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傅雷家書讀後感15篇(精華)

傅雷家書讀後感15篇(精華)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5W 次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傅雷家書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傅雷家書讀後感15篇(精華)

傅雷家書讀後感1

中國藝術最大的特色,從詩歌到繪畫到戲劇,都講究樂而不淫、哀而不怨、雍容有度,講究典雅、自然;反對裝腔作勢和過火的惡趣,反對無目的地炫耀技巧。而這些也是世界一切高級藝術共同的準則。

凡是一天到晚鬧技巧的,就是藝術工匠而不是藝術家。一個人跳不出這一關,一輩子也休想夢見藝術!藝術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隻注意手段的人,必然會忘了他的目的。

一切偉大的藝術家(不論是作曲家、是文學家,是畫家……)必然兼有獨特的個性與普遍的人間性。我們只要能發掘自己心中的人間性,就找到了與藝術家溝通的橋樑。再若能細心揣摩,把他獨特的個性也體味出來,那就能把一件藝術品整個兒瞭解了。——當然不可能和原作者的理解與感受完全一樣,瞭解的`多少、深淺、廣狹,還是大有出入;而我們自己的個性也在中間發生不小的作用。

世界上最有力的論證莫如實際行動,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則;自己做不到的事千萬勿要求別人;自己也要犯的毛病先批評自己,先改自己的。

一切的藝術品都忌做作,最美的字句都要出之自然,好像天衣無縫,才經得起時間考驗而能傳世久遠。

受教育的目的只是培養和積聚更大的力量去幫助別人,而絕對不是盲目自我擴張。

傅雷家書讀後感2

這封書信是傅雷寫給兒子傅聰的,字裏行間透露着傅雷深深的愛子之情。對於不斷長大的兒子,傅雷希望他能在外面的世界茁壯成長,但又不忍孩子遠離身邊。其實家長們都一樣,辛辛苦苦地一點點將兒女哺育成長,希望孩子們長大能成爲一個有用的人。而傅雷和他的妻子也是這樣,用自己畢生的心血去培養傅聰,真是愛子情深。

從這個片段中,我體會到了父母對兒女含辛茹苦的.養育之情,他們辛辛苦苦工作,爲兒女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兒女在一個舒適的場所學習,我們每個人都體會過這種深厚的感情。當我讀着這本家書,我感受到的是父母那顆熾熱的心,溫暖地照在兒女的心田,使兒女茁壯成長

一封家書,字裏行間可見傅雷對傅聰的關愛,一個嘔心瀝血的慈父形象在紙上躍動,我被傅雷的一顆愛子之心深深感動。

傅雷家書讀後感3

在讀書時,我一直在想,如果有傅雷這樣一位父親,那可真是太不幸了,可是越來越往後讀,我又覺得如果有傅雷這樣爲父親,那可真是太幸運了。

在書的後半部分,我越來越覺得傅雷是一個稱職的好父親,他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有錯誤就跟孩子道歉,孩子有錯誤就細心指導,語氣溫和。像在1945年的信中寫道:”自己責備自己而沒有行動表現,我是最不贊成的。只有事實才能證明自己的心意,只有行動才能表明你自己的心意。“這句話也同時警示了我,我讓我知道失敗後的目標在哪裏。

從書中的處處地方,都流露着傅雷深深的'愛和濃濃的親情傅雷家書也是我們該看看的家書,它將中華民族的優秀道德清楚闡述出來,我們也應做到信中那樣,不讓父母操心,將它作爲我們立身行事的準則。

傅雷家書讀後感4

首先,傅聰介紹了最近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彈琴的技巧好了許多;工作忙累,每日堅持練琴好幾個小時,可見他的刻苦用功。

