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成長比成功更重要有感

讀成長比成功更重要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4W 次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主要講述了人如何成長,如何成爲優秀的人等方面的內容。下面給大家分享《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讀後感,一起來看看吧!

讀成長比成功更重要有感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讀後感1

最近我讀了一本《成長比成功更重要》的教育專著。作者凌志軍,他出版的八部著作,全部進入了暢銷書排行榜,還以英文、日文、韓文和繁體中文等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李開復曾說過這麼的一句話——我認爲將對世界商業影響的一本書是《從優秀到卓越》,但是將對中國影響的一本書是凌志軍的《成長比成功更重要》,一位八歲孩子的母親丹尼曾說過———這本書不僅改變很多人對教育的看法,更重要的是這將由此改變許許多多孩子的命運,所以這本書不僅會改變很多人對教育的看法,更重要的是這將由此改變許許多的命運。

凌志軍的《成長比成功更重要》一書,記錄了一批秀的中國人成長的故事,是一個關於教育、人才、社會的記錄與總結。作者從微軟亞洲研究所30餘位研究員的成長曆程中採擷一些平凡但雋永的小故事,以他獨特的視角切入,使這些質樸、平凡的小故事變得精妙獨到、意味深長。

在這些故事裏,我們看到了30個“微軟小子”成長過程中的歡笑、悲傷、惆悵;我們看到了一大批聰明、主動的孩子,不斷進取、不斷超越自我,直至成功的奮鬥歷程。

作者希望借這本書,改變國人對教育的看法,希望更多的中國學生能在這本書的鼓勵下,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廣闊天地。

本書一共有八個篇章,分別是“起跑線”、相信你自己最聰明、我到底要什麼、“爸爸和媽媽、大腦的成長、學習是一種態度、情商時代、大師在哪裏。講述了一些不承認自己是天才的天才們在講述他們的成長故事”。

這些故事可以讓家長們知道怎樣培養孩子,讓老師知道怎樣完整教學,讓學生知道怎樣獲得自信。我個人認爲不但學生、家長、老師需要關注《成長比成功更重要》,整個社會都應該關注“成長”。

中國正在成爲世界上的經濟體,但中國是否能成爲真正的科技強國,還要取決於我們能否在教育領域趕上西方。美國之所以強盛,主要是因爲他擁有最先進的教育體系,並能通過該體系吸引全世界的傑出人才。美國的教育體系,不僅包括那些知名的高校,也包括深藏在每一位家長和老師頭腦裏的先進的教育理念。中國的教育觀念和教育體系需要不斷髮展、變革,中國的下一代需要在更好的環境下健康成長。

“成長”是一個關乎教育、人才乃至整個社會的話題。每個學生都渴望知道自己該如何走向成功,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儘快成材,每個老師期盼自己教出的學生早日取得喜人的成績。但是,成功並不等同於成長。成功是你的目標,成長是你到達目標的道路。

這條路並非一帆風順,有的人沒能堅持到終點,有的人在挫折面前選擇了軟弱和妥協,也有的人用正確的方法和堅定的信念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那幫被稱爲“微軟小子”的人的成長故事,其實離我們很遙遠:他們的學習經歷幾乎都非比尋常。有的是少年班,有的是小時候就出國留學,還有就是清華、北大的。

他們生活的時代離我們遙遠,他們學習的地方離我們遙遠,他們所取得的成就也離我們更遙遠。但這本書通過他們的成長曆程向世人闡述了一個關鍵的觀點:一個人發展的最重要時期是6—12歲。這個時期要想健康成長,如果只靠學生,不可能;但如果有了家長和老師的協助,就有可能。

凌志軍先生希望借《成長比成功更重要》一書“改變對教育的看法”,這應該是中國教育體系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希望更多的人閱讀《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認識《成長比成功更重要》,理解《成長比成功更重要》,希望有更多的中國學生在《成長比成功更重要》的幫助和鼓勵下,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廣闊天地。

本書中的許多故事的確令人深思,尤其是做家長和我們老師的,不能不反思自己的得失。但同時也讓我領悟到對每一個孩子也絕對不能放鬆。30個天才“微軟小子”的成長故事證明一個道理:所有天才都是可以教出來的。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打敗別人”,而是“成爲的你自己”。

教育學生“最重要的東西不是錢,不是家庭,也不是運氣,而是‘不要小看自己’”。“只有做好了‘應該做的’,才能愉快的‘做喜歡做的’。”

教育自己“改變我們對教育的看法,讓自己像天才一樣成長”。“我們既然無法改變教育,那就改變對教育的看法。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讀後感2

熱情讓生活充滿陽光。無論何事,只要對它有無限的熱情你就能取得成功。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這本書裏就講述了一些計算機精英們在求學、就業過程中面對自己的目標充滿熱情,不斷追求,最終實現了人生夢想的一些故事。

