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我們仨》讀後感(精選23篇)

《我們仨》讀後感(精選2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9W 次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我們仨》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我們仨》讀後感(精選23篇)

《我們仨》讀後感 篇1

《我們仨》是錢鍾書夫人楊絳撰寫的家庭生活回憶錄。這本書以簡潔而沉重的語言,回憶了先後離她而去的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回憶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痛定之後,只剩下滿紙洞徹生死的達觀……

楊絳是錢鍾書先生的夫人,是錢瑗女士的母親,《我們仨》就是她寫的他們家的一些故事。在這些故事裏,每句話,每個字,都透着濃濃的親情氣息。

認識楊絳緣於錢鍾書先生,讀書年代,讀《圍城》曾被我們視作爲一種時尚,彷彿不讀《圍城》就不是文學愛好者。由此,也進一步瞭解了錢鍾書先生和他的家人,這樣的瞭解畢竟不同於歷史課本中的簡單介紹,這樣的家庭也畢竟不同於我們。但是,一直以來卻從未讀過楊絳先生的文字,也許當時的讀書更多的是追隨潮流吧。

本書分爲兩部分。第一部分中,楊絳以其一貫的慧心、獨特的筆法,用夢境的形式講述了最後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爲命的情感體驗。第二部分,以平實感人的文字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錢先生逝世63年間這個家庭鮮爲人知的坎坷歷程。他們的足跡跨過半個地球,穿越風雲多變的半個世紀:戰火、疾病、政治風暴,生離死別……不論暴風驟雨,他們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經成爲楊女士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護所。

說實話,開始是以一種淡淡然讀楊先生的《我們仨》。這樣一本紀實文集,輕鬆的展示了一家三口走過的六十幾年歲月。從兩口之家的小甜蜜,到兩人去到牛津,在圖書的海洋裏徜徉,再到小圈圈的降生,成才,總也找不到什麼喧譁的聲音,找不出任何干擾項去打破這片寧靜,老人像是在輕輕的對自己言語,在親人墓前一起回憶那逝去的日子。在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相繼過世的沉痛打擊下,楊先生只用平淡的文字裏記錄着生活裏點滴記憶,也許這是她對逝去的人的最好緬懷方式,也是她在痛苦中得以解脫的唯一途徑吧!

對於八十高齡的鐘書夫婦而論,獨女錢媛的離去,讓老人的心從此成爲了乾枯的老井。楊絳說:“生了獨女錢媛這麼多年,也就牽掛了這麼多年。而今她走了,就再也不用牽掛了。”古人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這是莫大的不幸,可白髮人送黑髮人又該如何的哀傷?所幸的是,這個時候,還有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他可以相偎相伴。但是,總有一天,他們之間也必有一人要先行離去,風風雨雨相扶持着走過了這麼多年,而突然間要接受摯愛的永遠離去,從此在茫茫人海中再也沒有了一生中最牽掛自己的人、自己最牽掛的人,餘下的漫漫長夜,再多的風風雨雨也只得自己一人走過。午夜從噩夢中驚醒,身邊已空無一人,那個在身旁睡了六十多年的人再也沒有回來。一個人守着孤單的身影,對着寂寞的檯燈嘆息。

幾十年的風雨路程,他們相濡以沫,特別是錢瑗先去後,對於楊絳女士這樣不喑廚事,專做學問的人來說,他們的生活起居更是簡單、不容易了。所有經歷過的悲歡離合,大起大落,在作者眼裏是一種淡定自然,如魚在水,冷暖自知了。在讀者那裏卻常常禁不住感慨萬千、長嘆不已……

楊絳說:“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但是她還是願意“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因爲她的心裏已經裝滿了“我們仨”的情和愛。

一個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我們仨》讀後感 篇2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這一句平實的話語,卻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愛與刻骨銘心的思念。

現代科技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現代科技環繞中的我們,還能找到那份平淡但卻深刻地情感嗎?電話、互聯網讓我們的溝通隨時隨地沒有障礙,但人與人的內心之間卻有了越來越厚的屏障。當我們到互聯網的虛擬空間裏去尋求心理的安慰時,我們是不是忽略了身邊平淡但卻真實的情感呢?

