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昆蟲記》讀後感優選[4篇]

《昆蟲記》讀後感優選[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3W 次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昆蟲記》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昆蟲記》讀後感優選[4篇]

《昆蟲記》讀後感1

暑假裏,經媽媽的推薦,我讀了《昆蟲記》這本書。

剛拿到書,我覺得沒有什麼特別的,昆蟲在我心裏從來只是那種十分脆弱,毫無特別之處的弱小生物。可當我看完這本書時,我改變了之前的想法。這本書打破了我的傳統認識,讓我瞭解了一個全新的昆蟲世界,瞭解了我熟知的螢火蟲、螞蟻、蜘蛛、甲蟲、毛毛蟲等昆蟲的習性、勞動、繁殖等知識。作者法布爾在介紹這些小動物的時候,文字優美,讀來並不枯燥,其中,我最喜歡描寫螢火蟲的那段話:“螢火蟲的光是白色的.,非常柔和而且幽靜,沒有一點刺激,就像星星的光華被這一隻小小的昆蟲收集起來一樣,讓我們懷疑天上的星星原來就是無數螢火蟲在那裏睡眠。”如此一段優美的文字,讓人身臨其境,彷彿一隻只螢火蟲在你面前飛行,令你情不自禁地閉上眼睛去幻想。

隨着讀書的深入,我越來越喜歡這本書了,因爲這些小小的昆蟲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大家知道螞蟻非常弱小的,一個小孩子就可以輕鬆把它捏死,可它爲什麼能在大自然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生存下來,並繁衍生機呢?就是因爲螞蟻的機智與團結。每到下雨之前,螞蟻就會搬家,搬到安全的地方去避雨,避免家族受到淹死的危險,可見螞蟻有預測天氣的智慧;當尋找到大的食物時,螞蟻總是一羣一起去搬運,用實際行動證明“團結就是力量”這個道理;當遇到火災時,螞蟻們就會抱成一團滾出去,外層的螞蟻寧願被燒焦,失去生命,也不願讓裏面的螞蟻受傷,它們這種犧牲精神是何等的可貴。

總而言之,《昆蟲記》這本書給我打開了瞭解昆蟲世界的大門,揭開了我心中的一些疑惑,還爲我的人生道路指明瞭正確的'方向。

《昆蟲記》讀後感2

朋友,你看過《昆蟲記》嗎?

《昆蟲記》是由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動物行爲學家法布爾所著。他有着“昆蟲界的荷馬”“科學界的詩人”以及“昆蟲之父”的美名,達爾文還稱讚他是“難以效法的觀察家”。

法布爾的《昆蟲記》從出版後,就譽滿全球,先後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數十種版本,橫跨幾個大洲,縱貫兩個世紀,至今仍是一座無人逾越的豐碑,被譽爲“昆蟲的史詩”。

在我看來,《昆蟲記》是一本描述昆蟲習性、產卵、捕食、勞作與死亡等方面的科普書。它的文字樸實而又生動,敘述幽默而又風趣,讓我看到一個毫不保留的昆蟲大世界。它的內容詳盡細緻、通俗易懂,文章自然、親切,具有很強的可續性,讓我體會到了昆蟲世界的豐富多彩、妙趣橫生。另外,作者還多次引用希臘神話,歷史事件以及《聖經》中的典故,時而穿插着普羅旺斯語或阿拉丁的詩歌,語言優美且富有詩意。“蟬和螞蟻的預言”“大孔雀蝶的晚會”“花金龜”“隆格多克蠍的家庭”……平日裏,在人們眼中渺小的昆蟲們通過這本書變成了一個個可愛的小生靈!難怪魯迅先生會把《昆蟲記》稱爲“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我心中也明白這個有趣的昆蟲世界不是作家創造的,它是真實的,是存在的,這其中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法布爾眼中的昆蟲世界是那麼美妙,可我卻爲何沒有看到那一面呢?

透過《昆蟲記》,我彷彿看到了烈日炎炎的'夏天,太陽好似要把大地烤熟,法布爾不畏炎熱還在草叢中觀察昆蟲,冰天雪地的冬日,寒風刺骨,法布爾不懼寒冷,還在尋找昆蟲……這本書飽含了法布爾幾十年如一日,幾乎與世隔絕的寂寞與艱辛,更蘊藏了他不斷探索真理,一絲不苟的科學精神。

法布爾的這種精神也給了我很大的啓發:在學習和生活中,我也應該像法布爾那樣堅持不懈,爲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奮鬥!

