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精選27篇)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精選2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W 次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育類書籍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精選27篇)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 篇1

以前人們總認爲:師德高不可攀,師德遙不可及。所謂的師德楷模大多是讓我們自愧不如和望而生厭的“苦行僧”,更談不上什麼優美和陽光。讀過《修優美師德做陽光教師》後,才知道師德可攀,我們的教育實踐就是攀登的階梯;師德可及,它與我們的生活朝夕相伴;師德可爲,它給我們創造的靈感、操作的智慧;師德可賞,它給我們心靈的感動、美的享受。

真正的師德更多的表現是植根於普通的、具體的、甚至是有些瑣碎的職業生活,能夠回答以人爲本的顯現實生活世界的種種拷問。真正的師德尊重和張揚個性人格,充滿創造性。即使同爲對學生的愛,在不同的老師那裏,卻有不同的理解和表現:有對學生生命的尊重和關懷,有對學生過錯的寬容和理解,有對學生髮展的責任和義務。好老師是形形色色的,他們的“好”以不同形式體現在職業生活的不同領域。

正像前蘇聯一位着名美學家所說的那樣:付出與獲得平衡是最高的境界,稱之爲“優美”,略高於則是“崇高”,付出大大高於獲得則成爲不折不扣的“悲劇”。因爲這其中有許多我們應該盡力避免的無謂和不必要的犧牲,過分弘揚和宣傳這樣的師德會讓老師們對師德望而卻步。只有優美的師德才是陽光的、親切的、有趣而有效的,因而也是充滿快樂的。

對我感受最深的一點是: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師德修養,我要做一個陽光教師,我要以我的快樂去快樂我的學生,我要以我的陽光去陽光我的學生,我要以我的品德去影響學生的品德。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 篇2

今天我要介紹的這本書是著名教育專家、特級教師孫蒲遠老師寫的《美麗的教育》一書,全書有八章,但與其他教育書籍不同的是,書中爲我們展現了一個個栩栩如生而紛繁多樣的師生現實生活,與我們的教育實踐更爲貼近,看來感觸更深。書中讓我深深感受到的是,孫老師對學生那份濃濃的愛心。正如本書封面上寫到的:“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說是至高無上的,孩子對自己的班主任簡直到了崇拜的程度。班主任提倡的東西將會釀成這個班的班風,班主任的好惡將回成爲這個班學生的是非標準,班主任的要求將會成爲這個班學生的習慣,班主任常說的話將會成爲這個班學生的座右銘,班主任的言談舉止對學生性格氣質的形成都起着舉重輕重的作用……”也正是這個原因,孫蒲遠老師的感傷人格對其學生產生了非凡的影響力。這是一部生動形象的學生心理學和教育學,也是新的教育詩篇。

孫蒲遠老師的教育特色,在細微之處求效果。多年以前,孫老師發現學校給三好學生頒獎狀時,校長雙手把獎狀遞給學生,可有的學生卻用一隻手把獎狀隨意抽過去,晃晃悠悠地下了領獎臺。孫老師感到難受,她認爲,這不是孩子的錯,是班主任沒有盡到自己的職責。從此,她開始培養學生尊重別人雙手接物的行爲習慣,並且每天訓練。每天發作業本時,孫老師總是雙手遞給學生,如果學生忘了,單手來接,她不會遞出去,直到學生伸出雙手。久而久之,她的學生們形成了習慣,遞給來勢的哪怕是一快小小的橡皮,也一定用雙手來遞。孫老師相信,這種良好的習慣會使孩子很有教養的對待長輩。閱讀了《美麗的教育——寫給年輕的班主任》一書,孫蒲遠老師在建設班集體方面的經驗對我有了很大啓發:

首先引導學生及家長特別注意欣賞和學習同學身上的優點,這幾乎成了孫老師的第一法寶。她說:“老師在班上常說什麼,常做什麼,對集體輿論起着導向作用。你常常看到同學們的長處,常常強化這些地方,同學們的情緒就會是愉快和穩重的。”人人都喜歡聽好話,沒有一個人願意整天被包圍在批評與指責中。我們班就有一個軟硬不吃,經常控制不住自己行爲的小男孩。確實這樣的學生着實讓我頭痛,但與其整天他惹事,我來應付處理,還不如抓住教育的主動權,放開胸懷給自己一點信心,更給學生增加自信心。於是,我試着觀察學生各方面的閃光點,一但發現優點,就以各種表揚的方式有書面的,口頭的;個別的,集體的等等,從而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學生對班主任有了好感,老師所說的話就更有分量了做起工作來就變得事半功倍了,。正如孫老師說的:“老師對他的充分肯定,往往可以激勵他向更高的層次邁進;老師的一次賞識,也許就能引起他創造的源泉;老師的一句鼓勵,足可以喚起他擡起頭走路的自尊;老師的一句讚揚,說不定就點燃了他內心要求上進的火花。”善於把表揚作爲班主任工作藝術的教師,就意味着贏得了教育上的主動權。因爲這樣做,容易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能夠創設和諧寬鬆的課堂氛圍,有利於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有利於學生思維的發展,有利於後進生的轉變。

其次要培養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習慣,努力形成明辨是非知錯就改的班風。孫老師在講到有關批評學生的話題時說:“當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不批評嗎?不是!沒有批評就等於放縱孩子的不良行爲,但是批評的時候,一定要講清其要害,是在告訴孩子這樣做爲什麼不可以,這樣做對別人、對自己、對集體有什麼不好。”孩子在犯錯誤中長大的,但這並不等於錯誤無所謂。能否認清是非對錯,是能否成長進步的關鍵。很多時候,我們一看到學生違規就氣不打一處來,批評了再說。其實這是很不明智的做法,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每次違規的背後肯定有一個理由,而班主任在下結論之前應該瞭解這個“理由”。老師可以將自己對某件事情的感受說給學生聽,用以感化學生。

讀完《美麗的教育——寫給年輕的班主任》一書,我受益匪淺。當然,孫蒲遠老師在樹中所體現的教育智慧,不是我三言兩語就能概括得了的,這是一本通俗易懂,卻又包含深刻教育內涵的班主任教科書,正如孫老師在後記中寫的“學生的進步是我最大的幸福。當我看到膽子小的孩子變得開朗了,攻擊性強的孩子變得文質彬彬了,不愛學習的孩子知道主動寫作業了,情感淡漠的孩子變熱情了……都會從內心產生由衷的喜悅。”老師愛學生,學生感到幸福,老師也會感到幸福;同樣,老師也得到了學生最真摯的愛。這就是所有班主任的幸福,這樣的教育也是最爲美麗的教育。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 篇3

如今的孩子,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都是家長的掌上明珠,在家庭的溫室下成長,而同齡的玩伴很少。這就使孩子們進入學校以後不懂得如何與其他同學相處,造成這樣那樣的矛盾。作爲老師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影響同學之間的團結友愛。再者,低年級的小朋友不知道如何學習,良好的學習方法這個概念對他們來說幾乎爲零。因此,老師的職責是既要從小就培養學生怎樣爲人處事,又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老師年長於學生,知識?處事都勝過學生,而且自古以來就有“一日爲師,終生爲父”的說法,所以我認爲:老師=老媽+師長。作爲班主任的我,在工作中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地履行老師的職責。可是我畢竟年輕,工作時間也不長,因此在教育學生某些地方做的還不夠好。有幸的是,假期裏讀:《卡爾·威特教育全書》,《1-2年級,決定孩子一生的100個關鍵細節》(以下簡稱《細節》)這兩本書給我以後的教育教學帶來了很多靈感。