當電話、短信讓我們能夠便捷地傳達心意的時候,我們是少了“雲中誰寄錦書來”的苦苦追問,但同時,我們是不是也少了“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身後情感呢?當飛機、高速列車讓我們能毫無阻隔地飛越千山萬水,多遠的距離都不成爲距離的時候,我們的心靈距離也隨之拉近了嗎?

我們不再有“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爲探看”的苦苦煎熬,但同時,我們還有那份“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銘心的思念嗎?

《我們仨》讀後感 篇3

在這個炎炎夏日,它似一抹清風,多麼的清新亮麗,吹散走燥熱,帶來無私的溫暖,伴隨着我度過了這個美好的暑期。

這本書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我們倆老了》,只有兩頁;第二部分《我們仨失散了》用意識流寫的夢境。“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這一句平實的話語,卻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愛與刻骨銘心的思念。直到有這麼一個夢,在一個不知是什麼地方,太陽已經落山,楊絳竟走丟了,她着急地喊着錢鍾書的名字,聲音在空空的原野中,蔓延開來,可卻沒有絲毫的迴應,她慌了,突然驚醒,才發現是一場噩夢,她向老伴錢鍾書描述整個夢的經過,可他卻只淡淡地安慰道:“那是老人的夢,我也常做。”讓楊絳不驚感嘆:“我們都老了。”

書中最後說:“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路在何方,家在何處?

《我們仨》讀後感 篇4

楊絳先生的一本回憶錄,初讀第一部分,沒有讀懂,一直到結尾,才明白寫的是什麼意思。如此年紀的人,其心路歷程一般外人無從得知,頂多也就是口述,別人記錄,難得楊絳先生如此高齡還能有這般筆法。一邊是老伴兒,一邊是閨女,無能爲力,卻又想寸步不離,幾十載風雨相伴,卻落得孤家寡人,僅撰一文,以慰思念。

時局動盪,思想更迭,在亂世中只想專心讀書做學問,卻被外界所左右,謹小慎微,如履薄冰,只求平安。著書立說,翻譯外文,無愧於心。才華橫溢,世事弄人,身處桎梏,“文思”被“限量”。

在外是名人,是學者,是教授,在家只是家人,風雨攜手,同喜悅共患難,身隔兩世,心繫一身。聚散無常,唯此般情誼,長存人世之間,任後人憑弔,卻又在不知某處,悄然上演。

《我們仨》讀後感 篇5

《我們仨》彷彿一個傳奇,一個熱愛家庭的母親,一個有責任心的父親,一個懂事體貼的女兒。三個學者,趣味相投,組成了一個美滿的家庭,勝過建安七子,好比竹林七賢。

也許正是楊絳與錢鍾書的多次“辭官”才造就了這個偉大的家庭。人生總會有一道選擇題,儘管它只有兩個選項。第一種是追逐名利或夢想,獲得他人的羨慕;第二種是放棄對名利的追求,贏得了親人之間的感情。

楊絳與錢鍾書似乎都放棄了主任及更多的職位,我們仨才能在一起。因爲他們遠離了“官場”,所以纔會有一種樸實而深刻的情感如源源清泉緩緩流入心房。這水不是八股文的“臭不可聞”,而是“只留清氣滿乾坤”的香遠益清。

這一家好比蓮花,受到紅衛兵的欺壓沒有低頭,收到江青的邀請沒有答應。真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啊!

《我們仨》如一個範本,令我們千千萬萬個家庭嚮往。

《我們仨》讀後感 篇6

《我們仨》使我感到這血濃與水的親情,這被多上文人所歌頌的孝道與愛,可以是如此的淳樸,也本來就是如此的淳樸。

楊絳在回憶,回憶丈夫的笨拙與可愛,回憶初得愛女的喜悅,回憶女兒的聰明與孝順,回憶許多年來一家人經歷的風風雨雨,三個人同甘共苦……不知道她在寫下這一個個故事的時候,有沒有在不由自主的勾起嘴角微笑。我想肯定如此。

