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方案 > 幼小銜接活動方案(通用15篇)

幼小銜接活動方案(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9W 次

爲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那麼你有了解過方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小銜接活動方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小銜接活動方案(通用15篇)

幼小銜接活動方案1

尊敬的家長朋友:

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科學領域的科學探究子目標中有以下行爲表現和教育建議:

“能用數字、圖畫、圖標或其他符號記錄”;

“鼓勵幼兒用繪畫、照相等辦法記錄觀察和探究的過程與結果,注意要讓記錄有意義,通過記錄幫助幼兒豐富觀察經驗,建立事物之間的聯繫,並分享自己的發現”;

可見,難點在於用符號記錄孩子的發現結果。因此,本週的.重點是讓孩子用多樣化的測量方法記錄生活中各類物品的長度、寬度、甚至高度。

本週課題:

《小小測量師》

小貼士:

1.您可以和孩子玩“立定跳遠”的遊戲,比一比誰跳的遠,用腳或鞋子作爲測量單位,協助孩子用圖畫和數字記錄下來,如“媽媽能跳6只鞋子那麼長,我能跳4只鞋子那麼長”。

2.您可以問問孩子“咱們家的圓桌一圈到底有多長”,用什麼辦法可以測出來,協助孩子用布條、繩子等進行測量。比如“我們家的桌子要10段這麼長的繩子才能測出來/比10段還多,但是不到11段”。

3.您可以給孩子提問“同樣的桌子,用這根繩子只要4段就夠了,用那條爲什麼要6段呢?”在問題中對孩子進行分數、整體與局部關係的啓蒙,注意不要直接告訴孩子答案,而是自己思考。

4.相信經過四次的調查,您已經養成簽名和時上交的習慣,以身作則,培養了孩子的守時習慣和任務意識。

任務解析:

1.用非標準測量的方法測量物體(手指頭、胳膊、手掌、瓶子、鞋子等作爲基礎單位);

2.對測量的結果進行思考和比較(爸爸的桌子有4段繩子那麼長,我的桌子只有3段)。

3.能用有意義的符號記錄。

幼小銜接活動方案2

一、情況分析:

再過一個學期,孩子們就要結束幼兒園的學習生活升上小學,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對學前幼兒來說是人生的一大轉折,有教育家甚至認爲這種轉變的跨度是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要比高考、中考都要變化巨大。這個階段的家長和孩子在短時間內有着太多的不適應,作爲家長面臨孩子人生的第一次考覈,諸多家長有着太多的無奈和困惑。對於幼兒來說從幼兒園的小朋友成長爲學校的小學生,角色變了,要求也變了,小學和幼兒園的生活又存在着一定的差異,如活動的組織形式,學習的習慣等,面臨着許多不適應,所以幼兒園應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社會性適應與學習適應教育,促進幼兒在入學前具有良好的心理準備,養成良好的生活能力和學習習慣,認真做好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工作,幫助孩子們順利度過這個轉折期,減少家長的焦慮和擔憂,爲幼兒入小學學習從多方面打好基礎。

二、銜接目標:

1、從心理準備入手,培養孩子入學前良好的心理品質。(情感、興趣、注意力、意志、責任感、自信心等)

2、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爲重點,幫助孩子適應幼小過渡中的斷層問題。

3、加強幼兒園與小學的互動觀摩交流,爲幼兒做好入學前必要的心理準備。

4、家園同步,增強教師與家長的交流溝通,共同爲幼兒入小學做好準備。

三、具體方案。

1、身體方面的準備:

(1) 保證每天幼兒再園內戶外活動一小時的活動,通過戶外活動,增強幼兒體質,使他們能夠身心健康地邁入小學。

(2)爲了讓幼兒能夠較快地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生生活,我們將採取適當延長幼兒上課時間、減少遊戲時間等。

(3)在日常活動中培養幼兒正確的讀書、寫字、握筆姿勢,同時,讓幼兒懂得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種感覺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讓幼兒懂得並遵守交通規則,學會看紅、綠燈,走人行道;有困難找警察,記住各種急救電話;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電。

2、獨立生活能力的準備:

(1)、良好的作息習慣。

讓幼兒養成遵守作息時間的習慣,如:不遲到早退、不隨便請假等

要適當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每天6:50左右起牀,早晨8:30以前入園。晚上9:00上牀入睡。晚飯前後與孩子共同商量一些活動內容,如畫畫,彈琴,玩玩具,看書等,動靜搭配,使孩子每天的生活富有節奏,與小學生的生活相接近。

(2)、自己收拾東西的習慣。

學習整理自己的書包、鉛筆盒,愛護並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學會使用剪刀、鉛筆刀、橡皮、刨鉛筆和其它學習工具。每晚還要讓孩子養成檢查學習用品的習慣。同時我們老師會在離園時,檢查孩子的書包整理情況和學習用品保管情況。並對做的好的幼兒提出表揚。

3、學習方面的準備:

(1)培養孩子的效率意識。現代社會是一個高效社會,機會無處不在,卻又轉眼即逝、生活節奏愈來愈快,所以教孩子學會做人的'第一步是做一個適應現代社會的具有高效率的人,首先讓孩子學會管理時間,這一點很重要,比方說,這個時候該爲孩子買個小鬧鐘,天天晚上自己上好鬧鐘,第二天自己起牀,每個人都是有懶性的,何況是小孩,鬧鐘響了,沒起牀,咱們就又去叫了,這時候我介意您沉住氣,讓他睡,睡到他認爲合適,讓老師去評價他的遲到行爲,讓他們從小懂得,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行爲負責。

(2)孩子做作業要有質有量,這方面我們在班內要求幼兒不僅要寫好而且必需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對完成好的幼兒提出表揚,完成不好的進行指導。

(3)、做事專注的習慣

培養幼兒專注的習慣是一年級孩子最爲重要的學習習慣。我們班開設了紅花臺,每節課評選一名幼兒,並以紅花表示獎勵,每週做一小結看看誰的紅花最多,並把照相貼在紅花臺上,從而激發孩子的好勝心理。

(4)學習習慣中最重要的是傾聽習慣。

好多孩子進入小學後第一不適應,就是記不住老師佈置的作業,在幼兒園作業公佈,家長記錄。到了學校完全憑孩子自己記,有的孩子回來了,忘了作業是什麼,急得直哭,忙得家長又給同學打電話又給老師打電話。傾聽能呼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效率,爲了孩子更好的適應小學生活,我們班開展了"比比誰的記憶好"的活動,要求幼兒每晚自己記作業,並回家複述給家長聽。通過第二天幼兒完成作業情況,來表揚幼兒。

幼小銜接活動方案3

爲了解決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問題,讓孩子從幼兒園順利過渡到小學,結合本園的實際,制定閻村鎮中心幼兒園幼小銜接:

一、指導思想

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爲指導,堅持面向全體幼兒,促進幼兒體、智、德、美的全面發展。針對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從幼兒園的實際出發,積極創造條件,通過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教育環境的創設、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長工作的開展等途徑,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

二、活動時間和班級:

活動時間:3月—7月,活動時間爲一學期。

活動班級:大一班大二班

三、活動目標

㈠初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傾聽習慣、閱讀習慣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務能力、自我保護能力等),建立初步的規則意識、任務意識。

㈡有入小學的願望和興趣,嚮往小學的生活,具有積極的情感體驗。

㈢初步瞭解小學的學習活動特點和課堂教學規範,對各類學習活動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慾。

四、啓動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啓動、探索階段(2月—3月)

1、成立幼小銜接接工作組,明確責任,分工到人。

2、加強教師“幼小銜接”的理論學習,通過培訓、討論、等形式,瞭解小學生的行爲習慣、心理特點和小學的教育目標及要求。

⑴認真學習綱要,深入瞭解“幼小銜接”的目的和任務。

⑵結合各班幼兒的發展特點、學習興趣和各班使用的教材,通過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滲透“幼小銜接”的工作方法,全面展開“幼小銜接”活動。

⑶大班教師之間分享交流,將自己積累的關於幼小銜接互動指導策略的進行分享。

3、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和教育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長們能夠主動配合幼兒園,並能積極的參與到此項工作中來。

⑴在家長會上介紹《幼小銜接計劃》讓家長了解“幼小銜接”的目的.和意義,引起家長的足夠重視,並能積極有效的配合我們的工作,達到家園共育的目的。

⑵開展有關幼兒小銜接的系列講座或諮詢活動。

⑶與家長共同探討孩子在生活、學習、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第二階段:實施與調整提高階段(3月—7月)

1、開展《我上小學了》等主題活動,使幼兒初步瞭解小學生活。

2、參觀小學、體驗生活,進一步感受小學的生活,瞭解小學生的學習生活與責任意識。

3、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⑴入學前思想準備:通過參觀小學請畢業生回園與幼兒座談,讓幼兒知道爲什麼要上小學,小學與幼兒園有什麼不同,激發孩子上小學的慾望,同時也幫助他們解決“嚮往上小學、又不知道怎樣做的問題”。

⑵身體方面的準備:

通過體育鍛煉、疾病預防增強幼兒體質,使他們能夠身心健康地邁入小學;

爲了讓幼兒能夠較快地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生生活,我們將採取適當延長幼兒學習時間、減少遊戲時間等。

在日常活動中培養幼兒正確的讀書、寫字、握筆姿勢,同時,讓幼兒懂得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種感覺器官。

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讓幼兒懂得並遵守交通規則,學會看紅、綠燈,走人行道;有困難找警察,記住各種急救電話;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電。

⑶獨立生活能力的準備:

通過談話、、培養幼兒的獨立意識,增強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幼兒感知到,即將成爲一名小學生了,生活、學習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師,要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問題和困難自己要想辦法解快。

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在學習生活中,要學會自我觀察、自我體驗、自我監督、自我批評、和自我控制等,讓他們懂得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並一定做好;什麼時候不該做事並控制自己的願望和行爲。

⑷學習方面的準備:

培養孩子學習方面的動手操作能力:學習整理自己的書包、鉛筆盒,愛護並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學會使用剪刀、鉛筆刀、橡皮、刨鉛筆和學習工具。

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保證措施

㈠加強領導,健全組織。

切實加強對活動的組織與領導,加強活動過程的管理,確保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

㈡落實目標責任制。

幼小銜接活動方案4

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即將結束愉快的幼兒園生活,進入小學學習,上小學也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我想家長們一定既興奮又緊張,興奮的是孩子又長大了,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得到更全面的發展,緊張的是孩子的學習、生活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能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環境嗎?能學得好嗎?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只屬於有準備的人。”讓我們每一位家長都來做個有準備的人,關注孩子的發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迎接新的挑戰。

一、小學環境與幼兒園環境的不同

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最本質的變化是:幼兒園的孩子以遊戲爲主要活動形式,處於受成人保護、養育的情況下,他們對社會還不負有任何責任。而小學則以學習爲主要活動,學習成爲孩子對社會承擔的義務。新的教育條件和生活條件對孩子們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這對新入學的孩子是有一定難度的。家長必須充分了解這種變化,及早伸出溫暖有力的手,扶助孩子度過這個轉折期。

讓我們來了解幾個主要的差別:

1、學習時間

幼兒園每天上午有1小時左右的集體教學時間,其它全是遊戲、勞動、生活時間,小學每天有3—4小時的集體教學時間,較幼兒園多出3倍。幼兒園的孩子,白天可以在園內午睡兩個小時左右,小學的孩子,中午一般沒有午睡。一年級學生除每週上24節課以外,還有較多的集體活動時間,如早讀、課間活動、眼保健操和課外活動等等。小學的生活節奏明顯快於幼兒園。這些都要求兒童具備承受重任務和快節奏的良好的身心素質。

2、教學活動

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是以遊戲爲主要形式,在做做、玩玩中積累經驗,所學的只是周圍生活中粗淺的知識和技能,而小學有嚴格的課程標準,教師要按教育教學計劃嚴格實施,教學方法雖然也力求直觀性、趣味性,但較少採用遊戲等形式,而以談話法、讀書指導法、練習法等爲主。在遊戲中,心理活動的無意性和具體形象佔較大比重;而進入小學的學習對心理活動的有意性和抽象概括性要求較高。

3、人際關係

幼兒園一個班教師是二教一保配備,每時每刻都有一位教師、一位保育員伴隨左右,隨時解決孩子的困難。而小學是一個班

五、六位課任教師,一節課一輪換,孩子遇到一些困難需要自己解決,所以常常擔憂一些以前不必擔憂的小事,如大便了怎麼辦?口渴了怎麼辦?小學同學之間的交往也增多了,除了課內、課外,還在校外、家裏互相來往,除了本班,還有同年級其他班級的同學來往。

4、學習要求

幼兒園的孩子,家長基本上只要孩子吃飯、玩好,長得結實健康就滿足了。到了小學,父母常會提出,作業要寫好,考試要100分等要求,孩子就會覺得爸爸媽媽以前很關心我,現在這樣要求,是不是不喜歡我了。因此,情緒受到影響。

另外,幼兒園的孩子每天是空手入園,空手離園,無作業,無負擔。而小學生每天要完成一定數量的作業,不得拖延,孩子也會不適應。

二、怎樣幫助孩子儘快適應一年級的學習生活

(一)爲孩子做好入學前心理準備。

每年的一年級新生入學,常常會碰到這樣的

一、二個孩子:不想進小學的校門,總想往幼兒園跑。這是爲什麼呢?就像孩子們剛進幼兒園時,總是要哭好多天一樣,因爲孩子們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裏沒有有一種不安全感,他難以接受一種新的環境,就會產生抗拒感、陌生感。如何消除孩子的這種感覺呢?有意識地多向孩子介紹小學的學習、生活情況,使孩子對學習有一定的瞭解,對上小學產生一種嚮往。平時帶着孩子從小學校園旁走過,告訴孩子:你已經長大了,要到一個新的學習環境,爸爸媽媽相信你一定會很快適應學校的生活。在新的環境裏,你還能認識很多很多的新朋友,學到很多很多的新知識,你一定會變得越來越聰明,越來越懂事,使孩子對學習和學校產生強烈的嚮往。有空的時候,還可以帶孩子到小學走走、看看,告訴孩子可以在學校裏學到很多本領。也可以讓孩子接觸身邊的小學生,幫助孩子瞭解小學生活,進而產生上小學的願望。

(二)培養獨立的生活能力幼兒園的孩子在家裏,衣食住行,幾乎都有父母細心照顧,在父母照料下生活,孩子能獨立支配的活動和事情很少,獨立生活的能力,自理能力,獨立學習的能力和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都較差。爲此,家長要從以下方面做好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準備,培養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

1、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規

要適當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遵守學校作息制度,按時睡覺,按時起牀,保證十小時睡眠時間。指導孩子合理安排時間,有選擇、有節制地觀看電視節目,如新聞、動物世界、少兒節目等,並要適當控制孩子觀看電視的時間,督促孩子自覺遵守一天作息時間。

創設利於孩子生長的環境,家長要合理安排孩子在家的膳食供給,保證營養的全面攝入。家庭成員之間要互尊互愛,不當孩子的面爭吵。另外,在家裏,要爲孩子創設一個學習小角落,備有寫字檯、書架、玩具架等,使之成爲孩子學習的主要場所。

2、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長大了,成爲一個小學生了,生活、學習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師,要慢慢地學會生存、生活、學習和勞動,遇到問題和困難自己要想辦法解快。要培養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在學習生活中,要自我觀察、自我體驗、自我監督、自我批評、自我評價和自我控制等,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讓他們懂得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並一定做好;什麼時候不該做什麼事並控制自己的願望和行爲。

3、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培養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能力和習慣,逐漸減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顧,學會生存。在日常生活中,讓他們學會自己起牀睡覺,脫穿衣服鞋襪,鋪牀疊被;學會洗臉、漱口、刷牙、洗手、洗腳、自己大小便;學會洗簡單的衣物,如小手絹、襪子、餐巾等;學會在活動、遊戲前後,拿出或放回玩具、圖書、其它用具等。

4、培養孩子學習方面的動手操作能力教給孩子有關學校生活的常規知識,要求孩子愛護和整理書桌、書包、文具,按課程表準備好第二天需要的學習用品;學會使用剪刀、鉛筆刀、橡皮和其它工具,會削鉛筆,並能製作簡單的玩具等。

5、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和責任意識

上小學後,孩子每天要面臨不同的學科,帶回不同的作業。爲了幫助孩子樹立任務意識,家長可以每天佈置一個任務給孩子,如疊衣服、倒垃圾等,看孩子的執行情況,讓孩子從開始的被動接受任務過渡到主動完成任務,知道:不是爸爸媽媽讓我做這件事,而是我長大了,我應該做這些事。

6、培養孩子服務性勞動的能力

要求孩子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學點簡單的勞動技能,會開、關門窗,掃地、抹桌椅;學會擺放、洗涮碗筷、端菜盛飯,收拾飯桌等。

(三)培養的良好習慣

習慣是兒童後天所養成的,在一定情況下自動化地去進行某種動作的特殊傾向。人們常說:播種行爲,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良好的習慣是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它不僅是自身素質的表現,更會影響孩子自身的發展。對剛入學的孩子來說養成良好的習慣比獲得知識重要得多,所以家長應該配合學校重視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

1、學習方面

孩子一上學就接受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的正規學校教育,在教師的專門指導下進行學習。學習是他們的基本活動,上課是他們獲得知識、技能和培養品德的主要途徑。上學之後他們是否願學、愛學?能否學好?受諸多因素的制約,涉及到學習興趣、慾望、態度、習慣和意志品質等問題。家長可從以下幾點加以培養。

(1)培養孩子正確的學習態度

興趣是學生喜歡學習的前提,但是學習好還必須有個正確的學習態度,也就是對待學習認真負責,積極努力,不敷衍了事,馬馬虎虎不當回事。學生的學習態度端正與否,決定着學習的成績與效果。學習態度端正的學生能夠按時上學,上課不早退、不遲到,遵守課堂紀律,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和回答問題,按時做作業,認真複習等。所以,平時要培養教育孩子在做好每一件事時都要講究認真、負責的態度,和孩子多交流,關心瞭解孩子,培養孩子能以積極的態度學習掌握知識與技能。

(2)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①培養孩子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習慣

不少家長會抱怨:孩子上了小學負擔太重,不僅要接送,回家還要輔導、陪讀,吃不消。其實,孩子完全能夠自己學習、完成作業,關鍵在於習慣的養成。爲了幫助孩子提高獨立性,父母首先要信任孩子,把他們當成小學生,看成是長大了的孩子;其次,關注一頭一尾,就是孩子做作業前,先大概瞭解孩子的作業內容與作業量,估算出大約需要的時間,然後與孩子商定,在幾點前必須完成作業。到時間後,父母對孩子作業的檢查不是內容的正誤,而是書寫整潔和完成與否,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檢查作業,簽字不是看我做對了沒有,而是看我有沒有完成,態度是否認真。只有自己細心、認真,才能不出錯。如果家長在孩子一入學就這樣做,孩子學習的自覺性就會大大提高,陪讀也就不存在了。

②培養孩子珍惜學習時間的習慣

怎樣培養孩子專心學習、珍惜時間的習慣呢?家長可以根據孩子年齡特點,比如以20分鐘作爲一個學習階段,在開始學習之前,應先提醒孩子做好一切準備工作,包括喝水、上廁所、削鉛筆、找本子等。當學習階段一開始,就必須專心致志不隨意離開座位,不允許幹任何雜事,即使大人有事,也不能去打攪孩子。要等這一學習時段結束了再說。大人的這種態度特別有利於培養起“學習時間必須一心一意”的觀念,從而養成孩子珍惜學習時間的習慣。當然。 20分鐘的學習時段一到,就應該讓孩子休息了。可以休息5分鐘,超過了5分鐘不利於孩子在下一個學習時段迅速地把注意力拉回到學習上,而達不到5分鐘有不利於孩子消除視力和腦力的疲勞。休息時必須離開書桌,幹些與學習不相干的事情,但不能懶洋洋地躺着或坐着,這樣會影響下一個學習時段的精神狀態。

