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大冰《他們最幸福》讀後感(通用12篇)

大冰《他們最幸福》讀後感(通用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2W 次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大冰《他們最幸福》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冰《他們最幸福》讀後感(通用12篇)

大冰《他們最幸福》讀後感 篇1

第一次聽到“大冰”這個名字是在大學的時候,他來我們學校做了一次演講,聽說當時場面異常火爆,已經忘了是什麼原因,總之沒能去現場聆聽,現在想來確實是後悔不已。第二次是在“一席”的節目中無意看到了他的演講,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直到後來讀了他的兩本書《乖,摸摸頭》和《阿彌陀佛麼麼噠》之後,纔算是對他有了比較深入的瞭解。

兩本書看完,總感覺意猶未盡,像是少了一個源頭,上網左翻右找才找到這本《他們很幸福》,算是找到了故事的開頭。本書的作者大冰,像是穿梭在不同世界的人,非要標上標籤的話,那便是主持人、揹包客、流浪歌手和酒吧掌櫃。這本書像是一本故事集,以作者十多年的生活爲主線,將“他們”的故事娓娓道來。從拉薩到麗江,從第三代的拉漂到現如今酒吧掌櫃,大冰用一個個的故事將他們一針一針地穿起來,給我們展示了一個不同的世界。

書裏的“他們”是故事的主角,有些時候會覺得他們好像已經脫離了世俗,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但是作者也一遍遍的讓我們感受到他們是真實存在的,是有血有肉的。故事裏有大軍,大軍的媳婦,路平的小南京,王博甜菜,西藏的小孩,還有那個不用手機的女孩。一個標題便是一個故事,一段經歷,有友情、愛情,有些時候更像是親情。他們好像是逃離了現實的社會,卻又是真實的生活在這個地球,過着在我們看來不平凡甚至是不能理解,在他們看來卻又是最爲普通的生活。故事的結局並非都是圓滿的,但他們是幸福的,哪怕曾經是幸福的。

幸福永遠是人們所追求的,但是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肯定是不同的,故事裏他們的生活方式有時候確實是讓人羨慕,但是假如每個人都是一顆行星,那麼不同的人一生的軌跡也就不一定總是重合的,每一次的相遇總是意味着一次別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軌跡,並且不斷調整着自己的軌跡。“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是一種軌跡,“說走就走的旅行”又是另一種軌跡,出發的本意是爲了尋找自己的幸福,現在卻好像成了一些人近乎偏執都想要的幸福,“旅行”這個詞似乎都有了貶義的色彩。誰說朝八晚五,柴米油鹽的生活就一定不幸福?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的幸福,最好的狀態莫不過無數的他們和無數的我們像兩條平行線一般,在同一片藍天下,他們幸福,我們也幸福。

大冰《他們最幸福》讀後感 篇2

3月31日,大冰來到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這個曾讓我癡迷的綜藝節目主持人,因陽光快車道廣爲人知的大冰。不同的是,作爲一個非山東人,我也會看山東衛視的綜藝節目?這是身邊的山東朋友對我的疑惑。大冰是童年回憶的一部分,也正因爲這樣,我決定爲了這個從小“熟知”的人瘋狂一回。於是乎,那天晚上我逃課去人滿爲患的唐島灣三樓看他。我盤腿坐在舞臺下面的過道,身邊有站着的,坐着的,瘋狂拍照。而這個我所“熟知”的人並非以熟知的身份而來,而是因爲“他們最幸福”!

幸福是什麼呢?富人的一塊錢給窮人,窮人的幸福感會突增,而對富人來說幸福感無差異,這就增強了社會的總體幸福感:邊際效用起了大作用。所以似乎幸福來得會很簡單,可真是這樣嗎?書中的往事充滿了幸福,“他們”確實存在幸福感,然而那些幸福中也存在着辛酸苦楚。所以,不要一味癡迷於“幸福”,他們的幸福你也曾經擁有。

大冰的那些豐富多彩的經歷引起了我對這位熟悉的陌生人作品的濃厚興趣。那就再瘋狂一下吧,買書籤字!大冰的報告在民謠中結束,全場黑暗中的閃光燈,一點不亞於工體的氛圍,也讓我提前感受了一番演唱會的氛圍。

讀完這本書,同樣感受頗豐:(但凡我仔細讀的書,都覺得能把自己融入進去)有對書中人物的理解,有對書中感悟的認同,也有對自己的反思。很現實,也很骨感。這些人都很有性格,他們擁有着自己的生活,他們不爲活着而活着,他們纔是真正地存在着!誰知道我們該去向何處,誰明白生命已變爲何物,是否找個理由隨波逐流,或是勇敢前行掙脫牢籠,我該如何存在?

這本書回憶了大冰經歷的“光輝歲月”,追思了一夥故人!

我們是幸福的!