在第三章的剛開始,楊絳便寫道錢鍾書大喊:“娘!阿圓欺負我!”也說道他們夫妻倆曾合夥說女兒是學究,是傻瓜。錢媛還說:“爸爸只能當我的弟弟。”一家三人,宛若朋友一般親密,互相關愛,互相尊重,這就是最大的幸福。最後一家人失散了,也應該是老天同樣眷顧這樣的幸福。

愛,無需歌頌,真誠即可。幸福,無需尋找,生活中滿滿的都是幸福。

《我們仨》讀後感 篇7

這兩天讀了楊絳先生寫的我們仨,其實很久以前就聽說過這本書,前幾天到圖書館很巧的就看到了這本書,有時候很奇怪,查過目錄的書在圖書館怎麼也找不到蹤跡,可藏在心裏很久的書卻能就這麼突然的跳到你的眼睛裏。

以前感到名人離我們是那麼的遙遠包括他們的生活也是那麼的神祕,需要用仰視的方式來觀看,可看了這本書明白了原來名人的生活和我們普通人的並無二致,有着普通人一樣的喜怒哀樂,有時更甚之,生活中也會遇到這樣那樣不如意的境遇,甚至比普通人的還多,但他們依然樂觀,依然饒有興味的生活,不斷的“探險”找到生活之美,對親情的那份眷顧,對家人的那份愛更真更純,也許這就是名人與我們的不同吧,他們更愛生活,更懂的珍惜身邊的朋友。

《我們仨》讀後感 篇8

就是如此相知相愛相契的一家人,在1997年錢媛病逝,1998年錢鍾書病逝,楊絳女士已經是83歲的老人,受到了何等的打擊,非常人所能承受,楊絳在描述愛女病重去世時自己悲痛欲絕的心情時:

“我覺得我的心給捅了一下,綻出一個血泡,像一隻飽含熱淚的眼睛……”

“我的心上蓋滿了一隻一隻飽含熱淚的眼睛,這時。淚一起流下來”

“胸中的熱淚直往上涌,直涌到喉頭。我使勁嚥住,但是我使的勁兒太大,滿腔熱淚把胸口掙裂了。只聽得噼嗒一聲,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東西。迎面的寒風,直往我胸口的窟窿裏灌。我痛不可忍,”

那是描述怎樣的一顆母親的心呀,心碎了,掉在地上,又加上寒風,直往胸口裏灌,誰能忍受這般的痛徹心扉,讀到這些充滿悲情的文字,給我以強大的震撼,情不自禁的撫摸着自己的胸口,淚水如泉水一樣盈眶而出……心緒久久不能平靜。

《我們仨》讀後感 篇9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這是書中涵義較深的一句話,也是給我感觸頗多的一句話。

思念這樣甜,卻又這樣苦,所以我們應該珍惜當下美好時光,陪伴好我們的家人。如此,方能不負時光。

故事的開篇就是“我們仨都老了”,然後就是預示着死亡的“萬里長夢”,從踏上古道客棧,到古道相遇,一步一步,楊絳先生(作者)送走了鍾書,送走了錢瑗。這段夢,其實就是楊絳先生陪伴錢鍾書先生和女兒錢瑗走過生命的最後日子罷了。

我們常說“好景不長久”“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而這本書中也提到了與之相似的一句——“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整篇書中沒有瘋狂的吶喊與茫然的彷徨,只有楊絳對錢鍾書和女兒錢瑗的愛,以及最後對他們的懷念。

楊絳淡然的文筆,細膩的思考,把生活中的小事進行放大,用自己的心把它們串成一串串閃耀奪目的項鍊。她忍着世道無常的變化,只是淡淡的回憶,淡淡的敘述,卻依然感人,令人動容。

到了文章的最後一句,楊絳先生寫到了“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尋覓歸途。”從這句看似輕描淡寫,但是其中卻蘊藏着濃濃的思念,以及無盡的悲痛——我們仨到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我們仨》讀後感 篇10