其次,他也談了談他最近讀的《人間詞話》,“十分動人,許多話使人豁然開朗,好像認識了一個新的世界”“每次重讀,仍然是新鮮而動人心魄的”,這是傅聰對這本書的評價。這本書給傅聰許多啓發與靈感,字裏行間洋溢着對中國文化的熱愛。他還建議學藝術的人應該多讀《人間詞話》,用信中話來概括,是因爲“讀這樣一本文藝批評,就像是受了一次深刻的藝術家的修養和人格的'教育”,表現了他對中國藝術發展的關心。信中對比了歐洲大建築與北京,借波蘭人對傅聰的印象,和波蘭文化部長說的話抒發了傅聰對國家的熱愛以及作爲中國人的自豪。

這封信表現出了傅聰不僅刻苦用功,潛心藝術,而且注重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他雖身處國外,但他依舊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爲自己做爲一箇中國人而驕傲。

傅雷家書讀後感5

當我讀完《傅雷家書》這本書後,我的感觸很深。

《傅雷家書》這本書主要寫了父親對兒子的教育,教育他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的問題,教導兒子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境時不氣餒,獲大獎時而不驕傲,對於如何勞逸結合,正確理財,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都提出了意見與建議。

這種教育從內容中就可以看出。例如:”以演奏而說,我覺得大體很好,一氣呵成,精神飽滿。細膩的地方非常細膩,音色的變化確實很多,我們聽到了都很高興,很感動。好孩子,我真該誇你幾句纔好,回想到一九五四年四月你從昆明回到上海的時候,你真是從低窪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從此注意這個修養,將來一定能攀登頂峯。“從這個段落中就可以看出,傅雷對兒子的肯定,有着共有努力拼搏的決心,以及有成功的.信心。

最後,我想用傅雷所說的一句話來收尾:”真正的光陰絕不是有沒有黑暗的時間,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罷了。真正的英雄絕不是永沒有放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放下的情操所屈服罷了!“

傅雷家書讀後感6

今天,我終於把我要看的《傅雷家書》看完了。一直以爲《傅雷家書》只是寫一些無聊的事情,但是看完了這整本書以後,讓我的思維又跨越了一個行的新的臺階。

《傅雷家書》是傅雷寫給孩子傅聰和傅敏的家書。教育他們要先做人,後成“家”,這樣,纔是養成他們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的體現,正因爲如此,傅雷夫婦成爲了中國夫婦的典範!

傅雷教育孩子也是嚴厲的,只有這樣纔有效果,纔會使孩子成就大業。而爸爸媽媽的想法不也是如此嗎?俗話說:“嚴是愛,鬆是害”爸爸媽媽對我們嚴厲,總是有他們的理由的`,我們只要虛心接受,努力去做,就一定能實現自己的夢想的!

傅雷對孩子的愛與關懷,再一封封家書中便可以看出,他們通過書信一起討論問題,分享趣事……回想起來,發現傅雷對樂曲的領悟是格外深的,都有一番自己獨特的見解,這是使我萬萬想不到的。

許多優秀的作品,都有它的不同之處,而這本《傅雷家書》,它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這個本書是以書信的格式寫的,使我讀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傅雷家書讀後感7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子女的信件。可它並不僅僅僅是一些信件,而是一部真正的教子之書。

整部書中充滿父愛,思想與藝術。傅雷的教子有方是出了名的,他的教育方法與傳統的中國式教育方法有所不一樣,或許這就是這本書的個性之處了。

傅雷從多種身份,角度與立場同兒子對話,可謂一人多角。他與兒子的關聯並不是單純的父子,他們互相學習,關聯平等。

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這麼一句簡單的話不僅僅顯示出傅雷是個深情的父親,他卻更像是一個明白兒子的'知心好友。

此書同樣是一部富有藝術性的作品,從文學到音樂,作者的思想無不獨立而又深刻。

這部書不僅僅適合所有父母讀,我認爲更適合中學生閱讀。它能提高我們的藝術修養,最重要的是能使我們瞭解到身爲父母內心的想法與天下父母對孩子的愛!