③養成正確的握筆姿勢和看書、寫字姿勢的習慣。

讀書要做到身正,肩平,足安。課本平放前方,胸離桌子一拳。寫字要做到“三個一”即:胸離桌子一拳;手離筆尖一寸;眼離書本一尺。具體的.入學後小學老師會作嚴格的訓練。最好不要讓孩子提早學寫字。有的家長帶孩子去練字,結果字沒練好,卻讓孩子養成了錯誤的握筆姿勢、寫字姿勢。而錯誤的姿勢一旦形成,會影響到視力,影響發育。到了小學,老師要來糾正,就會事半功倍,花了很多氣力,孩子卻總也改不掉。

(3)重視孩子思維能力的培養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每個家庭都能做到。對孩子進行合適的、正確的早期教育,就很難做到了。有些父母過分注重知識型的學習傳授,如:這是毛,這是手(配放大的字),只告訴孩子字的讀音,但沒有幫助孩子分析字形。所以孩子以後無論在讀還是寫上,都會把兩字混淆。所以,除了知識的傳授,家長更應重視思維能力的培養。

2、文明禮儀

入學意味着孩子從家裏到了學校,開始了集體生活。在集體生活中與許多人接觸交往難免會發生一些糾紛、磨擦和矛盾,這就需要培養孩子文明禮貌方面的行爲習慣。

如何培養文明意識和行爲習慣呢?我國是禮儀之邦,禮貌待人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家長要從小就養成孩子良好的禮貌行爲。如在車船上能主動給老人、孕婦、幼兒、病人、殘疾人讓座,並樂意給他們力所能及的幫助;能在各種場合使用禮貌用語(您好、再見、謝謝、對不起、請等);做客時,不亂跑、不吵鬧。愛父母是子女必須具備的道德情操。

所以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做到孝敬父母,聽從父母和長輩的正確教導,講道理,不任性;聽別人說話時,要姿態大方地站好,眼看對方;外出或回家要向父母或長輩打招呼;要體諒照顧父母,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禮貌的核心是尊重他人。

三、家長需要注意的培養方法

1、用賞識的目光對待孩子的優點

在我們的周圍,有不少父母喜歡拿着自己孩子的不足和他人孩子的優點作比較。“你看,人家某某考了95分,你怎麼才考了80分呢!”“你看人家誰誰從小就當班幹部,你怎麼就不行呢?”諸如此類的話隨時都可以聽到。這些父母沒有細想,他們不自覺說出的話是多麼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曾經有一個孩子說:“我爸爸成天說我這不如人那不如人,我真想讓他去給別人當爸爸。”不知道做父母的聽到孩子這樣的話,該作何感想。

每個孩子各具特色,各有所長,學習時,畢竟不是每個孩子都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每個孩子到達終點也都會有差異的,但只要孩子都滿懷信心地往前跑,就能得到屬於他的那一份成功和滿足。所以別總拿孩子的短處去比別人孩子的長處,而應根據孩子的能力、志向和興趣做合理的要求和期望,用發展的眼光看孩子,才能建立起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始終生活在快樂、有成就感的狀態。

2、讓孩子獨自解決遇到的問題

爲孩子收拾文具,替孩子背書包,這看起來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可就是這些小事使我們的孩子學會了推卸責任,逐漸成爲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許多孩子走進校園以後,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矛盾時有發生,孩子受了委屈回家告狀也在所難免。這個時候,有的家長往往領着孩子去找老師或同學理論,甚至爲孩子打抱不平。這樣做的結果其實有百害而無一利。在成長的路上,每一個孩子都需要學會忍受生活中碰到的坎坷,學會樂觀地面對生活、學習等方面的諸多不如意。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夠形成不怕困難、勇於進取的優良品質,更好地服務於社會。相反,如果家長過分保護孩子,會使孩子遇事畏縮不前,認爲自己缺乏能力,從而給孩子成長造成障礙,這恐怕不是家長們的初衷吧!

教育孩子是項系統工程,孩子在變化,在成長,這要求我們家長也要不斷學習,不斷成長。最後,希望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我們的孩子能順利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背上小書包、快樂自信地跨進小學校園!謝謝大家!

幼小銜接活動方案5

一、活動目的:

1.小朋友觀摩小學生上課、下課的活動情況,瞭解在小學讀書的有關要求。

2.初步瞭解小學的環境設施、作息時間、活動內容等與幼兒園不同,推進幼小銜接無縫接軌。

二、活動時間:

20xx年x月16日(第8週週一)上午8:30—10:30

三、參加人員:

中心幼兒園師生、家長義工,我校一年級班科任及部分教師代表、文員、當值保安等。

四、具體安排:

(一)上午8:40中心幼兒園5個班小朋友到達學校,我校接待人員8:35在門口接待。

接待安排:中心幼大1班

中心幼大2班

中心幼大3班

中心幼大4班

中心幼大5班

(二)8:50—9:20觀看升旗儀式

→觀看觀看升旗儀式的位置:因考慮儘量不要影響學生出隊的位置,請負責接待的老師把小朋友先帶進運動場的草地上,待各班隊伍穩定後再安排位置。

(三)9:40—10:20觀摩一年各班學生上課(彩靈級長落實細節)

1)帶班觀看教學活動(10-15分鐘);→(隨堂聽課)

一年(1)班:語文

→中心幼大1班

一年(2)班:英語階梯室

→中心幼大2班

→中心幼大3班

一年(4)至(6)班:綜合科(音樂、體育)

→中心幼大4班

→中心幼大5班

2)各班課前精彩2分鐘安排一名學生髮言:就讀小學後的變化與收穫(由班主任落實)

3)課程環節中體現幼兒園的`小朋友們與我校師生的互動。

(四)9:40—10:20帶小朋友參觀校舍與功能室

(五)10:20—10:40各班孩子大合照、返程回園。

(六)教學研討

1)數學學科:執

2)班級:一年(1)班

時間:(待定)

3)參加人員:中心幼兒園教師、我校一、二年級數學老師、班主任

五、細節落實:

1.新聞報道:一年級

2.學校門口LED:xx(熱烈歡迎xx中心幼兒園的小朋友們、老師們、家長們蒞臨我校開展幼小銜接活動!)

3.拍攝:惠蘋

4.升旗儀式落實:xx、體育科組老師

5.各功能室場的開放、清潔等:楊主任及室場負責人

幼小銜接活動方案6

一、指導思想

爲落實教育部和省教育廳有關減負規定的要求,切實減輕小學低年級學生課業負擔,幫助小學低年級學生激發學習興趣,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儘快適應小學生活,根據《寧波市教育局關於規範教學行爲切實做好小學零起點教學工作的通知》(甬教基〔20xx〕229號)文件精神和《北侖區教育局關於“規範教學行爲切實做好小學零起點教學工作”的通知》(侖教〔20xx〕73號),制訂本校零起點教學和幼小銜接工作的實施方案。

二、工作思路

小學低年級是從直觀形象思維爲主轉向抽象思維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從遊戲爲主的學習轉向規範的課堂學習的過渡階段。因此,根據國家課程設置的標準和浙江省教育廳下發的《小學低年級語文和數學教學要求的調整意見》(浙教辦教研〔20xx〕21號)的要求,從20xx學年起,學校要進一步加強教育教學管理,規範教學行爲,切實做好小學起始年級零起點教學。具體爲:執行“零起點”教學,嚴肅課程計劃,完善“綜合活動”方案,注重對一年級新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和學科學習方法的習得,讓學生學會學習。通過開展新生及家長親子培訓活動、新生的全覆蓋的家訪、一二年級任課教師的專題培訓、常規教學研究課、入學準備綜合展示活動等環節,加強一年級新生的行爲規範養成,指導學生迅速適應小學學習生活,減輕學生學習負擔。

三、具體措施

(一)加強學習培訓,提高思想認識

組織教師認真學習相關文件精神,從根本上轉變教育觀念,端正教育思想,讓老師充分認識到“實施零起點教學”的重要意義,積極營造氛圍,形成共識;同時根據學校實際,組織一、二年級教師開展專題培訓,尤其是對一年級準備期教學要求進行解讀學習,剖析《浙江省小學低年級語文和數學教學要求的調整意見》等文件,並根據學習培訓作出反饋、分析、研究,制訂相關的實施措施。

(二)嚴格相關計劃,依法規範辦學

嚴格招生制度,學校在招生過程中,堅持免試入學,並通過家長會、入學演習等形式做好幼小銜接,切實做好兒童入學後的過渡和適應教育。嚴格課程計劃,把規範落實國家課程計劃作爲規範辦學行爲的重中之重,不隨意提前教學進度、不隨意增加教學內容、不隨意拔高教學要求,讓學生喜歡學習,增進情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嚴格教學規範。一年級新生入學後必須堅持零起點教學,各門課程要嚴格按照課程標準和教科書的規定目標進行教學,不得自行增加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要求、加快教學進度。

(三)強化教學研究,提高教學效益

1、強化校本教研活動。

以教研組、備課組爲團隊,抓好小學語文、數學等學科教師培訓。根據浙江省教育廳下發的《小學低年級語文和數學教學要求的調整意見》(浙教辦教研〔20xx〕21號)要求,認真細緻地組織好有關專題培訓。加強教師的學習和研討,要求教學活動方案的設計應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及他們的生活經驗,設計出豐富多樣、有趣、有意義的活動內容,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有興致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

2、強化日常教學活動。

要求一二年級任課教師全員參與課程實施,集體備課,認真上課,做到專課專用。

備課要求:要凸現學生年齡特徵以及教學要求,不隨意拔高,在備課中要顧及學生的情緒、興趣、層次,注重活動的合理性,提高學生的參與性。以活動、遊戲、情景創設等形式組織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寓教於樂。另外,備課不僅僅是備課本,還要備常規教學,備姿勢指導,備習慣養成。因爲,好習慣才能成就好知識。

