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通用】愛的教育讀後感14篇

【通用】愛的教育讀後感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8W 次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愛的教育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通用】愛的教育讀後感14篇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1

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繽紛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帶着這個思考,我與一個意大利小學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

愛,像空氣一樣每天圍繞在我們身邊,因爲無影無蹤,所以經常被我們忽略。有首歌裏唱:“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是啊,愛在我們之間無處不在。父母對你的愛,親朋好友對你的關懷……可當讀了<愛的教育》後,對它又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愛的教育》採用了日記體的形式,講述一個名叫安利柯的小男孩的成長故事,並且清楚具體地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家庭、學校、社會裏的所見所聞,內容上洋溢着對祖國、父母、老師、朋友的真摯的愛,讓人倍加感動。《愛的教育》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賣炭人、小石匠、鐵匠的`兒子、帶病上課的老師……

《愛的教育》我是一口氣讀完的,好幾次都讓我淚溼眼眶,更是被它深深地吸引了。這部小說蘊涵着愛的感動,是一種偉大的感情。我感覺我與書中的安利柯相比,真的是差遠了。現在,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富有,可是卻不太懂得愛自己的父母了,他們給了我們無限的愛,而我們又付出了什麼?難道我們就只知道愛自己嗎?這本書悄悄地改變若我,現在的我可大不一樣了,媽媽做飯,我就把碗筷擺好,她做好飯,我就給她遞盤子,然後再把飯菜端到桌子上,我還學會了做飯,做家務。當他們上班時,我會有意識的把家裏收拾乾淨。我走入了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麼學習、生活、相處的,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生活的追求。當讀到安利柯描繪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爲國炸斷雙腿,捨生忘死守護家園的動人場面時,我想到了我們國家也曾浸透着無數人的鮮血,是他們無怨無悔的付出,纔有了我們現在幸福的生活。同樣是爲了自己國家的未來,同樣的可以拋棄一切誓死保衛自己的國家。愛的偉大,不僅在於個人,還在於整個社會和集體。

雖然我們現在還不能完全明白愛的含義,但我們在一點點的學習和體會,它沒有明確的答案,但它是無窮的、博大的、偉大的。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2

這個假期充實快樂,因爲我有計劃的度過了每一天,還給孩子做了好榜樣。假期閱讀必不可少。從教十八年,每想起被揮霍的假期,深感慚愧。

假期我和孩子一起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重新讀《愛的教育》,感動之餘,又多了幾分感慨。《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耗時10年創作完成的。講述了一個叫安利柯的四年級小男孩的成長故事,內容主要包括髮生在安利柯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誡啓發性的文章,以及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節,都把“愛”表現得精細深入、淋漓盡致,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絃。故事從頭到尾都讓我感動着,讓我思考着。書中沒有深奧的'道理,全是一個個來自真實教育生活的小故事,娓娓道來,情真意切,令人怦然心動,又不得不深思。

孩子是我們播撒愛的地方。作爲一名小學老師,我一直信奉着:親其師,信其道。我們無法否認,教師的親和力,孩子的學習氣氛往往和熱烈的感情聯繫在一起。孩子常常會因爲尊敬喜歡某個老師,而有意識地增強着自己的學習責任心,願意學習他們喜愛的老師的學科。這一點,我是深有體會的。

我覺得,讓孩子們喜歡你、相信你,其實比什麼都重要!教育其實有時十分簡單,一點點的發現、一點點的肯定,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出現“情況”時,如果用我們慣常的思維去呵斥,往往會發現,所有的苦心灌輸會顯得多麼貧乏和無力。我們不必太着急今天他失了一分,明天他錯了一題,只要再耐心一點,多給孩子以探索的機會;再細心一點,善於發現寶貴的萌芽;再多一點耐心,及時抓住時機,成功就不會遠了。

讓學生喜歡你、相信你其實真的很簡單。只要我們堅信着:教育,是從愛開始的,你就會有無限的動力去愛孩子。教育從愛開始,從愛走向完美。望着那純真而期待的目光,當我們困惑、煩惱與無奈時,讓我們記住愛的力量,用自己的關愛去點燃學生的生命,幫助他們創造人生的輝煌。

正如老一輩教育家夏沔尊先生說的:“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我將從我的女兒身上開始,延續愛的教育。最終所有的學生就會像我的子女,這是一個媽媽應該做的更是一個教師應該做的。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3

