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儒林外史讀後感[精品]

儒林外史讀後感[精品]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7W 次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儒林外史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儒林外史讀後感[精品]

儒林外史讀後感 篇1

《儒林外史》這是清代小說家吳敬梓出在哪工作的一部小說,全書以一位正直文人王冕的故事爲引子,接着寫了周進、范進中舉的故事,我讀了這本書之後有很多的感受,對封建社會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周進就是個老童生,一生之中科舉不得意,直混到給商人管帳的地步。在商人的資助下,他捐了個監生,又先後中了舉,成了進士,官至廣東學道。在南海主考時,他拔了五十四歲的老童生范進。范進中舉後,竟發了瘋病,被丈人胡屠戶一巴掌打醒。范進中舉後,書中這樣寫:“他笑了一聲,道:”噫!好了!我中了!‘說着,往後一交跌倒,牙關咬緊,不省人事。灌醒過來,竟發了瘋,一邊叫’我中了!一邊往門外飛跑,一腳踹在塘裏,掙起來,頭髮都跌散了,兩手黃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此時竟需要他平日害怕的胡屠夫打他一巴掌,他才清醒過來。“他周圍的人在他考中前後也儼然兩副嘴臉,其中尤以胡屠戶表現得最爲典型:先前的”現世寶窮鬼“一下子變成了”賢婿老爺“,連”尖嘴猴腮“也頓時變成了”體面的.相貌“這個故事揭示了科舉制度對讀書人及整個社會毒害之深。

《儒林外史》之所以廣爲流傳,其主要優點有三:其一是小說的諷刺藝術:《儒林外史》諷刺的矛頭雖然直接落在某一個人的身上,卻始終使人感到人身上的罪惡歸根到底是社會的產物,是當時的科舉制度造成的罪惡。比如像是周進看見號板一頭撞倒,范進聽見中舉忽然發瘋,馬二先生遊西湖無心賞景,只是大嚼零食,留意於自己所選八股文的銷路,都使人感到是那個社會造成的。其二是《儒林外史》在諷刺上並不排除誇張:就像是嚴監生臨死爲兩根燈草不肯嚥氣,周進撞號板,范進中舉其母快樂得一命嗚呼都是。但作者的誇張並不使人感覺虛假,而是從現實生活中提煉出來的。其三《儒林外史》的結構獨特:它沒有貫穿全書的中心人物與主要情節,而是分別由一個或幾個人物爲中心,其他人物作陪襯,組成一個個相對獨立的故事。每個故事隨着有關人物的出現而展開,又隨着有關人物的隱去而結束。

《儒林外史》以封建士大夫的生活與精神狀態爲中心,揭露了科舉制度對士人的毒害,進而諷刺了封建官吏的昏聵無能、地主豪紳的貪吝刻薄。附庸風雅的名士的虛僞卑劣,以及整個封建禮教制度的腐朽與不可救藥。

儒林外史讀後感 篇2

《儒林外史》是我國文學史上諷刺藝術達到最高峯的一部鉅著,也是一面封建社會的照妖鏡。它通過對封建文人。官僚豪紳。市井無賴等各類人物的真實生動的描寫,並涉及當時的政治制度。倫理道德。社會風氣等,讓人深刻地認識當時的封建社會。

說到讀史,有必要說說讀史的境界,在此借用佛教中的三種境界:〝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讀史的境界或許會因人而異,但大概不會偏離這三層意思:第一層境界是隻看到歷史的.表象,〝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第二層境界是能通過歷史表象看到當時社會的本質,〝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層境界是通過對歷史的瞭解從而提煉出能爲當今社會所用的意識並運用於當今社會,〝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閒齋老人說《儒林外史》〝讀之者無論是何人品,無不可取以自鏡〞,此僅爲讀《儒林外史》的第一層境界;通過《儒林外史》深刻認識當時的封建社會統治者大興文字獄,設博學宏詞科以作誘餌,考八股。開科舉以牢籠士人,以理學統治思想等方法來對付知識分子,其中,尤以科舉制爲害最深,影響最廣,使許多知識分子墮入追求利祿的圈套,成爲統治者的玩偶。學而無用的市儈,此爲讀《儒林外史》的第二層境界。

《儒林外史》中反映的是當時封建社會的客觀現實,但士子們醉心制藝,熱衷功名利祿的習尚,看不清當時的社會現實,則純屬當時人們的主觀意識問題,吳敬梓是〝世人皆醉我獨醒〞,他深切期盼能喚醒世人,或者說得更偉大些,他想醫治社會。拯救世人。如果這當真是吳敬梓寫作《儒林外史》的目的的話,則他的思想意識很值得當今社會有責任心的人所借用,此當爲讀《儒林外史》的第三層境界的首要內容。

