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計劃 > 關於教學工作計劃模板彙編八篇

關於教學工作計劃模板彙編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4W 次

關於教學工作計劃模板彙編八篇

關於教學工作計劃模板彙編八篇

光陰如水,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現在這個時候,你會有怎樣的計劃呢?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工作計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工作計劃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工作計劃 篇1

本學期我任八年級歷史課,爲了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現制定如下工作計劃:

一、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慢節奏,重技巧,重方法。

二、進一步學好科學理論知識,加強理論修養,使教育教學論水平再上一個臺階,以便更好的指導教學工作。

三、 熟悉教材,認真備課。

要上好課,提高教學質量,作爲教師,必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只有做到這一點在教學過程中才能靈活自如,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由於歷史課的特點及其經常性的變化,對教師提出新的要求,只有備好課,才能上好課。

四、 上好每一節課,向四十五分鐘要成績

提高教學質量,中心環節是抓好課堂教學,使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課堂上精講多練,對客觀性知識,要求學生準確掌握,對主觀性問題,要求學生一定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掌握分析問題的技巧和方法,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水平。

五、抓好知識落實,沒課完成後,對學生進行逐一過關。

六、加強課堂紀律,保證教學任務順利完成

七、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中國近代史,是一部中華民族的屈辱史,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知識,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增強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爲國家的繁榮富強做貢獻。

總之,一定要下功夫,把學生培養成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注重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瞭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爲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爲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學生基本情況

由於信息技術課時比較少,每週只有一節課,學生的遺忘性大,大多數學生學後沒有注意鞏固,學生掌握的情況不是很理想,參差不齊。有條件的學生家中有電腦或父母單位有電腦,上機時間相對多一些,操作較熟練,有大部分學生純粹是上課時間聽課,課後就沒有練習鞏固的機會,所以,這一部分學生對所學知識遺忘較大,操作生疏。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積極性還是比較高,因爲信息技術課並不像語文、數學那麼枯燥、單調,也不像歷史、政治需要死記硬背。相對來說學生覺得比較新鮮。但是這又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學生感興趣的並不是學習,而是打遊戲、上網聊天。所以,學生對計算機的認識還有待提高。要進一步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

三、工作目標

1、瞭解信息技術的應用環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現形式。

2、建立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瞭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3、在使用信息技術時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使用與年齡發展相符的多媒體資源進行學習。

4、能夠在他人的幫助下使用通訊遠距離獲取信息、與他人溝通,開展直接和獨立的學習,發展個人的愛好和興趣。

5、知道應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系統及軟件,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和責任意識。

四、教材分析

從這個學期開始將採用新的教材,教材內容以全新的的信息素養觀念和現代技術理念爲指導,改變了原有的“軟件說明書”式的模塊內容組織體系,依據信息素養和技術素養的結構要素進行信息技術課程內容的增減和重組,形成了非線性的、螺旋上升式的模塊結構體系。

整套教材共分爲八大主題,每一個主題都分有三大任務,任務主要由淺入深,層層*,而每一個單獨的任務又是相對簡單的,學習起來十分輕鬆,學習任務並不繁重。從教材的欄目看,能從學生的主體性知識與能力出發,設置了必學欄目,如:“做中學”、“馬上行動”、“案例分析”、“技術提示”;還設置了選學欄目,如:“遊戲”、“閱讀”、“拓展”。每個欄目都基於一定的教育理念,具有獨特的教育功能,我們上課也有了很大的選擇性。

  五、教學措施

本期主要採取課堂教師授課方式、學生自學方式和動手操作三種方式進行學習,適當進行一些小競賽及課堂評價的方式進行教學。其中學生自學和動手是最主要的。

教學工作計劃 篇3

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

(1)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藻類植物、苔蘚和蕨類植物、種子植物;

(2)被子植物的一生:種子的萌發、植株的生長、開花和結果;

(3)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分進入植物體的途徑、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4)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製造者: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綠色植物對有機物的利用;

(5)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碳—氧平衡;

(6)愛護植被,綠化環境。

2、教學重點:

(1)掌握衣藻和水綿的特點;水綿細胞的立體結構,兩類藻類體內葉綠體的特點;海帶、紫菜的生活習性、形態結構和營養方式;藻類植物的特徵;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的結構特點與環境的適應性;孢子是蕨類植物的生殖細胞;種子植物更適應環境的特點。

(2)測定種子的發芽率以及種子萌發的過程;根的生長和莖的生長;花的結構;雌蕊和雄蕊的組成;蟲媒花和風媒花的特點,受精過程;

(3)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影響植物的分佈;根適於吸水的特點以及水運輸的結構特點;練習徒手切片,製作葉片橫切面的臨時切片;綠色植物葉片的基本結構;

(4)探究綠葉在光下能製造澱粉;生物圈中生物的食物來源,光合作用的場所;植物的呼吸作用;

(5)綠色植物在維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方面的中重要作用;

(6)愛護植被,綠化環境;樹立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3、教學難點:

(1)水綿細胞的立體結構,兩類藻類體內葉綠體的特點;

(2)藻類植物的特徵;孢子是蕨類植物的生殖細胞;種子植物更適應環境的特

(3)花的結構;蟲媒花和風媒花的特點,受精過程;

(4)綠色植物葉片的基本結構;

(5)植物的呼吸作用;

(6)綠色植物在維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方面的中重要作用;

(7)愛護植被,綠化環境;樹立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學情分析:

通過半年的學習,學生對生物知識有了一定的瞭解,由於複習的時間比較充足,因此在兩次大考中成績都還可以,但也存在一些缺陷。一班學生有將近一半的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的不好,以此爲基礎的應用肯定就更糟糕,整體來看,錯別字、審題不清、粗心是幾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雖然一班的高分還算比較滿意,但是由於後進生的成績太低,導致平均分不高,要想提高一班的平均分,必須抓好中游以下的學生,當然由於學生的智力差別,不可能要求所有學生能夠過關,因此,大部分學生能夠掌握基礎的問題即可,在此基礎上,對少數學生進行能力拔高,另外少數學生不能太爲難他們,但也不能放棄。二班的學生對生物的學習熱情大大超過一班,從成績來看還是比較理想的,優秀生人數較多,大部分學生的成績還算滿意,但是也有個別學生(六個學生不及格)不是很理想,下學期要在這幾個身上多下功夫,才能提高平均分。

教學措施:

1、繼續探究符合新課標的課堂教學模式,並注意及時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和模式。

2、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並提高其質量,引導學生分工合作,樂於交流。

3、學習和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技術並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積極參加教研教改,上好課,設計好教案,寫好教學反思。

4、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精心設計導語;運用生動的語言;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5、爲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例如,提供相關的圖文信息資料、數據;或呈現生物標本、模型、生活環境;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經歷中提出探究性的問題;或從社會關注的與生物學有關的熱點問題切入,等等。

6、鼓勵學生自己觀察、思考、提問,並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施。

7、重視探究性報告的撰寫和交流。培養學生通過文字描述、數字表格、示意圖、曲線圖等方式完成報告,並組織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德育滲透:

生物學科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其內容是非常豐富的。這不僅因爲它是自然科學,是進行科學思想教育的很好素材,而且它的豐富內涵也是進行人文精神教育的很好的教材。本學期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德育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我國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珍貴的動植物種類;我國栽培作物的悠久歷史,和古代生物科學成就,都會培養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介紹我國現代生物科學成就,同學們更會加熱愛社會主義祖國。

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在生物學中,包涵着豐富的自然辯證法思想。如生命的物質性;運動性;生物的進化;生物結構與功能相互適應的觀點;生物體與環境相互影響的觀點等。這些生物學的基本觀點,也是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培養辯證思維能力的很好教材。

實踐觀點教育:生物學實踐性強,生物課有很多實踐活動。如:實驗、實習、參觀訪問、植物栽培、動物飼養等。這些實踐可引導學生學習羣衆的實踐經驗(參觀果園、農場、科學站、高產田、飼養場等,瞭解農業生產的新情況、新技術、新經驗)。並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關心家鄉的農業生產,認識科學的社會價值,立志爲家鄉經濟建設作貢獻。