古驛道、客棧、小船、夢境——虛虛實實地暗喻了錢鍾書先生最後住院直至逝世的日子。“我們仨”在古驛道上閤家團聚,但女兒卻先一步走失。每天楊絳先生就帶着自己的影子,踏着落葉,在古驛道上一腳一腳地走,沿着河岸一天一天地找尋小船,下榻新的客棧一程一程地相送。她希望這是一場夢,一場長達萬里的夢,然悵然一夢終有醒,夢醒時分,“我們仨”相失、天人永隔,家已不復是家,真的成了一個客棧。沒有撕心裂肺、痛貫心膂的文字描述,但讀之心會痛到淚水奪眶而出。

茫茫黃泉路,踽踽獨行人!“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時,楊絳先生採用了白描手法,不加渲染、毫無矯飾,平鋪直敘地用最平常的文字記錄着“我們仨”工作、學習、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瑣瑣碎碎,還有風風雨雨,但讀者仍能從輕描淡寫的敘事中,感受到“我們仨”不平凡的一生,以及“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人生至高境界。“我們仨”心心相印、彼此欣賞、求同存異、相互尊重,面對困難、疾病,幽默風趣……醇美的感情、溫馨的家庭是尋常人家一生嚮往的美好!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讓我們以一種認真的態度與未來同行,且行且珍惜!

《我們仨》讀後感 篇11

16年楊絳先生走的時候就像看看這本書了,但是最近才偶然打開這本書,然後一發不可收拾地讀完。

開篇就是楊先生的夢境,有點雲裏霧裏,但是讀着讀着,那些意象我竟然都能理解了,船作墓,柳別離。心中所思,夢中所見。嘔心瀝血,不能自己。讀到楊先生描寫自己心臟從胸腔爆出來,自己又將涌着熱血的心臟按回去的時候,淚水已經在我的眼眶裏打轉。楊先生在孩子丈夫面前裝着堅強,別過臉,還是哭地一塌糊塗。

而後是楊先生對我們仨一生的濃縮,有陽春白雪,也有人間煙火。那個年代的壓抑和痛苦,在楊先生一家這裏,變得只是一段曾經滄海難爲水而又細水長流的時光,他們從這難水裏面只取一瓢,那幸福.感恩的一瓢。

世界以痛吻,而我們仨以文字,笑聲,忍耐,珍惜,感恩去回報。儘管我們也知道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但那又何妨,我們好好珍惜在一起的時光,彼此拿出最好的一面坦誠以待,此生足矣。

感謝楊絳老師,感謝你們仨,我以後也會向您學習噠,你們雖然已經離去,但是卻永遠活在了我們讀者的心中,並被大家所羨慕呢。

《我們仨》讀後感 篇12

在楊絳先生去世的時候,我才隱約知道她是誰,之前只是聽說過,可能因爲我讀的書很少。開始還以爲是個男人,估計也有人和我一樣會好奇,明明是個女人爲何以先生自稱?

先生的含義主要是兩種:一種是對年長而有學問的人的尊稱,另一種是對別人的敬稱,首先是對老師的敬稱,其次是對醫生道士等等。對女性稱之爲先生時,多稱呼那些教師,女學者或是德高望重具有社會影響力和感召力的女性。

之前聽書聽過,如今一口氣的把書全部讀完,內心被打動。

我記得最清楚的是,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碰到困難我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是困難。我們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情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沒有什麼是永恆的,在時間的洪流裏,記住的會被遺忘,得到的會失去,鑄造起來的可以被毀壞。然而卻確實有些東西可以留下,比如愛與信念。

願我們仨也如此。

《我們仨》讀後感 篇13

想看了很久的一本書,終於看完了。讀着別人的故事,也在思考着自己的人生。首先,我很佩服他們的學識。或者說,感到羞愧。不論是出於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還是整個社會氛圍的變化,我們對於自我知識的要求好像變得很低。讀個研讀個博彷彿就成爲了天之驕子,但是實實在在做學問的又有幾個。說實話並不覺得一些名牌大學博士畢業的老師值得佩服。這也提醒了我自己還欠缺很多很多。

同時佩服他們淡然的人生態度。最近接觸的畢業生很多很多,有錢的沒錢的,找到工作的沒找到工作的,考上研的沒考上研的,都有。也聽到過很多次“畢業了好難啊”這樣的話。其實,一輩子一帆風順的人可能真的很少,每個人背後都有他不爲人知或鮮有人知的枷鎖,但是又有幾個人可以處世不驚。我覺得淡然是一種很可貴的品質,它並不代表着不進取,而是清楚地知道這個社會是怎樣的、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後的一種豁達。欣賞這對夫妻的名利觀。