《愛的教育》放在我的牀頭已經有幾個月了,今日偶然翻到,於是就拿出來細細品位。幾個大大的字印入眼簾,便開始思索:在這紛飛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它的力量究竟有多大?眼角的餘光忽然定格在那天爸爸買回的晨報上,一欄醒目的標題把我吸引住了“寶貝,如果你能活着,必須記住我愛你”這是一位媽媽寫好的信息,在全國人民都無法忘記的5月12日中,四川汶川發生8.0級大地震,剎那間,一座美麗的山村小鎮被損壞得滿目瘡痍,廢墟中她跪着的身體保護着剛剛出生不久的嬰兒,最終,在70幾個小時後,孩子得救了,而她卻永遠離開了人世。看完後,眼淚竟不聽使喚地“嘀嗒,嘀嗒”流了下來。原先,這就是愛,一位偉大的母親對自我的骨肉看似平凡卻驚天動地的愛!它的力量超越了生命,它的力量蛻變成一股暖暖的氣流溫暖着孩子。

愛,像空氣,每一天縈繞在我們身邊,因爲它無影無形,所以常常會被我們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就如孩子與母親之間的愛,如此平凡,可很多人卻無法感受到。安利科有一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此刻的好多跟我年齡相仿的學生都爲自我的日記鎖上了一把小小的鎖,把父母排斥在千里之外,這究竟是爲什麼呢?我不明白,難道親情的力量還不及一把鎖嗎?

繼續閱讀着,我明白了《愛的教育》描述的是一羣充滿活力,進取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雖然他們出生到性格都有迥異,但他們身上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我的.祖國意大利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是我們中國學生比不上的,同時也是令人羨慕的。那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教師讀給這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讀了《愛的教育》,我目睹了安利科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的。在感動中,我發現愛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這是我獲得的意外收穫。在《愛的教育》中,把愛比作很多東西,確實是這些但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答案。但我明白“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萍水相逢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甚至“消失”,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珍惜的。

暖洋洋的愛吹動着歲月的風鈴,奏響迷人的戀曲,如流星劃過天際,彷彿一首純情的抒情曲,一支幽婉的小夜曲,盪漾在我心頭,閱讀完《愛的教育》懂得了許多,也明白了許多。

其實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完美的明天……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4

這個暑假規定的課外閱讀書籍中有本關於愛的書。以前對愛的理解,很侷限,讀了這本《愛的教育》,我有了一些感悟。那到底,什麼才叫愛呢?

這是一本日記體小說,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用他“語淡而味不薄”的文筆給我們緩緩講述了一名意大利小學生的日常生活。在意大利,各個階層的孩子們都在一起,他們互相幫助,自尊自愛,無論你是紳士的兒子,還是買菜人的兒子。當然他們也會有點小矛盾,但總能用最溫馨的方式圓滿。作者的父親是個很有教養的人,他常和主人公做書面談話,告訴他人生的道理。每一個章節(也就是書中日記中的每一月)都會有一個每月故事,都是包含了愛、哲理的故事。也許,他們所說的話、行爲舉止看起來都很平常,但這一切都是受到心中愛的呼喚才做出的舉動啊!這纔是這本書的魅力之處!

我印象最深的一個故事是“毀人心靈的毒蛇——妒嫉”。代洛西是個風度翩翩,做事很乾練的品學兼優的`模範學生。無論是氣度、修養、學識,還是待人處事等各方面,他都有令人刮目相看的表現,是一位極受全班同學尊敬的班長。可是愛虛榮的瓦梯尼可就不那麼想——他嫉妒代洛西。代洛西上課回答問題,他不聽;代洛西被老師表揚,他冷笑;代洛西考試滿分得獎了,他寫了張紙“我不羨慕那些因爲老師偏心而得一等獎的人”。同學們自然很氣憤,用小刀刻了個獎章,畫上毒蛇,扔給瓦梯尼。而代洛西則大步上前,一把搶過那個獎章,撕了個粉碎,維護了瓦梯尼的自尊心。看到這裏,我有點吃驚了。代洛西,他不生氣嗎?放學時瓦梯尼心中有愧,不敢正視代洛西,理書包時一慌亂,吸墨紙掉地上了。代洛西則彎腰幫他撿起來,放進他書包裏,還細心地把書包扣好。這下,瓦梯尼只有盯着地板看得份了。

