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方案 > 小小理財家活動方案大綱

小小理財家活動方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6W 次

爲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那麼大家知道方案怎麼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小理財家活動方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小理財家活動方案

小小理財家活動方案1

通過“積累基金”、“消費體驗”、“愛心奉獻”等一系列參與性極強的活動,讓少先隊員們受到“愛國守法、明理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公民道德教育。在活動中讓少先隊員們學一點經濟知識,形成一定的經濟觀念,增長一些創造和支配財富的技能,培養學生自食其力的能力,並最終能成爲對家庭、國家、人類富有感情和貢獻的合格公民。

1.突出“新”。活動形式和內容有新意,滲透公民道德教育,吸引少先隊員參加。

2.突出“廣”。通過社會考察、社會實踐等有廣度的少先隊活動,讓隊員多一些自主創造和內心體驗。

3.突出“實”。活動設計切實可行,貼近隊員實際;活動過程全員參與,實踐爲主;教育目的富有實效性,培養隊員們在金錢面前的誠實、自尊、責任、義務等道德素質。

宣傳組織——創造財富——購物預算——消費體驗——評比展示——愛心奉獻。

、宣傳組織

召開少先隊會議,闡明本次活動目的和意義,要求每一位隊員學習一項本領,憑勞動去獲得相應的報酬,用這部分財富進行一次有預算的消費體驗,並用這次勞動所得去幫助一位需要幫助的人,培養獨立自主的精神、團結合作的意識、

勤儉節約的美德和樂於助人的品質。

創造財富

這一活動最能培養隊員獨立自主的能力,也能使他們的創造才能在生活的體驗中得到最高程度的發揮,可引導學生通過以下三種主要途徑創造財富。

1.學習一項本領。如寫作、畫畫、書法、攝影等等,既做了自己喜歡做的事,又可通過投稿獲得相應的報酬。

2.學做一次義工。聯繫社區居委、餐館、敬老院、.郵局、商店等部門,安排隊員們利用課餘或雙休日參加工作,獲取勞動報酬。

3.進行再次利用。積極發揮創造潛能,收集家裏的各種廢棄物,如廢電池、廢書報等,變廢爲寶,創造更多的財富。

另外鼓勵學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採用各種方法積累消費基金,但要“取之有道”,一定要在守法誠信的基礎上獲取,不得向家長索要,更不能靠不法手段獲得。這一活動限制在一個月時間內,積累到20元錢後,寫一份“財富來源表”,內容包括獲取財富的數量、方式、時間等等,作爲以後評比展示活動的依據之一。

、購物預算

錢來得不容易,在體驗到積累財富的艱辛後,纔會懂得節儉的真正含義。要求學生通過購物預算,把每分錢都用在

刀刃上,培養他們從小養成正確的經濟觀念。“預算表”可包含下列內容:

1、我想購買哪些物品,各需要多少錢。

2、一種物品在不同的商店裏出售是否有價格差,在哪裏購買比較划算。

3、進行社會調查和資料查詢,考慮怎樣用最少的錢買到最實用的東西

4、預算中可能剩餘或超支多少錢,如果超支,該怎樣解決。

通過以上預算,讓隊員們懂得管理和計劃用錢,成爲自己“小金庫”的成功運營家,成爲一個出色的小小“理財家”。

消費體驗

這一活動讓隊員走出校園,走進社會,走入廣闊的經濟世界,將本身已有的經濟學知識、經驗用於購物活動,並讓隊員在消費活動中多接觸一些朋友,多瞭解一些周圍的世界,融入社會,遵守公德,學會尊重他人,學會合作和團結等做人處世的原則。消費體驗活動時間擬定於兩日之內,學生可結伴同行,教師和家長不作指揮,可提以下幾點要求:

1、有明確的消費目的,要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所購物品必須對自己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反對奢侈享受和揮霍浪費。

