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童年讀後感(精品15篇)

童年讀後感(精品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K 次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童年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童年讀後感(精品15篇)

童年讀後感1

在我的心裏,每個人的童年都應該是幸福快樂、無憂無慮的。自從看了高爾基的《童年》,我改變了這個想法。

《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的開篇之作。從高爾基四歲跟隨母親和外祖母到外祖父家生活寫起,到外祖父讓十一歲的他“去人間謀生”結束,再現了他艱辛、坎坷的童年生活。

高爾基的父親在他四歲時就死了。他的外祖父開着一家小染坊,生活還算富裕。過了不久,他的母親也去世了。除了善良的外祖母每天照顧他,給他講故事之外,沒人喜歡他。

和高爾基相比,我的童年就更加甜蜜、溫馨了。我的家裏有疼我的媽媽,愛我的爸爸。雖然有時候我的家裏也會有一些小風波,但和高爾基相比,它們彷彿就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生活小插曲。我的家人經常帶我去遊玩、摘蘋果。和高爾基相比,我的童年無比快樂,萬分幸福。無論我想看什麼書,爸爸媽媽都會幫我買回來,他們還常常帶我去書店,讓我挑選自己感興趣的書,爸爸媽媽還陪我閱讀各類書籍。每天清晨,我可以揹着書包去學校讀書,那裏有無私奉獻的老師、團結友愛的同學們。下課後,同學們開心玩耍,一點不拘束,好像一家人進行快樂的遊戲。上課了,老師們教授我們知識。在老師和同學的面前,我們不用擔心高爾基童年裏的'高低貴賤之分在這裏重演。生活得多麼無憂無慮啊!

而高爾基呢,穿着母親的破舊皮鞋,外祖母的棉襖改制的黃襯衫和舊大衣,同學們給他起了一個外號——“黃方塊”。他渴望讀書,但沒人給他買,他只好拿了母親的一元錢去買書。母親發現了,把他狠狠地打了一頓。同學們知道了這件事,又給他起了一個外號——“小偷”。

童年時期的高爾基就是在這種環境下艱難成長着。但他沒有喪失信心和勇氣,依然堅持不懈,筆耕不輟,最終成了一名偉大的作家。和高爾基相比,我是多麼幸運啊。我不但要和高爾基比童年,還要和他比學習。先把課內知識學好,再學習課外知識,豐富我的生活。長大後努力成爲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讓每個人都擁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

童年讀後感2

讀書是人修生養性的最好良方,讀書是前進道路上的燈塔,讀書是一種習慣。

小學時代曾讀過一些文學作品,除中國的四大名著外,我最喜歡的一部作品就是高爾基的童年。本書是高爾基自傳三部曲之一,他是蘇聯偉大的文學家,無產階級文學的奠基人。

高爾基出生於俄國尼日尼諾夫戈羅德一個木工家庭,《童年》這本書是作者以自己的童年經歷爲題材編寫的。

課文中的主要內容是阿廖沙三歲喪父後,隨母親投奔外祖父,外祖父粗野自私,經常毒打孩子們,曾把阿廖沙打得失去知覺,除了脾氣暴躁的外祖父,這個家庭還有兩個爲爭奪財產整日爭吵打架的舅舅,還好,有善良的外祖母安慰她,保護他,外祖父就像一隻脫了繩的瘋狗似的,瘋狂得毆打無辜的外祖母,外祖父先是瞪着外祖母,隨後慢慢的開始用語言去斥罵她,後來就開始了拼命的捶打,一次,他竟將粗髮針的朝外祖母的頭皮裏扎進。而善良天使般的外祖母卻無怨無悔,連工人小茨岡也幫助阿廖沙,當外祖父毒打阿廖沙,小茨岡用自己堅硬的身軀擋下了外祖父揮手而下的響鞭,一道道傷痕再現了外祖父粗野自私的面容,更是資本主義殘酷的剝削與壓迫。

對於童年,我想最好的`詮釋應該就是幸福了,像大頭兒子在三口之家無憂無慮的生活着;像派大星似的,能夠無憂無慮的玩耍;像熊二似的,憨態可掬,能與夥伴們團結在一起。但是自從讀了《童年》,才讓我認識到了主人公,過着與截然不同的童年生活。我從小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我的親人對我更是百般寵愛,阿廖沙正處在黑暗邊緣,束手無策時,是外祖母無微不至的照顧他,鼓勵他,陪伴他。阿廖沙才從小就有了堅強正直的性格。在文章結尾,阿廖沙不再依賴外祖母,在社會上開始了謀生,也可以說阿廖沙結束了童年生活,小小的體魄,卻有強大的內心。

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麼幸福與美滿,都是先人創造而來的,我們需尊重自己的父母及親人,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爲我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是他們給了我們所有。對於一位21世紀的孩子來說,當代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時刻要珍惜,要向主人公一樣堅強。