我不禁感嘆,真是個好班長,這需要何等的胸懷啊!也可能他根本沒把這種人放在心上,代洛西只是不願意去傷害別的同學,因爲他自己並不在意別人的妒嫉,同學還是同學,總是要相互關心愛護的啊!對照自己,平時總是會因一點小摩擦,對別人抱有成見,對寬容諒解缺乏應有的氣度……代洛西是班長,可他對任何一個同學都很好,他謙虛,尊敬老師。我要好好向他學習啊!要用愛去感召同學,而不是耍小心眼。他和卡隆所代表的,就是愛的教育中的一種愛——同學們之間的愛。

愛的教育中有許許多多的“愛”,但無一不例外的是,這些愛都是我們生活中極其平凡的又確實存在的感情。這就是平凡之愛啊,令人動容的溫情!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5

聽老師們說,《愛的教育》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世界名著。它是真的十分精彩還是徒有虛名呢?因此,我利用暑假,將這本書看了一遍。

《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帶着這個思考,我與這個意大利小學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他講述了一個四年級小學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的所見所聞,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尤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恩利科在日記中寫了這樣一件小事,他讓我感到老師對學生的關愛。一天早晨,三四個男孩正在捉弄可憐的科羅西。說他可憐,是因爲科羅西家境貧寒,又廢了一條胳膊。科羅西憤怒了,抓起一隻墨水瓶用盡全力朝其中一個人的頭上扔過去。那個同學躲過了,墨水瓶擊中了這時正走進來的老師,在老師胸口上打個正着。當老師調查清楚後,沒有埋怨科羅西。並嚴肅地對侮辱科羅西的那幾位同學說:“侮辱了一位沒有招惹你們的同學,嘲弄了一個不幸的孩子,你們襲擊了一個無力自衛的弱者。你們幹下了一樁人類可以用來進行自我玷污的最爲低級的、最爲可恥的事情。”這位老師是偉大的,我由衷地敬佩,由此我想到了我的老師。

在我的班上有一個特別調皮的同學,長得很壯,平時愛打鬧,和同學的關係總不太好,常常有同學到老師那裏去告狀。老師總是對他愛護有加,用鼓勵的方式告訴同學們應該和他友好相處,還告訴我們,平時他不是在打我們,是想和我們一起玩,但他的交流方式和別人不太一樣,只是力量比較大才引起了很多的誤會。

老師對每一個同學都充滿了愛,對我們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而且她能瞭解我們的心裏在想什麼,有什麼脾氣和愛好,並能讓我們和解,使我們之間的誤會能降低到最小。現在我們班的同學在一起非常和睦,大家彼此之間能相互理解、相互寬容,我們之間沒有什麼矛盾,特別是老師對我們每個同學的`信任,讓我們也能用信任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人。

這本書中,我看到了愛的教育方式,從生活中,讓我感受到了真實的愛的教育,這樣的生活無比幸福,我也將用我的愛的方式去愛身邊的每一個人。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6

愛是亙古長明的燈塔,它定晴望着風暴卻兀不爲動,愛就是充實了的生命,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愛的教育》是一本小說,又是一部鉅著,原名《心》。是意大利亞米契斯的作品。它讓我明明白白地懂得了什麼是愛。這本書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裏行間洋溢着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們所表現的更多的是閃光的美德,這正是小說極力頌揚的地方。小說記錄了長輩們對孩子的教育和啓示,附在日記後面還以第二人稱寫了他們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它用愛塑造人,引導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勇於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

在看《愛的教育》時,我常常被書中的那些平凡人物的平凡事蹟感動。“瓦多帕的小愛國者”、“英雄的少年鼓手”、“小石匠”等等和孩子有關的故事中,都歌頌了兒童應具備的純真情感,同時書中也表現了從家庭、學校到整個社會,都在營造一種極其良好的環境,培養着兒童愛祖國、愛人民的`感情。