感受還很深的一句話就是,人生不會像童話故事:此次她們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人生會遇到很多波折或者說不幸,也會有很多的離別。相守是一種幸福,我們要學會珍存生活中的美好。

《我們仨》讀後感 篇14

很平靜地看完這本書,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有的只是一位老人對於往事的娓娓道來和對故人的懷念。

在那個動亂年代,“我”,阿圓,鍾書,我們仨相依爲伴,日子艱辛卻也其樂融融。書中囊括了“我們仨”一起走過的大半生,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常,簡樸平淡,卻也有工作、閱讀、探險等雅趣的點綴。

讓人欽佩和羨慕的不僅是三人的成就,更是這一家人爲人處事的方式和對待生活的態度,以及三人間流淌的無以言說的愛。父母對孩子的牽掛、女兒對父母的體貼、鍾書先生與楊先生的相知相惜,總是那麼細膩,那麼溫潤無聲。像春風,像細雨,像蜂蜜,甜得化不開。

看完楊先生和鍾書先生的夫妻日常,我想起一句,轟轟烈烈的一時總比不過相敬如賓的一生。你容我的皮,我知你的癡。特別是那段鍾書先生對楊先生那句“沒事,我會解決好”深信不疑的描寫,真的是很讓人羨慕了,卻絲毫不嫌狗糧吃得撐。

我還想起一句,讓優秀成爲一種習慣。真正厲害的人,遠不止在某一領域有斐然的成績或極高的造詣,在生活的各處都會顯出他與別人的不同。鍾書先生是如此,楊先生是如此,阿圓亦是如此。

把生活的'苦寫成詩,再放到蜜罐裏蜜一蜜,多年以後,再拿出供人品嚐,就只剩下甜了。

《我們仨》讀後感 篇15

《我們仨》這本書是楊絳創作的一本散文集,整本書表達了一個思想:家庭是人生最好的庇護。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單純溫馨的家庭幾十年平淡無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經歷。作者楊絳以簡潔而沉重的語言,回憶了先後離她而去的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

作品共分爲三部分。第一部分爲楊絳老年時的一個夢境,以一個夢拉開全文序幕。第二部分,楊絳用夢境的形式完整地記錄了這一“萬里長夢”,講述了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後階段相依爲命的深刻情感,回憶了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先後離去的過程。第三部分楊絳採用回憶錄的寫法,從生活裏的每一件小事下筆,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女兒與錢先生相繼逝世,這個家庭鮮爲人知的坎坷歷程。

《我們仨》自始至終彰顯着近代中國社會與文化此起彼伏之中的知識分子人文情懷:一是摯愛親情的濃墨抒發;二是愛國情操的本然流露;三是知識分子人格精神的寧和凸現。作品用樸實的語言和生活化的態度,向讀者講述了一個觀點,那就是隻有家,纔是最好的港灣。

《我們仨》讀後感 篇16

“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爲有我們仨。”這是我聽過對家最美好的描述。我們對家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嚮往,我想要一個溫馨的家、一個能夠包容我小脾氣的家、一個沒有爭吵的家……如此種種都是我們對於家的期待,但何以爲真正的家呢,我覺得正是如楊絳先生所說的那樣“因爲有我們仨”,才讓我們擁有真正的家。

我爲書中錢鍾書先生說的:“絳,好好裏(即‘好生過’)。”所感動,而楊絳先生文中寫到的“我有沒有說‘明天見’呢?”直接讓我浸溼了雙眼。我好像終於理解了之前一個視頻裏的女孩說,“很想說但是再也不能說的話是‘明天見’”是爲什麼了,這是對明天最美的憧憬,是最浪漫的三個字。我想對你說明天見,讓我們對明天都充滿嚮往,因爲明天有你的存在,因爲明天我們還能相見。