上課要求:以學生爲主體,應合理把握授課時間與學生活動時間的比例,應給予學生充分活動時間,引導學生在活動中知道並逐步掌握基本的習慣要求和行爲準則,使學生在行爲、情感、興趣等方面有所收穫。切忌急於求成,簡單灌輸。每節課應留出10~15分鐘練習時間,讓學生獨立完成作業。課堂作業要及時批改和反饋、訂正,提倡當堂面批和個別輔導。重視養成學生獨立思考、書寫工整、及時訂正等良好作業習慣。

3、強化團隊合作。

開展一、二年級課堂教學研究課、示範課教學活動,通過引領、模仿、實踐等環節提升教學實效,並以參與式研討爲主要形式集中和分學科組交流、討論、合作探究,在體驗互動中切實提高教師實施“零起點”教學的能力。同時利用校園“QQ工作羣”、教師博客、備課組教研活動等平臺,強化各科教師的溝通與交流,研究教學中的經驗與困惑,及時調整教學設計

(四)嚴格作業制度,減輕學生負擔

要從激發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習慣養成出發,科學合理地設計練習,形式多樣,提高練習的有效性和趣味性,不搞機械性的.重複訓練。要保證多數學生能在課內完成書面作業,其餘學生也能在校內完成。不佈置書面家庭作業。嚴格控制學生作業量及教輔資料徵訂,控制學生作業總量,不準超量佈置課內外作業,確保學生有自主學習時間、空間。一、二年級不佈置書面家庭作業。

(五)實行動態監管,提高執行效益

深化“一日巡課”制度,突出行政值周、值周教師的巡視、督察、指導,規範學生的大課間、課外體育活動、音體美等課程的嚴格執行,深化教學五認真調研,及時瞭解學生的課堂學習行爲、作業佈置等情況,並及時反饋跟進,優化課堂教學的執行效益。

(六)夯實課外活動,營造快樂氛圍

豐富校園活動。以大課間爲主平臺,以音樂、美術、體育課爲主陣地,結合學校書香工程經典誦讀、名著導讀課程的開展,充分發揮體育、藝術、科技2+1+1和社團的作用,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快樂參與,爲低年級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

(七)優化評價方式,引領學生髮展

把評價納入學校的學位晉級制度,並根據課程的目標內容,合理設計評價目標、內容與方式,對學生學業水平採用等第制和評語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學業成績、學習表現、學習動力等評價結果採用“優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等四級評價,並從學習態度、學習習慣、知識理解、學習能力等方面選擇若干要素進行評語描述。採用“課堂即時評價、親子合作評價、學校綜合評價”等方式,通過口頭激勵性表揚、“五角星”“小紅旗”等物品評價、觀察評價、星級評價、學習之星等多元評價,鼓勵學生,並適宜指出學生做得不理想的地方,提出希望,優化學生的行爲表現、學習興趣和情感溝通,讓學生快樂進步。不組織任何形式的小學一至三年級學科“統測”。

(八)開展親子培訓,營造良好氛圍

多與對應幼兒園溝通,開展切實有效的幼小銜接活動,並確立在開學前召開新生家長會制度,向家長說明零起點教學的意義和相關要求。同時,在學期中通過一年級親子培訓、家長學校、校訊通、QQ羣等平臺,向家長宣傳“零起點”教學要求,開闢“家長鬚知”、“今日要點”等欄目,加強與家長的信息交流,取得家長的支持與配合,以達到家校合一的教學效果。

幼小銜接活動方案7

活動準備:

繪本PPT、小學生及小學老師的視頻錄像及錄音、記錄紙筆。

活動過程:

一、入學前的準備與擔心。

1、欣賞繪本故事第一部分,引發幼兒共鳴,表述自己對入小學的擔憂。

2、關注幼兒入學前的心理狀況,梳理孩子對入學前的擔憂。

馬上就要上小學了,準備好了嗎?做了哪些準備哦?進小學前還有沒有擔心的事呢?

小結:大家都爲入小學準備了很多,可是也有那麼多的擔憂。

二、解決擔憂並交流分享

1、故事導入:《小阿力上學》

(1)老師講述故事前半部分,引出阿力對入小學的三個擔心。

(2)呈現3幅擔憂的圖片,過程中關幼兒對情景圖片的觀察及合理推斷。提出問題:你能看出阿力在擔心什麼嗎?

生活方面:找廁所

情感方面:交朋友

學習方面:做作業

2、嘗試解決

請幼兒想辦法嘗試幫助阿力解決擔心,並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規則:後面每張桌子上都放着一個阿力擔心的問題,每人選一個問題想一想,我們有3分鐘的`時間,請把你想到的解決問題的辦法記錄下來,然後貼到黑板上。(認識時鐘,開始記錄)

3、交流彙總

分別對這些“擔憂”進行交流,各組表述出羅列的應對方法,教師加以梳理。

(1)生活方面——先請幼兒介紹記錄,交流後以小學老師的錄音來爲幼兒進行小結。

(小學每一層樓都有男、女廁所,根據標誌找到廁所,下課時分鐘時能夠去上廁所。)

(2)情感方面——請幼兒解讀記錄卡。

小結:交朋友的方法還有很多很多,我們都能夠去試一試,一定會交到更多的朋友。

(3)作業方面

a觀看小學生做作業的視頻,幼兒從中觀察梳理出正確的學習方法。

(視頻中包括的學習方法:抓緊時間,先做作業後玩,做完後自己檢查,完成後整理書包爲第二天上學做好準備。)

b幼兒的記錄中是否有視頻中沒有提到的學習方法,請幼兒進行補充。

三、延伸活動

1、告訴幼兒如果有其它的擔憂能夠記錄下來,然後去尋找解決的方法。

2、欣賞故事的結尾部分,感受小阿力鼓氣勇氣面對擔心,引發對小學的嚮往之情!

小結:上小學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如果有那麼一點點的困難、擔心,這也是很正常的。我們要勇敢地去面對,不要把擔心都藏在心裏,要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爸爸媽媽、老師,同學都會很樂意幫助你的。辦法總比擔心多。這樣困難會越來越少,本事會越來越大,你們會很快成爲快樂的小學生。

幼小銜接活動方案8

一、目的意義。

從各方面的信息(初入小學的孩子、家長、教師)反饋:一年級孩子入學,往往出現下述情況,第一天很新鮮、很開心,第二天就有許多小朋友情緒低落,感到小學的生活沒有幼兒園開心。由於活動環境,生活習慣上的驟變,以及課業的繁重,使許多孩子在進入小學後出現疲勞、消瘦、厭學的不適應的現象。而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學習,是人生道路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因此,孩子能否很快的適應小學生活,做好幼小銜接是關鍵。

《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和小學密切聯繫,互相配合,注意兩個階段教育的相互銜接”。《3—6歲幼兒發展指南》也明確指出:“幼兒園以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因此,做好幼小銜接,需要幼兒園、家庭共同重視、努力配合,纔會取得效果。爲了體現素質教育的精神,進一步加強幼兒園與小學教育的銜接,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學前兒童入小學適應性教育,必須在幼兒園貫徹落實幼小銜接活動,從而幫助幼兒走好從幼兒園到小學這個”坡度“,爲孩子順利適應小學的學習與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指導思想。

1、幼小銜接活動旨在幫助學前兒童實現從幼兒園到小學兩個不同階段教育的平穩過渡,讓幼兒建立自信心,能健康、快樂地適應小學階段的學習生活,保持身心的和諧發展。

2、幼小銜接活動的開展,要充分尊重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並體現後繼學習和未來社會對兒童發展的要求。

3、幼小銜接活動,應充分體現科學性、整合性和趣味性,並與幼兒園的新課程實施有機結合。

4、幼小銜接活動與小學”學習準備期“綜合活動做到有機結合,尤其在兒童發展的評價問題上,體現價值取向的一致性。

三、活動目標。

1、有入小學的願望和興趣,嚮往小學的生活,具有積極的情感體驗。

2、初步瞭解小學的學習活動特點和課堂教學規範,對各類學習活動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慾。

3、初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傾聽習慣、閱讀習慣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務能力、自我保護能力等),以及建立初步的規則意識、任務意識。

四、活動時間:

20xx年xx月——20xx年xx月。

五、活動對象。

大班組全體幼兒、教師、家長。

六、活動形式。

1、專家專題講座。

2、幼兒外出參觀。

3、模擬小課堂。

4、宣傳園地。

5、家園共育。

七、具體工作。

(一)環境準備。

1、心理環境:

關注良好氛圍的營造。爲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心理氛圍,融洽的師生關係,寬鬆,愉快的學習氣氛,讓幼兒感到在一個文明,安全,和諧,愉快充滿愛與尊重的良好精神環境中生活。同時,着力培養幼兒自我服務及自控能力。進入小學後,兒童的生活條件和教育條件發生新的變化。在幼兒園中,幼兒的一日生活多由老師提醒和引導,進入小學後,更多的是幼兒的自我管理,能控制衝動,不做小動作,堅持完成規定的任務。

因此,從思想上讓大班孩子知道自己馬上要升入小學,需要不同於幼兒園的”自我管理“,加大力度培養大班幼兒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服務的能力十分重要。

2、物質環境:

注意適當調整活動室的佈局。將集中圍坐式的環境改變爲分隔式區域型環境,讓幼兒在幼兒園裏感受到小學班級式教學環境,促進幼兒身心的發展。組織幼兒到小學去參觀小學生升旗儀式,早操活動、課間活動,把他們帶進小學生的課堂,參觀小學生的學習,課間活動等。

