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2016天淨沙秋觀課報告

2016天淨沙秋觀課報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3W 次

編語:關於古代詩歌的教學,一般採取的教學方式是熟讀成誦,提倡“詩讀百遍,其義自見”。

2016天淨沙秋觀課報告

  【2016天淨沙秋觀課報告1】

品題時從《天淨沙·秋思》引入,葉老師營造了一種淡淡的江南味道,一種淡淡的思鄉的味道,甚爲巧妙。披情入文,很快地理清了行文的脈落,找到了分別描寫“流水”“小橋”“人家”的段落,爲何先寫流水,再寫小橋和人家的一問,讓學生感受到,有了流水,小橋才依水而建,有了流水和小橋,纔有了人家。葉老師從“自然風光”“童年趣事”“太平生活”三個板塊,讓學生融入作者生活的場景。接着又引入作者生平的資料,讓學生引用文中語言,說說作者愛的是故鄉的什麼,讓那份思鄉的情懷縈繞在課堂中。

這樣詩意的課文,又是略讀課文,而且是抒情散文,對教者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在王老師評課後,我仍然有很多解不開的疑惑。

疑惑之一:略讀課文,如何讓學生得“意”?

按王老師的說法,略讀課文的重要任務之一是粗知大意。但這個“粗知大意”的維度有很多,如主要內容、總體印象、寫作順序等方面。那麼,對於此文而言,要從哪一個維度進入,讓學生得“意”呢?哪一個方面,才與文章的特點相吻合?再者,這“意”,到底是什麼“意”?意思的意?意象的意?意味的意?意韻的意?王老師說的這個意,我現在真有點不得要領啊。況且除了整體的粗知大意,還要牢牢抓住語段粗知大意,這不是難上加難嗎?語段完了後,應該還要“走一個來回”,迴歸整體吧?那又該怎麼做呢?

疑惑之二:既是略讀課文,又是抒情散文,如何設計得“形散而神聚”?

本文的“神”是思鄉,在這篇抒情散文中,美妙的文字如珍珠灑落一地,如何以“思鄉”爲線,把它們串連?如何使自己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也如散文一樣“神凝”?是把小橋、流水、人家分開講,每次都回歸到“思鄉”上?這樣又如何避免塊狀、平面的推移,體現層次的提升呢?既然不像精讀課文那樣品詞品句,又抓住哪一個點來體會“思鄉”呢?我真是越來越疑惑了。

疑惑之三:今後的略讀課文怎麼教?

現在我總算清楚了一點,那就是略讀課文要上出“略讀”味,要上出文體感。但是,到底怎麼操作?今天《小橋流水人家》是抒情散文,要抓住“神”,那明天要是換一課,我又該抓什麼?王老師說要對文本細讀,要對文字有“一種敏感和警覺”,可略讀課文又不必深挖詞句,那文本細讀又到底要讀什麼呢?

寫到這裏,看了看,上文已經有十餘個“?”。我彷彿看見自己的頭頂上全是飄浮在半空中的問號,像豆大的雨點般一古腦兒向我砸來。本來是想借寫評課整理自己的思路的,沒想到一整理,卻如霧裏看花,迷惘越來越多。看來,要把王老師的話解讀明白,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感謝葉老師,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這麼好的研究機會。古人云“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那我就親自去山裏走走,去雲深處走走吧!我決定,接過這個燙手的山芋,再做一回“小白鼠”,把略讀課文的教學研究進行到底。咱們《珍珠鳥》見!

  【2016天淨沙秋觀課報告2】

通過此課,我感受頗多,反思也很多:

1、團結出戰動力,團結出凝聚力:

這節課雖然只是四十五分鐘,看上去是我一個人和36名學生的展演,但,在我的背後有整個的教研組,有宋昀老師的悉心指導,有李英軍老師的耐心指點,有崔玉萍老師的鼎力相助,有王峯軍老師的中肯建議……所以儘管還沒有達到學校領導,特別是董校長這樣的語文專家的充分肯定,但是,我們也在講課的過程中,感受到了集體智慧的力量,集體力量的偉大!

2、充分理解了“課文無非是例子”的含義

講授詩歌要緊緊抓住朗讀這把金鑰匙,這節課上,我們就充分運用了這一點,於是,學生反覆讀,而每一遍讀的要求又在循序漸進的提高,做到了讀中學、讀中賞、讀中悟、讀中背,讀中拓,於是,各類詩歌體裁的學習方法,學生都會了。那麼,這個例子的作用也就充分顯現出來了。

3、誦讀教學是我自身教學的薄弱環節。

“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一向自信的我在講此課之前也有過很多猶豫,在同志們的鼓勵下,我堅持下來了,但是,不可否認由於自身駕馭能力有限,所以,本課雖有拓展,但是明顯感到容量較小、密度不大,相對於知識爆炸、信息爆炸、智慧爆炸的今天這個時代來講,我還顯得過分保守,也明顯暴露出我自身功底不夠深厚,學習不夠深入,知識不夠紮實等諸多缺點,於是,我在頭腦中有設計出一系列的讀書方案,當然包括讀屏,爭取能在短時間內有所提高,儘量對各類課型有深入的把握和理解,不負衆望。

謝謝!