誰的人生都不可能一馬平川,與其在前途未卜的時黯然神傷,不如把這條路化支撐一場欲揚先抑的成長。幸福或許是一顆一直揣在你的口袋裏的糖,每個人的糖都不同,它有時候是婚姻愛情,有時候是目標希望、生活方式、目標希望、價值取向……可那些奇妙的甜,只能被舔過種種滋味後的味蕾品嚐。

每個人都一樣,從年少時的蒼白,年輕時的迷茫,青年時的莽撞自負,到日漸成熟後接踵而至的百樣糾結。所以大概人生的軌跡,如同螺旋狀矢量前行的拋物線,兜兜轉轉,起起伏伏。本人亦是如此。

我們浪費了太多的青春來觸摸這些淺顯的道理,人生經歷是可以自我創造的,生活方式是可以自我選擇的。那麼這些過去的時間,我都用來幹嘛了,時間都去哪兒了,試着從腦海裏想想我們減去不必要的事情,還剩下些什麼價值吧。

可以這麼認爲,我們一直被灌輸着人生軌跡,被一種生活方式所桎梏,也只能以別人認爲體面的生活標準來驅使自己這麼做。於是乎,我走上了今天這條道路。當然這條路的確是我自己創造和選擇的。父母並不這麼認爲,那麼到底是我趨同還是父母趨同呢?時隔一年多,我還是對這件事耿耿於懷,難以釋懷!那麼我現在只能說大概都是吧,沒有創造力的人只能試圖“順應”這個所謂的潮流。至於孰是孰非,只能由時間來檢驗,又或許根本無從檢驗。即便是檢驗出來又有什麼用呢?待到那時山花依舊爛漫,而卻物是人非,自己的那一套也不一定適用於後人。“將來出了大學校門,擠進人才市場,從人才市場擠進辦公桌前,一旦習慣了朝九晚五的生活,就基本停止了思考,半生只活在一天裏。我們懦弱而懶惰地把自己交給了所謂的安全感,在自認爲安全的生活方式中消磨青春,不一定贅肉橫生,但必定虛弱。”

自此,我似乎也不再迷信“成功學”,成功與否不在於別人,別人的始終不是自己的。客觀條件的制約無法改變,我們只是隨手一翻,會心一笑就好。當然成功的標準大不相同。“屌絲逆襲”本身就是一個有問題的短語,真實想不通爲何那麼多人那麼自稱屌絲,又有那麼多人對那些網絡低俗短語那麼推崇!對於屌絲這個詞,早就表現出了厭惡之情,就算再潦倒,充其量就是一個“草根”,但即便是草根也不是失敗的代名詞,誰說草根無出頭日!草根本來就擁有成功權!

青春難免有遺憾,遺憾多多,然而現在談遺憾自我感覺有些沒必要,自己心裏知道就好,但這一點或許也體現出了自己無限低的情商。事實告訴我,有些想法必須讓人知道,藏在心裏,即便你是用心良苦,別人根本不會知道。所以,不要想着說出來會被人說什麼的,活的就是自己的!

遺憾往往又是青春必不可少的部分,所有的故事缺少遺憾又有什麼意義呢?可我的那些遺憾呢?談一場無拘無束的戀愛?沒有學一門像樣的樂器?沒有堅持我的畫?還是跑那麼遠上學?在北方流浪的南方人,你們怎麼看?

這世上,有好多浪跡天涯的孩子,有人通過釋放天性去博得成長的推力,有人考歷經生死去領悟成長的彌足珍貴。我不浪跡天涯,但也在外面漂了近五年了;我也並沒有天性可以釋放,但我也常常安慰自己,那是因爲我不敢釋放天性。於是這種自我感覺良好讓我有些失去自我。

我怎麼也去做一些只有象徵性的事兒了,用那個去珠峯撿垃圾的老哥的話就是“我們這代人,不能老做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的事兒”!

大冰有一段與那個不用手機的妹子的西藏往事,對於這種說走就走的旅行甚是嚮往,然而我並沒有那麼灑脫,我做不到,也就只能羨慕了。與那個女孩的並不是愛情故事,只是我也常常有這樣的煩惱,希望有“情之所至,緣定三生”的story。所以,我想我的一生總會被大大小小的煩惱圈套着。

不管怎麼樣,生活還是得繼續,不管今天是被老師批評了,還是昨天被父母教育了,都不重要了,還是得積極主動往好的方面靠,想想自己還是幸福的!

過了那麼多天,終於把手寫的整理成了這篇古怪的東西,很多感受深有體會,有所共鳴。不管是聽着《烏蘭巴托的夜》還是《陪我到可可西里去看海》,安謐寂靜的遊牧民謠給人一種寧靜致遠的感覺。誰說可可西里沒有海……

今天媽媽收到了我送給她的康乃馨,這是這些年第一次送媽媽鮮花,很欣喜,我其實真的很幸福!祝媽媽母親節快樂!

大冰《他們最幸福》讀後感 篇3

《他們最幸福》是大冰新出的一本書,昨天下午可是一口氣看了三個小時,時間竟然感覺很短,也沒有感覺眼睛疼痛,是手機真給面子,還是書中人物故事深深的吸引了我。

以前只知道大冰是山東衛視的主持人,看過他主持的節目,很陽光,很帥氣的小夥子。沒想到他也是一個有着多重身份的人。揹包客、民謠歌手;在旅途中有着生死經歷。每當錄完節目以後,只買上單程機票從濟南飛到成都,到拉薩,回來時全靠然後一路靠賣唱,主持、畫畫賺盤纏。在火車還沒有通到拉薩的時候,他從成都一路徒步或搭大巴進藏。沿途認識了許多流浪歌手,結爲朋友。他在拉薩過開酒吧,打出一塊招牌:只要你是流浪歌手流浪到藏地,我們免費管吃管住。以致後來歌手比客人要多。爲了吃飯歌手就組團就上街賣唱賺錢吃喝竟然比酒店效益好好多。大冰熱情善良,給這些流浪歌手在人生最窮困最艱難的時刻,打開了一扇透明亮堂的心靈之窗;他會爲藏族災區的學校賣唱後募集善款重新建校。他在沿途結識了好多朋友,最感動人的是他在陽朔時的一段經歷,在西街一個小石橋邊接朋友打來的電話,順便把一個手鼓放在石欄杆上,接完電話手鼓卻沒了。這手鼓是西藏的一個男孩子從尼泊爾買來送給女朋友的,他愛攝影,在拉薩河取景時,往很淺的河水裏走了兩步,就再也沒能上來,大家順着河再也沒有找到他,都說他被菩薩收走了。這個手鼓女孩子後來送給了大冰,大冰帶着他去了很多地方,並且在鼓上寫了“行走在天涯”。這個手鼓是朋友的魂魄,大冰爲此難過了好久,以後也買了很多手鼓,卻沒有這個好這個對味。