我們不要對任何不堪的現實失去信心,總會有一些人一些事令你感到痛苦甚至絕望,但你想想,黑暗過去,黎明的曙光總會到來。

只要你仍能保持不滅的信心,做一個善良、樂觀、富於同情心的人,那麼你的光明定會到來。

我們要做祖國的花朵,做弟弟妹妹的榜樣,做父母的防彈衣,做國家的棟樑之才。

我想這會是一本令我受益終身的書……

童年讀後感3

童年如畫,記錄着精彩的瞬間;童年如歌,跳動着歡快的音符;童年如海,翻動着我們快樂的回憶。我的童年就像是甜甜的棉花糖,甜絲絲的味道沁人心脾……直到最近,我讀完了前蘇聯著名作家高爾基先生寫的《童年》這本書,讓我感觸頗深,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當我第一次拿到這本書時,我就在想:爲什麼這本書叫“童年”呢?這本書寫的是誰的童年呢?他的童年又是什麼樣的呢?於是,我帶着這一連串問題,翻開了這本書的第一頁。剛看到幾頁,我就被裏面的情節打動,便愛罷不能繼續看下去……

這本書是高爾基寫的自傳體小說,書中主人公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爾基本人。書中講主人公阿廖沙年幼時父親便去世了,只能跟着母親到外祖父家寄居,冷酷殘暴的外祖父經常毒打他。他在書中說:“我非常害怕外祖父,總覺得他的綠眼珠無時無刻不在盯着我看。”這是一個多麼可惡的外祖父啊!還曾把阿廖沙打得雙腿失去知覺,甚至昏死過去。只愛錢的兩個舅舅冷淡他,表哥薩沙總是捉弄他。除了外祖母外,幾乎沒有人關愛他。阿廖沙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很早就體驗了人間的冷暖醜惡。他的兩個舅舅爲了爭奪財產,總是爭吵鬥毆。他們自私自利,冷酷無情,把阿廖沙最好的`朋友“小茨岡”和他的母親都害死了。看到這裏,眼淚溼潤了我的雙眼……阿廖沙從小就是在這種殘暴無情的環境中長大的,他還曾被外祖父趕出家門,以撿垃圾爲生……但是他不向醜惡勢力屈膝,堅強而善良,勇敢而自信。他克服一切困難,以優異的成績讀完了三年級並獲得獎狀。

和阿廖沙悲慘的童年相比,我們的童年夠幸福啦!,我暗自慶幸自己生活在21世紀,我們的生活是快樂的,多姿多彩的。房子舒適雅緻,整天像泡在蜜罐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爸爸媽媽每天都噓寒問暖、關愛我們。我們生活得像個小皇帝,小公主一樣。與阿廖沙相比,我們的學習條件是多麼的優越。我們每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聽着老師的諄諄教誨。我很敬佩阿廖沙堅強的勇氣,正是有了這樣的勇氣和超人的意志,才使他後來能成爲一個偉大的作家。我們如今在這麼優越的環境下生活、學習,怎能不奮發圖強呢?

我們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要珍惜父母的關愛,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利用現在的有利條件,刻苦學習,紮實打好基礎,長大後才能爲社會、爲祖國做貢獻!才能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少年強,則國強”,祖國的未來是掌握在我們青少年手中的!

童年讀後感4

童年,如路邊的薰衣草,散發着幽芳;童年,如青翠的小草,看似柔弱卻不失堅韌;童年,如璀璨的寶石,歷經磨練,愈發閃耀。童年的記憶是美好的,它承載着兒時的夢想,揚帆遠航。

記得,作者聽了保安舅所說的豬獾、狗獾的故事後,就很好奇,也想去捉狗獾。狗獾比作者想得更聰明,一不注意就上了狗獾的當。就連作者從小養到大的小黃狗,也被嚇得不輕。黑絨布般的暮色覆滿了天空,作者卻連獾毛也沒撈到。

童年,是一段一去不復返的時光。那段時光,興許是人生中最快樂的,最頑皮的;興許是人生中最稚嫩,懵懂的;興許是人生中的起點。作者的原名是楊詩名,卻被母親反對:“我還指望你能混出點名堂呢,還沒進學校就‘失明’了,這哪能行。”於是改名楊永超。說起來挺辛酸的,由於“永超”讓作者不得不加倍努力。

童年,是歡快的小溪流,帶着兒時美好的夢想向遠方。楊老黑的童年是逍遙自在、無憂無慮的。書中的故事,似是隨意捏造,又迫不及待的看下去。楊老黑與朋友們的純真樸實,讓人忍俊不禁。