2、有辨別商品優劣的能力,能初步識辯商品的質量,

可從包裝、品相等方面比較辯別,買食品要注意保質期。

3、有確認商品價值的能力,能初步估算商品的實際價值,做到心中有數,避免上當受騙。

4、遵循社會經濟規律,做一個禮貌的顧客,可以討價還價,但不得無理取鬧,要尊重經商者,樹立明理誠信的小公民形象。

另外,鼓勵隊員們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則,幾個人共同投資一部分錢買一件可以合用的物品,從中體會合作的快樂。活動結束後每人寫一份購物體驗心得,內容包括商品交易的時間、地點、交易方式、商品名稱、數量、單價、總價等等。

、評比展示

在消費體驗結束後,中隊設立“紅領巾消費協會”,負責評審隊員們的消費成果。

1、從“財富來源表”中評審創造財富的途徑是否正當合理,選取較爲典型成功的事列,頒發“最佳創造”獎。

2、從“購物預算清單”中評審所包含和體現的隊員們的價值觀、支配財富的技能、設計購物計劃的技巧。選取合理的設計頒給“理財專家”獎。

3、從“消費體驗清單”中評審隊員們的個人愛好、生活經驗、情趣,看所購物品是否有意義、有實用價值,用錢是否合理,是否做到節儉;看所購物品是否有價值功能;看定價消費中怎樣的投資方式能帶來最爲可觀的效益,擇優頒

給“最佳投資”獎。

隊員們在活動中增長了經濟知識,鍛鍊了膽量,更受到了公民道德教育的洗禮和薰陶,懂得了有目的、有計劃地去做一件事,懂得了守法、誠信、團結、節儉是做人的'美德。而活動的最終目的並不是僅僅讓孩子們學會經商或賺錢,而是要幫助他們成爲一個能幹的、健全的、社會的人,成爲能自食其力,並對別人有貢獻的人。因此號召每位隊員在自願的前提下,把這次活動的成果用來幫助一個需要幫助的人。途徑有:

1、幫助身邊的困難同學。

2、慰問敬老院的老人。

3、寄給希望小學的夥伴。

小小理財家活動方案2

通過“積累基金”、“消費體驗”、“愛心奉獻”等一系列參與性極強的活動,讓少先隊員們受到“愛國守法、明理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公民道德教育。在活動中讓少先隊員們學一點經濟知識,形成一定的經濟觀念,增長一些創造和支配財富的技能,培養學生自食其力的能力,並最終能成爲對家庭、國家、人類富有感情和貢獻的合格公民。

1.突出“新”。活動形式和內容有新意,滲透公民道德教育,吸引少先隊員參加。

2.突出“廣”。通過社會考察、社會實踐等有廣度的少先隊活動,讓隊員多一些自主創造和內心體驗。

3.突出“實”。活動設計切實可行,貼近隊員實際;活動過程全員參與,實踐爲主;教育目的富有實效性,培養隊員們在金錢面前的誠實、自尊、責任、義務等道德素質。

宣傳組織——創造財富——購物預算——消費體驗——評比展示——愛心奉獻。

宣傳組織

召開少先隊會議,闡明本次活動目的和意義,要求每一位隊員學習一項本領,憑勞動去獲得相應的報酬,用這部分財富進行一次有預算的消費體驗,並用這次勞動所得去幫助一位需要幫助的人,培養獨立自主的精神、團結合作的意識、勤儉節約的美德和樂於助人的品質。

創造財富

這一活動最能培養隊員獨立自主的能力,也能使他們的創造才能在生活的體驗中得到最高程度的發揮,可引導學生通過以下三種主要途徑創造財富。

1.學習一項本領。如寫作、畫畫、書法、攝影等等,既做了自己喜歡做的事,又可通過投稿獲得相應的報酬。

2.學做一次義工。聯繫社區居委、餐館、敬老院、.郵局、商店等部門,安排隊員們利用課餘或雙休日參加工作,獲取勞動報酬。

3.進行再次利用。積極發揮創造潛能,收集家裏的各種廢棄物,如廢電池、廢書報等,變廢爲寶,創造更多的財富。

另外鼓勵學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採用各種方法積累消費基金,但要“取之有道”,一定要在守法誠信的基礎上獲取,不得向家長索要,更不能靠不法手段獲得。這一活動限制在一個月時間內,積累到20元錢後,寫一份“財富來源表”,內容包括獲取財富的數量、方式、時間等等,作爲以後評比展示活動的依據之一。