在麗江開了大冰的小屋,屋子不大,一半是書,一半是酒吧,在這裏認識了很多很多的人,這些人在大冰十多年的旅行人生記憶裏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些成爲生死之交的朋友。大冰可以灑脫的遊走於滇藏川,其中也經歷了生死危險。這讓人產生了深深的震撼,一個優秀的主持人,有着不薄的收入和社會地位,去追求自己喜歡的一種活法和生活方式,去做流浪歌手,在麗江和一些流浪歌手一起賣自己原創歌曲碟,並且還相互幫助。賺到錢後共飲共樂,這種生活方式這種灑脫豈是一般人能享受到的?他書中的朋友都是真實的人物,每個人都有自己故事,每個故事都有感動人心的地方。

每個人都按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不拘於社會的各種拘泥,路平放棄公務員的身份去北京漂泊,在北京混的稍有成就時,又放棄簽約歌手的機會離開北京南下麗江,最後收穫了小南京的愛情。小南京也是一個性情中人,去了一次麗江,散步到D調酒吧,偶遇路平,回了南京以後魂就丟了接着回來和路平走到了一起。小南京後來又與路平經歷了生死逃離,不離不棄,這是難得的一種境界。一般的夫妻能夠做到大難來臨不獨自逃,生死相依的能有幾人呢?書中的人物很多平凡偉大,有的多才多藝,大多數的優點都是流浪歌手,靠一把吉他走天下,書中的人物在麗江開酒吧不爲賺錢,只爲唱自己的原創歌曲。不爲名不爲利就爲自己喜歡的生活而浪漫的活着。因爲做了揹包客,大冰的閱歷越來越精彩,因爲做了揹包客,大冰接觸到很多人生活的不容易,但是很多人又很樂於這種別人眼中不易的生活,有時大冰想用自己的媒體關係幫扶他們一把,然而他們卻拒絕了;錢不是他們需要的,用自己的方式生活纔是最大的財富。我們能說他們不是幸福的嗎?是的他們最幸福。

大冰《他們最幸福》讀後感 篇4

這本書的作者是80年代的一位流浪歌手,哦,不對,或許是一名作家又或許是一名主持人,他有很多個標籤,但那個標籤卻是他又不是他,他是誰?他就是大冰叔叔了。

《他們最幸福》這本書是大冰十年生長之路,也是十個他們幸福的故事,更是一段有形無聲的生活抗議。抗議中的他們,選擇了我們無法經歷的生長方式,或粗野或叛逆,或欲揚先抑或歸於平靜,最終他們又收穫了我們只能羨慕的內心強大。到死之前,我們都是需要發育的孩子。無論我們當下駐紮在何種生活中,哪怕甘心迷茫,看到他們恣意生長,也會獲得篤定的力量,發自內心去相信:幸福的出口絕不單一,並觸手可及。

浮游吧,顧名思義,拉漂們多多少少逗留過的地方。大軍,不但是個流浪歌手亦是個待人真摯的傢伙,儘管一次次地教會街邊剛來賣唱的文藝歌手如何吸引別人的眼球,如何爲自己拉攏生意。然後文藝歌手領情之後,大軍就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變換自己的賣唱場所,大軍固執的死不悔改,或許是他不屑與這些人計較吧。或許以前也經歷過這樣到別地當文藝歌手的經歷吧,所以才更想要善待別人,就像善待自己。

他很平凡又很不平凡。他說,他有一個夢想,想拍一部胸無大志的電影。至於劇本麼,大體講的`是,一個麗江混混和一個孤兒院病童的故事。一大一小兩個人,兩條平行線偶爾交錯。然後,小孤兒在麗江混混身上尋覓父愛,麗江混混爲了病童,去履行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承諾。

失去生活方向的中年男人,垂危的孩子,兩個人彼此顛覆了對方痛楚的人生。可能是爲了彌補小時候所留下來的執念。待這部電影大功告成之後,他去灑脫的放下了,從不當做人際交往的談資。他還做過一件非常令人吃驚的事,那就是他耗盡積蓄生了一張16萬元的專輯。並且放在街頭,和那些盜版爛街頭的專輯一起出售。並從不跟路人提起這是一張16萬元的專輯,任容人們隨心挑選。或許,大軍這是在向別人展示真實的自己吧。不被金錢世俗觀念所困擾,也許只是爲了內心的那份平和。

還有路平,路平路平,但路不一定平。他的故事跌宕起伏但那份浪淘沙的愛情,使他的內心更富足,幸福是種感覺,沒有定義,沒有標準,沒有界限。我是在大學讀起這本書的,原因當然是有人推薦啊!大冰在書裏寫,一輩子那麼長,難免對這個世界偶爾會失望或沮喪。

問:這個世界怎麼了,這麼多浪子?答:他們的心累了。說來也罷,到了大學,我們也成了一種叮噹響的浪子。形形色色的人物,形形色色的生活,簡單或不簡單,幸福或不幸福,喜歡或不喜歡,問自己!緣聚緣散,緣淺緣深,願我們每個人能善待別人,善待自己,找尋內心的幸福,珍緣惜緣隨緣!

