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關於讀朝花夕拾有感300字(精選17篇)

關於讀朝花夕拾有感300字(精選1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9W 次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朝花夕拾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讀朝花夕拾有感300字(精選17篇)

讀朝花夕拾有感 篇1

魯迅先生,是我們“民族的脊樑”,以筆作槍,字字擲地有聲,這本《朝花夕拾》,雖是回憶性的散文集子,但絲毫不改其風貌,對於作品中所指出的舊中國的弊端,我看過後猶觸目驚心,一面慶幸自己出生在了祖國富強的年代,一面又下定決心,盡我所能不讓悲劇重演。

在過往的日子裏,我們偉大的祖國,有着太多屈辱的歷史,而如今,在祖國繁榮富強的今天,身爲未來棟樑的我們,怎能不爲了中國而去努力呢?從《朝花夕拾》中,我驚見自己的影子,那麼單薄,那麼堅定的影子!

魯迅先生,中國正在崛起!

讀朝花夕拾有感 篇2

《朝花夕拾》是魯迅追懷青少年時代的往事而作的。書中了他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和對師友的誠摯的懷念,又真實地描寫了戊戌政變和辛亥革命前後作者所經歷的生活種種——從農村到城鎮,從家庭到社會,從中國到日本,每一篇都生動的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社會生活一角。我讀魯迅先生的這篇充滿對童年回憶的散文,正如讀着發處魯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童真童趣。我最喜歡的也是給我影象最深的是《藤野先生》和《範愛農》,這兩篇文章寫的是魯迅對師友的懷念。

藤野先生是魯迅的師,他對魯迅甚爲關心。藤野先生在生活上不大講究,但爲人卻很誠懇,公正,對學生誨人不倦,對研究一絲不苟,對學術更是有着超越國界的博大胸懷。

讀朝花夕拾有感 篇3

女兒在書桌上放着這本《朝花夕拾》,順手我拿起,又再次拜讀了魯迅先生所著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魯迅的文筆綿密細膩、真摯感人,猶如小橋流水,沁人心脾,再讀魯迅的文章,使人浮想聯翩,回味無窮,我看着,陷入了沉思。我喜歡在有空時回憶往事,回憶過去的點點滴滴,在迷人和暈眩之中,我彷彿又回到了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一個個生動的畫面,一件件永難忘懷的事情,一張張親切、熟悉的面孔,這一切構成了我整個童年時代的回憶。

一切感受都是那麼天真爛漫,令人回味,也許是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鳴吧,尤其是作者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親切,充滿激情。魯迅先生在文章中表現了他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那股熱情,希望能自由自在地玩耍,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不希望整日被父母,家奴管束着,回想童年中使我整個放鬆了下來,將現在的一切煩惱拋之腦後,沉浸與其中。如今作爲老師的我,想想自己,看看學生,是多麼熟悉,此時心中燃起了一種幸福,整天與學生在一起,彷彿自己還是年輕的,充滿着童趣的。許多記憶本已隨着歲月的流逝而悄然無聲地逝去,如今的確有種朝花夕拾的感覺。

讀朝花夕拾有感 篇4

《朝花夕拾》原意爲舊事重提,朝花如過去的記憶,夕拾如再次地想起,無比體現了作者對童年往事的留戀之情。

書中僅有十篇短小的文章,有對童年的嚮往、對老師的崇敬、對朋友逝去的悲痛,在寥寥數篇文章之中,盡顯了作者往日的喜怒哀樂,真實自然,貼近生活。

他,很平凡,卻在時時平凡中顯示他的不凡。孩提尋覓快樂,喜歡趕熱鬧,卻常常在心中思索,在不斷學習中領悟了人生的持之以恆,平凡地讀着書、讀着人、讀着物,卻有着不凡的想法。

他,思想敏捷,從少時至壯年時時如此,不畏恐懼,堅持着正義。少時喜歡玩樂,對着那種聚會甚感興趣,青年對學問的追求、對人生的追求有着新的開始。

帶露折花,作者無法瞬間化去心中的蕪雜,無法使他即刻幻化,仰看流雲飄過,在眼中只有一瞬。

拾起這一瞬,感慨萬千。

讀朝花夕拾有感 篇5

永別了,那段年少的時光!

青年時期的魯迅,彷彿活在黑暗中一般。青年時期,魯迅可謂嚐盡了酸甜苦辣。在各地的求學生涯使他了解了那個年代真正的面目。這其中,既有待魯迅和藹可親的藤野先生,也有爲了給父親治病而不斷與魯迅周旋的名醫,就在那些匆匆流逝的時光裏,魯迅漸漸地變了。他變得更加正直、嚴肅,更願意用他的神來之筆去抨擊、去諷刺。

我想,在青年時期,魯迅也一定有遺憾的事。常年在外漂泊求學,使得他陪伴家人的時間愈發漸短,尤其對待父親的死,魯迅一直耿耿於懷。看到父親喘得厲害,魯迅只希望父親能走得安詳,沒有痛苦。光是這一點,就已看出他與舊時中國人的'不同,他的思想,是更勝人一籌的。

爾後,就是那個我們熟知的魯迅了。他亦會在百忙中抽出時間,整理並寫下《朝花夕拾》。我想,這正是他對曾經那段美好或痛苦的時光的緬懷吧!