卡爾·威特先生的書中說:“決定孩子成長的重要因素是教育而非天賦。”這句話我深表贊同,即使是資質平庸的學生,只要教育方法合理,也一樣能成爲傑出的人。

書中還談到:“一定要尊重每一個學生,這是教育學生最重要的法則”。作爲老師我深有感觸,千萬不能因爲學生只有七,八歲或者他們有些幼稚的舉動而傷害到他們的自尊心。我從事低年級學生的教育工作,小學生的心敏感又脆弱,如果學生不小心犯錯誤了,在教育的過程中不可以當着許多學生或者家長的面批評,這樣不僅達不到教育的效果,還會適得其反。可以採取單獨和他談話的方法,給他講一些簡單易懂的道理,用真心去教育他,讓他認識並改正錯誤。當你用一顆真誠的心去對待學生時,學生也會給你回報。也許,一個人的一生會因爲你的一句話而改變。

書中講述了一些當代的傑出人物曾經是父母、老師眼中的“差生”、“笨蛋”、“問題學生”等,但是他們後來卻成功了。這讓我從中悟到對每個學生都要充滿愛,我是有親身經歷的,我們班有個小女孩,家裏父母關係不是很好,對她的心理產生了影響,所以我就格外關心她、疼她。後來她的性格也變得開朗起來,與同學關係也越來越好,學習也用心多了,所以成績也漸漸好了起來。多給孩子一些寬容,讓他們在老師愛的眼光中充滿自信,健康地成長。對我們教師來說,沒有什麼比愛心更重要的。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一節課最重要的不是看老師講了多少,而是看學生接受了多少。”低年級的學生不可能做到四十分鐘裏精神集中。如果老師只管滔滔不絕地講,學生跟不上節奏,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這種方式萬不可取。這就給我們老師帶來很大挑戰,老師必須要在比較短的時間裏把最重要的東西講透徹,要力求簡潔生動。然後讓學生通過舉例子,做練習來鞏固,這樣才能稱得上是一節有效率的課。貪玩,上課開小差是低年級小朋友的天性。上課時必須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如果學生上課總是心不在焉,是很難教授課程的,也就根本談不上效率。爲了培養學生的注意力,書中提出要把課程設計的豐富多彩,富有趣味性。我以後教學生課文或古詩詞時,可以讓學生閉上眼睛在大腦裏想象課文中的情景,通過學與想結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書中認爲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也是教育的重點。我聽到次數最多的一個例子是問學生雪融化了是什麼?標準答案是水,然而有個學生回答是春天,被老師以不符合答案爲由判錯。事實上,我們老師不應該拘泥於標準答案,對學生進行思維上的限制,而是應該讓學生自由發揮,充分發掘學生的創造和想象力,我們能做的只有引導學生,而不是簡單的對學生說“不”、“不能”。

《細節》一書中講到要重視對學生品德的培養。作爲老師,我想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將自己的學生培養成正直、善良的人。試想,一個學生如果沒有美好的品德,即使他學習成績很好,將來他也不會取得成就,甚至誤入歧途。我提倡每人每週做一兩件力所能及的好事,要有“勿以善小而不爲”的精神。比如校園裏的廢紙學生能主動撿起來放進垃圾桶裏這些小事。我會立即給予表揚,甚至碰到學生家長也會稱讚他們的孩子。這就會讓學生意識到做好事可以得到表揚,學生們就會樂意去做,從小養成助人爲樂,正直善良的品格。

《細節》中還針對學生上課不願意舉手回答問題提出了應對建議。記得我讀書那會,上課時老師要我們回答問題就沒有幾個人舉手。這種現象在我們國家的課堂(從小學到大學)上比比皆是。書中給出的建議使我產生了共鳴:對膽小的學生,要教他們簡單的放鬆練習,當學生在課堂上爲舉手而感到緊張時,就可以讓學生做深呼吸,同時在心裏對自己說放鬆,我可以的。也有部分學生認爲自己的回答必須是正確的,害怕答錯了被老師或同學嘲笑,因而不舉手同樣保持沉默。可愛的孩子,如果你答錯了,老師不會因爲你積極回答問題而批評你,反而會欣賞你大膽的勇氣。老師還可以提前佈置給學生下節課要學習的內容,讓學生猜老師可能會提的問題,幫學生做好準備,這樣學生會感覺有備而來,自然會舉手回答問題。如此,學生既有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又能預習新知識。

《細節》中講到語文學習的方法時,提出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啓發學生,讓學生明白一些道理。我認爲讓學生聽故事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讓學生更多地接觸新的詞彙,如果我講故事時再把一些成語、名言名句加入到故事裏,學生聽多了說不定有一天他不自覺地也會使用了。以後授課時我會考慮每節課用五分鐘講個小故事。這可能短時間內看不出學生聽故事有什麼用,但是語文學習靠的是積累,半年、一年後,和聽不到故事的學生比起來,絕對是不同的。

這兩本書,對於班主任的我來說是提高自身素質和工作水平的重要讀物,有了它們就等於請來了一位幫助自己的老師。在教育學生的問題上,每個學生的性格各不相同,不能採用千篇一律的教育方法。而是要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根據他們的不同特點,因人施教。我們老師還要對學生的行爲進行細緻的觀察,並以平等,坦誠的態度來對待學生,形成學生熱愛老師。老師關愛學生的和諧師生關係。同時,對我們年輕教師來說,年輕是筆財富,我們應該珍惜,不應該因爲工作繁忙而忘記學習,充實自己。對於平時的教學工作,除了認真上好每堂課,課後備課,作好筆記,還要多閱讀專業期刊和一些教育書籍並作讀書筆記等等。這些都是精神財富的積累和幫助自己成長的有效方法。只有這樣,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才能不斷提高,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 篇4

《愛的教育》——這真是一本無與倫比的、能夠感動任何人的書!

當你看完這本書後,你就會深刻反省自己曾經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是否造成過不好的影響;是否破壞了與他人珍貴的友誼;是否不珍惜父母那溫馨的關懷……

像最後的每月故事《海難》中寫道“‘要那個小的(“小的”指小男孩,即馬里奧)!船已經超載了,要那個小的!’水手喊”,馬里奧不是沒有生的機會,但當他看到朱莉埃塔胸前的血跡時,他也被震撼了,想到了朱莉埃塔在自己受傷時給自己包紮的那一幕。因此他在生與死的選擇中放棄了生的機會,他死留給自己,把生送給同伴。因爲馬里奧知道,別人也許更比他需要“生”。

即使已經過去了四十四年,恩里科的父親也不忘他的小學老師,還專程來看望他,並像小時候那樣愛戴他、尊敬他。這是多麼好的一位父親!我頓時覺得恩里科很幸福,它擁有如此博學多識、如此溫文爾雅的父親!

恩里科的同學們也很團結!正直的卡羅內,勤勞的柯萊蒂,用功的斯塔爾迪,勇敢的羅貝蒂,可愛的小泥瓦匠,品學兼優的德羅西……這是一羣多麼友善的好夥伴啊!

我現在想把這本書珍藏起來,希望在多少年之後,我還能把它找出來,重新閱讀這本書,從新感受從這本書中透露出的對國家、對朋友、對親人、對任何人的愛!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 篇5

媽媽給我買了本書,題目是《愛的教育》。我用3天的時間讀完了整本書。

這本書是教育人們怎樣做人的好書,內容是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裏面有許多小夥伴,雖然有的貧窮,有的富有,有的殘疾,有的學習落後,但安利柯從不計較,與他們玩得很開心,並從快樂中得到了教育。

書中的小人物我都很喜歡,比如仗義善良的卡隆、品學兼優的代洛西、堅強勤奮的斯代第、滑稽的小石匠、雜貨店老闆的兒子卡羅非和有着非凡毅力與感人孝心的小鐵匠玻萊克西……寫的都是長輩們對孩子的教育和啓示,教育我們要永遠有一顆勇於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愛祖國,愛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與苦難。

我非常喜歡那篇《新老師》,尤其是新老師說的那段話:“我愛你們,希望你們也喜歡我!我不願意責備和懲罰你們當中的任何人,也相信你們會讓我感到欣慰,我會因爲有你們這些學生而驕傲!”我希望自己也能遇上像書中那樣有愛心的老師。

讀完這本書後,我感覺自己沉浸在愛的海洋中。愛是黑暗中的一束陽光,只要你願意付出,得到的就是驚人的收穫。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 篇6