傅雷家書讀後感8

《傅雷家書》是一把打開智慧大門的鑰匙,也是一座啓迪心靈的寶座。

在家書中,傅雷似乎什麼都懂,因爲各種各樣的內容都能在其中呈現。他指導傅聰的音樂以及生活,他評論中中國文化與藝術的發展,他追述中國石刻畫的來源,他還會去聽演奏並與兒子談論其中的`優缺點......他在文學、繪畫、音樂等領域都有獨到的見解。

而且傅雷與兒子說的一些經驗,一起談論都是言傳身教的,並不會只是嘴皮子工夫。不管是看了一本書,翻譯了一篇文章,聽了一些崑曲,一旦有所感悟都會與妻兒分享,並且,在傅聰已經爲人父時,傅雷也是會提醒傅聰要注意的問題。

雖然兒子身在國外,但是傅雷仍然會給傅聰寄去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交流中國傳統文化,叫他不要忘記中華民族的音樂氣質。看來,他不僅要自己當一個愛國的赤字,也要他的兒子成爲和他一樣熱愛祖國的人。

這是一位多麼偉大的父親啊!

傅雷家書讀後感9

書中有這樣一句話令我記憶猶新:“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一潭死水;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解脫。”多麼深刻的一句話啊。

從書中,我知道了,傅雷是非常細心的一個人,他對兒子的關懷無微不至,大到人生哲理,小到爲人處世,傅雷愛兒子,但卻不溺愛兒子,他對兒子悉心培養,希望他成爲一個時刻愛國、淡泊名利的人,這樣的父親怎能不令人敬佩呢?。

信中,傅雷對兒子寫到:“長篇累牘地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奇妙的說長道短,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在演奏姿態方面。”

多麼真摯感人的`話語,傅雷把對兒子各個方面的關懷、培養都寄託在了這一封封書信裏,他希望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希望他成爲“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家書中,濃濃的親情洋溢在字裏行間,彷彿父母和子女是不只是親人,更是無話不談的朋友。

傅雷家書讀後感10

最近,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得到了《傅雷家書》這本書信式的小說,這本書,是我看過書籍裏面最具有教育意義的書。 整部書中充滿父愛,思想與藝術。傅雷的'教子有方是出了名的,他的教育方法與傳統的中國式教育方法有所不同,或許這就是這本書的特別之處了。 傅雷從多種身份,角度與立場同兒子對話,可謂ldquo;一人多角rdquo;。他與兒子的關係並不是單純的父子,他們互相學習,關係平等。 ldquo;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rdquo;這麼一句簡單的話不僅顯示出傅雷是個深情的父親,他卻更像是一個理解兒子的知心好友。 此書同樣是一部富有藝術性的作品,從文學到音樂,作者的思想無不獨立而又深刻。 我覺得,不管是父母,還是小孩,每個人都應該去看看這本《傅雷家書》,因爲這本書真的能教給我們許多的東西

傅雷家書讀後感11

從古往今,好的家風世代相傳,經久不息,一封家書,傳遞的不只是話語,更是情感的交流和溝通,小小的.一封家書蘊含了濃濃的父愛和母愛,抵過了萬金。傅雷對兒子傅聰的濃濃父愛更是飽含其中。

《傅雷家書》這本書共186封書信,是父親及母親從1954年開始至1966年所寫。其內容主要講述了成爲鋼琴家的傅聰出國留學,在留學期間的藝術進展及情感發展,還有父親對兒子的誇獎與批評。其中傅雷在家信中不斷強調要傅聰多次對自己進行自我批評、自我反省,不能驕傲,要時刻保持自己的赤子之心,用心去感受藝術。從傅雷的話語中,我認識到自我反省的重要性,認識到世上沒有十全十美,但求盡心盡力,也認識到做事要有始有終,不半途而廢,要時刻關注健康,生命是本錢……

孜孜的教誨,不僅使傅聰得到了啓發和教育,也使後人受益匪淺並感受到了濃濃的父愛。《傅雷家書》是一本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的教子好書,值得細細去品味。