而我的童年趣事也如作者般五彩斑斕,讓我的童年豐富起來。七歲上小學一年級時,在同學們的竊竊私語之中,我迎來了第一次考試。老師千叮嚀萬囑咐不許翻語文書。可我看到試題的時候就懵了——第一題是讓我們默寫26字母,但是我不會背!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萬不得已,我將手挪到書包內,回頭假裝拿東西,找到書後立刻回過頭來。我東張西望,見周圍都在埋頭苦“幹”,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將書放入桌底。手緊張的在底下摸索,手心的汗水似乎能把語文書淋溼。好不容易翻到了那一頁,正準備抄之時,一位同學忽然站了起來:“老師,她作弊!”我嚇的差點從板凳上摔下來。老師順着他指的一看,眉頭一皺,嘴巴一張:“把書收起來,現在是考試。”誠信的種子就在這時埋在了我的心裏,成績很重要,但是這更重要。

童年是一隻載着夢想的小船,駛向遠方的港灣。童年的記憶,似一盞燈,照亮我心間。童年的記憶,在那美好的瞬間。童年,是美好的時光。童年的記憶,停留在那稚嫩的背影裏。

童年讀後感5

《童年》是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之一,從另一面反應了高爾基的童年經歷,同時也讓我感受了那個時期俄羅斯社會的生活畫面。

高爾基的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死了,那天,母親生了一個小弟弟,幾天後也跟着父親去了天堂,弟弟用白布包裹着,外面扎着紅帶子,安靜地去了父親的世界。看到這裏我的心也往下沉,眼前浮現了那悽慘的場景。過了些日子,高爾基和母親就寄居到了外公家,從此高爾基的周圍,有嚴厲暴躁的外公,有慈祥的外婆,有愛喝酒鬧事的舅舅,有“奶奶”綠老太婆,還有一大羣玩草鞋大戰、在天雪地裏到小島上去偷木板的小流浪漢……尤其讓我感觸的是高爾基的外婆,是最最動人的俄羅斯慈母,讓高爾基受傷的心充滿了很多的溫暖。有一次出於好奇,高爾基把白桌布按進放有藍顏料的桶裏,結果外公把他一頓痛打,之後高爾基就昏過去了,由於傷口高爾基只能脊背朝上,一段時間裏趴在牀上,這段時間裏大家都來陪他說話,想方設法讓他高興。外婆每天都要抽出時間來陪他,講正義和光明的故事給他聽,像個天使般引導他走向光明,成爲他最珍貴的人——是她那對世界無私的愛豐富了高爾基,給予他迎接光明、嚮往美好生活的希望,使他成爲一個堅強、善良的人。後來高爾基隨着媽媽去繼父家,而繼父很惡毒,一次讓高爾基看見繼父用長腿踢癱倒在地上的母親,母親無神的眼睛仰望天花板,嘴裏呼呼喘着氣……母親也傷心的.去了父親的世界。留下了孤獨的高爾基,這時他的外公說“阿廖沙,你可不是一枚獎章,不能老掛在我的脖子上,這兒不是你呆的地方”。於是高爾基讀完二年級就中斷了學習,開了始流浪生活。在飢寒交迫的流浪生活中,他當過鞋店學徒,在輪船上洗過碗碟,在碼頭上搬過貨物,給富農扛過活。他還幹過鐵路工人、麪包工人、看門人、園丁……人間的苦難,生活的辛酸,磨練了他的鬥志,在繁重的勞動之餘高爾基通過頑強自學,成爲了前蘇聯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我一直認爲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最幸福的一個階段,可讀了這本書,我才知道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快樂的童年。我不禁感到我比阿廖沙幸福多了。他的童年充滿黑暗,而我的童年有多幸福,爸媽的疼愛、良師益友、良好的學習環境,使我的童年充滿快樂,使我健康成長。我爲他感到心疼和同情。

讀完這本小說,我受益匪淺。於是我明白:我要一邊享受童年快樂,一邊認真努力學習知識,用知識和智慧爲我們的下一代創造一個更美滿更幸福的生活。

童年讀後感6

童年是我們一生中最幸福,最快樂,最無憂無慮的時候,盡情的玩,得到來自父母爺爺奶奶的關心與疼愛,如一場甜甜的夢。而,對於生活在沙俄時期的阿廖沙來說,童年卻並非如此。

《童年》是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穩文中的阿廖沙三歲失去了父親,成爲了一個不幸的孩子。母親帶着他來到了外祖父那裏居住。從此,他的噩夢便開始了。在這裏,小小的阿廖沙親眼目睹了當時那個社會的殘酷與黑暗,使得他小小的心裏便充滿了陰影。隨着外祖父染坊的一天天衰敗,外祖父變得越來越暴躁,狠毒,經常用鞭子抽打可憐的阿廖沙。他的工人不小心然錯了布,都會被他抽的昏過去。幸好,在這裏,還有疼愛他的外祖母,給他的黑暗生活帶來一點溫暖。他目睹了他兩個舅舅爲分家而經常吵架鬥毆。阿廖沙在這個黑暗的地方,度過了他的童年。