讀了陳鶴琴的《家庭教育》一書後,深知“怎樣爲人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是一門需要用熱心、用耐心、用真心堆積起來的學問。書中對於小孩的生活教育從醒到睡,從笑到哭,從吃到睡,從健康到生病,從待人到接物,從遊戲到學習等,種種問題都深入淺出的進行了講解,使我受益匪淺。

在家庭中如何培養教育孩子的問題,對於我們家長來說是一個非常嚴峻和複雜的問題。俗話說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是父母,那麼家庭教育的好壞就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發展和成長,它和學校教育有着同等的重要性,兩者缺一不可。所以說家庭教育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現在的孩子聰明,活潑,大方,好勝性強,自信心也很強,易於接受新鮮事物等。但是他們面對困難和挫折,往往顯得束手無策,也不聽別人的勸告。而現在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們都很愛自己的孩子,這種愛就會變成溺愛,這對孩子的成長沒什麼好處。“小孩子實在難養得很”,“小孩子不但是難養的,而稍明事理人,知道也難教得很”,在《家庭教育》中,作者提供了諸多養育孩子的方法,這些方法還是比較容易掌握的,而如何教育孩子則是一門更深的學問。

書中提到“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則”。孩子的觀察力和學習能力有時真是超乎想象,在不經意間我們教小孩子一套,而自己做得另外一套,這樣她就會用懷疑的眼光看着你問:“爲什麼爸爸可以這樣、媽媽可以那樣?,我不可以呢?”

她的是非觀會混淆,對你以後的話也會將信將疑、不會那麼採納聽從的。所以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很重要,但以身作則說來簡單,實施起來卻着實不易,我們自己應在從生活習慣、待人接物方面改掉不良習慣,更稱職地爲人父母。

自私似乎是現在小孩子的通病,在家裏她愛吃的東西最好只給她一人留着別人是不能碰的,喜歡的玩具也不肯給別人玩,而且有動不動就發脾氣的壞習慣。所以書中提到教育兒童要教他們掃除自私自利心理,對於食物不要爭多嫌少,對於玩具不要強奪霸佔,需善事曉喻,教兒童推己及人,引導他們設身處地的思想,養成大氣無私的習慣,認識到分享比獨佔更快樂。

書中的核心觀點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認識和尊重兒童生理和心理髮展的規律,倡導“遊戲式教育法”。作者認爲:“小孩子是生來好動、以遊戲爲生命的”,因此,做父母的應遵循這一規律,“遊戲就是學習,學習就是遊戲”。例如作者提出應該給孩子塑泥的機會,小孩子玩污泥,雖有時會污及身上的衣服,卻可以培養他們的創造性和想象力。對照今天很多孩子從上小學開始,就大大縮減了玩耍和遊戲的時間和機會,怎不令人感慨!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 篇7

愛是人類永恆的話題。愛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最近讀了《愛的教育》一書,我的心久久被感動包圍着。

《愛的教育》是一本淨化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是那平實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說所蘊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感人至深。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爲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昇華。

愛,多麼溫馨的字眼,在一生當中要經歷無數的愛:朋友之愛,父母之愛,夫妻之愛,子女之愛等等。當然,作爲教師對學生的愛,也是這愛的長河中的一朵浪花。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育的全部奧祕就在於何熱愛兒童。”蘇聯教育家馬卡連軻曾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確,孔子有“仁愛”思想;墨子有“兼愛”思想;陶行知有“愛滿天下”的思想,他們都是偉大的教育家。教育中的愛是什麼?

托爾斯泰認爲:如果一個教師僅僅熱愛教育,那麼他只能是一個好教師……如果一個教師把熱愛事業和熱愛學生相結合,他就是一個完善的教師。由此可知,師愛是師德的重要表現之一。也正像教科文總幹事馬約翰先生說的:“世界上只有一種教育――愛的教育。”身爲教師對每一個孩子都要做到“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境地,讓教師永遠做是愛的播撒者。那麼,平凡的師愛就會產生非凡的力量。我開始對此感受並不深切,讀了《愛的教育》一書,我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書中說:師愛是一種依戀的心情,是一種奉獻精神,是一種極端負責的態度,也是一種巨大的力量。愛心能架起師生關係的橋樑;愛心能春風化雨,澆灌每個莘莘學子;愛心能薰陶,震撼學生的心靈,激發他們的自信心和求知慾,養成其良好的情感品質,使之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是的,親密融洽的師生關係,敬愛的老師對自己的影響,常會令人終身難忘。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實驗的效應我想就是愛的結果。愛是神聖的,師愛偉大!愛像空氣,每天不可或缺的存在於我們的身邊,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愛,生命的始終都貫穿着愛。?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這些孩子雖然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讓我這個外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爲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進了恩里科的生活,看到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以及怎樣去愛的。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

愛,是一次永遠沒有盡頭的愉快的旅行,一路上經歷着許許多多或快樂,或憂傷,或感動,或幸福的風景。它讓你感受到人生的絢麗多彩。教育中有愛,纔會真正讓孩子,讓教師擁有更加豐盛的心靈。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 篇8

從《卡爾·威特的教育》這本書中,我聆聽到了一位慈父娓娓道來的育兒故事,找到了一個非常成功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卡爾·威特的父親有一個基本的教育理念:那就是孩子的教育應該從學前抓起。

這位父親採取的教育方法其實也很簡單,所有的父母都能夠完全做到。作爲德國鄉村的一位普通牧師,老威特一生都過着極爲簡樸的生活。但是,這位鄉村牧師卻與別人有着不一樣的思維方式。看到周圍的許多人都在虛耗自己的生命,看到周圍的男男女女都沉溺在酒色之中,他既感到悲哀也感到驚訝。他想,“這些人都沒有運用上帝賦予給他們的智慧。如果他們有着智慧的頭腦,他們的生活就會是另外一種景象。問題的.根源在於,他們都沒有受過很好的教育。從小時侯起,就沒有人教他們如何去思考,他們也就沒有明確的生活目標。對此,學校是應該受到責備的,但是更應該受到責備的是他們的父母親。假如他們的父母親很早就把真善美的東西教給他們,從小就培養他們對於知識的熱愛,他們今天就不至於過着這樣可憐的生活。”正是抱着這樣的家庭教育思想,老威特在兒子卡爾出生的時候就制定了一個早期家庭教育計劃。老威特有一個基本的教育主張:孩子從小就是一個會思考的動物。對於他所看到的、聽到的和接觸到的東西,他都要做出自己的判斷和評價。如果孩子從小不能形成正確的判斷,因而養成一些不良的愛好和習慣,成年後就很難改掉了。老威特的目標是在孩子還處於可塑階段的時候,去引導和開發孩子的理智思維——“讓孩子從小會正確思考”。

當兒子還在啞啞學語的時候,老威特就開始教他辨認身體器官和家中的各種用具並說出他們的名稱。隨着兒子逐漸長大,他可以磕磕絆絆地上下樓梯和走路之後,老威特就讓他走出家門,讓他能夠接觸到更多的新奇事物。

老威特總是鼓勵兒子不斷地提出問題。在回答兒子問題的時候,他又儘可能用一種討論的方式解釋清楚問題的來龍去脈。對於兒子提出的所有問題,他從來不會敷衍了事。他注意從小培養兒子對所有事物的分析鑑別能力。在平常同兒子的散步和談話中,老威特從來不像許多父母那樣,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口氣對兒子說話,也不會對兒子信口瞎扯。本文來自

語言是我們思想的工具。老威特提出,要儘早地教會孩子使用母語,能夠正確地發音和流利地表達。所有與孩子說話的大人,無論是父母還是家裏的親戚朋友,都應該注意自己的發音和用語,以便給孩子一個很好的示範作用。在這樣一種家庭教育的薰陶下,與同年齡的孩子相比較,卡爾不僅表現出一種超凡的理解力,而且還表現出一種少有的知識興趣。卡爾給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具有非常嚴密的邏輯思維習慣。他對許多事物都有着精確的理解和完整的把握,在使用語言方面也達到了十分熟練的程度。