(二)知識準備。

1、注意水平的銜接小學生上課時需要的有意注意,即有意識地控制自己把注意指向教師。而幼兒園的孩子需要老師的提醒與引導,多爲無意注意,容易遊離。針對這一變化,教師應重視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兒的注意水平。教師要慢慢減少教學活動的遊戲成分,逐漸把幼兒的無意注意發展爲有意注意。可通過教師的要求,活動的規則,幼兒間的競爭來實現。

2、思維能力的銜接學習活動說到底是一種思維活動,學習成績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學生思維能力的高低。入學準備,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思維能力的準備,即學習活動中不僅有感知、記憶的過程,更要有歸納、概括、推理活動的參與。從”拉動幼兒發展“的角度出發,精心策劃教學活動。大班幼兒思維異常活躍,好奇心強,教學的內容要有適度的挑戰性。

3、知識點的銜接在知識點的銜接上,教師應根據幼兒學習的特點和願望,把握分寸。如:語言課上和幼兒玩一些口語化的、感受四聲的語音遊戲。根據漢字、字母、數字的基本筆畫進行前書寫練習。幼兒上學後如果掌握一些零星的知識,上學後容易引起認知共鳴,產生強烈的上學願望。

(三)實施內容。

1、幼兒園與小學的互動實施:

(1)組織幼兒到小學去參觀小學生升旗儀式、早操活動、課間活動。

(2)把幼兒帶進小學生課堂,比較兩者教學氛圍與組織形式的不同。

2、時間、內容上的銜接與調整實施:

(1)內容與技能上的銜接:

①學會整理。

②學會生活。

③學會自主。

④學會勞動。

⑤善於傾聽。

⑥自主閱讀。

⑦握筆訓練。

(2)物品上的準備。

每位幼兒堅持每天背小書包來上幼兒園,選擇每天要帶的生活用品。

3、結合新課程學習活動的銜接實施:

(1)模擬小學課堂教學,在區域活動中創設 ”小學生之家“”小課堂“等區域,創設與小學接近的學習環境,模仿小學生上課、寫字等活動,讓幼兒在幼兒園裏感受到小學班級式教學環境,促進幼兒身心的發展。

(2)根據主題活動”我要上小學“,組織幼兒生活、學習、遊戲、運動。

4、我們畢業了實施:

大班畢業典禮家長方面爲增加”銜接“工作的實效性,做好家長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爲只有幼兒園、學校、家庭、社會多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教育才能真正起到理想的效果。具體形式有:

(1)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和教育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長們能夠主動、積極的參與到此項工作中來。從而讓大班的家長們能夠初步瞭解並充分意識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學前的各種準備工作,除了物質上的,更重要的是身體和心理方面的各種準備,並能讓這些家長有針對性的爲自己的孩子進行各種有目的性的訓練和培養。

(2)家長園地、成長快樂利用家長園地、幼兒每月一次的成長快樂手冊,向家長們宣傳和溝通本班在幼小銜接方面所開展的每一項工作,並向家長們提出一些相應的配合與支持的要求,如要求家長配合幼兒園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某項具體的任務。培養幼兒做事的效率性,爲入小學的學習提供在時間上的保證;培養幼兒責任性,使幼兒進入小學的學習能夠堅持有始有終,以防出現在學習上的虎頭蛇尾。

(3)家園互動充分運用好家園互動這一平臺,增加與家長溝通的頻次,把幼兒的情況及時用QQ、微信羣中進行反饋與呈現,讓家長及時瞭解幼兒在園的情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進行鍼對性的家園合作與培養,以求發揮其優勢,改正其習慣等各方面的不足。

(4)其它時間與形式利用家長來園接送幼兒、電話交談等形式,與家長及時溝通和交流,使家長們能夠及時瞭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銜接方面所存在的問題,準確把握自己的孩子當前的發展水平和狀況,並對其進行專門的教育和訓練,使家園能更進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個孩子都能順利的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的學習與生活。

5、教師方面:

(1)結合教研活動開展幼小銜接研討活動。

(2)加強幼兒安全意識和自理能力的培養。

(3)與小學老師座談,瞭解歷屆我園幼兒升小學後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幼兒園需要注意的幼小銜接的問題,並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

(4)開展相關主題活動,加強幼兒對小學生知識的學習和熱愛上小學的情感培養,做好幼兒心理疏導。

幼小銜接活動方案9

活動時間:

20xx年3月8日下午3:00——4:30

活動地點:

幼兒園教師辦公室

活動目標:

1、讓家長更好的'瞭解本學期班級中的基本情況、具體措施以及各項工作安排;

2、引導家長有效地配合教師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3、向家長建議性的講解入小學前的各項準備事項。

參與人員:大班全體教師及全體家長

活動準備:

簽到表、家長會PPT、椅子、電腦

活動流程:

1、教師介紹及班況分析;

2、本學期教育教學工作安排;

3、報考小學情況彙總;

4、入小學前的準備工作;

5、家園合作;

6、個別交流。

幼小銜接活動方案10

一、活動意圖:

再過兩個多月的時間,孩子們就要結束幼兒園的學習生活升上小學,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對學前幼兒來說是人生的一大轉折,有教育家甚至認爲這種轉變的跨度是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要比高考、中考都要變化巨大。這個階段的家長和孩子在短時間內有着太多的不適應,作爲家長面臨孩子人生的第一次考覈,諸多家長有着太多的無奈和困惑。對於幼兒來說從幼兒園的小朋友成長爲學校的小學生,角色變了,要求也變了,小學和幼兒園的.生活又存在着一定的差異,如活動的組織形式,學習的習慣等,面臨着許多不適應。《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和小學密切聯繫,互相配合,注意兩個階段教育的相互銜接"。《3-6歲幼兒發展指南》也明確指出:"幼兒園以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因此,做好幼小銜接,需要幼兒園、家庭共同重視、努力配合,纔會取得效果。爲了體現素質教育的精神,進一步加強幼兒園與小學教育的銜接,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學前兒童入小學適應性教育,必須在幼兒園貫徹落實幼小銜接活動,從而幫助幼兒走好從幼兒園到小學這個"坡度",爲孩子順利適應小學的學習與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銜接目標:

1、從心理準備入手,培養孩子入學前良好的心理品質。(情感、興趣、注意力、意志、責任感、自信心等)

2、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爲重點,幫助孩子適應幼小過渡中的斷層問題。

3、加強幼兒園與小學的互動觀摩交流,爲幼兒做好入學前必要的心理準備。

4、向家長宣傳和教育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長們能夠主動、積極的參與到此項工作中來。從而讓大班的家長們能夠初步瞭解並充分意識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學前的各種準備工作,除了物質上的,更重要的是身體和心理方面的各種準備,並能讓這些家長有針對性的爲自己的孩子進行各種有目的性的訓練和培養。

三、活動時間:

20xx年4月底

四、活動地點:

幼兒園大班各班活動室、操場

五、活動對象

大班組全體幼兒、教師、家長

六、活動形式

1、“紅領巾、國旗的一角”升旗儀式

2、模擬小課堂、親子訪談會

3、邀請具有小學教師身份的家長進行“幼小銜接”的專題講座講座。

4、教師與家長互動交流

七、活動準備:

1、注意適當調整活動室的佈局。將集中圍坐式的環境改變爲分隔式區域型環境,讓幼兒在幼兒園裏感受到小學班級式教學環境,促進幼兒身心的發展。

2、事先組織幼兒通過視頻、圖片等方式瞭解小學生升旗儀式,早操活動以及小學生的學習,課間活動等。

3、關於活動的時間地點、參與形式等注意事項提前通知好家長,確保活動順利開展。

4、每位家長準備一條紅領巾,嘗試教會孩子系紅領巾。

5、“走進小學”PPT及小視頻、一兩張爸爸媽媽小時候上學的照片。

6、邀請部分家長準備一個民間遊戲與孩子一起玩。

7、邀請倆位老師家長參加活動。

八、具體活動流程:

1、8:00—8:45 入園接待、晨間遊戲(爸爸媽媽的童年:民間遊戲大集合、由家長代表分組帶領孩子重溫兒時的遊戲)

2、8:45—9:10“紅旗的一角”升國旗儀式、幼兒及家長代表發言、早操活動(由徐麗莎主持)

3、9:10—9:30晨間談話:我的理想、爸爸媽媽的理想

4、9:30—10:10模擬小課堂

第一環節:走進小學(由擔任小學教師的家長帶領孩子一起了解小學、PPT)

第二環節:經典回憶錄(爸爸媽媽上學的時候、爺爺奶奶也可以參與)

第三環節:唱響我們的童年(爸爸媽媽和孩子分別演唱兒時的童謠)

5、10:10—11:00“幼小銜接”專題講座、教師簡短家長會

幼小銜接活動方案11

一、指導思想

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爲目標,促進幼兒在入學前具有良好的心理準備,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減緩兩學段的坡度,使幼兒園教育與小學教育形成無間隙銜接,促進幼兒和諧發展。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大班教師瞭解小學階段學生的行爲習慣、心理特點和小學的教育目標、要求、方法、風格等,從而能有意識的使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管理風格接近小學階段,爲幼兒儘快適應新學段的學習生活打好基礎。

2、通過活動,使幼兒順利過渡,從生活、活動、學習、心理等方面較好地適應新的學習環境。

3、通過活動,使家長能夠及時瞭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銜接方面所存在的問題,準確把握自己的孩子當前的發展水平和狀況,並對其進行專門的教育和訓練,使家園能更進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個孩子都能順利的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的學習與生活。

三、具體措施

教師

1、做好幼小銜接知識的培訓學習,對於一些知識的傳授要能與小學銜接。

2、加強教師之間的溝通和聯繫,要及時探討在具體操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問題。

幼兒

(一)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

1、逐步調整幼兒的作息時間,培養幼兒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有規律的學習與生活,早睡早起,使幼兒能夠逐步適應小學學習與生活的節奏;同時在集體教育活動中可適當延長時間,適當增加課時。