思想品德教育:國家頒佈的法律條文與生物教學內容有密切關係。例如,《草原法》、《森林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環境保護法》、《婚姻法》,結合生物學滲透這些知識,就會增強法律意識,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操,結合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知識教學,進行正確對待友誼和愛情的教育。生物實踐活動還可進行合作精神的教育等。

科學精神、方法和態度的教育:生物科學史、科學家的事蹟以及科學技術轉化爲生產力的事例,都可進行科學價值觀的教育。樹立生態學觀點,增強環保意識,這對提高公民素質具有重要作用。科學家認識真理的過程,實驗、實習等實際操作都是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一絲不苟精神的好教材。

教學進度:

周次

內容

第1周

1、藻類植物

2、苔蘚和蕨類植物

第2周

種子植物

第3周

種子萌發植株生長

第4周

開花和結果

第5周

開花和結果單元測試月考1

第6周

測試反饋綠色植物生活需要水

第7周

期中複習

第8周

期中測試

第9周

五一放假

第10周

水分進入植物體的途徑

第11周

學生對綠色植物生活需要水以及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查缺補漏

第12周

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第13周

第四章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製造者月考2

第14周

第五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15周

單元測試測試反饋

第16周

第六章愛護植被綠化祖國

第17周

期末複習

第18周

期末測試

教學工作計劃 篇4

繼續以現代教育理念爲指導,以各級教育行政及業務部門工作要點爲依據,以學校工作計劃爲依據,以師德爲保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注重創新,注重現代信息技術建設和應用,注重每個學生的全員發展;把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品質修養和優秀的人格素養爲重點,以全面貫徹落實新的課程理念爲核心,切實將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工作目標及工作措施:

本學期德育工作的總目標是:以愛國主義教育爲主線,以日常行爲養成教育爲基礎,以師德教育爲保證,以生活化、社會化爲基本形式,着力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個性心理品質,爲學生的健康發展、主動發展奠定思想道德基礎。

具體工作:

1、開展好學生的德育教育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組織的積極作用,組織學生有效參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宣傳工作和環保、檢查工作,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

1)和少先大隊一起組織好每週的升旗儀式。

2)增強學生們的環境意識,各個班級開展實踐活動:

①美化校園,應該是舉手之勞;

②國家級綠色學校的一分子,從思想上及行動上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③我們身邊(周圍)由那些不文明的現象,我們應該怎樣去做?

3)充分利用好班會時間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

4)班主任老師不但要成爲學生們學習中的指導者、領路人,更要成爲學生生活中的知心朋友,特別要關注那些較爲內向的學生,多與他們談心,及時、恰當的解開他們的“心結”,解決他們的心理健康和青春期健康問題。

5)利用班隊會的時間適時的對學生進行科普教育,增強學生的科普意識,使他們能夠科學的、客觀的認識自然,反對封建迷信。

2、加強學生勞動觀念和技能的培養,組織學生參加校內義務勞動,社會公益勞動和社會實踐活動,通過系列勞動教育,培養學生服務意識、公衆意識、吃苦耐勞的精神,把養成教育貫穿於各類實踐活動之中。

3、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組織學生學習常識性法規,加強警校共建,減少偶發事件的發生。培養學生高尚的志趣,不參與任何組織及不健康的事件。針對少數學生存有,搞好心理疏導工作,促使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組織學生學習各類安全法規,對安全教育要常抓不懈。

4、加強學校德育教育與家庭、社會的有機聯繫,將德育教育工作由校內擴伸到校外,構建一個社會化德育教育體系。把家訪制度落到實處,更好的利用“家訪記錄”,鞏固並拓展家長原有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使其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理解、支持並配合學校的工作。

總之,新的學期新的形勢,德育工作又有新的使命和新的要求,我們進一步結合“十六大”會議精神,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課改的進程,以人爲本,針對上一學期政教工作,找出問題和差距,有的放矢,注重工作的實效性、針對性,使本學期的政教工作有新的突破。

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課程目標:

1、激發學生探究物體與物體之間、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存在的的相互作用與平衡關係。

2、培養學生蒐集資料、分析資料,以控制實驗、模擬實驗、分析實驗結果、提出假設等探究能力,鼓勵學生從正反兩個方面分析科學技術的發展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