卡爾的早期教育當然沒有僅僅侷限在語言和文學方面。爲了使卡爾成爲一個全面發展的人,老威特也非常注意培養兒子在藝術和科學方面的愛好。儘管他自己不是藝術家也不是科學家,但是他總是想法激起兒子對於與藝術和科學的熱情。爲了達到這個目標,他經常帶着兒子游覽許多地方,去參觀各地的藝術畫廊、自然歷史博物館、動物園、植物園等。通過這種體驗方式,老威特讓兒子從中學到了活生生的動物學、植物學、物理學等知識。他讓兒子學會如何去發現各種事物之間的關聯性,如何去找到各種事物的最基本的原則,如何去認清各種事物的真相。

除了這些外出的參觀活動外,老威特還利用身邊的一些生活常識,對兒子進行系統的科學教育。他特別注意調動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養成一種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習慣。同時他也設計出一些小小的遊戲,讓孩子可以從中瞭解和熟悉不同學科的知識。當然,他十分清楚自己所追求的教育目的是什麼,他說“如果一開始我就告訴孩子去學習地理和物理等學科,孩子就會產生反感的心理。我儘量避免使用這一類的學科名詞,是爲了不要嚇唬住孩子,也是爲了增進他的自信心。”

正因爲有了老威特對兒子的早期教育,卡爾在九歲的時候就已經掌握了許多知識。由於他的智力水平已經遠遠超出同齡的孩子,在還沒有滿14週歲就已經獲得了哲學博士稱號。16歲他就獲得了法學博士學位,同時被柏林大學聘爲大學教員。

然而,我們傳統的教育理論是把孩子的正式教育推遲到“上學的年齡”。等到孩子上學之後,我們又急於把許多的東西灌輸給孩子,於是,過多的學習不僅剝奪了孩子快樂的童年,而且還給孩子造成了身心上的傷害。

在傳統的教育學觀念中,孩子智力的早期開發被忽略。由於不重視學前的家庭教育,使得孩子上學之後不堪重負。最新的科學研究證明了這樣一種全新的教育觀念,即孩子早期的學前教育將決定他今後一生的道路,因爲孩子早期得到的印象是最持久的。如果家長忽視了孩子早期智力的培養和開發,將會給自己的孩子造成一生的智力缺陷。科學的教育觀念應該是,孩子的家庭教育開始得愈早,孩子的身心方面今後就發展得愈好。

美國著名的醫學心理專家史迪思博士提出,孩子的早期教育最好從兩歲或三歲開始。“兩歲或三歲是孩子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父母應該抓住這個關鍵的時期進行孩子的智力教育開發。如果耽誤了幼兒的早期教育,將是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父母應該做的是儘早喚醒孩子的知識興趣,因爲這種興趣將會伴隨孩子的一生。讓孩子在知識的遊戲中獲取健康成長的養分,而不是讓孩子在那些毫無意義的遊戲中浪費時間。”

我們總是強調不要過早地對孩子的心靈施加壓力,不要過早地限制孩子智力的發育。其實這是一種極大的誤解。孩子需要父母的正確引導需要儘早的智力開發。只要我們從兩歲或三歲開始就注意培養孩子的知識興趣,讓他們的大腦得到不斷的鍛鍊,就像他們的其他身體器官在平時得到鍛鍊一樣,他們就會從早期的知識活動中得到一種快樂。當身心都得到了同步的發展之後,這樣的孩子往往會表現得非常快樂和健康。事實上,卡爾·威特的父親早就在推行這樣的科學新發現了。在傳統教育學理論統治着整個學校教育活動的時候,這位謙恭的德國鄉村牧師就對自己的兒子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早期教育。在我們今天逐漸認識到家庭教育必須先於學校教育,而且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的前提下,老威特的教育實驗自然就引起了世人的關注。這本書爲所有的父母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家庭早期教育的範本。

當然,我們不能放棄工作,把時間全部花在孩子的早期家庭教育方面。不過我們做父母的只要讓家庭生活愉快和睦,注意引導孩子的興趣和行爲,就可以使孩子在智力上和道德上健康成長。做父母的只需牢記老威特所說過的一句話:“儘早教育你的孩子,但是需要你去身體力行。”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 篇9

讀了於漪老師的《教育魅力》這本書,感覺受益匪淺。這本書太多的感動,太多的魅力,太多的藝術,需要我去追逐,去領會,去反思,去品悟。每一項修煉都讓我受到啓發和深思,它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平日自己日常的教學和教育工作中的細節,讀罷此書,我驚訝地發現,原來自己還有那麼多的地方做得不夠好。每個修煉都可以成爲我今後教育教學工作的指領。在這裏我要介紹自己體會最深的五點:

一、教師要注意自身形象

有道是“形象就是宣傳:形象就是效益:形象就是服務:形象就是生命:形象就是一切!”新世紀的教師形象應該富有時代的朝氣。這種朝氣,集中體現了當代教師應該更懂得美、追求美、體現美。講究外在的美、儀表的美、風度美的教師對學生有着很強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深受學生的喜愛。整潔、得體、典雅、美觀的着裝,也是完成教育任務的需要。教師站在學生面前亮相,自然而然的成爲“審美的客體”,通過自己形象的示範,對學生進行美的薰陶。作爲教師本身就是美的傳播者。因此,外在美和內在美的和諧統一,是當代教師自我形象塑造應該追求的理想目標。

二、教師每天要反思一下自己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善於思考必定受益無窮。因爲思考可以化解矛的癥結,使僵化的思維方式疏通,變得清晰,構建新的思維和理念。凡成大器的人都養成了善於思考的習慣。可關鍵是平時該怎樣做?這裏的意見爲我指明瞭方向:要持續不斷、讀思結合、以寫促思、系統性。

三、教師語言要有親和力

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着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要使語言具有親和力,就要注意平時言談要和藹可親如春風化雨細細密密潤禾苗,如清泉小溪涓涓滴滴入心田;課堂上和學生進行知識和思想的交流,語言要自然親切,熱情明快,做到活潑而不庸俗,文雅而不晦澀;對學生的提問、輔導解答要不厭其煩;課下可以融入到學生中去,和學生進行無拘無束的交談。學生學習上有失誤或做了錯事也能夠循循善誘給予正確指導。學生生活中有苦惱或痛苦,教師要給予關愛,即使是一句溫暖的話語,也會讓學生心中燃起暖暖的愛意。

四、教師要與家長常溝通

生活向學校提出的任務是如此的複雜,以致如果沒有整個社會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學素養,那麼不管教師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滿的效果。與家長聯繫,這是每一個教師經常要做的工作。但往往是有事的時候才聯繫,而且多半是作業不交或者出了什麼事故的時候才聯繫,所以,許多家長都條件反射似地怕接老師的電話。本書就提出很好的建議:教師應該在休息的時候,打兩三個電話,與家長閒聊一會兒,瞭解一下學生在家的表現,學生的思想動態,以及家長對老師有些什麼要求和建議等。平時加強與家長的聯繫,可以預防很多事故的發生,比“亡羊補牢”般的事後談話效果更好。

五、教師在教學中要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不同的教師在課堂上會演繹出不同的感染力和藝術效果,儘管有規定的教材和相應的教學內容及要求,卻沒有固定的臺詞,課堂教學給予了教師充分的空間,可以自由馳騁,自由探索。從書上的例子可以得出要做到這點必須要求自己:設計獨樹一幟的個性化教學思路、尋求與衆不同的個性化教學藝術、塑造別具一格的個性化教學風格、展現略高一籌的個性化教學品位。

人們都說: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恐懼之中,他就學會了憂慮。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諷刺之中,他就學會了害羞。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表揚之中他就學會了感激。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認可之中,他就學會了要有一個目標。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誠實和正直之中,他就學會了什麼是真理和公正。如果學生生活在友愛之中,他就學會了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可見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着學生的成功與失敗,表揚學生還是批評學生,促進學生進步還是抑制學生髮展,是我們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我又能給予學生怎樣的環境呢?這不禁讓我感覺到身上的責任重大。

最後我想用一句話來勉勵自己:讀書,是教師的一種生活,要天天看書,終生以書籍爲友,這是一天也不斷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實着思想的河流。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 篇10

暑假裏我讀完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書中的故事有趣而又非常的感人,雖然沒有因動人的劇情而落淚,但我不得不承認這是一種洗劫心靈的書。在這個平凡而細膩裏的筆觸中體現出了親子之愛、師生之情、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說,所蘊含的是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真是偉大啊!