其中我比較喜歡“小抄寫員”這個感人的故事,主要寫小學生朱利奧瞞着父親每晚幫他抄寫郵籤,雖然語言樸實,敘述平實,但是朱利奧的懂事與孝順,卻深深地打動了我。朱利奧是個窮人家的孩子,父親收入微薄,爲了補貼家用,除了在鐵路上工作外,他還給人當抄寫員來掙錢。每晚,他都要用大大的正規字體抄寫幾百份郵簽到深夜。朱利奧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他每晚看見父親上牀後,就悄悄走進工作間,模仿父親的筆跡開始抄寫。父親卻一直沒發現。但由於過度勞累和缺乏睡眠,朱利奧的成績直線下降。父親很是生氣,但朱利奧沒把真相告訴他。終於有一天,朱利奧在抄寫時無意中碰落一本書,驚醒了父親。父親明白了一切,心中充滿無限的憐愛和懊悔,他抱住朱利奧的頭嗚咽起來。多麼感人的故事!多麼懂事的孩子!多麼可敬的精神!一個小學四年級的學生,爲了幫家裏掙錢,幫父親減輕負擔。面對父親的責罵,他有多少次想把真相說出口,可他沒有。就連父親責罵他,他也毫無怨言。這多麼難能可貴!要是換成我,肯定忍受不了,試想一下,要是自己的努力、懂事卻換來了責罵,那多委屈呀!誰會希望一向寵愛自己的父親因莫須有的“罪名”而討厭自己呢?朱利奧的沉默與體諒,實在讓我感動!

今後,我要向朱利奧學習,做一個體諒父母的乖巧女孩。我也希望人間處處有愛,處處是和諧的春天!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7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的著名作家——亞米契斯的作品,是世界文學史上經久不衰的名著,被各國公認爲最富愛心和教育性的讀物。書中沒有什麼豪言壯語,更沒有那些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蹟,幾句通俗易懂、親切感人的話語就讓人們感受到愛的偉大。

已過而立之年的我們,也已經爲人父母了,也都有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美好願望。在這開學的季節裏,我們又一次要面對子女的教育問題。而這本日記體的小說則給了我們一種愛的教育方式。它以一個意大利小學四年級男孩安利柯的眼光,講述了從四年級10月份開學的第一天到第二年10月份在校內外的所見、所聞和所感。字裏行間都蘊含着深深的父母之情、師生之情、友誼之情,讓人們讀了以後不禁感受到:我們的'生活是多麼美好!

我們每一個人,從出生起就已經在心裏播下了愛的種子。在孩提時代,那顆愛的種子茁壯成長,並綻放出博大而自然的愛之花,是那麼的純潔無暇,是那麼的樸實無華,讓人無法不被這美麗的心境所折服,想用孩子般純潔的心靈來充實自己。可隨着孩子一天天地長大,那充滿愛的純潔心靈上逐漸沾染上欺騙、不信任和憎惡的東西。是什麼原因讓那無私真摯的愛被漸漸腐蝕,一點一滴地慢慢消逝呢?經過認真反思,我想一些不正確的愛的教育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孩子們眼中,每一棵小草、小花,每一隻小動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是需要用愛來呵護。可是當他們用手撫摸着小草時,大人總趕緊拉開他們說:“快走開,別弄髒了小手。”當他們去照顧受傷的小動物時,大人們總冷漠地說:“快放下,有太多細菌了。”就這樣,愛的資源從我們身邊流失,孩子們豐富的感情逐漸被打磨得單一、貧瘠。

我想,孩子們更願意擁有的是高潔的靈魂,聖潔的心靈和皎潔的雙眸,洞察出世界的美好。人,應該有愛,會播種、能收穫的愛之果實。就如同安利柯母親希望安利柯對親人的關心、對朋友的真摯、對老師的敬愛、對弱者的幫助、對祖國的忠誠一樣。我們只有懂得對別人付出愛才能體會收穫愛的喜悅和快樂,因爲愛的世界只屬於擁有美麗心靈的人們!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8

最近,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令我感悟深刻。

小主人公恩利科是一個小學四年級的學生,生活富裕,家庭環境輕鬆、快樂、和諧。父母都是樂善好施的人。常常教導恩利科要幫助窮人和有困難的人,也常常以身作則。他有一本與父母共享的日記,裏面記述了他平時所作所爲,所感所想,父母所寫的勸誡啓發信,老師在課堂上所讀的每月故事。

其中恩利科在日記中寫了"我的好校長"這個故事令我印象深刻,他是個和藹可親、厚道的人,在兒子當志願兵犧牲之後,校長遭受打擊並打算辭職,只因捨不得離開孩子們才一直未交辭職信,孩子們做錯事,他從不訓人,而是拉着對方的手耐心地進行開導,幫助他們明辨是非,學會做人,他對待學生就跟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他的盡職盡責令人敬佩。

