作爲子女對父母的目送——父母會老,會死,會永遠離開;作爲父母對子女的目送——子女會長大,會掙脫父母的手,會擁有自己的生活和海闊天空。在這樣的目送裏,充滿了親情的溫暖與不得不面對的離別與哀傷。

《目送》讀後感12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這是龍應臺在《目送》中已爲人母的感受到當看到這一句感傷無奈卻充滿深情的話語時,我那顆有些叛逆、不理解父母的心得到了撫慰,決定將人生三書之三——《目送》讀完,想深入瞭解一個母親的感受。

初爲人母,難掩喜悅,卻也憂心忡忡。龍應臺三十四歲才當上母親,當看到還睜不開眼睛的寶寶,她是激動的;當他上小學的第一天,能和他手牽手,穿過街道到達學校,她是喜悅的;但當兒子才十六歲就到美國做交換生,在機場深情的擁抱住已經比她高一個頭的兒子,她是不捨的;知道兒子在國外遭遇挫折時,她是擔憂的……和多數母親一樣,龍應臺也要經歷孩子從無知到叛逆,再到成熟的過程,她也試着不與孩子產生隔閡,但代溝是無法逾越的鴻溝。

再看看我們的生活中,父母逼迫孩子上各種補習班,給孩子施加太多壓力,以至於隔閡加深。又或者對孩子過度順從、溺愛,讓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以至於上大學時連衣服都不會洗。對待早戀問題,有些父母不是找孩子好好談談,而且採取極端的方式勒令禁止,以至於孩子離家出走甚至以死相逼。導致這種矛盾加深的原因,大多是缺少交流,沒有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不管是父母還是子女,都應該像龍應臺一樣細心觀察對方的一舉一動,理解對方的心情,也許我們不能逾越代溝,但我們能儘量減小代溝。

身爲女兒,感受母愛,卻也操碎了心。龍應臺雖已爲人母,但在她的母親面前,她永遠是個長不大的孩子。當看到龍應臺寫自己的母親時,能看到她母親對女兒滿滿的愛,也看到龍應臺對母親的孝道。“我每天打一通電話,不管在世界上哪個角落。電話接通,第一句話一定是:‘我——是你的女兒。’如果是越洋長途,講完我就等,等那六個字穿越渺渺大氣層進入她的耳朵,那需要一點時間。然後她說:‘雨兒?我只有一個雨兒。’‘對,那就是我。’”每每看到這,我的內心是被觸動的。每天打電話給一個患了老年癡呆的母親,講幾句話她又問“你是哪一位”,龍應臺卻毫不厭煩,每天如此,又有幾個子女能做到這樣?

現今當“啃老族”的年輕人不少,還有父母把不贍養自己的子女給給告上法庭,竟還有因爲父母不給錢而把父母給刺殺的新聞。如此觸目驚心,“孝”是中華民族之傳統美德,即使不能像龍應臺那樣每天都關心自己的母親,也不能如此不孝啊!父母不能給予我們豐富的物質生活,但他們也每天累死累活的努力着。就像龍應臺的母親一樣,她患了老年癡呆而不記得很多事,但她永遠記得女兒的名字。天底下的'母親都是一樣的,一樣的無條件愛自己的孩子。

“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說再見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來,書包丟在同一個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張牀下”這是龍應臺對幸福的詮釋,簡簡單單便是幸福,有家便是幸福,家人都健康便是幸福……是啊,我們不奢求什麼,有自己愛的人,和愛自己的人。

讀《目送》收穫的是滿滿的感動,還有對人生深刻的理解。讀完最後一頁,合上書,心裏久久不能平靜,想到自己的父母是否也如此細膩,自己應該爲他們做些什麼?

《目送》讀後感13

日升日落,花開花謝,生命的腳步永不停歇。孩子長大了要遠航;朋友相聚了終會散去;父母老了終將要離去;而自己,也不再是當年的青澀模樣……

曾看過朱自清的《背影》,感受作者年輕狂少時不理解長輩關愛的懊悔;也讀過林非的《離別》,體會那種宏大的老一代對年輕一代不捨的別離;而龍應臺的《目送》,作者卻用女性獨特的視角,細膩的筆觸、樸實的語言、深邃的思想寫出對“離別”憂傷無奈的感慨,使我們的心靈一次次地被震撼着、共鳴着。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驀然回首,曾幾何時,也是這樣熟悉的目光在人羣中佇立,目送着遠航的自己,凝望着那抹背影久久不肯離去。