二、指導思想:

1、以《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爲指導,全面落實《全日制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提出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進行科學啓蒙教育,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爲學生後繼的科學學習和其他學科的學習,乃至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2、在充分考慮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將學生髮展的需要、社會發展的需要、科學素養的諸要素有機地結合起來,追求科學性、實用性、教育性、普適性的統一。

三、教學目標:

1、能通過設計實驗方案和實驗探究槓桿平衡、滑輪、斜面、齒輪等是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通過觀察、分析資料發現動物、植物有着多種繁殖方式;運用邏輯推理的方法對生命的起源、生物的進化做出有根據的假設;用模擬實驗的方法探究地球表面的變化;設計製作能完成一定任務的工具(包括簡單機器、機器人等)。

2、能始終保持對探究物體與物體之間、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環

境之間相互作用、達到平衡狀態的興趣以及對未解之謎和生物技術的好奇,並積極關注相關研究的進展;感受生命延續過程的複雜多樣,進一步樹立珍愛生命、保護環境、保護資源的意識;能通過科學家的故事學會並初步形成分工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能運用創造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積極大膽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3、能通過收集資料、親歷科學實驗列舉簡單機械的使用,體會到利用簡單機械能幫助人們提高工作效率;舉例說明不同生物具有不同的繁殖方式,發現生物的許多特徵是遺傳的,變異也是生物的特徵之一,分析實例找出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與平衡關係;能描述溫度、風、流水、植物對地表改變的作用,能說出岩石主要是由各種礦物組成的。

4、能感受一些工具和簡單機械的運用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的便利;能關注與生物繁殖有關的生物技術,並能從正反兩方面分析技術的運用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利弊;能提出保護環境、保護礦物資源的建議;能講述科學家(如達爾文)的故事,關注工具發明和使用的發展史。

四、學情分析:

1、可喜之處:通過的學習,大多數學生對科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具備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樂於動手,善於操作,另外,在進行着觀察、提問、假設、預言、調查、解釋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動時,我強調小組合作必要性,所以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不足之處:由於活動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學內容只是匆

忙的走過場地,有些探究活動甚至根本就沒有開展,導致學生的知識面受到壓制,影響了學生的科學素養的形成。還有,學生在活動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這現象尤爲突出。

五、教學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爲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8、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六、教改設想: 1、注重蒐集信息、現場考察及自然狀態下的觀察與實驗。 2、專題研究,注重情境模擬、科學小製作及討論辯論。

七、主要教學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參觀法實踐法 討論法談話法 辯論法 實驗法 列表法 暗示法

篇二:科學教學工作計劃

指導思想:

繼續貫徹新課程理念,推進課程改革,加強小學科學教育教學的研究;圍繞我校課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展開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動,提升科學教學的教研質量與教研水平;充分利用遠程教育有效資源,強化教師業務學習水平,實施專業化指導與學術性、羣衆性研討並行,增進我校科學教師之間的交流與互動。

一、加強學習與研究,提升教師科學素養。

1、精心組織各種學習活動,積極構建學習型組織。

本學期擬圍繞以下專題開展學習活動:

(1) 繼續組織科學教師認真學習和鑽研《科學課程標準》、《科學課程標準解讀》兩本最基本的導向性書,把握科學教學的基本方向與目標。

(2) 組織學習《科學課》等專業性雜誌,加強平時的總結與反思。

(3) 學習和鑽研有關“做中學”教學案例專著,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2、“教學反思”是教師成長的有效途徑,要求科學教師在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的基礎上,採取各種形式進行“教學反思”,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並參加“教海探航”論文評比活動。

3、“上網學習”是現代教師應具備的一種的能力,要求教師充分利用現有條件,加強網上學習實踐活動。

二、繼續深化科學課程改革,提高科學教育教學質量。

1、本學期要抓好實驗教材的研究工作,利用好“江蘇教育網”( xxkx.cn)中的教材教法培訓資料,對教師進行教材教法培訓。

2、新課程實施過程中,仍將採取多種形式加強對科學教師的培訓。以各種形式,靈活、有效、充分發揮科學課程改革進程中的亮點與精華,向全鎮科學教師展示一些精品課例、精典案例等。