這是一部令人心酸的小說。親身的經歷,使得這部小說的渲染力很強。一個五六歲的孩子,懵懵懂懂的孩子。卻真實的目睹了這個社會的黑暗,受盡了欺負,受盡了辱罵。簡直像生活在地獄一般,在這裏,一個五六歲的孩子看到了血腥,看到了人性,當然,也看到了那個時代社會最底層的真實生活。他就像在一個陰冷,幽閉的空間裏一樣。

所幸,這個世界還有愛他的.人。疼愛她的外祖母,還有樂觀純樸的小茨岡、正直的老工人格里高裏、獻身於科學的知識分子“好事情”。他們教會這個孩子什麼是愛,什麼是溫暖,什麼是光明。使得這個絕望的孩子在黑暗中能夠看見一絲光明,一點希望,並引導他成爲一個正直,有愛心的人。

再來看看我們的生活。

這是一個充滿愛的社會,沒有沙皇,沒有歧視,我們如此幸福。有那麼多愛我們的人,每天爲我們噓寒問暖,照顧我們。但,我們曾多少次與他們發生爭執,我們曾多少次衝他們吼叫。我們誰曾看見過,半夜,月光下,他們悄然落下的眼淚。而他們,卻依然愛着我們,給予我們無私的愛,才能成長。我們是不是應該體諒一下他們,回報他們。看到阿廖沙的童年,想起我們的實際,我們應該做點什麼,我們的心裏會不會泛起漣漪?

童年,再回過頭來看童年,會不會有一種別樣的滋味?

童年讀後感7

其實,生命這個話題是凝重而嚴肅的,我不是太喜歡。但是,發展、充實、完成生命這簡單的六個字卻讓我想到,生命是有厚度的!

作爲教師這個特殊的以人爲對象的職業來說,我們如何讓我們面對的鮮活的生命能更好的發展?能讓被我們路過的每一個生命都能充實?

正如有時我自己也是很矛盾,想選擇一條很舒適的道路輕鬆地走下去,還是在別人休息聊天時,捧着一本本難啃的書嚥下去?或者,還是如別人一樣天天開心網購,而非這樣枯燥地寫着內心深處的話!但,我知道我是願這樣較爲痛苦的生活的!因爲,我願我的生命是充實的,我願回望我的成長之路時是有絢麗風景的!

喜歡文字的我,常會帶領我的學生們一起走進書的海洋。我引着他們準備一個美文本,摘錄美麗的文字,感受課堂外的真正的語文。去年新接的這個四年級,在上學期,我們一起共讀了《愛的教育》、《昆蟲記》,開展了讀書交流會,孩子們很喜歡。這學期,每節語文課前,我們共讀金波的詩集《我們去看海》。隨便叫一個孩子起來領讀,都是那樣的深情款款,平時那難聽的唱讀在這一刻全不見!金波老人筆下那些孩子們常見的事物、常玩的遊戲、甚至常犯的錯誤都變成了一首首極富童心和童趣清新小詩,那極富節奏感、音樂感、畫面感深深打動了這些小小的心靈。

當我們開始進行光明夜話時,我不禁想到,其實,我班裏也可以這樣嘗試。於是,我發動班裏學有餘力的十個孩子,學着光明夜話的形式,建立了一個QQ,就藉着這本詩集的名字,取爲週末,我們去看海。孩子們將自己看的讀後感,一些隨筆就發在羣裏,不爲別的,只爲讀只爲寫,只爲感受書香浸潤的童年!接下來,我們還將開展前段時間共讀的《夏洛的網》的讀書交流會。而就在剛纔,我給孩子們在噹噹網上又訂下共讀的另一本書曹文軒的`《青銅葵花》。看着那一雙雙閃亮的眼睛,一張張燦爛的笑臉,我知道,真正能觸動心靈的教育就是和他們一起來充實這有限的生命,一起讓我們的生命走得更精彩。

其實,我不知道我今天這樣小小的舉動能帶給這幫孩子什麼,但這就是發我內心深處的自我生命本身的內在信念精品的閱讀定能讓他們走得更遠更穩!這也要我和我的學生們一起自我錘鍊,一起基於我們的自由意志我得和他們一起看一起寫啊,他們也得做很多其他孩子不做的功課!但是,我們都是如此歡喜而期待!

是的,生命是有厚度的!