當今社會有責任心的人應當如吳敬梓那般,用明晰的眼光和準確的判斷力,認識社會。認識事物,準確表現和揭露社會,瞭解社會和事物的本質,掌握社會和事物發展的規律,分清是非,引人愛俗。樂俗,或者因爲憂世傷俗,奮而醫世救俗,從而促進社會進步和發展,切不可以一己私利的眼光看待社會。看待事物,憤世嫉俗,蠱惑他人棄俗。反俗,讓人誤入歧途,更不可以擾亂社會謀取個人私利爲目的做出危害人民,反社會。危害社會的事情。

儒林外史讀後感 篇3

《儒林外史》以描寫明朝書生的故事,來描寫出當時社會的黑暗與腐敗,也藉此來諷刺清朝時期的科舉制。

吳敬梓是《儒林外史》的作者。他出生於名門貴族,深受儒家思想的薰陶,但由於經濟地位的變化,是他接觸了勞動人民,看到社會的黑暗,所以寫出了《儒林外史》。

書中有寫許多書生,如寫周進、范進爲考中舉人耗盡了畢生的精力,到鬍子花白還沒有考中秀才。儘管生活極爲困頓,還是念念不忘科舉考試。周進路過一處考場,進去觀看,觸動了一生的辛酸和痛苦,放聲大哭,竟然難過得死去活來。後來在一些小商人的幫助下參加了考試,博得了考官的'同情,才時來運轉。當他考中舉人時,以前譏諷挖苦他的那些人,都來奉承他,把他吹捧成最有學問的人。又如范進,中舉前家裏窮得沒有米下鍋,抱着一隻老母雞去集市上賣。當得知自己中舉的消息時,竟然喜極而狂,變成了瘋子,幸虧岳父胡屠戶打了他一巴掌,才使他恢復了清醒。這時候,當地的鄉紳等有頭臉的人物都對他刮目相看,有送房屋的,有送財產的,范進的生活立刻發生了變化。

《儒林外史》通過精確的白描,寫出“常見”、“公然”、“不以爲奇”的人事的矛盾、不和諧,顯示其蘊含的意義。例如嚴貢生正在范進和張靜齋面前吹噓:“小弟只是一個爲人率真,在鄉里之間從不曉得占人寸絲半粟的便宜。”言猶未了,一個小廝進來說:“早上關的那口豬,那人來討了,在家裏吵哩。”通過言行的不一,揭示嚴貢生欺詐無賴的行徑。又如湯知縣請正在居喪的范進吃飯,范進先是“退前縮後”地堅決不肯用銀鑲杯箸。湯知縣趕忙叫人換了一個瓷杯,一雙象箸,他還是不肯,直到換了一雙白顏色竹箸來,“方纔罷了”。湯知縣見他居喪如此盡禮,正着急“倘或不用葷酒,卻是不曾備辦”,忽然看見“他在燕窩碗裏揀了一個大蝦元子送在嘴裏”,心才安下來。真是“無一貶詞,而情僞畢露”。

此書描寫了許多人物,當中,馬二先生喜歡與他人談論文章,卻不知李清照;范進中了舉人,卻不知蘇軾爲何人,如此悲哀!

青年作家賈飛評價《儒林外史》,封建社會知識分子升官發財的一本教科書,從中可以看出在封建體制下,知識分子、鄉紳等扭曲的靈魂,同時也控訴科舉對人們的毒害。

儒林外史讀後感 篇4

《儒林外史》是一部諷刺小說,是一幅活生生的社會面貌圖。《儒林外史》把鋒芒射社會,寫秀才舉人、翰院名士、市井細民,而且是客觀的、寫實的,現在讀來,仍感嘆不已。

在當時認爲舉業高於一切,於是讀書人便死作那些八股文,認爲只要有了功名,便高人一等。於是隱蔽在這種心理背後的醜態被折射了出來,君不見那八十歲才中了狀元的樑灝,花白鬍子還是“小友”的周進,考了幾十年一朝中榜,高興瘋了的范進儒林中爲了功名利祿,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又何止這幾個?可是當他們考取了功名,真正爲老百姓做事,當一個好官的又有幾人呢?