3、加強與溧陽市教研室的聯繫,積極爭取各種培訓的機會。

三、以教育科研爲先導,依託遠程教學資源,帶動學校科學教學水平的穩步提升。

1、調動教師參與科學教學課程改革的積極性,挖掘廣大教師的研究意識,組織

教師學習遠程教育資源,通過不斷學習,汲取營養,共同協商、互動交流,指導教師自主開展教研活動。

2、積極探索“看中學”的形式、內容,依託遠程教育資源,自主開發一批適合學生科學素養髮展的教學資源。

3、注重新型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走出課堂,親近自然,拓展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豐富德育教學的內涵。

4.根據學科特點,開展四年級科學興趣小組活動,做到有計劃,有活動,有記錄,培養學生獲取科學知識的能力和科學探究的興趣。

5、實驗室工作人員做好實驗儀器的保管使用及實驗登記工作。

6、繼續做好小小氣象臺的指導工作。

四、具體工作:

九月份:

1、制訂課題組計劃。

2、制訂各年級教學計劃

十月份:

1、 中學《科學》新教材分析與培訓活動。

2、組建科學興趣小組並開展活動。

十一月份:

1、積極參加 “做中學”科學教育項目組實驗教師研討活動。

2、科學課堂教學研討活動。

十二月份:

1、“優秀課”評比活動;

2、科學課堂教學研究活動;

元月份:

1、做好科學的的期終考覈工作。

2、歸納收集資料,檢驗實驗效果。

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德育教育的思路爲指導,少先隊的中心工作爲重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開展富有兒童情趣的各種教育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和道德意識增強學生的自我激勵、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讓學生樹立我爲班級服務光榮的集體主義精神,形成一種“人人愛班,人人管理”的現象,人人爭做班級小主人。把本班建成具有“勤學、守紀、團結、向上”的班風,把學生培養成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做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學生現狀分析

我班共有41名學生,14名女生,12名男生。每個孩子都活潑可愛,有着很強的上進心和集體榮譽感。他們純潔善良,好奇心強,求知慾強。但是由於年齡小,自制能力差,時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課時愛隨便說話或者做小動作。很多行爲習慣有待進一步培養。

三、本學期奮鬥目標

近期:根據班級實際與學校工作計劃。抓好常規教育,儘快使學生適應三年級的學習,初步養成遵守課堂紀律的好習慣。

中期:加強學生行規教育,培養小幹部能力和責任心。增強集體觀念與競爭意識,爲形成良好班風打好基礎。

遠期:通過一系列教育活動,提高學生全面素質。爲學生以後的學習生活奠定紮實的基礎。

四、班級建設

組建健全的'、得力的班委會,逐漸形成凝聚力強、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班集體,有良好的班風、班貌。同時要抓好常規管理及班級管理工作,充分發揮班會、中隊會的功效,以小學生守則、規範爲準繩,帶領學生學習,強化文明禮貌、尊老愛幼、團結互助、熱愛祖國、熱愛集體、熱愛勞動、保護環境,以平常心面對挫折等教育。

五、採取的措施

1、重視養成教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對學生的成長進步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行爲習慣使一個人的終生髮展受益非淺。因此,在班級進行良好品德的養成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根據學生的思想實際情況,與學校的德育工作密切配合,本學期,將從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對學生進行規律性的常規訓練。重點落實好《小學生日常行爲規範》,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行爲習慣,學習習慣和積極的學習態度,不使一個學生掉隊。開學後,及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把心收到學校,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上。

2、加強後進生管理:面向全體學生,分類施教,加強對後進生的輔導,要從關心、愛護學生的角度出發,瞭解關心學生。及時瞭解學生的心理變化,掌握他們成長道路上的發展情況。

3、及時瞭解學情:準確把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因材施教,在重點難點上下工夫,以促進全班成績的平穩、紮實地上升。

4、家教結合:經常保持與否學生家長聯繫,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要不厭其煩的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抓兩頭,促中間,使全班形成一盤棋,真正成爲一個團結向上的班集體。