童年讀後感8

世界文學巨人高爾基的小說《童年》是作家的自傳體小說,它是高爾基成長的第一個足跡,書中描繪了十九世紀末俄羅斯的社會生活畫面。

今年暑假,我認真地閱讀了這部作品,有太多的感受和感悟。說起童年,在我的眼裏,是陽光、幸福和快樂,可是,讀罷高爾基的《童年》,我發現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真是太艱辛了!阿廖沙童年時寄居在外祖父家,一個典型的俄羅斯小市民的家庭:貪婪、殘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勾心鬥角;爲爭奪財產常常爲一些小事爭吵、鬥毆。外公嚴厲而暴躁,經常打阿廖沙;兩個舅舅更是不喜歡阿廖沙;幼年喪父,十一歲時母親去世,外祖父破產,走上社會,獨立謀生……似乎一切的不幸都降臨在阿廖沙的頭上。只有勤勞、堅強、善良的外祖母如一盞明燈,照亮了阿廖沙孤獨的心。她常常給阿廖沙將好聽的神話故事,潛移默化地教阿廖沙做一個樂觀、善良,富有同情心但不向醜惡現象低頭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又是一個熱愛學習的童年,阿廖沙在書中說道:小的時候,我想象自己是一隻蜂窩。各種各樣普通的粗人,全像蜜蜂似的把生活的知識和思想送進蜂窩裏,阿廖沙們儘自己所能,慷慨大量地豐富着我的心靈。這種蜂蜜常常是骯髒而味苦的,但只要是知識,就是最好的'蜜!

這段話充分表達了當時俄國的孩子多麼渴望學習啊!當時的學校少得可憐,大多數孩子只能在街上玩耍,雖然很想上學,但條件不允許啊。阿廖沙們只能像這樣,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學習,充實自己。相比起來,我們現在簡直和阿廖沙們是天壤之別。我們的學校,一棟棟教學樓拔地而起,操場平坦寬闊,一間間教室寬敞明亮,窗明几淨,空調電視,投影儀電腦,各種各樣的現代化裝備一應俱全,再加上認真負責,循循善誘的老師,我們現在的條件當時的俄羅斯兒童聞所未聞,估計想都不敢想,但我們很多同學卻還身在福中不知福,不珍惜學習機會,不求上進,得過且過,虛度光陰。

讀完《童年》這部作品,我深深地意識到,我們的童年,看起來平平淡淡,有時候還有些小小的不如人意,但是比起阿廖沙的童年來,那簡直是天壤之別,不知要幸福多少倍!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能低頭,做一個樂觀、向上、充滿信心和勇氣的人!

童年讀後感9

記得小學時就曾讀過《童年》,當時只是粗淺一看,只覺得阿廖沙是一個命運悲慘的人。如今再讀,真是常讀常新。

阿廖沙父親早早去世,母親把他送到了專橫殘暴的外祖父家裏。在這個家庭裏,人與人之間關係冷漠劍拔弩張,好似瀰漫着一場仇恨之霧。阿廖沙的兩個舅舅爲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親的嫁妝而不斷地爭吵。還有一次竟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覺,並害了一場大病。在學校阿廖沙也受到歧視和刁難。這令人窒息的狹小空間並沒有讓他墮落。善良的外祖母,樂觀的小茨岡,正直的葛利高裏還是讓他看到了人間的真善美。阿廖沙反而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漸成長爲一個堅強正直的人。他沒有逃避,樂觀向上,與悲慘的命運進行不屈不撓地鬥爭。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知梅花撲鼻香”我想,高爾基傳達給我們的,就是要執着追求,不怕困難,持之以恆,永遠以那種積極,拼搏的態度對待現在和未來!如今,科技在不斷進步,,可是人們卻變得越發懦弱了,遇到困難就想要退縮,逃避,走捷徑。屠格涅夫說過:“想要得到幸福,你首先要學會吃得起苦。”美好的生活必須有所付出,纔會長久;有所爭取,纔會得到。

仰望歷史,不管是古今,還是中外,多少英雄都是在艱苦血淚中成長起來的。八年抗戰中,無數的英雄爲了祖國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在敵人的槍口前,他們毫不畏懼,他們勇敢拼搏,他們視死如歸。無數的先烈用他們的青春和熱血譜寫了我們今天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再如這本書的作者高爾基,童年時期的他同樣經歷了太多悲痛,可如果不是他勇敢的面對,努力的向上,哪來以後的成功呢?被凡塵俗世所困的心是可悲,反之勇敢的心靈就像鶴挺立於雞羣,與衆不同,閃閃發光。回想自己,現在遇到的所謂的困難和他們相比又算的了什麼呢?把這些大大小小的困難都當成墊腳石,將之一一踩在腳下,大步向前,向理想之路攀登,不畏艱辛,風雨兼程。

“漫漫日月,憂傷是他的節日,火災是他在狂歡,在一無所有的面孔上,傷痕也成了點綴”,這也許就是對阿廖沙最好的解讀。

童年讀後感10

“在漫長而單調的日子裏,不幸就是它的節日,火災時它的狂歡;在一無所有的面孔上,傷痕也成了點綴......”