購物預算

錢來得不容易,在體驗到積累財富的艱辛後,纔會懂得節儉的真正含義。要求學生通過購物預算,把每分錢都用在刀刃上,培養他們從小養成正確的經濟觀念。“預算表”可包含下列內容:

1、我想購買哪些物品,各需要多少錢。

2、一種物品在不同的商店裏出售是否有價格差,在哪裏購買比較划算。

3、進行社會調查和資料查詢,考慮怎樣用最少的錢買到最實用的東西。

4、預算中可能剩餘或超支多少錢,如果超支,該怎樣解決。

通過以上預算,讓隊員們懂得管理和計劃用錢,成爲自己“小金庫”的成功運營家,成爲一個出色的小小“理財家”。

消費體驗

這一活動讓隊員走出校園,走進社會,走入廣闊的經濟世界,將本身已有的經濟學知識、經驗用於購物活動,並讓隊員在消費活動中多接觸一些朋友,多瞭解一些周圍的世界,融入社會,遵守公德,學會尊重他人,學會合作和團結等做人處世的原則。消費體驗活動時間擬定於兩日之內,學生可結伴同行,教師和家長不作指揮,可提以下幾點要求:

1、有明確的消費目的,要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所購物品必須對自己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反對奢侈享受和揮霍浪費。

2、有辨別商品優劣的能力,能初步識辯商品的質量,可從包裝、品相等方面比較辯別,買食品要注意保質期。

3、有確認商品價值的能力,能初步估算商品的實際價值,做到心中有數,避免上當受騙。

4、遵循社會經濟規律,做一個禮貌的顧客,可以討價還價,但不得無理取鬧,要尊重經商者,樹立明理誠信的小公民形象。

另外,鼓勵隊員們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則,幾個人共同投資一部分錢買一件可以合用的物品,從中體會合作的快樂。活動結束後每人寫一份購物體驗心得,內容包括商品交易的時間、地點、交易方式、商品名稱、數量、單價、總價等等。

評比展示

在消費體驗結束後,中隊設立“紅領巾消費協會”,負責評審隊員們的消費成果。

1、從“財富來源表”中評審創造財富的途徑是否正當合理,選取較爲典型成功的事列,頒發“最佳創造”獎。

2、從“購物預算清單”中評審所包含和體現的隊員們的價值觀、支配財富的技能、設計購物計劃的技巧。選取合理的設計頒給“理財專家”獎。

3、從“消費體驗清單”中評審隊員們的個人愛好、生活經驗、情趣,看所購物品是否有意義、有實用價值,用錢是否合理,是否做到節儉;看所購物品是否有價值功能;看定價消費中怎樣的投資方式能帶來最爲可觀的效益,擇優頒給“最佳投資”獎。

隊員們在活動中增長了經濟知識,鍛鍊了膽量,更受到了公民道德教育的洗禮和薰陶,懂得了有目的、有計劃地去做一件事,懂得了守法、誠信、團結、節儉是做人的美德。而活動的最終目的並不是僅僅讓孩子們學會經商或賺錢,而是要幫助他們成爲一個能幹的、健全的、社會的人,成爲能自食其力,並對別人有貢獻的人。因此號召每位隊員在自願的前提下,把這次活動的成果用來幫助一個需要幫助的人。途徑有:

1、幫助身邊的困難同學。

2、慰問敬老院的老人。

3、寄給希望小學的夥伴。

小小理財家活動方案3

●設計說明

孩子的基本消費需要,主要是由父母安排予以滿足的。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逐漸需要自己來安排一些滿足,因此有必要使學生學會如何把有限的零用錢用在多方面的開支上。據調查,孩子們把大部分的零花錢都花在了零食、玩具上,只有極少的錢花在購買一些學習用品、課外書上。看來,大部分的同學都不是把錢花在真正該花的地方。兒童與成人不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喜歡與同伴分享願望,消費觀念不成熟,在消費行爲上表現爲頻繁地喜新厭舊,從衆性,隨意,衝動,炫耀,揮霍攀比,模仿等特點。其共同特點是忽略自己的主要需求和經濟條件,盲目、隨心所欲地亂花錢,結果是不能真正滿足必要的零用需要。