  【2016天淨沙秋觀課報告3】

《天淨沙·秋思》是我在六年前上海市中青年教師評比活動中的上課篇目,雖然當時那節課獲得了比較好的成績,但是總覺得有些地方處理得不夠好,因此,在這次“四方杯”全國優秀語文教師選拔大賽中,我又選了這一篇目,並重新備課,重新設計了教法,期望自己這節課更能夠更加體現“迴歸常識”的教學理念,並使學生和自己有更多的收穫。反思這節課,主要有以下幾點想法。

一、關於朗讀與文本解讀關係的思考

古人教孩子讀書,都非常注重吟誦,這是非常有道理的,出聲朗讀,反覆讀幾遍,便有“書讀百遍,其義自現”的效果,而讀出聲,讀出感情,則是讀者對詩詞本身的情感的二次表達,也是再創造,初中學生有較強的表現欲,對這種展示自我能力的再創造往往非常有興趣,所以,在我的課堂上,我很注重創造書聲琅琅的環境,讓學生有充分的機會表達和展示自己。然而,也常常見到有些課堂朗讀的花樣繁多,自讀、齊讀、配樂朗讀,學生讀得興高采烈,聲振屋瓦,課堂上花團錦簇熱鬧非凡,但是過後細想想,這些朗讀究竟起到了什麼作用呢?學生在上課開始的朗讀和這堂課結束時的朗讀水平似乎並無差別,朗讀水平高的學生依然很高,水平低的依然很低,甚至羞於開口,既然是語文課,那就不應該只是個別人的朗讀秀場,而一堂語文課上完,學生的水平並未得到任何提高,這節課還有必要上嗎?我的理解是,課堂上的朗讀,其目的絕不僅僅是爲了展示,而是通過朗讀激起解讀的興趣,再以解讀促進朗讀的水平,兩者相輔相成,纔是根本。比如在《天淨沙》這節課上,學生的閱讀起點是有差別的,有的學生在初讀這首小令的時候因爲並未理解其情感,所以朗讀語速過於輕快,而有的學生感覺到這首小令所表達的情感是有些傷感的,所以朗讀的時候語速較緩慢,這時,教師適時地指出,用怎樣的語速朗讀,跟作品的情感相關,然後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解讀作品,從而使學生懂得這首小令表達的情感帶有傷感淒涼的色彩,同時,在朗讀的時候不但語速要注意稍緩慢些,而且需要重讀作品中的一些形容詞,因爲正是這些詞語渲染出這種淒涼傷感的氛圍。在解讀的過程中,教師一直不忘記進行朗讀指導,並引導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朗讀練習,學生的朗讀與解讀相輔相成,水平不斷得到提高,實踐證明,這也是古典詩詞閱讀課比較有效的教學方法。

二、關於閱讀課堂“追問”的思考

語文課上,一問一答,是師生之間相互交流的主要方式,但是,問答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我想,並不是老師從學生那裏“逼問”出自己想要的答案那麼簡單。教師的問,可以是事先預設的,如這節課上,請學生爲自己的朗讀進行點評、請學生對文本標題作進一步的解讀、歸納同類作品的解讀路徑,並試着運用課堂上所學的解讀及朗讀方法閱讀《天淨沙·秋》等問題都屬於教師的預設,而更多的情況下,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回答當中發現“有價值”的問題,進行進一步甚至進幾步的追問。我認爲,在課堂上,這種“生成”是最重要的,教師能否做到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並作出適當的反應,決定了這節課上的師生對話能否深入下去,對作品進行更深一層的解讀。如在這節課上,學生聽完演唱錄音之後,發現“天涯”這個詞語被重複了三遍,教師的第一個問題是“他爲什麼要唱幾遍呢?”,接下去追問的幾個問題依次是“這個詞語給我們怎樣的感覺呢?”“這種遙遠指的是從主人公到什麼的距離呢?”“這個天涯會不會又是指另一種遙遠呢?”這幾個問題均來源於學生的回答,幾個問題環環相扣,激發了學生對於“天涯”這個詞語的深入思考,抽絲剝繭地揭示出這首小令所表達的“憂思”的內涵。而有的時候,學生的回答當中有價值的部分可能並不在教師預設的範圍之內,這種發現和追問則更有價值,因爲課堂上的“教學相長”恰恰體現在這些地方。

我以爲,無論以何種方式進行提問,都需要關注學生的實際情況,營造師生之間“真實交流”的氛圍。實際上,更理想的課堂應該是學生主動發現和提出問題,然後激起更多學生探究的興趣,然後師生共同努力,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到更多的東西,這可能也是我們教師接下去應該關注和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