5、培養班級幹部:及時召開班幹部會議,針對他們在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教給他們工作方法,使他們明確自己的職責,指出他們的優缺點和今後努力工作的方向。同時,還要求他們注意班幹部成員之間的合作,齊心協力,擰成一股繩,盡力在同學之間樹立他們的威信,創造機會,鍛鍊和培養他們的能力。

6、重視關懷教育:要關心學生的生活,及時和家長聯繫,體貼他們的冷暖,瞭解他們的心理,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做學生的知心朋友,以使班主任工作做的更好。

7、重視文體工作:教育學生上好所有學校開設的課程,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文娛活動,重視各項比賽的積極參與,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協同科任教師搞好教學工作,及時瞭解各科教學的動態,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

8、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有爲班集體爭光添彩的意識。這學期,我仍將會用心去和學生交流,用欣賞的眼光尋找孩子身上的每一處閃光點。我相信,只要關愛孩子,尊重孩子,寬容孩子,我們就能找到開啓學生心靈的鑰匙

六、工作重點

1、德育

(1)通過各種途徑貫徹執行《小學生日常行爲規範》;

(2)以豐富多彩的班隊活動鼓勵學生爭做合格的小公民;

(3)力爭做好每位學生的思想工作,使他們提高認識,不斷上進;

(4)關鍵抓好班級的紀律,重點做好轉化待進生特別是雙差生的教育工作;

(5)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提高學生的自我鼓勵、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

(6)結合"十、一"節日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7)"創建文明校園,文明班級,文明個人"爲主題開展四個四多活動。

2、智育

(1)繼續開展"課前一分鐘見聞談"活動;

(2)成績及表現好的同學要經常鼓勵,即要肯定成績,也要不斷督促,使他們不斷取得進步;

(3)在學生中培養競爭意識,有"你追我趕"的比學風格;

(4)開展寫好字,讀好書,做好文的活動;

(5)鼓勵學生努力學習,發展個性教育;

3、體育、美育、勞育衛生教育

(1)佈置美化教室,按月更換優秀作業,出班報;

(2)豐富課餘生活,培養興趣,積極參加假日活動;

(3)認真做好兩操,開展有益、健康的課間活動;

(4)要求學生認真上好各專業課;

(5)培養勞動技能,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務;

(6)開展"擁抱自然,保護環境"的活動。

4、紀律

(1)課堂紀律

首先,師生共同制定班規班紀,並制定相應的獎懲辦法。這樣學生既感到有趣,又有動力,而且可以在不知不覺中遵守紀律。由於是孩子們自己制定的,這樣變被動的各種要求爲主動的行爲,有助於學生將文字內化爲行爲。我們班的宗旨是"說到就要做到。"

(2)課間紀律

課間是學生輕鬆休息的時間,良好的課間紀律將會給整個校園帶來活躍而輕鬆的氣氛。豐富多彩的課間活動,就是解決課間紀律亂的法寶。我將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採用師生共同參與的方式,開展"跳繩、做遊戲、踢毽子"等活動,使學生既健體又受教育,還能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擴大交流的空間。同時,隨時提醒學生要注意的危險活動和場地,寓教於樂。

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 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的是二年段的音樂教學,學生的基本情況瞭解得比較透徹,畢竟相處一年了,大部分學生在唱歌的姿勢上,習慣較好,而且表情也較豐富,能根據歌曲情緒進行表達,部分班級還能識讀簡單樂譜。還能即興創編同歌曲情緒一致的舞蹈,並參與表演。但在讀譜知識的運用上較弱,咬字,吐字也不夠清晰,特別是男生好勝心強,愛表現自己,常會出現喊歌現象,導致缺乏對聲音美感的正確認識,缺乏氣息的支撐。

二、教學目的要求及重難點

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把“五愛”的教育和活潑樂觀情緒,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樂教育中,使學生成爲“四有”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着。

2、啓迪智慧、陶冶、培養審美情趣使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3、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掌握淺顯的音樂基礎知識和簡單的音樂技能,使學生具有認識簡單樂譜的能力。

4、瞭解我國各民族民間音樂,培養學生對祖國音樂藝術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使學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