大冰《他們最幸福》讀後感 篇5

當一本書,任何時候捧起來你都可以隨時走入書的世界,並且讀起來毫無倦意,那麼這本書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它跟你一定有某些契合之處。讀大冰寫的《他們最幸福》給我的就是這種感覺。

大冰是一個油畫科班出身,也是某電臺的首席主持人、高校導師,但是他真正熱愛的卻是民謠音樂及揹包客,十年餘間一人一鼓賣唱行天涯,混跡西藏多年,是第三代拉漂的代表人物之一,在麗江、成都、西藏開過多年酒吧,是公認的麗江資深傳奇人士。如今他又多了一個身份——作家。

《他們最幸福》就是他行走途中十年其間所遇到的十個他們、十種幸福人生,他說,在我十年流浪歌手的生涯中,遇見過很多神奇的人,今天第一次說給你聽。他們的的生活方式,人生出口、修行法門和實用主義者們秉承的朝九晚五、溫飽體面、出人頭地沒太大關係。他們是天涯過客、浮世散人、江湖遊俠、流浪歌手……他們詮釋了浪跡天涯,在忽晴忽雨的江湖,以夢爲馬,隨處可棲的浮世散人的幸福人生。

這本書基本上屬於他的人生經歷的一部分,也是階段性的經驗總結。以下是我從書讀出的教學感悟:

一、本色即爲教育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爲什麼我們有時候會覺得累?比如,飯局,或者你說在跟人講話時,尤其是你在表述自己時,爲什麼會累?因爲我們每個人會或多或少,都想展示出一些其實我們並不具備的素質,所以我們會覺得累。”

所以,對於大部分老師來講“遠離了實用主義者的顛倒夢想,就獲得了一種獨特的無憂恐懼。”別老想着去展示你所不具備的素質,踏踏實實上好每一節課,認真面對每個一個學生的成長需求,一盎司的身教,勝過你一千磅的言教。

回想起這二十年的教育生涯,最幸福的日子,莫過於每天上上課、改改作業,跟學生聊聊天。日子無比清靜安寧,內心純粹而美好。我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名教書匠,天天守着自己那一畝三分地,默默地耕耘着,學生的一舉一動,任何緒的變化我都瞭然於胸,感覺那是一段最敏感、最柔軟、最有教育情懷的時光。本色生活,本色教育,自然能感受萬物生長,成就幸福的教育人生。

二、簡單才能幸福

書中提到的一些文字,讓人過目不忘:

“這世界怎麼了,這麼多浪子。”——“他們的心累了。”

耳邊經常充斥着老師喊累的聲音,塵囂日上的今日,讓許多老師們身心俱疲。那麼怎樣才能獲得你想要的生活。我們來聽聽書中是怎麼說的——“我希望,年邁時能夠住在一個小農場,有馬有狗,養鷹種茶花。老朋友相濡以沫住在一起,讀書種地,釀酒喝普洱茶。簡單的生活呀,觸手可及嗎?”

選擇當老師就選擇了一種簡單的生活方式,所以工作之餘,你要學會一種給自己續命的方法:要學會在簡單的日常裏,聽從內心的召喚,做自己喜歡的事。自然越是簡單的日子,你只要是你喜歡和熱愛的,幸福就離你不遠。就像馬雲所向往的:“我要享受生活,要結交朋友,享受家庭,我要到處旅遊,我可能會重新講臺,做回老師。”

三、適宜才能成長

“有許多人教我們如何去“正確”地經營這條拋物線,教我們如何去“正確”地獲得那顆糖。可誰敢說自己能預測到未知的人生,這個世界又哪來那麼多正確答案,大多數人的正確答案就一定是屬於你的正確答案?那些約定成俗的正確路線,適宜你真正的成長嗎?”

每個人都要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土壤,有的人可能特別能說,適合演講;有的人可能特別會寫,著作等身;當然也有情智商皆高,在任何場合都如魚得水般收入自如;但也有的笨嘴拙舌的,用行動詮釋大愛和真誠,最終從者衆多。喜歡閱讀,日久思想必會深邃,言簡意賅的你也能石破天驚;喜歡心理,你就多揣摩學生的需求,日久天長,任何一個頑童你都能找到一把打開他心扉的鑰匙

教學路上,必有一雙屬於你的鞋子,找到了,穿上了,你就可以走出一條屬於你的路。

四、改變才能發展

我們被生活方式所桎梏,以爲自己唯一接觸過的生活、唯一觸手摸到過的生活,就是終極答案。”

我們出了大學的門,擠進了人才市場,從人才市場擠到某張辦公桌前,一旦習慣了朝九晚五的生活,就基本停止了思考,放棄了對生命形態的選擇,半生只活在一天裏。我們懦弱又慵懶地把自己交給所謂安全感,在自認爲安全的生活方式中消磨青春、贅肉橫生。

因此,“一羣人或一個人,只要還肯一點兒一點兒往前走着,就不會停止發育。勇猛精進和欲速不達之間,總要找到個平衡。”“我始終認爲在某個層面上而言,個體人性的豐滿和完善,即爲成長。”

未來已來,馬雲說:未來不是知識的競爭,是學習能力的競爭,是獨立思考的競爭。未來世界將發生鉅變,我們將會面臨巨大的挑戰。所有挑戰中,教育的挑戰是最大的。唯有改變才能應對萬變。