《昆蟲記》讀後感3

小朋友,你們讀過《昆蟲記》嗎?你們知道白蠍會不會自殺嗎?我來給大家講一講吧。

有人說,蠍子被圍在一團火當中,用毒的蟄針戳刺自己,直到自己死去。這事是真的嗎?法布爾親手做了一個試驗來驗證這件事。

法布爾用燒紅的木炭塊圍成一圈火牆,把幾隻大白蠍放在火牆當中。炙熱的火苗開始烤到蠍子的身體,它倒退着在火圈裏打轉。一不留神,碰到了火牆上,燒得身體直冒煙。它開始左躲右閃,但還是會碰到火牆上,蠍子變得瘋狂了,不停地衝撞火牆,不斷地被燙傷。絕望中的它狂怒了,揮舞着長槍,再反捲成鉤子,而後伸直開來,平放在地,接着又舉了起來,動作來得非常猛烈。突然,大白蠍一陣發抖,接着就一動不動了,身體伸得直直的,平臥在地上,再往後,仍舊不動,徹底僵直了,這蠍子,它真的死了嗎?如果它確實用短劍刺殺了自己,靠自殺得到解脫,那麼,毫無疑問它是死了。我們看到了,只那麼短的時間,它就被自己毒液奪去了性命。

但法布爾還是有些懷疑,於是鑷子夾起看上去已經喪生的蠍子,把它放在一灘涼沙土上。一個小時後,所謂的死者突然復活了,和接受火烤試驗前一樣生機勃勃。法布爾繼續試驗了好幾只蠍子,結果完全一樣。原來,認爲蠍子自殺的那些人,是被它突然失去活力的現象迷惑住了,這說明蠍子並不知道自殺是怎麼回事。

我們要學習法布爾聽到別人說的.話不輕易相信,還要動手驗證一下。在生活中,我也遇到這樣的事情:一天,我和爸爸讀了一本課外書,書上寫着駱駝鼻子內有一層會自動開關的膜,當沙塵暴來臨的時候,膜會自動關閉。我半信半疑,和爸爸一起到動物園去看駱駝,果然看到駱駝的鼻子內有一層肉色的膜,象兩扇能自動關閉的小窗戶。

《昆蟲記》讀後感4

今天我偶然讀到了《昆蟲記》這本書,剛讀完第一個故事,我立刻被書中各種各樣的充滿傳奇色彩的昆蟲深深吸引了,嘴中不由驚歎:“大自然是多麼奇妙無窮啊”!

在法布爾的筆下,勤勞的蜜蜂,威武的螳螂,唱歌的蟈蟈,兇猛的'狼蛛……這些昆蟲彷彿都活了過來。在你面前嬉戲、捕食,讓你身臨其境,留戀忘返。

糞金龜是大自然的清潔工,關於他的故事法布爾費了不少心思,當糞金龜搬運它的圓球時,作者用他那豐富的想象力與出色的觀察力爲我們描繪出這樣一幅畫面:它用後腿抓緊這個圓球,再用前腿行走,倒退着前進,每次他都選擇走險峻的斜坡,攀登那些簡直不可能上去的地方。他一步一步艱苦的到了相當高的高度。一不小心,努力便成爲泡影。此時一個固執勤勞的形象,躍然紙上,我欽佩不已。

我不禁想到,作者能用筆將昆蟲們的一舉一動記錄的如此詳細,難道不是依靠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觀察嗎?看來《昆蟲記》不僅教會了我衆多的昆蟲知識,還有發現昆蟲的祕密的訣竅———耐心和觀察。當你對昆蟲看久了,再回憶起來昆蟲的樣子,名稱、生活習性都已爛熟於心,水到渠成了。

我又想到,昆蟲記這本名著,是建立在“有昆蟲”這一層面上的,如果人類肆意破壞森林、河流、田地,那麼昆蟲變成了化石,往昔一切不復存在,那還怎麼觀察昆蟲?《昆蟲記》中各式各樣的昆蟲,包括法布爾在內,他們都不想讓這部著作消失吧!

昆蟲記用那奇幻的語言帶我走進昆蟲們的世界,它包含了各式各樣生機勃勃的昆蟲,讓我懂得珍惜自然的可貴;他記述了昆蟲複雜多變的生活習性,使我學到了知識、明白耐心觀察的重要性。讀到它,真是我的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