三、 教學的具體措施與要求

要想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和智慧,教師就要創設一定的情境,使他們獲得直接的體驗,並激發其創造的慾望,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

1、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黑格爾說過:“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使學生處在形象活潑的音樂氛圍中,才能受到良好的音樂薰陶,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著名教育家杜威也提出:“爲了激發學生的思維,必須有一個實際的經驗情境,作爲思維的開始階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學需要,創設適於實際的教學情境,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動腦、動口等多種途徑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把學生帶入情境之中。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採用電教媒體創設情境,直觀形象,極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爲電教媒體能產生活躍的動態畫面,使內容更充實、更形象、更生動、更具有吸引力,從而給學生以思維上的啓迪,觸發學生思維的靈感,爲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爲積極、主動地學習創造條件。例如:我在教歌曲“祖國祖國多美麗”一課時,先用幻燈片放出祖國的美景,配上悅耳的音樂,讓學生欣賞,學生如身臨其境,感覺到了祖國的山河美,激發了熱愛祖國的情感。這既是以形象激起學生的思維活動,體驗到了祖國的壯麗和偉大,產生愛國的激情,同時也是一種對學生形象思維的訓練。導入就是引發學生對音樂產生興趣及熱情的導火線,也是學生體驗音樂和參與音樂活動的第一個重要步驟。

2、利用教具,培養興趣

烏申斯基說:“沒有興趣,被迫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願。”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也曾講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中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好奇心,這是一門技巧。如:利用美麗的畫面,動聽的歌聲去看、去聽,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器官,更形象直觀地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擴大音樂視野。教師隨時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善於摸索、分析學生心理,瞭解學生的心態,這樣才能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所以,我們在音樂教學中應努力營造音樂氛圍,引導學生抓住音樂特點,“讀”懂音樂,感受音樂。

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小,思維能力弱,但感性認識相對較強,生動、鮮豔的教具格外被孩子們所喜愛。因此,在課堂教育中,運用與課文內容有內在聯繫的直觀教具,既形象直觀,給學生留下清晰的表象,爲感知、理解知識創造條件,又可激發學生學習新課的濃厚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根據教材特點,我在上“顛倒歌”一課中製作了很多生動、形象的直觀教具來吸引孩子,有小老鼠、大獅子、小鳥、公雞、大象等等。整節課,學生的積極性一直很高,大家都爭着說,搶着回答,積極學唱。教具雖小,但作用甚大,合理的利用教具,讓學生在情境中掌握了知識,讓學生在妙趣橫生的教具中發展思維,提高了想象能力。實踐證明,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藉助實物、圖片、錄音設備等現代教學手段,能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認識從無聲走向有聲,從單調走向多彩,從單一走向多元,極大地豐富學生的心理活動,獲得更爲新奇、深刻的印象。

教學工作計劃 篇8

  本學期教學目標、任務:

  一、發聲訓練部分:

1、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展高音。

2、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時,聲音要飽滿。

4、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二、識譜部分:

要求學生必須掌握教師所教的的樂理知識如:中、低、高音階排列的順序,掌握的音符、附點、休止符、及其組成的簡單節奏、旋律、感受並認識節拍的強弱規律,力度記號及不同的要求唱法,並進行節奏和旋律短句編寫、練習聽音記譜等。

  三、唱歌部分:

本學期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注意培養學生正確的發聲、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讓學生學習正確的唱歌姿勢、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學中抓住重難點,演唱時要注意音準、節奏和正確的情緒。唱歌的技能技巧、培養學生學唱二聲部合唱、輪唱、獨唱、小組唱等。

  四、欣賞部分:

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瞭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如旋律進行的方式、特點和一般的表現意義),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進入比較深入的欣賞。把描寫的情景展開想象、聯想、分析樂曲的藝術處理等。

  教學分析:

四年級時期的學習非常重要。在這個階段有一個承上啓下的作用。在本學期,學生將鞏固並自己應用曾經學過的知識,而且,學期學習的知識又爲今後兩年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本學期教材在樂理方面又加深了難度,如一個升號的調,升記號和還原記號等,爲今後的五線譜學習做好了伏筆。

  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爲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