讀朝花夕拾有感 篇6

魯迅先生在中年落魄時,回憶起自己的童年時光,想必別有一番滋味吧!

正如小引裏所說:“帶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夠。”《朝花夕拾》確實如其名,獨具一番色彩。

每一個人的童年都是有苦有甜,但不管如何,童年都會在心裏留下美好的回憶,就像被刀刻在心中一樣,難以忘懷。

《朝花夕拾》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魯迅先生小時候,頑皮可愛,常常趁大人不注意時鑽到百草園中去玩,整天與花兒、蟲兒作伴玩耍,甚至於爬到樹上去採野果兒吃。雖然他有時會背先生責備,但總免不了孩子氣。

就像少年魯迅一樣,我也總是到小區的樓下玩耍,與花草樹木爲伴,在原野中跟隨蝴蝶跑來跑去,不亦樂乎。

童年的時光,真是快樂。與自然相伴,無憂無慮。現在的我們長大了,再也不能享受從前的那種快樂了。每天都是學習,只爲學習而煩惱。

童年逝去了,留下的是回憶。

讀朝花夕拾有感 篇7

“我常想在紛擾中尋出一點閒靜來,然而委實不容易。”

兒時的美好事物,久別之後再嘗,滋味“不過如此”,但是留存在記憶中的,永遠都是“酸甜可口”的。浸潤着歲月的沉澱,賦予了原本事物不曾有過的美。所以,魯迅先生甘於記憶的“哄騙”,時而反顧。

文章中寫道,編定《朝花夕拾》時,天氣炎熱逼人,作者的心境是紛擾蕪雜的,但回憶那盆水橫枝,卻清涼怡人。

文章《狗貓鼠》表面上寫的是三種動物,其實“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寓意頗深。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一位子女的義務。但孝不可是盲目的,反人性的。讀《二十四孝圖》,感受到其中要求的“孝”比尋常所認爲的更難幾十幾百倍。

《朝花夕拾》裏還有很多童年的趣事,給魯迅的一生帶了滋養與快樂。現在,我們都在爲學習而努力,再也不能享受那種單純的快樂了。

讀朝花夕拾有感 篇8

“帶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夠。”我想這描寫的就是朝花吧!作者只是想借着朝花,拾起那絲往日愉悅的回憶罷了。他想把心中那壓迫的世界遺忘,幻化成一個歡樂而又蕪雜的想法。歡樂而又蕪雜的書與文章,雖只是靈光一閃,便可忘掉整個悲傷世界,只記住了美好回憶。所以,才取其名爲《朝花夕拾》吧!

其實,按常理來說,魯迅不過凡人,與我們沒有什麼不同,都是飽含七情六慾的國人。可是,因時代而改變了一切。

從魯迅先生的童年來說,既是悲傷的,又是歡樂的。魯迅先生的父親生病,卻因封建思想的迫害而未讓其度過一個安穩的晚年。《狗貓鼠》中,因爲“仇貓”,諷刺了大衆的精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魯迅先生從悲傷中,尋出了開心的靈魂。可見,魯迅先生的童年可真是笑中帶淚。成年後,魯迅先生更是經歷了酸甜苦辣。

我想,朝花啊,拾起那絲回憶,想起一片風花!

讀朝花夕拾有感 篇9

《朝花夕拾》是魯迅寫的唯一一部回憶散文集,雖是在追憶往事,但其中包含着豐富的思想內容。

《朝花夕拾》既描寫了作者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和師友誠摯的懷念,又真實的寫出革命前後作者的生活,生動的反映了那時的社會生活現實。

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裏,魯迅生動的描寫了百草園裏的美麗景色,有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那裏的生活天真爛漫,無拘無束,實在令人嚮往。魯迅通過這篇文章,表達了對童年生活的懷念。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裏表現了童年時的歡樂時光。正如我們的童年生活一樣,自由自在的玩耍,無憂無慮的歡笑,擁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然後留下最美好的回憶。