《愛的教育》主要講述了主人公安利柯和同班同學之間的喜怒哀樂,以及觸動人心的每月例話,書中的人都有着鮮明的人物特點:樂於助人的卡隆,嚴謹認真的斯帶地,活潑可愛的“小石匠”,堅持不懈的耐利,驕傲自大的諾琵,心地善良的卡洛斐……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更是讓人難忘。例如有人欺負殘疾的特洛熙時,卡隆挺身而出保護了他,當同學有困難時幫助他。雖瘦小,但勇敢的耐力在體育課上頑強地爬上了平臺的頂端。

雖然每個人的經歷都不相同,但當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你就會感受到那些彷彿就在自己身上發生的事情。它感動了我們的同時也引起了我們對愛的探索,當看到書面上題目,會想到在這繽紛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愛,彷彿是空氣,每天都會出現在我們身邊,它無影無蹤常常被我們忽略,但它又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就如同父母對我們的愛,老師與身邊的同學們對我們的關心,朋友間的傾訴……愛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只是它不常被發現。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爲它不僅是對自己而言,更是對所有人而言。

《愛的教育》這本書彷彿融入了我的生活裏的點點滴滴,裏面的人物也讓我不時的想到身邊的某某某,是同學們朋友之間的友情,是爸媽對我的愛,是對老師的敬愛……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 篇11

有一句說得好:“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而《愛的教育》這本書,則充分講述了這一點。

《愛的教育》這本書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本書以日記的形式講述了主人公安利柯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詳細的描述了學校與家庭、老師與同學、以及父母、兄弟姐妹之間的種種故事。

全書通篇沒有華麗的修飾,只有簡單樸實的描寫。如:賣菜婦女,鐵匠的兒子,老石匠的兒子等,但卻讓人感受到愛的重要性。他們流露出的真摯情感,讓我們感受深刻:如安利柯的好朋友卡隆,他樂於助人,看見比自己小的同學丟失了買筆記本的錢,他也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錢給他。而且常常幫助弱小的同學,在同學眼中就如同正義的使者。代洛西,他雖然家境富裕,但他非常尊重窮人,把他們當做自己的朋友。而洛貝諦,爲了幫助同學被疾馳而來的汽車壓碎了腳骨……一個個鮮活的人物爲我們生動形象的描寫出了什麼是愛。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每月故事”中小馬爾可。由於他的父母欠下了鉅額的債務,於是他的母親要去遙遠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工作。可漸漸地他們之間失去了聯繫,於是小馬爾可去尋找母親,在經歷了千辛萬苦的旅途後,最終找到了他日夜思念的母親。這篇故事給了我很大的感觸,小馬爾可只有十三歲,年幼的他獨自一人來到異國他鄉。經歷了重重險阻後,小馬爾可憑藉着心中的愛和對母親的思念,排除萬難終於尋找到了母親。而我呢?則是那樣的無知,不懂事,完全忽略了家人對我的愛,我一定要向小馬爾可學習,要懂得感恩,懂得分享,遇到困難敢於面對,讓我們的世界多一點點的愛,用愛感化人間。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 篇12

在看《愛的教育》時,每被書中那些平凡事蹟而感動,《爭吵》、《班長》、《感恩》、《窮人》、《我的女教師》、《虛榮》等等和孩子有關,歌頌了兒童的純真,同時書中也講了兒童愛祖國,愛人民的感情。

《我愛教育》,這本書,是我一口氣讀完的,雖然沒有流淚,可是我已經不得不承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乎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與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那種深厚、濃厚的情感力量,真是偉大。〈愛的教育〉在告訴說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爲真誠的教育。使愛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閱歷不一樣,可是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以往歷的那些類似的情感。

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無法用準確的文字形容愛的定義,但我明白,擁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實而無憾的。

讀《愛的教育》有感8

《愛的教育》這本書以日記的形式描寫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也讓我感受到了書中每一個故事道理。也讓我學會了要回報別人對你的愛。更讓我感受到了愛非常偉大,愛能創造奇蹟,愛能創造美好的未來,愛的力量是無窮的!

這本書也讓我想到了一些好心人,他們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比如資助希望工程,幫助一些得了疾病沒錢治病的人付醫藥費。

讓我影象最深刻的就是我的作文老師!他愛遊走四方,更愛幫助人。就比如說上次的四川大地震吧!震後,他不顧一切趕到四川,在那裏的小學裏教書。後來,他又出版了一本叫做《大地震後孩子的一百篇作文》的書。

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用我們的愛去創造美好的未來吧!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 篇13

在這個愉快的假期中我又多了一本新書——《愛的教育》。

當我剛翻開這本書時我有了許多疑惑:愛怎麼教育?愛教育了什麼?愛的教育有用嗎?帶着這些疑問我走進了這本書。

《愛的教育》的作者是意大利的亞米契斯寫的,他以一個小學生日記的形式像我們表達了真情,講述了故事。

故事中有父母與孩子的愛、老師與學生的情、朋友與朋友的義,而這一切都圍繞着一個字——“愛”。

剛開始我閱讀了幾頁就十分不想看了,一些人名地名實在使人乏味,可後來我有認真的閱讀,慢慢的品味發現愛的教育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爲平凡的人物,沒有跌巖起伏的情節,沒有引人入勝的懸念,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會讓人感受動不已。這也是亞米契斯先生的文章的成功之處。有時我爲它氣憤,有時我爲它惋惜,有時我爲它拍手大笑,有時我爲它默默傷心。雖然我沒有流淚可是我不得不承認這是一本洗滌靈魂昇華靈魂的好書。

裏面最令我感動之一的是每月例話《小抄寫員》。《小抄寫員》講述的是在一個貧窮的家庭裏孩子多,父親白天工作晚上幫別人抄文件,因爲長期這樣很吃不消經常抱怨。主人公敘利奧希望幫父親分擔一點重擔可是父親堅決不同意,所以他只好在半夜等家人們都睡着瞭然後悄悄抄文件。晚上抄文件導致敘利奧成績下降白天打瞌睡惹得父親對他失望了,儘管這樣敘利奧任然任勞任怨。最後父親知道了真相父子有和好了。這篇文章的亮點就在於敘利奧被誤解任然任勞任怨,幫父親分擔重擔,這十分值得我們學習。

愛,其實很簡單。人們總是那麼在乎一些大恩大德,但是卻讓一些平凡溫馨的瞬間,在自己的心中偷偷地溜走了。“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

愛,就在身邊。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 篇14

當我看到《愛的教育》這本書,書名就令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

帶着這個思考,我不斷地瞭解,不斷地學習。《愛的教育》採用了日記形式;講述了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的愛,有感人的力量。引導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勇於進取而善良的心,愛祖國,愛人民,同情人們的一切不幸與苦難。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就總被我們忽略。其實它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不說操勞奔波,單是往書架上新置一本孩子愛看的書,一有咳嗽,藥片就擺在眼前;臨睡前不忘看孩子一眼,就是我們需要張開雙臂才能擁抱的深深的愛,當我們陷入困境時,總是父母陪在身邊,晚上總忍不住叮囑一句;早點睡!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愛子女的心。