這次活動旨在引導學生有計劃地合理使用零用錢,從小樹立健康、求實的消費心態,養成有計劃地合理分配使用零花錢的習慣。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幫助學生樹立健康、求實的消費心態。

2.讓學生初步懂得有計劃地合理分配使用零花錢的好處。

3.通過活動,讓學生認識到手中零花錢來之不易,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4.通過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親身參與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

●重點難點

重點:幫助學生樹立健康、求實的消費心態。

難點:學會如何合理地使用零用錢。

●活動準備

1教師事先讓學生完成一份有關零用錢的調查問卷。

2小品表演。

3準備3張小圓卡,顏色分別爲紅、綠、藍。

●活動設計

教師:同學們,現在請你們把調查的表格拿出來,老師要統計一下調查的情況。

有零用錢的同學請舉手。(全班50位同學全部舉起了手。)

一星期父母親給你多少錢?(五元之十元、二十元的都有。)

你把零用錢主要用到哪裏?(大多數學生都說買零食。個別學生說買學習用品。)

你關心過父母親的收入嗎?(大多數的學生說沒有。)

你留意過父母親的工作嗎?(很多學生說有,只是不知道辛苦的程度。)換成表格爲如下:

你有自己的零用錢嗎?

有(50位

爸爸媽媽一星期給你多少零用錢?

5元、10元、20元

你把零用錢主要用在哪裏?

買零食

你留意過爸媽的工作嗎?

留意過但不知道辛苦程度或沒有

你知道父母親的收入有多少嗎?

大部分的學生都說沒有。

現在我們手裏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零用錢,有了錢怎麼用,怎樣才能用得好,這是很有講究的。也許有的同學覺得,有了錢怎麼花還不簡單,想怎麼花就怎麼花。事情真的就這麼簡單嗎?讓我們來看一個小品。

活動一:

小品表演,自我探索,增加相互瞭解。

1.小品表演:

教師:今天,我們先請五位同學爲我們表演一個小品,希望同學們認真看,然後老師有問題要問大家。

東東帶了十元錢到了學校,他看到校門口這麼多的玩具和吃的東西,他禁不住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了,於是他花了五元錢買了一個玩具,同時又買了三元的零食,最後他只剩下了兩元錢,而這十元錢是爸媽給他買墨和紙的錢,他該怎麼辦?(其中其他幾位分別扮演玩具店和小攤販的店主。)

2.教師引導學生自我探索: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辦呢?學生各抒己見,談談自己的想法。

3.教師總結: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同學不去控制自己的行爲,隨意亂花錢,既增加父母親的困難,又助長了大手大腳亂花錢的壞習慣。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

活動二:

行爲訓練:學習怎樣合理的使用自己的零用錢。

過渡:擁有自己的零用錢,說明父母、老師和長輩們認爲你長大了,有自由支配零用錢的能力了。祝賀你!對於這些零用錢,你有權力決定怎麼去用,那麼,該怎麼合理使用零用錢呢?

1.教你一招。

過渡:老師這裏有一個“紅綠燈”方案:

“紅燈”:當你的要求超出家庭經濟承受能力時,對自己說:“這樣東西我現在可以不買。”在心中亮起一盞紅燈,提醒自己。

“黃燈”:買東西時,先問問自己:“這是我現在需要的嗎?”如果回答“是”的話,就可以考慮購買。

“綠燈”:在自己取得一些小小的進步時,可以用零用錢買一件小小的禮物送給自己,作爲獎勵。

2.網上購物,生活體驗

(1)課件出示一些商品及商品的價格,根據你每月的零用錢,你會買什麼?在買東西前,可以用“紅綠燈”方案問問自己。

(2)教師可以根據本班實際情況,出示一些物品,供學生參考。

(3)學生根據自己擁有的零用錢,進行模擬練習。在購買之前,先讓學生出示相應的卡片,問問自己該怎麼辦?