2、培養幼兒能獨立地完成穿脫衣服、鞋襪;講究個人衛生,做到飯前便後洗手,正確使用手帕,保持環境整潔;養成良好的進餐、午睡等生活習慣。

3、學會做一些簡單的班級管理工作【值日生】,有一定的組織能力。

(二)培養幼兒任務意識、規則意識與獨立意識

1、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時培養幼兒做事要有計劃,井然有序,不拖拉。

2、培養幼兒遵守班級常規,注意自己的行動不影響集體;學會傾聽、不亂插嘴;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不亂翻別人的東西;自覺遵守公共秩序。

3、通過各種遊戲鍛鍊幼兒的意志與品質。

(三)重視幼兒情商發展

1、增強文明禮貌,要求幼兒會主動使用日常禮貌用語。

2、在活動中發現幼兒的興趣愛好,幫助幼兒學會自己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增強幼兒獲得成功的信心。

3、鼓勵幼兒多與同伴、老師交往,鼓勵幼兒建立合作意識,建立良好的師生、生生關係;在師生關係中,要讓幼兒成爲活動中的主體。

(四)提高幼兒學習適應性

1、以幼兒爲本,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

2、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專心聽講、保持文具和書包的整潔;教會幼兒正確的坐立姿勢和握筆姿勢,

3、適當改變學習環境,爲了跟小學課堂環境接軌,桌椅的擺放上要進行改變,可按小學桌椅的形式排列課桌。

4、運用各種活動提高幼兒聽、說、讀、寫、算的能力。

家長

1、班級通過家園聯繫欄、校信通、家長會等方式,加強與家長的信息交流;並開展“幼小銜接”主題系列活動,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幼小銜接教育,瞭解幼兒在園的表現。

2、要求家長在家庭中作好幼兒入學前的生活、心理、物質準備,給幼兒購買的學習用品力求簡潔實用,小巧安全。

“幼小銜接”主題系列活動安排

1、"我心中的小學"。帶領幼兒參觀小學校園,觀摩小學生升旗、上課及課餘活動。回園後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的進行指導,根據主題引導幼兒自己主動參與環境的創設,讓他們自己動手動腦,設計出一組生動形象、有趣的小學生生活場景圖(時間:暫定6月20日週一)。

2、“大手拉小手”。邀請已上一年級的本園畢業生來園,向大班幼兒講述小學生的各種生活,以自己的親身體會和感覺,爲大班的幼兒上一課,因爲同年齡孩子之間的溝通是非常之必要的。

3、“珍貴的一分鐘”。讓即將入小學的幼兒感知時間,知道一分鐘的長短及珍貴,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要抓緊時間、珍惜時間,爲入小學作準備。

4、畢業典禮及彙報演出。時間6月底,具體活動要求見幼兒畢業典禮方案

四、活動材料的收集、整理和上交(主題展板佈置、活動照片。

幼小銜接活動方案12

爲認真貫徹落實《指南》精神,以“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發展規律,考慮孩子的心理需求和發展需要”爲研究的基本原則,以“如何解決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問題,怎樣讓孩子從幼兒園平滑過渡到小學,促進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爲研究重點,幫助孩子順利地完成這一階段的過渡。結合本園的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面向全體幼兒,促進幼兒體、智、德、美的全面發展。針對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從幼兒園的實際出發,積極創造條件,通過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教育環境的創設、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長工作的開展等途徑,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

二、活動目標:

1、從心理準備入手,培養孩子入學前良好的心理品質。(情感、興趣、注意力、意志、責任感、自信心等)

2、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爲重點,幫助孩子適應幼小過渡中的斷層問題。

3、加強幼兒園與小學的互動觀摩交流,爲幼兒做好入學前必要的心理準備。

4、家園同步,增強教師與家長的交流溝通,共同爲幼兒入小學做好準備。

三、活動時間和班級:

1、活動時間:20xx年xx月—x——月,活動時間爲一學期。

2、活動班級:大一班、大二班、大三班、大四班、大五班。

四、活動內容和要求:

(一)幼兒方面。

1、入學前思想準備:

通過參觀小學,讓幼兒知道爲什麼要上小學,小學與幼兒園有什麼不同, 激發孩子上小學的慾望。

2、身體方面的準備:

(1)通過體育鍛煉、疾病預防增強幼兒體質,使他們能夠身心健康地邁入小學。

(2)爲了讓幼兒能夠較快地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生生活,我們將採取適當延長幼兒學習時間、減少遊戲時間等。

(3)在日常活動中培養幼兒正確的讀書、寫字、握筆姿勢,同時,讓幼兒懂得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種感覺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讓幼兒懂得並遵守交通規則,學會看紅、 綠燈,走人行道;有困難找警察,記住各種急救電話;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 電。

3、獨立生活能力的準備:

(1)通過談話、故事、社會實踐培養幼兒的獨立意識, 增強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讓幼兒感知到, 即將成爲一名小學生了,生活、學習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師,要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問題和困難自己要想辦法解快。

(2)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

在學習生活中,要學會自我觀察、自我 體驗、自我監督、自我批評、自我評價和自我控制等,讓他們懂得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並一定做好;什麼時候不該做事並控制自己的願望和行爲。

4、學習方面的準備:

(1)培養孩子學習方面的動手操作能力:

讓幼兒學習有關的常規知識:學習整理自己的書包、鉛筆盒,愛護並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學會使用鉛筆刀、橡皮和其它學習工具。

(2)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首先,請家長配合幼兒園,讓幼兒養成遵守作息時間的習慣,如:不遲到早退、不隨便請假等;其次,在教學活動中讓幼 兒養成愛想、愛問和認真回答問題、注意傾聽的習慣;再有,培養幼兒正確地握 筆寫字、看書、讀書的習慣;還有,通過適當的佈置作業培養幼兒的任務意識, 遊戲、活動中加強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

(3)五月份開始學習時間、運動時間逐步增長,生活、遊戲時間逐步縮短。 如集體活動時間可延長爲35分鐘, 讓幼兒在心理上對時間概念有所準備。

(二)教師方面。

1、學習幼小銜接文章,精通幼小銜接的相關知識,掌握小學生活、教育的一些基本行爲習慣要求。

2、加強幼兒安全意識和自理能力的培養。

3、加強幼兒對課間休息和自由活動的引導, 讓幼兒學會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4、與小學老師座談,瞭解歷屆我園幼兒升小學後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幼兒園需要注意的幼小銜接的問題,並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

5、開展相關主題活動, 加強幼兒對小學生知識的學習和熱愛上小學的情感培養,做好幼兒心理疏導。

6、向家長宣傳幼小銜接的相關知識。

(三)家長方面。

1、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幼小銜接的相關知識。

2、利用家園聯繫欄向家長宣傳幼小銜接方面的知識。

3、在家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定時作息,如:有計劃的完成老師留下的任務;不遲到等等。

4、加強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

五、活動實施步驟第一階段:

(一)啓動、探索階段(第一階段:啓動、探索階段)

1、我園成立幼小銜接指導小組,秦勝園長爲指導組長,蔣惠娟爲指導副組長。

2、加強教師幼小銜接的理論學習,通過學習、討論等形式,瞭解小學生 的行爲習慣、心理特點和小學的教育目標及要求,從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和管理風格接近小學階段,主動適應小學生特點,爲幼兒儘快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打好基礎。

3、做好家長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和教育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長們能夠主動配合幼兒園,並能積極的參與到此項工作中來。

4、開設角色遊戲“我上小學了”,在遊戲的情景中瞭解小學的學習活動特點和課堂教學規範,激發孩子嚮往小學的生活,具有積極的情感體驗。

(二)第二階段:實施與調整提高階段。

1、培養幼兒良好的心理品質,養成幼兒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以及建立初步的規則、任務、安全意識。

2、參觀小學、體驗生活 爲了讓大班的孩子們能更進一步感受小學的生活,瞭解小學生的學習生活與責任意識,我園將在xx月份——xx月份組織大班幼兒參觀北國中心小學。主要包括:

(1)參觀小學生升旗儀式、早操活動、課間活動,而且還把孩子帶進小學生的課堂, 參觀小學生的學習,課間活動等,從而激發他們上學的慾望。

(2)回園後引導幼兒自己主動參與環境的創設。以“我心中的小學”爲主題,讓他們自己動手, 動腦,設計出一組生動形象的,有趣的`小學生生活場景圖,其中有小學生上學, 升旗,上課,鍛鍊,課間活動等情景。

(三)第三階段:反思與總結階段。

1、根據幼兒的入學取向,對入小學後的幼兒進行跟蹤調查,瞭解幼兒入 學後的情況,在根據瞭解的情況,對下一屆的幼兒畢業生採取相應得整改措施。

2、教師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入手,進行整理分析。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每位教師寫一篇有關“幼小銜接”的教育心得。

六、幼小銜接具體活動內容。

1、組織學習幼小銜接的理論,通過學習、討論等形式,瞭解小學生的行爲習慣、 心理特點和小學的教育目標及要求,從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和管理風格接近小學階段,主動適應小學生特點,爲幼兒儘快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打好基礎。

2、開設角色遊戲“我上小學了”,在遊戲的情景中瞭解小學的學習活動特點和課堂教學規範。

3、利用家園聯繫欄向家長宣傳幼小銜接方面的知識。

4、召開家長會,指導家長做好孩子入學前的準備工作。

5、逐步延長上課時間,每節課35 分鐘,培養幼兒的傾聽能力。

6、加強幼兒自理能力和責任心的培養,揹着書包上幼兒園、自己收拾書包等,培養孩子的責任心、規則意識和完成任務的習慣。

7、加強普通話口語的練習,通過聽故事、唸詩歌、說繞口令等形式來提高幼兒的普通話口語表達能力。

8、邀請上屆畢業生來園與小朋友座談,介紹小學的學習、生活情況,做好入小學的心理準備。

9、帶領大班的幼兒參觀小學。具體安排:

(1)參觀小學的環境,包括操場、教室、圖書室、 廁所等地方,邊看邊比較與幼兒園的不同。

(2)觀看升國旗儀式和廣播體操。

(3)旁聽一年級的一節課,瞭解小學生是怎樣上課的。

(4)瞭解小學生的課間十分鐘都做些什麼。

10、請家長爲幼兒購買小書包,開展“小書包真整齊”活動,培養幼兒整理文具、 愛護文具、保管文具、認清楚自己的文具的能力。

11、開展“離園倒計時”主題活動,學會自己整理學習用品,養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習慣。

12、安排在小學舉行“畢業彙報”演出。

幼小銜接活動方案13

一、指導思想:

1、幼兒入小學之前應做一些適當的準備,這已是小學教師、幼兒教師和幼兒家長的共識。做好“幼小銜接”,不但有利於入學前後幼兒的學習和發展,而且能爲孩子的後續學習乃至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嘗試經過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班級工作、家長工作等多種手段多方位實施“幼小銜接”活動方案,將“幼小銜接”活動真正落實到實處。

二、活動目標:

1、經過“幼小銜接”系列活動的開展,和諧幼小銜接,幫助孩子向小學順利過渡。

2、本着“真誠、尊重、互動、合作”的原則,增強幼兒園與小學的溝通銜接。(園校行政之間、園校教師之間、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小學生等。)

3、有效整合家園力量,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知識觀。

三、活動時間:

5月30日

四、活動地點:

大三班教室

五、參加對象:

全班家長主持:金老師

六、活動準備:

1、班主任寫好方案和發言稿 。

2、家長簽到表。

3、提前二天給每位家長髮一份邀請函。

4、會場標語:幼小銜接家長會。

七、活動流程:

1、主持人致辭介紹活動流程。

2、由蔡老師講座《幼小銜接》。

3、由班主任介紹班級情況。

4、有家長填寫反饋表。

5、與家長交流。

附:家長會講話稿尊敬的家長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謝你們從百忙之中抽空來和我們一起共同探導幼小銜接這個問題。

大家都知道:從幼兒園生活過渡到小學生活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大的轉折點。如果拿孩子離開家庭走向幼兒園;離開幼兒園到小學;從小學到初中、從初中到高中這幾個階段做對比的話,那最薄弱、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幼小銜接”。因爲它將對孩子的一生產生重要的影響。

所謂幼小銜接,既是幼兒園教育的結束,又是小學教育的開始,它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幼小銜接的主要目的在於讓我們的孩子:學習感興趣、活動能合羣、生活有條理,非常自然、順利的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在這樣一個特殊階段,我覺得我們老師和家長應有一個超前認識,提前認識到從幼兒園到小學,孩子的生活會出現哪些變化?並估計這些變化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哪些的影響,然後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使孩子順利地適應小學生活。

一、首先和大家談談關於幼兒園和小學的區別:

進入小學,兒童所處的客觀環境、學習內容、作息時間、自理要求、師生關係等都多方面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許多方面都存在着斷節問題,因此做好幼小銜接工作,我們家長首先必須要明確幼兒園與小學的主要差異:

第一,學習生活環境的變化。幼兒園的教室,一般佈置得美觀、形象、富有兒童情趣,有豐富的物質環境,玩具琳琅滿目;而小學教室只有課本、黑板、桌椅等教學設施,這對孩子缺乏吸引力,操場上的運動器械對低年級孩子來說,享用機會也比較少,使剛入學的孩子感到有些不適應。

第二,生活內容的變化。幼兒園教育的特點我們總是採用“以遊戲爲基礎活動”來進行。而小學學習則完全不同,因爲學習是小學生的主要活動,不論你對所學的課程是否感興趣,孩子都要根據國家統一規定的教學大綱來學好所規定的課程。學生的主要生活就是上課、完成作業。課間休息和遊戲時間很短,孩子面臨的是和5、6年級學生一樣的每天上午四節課,下午兩節課的課堂學習。而且最後總是以考試來衡量孩子學習的成敗,給孩子造成的壓力很大。

第三,師生關係的變化。在幼兒園,老師對孩子生活照顧比較多,老師像媽媽般地照顧孩子,並參加到孩子們的各項活動之中。師生之間的關係近似於親情關係,在孩子眼裏,老師就像媽媽。三個個老師整天與她們爲伴,少了其中任何一個孩子都會問老師哪裏去了?而進入小學就不一樣了,老師的角色會有所變化,由於要完成教學任務,教師的主要精力放在教學上,在生活上對學生的關心的比幼兒園老師要相對減少,老師與學生的交往主要在課堂上,師生個別接觸的時間比較少,新入學的孩子就可能會感到這種新的師生關係有些不能接受,甚至感到生疏和壓抑。

第四,教學方法的變化。小學正規的課堂教學方式與幼兒園的自由遊戲、探索和發現、提倡在玩中學,學中玩的學習方式有較大的區別,比如在散步的時候小朋友發現小草發芽了,於是我們便很隨機的帶孩子在幼兒園裏觀察,尋找除了小草發芽了,還有哪些東西也發芽了呢?銀杏樹發芽了、柳樹發芽了、柿子樹也發芽了,小桃樹也發芽了等等,從而得出一個結論,春天來到了。而小學以課堂教學和書面語言爲主,強調文化知識的系統教育和讀、寫、算等基本技能訓練,課堂大多時間是以老師的講解爲主,除了老師的講解,孩子還必須完成一定量的作業。這些都需要勤奮刻苦才能完成學習任務。

第五、行爲規範的變化

一般在幼兒園被認爲是理所當然的'個人要求,如上廁所、說話、玩東西等。舉個例子:我班有個小朋友經常有這種情況,這邊老師的課講得津津有味,小朋友們聽得聚精會神,她突然下位請假小便,老師真是左右爲難。批准了好好的教學秩序被她打亂了,再有你離開教室老師總不能把課停下來讓其它的小朋友都等你回來再上,說不定後面關鍵的知識你就失去了學習的機會。不批吧,萬一把小便弄在身上怎麼辦?孩子入小學後,必須學會正確地認識自己,改正一些不良的行爲習慣。做到上課抱臂坐正、不東張西望、不隨便說話、發言要舉手、學習用品放整齊,課本作業不準撕,上課不準喝水、在指定地方等家長接送等規定都納入學生一日行爲規範中,孩子們以往的感性將漸漸被理性和規則所控制。。孩子在幼兒園裏許多自選活動的時間和權利將被服從統一要求所替代。

第六、家長和老師期望值的變化

孩子在幼兒園期間,家長和老師主要考慮的是孩子的營養、心理的健康、生理的健康,孩子在幼兒園吃好,玩好,與同伴相處好就行了。而一旦孩子入了小學,家長和教師的期望值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在學習方面對孩子給予新的期望,高的要求。考試要95分以上,孩子與孩子之間的橫向比較激烈了。

總而言之,爲了做好孩子入學前的準備工作,必須遵循兒童心理髮展的規律和特點,既要重視兒童智力的訓練與培養,又要強調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力求兒童入學前心理準備的全面性。

接着向在座的家長彙報一下我們兩個班的老師具體已經做了的,還有即將要去做的幾個方面工作:

(一)、孩子們的學習方面

1、寫字時,我們請小朋友將本子放直,眼睛離本子一尺距離,胸離桌沿一拳距離,握筆姿勢正確。

2、看書時,請小朋友把書拿在手裏,頭不能靠在桌上,並保持一尺的距離。

3、小中班時,我們是說“小手放在小腿上”。現在我們請小朋友像小學生一樣坐,雙手放在桌子上,背挺直。

4、活動的時間延長到30或35分鐘。

5、還有算術時,就像小學生一樣開火車。

6、在活動中有問題要舉手,而且回答問題要響亮。

(二)、孩子們的生活方面。

1、每天有小值日生、小老師等“職務”,有了這樣的“權力”,小朋友會很積極地參加班裏的活動。

2、每次做完作業後會整理記號筆、油畫棒、並分組擺放整齊。

3、用餐時儘量保持安靜,而且能吃完,有節約糧食的意識。

4、餐後擦嘴巴,並知道餐後不能跑,要參加一些安靜的活動,如:分享玩具,能培養孩子和小朋友一起分享的能力並體驗其中的快樂;閱讀,主要是看圖說話,並讓孩子與小朋友自由地交流;聽故事,能夠培養孩子們的傾聽能力及思維能力;摺紙,讓孩子們互相交流,互相幫助,讓個別能幹的小朋友起到帶領作用。

5、午睡時請小朋友安靜地進入午睡室,而且脫穿衣服要有順序,併疊放整齊。午睡起牀請小朋友自己折自己的棉被,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三)、孩子們的心理方面

我們已經帶孩子參觀過小學了,活動中既能擴大幼兒園孩子的接觸面,增強她們對學校的興趣,激發求學的慾望,也能夠幫助她們儘快儘早地熟悉校園生活。熟悉校園的環境,瞭解校園和我們幼兒園的區別,而且看小學生上課,哥哥姐姐坐的姿勢、發言是怎麼樣的等等。讓孩子知道我們上課的時候也要像哥哥姐姐一樣,要立正,而且聲音要響亮。我們還要看哥哥、姐姐做操,感覺哥哥、姐姐不像我們小朋友需要老師的帶領。她們是班長帶隊的,心裏就在想我以後也要當班長。我們還看哥哥姐姐做眼保健操,知道怎樣保護我們的視力。在孩子們的心中感覺對小學非常向往。

因此作爲我們老師現在側重於關注孩子學習興趣、學習方法與能力、學習的情感和態度等;培養想象力、觀察力、表示溝通能力等基本素質,養成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才能科學地從生理、心理、行爲習慣等多方面爲孩子做好入學前的準備。

(四)、關於幼小銜接的小貼士

幼小銜接並不只是幼兒園和小學的事情,家庭和社會各方面因素都對其產生影響。其中家長的作用特別不能忽視。因爲兒童的生活行爲習慣、自理能力、身體素質、學習態度和能力以及社會適應力等都離不開家長的言傳身教。

家長首先要有正確的心理定位,走進新華書店經常能看到家長們爭相翻閱哈佛女孩、北大清華狀元等成功成才的案例,回家後一些望子成龍心切的家長往往會照着這些書本像菜譜燒菜一樣逼着自己的孩子按部就班。其實,這些都是沒有必要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出衆的地方,家長對孩子要有個正確的心理定位,要看到孩子的優勢,時刻反問自己希望孩子成爲怎樣一個人?如果是我,我會說希望孩子成爲一個健康、善良、正直自食其力的人。一旦有了一個心理定位,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做法就不會變得非理性。

其實激發孩子入學的願望。孩子上小學,是她人生道路上的一個較重大的轉折點。讓孩子對小學產生嚮往,盼望早一點上小學。切忌家長對孩子這樣說:“現在開始要吃苦頭了”,“瞧,你這麼坐不住,將來上小學可要受罪,讓小學老師好好修理你!”