“深藍之父”許峯雄在卡耐基梅隆大學就讀期間受一位教授邀請製造能下國際象棋的電腦,這位教授認爲需要64塊芯片來組成這臺電腦,而他認爲一個芯片就足以滿足需要。兩人各執己見產生了衝突,許峯雄堅持觀點,通過六個月不分晝夜的苦心鑽研,他把36000個晶體連同所有電路全部裝在了一個芯片上,這個芯片不僅能正常工作而且比那64個芯片組成的系統還要快10倍,深藍的雛形“晶體測試”誕生。

“晶體測試”在一場機器對機器的博弈中獲得了兩勝兩敗不錯成績後,許峯雄狂熱的愛上了他的芯片,熱情與日俱增,他又通過4年的時間研發出了深藍的前生深思,並帶着他的深思擊敗了人腦。許峯雄又用了八年的時間,經歷了無數的煩惱、驚喜和不眠夜,和IBM的同事們開發出速度更快、性能更強的超級電腦深藍,一舉擊敗了了西洋棋界最知名的棋王卡斯帕羅夫。許峯雄因對芯片的狂熱而創造出了“深藍”。

前微軟亞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馬維英從小就是那種會讀書的孩子,成績也不錯,但他的問題是,中學畢業前永遠都是班上的第二名。在高考填報志願時,他一心想學電機,而他的父親卻主張讓兒子做醫生,好在當時母親的態度起了關鍵作用,她不*兒子做他不喜歡的事情,她只希望兒子快樂。

事與願違在高考時馬維英因心情緊張,居然考砸了,被分到了臺北“清華大學”的化學工程系。爲了心所向往的電機系他決定轉系,但轉系的條件非常苛刻,需要在一年內考試成績連續保持全班第一。

爲了追求自己的夢想,他從決定的那一刻起全力以赴,心裏只有一個念頭:第一名,然後轉系。第一學期結束時,他打破了自己12年讀書只有第二的記錄,成爲全班第一名,第二學期結束了,還是第一名。大學二年級馬維英成功的成爲了電機系的一名學生。馬維英因對電機專業的大愛而超越自我、成功轉系。

以上兩位的成功,就是源自於對自己事業、學業的熱情、熱愛,是來自於內心的嚮往和渴望,再輔之以鍥而不捨的努力,無關於別人的*和希望。

回想孩子五年級時對奧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主動提出來學習奧數,於是我們就給他報了輔導班,沒給他提任何要求,只是負責送他去上課。當時他對學習奧數充滿熱情,有不懂的題目會主動來問我們,熱衷於做那些難題。功夫不負有心人,當年就取得了二等獎的好成績。

孩子在熱情的驅動下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孩子開心、我們高興。但是,我們緊接着就給他定了目標,希望他再接再厲,六年級能拿下一等獎。我們給他定了計劃,讓他每天刷刷題,時刻提醒他假期多做題少幹別的不相干的事。

起先他還算聽話,但隨着我們在他耳邊不斷的嘮叨和提醒,漸漸的他開始對奧數不再那麼感興趣,當初的那份熱情慢慢的減退,後來索性連老師上課的題目也不做了。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他沒有拿到我們所渴望的一等獎,他的熱情也在我們的渴望中黯然失去。

對一個孩子來說“熱情的驅動力”特別重要,因爲被熱情驅動和被壓力驅動有着重大的區別:一個是主動的,一個是被動的;一個目標明確,一個無所適從一個再累也覺得快樂,一個即使很輕鬆也不快樂。

讓我們給孩子多一點鼓勵和肯定,少點壓力和要求。尊重孩子的內心渴望,做孩子熱情的驅動者,而不是壓迫者。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讀後感3

每個父母都盼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長大成人,成爲一個成功人士,但成長比成功更加重要。成功是你的目標,成長是你到達目標的道路。這條道路並非一帆風順,有的人沒能堅持到終點,有的人在挫折面前選擇了軟弱和妥協,也有的人用正確的方法和堅定的信念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所以成長才是成功的基礎,只有先成長才能夠成功。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這本書談的正是一批最優秀的中國人成長的過程。作者從生活中摘取許多有意義的小故事,加以修飾,一篇篇引人入勝,光彩奪目的成長小故事躍然紙上,他給我們人生無數的啓迪,他給我們人生帶來意義,讓我們明白了要想成功就先要成長。

