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發言稿 > 教師發言稿(彙編2篇)

教師發言稿(彙編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8W 次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可以使用發言稿的機會越來越多,發言稿具有觀點鮮明,內容具有鼓動性的特點。你知道發言稿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發言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師發言稿(彙編2篇)

教師發言稿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你們好!

今天,我很榮幸在這裏代表“澳頭中學首屆名教師”發言,既惶恐,又激動。因爲我們澳中還有許多才華橫溢的優秀教師,同時感謝學校行政爲我們普通教師搭建了一個展示才能的舞臺,開闢了一條迅速成長的通道。

我於xx年進入澳中,回顧自己12年來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也獲得了一些榮譽。這些成績和榮譽的取得都離不開領導的關心以及同事們的支持和幫助,更離不開澳中良好的文化氛圍。藉此機會,我真誠地向關心和幫助過我的各級領導、各位同事們說一聲:謝謝!

國家的振興需要大量的人才,而優秀人才的培養又離不開優質的教師隊伍。從這個角度看,蘇校長組織實施“名師工程”和“青藍工程”將對我校長遠、持續的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責任重大。我們教師必須在自己的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將個人價值的實現與教育事業的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才能在無悔的奮鬥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座標。 作爲澳中“名教師”,從現在起,我將更加努力工作、刻苦鑽研,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我將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貫徹我校教育宗旨,把育人放在首位,着眼於學生的終身發展,培養學生高尚的人格品質,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將精心設計每一堂課,把每一節課都看成是生命中不可複製的一段歷程。我既要做一個勤奮的實踐者,更要努力做一個勤奮的'思考者,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反思,不斷積累,不斷創新,儘快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和教學風格。

在做好本職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我將積極發揮傳承作用,和周圍的老師們共同成長,和周圍的老師們一起前進。努力做好“青藍工程”,不斷髮揮自己的骨幹帶頭作用,將教育教學方面的優勢和特長傳遞給年輕教師,使我們的團隊更加朝氣蓬勃、富有激情和戰鬥力。爲澳中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最後,我代表澳中首屆十位“名教師”向領導和同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的發言完了,謝謝大家!

教師發言稿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老師們:

大家下午好我是小學數學一班的指導教師xxxxxx,很高興能有這個向各位領導、專家及教育同仁學習的機會。現在,我把我們小數一班這兩年的培訓情況向大家做個簡單的彙報。查漏補缺更好的完成培訓任務。每天只要上,我就會第一時間打開主頁,瞭解最新動態,發佈班級公告,進入班級查看學情,及時下載學情統計表,看看他們哪項沒完成,並具體到每一位學員,要求各位學員查缺補漏力求完善。

作業反映的是老師們在線聆聽專家的講座後,針對專家佈置的作業、結合教學實踐進行的自我反思,有利於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水平的提高。個別學員有弄虛作假、照搬照抄或單純追求數量的傾向,作爲班級指導教師要告誡自己和學員,培訓重在求真務實,參加培訓的目的是爲了切實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和專業水平,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因此,我在評作業的時候如果發現有抄襲現象就會給他留言,要求其獨立完成作業,不抄襲、不拷貝,誠信研修,坦誠交流,按時保質保量地提交自己的真實作品。

班級簡報是班級宣傳的一個小小陣地,我們小數一班充分發揮這個“小窗口”的宣傳、促進作用,利用它宣傳學習方法,報道班級學情,開展互動交流,發揮和調動學員的主觀能動性,讓學員儘快地投入學習並在最短的時間內學會學習。我們負責發佈的第四期簡報,“教師教研風采”這裏力求圖文並茂、形式多樣,而且形神兼備、內容豐富。我們的班級簡報已經成爲我班的.一大特色,是調動學員積極學習的巨大動力,也是推動研修質量的主要抓手。

剛接觸絡學習的時候,學員們即新鮮又有許多的困惑。因爲許多教師不熟悉操作流程,又由於許多客觀實際情況,不能及時參加培訓,不排除部分教師報着無所謂的態度, 會一點兒就可以,作業採用複製和粘貼,評論與話題都是隨便說一句,夠培訓考覈要求就可以了。完全沒有一點實際作用。而漸漸的學員們改變了,因爲他們發現這樣的學習真的能快速提高自身的素質,有位學員這樣說,:以前都是被迫上學習,到現在是迫不及待地領略專家、各位老師授課,指導的風采,曾經自己的“閉門造車”,藉助絡體會到了“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感覺。自己在教學方面,經驗方面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充分體會到遠程教育使他擴大了眼界,豐富了見聞。作爲指導教師,我感受到了學員們的努力,感受到了他們積極進取的態度和渴望終身學習的心聲。他們開始認真的觀看培訓的內容,及時反饋自己的所感,跟帖都是具有專業價值的評論,並同同仁開始交流經驗,優勢互補,互相啓發,智慧共享,增強了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我在第四期簡報裏不僅展示了學員教研的風采,還把各地教育的特色以及學校的課題研究登在簡報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