進士王惠被任命爲南昌知府,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不是詢問當地的治安,不是詢問黎民生計,不是詢問案件冤情。而是查詢地方人情,瞭解當地有什麼特產,各種案件中有什麼地方可以通融;接着定做了一把頭號的庫戥,將衙門中的六房書辦統統傳齊,問明白各項差事的餘利,讓大家將錢財歸公。從今,衙門內成天是一片戥子聲、算盤聲、板子聲。衙役和百姓一個個被打得魂飛魄散,睡夢中都戰戰兢兢。而他本人的信條卻是“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朝廷考察他的政績時,竟全都認爲他是“江西的第一能員”。與他們相比開頭消失的王冕,中間消失風四老爹,結尾消失四大奇人。他們全是沒有任何社會地位、遊離於統治秩序之外的平頭百姓。他們的冰清玉潔、古道熱腸、淡泊明志,都與醜態百出的'儒林和官場形成鮮亮對比。

而那些有錢的財主們卻又爲富不仁。貢生嚴致中是橫行鄉里的惡棍。他強圈了鄰居小二的豬,別人來討,他竟行兇,打斷了小二哥哥的腿。他四處訛詐,沒有借給別人銀子,卻硬要人家償付利息;他把雲片糕說成是珍貴藥物,恐嚇船家,賴掉了幾文船錢。嚴監生死後,他以哥哥身份,逼着弟媳過繼他的二兒子爲兒子,謀奪兄弟家產,還聲稱這是“禮義名分,我們鄉紳人家,這些大禮,卻是差錯不得的”。

這林林總總的醜態也正說明白清朝黑暗統治下士大夫階層的墮落與無恥,政治的罪惡與社會的腐敗。幾百年後的今日,捧起《儒林外史》細細品讀。時而爲當時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而嘆息,時而又爲貪官污吏的卑鄙醜惡而生氣。吳敬梓以其幽默詼諧的語言,把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畫的入木三分。難怪後人有“慎勿讀《儒林外史》,讀竟乃覺日用酬酢之間,無往而非《儒林外史》”之嘆。

儒林外史讀後感 篇5

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莎士比亞說: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閱讀經典,可以提高自身知識儲備,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增強自己的精神力量,陶冶自己的高尚情操。

《儒林外史》以“功名富貴爲一篇之骨”貫穿全文,全書的思想內容主要分爲兩個部分:一是對科舉制度及儒林人士的嚴峻批判和辛辣諷刺;一是對理想社會和道德楷模的熱切渴求。就如書中寫道:蘧公孫由“名”的驅動來拜會馬二先生,馬二先生聽說蘧公孫不曾致力於舉業,便把舉業與做官的緊密聯繫不加掩飾的揭示出來,充滿諷刺之意。古人致力於舉業來取得功名富貴,今朝很多人不也是如此嗎?

很多人都認爲搞科研十分辛苦,不僅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想出名也十分困難。就如《黃曉明的兩個億婚禮和屠呦呦的半個客廳》這篇文章所述一樣,科研人員所得收入還不如一個戲子收入高。屠呦呦畢生致力於科研,飽受艱苦,可所得獎金卻只夠在北京買半個客廳,於是就有些人本想從事科研行業,但卻因爲諸多困難而放棄了。可是,如果人人因此而放棄爲國貢獻的機會,那我們的國家還有什麼發展;如果人人都因爲功名富貴才致力於舉業,那我們的國家還有什麼希望。

《儒林外史》的現實意義就在於反腐反俗,提倡理想社會,保持優秀的道德品質。我國近幾年的反腐活動提倡“老虎蒼蠅一起打”也是爲了抵制某些人爲了功名富貴而做出有損他人利益的行爲。

現今衆多的.“拜金族”都以“金錢至上”爲原則,用物質享受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裏。有的明星也是爲了提高知名度,惡意炒作,在社會上造成不良風氣。這些人,他們在物質上是得到了滿足,可精神生活卻如此的迂腐,這些令人嘲諷的行爲不應該早日杜絕嗎?

唐朝宰相盧懷慎清正廉潔,不搜刮人民錢財,他的住宅和家裏陳設用具都非常簡陋,當官以後,縱使身份高貴,但妻子和兒女仍然免不了經常挨餓受凍,他也不會爲此而貪污國家的一分錢。海瑞一生清貧,抑制豪強,安撫窮困百姓,打擊奸臣污吏,深得人民愛戴。陶淵明看透官場迂腐,離官歸隱,嚮往山水田園的生活。他們不曾渴望功名富貴,但求世人幸福安康,其事件才爲世世代代所流傳。所以,功名富貴又如何,都不及高尚的道德情操。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願世人少爲功名富貴而忙碌,靜下心來保持職業操守。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共同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做到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爲祖國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儒林外史讀後感 篇6

吳敬梓是清朝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文學素質十分豐富。他學習認真、刻苦,頭腦聰穎,不讀死書,但卻屢次科舉不中。出身於清朝的他,潛移默化地對那個時代的親身感悟,這也是他能成名的原因之一。