在這些故事裏,有歡笑也有悲傷,有激情也有悵惘,有的讓人拍案叫絕,有的讓人熱淚盈眶。在這本小書裏,我們看到一大批聰明、主動的學生不斷超越自己,挑戰極限,一個又一個偉大的父母、師長用勞動和心血爲子女的成長之路默默付出……《成長比成功更重要》像一部小說,更像一部奏鳴曲。《成長比成功更重要》是每個渴望成功者最好的心靈驛站。

著名人物李開復曾說過:我認爲將對世界商業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是《從優秀到卓越》,但是將對中國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是凌志軍的《成長比成功更重要》。我想這句話用來形容這部書並不爲過,他是孩子最好的啓迪書,是一本值得永久紀念的書。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讀後感4

讀凌志軍先生所著作的《成長比成功更重要》這本書,我深深感受到中國教育和美國教育的差異,教育和成長牽動每個家庭成員的心,我們一直提倡素質教育,但現實教育有着明顯的弊端,就像書中所說:我們的教育就像一條製造工業品的流水線,大家都遵循同樣的程序同樣的標準,進來的孩子形形色色,出來的孩子卻一模一樣,否則就得不到社會認同,實際上教育學生和產品製造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因爲這樣許多家庭陷入深深苦惱,讀了這本書的有些家長會說:書中講的都很有道理,也令人嚮往,可是現在社會就是這樣,我們沒有辦法做出任何改變……

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成功,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成才,每個老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取得優異的成績,都是勞有所得的想法,但是有的時候做事就像剝一顆洋蔥,你可以一層一層往裏面剝而一直看不到最核心。成功不等同於成長,成功是最終目標,成長的過程卻是條條大路通羅馬。我們常常舉例的都是一個又一個普通孩子憑藉智慧加勤奮成爲旁人眼中天才的真實案例,這樣在孩子和家長之間一直達不到一個認同。

但是從辯證的角度來看:一件事情有它的弊端,必然也會有它好的一面,在學校現有教育訓練學習體制下,我們仍有大批的學生、主動學習的學生不斷超越自己,挑戰極限,我們不能以偏蓋全否認這一事實。

考慮和看待事情不能過分放大消極面,縮小它的積極面,同樣在現有教育體制下,這些學生並不擁有比我們更聰明的大腦,所經歷的教育制度也和我們沒有不同,但是他們仍有很多的人走向成功,所以我們需要轉換觀念:我們既然無法改變教育,那就改變我們對教育的看法。用積極的態度去迎接學習,做回一個主動的人。

我們身邊是小學階段的學生談論起學習和作業,即使成績優秀但還是不快樂,這就需要我們家長做正確引導和陪伴,好的學習不是把別人PK掉,而是我每天一點的進度是提升自己,努力使自己變得優秀,學習好比走在登山的路上,不要只看最後的目標,而失去了享受一路登山風景的過程,讓家長和孩子在《成長比成功更重要》的幫助鼓勵下,把我們現教育訓練方式當作一種歷練和錘鍊,百鍊成鋼,成就最好的自己!

在成長中體會,體會成長中蛻變的痛苦,體會成長中淬鍊的忍耐,成功在遠方,成長在腳下。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讀後感5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這本書最近很熱,書裏羅列的諸多案例無非圍繞書名展開舉證和論述,事例樸實,以小見大,給閱讀者提供了廣泛的思考空間。

爲人父母,我讀過後也感慨萬千,更多地對於孩子培養的導向問題進行了反思。

從我們自身的學習經歷,一直延續到現在孩子的學習大環境,應試教育的導向一直未變,孩子的考試成績變成孩子“好”“壞”的重要考量指標,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的學習缺少了主動,更多的是被動接收教育灌輸。即便成績優秀,孩子能真正快樂嗎?

“你的一生能走多遠,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童年的天地有多大”。是啊,孩子的童年是一支畫筆,可以揮灑出絢麗的色彩;孩子的童年是一張白紙,可以描繪出繽紛的圖案。任何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夢想,或大或小,而這些纔是孩子快樂向上的根源。

我們無力改變現有的環境,但我們可以和孩子共同理解環境,尊重自己,更要尊重環境中的人和物。我們要學會傾聽孩子的訴說,雨露般地潤澤孩子的心靈,堅定地支持孩子的正確追求。我們不求孩子的一時得失,我們渴求孩子情商的健康發展;我們不求孩子的一時得失,我們渴求孩子能找到真實的自我。

“成長”,僅僅兩個字,卻涵蓋了自信、剋制、堅持、努力等等諸多的人生哲理,這兩個字不會是某個人生階段的寫照,而是整個人生的歷練。

孩子不僅僅屬於我們父母,孩子更多地屬於整個美好的世界。孩子最終的成功來源於積累,而孩子的成長來源於生活,孩子成長的動力離不開夢想。

呵護孩子的夢想,陪伴孩子追逐夢想,即便不能成功,仍可笑對快樂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