如看到一本盼望 以久的書,根據實際情況,出示“綠燈”,即出示“綠燈”,對自己說,這段時間自己上課很專心,可以買下來,作爲小小的禮物送個自己。

3.制定“星期零用錢消費表”

(1)我們還可以制定一張“星期零用錢消費表”,放在自己的書桌上,定期填寫,這樣可以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零用錢。

星期零用錢消費表

週期收入支出(用途)節餘

(2)教師示範填寫。

(3)學生嘗試填一填。

結束:

教師提醒學生亂花零用錢的一些不良後果:(2)亂用零花錢,增加父母的負擔;(3)多吃零食對學生的身體發育是不利的,更何況不少零食是不合衛生要求且含有一些有害物質。

最後,老師要送同學們一句話: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當思物力之維難。

●擴展活動

1.課後,讓學生繼續填寫“星期零用錢消費表”,一個星期結束後,全班進行反饋、交流。

2.“今天我當家”活動,可以先讓學生回家調查瞭解家庭一日開銷的數目及項目,之後再進行“當家”活動,設計家庭支出方案,再在實際操作中檢驗自己的方案是否合理。

●活動結果反饋

1.學生初步學會了一些理財的方法,對於自己管理零用錢很感興趣。

2.課後,能認真制定計劃,進行理財,爭當一名小小理財家.

附調查表:

你有自己的零用錢嗎?

爸爸媽媽一星期給你多少零用錢?

你把零用錢主要用在哪裏?

你留意過爸媽的工作嗎?

你知道父母親的收入有多少嗎?

小小理財家活動方案4

本週工作安排:

1、繼續對學生進行安全、路隊、課間紀律教育。

2、讓學生寫一封給爸爸媽媽的一封信,並根據學校的安排組織召開全體家長會。

【設計原因】

孩子的基本消費需要,主要是由父母安排予以滿足的。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逐漸需要自己來安排一些滿足,因此有必要使學生學會如何把有限的零用錢用在多方面的開支上。據調查,孩子們把大部分的零花錢都花在了零食、玩具上,只有極少的錢花在購買一些學習用品、課外書上。看來,大部分的同學都不是把錢花在真正該花的地方。兒童與成人不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喜歡與同伴分享願望,消費觀念不成熟,在消費行爲上表現爲頻繁地喜新厭舊,從衆性,隨意,衝動,炫耀,揮霍攀比,模仿等特點。其共同特點是忽略自己的主要需求和經濟條件,盲目、隨心所欲地亂花錢,結果是不能真正滿足必要的零用需要。

這次活動旨在引導學生有計劃地合理使用零用錢,從小樹立健康、求實的消費心態,養成有計劃地合理分配使用零花錢的習慣。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幫助學生樹立健康、求實的消費心態。

2讓學生初步懂得有計劃地合理分配使用零花錢的好處。

3通過活動,讓學生認識到手中零花錢來之不易,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4通過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親身參與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

【重點難點】

重點:幫助學生樹立健康、求實的消費心態。

難點:學會如何合理地使用零用錢。

【活動準備】

1教師事先讓學生完成一份有關零用錢的調查問卷。

2小品表演。

3準備3張小圓卡,顏色分別爲紅、綠、藍。

【活動設計】

教師:同學們,現在請你們把調查的表格拿出來,老師要統計一下調查的情況。

有零用錢的同學請舉手。(全班54位同學全部舉起了手。)

一星期父母親給你多少錢(五元之十元、二十元的都有。)

你把零用錢主要用到哪裏(大多數學生都說買零食。個別學生說買學習用品。)

你關心過父母親的收入嗎(大多數的學生說沒有。)

你留意過父母親的工作嗎(很多學生說有,只是不知道辛苦的程度。)換成表格爲如下: 你有自己的零用錢嗎 有(54位)