提起《儒林外史》,我的第一個反應便是被扣上“吝嗇”這個別名的嚴監生。

兩年前的一節語文課上,老師手捧着課本,邊來回踱步邊瞄着課本,照着一行一行字念着。教室裏,我們聽着老師講解的吳敬梓描寫的嚴監生,時而交頭接耳談論,時而捧腹大笑。依稀記得老師在點評嚴監生的片段時提到過,本文字裏行間,每句話,每個神態描寫、動作描寫都能體會出嚴監生吝嗇的性格,但全文都沒有出現過“吝嗇”二字。

這幾天又去回味一遍《儒林外史》,我便對它有了一個更深刻的瞭解。再去品味嚴監生的片段,也不難想象爲何會出現這樣一番場景了。

嚴監生在臨終之際,伸着兩根指頭就是不肯斷氣,不爲錢,不爲地,就只是爲了那區區兩莖燈草!恐浪費了油。直至趙氏挑掉了一根,他才肯放心,嚥了氣。這一個行爲實在是讓讀者哭笑不得。文中交代,他家中的穀物多到吃不完,爛在倉庫裏了。這種行爲往好的方面說可以是節約,但更好的表達方式應爲“吝嗇”,似乎更合理。

吳敬梓靠一行行生動的'文字構造成一個個活靈活現的畫面,爲了一盞燈莖,他居然始終不忍這麼嚥氣,讓讀者瞪大了雙眼。

中國的科舉制發源於隋朝,流傳了好些年。不知多少人,因爲一次中榜,頓時將自己封閉了多年的如山般的壓力一股腦全傾倒了出來,爲了能選上官而盲目跟隨大衆的腳步必然是錯的。

在如今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社會,又有誰能做到真真正正的清心寡慾呢?人人都在奔着名利而生活着。有時,我們也可以在自己身上尋到嚴監生的影子。我一直朝着自己所渴望的目標奔跑,即使目標達成,會不會抱怨,會不會變得貪婪了呢?

書中也有這樣一位人物,開篇的王冕,他也天資聰穎,不願交朋友,當然也反對世俗,最後逃往山中,隱姓埋名,認爲那兒纔是所屬他的人生觀點,與嚴監生大相徑庭,自然也走了不同的道路。

看一本書,回想其細節,悟出些許道理,繼續爲人生的路添塊小石子。

儒林外史讀後感 篇7

《儒林外史》不僅僅有豐富的深刻的思想,還有卓越獨特的藝術風格,通篇貫穿了諷刺藝術的技巧,它的諷刺藝術幾乎到達了超及古人,後無來者的地步。因此我更加喜愛這本書,它的語言藝術、文學藝術都是堪稱一流的。堅信這本文學經典會一向傳承下去!

《儒林外史》這部小說任用詼諧幽默而又筆觸尖銳的文字描述元末明初的一段考場官場趣事。故事的主人公多爲民間士林人士。透過對許多民間正直儒士的傾贊和對腐朽政客的鞭棘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和對改變如此灰暗世界的.期望。小說開篇描述了浙江諸暨縣的一個村子裏有一個少年叫王冕,因家境貧寒,他從小替人放牛,聰明穎悟,勤奮好學,他畫的荷花惟妙惟肖,呼之欲出,並且他博覽羣書,才華橫溢。他不願意接交朋友,更不願意求取功名利祿。縣令登門拜訪,他躲避不見;朱元璋授他諮議參軍的職務,他也不理解,心甘情願的逃往會稽山中,去過隱姓埋名的生活。

本書還揭露科舉制度培養了一批庸才及貪官污吏。如像進士王惠那樣,他被任命爲南昌知府後,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不是去詢問當地的治安如何,也不是去詢問百姓的生活,更不是去詢問案件的冤情而是查詢地方人情,瞭解當地有什麼特產,各種案件中有什麼地方能夠通融;之後定做了一把頭號的庫戥,將衙門中的六房書辦統統傳齊,問明瞭各項差事的餘利,讓大家將錢財歸公。從此,衙門內整天是一片戥子聲、算盤聲、板子聲。衙役和百姓一個個被打得魂飛魄散,睡夢中都戰戰兢兢。而他本人的信條卻是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朝廷考察他的政績時,竟一致認爲他是江西的第一能員。