安利柯有一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的很多學生都在自己的日記上了一個小鎖,最簡單的東西最容易忽略。讀了《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躍的心靈,那麼,我認爲作爲一個有良知的人,這種愛應牢牢植入我們的心田,當讀到安利柯描繪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爲國家炸斷了雙腿,淋彈死守家園的動人場面時,我不禁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血,同樣是爲了自己國家的光明,同樣可以拋棄一切的廝拼,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所折服,我不需要爲祖國拋頭顱了。但祖國需要我們的還很多,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爲它不僅僅因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祖國爲榮的尊嚴與情緒。

愛是博大的,無窮的。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 篇15

通過閱讀《愛的教育》這本書,讓我感觸很多,使我受益匪淺。《愛的教育》一書,主要講述了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十個月在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所見所聞。通過安利柯的日記中看出了他們班同學的優點和缺點,我從中學習到了他們的優良品質,也自我反省了自身存在的同樣的毛病,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

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的身上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愛。這本書處處洋溢着濃郁的情感力量,它用愛打開了人的心扉,引導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勇於進取而善良真誠地心,從中可以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引發了我們對愛的思索。一個個小小的故事,使我們從中受到了極大地鼓舞,靜下心來想想,我才發現,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也享受着許多別人對我們的疼愛、關心和幫助。在以後,我們也要付出愛心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我們不但要愛自己、愛人民、愛親人,更要愛我們偉大的祖國,在《愛的教育》一書中不時出現震撼人心的愛國故事,這樣的故事讓人感動,同時也教育了我們:作爲炎黃子孫,祖國的花朵,我們更應要有一顆熱愛祖國的真摯的心,將傳統美德發揚光大,讓我們的社會變得幸福安寧,讓我們的祖國更繁榮昌盛。

讀完《愛的教育》一書,讓我知道了愛是不受限制的,愛不分大小多少,小到一句問候,一個擁抱,大到爲國獻身,只要我們心中充滿愛,和平共處,遠離硝煙戰爭,世界就會充滿愛。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 篇16

最近,我讀了一本由著名意大利作家亞米契寫的小說到《愛的教育》,本書的作者出生於1846年,自幼熱愛文學。1868年出版的《軍營生活》使他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1886年出版的《愛的教育》,則將他的文學生涯推上了一個新的創作高峯。

這本書是以日記體的形式創作的,全書共一百篇文章,始終貫穿着一個愛的主題,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四年級的小男孩-安利柯。全書記敘着他在一個學年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展現着一百多年前意大利兒童之間的友情,反映着他們不爲階級及社會地位所阻隔的友情。“賣炭者的兒子與“紳士的兒子平起平坐。”在學校裏,無論什麼樣的人,都成了平等的好朋友了。

在這本書中,我讀後感觸最深的是《囚犯》一文。它講述着一年冬天,有位先生去監獄擔任教囚犯的學科。這些囚犯中,有一個七十八號的,比別人更用功,更感謝先生的教導。六年後,他來找到了那位先生,並贈他一個墨水瓶。那墨水瓶,似乎是用釘子鑿刻的,真不知要費去多少工夫哩!蓋上雕刻着鋼筆擱在筆記簿上的花樣,周圍刻着“七十八號敬呈先生,當作六年間的紀念”的字樣,下面又用小字刻着“努力與希望”。要是犯了錯,就悔改,去感謝一切。這位囚犯費盡心思、窮盡心血,做了這樣一份飽念真情實意的紀念品給老師,感謝開導自己的老師,讓人起敬。我們都應該向他看齊,闖了禍,就去改正,接受應有的處罰。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依稀記得學校裏,有位同學犯了錯,不但不承認,還抵賴,甚至還把“同夥”給供出來,想逃避責任。這樣的行爲是不可取的。我們應該勇於承認,敢於承擔,做一個陽光向上、樂觀豁達、誠實守信的好學生!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 篇17

難得的一個機會,跟兒子一起分享了《愛的教育》一書。裏面的故事到勿蘭諦的母親這個故事讓人不由感觸頗深。

故事的主人公勿蘭諦是一名頑劣的學生,因此也被學校給與了開除。可憐的母親帶着孩子通過苦苦的哀求,最終學校同意了,給了勿蘭諦一個機會從新回到學校。然而回到學校的他依舊玩世不恭,繼續原來的樣子。孩子的校長、母親都感到了非常的痛心。

故事的結尾孩子依舊是原來的樣子。這樣的一個故事,也讓我不由的反思了另外一個問題,爲什麼小小的勿蘭諦會是這樣一個結果?

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應該是一塊無暇的白玉,需要家庭,學校,社會不斷的雕琢。隨着社會的發展,孩子在這樣一個日趨激烈的社會中,也不斷的受着各種各樣的影響。

孩子的好壞與否,是否也是我們父母需要自我反省的一個問題。或許以一種新的方式,能讓學校出現另外一個新的“勿蘭諦”。

當我們從小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成長空間,孩子會有另外一翻成長。讓小時候的快樂成爲他們長大後美好的回憶和安慰。父母給與孩子的不僅僅是物質與期望,而是他想到父母時,內心就會充滿力量,會感受到溫暖。從而擁有克服困難,改變自我的勇氣和能力。以此獲得人生的樂趣和自由。

看過這樣一段話:0到3歲,你是他的全部。4到12歲你是他的晚上。13到18歲,你是他的週末。19到23歲,你是他的寒暑假。23歲以後,你僅僅變成了他的春節。幸福的童年能治癒一生,不幸的童年卻要花一生來治癒。

當我們在思考勿蘭諦這個孩子的同時,能否讓我們更多人通過努力,從一開就打造一個新的“勿蘭諦”。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 篇18

週末,我懷着崇敬的心情,一口氣讀完了意大利作家埃迪蒙託·德·亞米契斯的日記體小說《愛的教育》,讓我收穫頗豐。

這本書寫了主人公在學校十個月所記的日記,無論哪一章、哪一節都有一個主題到那就是愛。將愛表現的精髓深入,淋漓盡致。

這本著作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少年愛國者》的故事。故事講述課一個貧窮的意大利青年,從小就被賣到戲班,受盡了虐待。有一次他逃了出來,在領事的幫助下,登上了開往意大利的船。一羣來自各國的人與他坐在船艙中。船上的乘客瞭解了他的遭遇後十分同情他,紛紛給了他一些錢。他正慶幸有了錢可以吃飽一頓飯時,他聽到了那些給他錢的乘客正在侮辱他的祖國,於是,他就毅然地把錢扔了出去,並高聲吼道:“我不要侮辱我祖國人的錢!”看到這裏,我不禁爲這小男孩寧可捱餓,也要維護祖國的尊嚴而讚歎。小小年紀竟然如此愛國,真是令人敬佩!

我由此想到了不少這樣的愛國者。南宋名將岳飛,他少年時就立志“精忠報國”,爲了人民,爲了祖國,他忍辱負重,含冤而死;無數邊防戰士,爲了祖國領土完整,不怕流血、犧牲,趕走了入侵我國邊境的侵略者;多少體育運動健兒爲了讓五星紅旗飄揚在賽場上空,忍着傷痛,奮力拼搏……這些人都有顆愛國之心,爲了祖國領土完整,用自己的身軀築起了一道道鋼鐵長城;爲了祖國的榮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奮力拼搏,愛國者從古至今不乏其人。

我們從小就應該以他們爲榜樣,樹立愛國的思想。我們要努力學習,將來也要像他們一樣爲祖國增光添彩,報效祖國。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 篇19

埃迪蒙託?德?阿米琪斯的《愛的教育》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它就像一泓清泉,盪滌着我們的心靈。