大冰《他們最幸福》讀後感 篇6

初次聽聞這本書,是從我大學本科的好友灰灰那裏,她極力的推薦這本書,說喜歡這本書的調調。起初我以爲它只不過和大多數那些所謂的文藝差不多,並沒有太在意。直到那天看到大冰要來廣州籤售,我告訴灰灰,大冰要來廣州,她問,“你去嗎?”我知道她很想要,就說,“我看情況吧,你想要嗎?”她說你去的話就給我帶一本唄。那既然這麼說了,我是肯定要去給她拿到的。

籤售那天下午,廣州下起了小雨,大冰給我們講了些故事,唱了兩首歌。那時候只覺得大冰講的雖然輕鬆,不改他主持時的幽默,可是他的文字裏、歌聲裏,我讀到的滿是憂傷,後來發現其實並不完全是這樣。

自籤售會後,突然瘋狂的喜歡上《陪我到可可西里去看海》和《烏蘭巴托之夜》這兩首歌,尤其喜歡《陪我到可可西里去看海》裏的那句獨白,“如果有一天你找不到我了,你會去什麼地方發呆。”自打那輕輕的碰觸,打碎了我長期封閉心中的憂鬱的殼,我的情緒便開始崩塌,直到讀完整本書,才恢復了心中的平靜。

籤售的第二天,是所謂的光棍節,也是大家的購物節,而我早就認爲這不過是平常的一天,跟每一天都一樣。只不過受颱風“海燕”的影響,天氣總有些陰鬱,應了這“光棍節”的景,也應了我那無名的憂傷的心境。大清早的來到實驗室,坐在靠窗的位子上,吹着陰陰的風,品着內心四溢的憂傷,並不那麼急着把它驅散去做日常的學習、實驗。我想任性一天,感性一天,聽着這兩首歌,讀着《他們最幸福》,慢慢的打開我內心塵封已久的那篇土地。

讀到前面幾章,起初覺得憂傷,眼眶噙着淚,好像一不留神就會噴涌出來,我明白,那是感動,爲故事裏他們的曲折命途,他們的固執執着,他們的性情,他們的情深義重。靜觀己身,在這忙忙碌碌,紛繁吵雜之中,我都不記得有多久沒有窺探自己的內心深處了。而如今,藉着這本書和這兩首歌,重新打開心裏的門,看到內心深處那個世界,那片嚮往的土地。

一個上午讀了五十來頁,我打電話給灰灰,說我整天看的都想哭,不是悲傷,是感動。我的內心世界裏本有就有憂鬱的種子,只是近些年我好想把他們都裝在一個殼裏面,就好像外面是開朗的陽光,殼裏麪包裹的是容易感傷的憂鬱,時間長了就要爆棚,過些天就好了。她說她明白,她說你今天把整本書看完就好了。我說我捨不得那麼快,她說你可以以後再拿出來再讀一遍。她跟我的性格很像,但她比我睿智,所以本科的時候雖然交流不多,我們很容易就認定了是一輩子的朋友,是我們都堅信的男女之間純粹的友誼。最後在心裏罵了她一句,你個混蛋,大冰18號就去杭州,你非要我這麼折騰!大中午的我還得去給你寄書!其實是想謝謝她,讓我接觸到這本書。

果真如她所講,讀到後面,讀到成子的故事,一會兒覺得好笑,一會兒爲他的險境心裏一緊,讀到王博和甜菜的甜蜜和不易,一會兒微笑,一會兒流淚,還有白瑪央宗,還有鵬鵬和老狼。我的心裏,慢慢變得寧靜,我現在雖然沒有宗教信仰,但是我敬畏所有有信仰的人所信仰的神明,我深知我內心深處有一片寧靜的海,一篇像羊卓雍措湖一樣寧靜的海。

這本書之所以能引起我們的共鳴,我想是因爲在“他們”身上,都有一些東西跟我們自己的很像,只不過隨着日月累積,我們把它藏在內心深處的什麼地方或許自己都遺忘了。他們真實,所以他們可愛,他們真性情,所以我們讀的動情。我欣賞他們,有勇氣有膽量過着清貧的生活,即便是人生曲折,也從容面對。我不知道他們過着是否真的幸福,但此刻我同樣感嘆,他們是最幸福的吧!他們幸福,一定是因爲他們內心世界是富足的吧。

最後我也聽懂了大冰歌裏唱的不是憂傷,是大愛,是對我們這一代80後90後的鼓勵。他讓我們相信,人生是一條漫長的路,不需要走的那麼急,慢慢的去欣賞一路的風景不是更好嘛,人生到死之前,我們都是需要發育的孩子;讓我們相信這個世界上有另一個自己過着我們嚮往的生活;讓我們相信我們內心深處有一塊淨土,像《烏蘭巴托之夜》裏唱的那樣,那裏“歌兒輕輕唱,風兒輕輕吹”,且不要讓浮躁遮住了看到它的眼。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路,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氣和膽氣,那麼毅然決然的選擇放棄實用主義,但我堅信,迴歸內心的寧靜,是我們每個人都要走的路。我想也許有生之年,我會回威海老家,在海邊開個茶社或者旅社,隨便什麼都好,每天可以靜靜的看看夕陽,散散步,出吹海風就好。我也想去麗江,不爲了喝酒,不爲了豔遇,聽聽歌、曬曬太陽就好。