對我而言,目送總是帶給我無盡的感動與點點希望。轉動時間的軸輪,多少珍貴的片段定格在我的記憶深處。從初中開始,我便遠離父母獨自住校,每次背上行囊遠行時,爸爸媽媽總是滿懷希望的送我上車,靜靜地佇立在那裏,看着車輪慢慢滾動,目送着我漸漸遠去,他們一直站着,站着,就是不願轉身離去。而我也從車窗裏向他們揮手,依依不捨地看着他們,當他們的身影漸漸變小、漸漸模糊、甚至消失的時候,我可以想象,他們或許還沒走,但也看不見我所乘坐的汽車了吧。接下來的日子,他們大概就一天一天算着孩子再次回來的日子,而我也期待着,下次回家能遠遠看見那個在門口守望的目光與身影。

。時間的.輪軸繼續轉動着,一轉眼我的孩子也上學了。每當上學時,我送孩子到校門口,目送着他一個人揹着大大的書包,蹦蹦跳跳地走進校園,看着他的身影逐漸變小,直到消失。這一刻,我才真正懂得,心裏即使有萬般的不捨,也只能目送到此,因爲人生的很多路,只能一個人走。有一次,當他一個人緊張地越過川流不息的車輛,安全到達馬路對面時,然後,他回過頭向我揮揮手,給我一個微笑,一股暖流瞬間在心間流淌,我也給他一個鼓勵的眼神和微笑,也許他是用這樣的背影與回眸告訴我“不必追。”

而每當放學後,我也靜靜地佇立在校門口,守望着孩子走出校門的身影。我們是如此熟悉對方,在上千個孩子涌出校門時我總能一眼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個,而孩子也總能在千萬聲呼喚中辨別出我的聲音,並準確定位,當我們的目光交匯到一起時,我們是那樣的幸福。

生命,就是由這許許多多的目送和回眸編織而成,它連接着生命的序幕與尾聲。有期盼的目光爲你追逐,有溫暖的身影爲你守望,是件多麼幸福的事啊!我越來越感到,我們都在走着重複的路。我們走着父母走過的路,孩子又沿着我們的腳印一路走來。

也許現在的人都在不停地追求自己的夢想,很少回頭看看身後父母。但是父母卻從不埋怨自己的孩子,他們理解孩子的追求,他們只會在孩子偶爾的轉身中叮嚀幾句:有空就回來看看;他們只會靜靜地守候着,期待着孩子再次回家的身影。那就在他們滿眼不捨的目送中,在他們望眼欲穿的守望中,回眸吧。趁我們現在眼睛還看得見,趁頭還扭得回,趁熟悉的身影都還健在,匆匆人生路上,讓我們多幾次這樣的目送與回眸吧。

《目送》讀後感14

如果說有一部作品會讓我深深地覺得初讀不識文中意,再讀已是文中人,莫過於龍應臺的《目送》了。一個人在成立一個家庭後就會有兩種身份,父母的子女,子女的父母。於是他站在人生這條路的中間,目送着父母的老去,目送着孩子的離去,目送着生命的逝去。

步入中年的邊緣,回想起父母跟自己的點滴,往往印象最深的要麼就是年幼時期的那段時光,要麼就是父母年邁後的歲月,至於中間的幾十年,爲何總是印象模糊?我總在想,究其原因,或許那段時光我們太過急於長大,太過急於擺脫父母的呵護。走着走着,我們從被目送者成了目送者。回過頭一看,好像又都已經過去了,所有的一切都變成一種成長的痕跡,撫之悵然,但卻又無處追尋。才發現原來不管我怎樣熱愛我的生活,不管我怎樣惋惜與你的錯過,不管我怎樣努力地要重尋那些成長的痕跡,所有的時刻仍然都要過去。在一切的痛苦與歡樂之下,生命仍然要靜靜流逝。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是的,日子,就這樣過來了,當然也應該就這樣一天一天地過去。成長、遠行、離別、重聚,或者再也無法相見,所有過去的歲月像是一張蝕刻的鋼板,把每一劃的刻痕都記錄下來了,有深有淺,有滿盈有空白,有幸福也有遺憾。曾經與你密不可分,不管什麼時候都陪伴你的人,他們漸行漸遠,作爲子女的我們只能望着他們的背影,想追卻也追不上,直到最後一次的目送。

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是的,如果在離別之後,一切的`記憶反而更加清晰,所有在相聚時被忽略了的細節也都一一想起,並且在心裏反覆地溫習,每一句話在回溯時都有了一層更深的含意,每一段景物在回首之時也都有了一層更溫柔的光澤,那麼,不必追。