其實,這一時期的孩子對小學生活處於一種朦朧的狀態,她們對小學的瞭解都是經過成人的介紹和她們的一些參觀活動,而家長對孩子這樣說,會引起孩子對小學的恐懼,覺得讀書是一件可怕受罪的事,一旦讀書受到挫折,就會產生自卑心理,更不能適應小學生活。

平時,家長在和孩子的聊天中,要不時傳遞這樣的信息,“你長大了,就要上小學了,爸爸媽媽真高興我們家要有小學生了,我們真開心”,讓孩子知道,父母爲自己的成長高興,爲自己上小學自豪。

幼小銜接活動方案14

一、指導思想:

幼兒入小學是教育過度的關鍵期,應做一些適當的準備,這已經是幼兒教師和家長們的共識。做好”,不僅有利於入學前後幼兒的學習和發展,而且能爲孩子的後續學習乃至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們堅持面向全體幼兒,促進幼兒體、智、德、美的全面發展。針對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從幼兒園的實際出發,積極創造條件,將嘗試通過教育教學、班級工作、家長工作等多方面多途徑實施”活動方案,將”工作真正落實到實處。

二、活動目的:

1、讓幼兒瞭解即將面臨的入學變化初步體驗小學的作息時間及課程模式,減少幼兒對小學的陌生感、神祕感,化解憂慮,爲適應小學生活做好各項準備。

2、通過和諧幼小銜接,增加幼兒對小學生活的嚮往,幫助孩子從身心方面向小學順利過渡家園同步,增強教師與家長的溝通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爲重點,幫助孩子適應幼小過渡中的斷層問題共同爲幼兒入小學做準備。

三、幼小銜接方案:

(一)教育教學方面

通過”系列活動的開展,瞭解幼兒園與小學的差異,減少幼兒對小學的陌生感、神祕感,爲適應小學生活做好各項準備。

1、參觀小學

爲了讓大班的孩子能更進一步感受小學的生活,瞭解小學生的學習生活與責任意識,我們將組織他們去體驗生活,觀看小學的升旗儀式和廣播體操;參觀小學的環境,包括操場、教室、圖書室、廁所等地方,邊看邊比較與幼兒園的不同;並深入一年級的課堂與小學生同上一節課,瞭解小學生是怎樣上課、怎樣舉手、怎樣做作業的,並組織幼兒運用繪畫的形式表現”,使孩子們對小學產生嚮往,激發他們上小學的願望。

2、課間銜接由於小學與幼兒園活動室環境佈置、玩具投放以及教師跟從的密切度等完全不同,孩子們在小學的課間活動與幼兒園”活動存在很大的差異通過加強對課間休息和自由活動的引導,讓幼兒學會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爲他們儘快適應小學生活奠定了心理基礎。瞭解小學生的課間十分鐘都做些什麼。回來組織幼兒討論、交流,課間十分鐘是用來幹什麼的?

3、請孩子學做小學生每天揹着書包來園,並學着整理自己的書包和學習用品,開展整理書包比賽。

4、和孩子一起制訂作息時間計劃表,養成做事專注有序的習慣。

(二)班級工作方面

培養孩子間的相互學習、自主性和決策的能力,建立一個共同探討的團體。營造一個充滿愛的班級氛圍,讓幼兒有安全感,培養幼兒的責任意識。

1、身體方面的準備:

1)通過體育鍛煉、疾病預防增強幼兒體質,使他們能夠身心健康地步入小學; 2)爲了讓幼兒能夠較快地適應小學生活,我們將適當延長幼兒學習時間、減少遊戲時間。每節課540左右。

3)在日常活動中培養幼兒正確的讀書、寫字、握筆姿勢,同時,讓幼兒懂得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種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讓幼兒懂得並遵守交通規則,學會看紅、綠燈,走人行道;有困難找警察,記住各種急救電話;知道不玩水、玩火,玩電。

2、獨立生活能力的準備:

(1)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讓他們懂得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並一定做好;什麼時候不該做事並控制自己的願望和行爲。

(2)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讓他們懂得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並一定做好;什麼時候不該做事並控制自己的願望和行爲。

(3)和孩子一起閱讀故事《快睡吧,小田鼠》、《慌慌張張的沙沙》等作品,讓幼兒克服動作拖拉、沒有條理的不良習慣,養成動作敏捷、有條不紊的'習慣。

3、學習方面的準備:

1)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不遲到早退、不隨便請假,上課時要認真聽講、積極動腦,要認真完成作業等。

2)和孩子一起閱讀故事《一半先生》、《犟龜》、《鵝太太洗澡》等作品,讓幼兒克服丟三落

四、缺乏責任心和堅持性的缺點,養成做事有恆心、有耐心的習慣。

3)知識經驗的積累:爲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閱讀、書寫環境;以語言區爲重點精心設計製作有關讀寫方面材料供幼兒操作,同時,讓幼兒熟悉漢語拼音,通過每次的數學活動、數學區活動對幼兒進行分類、統計、簡單運算、自編應用題的培養,提高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家長工作方面

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共同配合爲孩子入小學做準備。

1、看着畫面,講述《着急的豆豆》,學會必要的等待。

2、家園同步,教師與家長的溝通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爲幫助家長科學地去對待孩子成長中的轉變。在家長園地中開闢”,在上面粘貼幼兒學習內容,讓家長鼓勵幼兒獨立完成,家長則對幼兒不明白的地方進行點撥,通過這種形式培養幼兒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使家長真正參與到孩子規則意識、任務意識的培養中來。

入小學是人生成長中的一件大事,幼小銜接是一項艱鉅而又重要的工作,我們一定全力以赴,幫助孩子順利度過人生的第一大關口。以上這些方案是我們的初步設想,希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以便我們更好地做好這項工作。

幼小銜接活動方案15

本學期各項工作即將結束,在孩子們即將完成大班學習任務之際,我們大班年級全體教師坐在一起,對照本學期初制定的結合大班的“幼小銜接”的工作計劃,回首所做過的工作,共同總結經驗,反思不足,具體總結如下:

1.開學初我們開展了《大手牽小手,攜手向前走》家長會,讓家長接受了幼兒園、小學的專題指導,有效地架起幼兒走向小學的橋樑。讓家長進一步明確如何在心理和能力上爲孩子作好充分的準備。比如有意注意的水平的高低決定幼兒成績的好壞,因而家長可以多與孩子玩棋類遊、拼圖遊戲,這對培養有意注意很有益,能夠幫助幼兒集中注意力;家長對幼兒進行一些零散正確入學知識準備,但不是提前教拼音、識字等,也無須把玩具收起來。同時,家長要及時、準確地把握幼兒當前的發展狀況,使得家庭教育更具針對性。

2.在實施計劃的過程中,根據班級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有目的、有計劃地將教育教學活動滲透在幼兒的日常生活、各學科領域、各活動區域以及幼兒家庭教育當中。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每一位幼兒幼兒在原有基礎上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在“幼小銜接”的準備工作中,我們重點對幼兒進行了規則意識、任務意識、自我服務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養,經過一學期的努力,我們認爲:班級大部分幼兒能夠較認真的完成老師每次交給的任務,在與同伴的合作中能夠用較靈活的方式較好的與同伴進行遊戲,遇到困難時能夠和同伴們共同商討解決問題的方法,班級幼兒社會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4.結合“小小值日生”和“小書包真整齊”活動培養了幼兒的自理能力。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應該從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如,留給兒童一片自己的小天地,指導他學會收拾自己小天地中的器物,學會穿衣、洗臉、疊被、整理房間、端飯、擦桌子、掃地等。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能力的`發展有一個關鍵期,在關鍵期內,兒童的能力易於養成,過了培養期,過了關鍵期,幼兒能力的培養就顯得特別困難。可見,爲了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管理,家長們應在關鍵期培養幼兒能做和應該做的事情自己去做。比如大班時期,家長就要注意讓幼兒自己整理圖書、玩具,收拾小書包和生活用品等。同時家長要幫助他們在實際行動中克服困難,而不要代替他們克服困難,當幼兒遇到困難時,要不斷給予鼓舞,使其具有較強的信心和決心,以至不達目的,決不罷休。此外,還要在克服困難的方法和技術上給予適當的指導,讓幼兒掌握克服困難的技巧,少走彎路。

5.參觀小學,通過參觀小學的校園環境、觀看小學生上課、參觀小學的圖書室、教室、走廊文化,在這一系列活動中孩子們瞭解小學生的基本學習生活,更增添了他們嚮往上小學的願望。模仿小學生上課等。在這一系列活動中孩子們發現孩子們求知慾旺盛,上課表現特別棒,上課位置的適當調整;增加一些書寫、早期閱讀的練習時間;改變舉手姿勢。在這一系列活動中孩子們有了較初淺的經驗練習。

二、不足及努力方向:

本學期,我們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還存在有不少不足:

(1)班級幼兒的觀察記錄還應該進一步完善,應該嘗試做好幼兒的個案追蹤、分析。

(2)班級教師在材料整理方面有待提高。

幼小銜接是幼兒園、小學和家長都非常關心的問題,搞好它需要幼兒園和小學的改革,需要家長熱心支持及其觀念的改變。總之,搞好幼小銜接工作,需要幼兒園、小學和家長三方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