當然《朝花夕拾》的故事不僅僅就這些,但是他們的故事就如一顆嫩芽,在我的心靈土壤中慢慢發芽成長,直至一顆參天大樹……

讀朝花夕拾有感 篇10

《朝花夕拾》中有13個小故事,其中,我最喜歡《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主要講:魯迅小時候家後面有一片很大的園子,名叫:百草園,百草園是魯迅小時候的樂園,他最喜歡到那裏去玩,百草園中有何首烏、木蓮、覆盒子等等。他冬天時在百草園中捕鳥,捕到的一般都是麻雀。家裏人送他去書塾,他一直不明白爲什麼,書塾名叫三味書屋,三味書屋後面也有一片園子,但很小,他們都喜歡去園子裏玩,直到先生叫他們了,纔回到書屋。先生讀書很入迷,他們就在先生讀書時,偷偷的玩,魯迅他卻在畫畫,最後,書沒讀好,畫倒是畫了不少。

讀完以後,我笑了,覺得魯迅的童年和我的童年一樣,都是那麼有趣,我在讀書時,見父母不在,也會偷偷的玩一會。《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生動地描繪了當時的水鄉景緻、民俗風貌,世態人情。讓人覺得那麼親切,好像回到了自己的童年一樣,使人心情愉快。

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令人懷念的。

讀朝花夕拾有感 篇11

魯迅先生就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思想家,他的許多作品,既是他獨特的生活歷程的寫照,也是全民族所經歷的心理歷程的反射。讀《朝花夕拾》讓我走進了魯迅自己的記憶的窗口,站在作者自己的思想高度上,觀望作家的童年記憶和青年曆程。散文集是對逝去歲月的回憶,有真摯的情懷,有無奈的感傷。歡快的時候,我感到有沁人心脾的馨香襲來;鬱悶不樂的時候,我感到無名的寂寞前來吞噬。這一切,確實是能真切的感受得到的。在此書中,當然也有魯迅先生一貫的諷刺辛辣,但更多的,卻是一種老年人回憶往事時的脈脈溫情。

過去的日子裏,我們的國家有着太多的屈辱,我不得不爲我生在如此繁榮富強的社會感到慶幸,但同時又感到壓力之大:從過去的時間裏,中國人民已深深感受到“落後就要捱打”,所以作爲未來祖國的棟樑,我們要肩負起富強祖國的大任!

讀朝花夕拾有感 篇12

“珍惜現在”,是我讀了這本書後最深的感受。魯迅先生的父親因病而死,在世時,魯迅先生未叫過自己父親一聲,直至死去的那一刻,才脫口而出喊出了:“父親!”可惜一切都來不及了,自己的父親已經去世了,父親再也聽不見自己的喊聲,再也聽不見了……魯迅先生一直都覺得對不起自己的父親,很慚愧!魯迅先生的親生經歷告訴了我們:如果不珍惜現在的一切,等你後悔了,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

掩卷沉思,其實這本書裏記載的事情,跟我們現在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性命、金錢對於魯迅先生來說一文不值。只有時間,魯迅先生奉爲無價之寶。魯迅先生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祖國,他真的令人敬佩!可現在,我們中還有那麼多的人,還在渾渾噩噩過日子,雖然我們不可能像魯迅先生那樣偉大,但我們應該奮鬥啊!不能辜負像魯迅先生那樣爲祖國未來而奮鬥的先輩們!

向魯迅先生學習,珍惜現在,好好學習,讓自己的今天無愧於明天!

讀朝花夕拾有感 篇13

今年,我又回去過年了。本以爲沒有作業的我在和表弟玩的火熱,可是在與劉星的聊天中,我意外得知我還有很多作業沒有做。我的心情立刻從高潮落到了低谷。怎麼辦呢,我是一個好同學,總不能不做作業吧。無奈,只好寫唄!

於是,我就在堂姐的陪同下去圖書城去買書。爲了寫這篇圖後感我只好勉爲其難應付應付。可是我纔讀了幾行就從被動變爲主動,情不自禁的讀了下去。我被魯訊先生所描寫的人物生活深深吸引住了,我非常向往那時的生活。這部小說是一部回憶散文集,作品記敘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少年時求學的歷程,追憶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抒發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

從吶喊中我認識了社會上形形色色的種種人物,這部小說真實的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時期的社會生活,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其中我認識了使人快活的孔乙己,體弱多病的小栓,關愛兒子的老栓等人物。

從老栓身上,我明白了:如果說母愛是一篇優美的文章,那麼父愛則是那不可少的標點符號。

讀朝花夕拾有感 篇14

今天,我讀了魯迅的一本《朝花夕拾》的書,這本書是讓人的心靈的華彩美文,陪伴着我們一路遠行的文章,剛讀了幾頁,我就被書中優美的文字、圖畫所吸引了,文中有一篇令我很感動,那就是“父親的病”。