最後想說的是謝謝大冰,在我成長的道路上留下來痕跡,快樂的、感動的、幸福的……

大冰《他們最幸福》讀後感 篇7

利用三天時間斷斷續續地看完了大冰的處女作《他們最幸福》,感受頗深。

我對大冰的印象之前一直是停留在主持人的標籤上,並且對這位山東二線主持人的印象也並不怎麼好,可以說除了感覺比較傻和二之外基本沒有留下什麼印象。直到雪歌推薦《一席》,看到他的一期《趕着音樂放牧》,一直到後來在《韓寒一個》上看到他的三篇文章,才發現自己原來長着兩隻有色的眼睛。

大冰是八零後,山東濟南人。他身上有衆多的標籤:主持人、民謠歌手、揹包客、酒店掌櫃、作家……然而我最感興趣的是他從這十年間在風馬藏地、麗江古城這一路上經歷的故事和碰到的人,因爲從這些人和故事之中我們能尋到一些人生的密碼。

《他們最幸福》這本書講了十多個這樣的人,這些人都是行走在出世和入世邊緣的人,他們對於人性自由的追尋,對於現行體制的叛逆,對於幸福的另類解讀,讓你讀來欲罷不能,時時有股與當下訣別,一身行囊立馬踏上川藏之旅尋夢的衝動。

什麼是幸福?這幾年好像好多人都在討論這個問題,從CCTV到網絡傳媒,從商海精英到市井草根,聲音不同,答案不一,不過討論來討論去大體還是離不開好車好房好職位,站在財富的至高點看風景更美。而書中的他們卻在財富的最底層安貧樂道,用不一樣的人生爲我們描繪了別樣的幸福風景。

比如大軍,一件褲子從牛子褲到乞丐服,再到五分褲,再到短褲,再到三角褲穿了七八年,這麼窮的一個流浪歌手,卻下血本花16萬去做一張專輯,還拍了一部短片《我想飛…》並在一個電影節上獲了獎。

比如從十七歲就單身闖世界,環球旅遊的月月;比如從白襯衣的公務員叛逃到北京差點成爲簽約歌手又叛逃到麗江的“越獄者”路平;比如在雪崩中九死一生的成子,比如那位不用手機和大冰徒步從拉薩到珠峯的女孩,還有從名牌大學一畢業就踏上孤旅人生的王博和甜菜以及在沙漠中差點被冰雹埋住的既感性野性也性感的白瑪央宗……

他們每一個人的故事都會讓你深深地陷進去而不能自拔,讓你在那些看似清貧、潦倒、困厄的生活中,一品什麼是逍遙、自在、幸福的人生。搞笑的簽名

不多說了,當你還在爲當下苦悶的時候,來看看這本書吧,看了你就懂!

大冰《他們最幸福》讀後感 篇8

如果單身的時候我讀這本書,會覺得他過於自我,會誤導一大批年輕人放棄原有的工作,去追求所謂的自由和夢想。而此刻讀它,卻像是聽一個朋友訴說自己的故事,娓娓道來。我尊重任何人的生存方式,那是他的自由,我不仰慕,也不鄙視。因爲我也身在其中。你想怎麼活,用哪種方式度過此生,都是你的自由。換做以前,可能又會長篇大論一番,現在真的不會了。難道這就是所謂的成熟---包容一切存在。

我也擔心有一天我就這麼無名的離開了,所以,想每天記錄一下。可以聊聊幾字,也可以通篇作文。不管哪種,都是證明存在的方式。

都說有了孩子會讓自己的生命更完整,我也覺得是。以前真的很任性,現在做事都想着會給孩子造成什麼影響。不管做什麼,我都會想着我是個媽媽,是個妻子,我不僅僅要做孩子的榜樣,還要活得精彩。與其對老公喋喋不休,不如親身做事去影響他。不管老公有沒有改變,至少自己越來越好,不是嗎?

任何人都可以過得幸福,只是有些人不喜歡改變,固執的守着自以爲正確的生活方式。當然,他以爲這就是對的。我喜歡讀勵志故事,或許自己未經歷過,看別人就很傳奇。不知道歷經苦難之後,對待生活的態度是不是就會平和很多呢?

聽別人故事,品自己人生。

大冰《他們最幸福》讀後感 篇9

《他們最幸福》這本書講述的是有關大冰的故事。作者大冰,80年出生人,油畫科班出身。愛民謠音樂及揹包旅行,十年餘間一人一鼓賣唱行天涯。混跡西藏多年,在麗江開過多年酒吧。33歲回望來時的路,有話想說,便開始當作家。在他十年的行走生長生活中,遇見過很多有精彩故事的人。此般真意首次成文,只爲分享一路所見所學所感悟。

在他們的故事之中,有的是無畏的奮鬥和孤身的尋找,有的是瘋狂的愛情和極致的浪漫。這些真實故事送給當下的人們,無關乎成功與經歷,只關乎幸福。這本書講了十多個這樣的人,這些人都是行走在出世和入世邊緣的人。他們對於人性自由的追尋,對於現行體制的叛逆,對於幸福的另類解讀,讓你讀起來欲罷不能。

一個不用手機的女孩:像秋天裏兩片落下的樹葉,在空中糾錯片刻,一片落入水中隨波逐流,一片飄在風裏浪蕩天涯。一次酒吧邂逅讓她和大冰決定出去散散心,於是一路歷經艱辛去了珠穆朗瑪峯,這個不用手機的女孩,從始至終不知道她的名字。自此大冰再也沒有遇見和你一樣的女孩。