書中還列舉了范進中舉的事例:明朝老童生范進科舉考試屢試不中,直到54歲才考中秀才,後又考取進士。范進中舉之前在家裏倍受冷眼,妻子對他呼西喚東,老丈人對他更是百般呵斥。當范進一家正在爲揭不開鍋,等着賣雞換米而發愁時,傳來范進中舉的喜報,范進從集上被找了回來,知道喜訊後,他高興得發了瘋。好在他的老丈人胡屠戶給了他一耳光,纔打醒了他,治好了這場瘋病。轉眼功夫,范進時來運轉,不僅僅有了錢、米、房子,而且奴僕、丫環也有了。范進母親見此歡喜得一下子胸口接不上氣,竟一命歸了西天。胡屠戶也一反常態,

一卷《儒林外史》,道盡了百年士林的風雲雨雪,辛酸苦嘆。

儒林外史讀後感 篇8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所有的付出都渴望回報。

科舉制度?它本來是一個爲了選取更多人才,讓讀書人公平競爭才存在的平臺。可是它始終抵不過世俗的污染,它變成了大家不再熟悉的樣子,變得不再公平,而是權貴們發表個人喜好的舞臺。那時的人們都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可是就算是這樣依舊有很多人不顧一切的踏上這條不歸路,他們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中舉上,即使這可能是一場永遠沒有回報的付出,他們這一路走來真的不容易,在通過科舉考試的`路上,有太多的艱辛和汗水,是我們無法體會的,但是在《儒林外史》裏有這樣一羣書生,他們不服輸有着堅強的意志,勇敢的追逐着自己的夢想。

范進呢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別人都是十年寒窗,可他呢用了五十年的時間,每天都在學習,好像在他的世界裏就只有學習和中舉這兩件事,就再無其他。可是他的苦讀也是建立在家人的奮鬥上的,在他讀書的時候,他的親人們過着連米飯都吃不上的日子,他從一頭黑髮讀到兩鬢斑白,可是科舉制度它沒有感情,也許你的文章寫得很好,但是每個考官他們都有不一樣的愛好,也許這次你的文章寫得符合這個考官的胃口,那麼成功的可能就會是你,但是范進他從來都沒有想過,他是拿着自己的一輩子在跟科舉制度做鬥爭,如果輸了,那苦日子就會是遙遙無期的,在他沒有成功之前,所有人都瞧不起他,即使是低身下氣的去求別人,也不一定會得到好臉色。也許在考場上你的文采高於他人,但是沒有賞識你的伯樂,或許更多的會是貪慾錢財的貪官,范進他考了五十年,失敗了無數次,每一次考試他都是在和命運做鬥爭,成功了就是無限風光,“一人得到雞犬升天”,好在范進他還是幸運的,在人生這場漫長的賭注裏,他終於贏了,他中舉了,本來這是一個令人高興的事情,可是范進他卻瘋了,可能在常人眼裏這是一件很怪異的事情,可是也就在於你能看到多少真相,中舉後瘋了這是多麼荒唐的事情,就恰恰透露出了,科舉制度對這個時代的影響之大,它毀了很多人的人生,很多個本該幸福的家庭,它是這個時代的敗筆。科舉制度,八股取士,它們鉗制了人們的思想,使人們成爲了學習的機器,那樣麻木,沒有夢想。

所以啊,不管遇到多少困難,都要堅強點,耐心點,總有一天,你承受過的痛苦會有助於你,生活從來不會刻意虧欠誰,它給你一塊陰影,必會在不遠地方撒下陽光。

總有一天,你會站在最亮的地方,活成自己最渴望的樣子。

儒林外史讀後感 篇9

一篇關於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文章,順便回頭又讀了讀《儒林外史》。開篇便借王冕之口道出以八股取士的弊病,而後便是科考文人的人生百態。三年一科,有些人窮其一生都在準備科舉考試,只爲一朝得道,飛黃騰達。古典諷刺小說裏,吳敬梓的這部《儒林外史》算是我最喜歡的作品了。白描述實的手法,讓一個個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躍然紙上。魯迅先生說它的藝術風格是“戚而能諧,婉而多諷”,真是十分之洽當。

我們這一代人對於這部作品印象最深的部分,應當就是被節選到中學語文課本中的范進中舉。五十多歲的范進依然堅持科考,最終中了舉人,高興瘋了。范進從此揚眉吐氣,一衆鄰里尤其是老丈人胡屠戶頓時一改往昔鄙夷,處處簇擁,前倨後恭,當真是刻畫得入木三分。我們彼時只說范進迂腐,八股取士害人,卻不見這背後又是何種慾望在驅使。私以爲課本里沒有的,范進之後夾起大蝦元子來迫不及待的一幕更爲精彩,只這一個舉動,數十年苦讀,滿口子曰詩云仁義道德,說到底可是是爲了功名利祿。而一朝得勢,心裏便不再有什麼仁義理智信,只想着如何填滿自我永無止境的慾望。