如今三五好友,靜坐閒聊,相比十五年前的青澀少年,放在面前的不是冰鎮雪碧可樂,更能接受的是一杯清茶。確實,回憶總在不經意間沉澱,如風的往事,總會在腦海中劃出一段段軌跡,或淺或深,刻畫人生五味。這一生,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你和他,有些會給予我幫助,而有些人就是來帶給我傷害。於是我會懂得,原來不是隻有好人,是會有那麼一些人莫名其妙地要傷害你。不過之後你會懂得,他們的到來還有另一種意義,那就是教會我們學會珍惜更好的。所以我能想到最美好的事,就是和你們,一起慢慢地老去。一起看這時光飛逝,看滄海桑田,看生命的年輪走過一圈又一圈。當我們已經頭髮花白,牙齒稀鬆時,還能手拉手在一起看夕陽回憶往事。

所以,我要感恩,從我出生一刻開始。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自己,感恩擁有與失去。感恩是一種做人的方式,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思想境界,是一種處世哲學。我們要學會知恩、感恩、報恩,每個人都要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只有懂得感恩的人,纔會把感恩化做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會把感恩當做自己的人生信條;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會把感恩當做一種陽光人生的精神境界!學會感恩,學會理解愛、給予愛,學會用寬闊的胸襟包容生活。

生命之外,應該有一種東西是更長遠更重要的,應該有一種東西是值得珍惜並且好好收藏的——一顆感恩的心!

《目送》讀後感15

時隔兩年,已是大學生的我再重溫這本書,已是不同的心境。獨自身在異鄉,無處安放的思念匯聚成河,順着微弱的電流流淌至家的那一頭。深夜,耳機裏迴響淡淡的鋼琴曲,開水的水汽嫋嫋起舞於空氣中,我將心神漸漸沉入文字裏。墨香氤氳,夜色正美。

“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十二年的求學生涯,我們原本天真懵懂的眼神逐漸被世塵沾染,成熟而深邃。父母額頭的皺紋也恰如時光的刻痕。青春的對立是腐朽。離家,離開爸媽無微不至的照顧。再也不能嚐到那些熟悉的菜的熟悉的味道,再也不會有人在我深夜學到疲乏時送上一杯熱騰騰的牛奶,再也不會有機會抱怨那些瑣碎的嘮叨,再也沒人陪我在牀上一邊看電視一邊評頭論足。少了那個人的身影,除了習慣,別無選擇。如此,便更加珍惜每次的通話時間,會笑顏晏晏地說着最近的趣事,偶爾撒嬌賣萌發發小脾氣。其實心知千言萬語都抵不過一句:我好想你。身與身的距離遠了,心與心的距離卻在接近。太疼的傷口,你不敢去碰觸;太深的憂傷,你不敢去安慰;“太殘酷的殘酷,有時候,你不敢去注視。”

書裏說,“爸爸得了老年癡呆症,便只會窸窸窣窣地低頭小碎步走路。”想起有次媽媽突然問我,“如果我得了老年癡呆症,不會被你嫌棄吧?”明明是一句不經意的玩笑話,我誇張地笑:“怎麼可能?不會的,你放心好了。”從不知他們是這般缺乏安全感,也不敢想有一天那雙一直溫柔的眼,會變得渾濁而茫然,不敢想有一天會聽到一聲傻傻的問:“你是誰?”。小時候你不曾放開我的手,長大了我又怎會放開你的手。我只想牽着你在人生這條路上,走一會兒,再走一會。

遠離家鄉,遠離舟山,似乎並不只簡單地意味着再也呼吸不到質量爲優的空氣,不只意味着再也吃不到海鮮,而是明白徹底作別那過去的時光。只是固執的追尋兩個城市的共通點。只是總會想起曾經的那些人,那些故事。每每在這個陌生的城市看見一家熟悉的店、一個熟悉的'牌子便高興地說“我們那裏也有”。路上偶爾會撞見一張似曾相識的臉,恍惚間想起當時明媚陽光下的笑臉。

晚自修結束回寢室的路上,想起高中時自己也曾這樣走在晚自修結束回家的路上。冷冷的風環繞,整個人瑟縮在外套裏。然而一擡頭,卻早已不是記憶中的朗朗夜空,繁星滿天,眼前唯有沉沉的霧霾籠罩,如揮散不去的陰靈,模糊了視線。終歸,不是家。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我們總要學會長大,學着獨自去面對生活裏的風風雨雨。身邊或許不再有無話不談的閨蜜,不再有那個陪你嬉笑打鬧無所顧忌的同桌,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去認識一批新的朋友,去擁抱這個嶄新的世界。

“有一種寂寞,茫茫天地之間‘餘舟一芥’的無邊無際無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獨面對,素顏修行。”

停筆,耳機裏的音樂還在緩緩流淌。這個夜晚,這些淡淡的文字,大概是我送給自己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