月月:月月走過很多地方,一個人走了很多年,她是個三毛一樣的女人。誰的人生都不可能一馬平川,與其前途未卜時黯然神傷,不如把這條路認知成一場欲揚先抑的成長。幸福或許是一顆一直揣在你口袋裏的糖,可那奇妙的甜,只能被舔過種種滋味後的味蕾品嚐。一個女人在她而立之年後,方纔獲得了她的糖。

大軍:這個浪漫的流浪歌手,每天的賣唱以150塊錢爲目標,只爲給自己心愛的女人買一條花裙子。日復一日,他們愛情最好的見證就是滿櫥飄搖的花裙子。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觀感就是,每個人的人生都各不相同,都有着感人至深的故事。書中不用手機的女孩、大軍可愛的妻子、路平的小南京等每一段都向我們詮釋什麼是幸福,人們追求幸福的各種方式。

如果你已經厭倦了忙碌的生活,或迷失尋找幸福的模式。請靜下心來讀一讀這本《他們最幸福》,在瀏覽他們的幸福同時,尋找屬於自己的幸福。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路,不是所有人都一樣。大冰讓我相信,人生是一條漫長的路,不需要走得那麼着急,慢慢的去欣賞一路的風景。人到離開這個世界之前都是需要發育的孩子;讓我們都相信我們內心深處有一塊淨土。

這個世界是不是你想要的,爲什麼那麼糾結於它?

簡單的生活呀,觸手可及嗎?

最後,以書中的話結束:浪跡天涯的孩子,忽晴忽雨的江湖,祝你以夢爲馬,永遠隨處可棲。

大冰《他們最幸福》讀後感 篇10

你曾經是否也有一個江湖夢?

你身邊有可以和你出生入死的兄弟嗎?

你想過朝九晚五還是浪跡天涯的生活?

大概我們山東小孩對大冰有一種比別人更深的情感,因爲剛有記憶的時候,我們都是看着大冰哥哥的節目長大的,後來再有大冰的消息,是看到說他一個人去了西藏,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傷,再後來,就是大學時看到大冰出書了。不知道下一次再聽到大冰的新身份是什麼,但總覺得,他離我們越來越遠了,但又好像還在身邊。

這篇文章,除了想寫《他們最幸福》,還有《好嗎,好的》《乖,摸摸頭》等等。除了書,還有故事,故事很長,希望你願意聽。

有幸在學生期間參加過“百城百校”音樂會,遺憾的是,我忘記那兩個小哥哥是誰了。不過,記得當時的氛圍特別好,我們一起聽他們唱歌,聽他們分享路上的故事,聽他們講述自己的生活,那時的我們,對他們有崇拜有嚮往,那時的我們,真好。

那時候我上大二吧,記得那天是中秋節,決定去隔壁城市見朋友,前一天閨蜜突然告訴我,明天大冰要去他們那的書城籤售,我當時就收拾行李去了隔壁城市,待了一晚上決定第二天去找閨蜜。那天晚上到隔壁城市的時候已經很晚了,朋友家裏有事沒來陪我,我只好自己找地方住下了,心裏還在想,終於要見到了!可是第二天往閨蜜的城市趕的時候,中途突然覺得,好像我們的緣分還沒有到,我不想去了,然後自己在半路下車回家了。

第二次知道大冰籤售會,是我在的城市,剛好住的地方離書城很近,我想,這大概就是緣分到了吧。那天起得很早,是個冬天,風很大超級冷,去的時候已經有很多朋友在那裏有秩序的排隊了,有很多看得出來已經是跟過很多場籤售會的老粉了。書城開門了,進去買了書領了號,籤售會要下午,所以買完書我就回去了。

終於又等了很久,他來了,熟悉,就是很熟悉。他給每一個人簽名,然後用力的握一下手。到我的時候,我心裏特別平靜,他簽完名,也是用力的握着我的手,然後“pia”用力的拍了一下,他的眼裏還是那麼堅毅清澈。然後我又很平靜的走出了書城,給閨蜜發消息,好想哭啊!

後來“大冰的小屋”開到了濟南,在生日的時候閨蜜陪我去,在門外拍了個照,無臉男守在門口,等候他的老朋友。再後來就是看到,拉薩的書店關張了,再後來聽到拉薩書店開張了,但只能開半年。再後來。還會有很多個後來,但我想,我們應該不會再見面了,我們就在各自的生活裏,發光吧。

在大冰的書裏,是有血有肉的江湖,是有溫度的小屋,是仗義的朋友,是相互扶持的愛情,是擦肩而過的遇見,是充滿熱血的奮鬥,是不懼艱辛的衝鋒,是無拘無束的自由。如果你累了,就去看看大冰的書吧,書裏有你想要的答案。

大冰《他們最幸福》讀後感 篇11

我很想說,我是看大冰主持的《陽關快車道》節目長大的。那個時候的他給我的映像僅僅是一個耍寶搞笑的主持人。年輕,陽光,有活力,也會有些許浮誇。之後,由於我很少看電視了,也就很少在電視上看到他。

直到,前段時間,從朋友那借來的一本書,讓我重新認識了大冰。原來,他不只是一個主持人,還是位作家和流浪歌手,以及酒吧掌櫃。剛開始翻開書的時候,我是沒有認出來他就是當年那個主持人的。完全是兩個不一樣的模樣。書中的他,是個滿臉絡腮鬍子,扎着個小辮兒的流浪歌手。身上充滿着濃濃的成熟氣息和一股歷經滄桑的寧靜。 書名叫《他們最幸福》。

他們是誰?爲什麼說他們最幸福?