我很羨慕書中楊絳先生一家,不提他們在後期經歷的時代變革,他們夫妻之間的感情,與孩子之間的牽絆都是我在這本書之外看不到的。可能正是這麼一種情感讓我爲書中的情節動容,書名《我們仨》無需多言這就是他們的故事,就只有“我們仨”就足以讓讀者體會這本書所傳達的。

《我們仨》讀後感 篇17

《我們仨》是楊絳先生晚年對先後離她而去的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及一家三口的往事回憶錄。

本長篇散文分爲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以一段夢境爲開端,雖然篇幅很短卻給行文一種幽悵的基調,讓讀者能夠靜下心來去品味,意味深長。第二部分用夢幻般的描寫形式,寫了丈夫、女兒的相繼離去。第三部分則是三人的生活往事,透着溫馨、樸實和快樂。

這三部分的順序安排是極好的,如一首起初透着悲涼的歌,曲中卻變得溫瀾潮生。如果順序變了,味道也就淡了。全文通篇以往事寫生活、以夢幻寫死別,一實一虛,相得益彰。“夢境歷歷如真,醒來還如在夢中。但夢畢竟是夢,徹頭徹尾完全是夢。”

楊絳先生對丈夫、女兒的想念縈繞其間、獨留一人的那種滄桑感揮散不去。看似全文沒有睹物思人,沒有觸景傷情,只是用平淡質樸的語調講述了一個平淡的夢、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通篇未寫自己的心理,卻將喪親的感受地呈現了出來。深藏其中的寧靜和悲涼,是一個老者的釋懷。

《我們仨》讀後感 篇18

很久沒有因爲看書感動得掉眼淚了。沒有撕心裂肺的呼號,沒有驚心動魄的橋段,有的只是平靜的訴說,點滴的回憶,直擊內心最柔軟的部分。

楊絳的文字樸實簡單,就像是在閒話家常,但不絮叨。字裏行間都透露出他們仨之間的深厚感情。他們的心如此緊密得貼在一起,彼此依靠着攙扶着經歷了歡笑與苦難,有再大的風雨也衝不垮他們。他們的生活並不平靜,但楊絳始終平靜得敘述着,那種平靜讓人肅然起敬。

楊絳的行文輕盈流暢,從頭到尾,一氣呵成。回憶總是片斷的,就像是一顆顆大小不等、形態各異、顏色不均的珠子。想要把它們串成漂亮的鏈子,需要懂得如何取捨、組合及排列。顯然,楊絳精於此道。

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是無聊而瑣碎的,甚至充滿着煩惱和憂慮,精彩和風光只會像流星般劃過天際。可當你回頭再看,精彩和風光已然消散,無聊和瑣碎讓你覺得無比充實和甜蜜,曾經的煩惱和憂慮成了可以一笑而過的浮雲。陪你走過無聊和瑣碎,經歷過煩惱和憂慮的人(人們)還在身邊,就是最大的幸福。

《我們仨》讀後感 篇19

1998年,錢鍾書逝世,而他和楊絳唯一的女兒錢瑗已於此前(1997年)先他們而去。在人生的伴侶離去四年後,楊絳在92歲高齡的時候用心記述了他們這個特殊家庭63年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結成回憶錄《我們仨》。

一個先後痛失愛女和愛人的老人,在其最後的年月中孤單前行,並將這個溫馨又歷經挫折的家庭用樸實的文字展現在我們面前。

楊絳先生希望能夠擁有平靜的生活,但是隨着錢鍾書的出名,這種平靜的生活總是被打擾。她感嘆:人世間不會有小說或者通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的一起過日子。

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是夾帶着煩惱和憂慮。

三個人平淡而又幸福的生活,最後只剩下作者一個人。楊絳先生感慨:世間萬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要有多麼豐富的人生經歷才能夠有這樣的領悟呢?語言平淡,但是想念之情溢於言表!