匡超人更是書中一個個性鮮明的形象,他從淳樸少年到僞君子真小人的轉變,讀來總讓人唏噓。大孝出場,年少家貧,心地善良,手腳勤快,奉養父母,體貼入微。相較於范進服喪期間破犖戒還多有狡辯,竟是天壤之別。然而恩師被誣,他結交了一幫對功名富貴一心向往卻求而不得的假名士,人生觀便開始扭曲。待到潘三教他做些拐帶人口,買囑槍手的事,他的眼中便僅有金錢利益,蛻變成了一個薄情寡義、虛僞狡詐的'小人。而這背後,是勢利的社會風氣和八股取士的制度。

《儒林外史》差不多就是中國文士社會傳統生活的全貌概括了,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算是一部警醒世人的好作品。若讀書只爲名利,那又怎會有人專心去做學問。追求物質並沒有什麼不對,可一旦頭腦貧瘠,思想淺薄,便容易陷入名利的漩渦,失了本心。總歸人能夠窮,志卻不能短,精神世界必不可埋沒。

儒林外史讀後感 篇10

《儒林外史》是清代小說家吳敬梓出在哪工作的一部小說,全書以一位正直文人王冕的故事爲引子,接着寫了周進、范進中舉的故事,我讀了這本書之後有很多的感受,對封建社會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周進是個老童生,一生之中科舉不得意,直混到給商人管帳的地步。在商人的資助下,他捐了個監生,又先後中了舉,成了進士,官至廣東學道。在南海主考時,他拔了五十四歲的老童生范進。范進中舉後,竟發了瘋病,被丈人胡屠戶一巴掌打醒。范進中舉後,書中這樣寫:“他笑了一聲,道:”噫!好了!我中了!‘說着,往後一交跌倒,牙關咬緊,不省人事。灌醒過來,竟發了瘋,一邊叫’我中了!一邊往門外飛跑,一腳踹在塘裏,掙起來,頭髮都跌散了,兩手黃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此時竟需要他平日害怕的胡屠夫打他一巴掌,他才清醒過來。“他周圍的人在他考中前後也儼然兩副嘴臉,其中尤以胡屠戶表現得最爲典型:先前的”現世寶窮鬼“一下子變成了”賢婿老爺“,連”尖嘴猴腮“也頓時變成了”體面的相貌“這個故事揭示了科舉制度對讀書人及整個社會毒害之深。

《儒林外史》之所以廣爲流傳,其主要優點有三:其一是小說的諷刺藝術:《儒林外史》諷刺的矛頭雖然直接落在某一個人的身上,卻始終使人感到人身上的罪惡歸根到底是社會的產物,是當時的科舉制度造成的罪惡。比如像周進看見號板一頭撞倒,范進聽見中舉忽然發瘋,馬二先生遊西湖無心賞景,只是大嚼零食,留意於自己所選八股文的銷路,都使人感到是那個社會造成的。其二是《儒林外史》在諷刺上並不排除誇張:像嚴監生臨死爲兩根燈草不肯嚥氣,周進撞號板,范進中舉其母快樂得一命嗚呼都是。但作者的誇張並不使人感覺虛假,而是從現實生活中提煉出來的。其三《儒林外史》的結構獨特:它沒有貫穿全書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節,而是分別由一個或幾個人物爲中心,其他人物作陪襯,組成一個個相對獨立的`故事。每個故事隨着有關人物的出現而展開,又隨着有關人物的隱去而結束。

《儒林外史》以封建士大夫的生活和精神狀態爲中心,揭露了科舉制度對士人的毒害,進而諷刺了封建官吏的昏聵無能、地主豪紳的貪吝刻薄。附庸風雅的名士的虛僞卑劣,以及整個封建禮教制度的腐朽和不可救藥。

儒林外史讀後感 篇11

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這是《儒林外史》開頭的幾句。能夠說,這也是整本書的靈魂所在。

這些話雖然已是老生常談,可真正能明白人的又有幾個學而優則仕,正是這句話害了一批又一批的讀書人。他們把讀書當成敲門磚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圓如意,書中自有美嬌娘爲了金錢,爲了財寶,他們能夠廢寢忘食地讀書,能夠從黑髮垂髫考到白髮蒼蒼:八十歲才中了狀元的樑灝,花白鬍子還是小友的周進,考了幾十年一朝中榜,高興瘋了的范進儒林中爲了功名利祿,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又何止這幾個魯迅先生稱封建禮教爲吃人的禮教,那麼稱封建科舉制度爲害人的制度也不爲過了。

