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中外文學名著讀後感

中外文學名著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6W 次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外文學名著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外文學名著讀後感

中外文學名著讀後感1

看完水滸傳這本書,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108個梁山英雄好漢的英雄氣概,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水滸傳》是一部非常經典的中國名著,與它相媲美的還有《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號稱"中國四大名著"。《水滸傳》它真實地描寫了宋代農民起義,發展和失敗的全過程,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及統治階級的罪惡。它以傑出的藝術描寫手段,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的發生,發展和失敗過程的一些本質方面,說明造成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是"官逼"。

《水滸傳》寫英雄們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況,但是在逼上梁山這一點上,許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於生活不下去,他們不滿官府的.剝削,積極參加劫取"生辰綱"的行動,從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寶是由於受地主的掠奪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魯智深是個軍官,他嫉惡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結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貧民,爲打抱不平和報殺兄之仇,屢遭陷害,終於造反,勇猛地向統治階級進行衝擊。他是從血的教訓中覺醒過來的。

我讀《水滸傳》,最喜愛天雄星豹子頭林沖。他生性耿直,愛交好漢,武藝高強,慣使丈八蛇矛。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六,馬軍五虎將中第二員,初充太尉府八十萬禁軍教頭。因他的妻子被高俅兒子高衙內調戲,自己又被高俅陷害,在發配滄州時,幸虧魯智深在野豬林相救,才保住性命。被髮配滄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場時,又遭高俅心腹陸謙放火暗算。林沖殺了陸謙,冒着風雪連夜投奔梁山泊,爲白衣秀士王倫不容。晁蓋、吳用劫了生辰綱上山後,王倫不容這些英雄,林沖一氣之下殺了王倫,把晁蓋推上了梁山泊首領之位。林沖武藝高強,打了許多勝仗。在征討江浙一帶方臘率領的起義軍勝利後,林沖得了中風,被迫留在杭州六和寺養病,由武松照顧,半年後病故。林沖雖武藝高強,但有時卻懦弱隱忍。

我愛讀《水滸傳》!

中外文學名著讀後感2

襲人轉過了頭,對着寶玉微微一笑,黛玉瞅了寶玉一眼,寶玉也只一笑,那邊的寶釵一句話沒說,只有些深意的看着,賈母笑的卻合不上嘴了。

妹妹是嬌弱的,溫和一笑,便足以讓寶玉充當護花使者,她多愁善感的輕撇秀眉,含着眼淚將逝去的桃花埋葬。而她從小與女子廝混在一起的寶哥哥,亦是陪着她一起看孤落飄零。

《紅樓夢》有兩大陣營,一是寶釵,二是黛玉。

應該說,寶釵是一個深受傳統思想文化禁錮的女孩,文中也沒有提及她究竟是不是喜歡寶玉,只是明示了賈府元春站在了寶釵的一邊。沒人會在意寶釵的意見,她和寶玉一樣。只是封建貴族制的犧牲品。

寶玉犯錯捱了打,寶釵義正言辭,勸道“你是要改過了罷。”於是她被學者定位封建統治的衛道士。

林妹妹哭哭啼啼的紅腫了眼,哭道“你是要改了麼?”她被定爲賈寶玉的紅顏知己。

賈寶玉最後怎麼說?他說:不改!打死也不改!

我們對《紅樓夢》進行細讀品味,就會發現“願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只是一個空泛而美好的願望。

說到底,惟其艱難,主人公的受難,更能凸顯寶黛二人愛情的價值感。我們並不能偏激的.說誰對誰錯。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它比名利,比金錢,比青春都要重要一點點,不多,就一點點。

襲人可以說是裏面最可憐的一個角色,襲人是寶玉的通房丫頭,日後寶玉成婚了,她也是有一席之地的。林黛玉有時還會笑稱襲人是嫂子,可見黛玉對這事也是有看法的。

當我看到襲人開始在人前搬弄是非,想讓黛玉搬出去的時候,我從她身上看到了凡人容易犯的毛病,自私,軟弱,首鼠兩端。可她應該得到諒解,因爲不是不同情他人,就是不憐憫自己。

等我們看到了紅樓的結局:黛玉的慘劇,寶玉的悲劇,寶釵的鬧劇。

故事就會發現能夠受傷也是一種福氣,即使是像黛玉那樣失戀了,一夜之間老了十歲也不介意,假如能大哭一場就好了。有多少人能像她一樣抱着自己的抱負與才華和對寶玉的愛和恨走呢?

我的意思是:假如有一種人生歸宿可以選擇,那麼,死於傷心,比活在心如枯槁不發芽的灰暗生活裏,更合我意。

林黛玉那種“碧雲天,黃花地”的哀愁,並不是空泛無由的,好的感情總是最接近人類美的本質。女子對此的追求要更偏執些,註定也要受更多的苦。

寶黛二人的故事告訴了我們:感情是一種如此稀缺的資源,除了珍惜,我們別無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