“家”永遠是溫暖的代名詞,把握當下,珍惜眼前,愛自己,愛自己的家人。

《我們仨》讀後感 篇20

週日一天看完這本出自楊絳先生的小冊子,知道楊絳是從《圍城》開始,一本幾乎家喻戶曉的書籍被改編成電視劇後又火了很長時間,以至於像我這麼不愛看書的人都知道了錢鍾書以及跟他相濡以沫的妻子楊絳先生。在去年追憶楊絳的過程中對她的生平又增添些瞭解,一直想看看她寫的書,這本《我們仨》被再次映入眼簾,但一拖又是一年。

一天看完一本書,現階段的我顯然還沒有這個能耐,是因爲這本書準確講應該算一篇長篇散文,回憶了一家人一輩子經歷的那些點點滴滴,度過的那些艱苦而又快樂的日子,平淡的生活不平凡的人生。

這個標題本計劃由一家三口合力完成,各自寫一部分,在錢媛寫了一部分後因病去世,第二年錢老也相繼離世,於是任務就落在母親身上,時隔四年後她在92歲高齡完成寫作並發表出來。

網上對本書的評價很高,特別是從專業的角度對文章的結構,寫作手法給予高度評價。我從中看到的是一個母親、一位妻子對家人的深深思戀,在家庭裏表現出的溫暖親情,對相聚的呵護與期盼。

《我們仨》讀後感 篇21

世間所有感情中,唯親情的愛最爲熱烈,最爲持久,最爲真摯。

真情流露的文字,總能打動人內心最柔軟的地方,感動着我們每個人。

好像沒有什麼能夠比得過和家人在一起時那種喜悅的心情,更爲強烈的感覺了吧,因爲親情,總是血濃於水的。雖然平淡,但是真實。百味人生,才叫日子。

當愛情在生活的蹉跎下,依然保鮮,融入平平淡淡的日子裏,真真正正的變成親情之後,依然相親相愛,這樣的愛才是真愛。楊先生與錢老的愛情,是讓人羨慕的,更是我們這輩人望塵莫及的,說成奢飾品也不也過。

最才的女,最賢的妻,最好的娘,唯楊老一人。最真的生活,最善的親情,最美的仨人,唯“我們仨”一家。

仨個人的親情,在楊先生的筆下,人物栩栩如生,在仨個人的生活裏,總是那麼有滋有味。你們在,我就在。在一起,就是一切。

我想,這纔是一家人最真摯最深沉的感情流露吧。只有家人才是最懂你,最愛你的人

鍾書雖然遭厄運播弄,卻覺得一家人同甘共苦,勝於別離。他發願說:“從今以後,咱們只有死別,不再生離。

只有死別,不再生離。這纔是讀這本書最大的意義吧。

《我們仨》讀後感 篇22

楊絳先生的我們仨帶給我複雜的感受,會跟着它開心的時候歡笑,跟着它悲傷的時候流淚,跟着它的離別心酸,我想正是它的樸實無華才能顯出情感的真摯,才能真切的打動人。錢鍾書一家三口的相親相愛,不離不棄就這樣展現在我們眼前。

全書以夢魘般的古驛道開頭,楊絳先生天天的夢魘,感覺到她內心的極度恐慌,一家人在古驛道相聚而後失散,年邁的老人惶恐得在人生的驛道上,愛女跟先生相繼去世,更是傷心悲痛。她說三里河的家,已經不復是家,只是我的客棧了這份淒涼,讓人看得傷心落淚。

而後,楊絳先生用了平淡樸實的需要回憶了他們的過往,剛結婚隨錢鍾書先生去牛津,兩個人自己第一次做飯,稱自己笨,每天早上錢鍾書都會爲楊絳先生做好早飯,苦中作樂,志同道合,而後有了女兒,有了家就有了一切,她們三個在一起總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樂趣。

在爲這個家庭幸福感動的同時讓我也有所感悟,幸福是什麼,幸福其實是一種感受,別人覺得你苦,但是你們苦中作樂你們覺得幸福,幸福不是物質的,而是精神的,因爲我們仨在一起。只要我們在一起,這就是幸福,永遠幸福!

《我們仨》讀後感 篇23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仨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

現在我們仨個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我只能把我們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溫一遍,和他們再聚聚。”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仨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2016年5月25日,楊絳先生結束了尋覓,踏上歸途,享年105歲。“我們仨”永遠不會分離了。

書中記錄了“夢”與現實,讓我感動的是彼此的相濡以沫,即便在動盪的年代也不忘工作與寫作,對生活的熱愛從未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