高爾基在俄語裏的意思就是苦難。

父親在阿廖沙年僅四歲的時候就去世了,他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來到外祖父家,便開始了寄人籬下的生活。

外祖父家的生活一言難盡,吝嗇脾氣暴躁的外祖父經常對阿廖沙拳打腳踢,兩個舅舅自私自利,殘忍狠心,經常在家裏鬧事情。

只有外祖母的溫暖和愛,溫暖着阿廖沙幼小的心靈苦難,在童年裏到處都是,周圍都是小市民一般自私自利貪婪殘暴的人,阿廖沙的心靈可以說是遍體鱗傷,但他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中卻如向日葵般頑強生長。保持對生活的勇氣和信心,並逐漸成長爲一個堅強勇敢正直和充滿愛心的人。

外祖母是黑暗海洋中的唯一一座燈塔,照耀阿廖沙人生的小航船朝着正確的方向前進,外祖母經常給阿廖沙講童話故事,故事中人物的品格深深地影響着他讓他勇敢堅強不會苦難充滿愛心,外祖母樂觀堅強,在外祖父破產後,隻身一人供養年幼的阿廖沙,他勤勞勇敢,儘自己一身力氣掙錢養活祖孫兩人。外祖母在火災中鎮定自若指揮所,有人有序滅火,不慌不亂同外祖父形成鮮明的.對比,還幫舅媽接生,他是一束光,照亮阿廖沙人生的黑暗。

本書中的阿廖沙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他沒有向黑暗低頭,他勇於抗爭,不向命運的它,它高昂的頭顱,一個人在人生的三至十歲,經歷這樣黑暗的家庭環境而不沉淪氣餒,沒有和那些自私自利,殘暴愚蠢的人成爲一種人是多麼不易,這種鬥爭性是多麼可貴,讓人心生尊敬,對比我們的童年三至十歲的生活,這又是多麼的可貴。

高爾基有一句名言“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其實是他的切身感受,如此艱難困苦的童年,要不是高爾基熱愛讀書,積極上進,怎麼會從一個貧困的孤兒成長爲一個享譽世界的文學家?

讀完書的最後一頁,阿廖沙的童年雅結束了,他開始到人間去謀生了,等待他的會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生活場景。

屠格涅夫說過:“想要得到幸福,你首先要學會吃苦。“保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請把生活中的不幸與磨難,看作是生活對我們的磨鍊。穿過迷霧,我們終將抵達光明。

童年讀後感11

世界上總有那麼一些人得不到幸福,卻在不斷的追逐幸福。從高爾基的《童年》開始,小阿麗莎用一生追求幸福。黑暗的社會,自私的大叔,貪婪狡猾的爺爺,在他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但同樣的,也有樂觀善良的老奶奶,刻板可愛的保姆,還有直爽快樂的小茨剛,也給了他幾分溫暖。讓我們重溫那個時代的喜怒哀樂,痛苦與悲傷。

——銘文

阿麗莎的父親馬克西姆和他剛出生的弟弟一起早逝,只留下他的母親和阿麗莎。這時,我奶奶出現了。她像一個胖胖的老天使,可愛開朗,給阿麗莎帶來快樂,卻有看透一切的滄桑。她帶阿麗莎去了她祖父的家,一個每個人都別有用心、殘忍自私的地方。雅科夫大叔和米希加爾大叔故意想多拿一點錢,老是打罵老婆孩子;他們也以取笑格力高麗大師爲樂,以小慈幫能偷東西爲榮;祖父貪得無厭到了極點,總是想着多掙錢,多掙錢,毫不猶豫地用盡一切手段去收錢,還不忘爲兩個兒子辯護;晚年甚至要和一起工作幾十年的奶奶算賬,不肯多花一分錢。這樣的家庭能給阿麗莎帶來多少快樂?

然而,我的祖母就像黑暗中唯一的光,照亮了阿麗莎的心。她的善良、善良、開朗無疑是阿麗莎的最愛。阿麗莎小時候失去了父親的愛,很快就失去了母親的愛。祖母的愛取代了母親的愛和父親的愛。她寵愛阿麗莎,但不寵愛她。她願意替阿萊莎擋爺爺的鞭子,但阿萊莎犯錯時她就罵他。她有她母親的溫柔和她父親的嚴厲。正是這盞燈照亮了阿萊莎不再清澈的雙眼,阿萊莎傷痕累累的心,阿萊莎荊棘叢生的未來。她的光芒是阿麗莎心中唯一的信念。

正如高爾基在《童年》中所寫的那樣,“似乎我周圍的一切都有一種安靜的、堅不可摧的`悲傷滲入我的內心。悲傷和快樂幾乎總是不可分割地共存於一個人的心中,只是以不可預測和不可理解的速度交替出現。”

那個時間可能離我們很遠,無法驗證《童年》記錄的內容是否真實,但是從《童年》開始,我們感受到的喜怒哀樂都是那麼真實。真正好的文學作品總是讓人很容易感受到情感的流露,彷彿就在那裏。阿麗莎所經歷的一切似乎都和我們親身經歷的一樣,包括快樂、悲傷、悲傷和興奮.