"父子情深“這個詞我們生活中經常見,這本書中講述到一名叫朱里奧的孩子12歲,家境困難,他是家裏的長子,父母對他抱很大期望。鐵路上工作的父親工資很低,爲了養活全家,不分白天黑夜的工作,他曾提出幫父親一起做,被父親拒絕了,父親希望他把所有精力放在學習上。

後來他等父親睡着後偷偷起牀做工,父親雖沒發現,但他因爲長期睡眠不好而精神不振,父親漸漸對他失望了,他卻不肯解釋。直到有一天父親終於發現了,心疼並沒有責備他,反而對他的愛更加濃厚了。朱里奧和父親相親相愛,爲了整個家庭不辭辛苦地默默工作。父子之間的'深厚感情令人感動。我們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爲他們排憂解難。

還有一個"陪護爸爸"的故事,講的是西西洛的父親一年前離開家去法國工作,不幸在回家的路上生病住院,年長的西西洛步行50公里去看望父親,卻誤以爲一位病重的老人是自己父親,當他父親病好找到他並說帶他回家時,他卻想着陪老人走過最後一程,他用愛心陪護了老人好幾天,他對老人的照顧讓我感動到淚流滿面。我們也要做一個有愛心的好孩子,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

讀完一個個愛的故事,我深切的感受到:一個人要是擁有一顆無私的心,這個人就是擁有一切高尚品質的人,願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充滿愛。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9

這段時間,我跟班裏的孩子一起在讀《愛的教育》一書。“親子之愛是人間所有的感情中最神聖的東西。破壞這感情的人,實是世上最不幸的。”看到這句話,雖然我沒有流淚,可是我的心已經承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乎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情,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說,所蘊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

《愛的教育》訴說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爲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閱歷不一樣,可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以前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首先《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愛,像空氣,每一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它的好處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此刻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爲它不僅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爲榮的尊嚴與情緒。《愛的教育》一書中描述了一羣充滿活力,用心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我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明白“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忙期望工程……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稀釋”,甚至“消失”,可是還是期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樸實語言中深厚的愛,我想《愛的教育》這本好的書將會把這種完美的感受帶給更多的人。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10

《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帶着這個問題,我和一個意大利的小學生一起跋涉,去探詢一個未知的答案。愛,像空氣,每天都在我們身邊,但因爲它無影無形就被我們給忽略了。其實它的意義早已融入生命。父母的愛,不單是爲我們操勞奔波。在書架上放置一本我們愛看的書是愛;當我們生病時,遞上一片藥片是愛;在我們睡覺時,來看看我們被子有沒有蓋好也是愛。愛,於平凡生活中處處都有,只要你靜靜的去享受。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安利柯有一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我們現在的'孩子大多在日記上還扣着一把小鎖,將事情埋藏於心中,不願意與人交流。

最簡單的東西被忽視了,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無法感受到。如果說愛是一次旅遊,也許有人會有異議,但我覺得愛是沒有盡頭的旅遊。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是一據枷鎖,那麼我們就會感到痛苦厭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是旅遊,走走玩玩,因而就會很輕鬆,生活也就會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不在乎它能維持多久。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生活的追求。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動的心靈。那麼,我認爲是對國家崇敬的愛。作爲一個有良知的人,這種愛應該牢牢的烙印在我們的心中。當讀到安利柯描繪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爲國炸斷了雙腿,在槍林彈雨中誓死保衛祖國的精神。由此也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鮮血。爲了自己國家的光明,我們同樣可以將個人情感置身是外。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感動了。我們現在不需要爲祖國拋頭顱了,但祖國需要我們的還有許多。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爲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爲榮的尊嚴和情緒。《愛的教育》中,把愛比喻成很多東西,而愛不僅僅如此。

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確切的定義,但我已經完成了對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11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在1886年寫的一部日記體兒童小說。作者以一個四年級男孩安利柯的眼光,敘述着身邊的故事,講述者身邊的美與醜、善與惡,體現了師生之情、同學之情、父母之情、兒女之情、愛國之情等。

在書中第24頁介紹了弟弟的女老師代爾卡地,她的工作細小瑣碎:替孩子整理衣服,替孩子們包裹傷口,帽子掉了,替他們拾起,留心不讓他們拿錯了外套,花盡心思叫他們不要吵鬧。可是孩子們的父母仍來訴說不平。面對如此狀況,她仍然無怨無悔。愛生如子不是空穴來風。真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沒有這樣的愛,是當不好老師的。