《愛的教育》採用了日記體的形式,講述一個名叫恩利科的小男孩的成長故事。詳細地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也以一個四年級小學生恩利科的視角,通過他一個學年的日記,向大家介紹了他的夥伴們:品學兼優的德羅西、正直的卡羅納、熱情的科列帝、刻苦的波列科西、不幸的納利、虛榮的沃提尼、“壞孩子”弗朗蒂……還有他敬愛的老師、校長以及深愛着的家人。《愛的教育》中還有每月故事。其中,《菲魯其奧的血》和《愛國少年》最讓我記憶猶新。《菲魯其奧的血》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悽慘的故事。一個寒冷的夜晚,菲魯其奧出去玩,一直玩到11點纔回來,祖母非常擔心。菲魯其奧回來時一身污泥,衣服也破了,額頭上有傷痕,原來,他又和朋友賭錢,並且全賭輸了。祖母十分生氣地責備他,還以一個以前認識,現在墮落成無賴的人爲例子,以示警惕。突然,屋外除了雨聲,還有種不尋常的聲音,沒多久,兩個男人跳進屋裏,一個捂住菲魯其奧的嘴,一個掐住老人的脖子,並且命令菲魯其奧把錢交出來。在得手後,有一個男人被認出,就是那個墮落成無賴的人,那個人見自己被人出來,決定殺人滅口,眼裏閃露着兇光的向着祖母一刀捅過去。但是菲魯其奧幫祖母擋了那刀,爲了救祖母,他獻出了年輕的生命――短刀刺穿了他的背部,他那壯美的靈魂升上了天堂。這個故事,寫出了一個少年最純潔的一刻,少年用自己年輕的生命,表達了對祖母深刻的愛,更讓我明白了生命是那麼脆弱,而同時人可以爲了親人而犧牲自己的高貴品質。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 篇20

這個假期,老師讓我們回家讀一本叫《愛的教育》的書。

這本書裏的主人公叫安利柯。他是一個普通的小學生,但他愛寫日記,每一篇都是一個小故事。有寫校園故事的,有寫同學家庭故事的,有寫老師的等等。

其中我讀過的感受最深的故事有兩篇!一篇《新老師》,新老師,他是一位花白頭髮,臉上堆滿皺紋的老先生。他老是瞪着他們看,說話很大聲,臉上沒有一絲笑容,安利柯心裏想,離放假還有九個月的時間,該如何跟老師相處呢!有一次老師叫他們默寫,老師認真的看着他們,看到有一個同學臉上長紅紅疙瘩,就關切地問他有沒有發燒。後面有一個學生,跳到椅子上玩娃娃,老師回頭一看,那位同學連忙坐下,心裏想着老師準要罵他了,可是老師只是輕輕的把手放在他的頭上說:下次別再這樣做了。

讀了這篇日記,我感受到了。老師偉大的愛!

還有一篇叫《貧民窟》,小主人公安利柯和他的媽媽。姐姐去給窮太太家送布,那位窮太太的事是在報紙上登載過的。他們到了那個窮太太家一看,沒想到竟然是他的同學克洛西家。他的父親去了美洲好幾年,他母親又生了重病,不能挑着擔子去賣菜。所以他們的生活變得很困難,讀書也就成了問題,連盞燈都點不起,害得他只能在那樣黑暗中的環境學習。安利柯的母親把身上所有的錢都給了他們家!出來的時候,他母親對安利柯說:看你的那個同學,他是多麼的刻苦啊,你呢,什麼都不缺少,還不願意用功。那孩子一天的勤奮比起你一年的勤奮恐怕還要多的多。那孩子才應該得幾等獎啊。

讀完這篇故事。我的心裏感受很深。特別是安立柯母親最後對他說的那些話!也深深地提醒了我們,長在這個時代,什麼都不用愁!真的應該好好努力學習了!長大後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 篇21

笛卡爾曾說過:“讀一切好的書,就是和愈多高尚的人說話”現在終於體會到了《愛的教育》以後,我感覺亞米契斯就在眼前和我交流閱讀心得。讀完《愛的教育》讓我受益匪淺,讓我明白,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這部著作記錄了小男孩安利柯在三年級時在校內校外的所見所聞,亞米契斯這個偉大的作家想我們展現了140多年前意大利兒童之間的友情,那種純真、真誠,不爲階級和社會地位所阻礙的友情。

在書中我認識到一位勇敢,正直的主人公——卡倫。講述在課堂上;一個小男孩因爲受到別人的羞辱而氣憤地將墨水瓶丟向欺侮他的同學,卻丟在了剛走進教室的老師身上,當老師質問時,他勇於站起替同學承擔錯誤並講清事情的原由,在生活中卡倫也時常幫助弱小的同學。我不得不震驚,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在書中也結識了一位捨己救人的小英雄,是他讓我學會了奉獻、堅強。在開學的第二天,媽媽帶着洛佩蒂來到學校,來的時候,有一個一年級小朋友忽然離開母親的手倒在街上,這時,街車正向他駛來。洛佩蒂眼看着小孩將被軋到,大膽地跳過去,而不能及時擡出自己的腳,被車子軋傷成了拄柺杖的人。

在愛的世界裏優秀的戴洛西,最終獲得父愛的潘克西。高傲的卡羅。諾比士少年更有對他們疼愛有加的先生……在《愛的教育》中,獲得許多快樂,獲得不僅是知識,還有心靈上的洗滌。

這是一本永垂不朽的書,它教人用愛塑造人,引導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勇於進取的心,教我們熱愛學習,勞動,尊師敬長,同情弱小……讓我們學會愛,因爲:愛是愛心,愛是美好的語言,愛是無私的奉獻,愛是淨化人類心靈之語,跨越種族和信仰,愛會讓溫暖凝聚,給我們帶來快樂健康!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 篇22

今年暑假,媽媽給我買了一本亞米契斯寫的著作,《愛的教育》。我非常喜歡讀這本書,便一口氣讀完了。

這本書是由一個叫安利柯的日記改寫而來的,書的原名叫做《心》。書裏有許許多多的每月例話,這都是些感人肺腑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看的是少年鼓手和少年愛國者了!

少年鼓手的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天,有六十多個人組成的一隊意大利步兵,被派遣到一個空的小屋的裏。這個屋子背面就是深不見底的萬丈懸崖,這是,一羣奧地利部隊圍攻了他們,屋子裏的大尉是一位冷靜而又嚴肅的士官,在這個小隊裏還有一位四十多歲,但是身材只有12歲的少年鼓手。敵人的火力變得越來越猛烈,平常鎮定自若的大尉也顯得有些焦躁不安。大尉寫了一張紙條腳旁擺着一條繩子。大尉立刻把鼓手叫了過來說:“你有勇氣嗎?”“是的大尉。””你看靠近房子那裏有槍刺的光,那是我軍的營地你拿着這條繩子,從窗戶溜下去快速的跑過去,穿過田地就到了。當快到的時候,奧軍發現了他,從高處射擊他,突然倒了下來,“遭了!”但是鼓手又站了起來,但是一條腿好像有一點瘸,……最後鼓手終於送到了,援軍來了,大家拿起刺刀,準備作最後的衝鋒今天勝利了,但是次日作戰因爲意大利軍寡不敵衆,退回了阿哥依託大衛來到了野戰醫院看望鼓手,令他大吃一驚的是爲了保衛國家,少年鼓手捐獻了自己的左腿。大家一定要學習少年鼓手這種捨己爲人的精神。

這本書告訴我:每個人的心底對有一塊最柔軟的地方,每個人的心裏都有一根最敏感的心絃,而能夠觸碰,撥動到他們的只有真情,只有愛。

這本書是在是太好看了!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 篇23

《愛的教育》被公認爲是一部人生成長中的“必讀書”,作者是意大利德?阿米琪斯。

這是一本日記體的小說,一個四年級男孩安利柯講述了他從四年級十月份開學第一天到第二年七月份在校內外見到、聽到、感悟到的一切。其中貫穿着父母爲他寫的許多勸誡性的具有啓發意義的文章,還有他的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每月故事。

其中有一篇故事:勇敢的小哨兵。令我印象深刻。主要講述了一個小男孩想看軍官如何打敗敵人,便留了下來,當軍官讓他幫自己觀察敵情,他義不容辭地爬上了樹。因爲他是倫巴第安人,要保衛自己的祖國。當自己被敵人發現時,一顆子彈從空中掠過,他並沒有着急嚷嚷:“我要下去,我被敵人發現了,我要死了。”而是沉着的在上面繼續幫軍官觀察敵情。無論軍官怎麼勸他,他也還是不肯下來。突然,一顆子彈不偏不倚地擊中他了的右肺,這個小男孩便永遠地記在了人們的心裏,這個小男孩爲自己的祖國,貢獻了自己的生命而欣慰。