只能說我們做了一個真實而殘酷的夢。

童年讀後感12

文藝評論家丘科夫斯基說“《童年》不僅是部藝術珍品,而且是高爾基的自傳記,是他全中創作的註解,對於我們來說是極爲珍貴的。”

在寒假,我就讀完了這本高爾基的三步曲之一《童年》,這本書使我感觸很深——醜惡的社會,苦難的人間!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一個這樣的故事:主人公阿廖沙三歲時父親死於霍亂,母親帶着他到外祖父家生活,在這個家庭裏,父子、兄弟、夫妻間勾心鬥角,爲爭奪財產甚至爲一些小事常常爭吵鬥毆。外祖父喜怒無常,脾氣暴躁,兇狠地毒打外祖母,把阿廖沙也打得夫去知覺。外祖母對阿瘳沙非常疼愛,給他講傳說、童話和民間故事,雖有生活壓力而毫無怨言。母親被迫改嫁,幾年後患肺結核病去世。外祖父破產後阿瘳沙被迫流落人間,開始獨立謀生……

這本書使我在心裏豎立了一個偉大的外祖母的形象——她不僅對阿瘳沙很慈祥,十分善良,還聰明能幹,對誰都十分忍讓,這與文中狡猾、殘忍的外祖父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外祖母的愛就像是一束陽光,溫暖了阿瘳沙寒冷的心;外祖母的愛又像是一盞明燈,照亮了阿瘳沙孤獨的.心。在這冷冰冰的黑暗世界裏,她給了阿瘳沙無限的溫情和鍾愛。除了外祖母,誰還是阿瘳沙無遮攔天空下的陰蔽呢?

阿瘳沙的童年是黑暗的,與我們的童年相比,可真是千差萬別!阿瘳沙幼時父母去世,而我們呢,生活在一個幸福美好的家庭裏,有父母的關心,衣食住行都不愁,更主要的是,國家政府規定了九年義務教育,讓我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

以前在我的心中,花掉父母給我們的零花錢是理所當然的,於是大筆大筆地花在沒用的地方。如今看見阿廖沙撿破爛經歷,我想起流浪在大街上的乞丐們——他們有的穿着破爛的衣服,有的甚至光着身子。特別是那些年紀比我還小的可憐的小孩子,看着他們可憐兮兮的模樣,一股憐憫之情油然而生,給他們一些錢,他們都會激動地看着我們,看見們們喜悅的目光,我才懂得要勤儉節約。

如今,我們的童年已經離我們而去,來迎接我們的是生機勃勃的少年,讓我們記住童年美好的回憶,在陽光下幸福的成長!

童年讀後感13

——讀《童年》有感在花開花落、四季輪迴的時刻,你是否感謝過生命,感謝過你所經歷的酸甜苦辣?——合上《童年》的時候,我這樣問自己。有許多東西,我們不能抉擇,比如:身世、父母……,或許有人埋怨家境的貧窮,父母的老土,但你是否想過,有這樣一個人——命運的不幸使他成爲了孤兒,他來到一個充滿爾虞我詐、明爭暗鬥的家庭,整天充斥他耳邊的,不是爭吵,就是毒罵。可是,他仍用那雙天真的眼睛發現着美好,仍然用稚嫩的語調感謝着上帝,向他慈愛的外祖母一樣,臉上總洋溢着微笑。爲什麼一個命運如此不堪的男孩,卻在逆境中成長爲俄國最偉大的作家之一,我想,是因爲他懂得感恩,知道感謝這些困難帶給他的'歷練。掩卷沉思,我想起曾經在路上看到過這樣一個震撼人心的畫面:一個五六歲的,衣着破舊的小女孩,在寒風中咬着牙,用一雙佈滿炭黑的小手,吃力地推着一輛裝滿街頭小吃的三輪車,車的前頭是她同樣衣着不堪的母親。這樣一個小女孩,不僅沒有抱怨她貧苦的生活,反而用自己的力量,幫她難以維持生計的母親,分擔着肩上的重任。也許她的力量微不足道,可在我看來,她那懂得感恩的力量,足矣席捲我的一身,讓我感到羞愧。感恩,是一種心態。它會使你的身心更好的適應社會,適應自然。感恩,是一種對生命的熱愛。學會感恩,纔會懂得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學會感恩,才能發現生活的美好、世界的美麗,纔會永遠快樂地生活在真情的陽光裏。哪怕是一個認可的點頭,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小小的微笑都會給別人帶來莫大的力量,都會給生活帶來愛意和快樂。晨曦中,當第一縷陽光撩過我的牀頭,我笑着說:“呵,多美的陽光啊,又要享受美好的一天了。”當夜幕降臨,我對着滿天星光,許下許多美好的願望,送給愛我和關心我的人:感謝一路有你們陪我走過,用你們的愛給我信心與勇氣。所有的回憶,我都會含笑着一一拾起,把收藏的歲月展開:感謝一花一草,感謝出現在我生命中的每一處風景,感謝生活,感謝挫折,感謝這個世界給我的所有歡笑與淚水……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童年讀後感14