愛是責任,只有愛才是最好的老師,它是教師責任感的最好量化。責任心的體現,就是做一個合格的老師,他要求我們老師關心學生的方方面面,絲絲縷縷,既做經師,又做人師;既關心學生,有關注生活,既注重大處,又注重細節。

聯繫教學實際,我們要善待每一位學生,特別是學習心困生,學習暫困生,對這一特殊羣體,我們要以特別的愛予以施教,予以關愛,沒有我們的愛,或許他們將成爲學習的棄兒、做人的盲童;反之,因爲我們的愛,或許他們將成爲社會的棟樑、國家的希望。

“教育之情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說過的.話。有人說“愛就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因爲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持續多久,這時這種情懷已昇華爲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我深有同感。

記得在自己的課堂上由於學生在課上不聽講,與周圍同學交頭接耳,所以我就大發雷霆,對其大訓一番,而學生過了一兩天之後,依然犯錯。現在想起來,自己做的不夠合格,遇到問題從不能冷靜面對,總是急躁處理,所以學生們總是表面上言聽計從,但在心裏卻還是沒有真正認識到錯誤。我想今後我將重新審視自己平時對學生的教育方法,應該用一種關心,一種理解,一種寬容,一種幫助,把這種愛獻給學生,改變學生。

今後我將在自己的教育教學中盡力地向書中的那位教師學習,將學生看做是成長中的人,看做是自己的朋友,與他們一起品味學習的快樂,享受成長的快樂。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12

愛是一縷溫暖的陽光,愛是一把打開心扉的鑰匙,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純潔的愛,當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後,我才真正領悟了愛的境界!

《愛的教育》,是一本日記體的小說,以一個四年級小男孩安利柯的角度,講述了發生在安利柯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這些小故事中有老師之間的愛、同學之間的愛、父母之間的愛、兒女之間的愛……這裏的.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感人肺腑、引人深思,讓我們小讀者心中蕩起一陣陣情感的漣漪,讓愛的波瀾永駐我們心中。

讀着《愛的教育》,我走入了安利柯的生活,我覺得安利柯天真、活潑、好動,而且是個孝順、善良的孩子。也正因爲這些,在他生活的周圍有許多關懷他的好朋友,有讓安利科深以爲傲的好友卡隆,有品學兼優、助人爲樂的班長代洛西;也有虛榮狹隘的華梯尼,傲慢無禮的諾比斯;還有樸實可愛的“小石匠”,堅強不息的克羅西……他們有的貧窮,有的富有,有的殘疾,有的學習落後,但作者他從不計較,與他們玩得開心,學得快樂,這一個個平凡的人,用他們那無私的精神感化着我們,教會了我們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故事中有悲傷的、高興的、催人淚下的、發人生省的。看,那卡隆就像我們班的班長,人長得高大帥氣,學習認真努力,還很仗義,誰欺負女孩子,他總會站出來!卡洛斐就是我們班的點子王,總有數不盡的點子,什麼事兒都難不倒他……溫暖而用心的帕克伯尼老師,他讓我想到了我們的班主任姜老師,她對我們或嚴厲或溫柔的循循善導,點點滴滴讓我銘記於心,也因爲受姜老師的影響,我長大也想當一名人民教師呢。還有溫厚善良的父母,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父母,他們含辛茹苦的養育我們,用心地教育着我們……

從這本書中我感受到太多太多愛的力量,不管是親子之間的愛,還是師生同學之間的情,都那樣深切,那樣感人。讓我學會了如何爲人處世、學會愛,成爲一個有勇氣、有活力、有正直感的一個人。也讓我明白了養育一個生命要付出多少犧牲,但我們的父母從不言怨;當朋友心情沮喪時,我也一定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

愛有很多種,愛生活、愛學習、愛祖國、愛同學老師、愛父母、愛每一個需要被關愛的人……只有先學會去愛別人才能夠感受到無盡的被關愛,它時時刻刻圍繞在我們身邊,等待我們自己去發現。作爲一個小學生,以後我更會努力學習來回報父母跟老師,做一個學習好、聽話懂事的好孩子。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13