爸爸媽媽一星期給你多少零用錢

5元、10元、20元

你把零用錢主要用在哪裏

買零食

你留意過爸媽的工作嗎

留意過但不知道辛苦程度或沒有

你知道父母親的收入有多少嗎

大部分的學生都說沒有

現在我們手裏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零用錢,有了錢怎麼用,怎樣才能用得好,這是很有講究的。也許有的同學覺得,有了錢怎麼花還不簡單,想怎麼花就怎麼花。事情真的就這麼簡單嗎讓我們來看一個小品。

活動一:

小品表演,自我探索,增加相互瞭解。

1小品表演:

教師:今天,我們先請五位同學爲我們表演一個小品,希望同學們認真看,老師有問題要問大家。

東東帶了十元錢到了學校,他看到校門口這麼多的玩具和吃的東西,他禁不住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了,於是他花了五元錢買了一個玩具,同時又買了三元的零食,最後他只剩下了兩元錢,而這十元錢是爸媽給他買墨和紙的錢,他該怎麼辦(其中其他幾位分別扮演玩具店和小攤販的店主。)

2教師引導學生自我探索: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辦呢學生各抒己見,談談自己的想法。

3教師總結: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同學不去控制自己的行爲,隨意亂花錢,既增加父母親的困難,又助長了大手大腳亂花錢的壞習慣。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

活動二:

行爲訓練:學習怎樣合理的使用自己的零用錢。

過渡:擁有自己的零用錢,說明父母、老師和長輩們認爲你長大了,有自由支配零用錢的能力了。祝賀你!對於這些零用錢,你有權力決定怎麼去用,那麼,該怎麼合理使用零用錢呢。

教你一招。

過渡:老師這裏有一個“紅綠燈”方案:

“紅燈”:當你的要求超出家庭經濟承受能力時,對自己說:“這樣東西我現在可以不買。”在心中亮起一盞紅燈,提醒自己。

“黃燈”:買東西時,先問問自己:“這是我現在需要的嗎”如果回答“是”的話,就可以考慮購買。

“綠燈”:在自己取得一些小小的進步時,可以用零用錢買一件小小的禮物送給自己,作爲獎勵。

網上購物,生活體驗

(1)課件出示一些商品及商品的價格,根據你每月的零用錢,你會買什麼在買東西前,可以用“紅綠燈”方案問問自己。

(2)教師可以根據本班實際情況,出示一些物品,供學生參考。

(3)學生根據自己擁有的零用錢,進行模擬練習。在購買之前,先讓學生出示相應的卡片,問問自己該怎麼辦

如看到一本盼望以久的書,根據實際情況,出示“綠燈”,即出示“綠燈”,對自己說,這段時間自己上課很專心,可以買下來,作爲小小的禮物送個自己。

制定“星期零用錢消費表”

(1)我們還可以制定一張“星期零用錢消費表”,放在自己的書桌上,定期填寫,這樣可以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零用錢。

星期零用錢消費表 周 期

收 入

支出(用途)

節 餘

(2) 教師示範填寫。

(3)學生嘗試填一填。

結束:教師提醒學生亂花零用錢的一些不良後果:

(2)亂用零花錢,增加父母的負擔;

(3)多吃零食對學生的身體發育是不利的,更何況不少零食是不合衛生要求且含有一些有害物質。

最後,老師要送同學們一句話: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當思物力之維難。

【擴展活動】

1課後,讓學生繼續填寫“星期零用錢消費表”,一個星期結束後,全班進行反饋、交流。

2“今天我當家”活動,可以先讓學生回家調查瞭解家庭一日開銷的數目及項目,之後再進行“當家”活動,設計家庭支出方案,再在實際操作中檢驗自己的方案是否合理。

【活動結果反饋】

1.學生初步學會了一些理財的方法,對於自己管理零用錢很感興趣。

2.課後,能認真制定計劃,進行理財,爭當一名小小理財家。

附調查表: 你有自己的零用錢嗎

爸爸媽媽一星期給你多少零用錢

你把零用錢主要用在哪裏

你留意過爸媽的工作嗎

你知道父母親的收入有多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