他們是大冰在西部流浪時認識的朋友們。他們沒有很多的錢,但是他們有着富足的內心世界,他們每天生活得很開心,沒有煩惱和壓力,遠離大城市的喧囂和污染,停駐在世外桃源般安然的中國西部小城,追求內心的平和安靜。

他們最幸福。

在大城市居住的普通大衆們,每天爲了還房貸,車貸,已然使自己成爲了金錢物質的奴隸。這是很可怕的事,身在其中的人們卻渾然不知。冷漠和麻木,以及日復一日的機械式工作已使他們失去了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

活着,即是美好。爲何不趁着尚在人世的時候,享受生活,做自己最喜歡也最快樂的事情呢?哪怕是在拉薩無所事事曬一整天的太陽,也是極爲美好的。

人生,就是要浪費在美好的事務上。

而大冰筆下的這些朋友們,就是這麼每天沒心沒肺的愉快的活着。因爲他們早就深深瞭解到,世事本無常,何不安然快樂的度過,何必要在世俗的物質壓力下苟延殘喘?何必要每天不知爲何的忙碌着奔波着,到頭來除了錢什麼都沒有隻剩下一個空虛的軀殼?這樣活着多累。人生短暫,難料的死神說不定下一秒就帶你飛昇天堂。那麼如果沒有及時享受生活享受當下,那不是很虧?

看透紅塵,其實不過就是一念之間。

我是個明年才大學畢業,還沒有工作的小鬼。似乎是沒有資格評說在社會上辛苦打拼的前輩們的。但是,人生是有自己掌控的。我不希望我的人生浪費在看似忙碌實則沒有營養的事務上的。

我的人生目標很簡單,就是做電影。電影就是我最喜歡,做起來也最快樂的事。所以我會把人生大量的時間浪費在電影的身上。但,只要我感覺心累了,厭倦了,我也會說走就走,背起行囊,去遠方流浪,尋找心中的香格里拉。

人生無所牽掛,瀟灑走天涯。便是我除了電影以外的第二個理想。

做自己喜歡的事,珍惜身邊的親友,享受當下,我認爲這樣的自己,也會是最幸福的存在。

大冰《他們最幸福》讀後感 篇12

也是前幾天偶然的機會,在電子書上面看到大冰的《他們最幸福》這本書。就講述的是一羣浪子,在不同地域、不同時間,做出來的不同的事情。有在拉薩的,有在麗江的,有在西安的,有在南京的。總之都描述了一種浪漫灑脫的情懷。主要就是傳遞一種觀念:幸福感的營造和產生,和心裏的想法、心態有關,和物質不是絕對相關。

雖然沒錢,在外人看來,他們是不務正業,但是這羣人每天彈着吉他敲着鼓,曬着太陽聽評彈,在他們的維度看來,他們最幸福。他們在旅行上,有一種說走就走的勇氣。有時候不去考慮現實的一些客觀條件:比如去納木錯會穿着短袖和單褲,去珠峯沒有帶盤纏,甚至把手機賣了纔有機會到達終點。

比如對於陌生的朋友,只聊了幾分鐘,就開始了爲期長達一個多月的旅行。好多用世俗的觀點來看,都是一些不靠譜的行爲。

可是倒也沒有什麼多大的錯誤,都能接受,就是給人感覺挺不靠譜的。納木錯我曾經去過一個晚上。大夏天八月份的天氣,廈門35°,長沙40°,那西寧會涼快一些23°,這個時候納木錯不得了,12°。涼風嗖嗖的,加上五千多米的高原反應,整個人像極了沒有思想的大傻瓜。同行的成都過來的小姐姐,問了一個問題,想了半天,我居然承認:我想不起來。因爲思想停滯了。

所以縱觀書中,好多地方我也特別讚歎在那種情況下,在基本物質生活、安全保證都無法達到的情況下,作者以及他同行的朋友,怎麼會有那麼大的勇氣,和執行力,以及樂觀勇敢的心,去找尋那麼一大堆散落在人間失落的美好。拋去出發點、動機,如果單看取得成果和後續故事延伸這一塊,還是挺讓人羨慕的。好多的愛情故事,好多的情懷理想。好多音樂,好多情緒,都雜糅在一起。

雜糅在麗江街頭好多15平米的小酒吧裏,雜糅在好多拉薩街邊開了又倒、倒了又開的青年旅社裏。對了,我在拉薩住的青旅,牆上也寫滿了大俠的簽名。說了一堆走天下、豪情、武俠的仗義風範,要麼就是誰誰誰愛死你的土味情話。如果時間再長一些,再多一些機會像書中作者這樣的醞釀和發酵,可能也會想成多元的、昇華的、獨一無二的思想。你不是平常也喜歡這樣的一些場所去感染、沉浸其中嗎?但是你經歷過這麼多的“經驗”,內心卻沒有像他們一樣成長進而變成灑脫。用唐詩宋詞來講,就是他們能夠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當然,我覺得看任何思想意識上的東西,都沒指望從實際行動上有一些知道。世界觀指導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要素,在我的世界觀裏還是根深蒂固的。所以看完書之後,沒有要學習這樣不靠譜的做事方法,而是體會這種精神。以後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更加果斷,更加像年輕人,敢於嘗試,做事大膽,不怕犯錯。優柔寡斷,不屬於年輕人,在判斷的時候喪失了非常多快刀斬亂麻下給人帶來的快感。這種靈魂被聖潔的春風沐浴的感覺,你沒做過,你體會不到的。年輕人,因爲年輕,所以一無所有。可正是因爲年輕,所以我們擁有一切。願:想得到都擁有,得不到能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