然而就在平時,有一些人遇到危險時,他們總會驚慌地叫喊或逃跑,並不會像小哨兵那樣沉着冷靜。當有一些人需要幫助時,他們雖然看到了卻視而不見。不但不伸出援助之手反而還嘲笑他們、諷刺他們,使他們的心靈又一次受到了重大的打擊。我覺得我應該向他學習,學習他遇到困難時的冷靜與沉着,學習他的不畏強暴、勇敢和一顆愛國之心。當務之急,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成爲一個有用之人。有一句話是這樣講的: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盛則國盛。長大之後報效祖國,幫祖國奪回尊嚴。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 篇24

《愛的教育》是作者德·亞米契斯根據自己的兒子的日記改編而成的一本書。在書中以一個小學生安利柯的視角來觀察日常生活中學校和家庭關係,老師和學生的關係以及父母和兄弟姐妹間的關係。

雖然只是一些平凡善良的人,但他們卻讓我真真實實體會到了愛的力量,在愛中受到教育和啓示。如果問我愛是什麼,或許我無法確切的回答。但是我認爲愛是沒有任何限制和規定的,愛更是多種多樣的,父母對孩子的愛,老師對學生的關心鼓勵,同學之間的友好情誼,都蘊含着愛。其實在生活中,類似的事情有很多很多,那些樂於助人不求回報的人,拯救了許多面臨困境的人。我應該向他們學習,不求回報的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作爲宿管老師,給學生的愛一定也能讓學生感受到家的溫暖,爲學生的求學之路帶來鼓勵。

老師的愛是一種視如己出的心境,是一種奉獻的精神,是一種負責的態度,更一股巨大的力量。在未來的工作中希望我和我的同事們能共同努力,帶給學生更多的溫暖,讓學生在愛中學習成長。

首先,我們應該深入學生的心理,瞭解學生的感受和想法,處理好師生之間的關係。儘可能地避免宿舍矛盾的產生。其次,我們要用愛來感化學生,真誠地爲學生提供服務,爲學生們的生活保駕護航,更應該在生活中成爲學生的朋友。此外,我們還應該在工作中潛移默化的給學生樹立拳拳愛國心。無論未來他們的前途多麼的閃亮,也希望他們永遠不要忘記我們強大的祖國,熱愛我們的國家!

愛是無私的,愛是純潔的,愛是實實在在的。作爲宿管老師要力求做到愛得得體、嚴而有度、教育有方。給予學生最質樸的愛,做一個真正有愛的好老師!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 篇25

在暑假,我讀了一本新課標必讀書——《愛的教育》。這本書是著名兒童文學家亞米契斯歷經8年寫出來的。

它是以一個小學四年級學生安利柯在一個學年的日記爲首要內容,並交叉了教師每個月給學生述說的一則則“每月故事”。作者經過一件件普通的小事,婉轉動聽的述說了師生之情,朋友之誼,父子之情等等,展現了人的仁慈,純真等品質。

書中的文章有很多,但我最喜歡的還是“感恩”這篇文章。這篇文章是父親給安利柯寫的一封信。這封信主要講了三個內容:首先是安利柯對教師的不滿意,其次是他和朋友之間不是很友好,接着還說了爸爸媽媽對他的偏見,不喜歡他,偏愛弟弟。最後父親的信中講了一番道理,使安利柯感到懊悔。看完了這篇文章,我也反省了自己。有時候父母對我們兇,可能是因爲勞累過度,所以才這樣的,可我們卻只片面的去理解父母兇,卻不知道理解父母的辛苦。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更何況是父母、教師爲我們付出的一片大海呢?

教師把自己的知識毫無保留的教給了我們,使我們的見識變得更廣,心理也更加成熟。他們拿着粉筆爲我們講課,沒有一點怨言。爲了使祖國的未來變得更加強大,他們奉獻了自己的時間和光陰。

父母每天出去上班,用工資來給我們買吃的,買喝的。他們辛辛苦苦把我們養大,不求回報,也沒有說過怨言,並且每天教育我,俗話說“父母是人的第一位老師”,他們的付出甚至比教師還要多。而我們有時候還抱怨父母管得太嚴格等等,卻不知道父母爲我們付出了多少。

在這個世界,當你用幸福的眼光去看待生活時,你一定可以發現許多的愛……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 篇26

花了一個星期,讀完了《愛的教育》 這一本書讓我非常喜歡。書中有許多故事,每一個小故事都很平凡質樸,但卻非常真實。但是都貫穿着一個情感那就是——愛。

這本書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了四年級小學生安利柯的生活和周圍的人、事、物。他以“愛”爲主題,抒發了對祖國的愛,對父母的愛,對老師的愛,對同學的愛,對窮苦人民的愛……總而言之,這本書教我們瞭如何去愛別人。

我最喜歡書中的一個故事它的名字叫《少年愛國者》。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意大利的貧窮少年,坐着輪船去熱那亞,船上很多乘客看他可憐,便給了他錢,少年和需要這些錢,但是他卻發現乘客們轉頭對自己的國家指指點點,十分憤怒,那時的他已經忍無可忍了,便抓起銅幣,那幾名乘客,不顧一切的砸過去。還對他們憤怒的破口大罵:“你們這些可惡的人!我原本以爲你們是個好人!可你們卻轉頭侮辱我的國家!你們的錢我不要也罷!”讀到了這裏我的身心沸騰了!這個少年的愛國之情打動。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那麼我認爲對國家的愛就是至高無上的。但作爲一個有良心的人,應該牢牢記住我們一定要熱愛祖國。

讀完這本書後,我眼前一閃,忽然知道了一點——我們普通學生經常受過嚴厲的批評,受到大家的嘲笑,一般都會抱怨或苦惱。可是或許想到爸媽照顧我們時,老師鼓勵我們時,朋友關心我們時,我們是不是都忽略了?把對朋友的關心當做理所當然,但是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學習理解他人,學習珍惜友誼 。

讀完這本書後,我想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爲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爲榮的尊嚴與情緒。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在我看來——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 篇27

月光照在清幽的窗前。我坐在我自己的椅子上,靜靜地翻着一本《愛的教育》這本書。

首先,我要想給大家推薦這本《愛的教育》這本書。我之所以要給大家推薦這本書的原因是:第一,這本書的內容豐富、語句優美、成語詞語都很多;第二,裏面的故事情節非常感動,裏面還有一些有趣的問答題和填空題。看了這本書後,會讓你增長不少的知識。

《愛的教育》在這本感人的書中,處處都是這種擁有高尚品質的人。就拿小主人公恩利科來說吧!他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生活相對富裕,家庭環境輕鬆、快樂、和諧。父親是位工程師,父母都是樂善好施的人,常常不但教導恩利科要幫助窮人和有困難的人,也常常以身作則。恩利科有一本與父母共享的日記,裏面記載了恩利科平時的所作所爲、所感所想、父母所寫的勸勸誡啓發信、老師在課堂上所宣讀的每月故事。它告訴我們這些小讀者們:一個人從小不僅要學好各種文化知識,還要學習比這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對祖國、對家鄉、對人民、對父母、對師長、對同學、對周圍所有人的愛與尊重。

我讀了這本書之後在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篇日記是《我們的新老師》。這篇日記裏寫了老師很親切,很溫柔,不管學生做錯了什麼事都會原諒他,就像對待自己兒女一樣,總是不捨得批評他們。作者把老師和學生寫得非常親切、感人,把他們之間發生的事情寫得很具體,從中我知道了老師對學生的愛,就像空氣,每天都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其實它的意義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命。

同學們,以後請多讀一讀《愛的教育》這本書,它就好像是把我們帶進了愛的海洋裏暢遊一樣。讓我們把《愛的教育》中的知識演繹到我們的生活中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