寒假裏,我讀了高爾基的《童年》。《童年》是高爾基根據自己的童年生活寫的一部自傳體小說。文中的高爾基,小名叫阿廖沙。他出生在俄國一個木匠家庭,幼年喪父,後母親改嫁,便將其送往外祖父家。八年的時間裏,阿廖沙的童年備受煎熬,只有外祖母的善解人意,才使阿廖沙在“地獄生活”中感受到快樂的存在,讓他堅強地生活下去,並教會了他許多道理。

阿廖沙在那離奇而又黑暗的生活中,充滿了殘酷,但是阿廖沙卻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堅強的挺了過來。大人之間的一切都以仇恨爲紐帶,就連孩子也爭先恐後的加入其中。兩個殘暴、自私的舅舅經常吵架。有一次,爭吵在廚房爆發。舅舅對外祖父狂吼一通,像瘋狗似的呲牙咧嘴,孩子們都嚇得哇哇大哭。這樣的“戰爭”時有發生,,而阿廖沙就是在這樣的家庭裏,過早地感受到人間的'痛苦與醜惡。

每個人的童年都各不相同,我在歡樂中成長,阿廖沙在悲慘中度過。與阿廖沙相比,我還是十分幸運的。當阿廖沙遭到外祖父的毒打、昏迷不醒時,沒有人照顧他。而我的身邊無時無刻都有人來照顧我、關心我。在學校,有老師和同學,在家裏有親人。而且我從來沒有感受過被人打、被人用柳木條抽的“滋味”。那可能是我無法想象的一種痛苦吧!這樣對比,更突出了阿廖沙悲慘的童年。

但是,正因爲阿廖沙生活在這麼一個殘酷的環境裏,才鍛煉出他過人的堅強意志。他必須學會自己照顧自己,自己安慰自己,自己學習自己。他飽受欺辱,但他仍舊堅持了下來。因爲是自己的堅強、永不低頭的精神支撐着他。

令阿廖沙記憶最深刻的一個人當屬他的外祖母。她是個慈祥而又和藹可親的老人,不管面對的是誰,她總是笑眯眯的。阿廖沙經常聽她講有趣的神話故事,同時教他做一個堅強、不向惡勢力屈服的人。在阿廖沙失落時,她能夠給予他正確的幫助,使他燃起希望之火,點起希望之燈,追求光明以擺脫黑暗。

每個人的人生都不會一帆風順,必將會有挫折來阻擋我們,只有學會堅強的站起來,勇敢的往前跑,才能追逐到自己的夢想。我們要向阿廖沙學習堅強的品質,只要我們能樹立不屈服的信心,做一個堅強、樂觀、善良的人,那麼我們就能迎接光明,擺脫黑暗!

童年讀後感15

馬克西姆·高爾基的《童年》舉世聞名。在一個很平凡的星期天下午,我翻開了它,情緒也隨着書上一行行黑色的宋體字忽起忽落……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深深地打動着我:他四歲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的外祖母到專橫的、瀕臨破產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生活。周圍殘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時甚至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會發生這樣那樣的事情。貪婪、殘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勾心鬥角;爲爭奪財產常常爲些小事爭吵、鬥毆……

在外祖父家,阿廖沙經常挨暴戾的外祖父毒打。他的朋友——樸實、深愛着阿廖沙的“小茨岡”(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擋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儘管會被抽得紅腫。但強壯的他,後來卻在幫二舅雅科夫擡十字架時給活活的壓死了。善良的外祖母也處處護着他。外祖母是全家人的精神支柱。她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也潛移默化地教他做一個不向醜惡現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樣。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多姿多彩的,是無憂無慮的。有那麼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麼叫做“捱揍”,因爲我們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許是一種無法想象的痛苦和悲傷吧。當然,除此之外,我們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間的'勾心鬥角,爲爭奪財產而打架毆打之類貪婪、兇狠的事情。更不會發生殘忍的把某個無辜的人無端地折磨致死這類想都沒想過的“恐怖事件”。

天哪,如此比較,我們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着天壤之別。我們每天生活在蜜罐兒裏,被甜水泡着,過着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是多麼幸福和快樂呀!我們從來不用考慮衣食住行,這些讓大人們操心承擔就足夠了,根本輪不到我們呢。

但擁有着這些,我們並不知足。我們總是奢求更多。因爲,在我們眼裏,大人們掙錢是那樣的容易,似乎都不費吹灰之力。我們多天真啊。的確,我們不用像阿廖沙那樣只十一歲就到“人間”獨自闖蕩。但讀過《童年》之後,我們應該悔過自己曾經的奢侈,我們應該不再浪費,我們應該學會珍惜。

那麼,就從現在開始吧。我們不再奢侈,不再浪費;我們開始爲長輩着想,體諒他們;我們更應該開始滿足自己的幸福生活。爲了以後,爲了將來,爲了我們到“人間”的那一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