《父親的病》這個故事講的是:作者小時候,大約十多年前名醫出診,出診費是1元4角,特拔十元,深夜加倍,出城又加倍。有一夜,城外的人家閨女有病來請他看,因爲他其實闊得不耐煩,便非一百元不去,他們都依着他,待去時,只是草草的說了一聲“不要緊”,開了一張方,拿了一百元就走。父親生病了,他還不至於闊的不耐煩,因爲“我”曾經和這位名醫周旋兩年,父親的病就讓他來看,日復一日,不見好轉,那個年代每次用藥1元4角,時間長了,已是鉅款,父親擔心自己的病好不了,還浪費錢,醫生給他開的靈丹,只要兩塊錢一盒,父親不肯用,只是病情一天天嚴重,最後父親還是嚥了氣。父親的死讓年幼的魯迅經歷了人情冷暖,江湖的庸醫把錢看的比一個病人的命都重要,也成爲了魯迅心中的痛苦。

讀完這篇文章,我的眼睛溼潤了,也許是文中的作者還有作者的父親,他們所經歷的讓我感動了。

讀朝花夕拾有感 篇15

初讀《朝花夕拾》這本書時,我十分喜歡魯迅先生筆下的那個豐富多彩的兒童世界,但是大多都只是看個熱鬧,並不能深入進去。

當現在又一次捧起《朝花夕拾》這本書時,體味其中所蘊含着的酸甜苦辣,而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是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分。

當我再去讀《二十四孝圖》這一篇時,與我第一次所看後的感觸是毫不相同的。爲什麼呢?我也不清楚,可能是因爲第一次看時僅僅只看出了皮毛,沒能看出魯迅的言外之意吧。到了現如今,當我再去看時,就有了一種似懂非懂的感覺。

沒錯,做孝子真的特別不容易,可以用勉力來效仿的,如“子路負米”和“黃香扇枕”之類。魯迅在書中寫到“其中最使我不解的,甚至於發生反感的,是‘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件事”,是真的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老萊子已十分年邁,他的手中應中一根柺杖,可當時他的手中卻是一個“搖咕咚”,說娛親,不如說是裝佯。郭巨埋兒更是令人不解,家裏窮,母親就吃的少了,然後要把兒子給埋了,這是什麼邏輯呢?這又怎能說是孝呢?

這是魯迅對舊社會的不滿,這是一本文學鉅著,是一本好書。

讀朝花夕拾有感 篇16

我手捧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品味着從字裏行間透漏出的年少時的童真,神思似乎也飄向那些曾經屬於我們的逍遙日子。

《朝花夕拾》這本膾炙人口的鉅作,正同於它的名字一樣,是魯迅先生在中年寫下的回憶錄。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時的點點滴滴,心中還是會有當初的味道,想必別有一番滋味吧。清晨綻放的鮮花有了晨曦會顯得更加嬌豔,到了夕陽西下時分去摘取,雖失去了剛剛盛開時的嬌豔與芳菲,晚霞的照射卻使它平添了一種風韻,那若有若無的清香在風的導送下讓人浮想聯翩,像是在嘗一道佳餚,細細咀嚼,幼年時童真的味道留在心頭,慢慢漾開。

魯迅現實的童年並不乏味。他懷念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日子,與小動物爲伍,彷彿這樣的童年纔夠精彩。趁大人們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覺的速度鑽進百草園。油蛉在這裏低唱,蟋蟀也來伴奏。魯迅的童年似乎是在首大自然圓舞曲中度過的。

枯燥,乏味。是對魯迅先生在三味書屋生活的最好的詮釋。稍稍偷懶一會兒,也會被壽鏡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裏去了?”喊回來。整天除了讀書還是讀書十分無趣。這就是讀《朝花夕拾》有感。

讀朝花夕拾有感 篇17

翻開《朝花夕拾》,彷彿就像是魯迅先生在跟我講述着他回憶的一點一滴。《朝花夕拾》是回憶性的散文集,這本書充滿了生活的氣息。

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五猖會》中魯迅的爸爸叫魯迅讀《鑑略》,並背出來,這讓我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爸爸,但是他是我感興趣是教我,和魯迅爸爸不同,和《竹影》中的爸爸又相似的地方。

記得我小的時候,一天,爸爸抱着我路過少年宮,就把我帶了進去,我仍清晰的記得當我看見別人在畫畫時那種好奇,因爲我覺得話可以把自己想象的世界和現實聯繫在一起,還有我驚異於那些顏色,似乎這個世界的顏色都在我眼前,爸爸問我:“兒子,想學畫畫嗎?”,我搖了搖頭,因爲我看見畫畫的人在畫水果,這不是我想象的。

晚上回家,爸爸早已準備好畫畫的工具,說:“兒子,我來教你畫畫。”“不,我要自己畫。”我只想畫出自己想象的那個世界,爸爸也不着急,耐心地在一旁指導我,告訴我許多畫畫的技巧。

現在,兒時畫的畫早已不知去向,至今回想起來,就覺得那記憶總是無法抹去,反而像珍珠一般沉澱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