讀書,其實強調的是一個漫長的求知過程。王國維說得很好,讀書分爲三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西樓,望盡天際路這是立志。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這是奮鬥。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纔是最終的勝利。在我看來,讀書就是人在不斷吸取精神食糧的過程。其中最關鍵的在於汲取,然後再轉化爲自身的力氣。這與一日三餐的功效是全都的:吃飯,汲取養分,再促進自身生長。

只惋惜,儒林中的某些學子們只注意食,即數十年如一日地讀書,卻忽視了汲取。讀書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敲開榮華富貴之門的工具。一旦到達目的`,這個工具也就毫無價值了。這些人,即使讀一輩子書,也不會有半點學問汲取轉化成自身力氣。這些書,除了造成他們的養分不良,別無他用。

當然,世人皆醉我獨醒,舉世渾濁我獨清的人在儒林中也不是沒有。王冕就是其中的一個。他從小就正因家境貧寒而爲鄰人放牛。在牛背上,他照舊博覽羣書,更自學成爲了畫沒骨花卉的名筆。此後,下到平民百姓,上到知縣財主都來索畫。但王冕性情不一樣,不求官爵。朝廷行文到浙江政司,要徵聘王冕出來做官,他卻隱居在會稽山。後人提到王冕時,經常稱其爲王參軍。但王冕何曾做過一日官能在功名面前,心如止水,不爲所動,也只有王冕這些儒林中的鳳毛鱗角了。

幾百年後的這天,捧起《儒林外史》細細品讀。時而爲當時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而嘆息,時而又爲貪官污吏的卑鄙醜惡而生氣。吳敬梓以其幽默詼諧的語言,把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畫的入木三分。難怪後人有慎勿讀《儒林外史》,讀竟乃覺日用酬酢之間,無往而非《儒林外史》之嘆。

儒林外史讀後感 篇12

這本書被視爲我國諷刺文學的經典之作,因爲這本書是用一則則平實又深刻的故事,讓我們知道科舉制度對中華民族在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起着多大的推動作用,但同時在對知識的追求上,造成了多麼嚴重的傷害。十八世紀,吳敬梓在南京完成這部傑作,留下他對懦弱學子的感嘆。

在這本書中,有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比如:勤學苦讀的王冕、愛財勝命的'嚴大育、騙吃騙喝的張鐵臂、坐吃山空的權勿用、還有知情達理的戲子鮑文卿……作家吳敬梓將人物刻畫得活靈活現,彷彿就發生在我身邊一樣。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戲子鮑文卿,他幫助了一位知縣,保住了知縣的烏紗帽,知縣感謝他,讓他在身旁坐下,但鮑文卿不肯,知縣請他吃飯,鮑文卿還卻直搖頭,直到管家陪他吃飯,他才歡歡喜喜地說笑起來。一位戲子都這麼知禮守義,我們真應該學習他這種精神。我比較佩服王冕的身處誘惑時表現出來的堅定,唾棄權勿用、牛浦郎、張鐵臂等人的不知廉恥。

這本書用一個個鮮活的故事講述了清朝科舉制度腐敗、考試弊端百出,既可以請人考試,又可以行賄,還可以冒名頂替。當安東昇爲安慶知府他去考察童生時,看到那些童生有代筆的,有傳考卷的,有丟紙團、扔磚頭的,擠眉弄眼的,惡形惡狀,無所不爲,甚至還有一個童生,藉口出去方便的機會,走到土牆根前,竟把土牆挖了個洞,伸手要到外頭去接文章。從隋朝開始科舉制度的出現,給了天下所有讀書人一個報效國家的機會。因爲它不分貧賤富貴,所有的知識分子都能憑藉真才實學進入仕途,爲國效力。但隨着歲月流逝卻慢慢變了質。至使到了清朝這樣的環境下能出什麼樣的人才官吏,而在這種環境下演生出一批批各種使詐耍滑的官員,又怎麼能使清政府千秋萬代呢。

《儒林外史》給我了許多思考,不僅有豐富的深刻的思想,還有卓越獨特的藝術風格,通篇貫穿了“諷刺”藝術的技巧,所以我更加喜歡這本書,它的語言藝術、文學藝術都是堪稱一流的。書中描寫了很多人物,讀了之後,我感觸萬千,知道了什麼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知道了什麼是真正的孝子,懂得了什麼是真正的勇敢。