傅雷家書讀後感12

家書是維繫親情的紐帶,傅雷給兒子寫的家書中傳遞出父子間最真摯的情誼,還有拳拳赤子之心和愛國熱情。

書中有傅雷作爲一名普通父親對遠在異國他鄉的孩子的關心、擔憂和叮囑;能夠作爲兒子的老師兼朋友,和兒子如同知己般交談、討論各種生活、工作的情況,對藝術、文學進行深入探討;還有作爲一位具有高尚愛國情懷,優秀品行和修養的中國人,教育孩子養成優良行爲準則,學會爲人處世的道理。同時擁有一顆赤子之心,懂得報效祖國,爲國家、爲人民貢獻自己的熱血,盡一份自己的責任。

傅雷家書中字裏行間流露着濃濃的親情,是“充滿父愛,苦心孤詣的教子篇”。傅雷持續不斷地寫信給傅聰,激發年輕人的感想,訓練孩子的文筆和思想,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時刻警醒孩子如何爲人處世,知道國家的榮辱、民族的尊嚴和藝術的水準要求。不斷指導、勉勵和鞭策孩子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這些信不只是寫給傅聰,也寫給我們年輕人,告訴我們不斷提升自己,不斷奮鬥,爲國家出力。

傅雷家書讀後感13

在寒假期間,我讀了一本書,叫做《傅雷家書》,這本書讓我印象深刻。

傅雷是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他是一個博學,睿智,正直的學者,極富個性的人。

父親傅雷對當今中外的文學、音樂、繪畫、涉獵廣泛,研究精深,個人的文化修養極高。而他培養的對象又是從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終於成長爲國際大師的兒子傅聰。他深刻懂得,藝術即使是像鋼琴演奏也需要嚴格的技術因素,但絕不是”手藝“,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體現。

讀了《傅雷家書》之後,真爲傅雷先生對人生的如此認真和對子女的如此關愛而感動萬分。傅雷在書信中善於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

讀了這本書,讓我更多的瞭解與理解父母。

傅雷家書讀後感14

《傅雷家書》是傅雷(及其夫人)寫給兒子傅聰(和兒媳及傅敏)的家書,從1954年傅聰去波蘭學琴,到1966年傅雷棄世,十餘年間父子(母子)幾乎只能通過書信溝通。一方面,二老對兒子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很關心,在家務瑣事、接人待物、婚姻生活等方面時刻提點他(我收穫了兩份菜譜,還決定效仿傅式家庭記賬法)。

另一方面,還把他當成是知己,一同討論音樂、文學等藝術。老爺子真厲害,通英文法文(給兒子寫信用中文,給兒媳寫信用英文,給兒子老師寫信用法文)懂文學、音樂和美術(各項藝術都被他打通了,非但兒子說啥他都能指點一二,便是當時的藝術家也常常來聽他意見。經常就是——你感興趣的.這個問題,我剛翻譯過一本,未出版先抄錄給你。老爺子的業餘愛好是收藏,經常給兒子寄小古董。)

傅聰兼具天賦和努力,年少成名,卻能持提升藝術水平。這小子第一次離家出走,是因爲和父親爭論貝多芬最優秀的作品究竟是哪一個。他們一家真是有意思!

好的文藝作品真是振奮人心,感觸太多了,先簡略概述。

傅雷家書讀後感15

《傅雷家書》是傅雷寫給兒子傅聰,其中大部分是寫給出洋在外並最終成爲著名鋼琴演奏家的大兒子傅聰的信。

信中有對過去教子過於嚴格的悔贖;有對兒子進步的表揚和鼓勵;有對音樂和藝術的指導和探討;有對黨和國家建設及運動的看法和意見......我們不僅明白了傅雷之所以能夠成爲一代翻譯名家的原因,更會從中學到如何育子成才的人生真諦。

掩卷回想,最大的感觸就是傅雷對藝術甚深的造詣,傅雷對於藝術的領會,這便使我不禁想到文學與藝術是相通的'。細讀完這本《傅雷家書》,感覺是像戲曲那樣給人以不俗的氛圍和回味的餘地。

這是一本教育子女的好書,我們也可以通過這本書瞭解自己的父母,父母可以通過這本書瞭解我們,傅雷在信中所寫已成經典,永垂不朽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