在人類文明的長河裏,無數智慧的先人爲我們留下了用文字書寫的篇章,它們經歷時間的考驗,在文明之河中沉澱下來,成爲一代又一代人心中永恆的經典。

這些經典名著被翻譯成各種文字,人們前赴後繼地閱讀這些大師名作,不論是童真童趣的孩子,還是風華正茂的青年,亦或是擁有獨立思想的成年人,每時每刻都有人在閱讀它們——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世界名著,童話故事,讓人們在綺麗的童話世界感悟着真、善、美的力量;經典文學鉅著讓人們看到那過去時代發生的或曲折、或坎坷、或激昂、或感人肺腑的人生故事。

《愛的教育》被公認爲是一部人生成長中的必讀書,作者是意大利作家德·亞米契斯,這部小說從1886年問世以來,已經被翻譯成100多種文字,曾經打動億萬讀者的心。

這是一本日記體小說,一個四年級男孩安利柯講述了他從四年級十月份開學的第一天到第二年七月份在校內外所見到的、聽到的、感悟到的一切。其中貫穿着父母爲他寫的許多勸誡性的、具有啓發意義的文字,還有他的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每月故事。

整篇小說的`主旨皆圍繞一個字——愛。字裏行間融入了種種世間最普通也最感人的愛:師生之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同學之愛、家國之愛……在一個個普通人身上,我們心中會掀起一陣陣情感的波瀾,從而使愛的美德永駐於我們心中。只要我們去愛,用愛感化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愛的光輝就無處不在。

通過閱讀這本不朽的名著,我們可以學到爲人處世的知識,使自己成長爲一個有勇氣、充滿活力、正直的人,一個敢於擔當的人——不僅是對家庭,還包括對社會的責任和義務,這就是這本書要教給我們的。

每一部經典都有獨特的、永恆的魅力。這些永恆的經典,凝聚着千百年來人類的知識與情感,體會着人類最珍貴的情感和品質,反映着人類不凡的文明歷程,併成爲人們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我相信這本《愛的教育》能夠給像我一樣熱愛文學的孩子們帶來有益的啓發和幫助,讓我們在經典的伴隨下快樂成長。

總有一本書,讓人終身難忘,那是最純美的童話故事,最奇妙的科幻世界,最激昂的奮鬥歷程,最博大的文化內涵,一本書猶如一把寶貴的鑰匙,打開每個孩子的智慧之門,讓我們一起來讀這本不朽的名著——《愛的教育》吧!(史昕宜)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14

《愛的教育》,一部沉甸甸的教育鉅著,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曾一直是整個意大利的青少年們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一部以教育爲目的的兒童文學作品,它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歌頌人與人之間團結友愛的高尚情懷;它鼓勵人們消除階級觀念,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努力實現各階級人民的相互尊重和相互平等。

這是一本以日記形式寫的書,它不但可以給你帶來溫暖,而且可以驅散你的種種不快。只需一個簡簡單單的“愛”字,不需要令人厭煩的說教,就能讓你學會愛——愛家長、愛老師、愛同學、愛祖國。這本書最爲神奇的是作者以一個四年級小學生的視角,向大家介紹了自己的小夥伴們——品學兼優的德羅西、正直的卡羅納、熱情的科列帝、刻苦的波列科西等人。而書的另一部分則是爸爸、媽媽和姐姐寫給這位四年級學生的信。

信的內容十分豐富,每封信都透出家人那份真摯的愛,讓你感到家的溫馨。除此之外,老師佈置的“每月故事”又是盪滌心靈的優秀作品。從一個個故事中,讓我們和主人公一起,學會勇敢、學會堅強、學會熱愛自己的祖國。這裏有個故事很讓我感動:是講一個“小抄寫員”,因爲他的家境很貧困,儘管父親多年來一直辛苦工作,也沒改變。他的父親除了白天在鐵路上工作以外,晚上還從別處接一些抄寫文件的活,每天都要工作到很晚。有一天,作者讓父親歇歇,並說自己可以代他抄文件。父親不讓,怕影響孩子的學業。於是,每次等父親睡熟時,他就悄悄地起牀,幫父親抄寫文件。時間一長,父親就知道了,他沒說什麼,只是摸了摸孩子的頭,這是一種無以言表的愛。是的,一切盡在不言中啊!

愛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能夠滋潤乾涸的心靈;愛是夜空中的`一盞明燈,能夠幫助我們照亮前行的道路;愛心是一片冬日的陽光,使飢寒交迫的人趕到人間的溫暖。同時,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恩里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爲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爲榮的尊嚴與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