儒林外史讀後感 篇13

今年寒假老師佈置寒假作業時,要求讀《儒林外史》,我興趣濃濃地讀了起來。這是古代有名的諷刺小說,我讀了兩三片後,發現果然名不虛傳,它讓我愛不釋手。

書中的《范進中舉》一文深深的吸引了我。它主要講述了范進在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和周進的幫助下,相繼中了相公和老爺的故事。54歲的范進在考相公時巧遇學識淵博並且富有同情心的學道周進。他一看范進的考卷非常生氣;二看,覺得還有玩味之處;三看,不禁拍案讚歎“真乃千古至文也”。於是周進將范進錄爲第一名。後來,他又瞞着老丈人胡屠戶去考試,結果又高中舉人,可結果卻讓他喜極而瘋……

《范進中舉》這篇故事深刻的揭露了八股科舉制度對古代文人的摧殘,《儒林外史》正是通過這樣一個個生動的藝術形象反映了封建社會末期,腐朽黑暗的社會現實,批判了八股科舉制度,揭露了當時殘酷的法律和統治者的腐敗無能與虛僞。

文學是比鳥還飛的遠的.夢想,比花開的還美的感情,比星閃的還亮的智慧,讓咱們多學文學,陶冶情操!

《儒林外史》讀後感篇"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流花謝知何處。"這是《儒林外史》開頭的幾句。可以說,這也是整本書的靈魂所在。

當然,"世人皆醉我獨醒,舉世渾濁我獨清"的人在儒林中也不是沒有。王冕就是其中的一個。他從小就因爲家境貧寒而爲鄰人放牛。在牛背上,他仍舊博覽羣書,更自學成爲了畫沒骨花卉的名筆。此後,下到平民百姓,上到知縣財主都來索畫。但王冕性情不同,不求官爵。朝廷行文到浙江政司,要徵聘王冕出來做官,他卻隱居在會稽山。後人提到王冕時,常常稱其爲王參軍。但王冕何曾做過一日官,能在功名面前,心如止水,不爲所動,也只有王冕這些儒林中的鳳毛鱗角了。

幾百年後的今天,捧起《儒林外史》細細品讀。時而爲當時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而嘆息,時而又爲貪的官污吏的卑鄙醜惡而憤怒。吳敬梓以其幽默詼諧的語言,把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畫的入木三分。難怪後人有"慎勿讀《儒林外史》,讀竟乃覺日用酬酢之間,無往而非《儒林外史》"之嘆。

儒林外史讀後感 篇14

"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情緒,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這是《儒林外史》開頭的幾句。能夠說,這也是整本書的靈魂所在。

有句話令的無數人走向讀書這條路,那就是學而優則仕。這句話引得無數儒生認爲讀書就是“敲門磚”。有的人從少年讀到白髮蒼蒼,有些人甚至是廢寢忘食來考取功名。讀書人一致地認爲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美嬌娘。可是回想古今,又有多少人能通過讀書進入仕途?知道爲什麼古代傳說都說仙女愛窮書生呢?這是因爲這些故事大都是考場不利,名落孫山的書生所做。

再看一下儒林外史,白髮蒼蒼但是還是“小生”的'周進、八十歲才中了狀元的樑灝以及考了幾十年一朝中榜,歡喜瘋了的范進等等。在儒林中,爲了功名,走入仕途而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的何止他們幾個?

我認爲讀書是一個求知的過程,並不是爲了功名而做無用功。

王國維說得很好,讀書分爲三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西樓,望盡天涯路"這是立志。"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這是奮鬥。"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纔是最後的成功。

可是,儒林中那些爲了功名而拼命奮鬥的儒生在第一步立志就走錯了。一心爲功名,讀書不認知。許多人都是爲了做官而奮鬥的。考場上的八股文就詮釋了考場上的醜惡。爲什麼在古代的科舉中有無數人要作弊?就是因爲科舉太難,能成功做官的沒有幾個。

當然,"世人皆醉我獨醒,舉世渾濁我獨清"的人在儒林中也不是沒有。王冕就是其中的一個。小時候放棄讀書爲家放牛。但是在牛背上還博覽羣書,僅僅因爲喜歡就練就了畫荷花的絕技。和大多儒生不一樣。王冕不求官爵。朝廷讓他做官時他已經隱居在會稽山。後人提到王冕時,常常稱其爲王參軍。但王冕何曾做過一日官能在功名面前,心如止水,不爲所動,也只有王冕這些儒林中的鳳毛鱗角了。

捧起《儒林外史》細細品讀。爲當時儒生的庸俗可笑而嘆息,時而又爲貪x污吏的醜惡而憤怒。吳敬梓把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畫的入木三分。難怪後人有"慎勿讀《儒林外史》,讀竟乃覺日用酬酢之間,無往而非《儒林外史》"之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