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計劃 > 傳染病工作計劃範文彙編5篇

傳染病工作計劃範文彙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8W 次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迎接我們的將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戰,請一起努力,寫一份計劃吧。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制定計劃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染病工作計劃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染病工作計劃範文彙編5篇

傳染病工作計劃 篇1

學校是人羣高度密集的場所,學生是有關傳染病易感人羣之一。爲進一步加強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工作,有效預防與控制傳染病在學校的發生和蔓延,確保學生身心健康,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特制訂學校傳染病預防工作計劃: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要充分認識加強學校衛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和長期性;進一步強化學校傳染病防控工作的責任意識,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職責,密切配合衛生等部門,制定、完善和落實相應的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工作預案,確保學校師生身心健康,努力把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工作抓緊、抓好、抓實、抓出成效。從而將學校衛生防疫工作落到實處。

二、認真監控,及時報告疫情信息

建立和落實晨檢制度,加強對學生健康狀況的監測。晨檢工作應在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人的指導下,由班主任或副班主任對早晨到校的每個學生進行觀察、詢問,及時瞭解學生出勤、健康狀況;發現學生有傳染病早期症狀者(例如發熱、全身疼痛、頭痛、嘔吐、咳嗽等)以及可疑傳染病患者(請病假的學生應查明病因),及時報告兼職衛生保健教師和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人進行排查,以確保做到早發現,早報告。班主任要利用晨會課、健教課時間,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同時要教育學生,進行自我觀察,如有發熱、全身疼痛、頭痛、嘔吐、咳嗽等身體不適時,要及時告訴家長或老師,以確保早發現、早治療。

學校傳染病疫情的.報告人,負責學校傳染病的監控與報告工作。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人要與班主任加強溝通,及時瞭解學生的出勤、健康情況,一旦發現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人,應在第一時間向校長室及區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同時向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報告。報告內容應包括:發病時間、發病地點、發病人數、主要症狀、密切接觸者、已採取的措施等。防止瞞報、漏報、緩報現象發生。

三、採取有效措施,及時控制疫情

學校除做好傳染病疫情報告以外,要按照衛生部門的要求,對患病學生採取隔離治療等措施,將疫情控制在萌芽狀態;如發生暴發疫情或新病例持續不斷等情況,要根據衛生疾控部門提出的疫情控制措施,經區局同意,在一定範圍內採取必要的措施,避免人羣集聚的大型室內活動,嚴防疫情擴散。要注意做好學校教學、生活場所的通風和換氣,保持空氣新鮮;食堂不得購買無證食品;加強學生體育鍛煉,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增強學生體質,提高機體抵抗疾病的能力。鼓勵學生有病及時就醫並在家休息等。

四、大力開展健康教育,提高衛生與防病意識

學校要充分利用時間及各種形式,對學生集中進行傳染病預防知識的強化教育,切實增強學生的衛生防病意識。還應利用家長會、告家長書等形式,向家長宣傳相關預防知識,以取得家長的配合與支持。

傳染病工作計劃 篇2

春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多發季節,是麻疹、流腦、流感、水痘、紅眼病、腮腺炎等疾病的高發季節。學校是人羣高度密集的場所,學生是呼吸道傳染病易感人羣之一。爲進一步加強春季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工作,有效預防與控制呼吸道傳染病在學校的發生和蔓延,確保學生身心健康,維護教育學秩序的正常開展,特對冬春季節學校傳染病預防工作作出以下計劃: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要充分認識加強學校衛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和長期性;進一步強化學校傳染病防控工作的責任意識,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職責,密切配合衛生等部門,制定、完善和落實相應的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工作預案,確保學校師生身心健康的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工作抓緊、抓好、抓實、抓出成效。從而將學校衛生防疫工作落到實處。

二、認真監控,及時報告疫情信息

建立和落實晨檢制度,加強對學生健康狀況的監測。晨檢工作應在學校校醫的指導下,由班主任或班級衛生員對早晨到校的每個學生進行觀察、詢問,及時瞭解學生出勤、健康狀況;發現學生有傳染病早期症狀者(例如發熱、全身疼痛、頭痛、嘔吐、咳嗽、皮膚和粘膜出血點或瘀斑等)以及可疑傳染病患者(請病假的學生應查明病因),及時報告專職(兼職)衛生保健人員或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人進行排查,以確保做到早發現,早報告。

班主任要利用晨檢時間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教育學生進行自我觀察,如有發熱、全身疼痛、頭痛、嘔吐、咳嗽等身體不適時,要及時告訴家長或老師,以確保早發現、早治療。

學校明確校醫是傳染病疫情的報告人,負責學校傳染病的監控與報告工作。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人要與班主任加強溝通,及時瞭解學生的出勤、健康情況,一旦發現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病人,應在第一時間向學校傳染病預防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報告,同時向市教育局主管部門基教科報告。報告內容應包括:發病時間、發病地點、發病人數、主要症狀、密切接觸者、已採取的措施等。防止瞞報、漏報、緩報現象發生。

三、採取有效措施,及時控制疫情

學校除做好傳染病疫情報告以外,要按照衛生部門的`要求,對患病學生採取隔離治療等措施將疫情控制在萌芽狀態;如發生暴發疫情或新病例持續不斷等情況,要根據衛生疾控部門提出的疫情控制措施,經市教育局同意,在一定範圍內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避免人羣集聚的大型室內活動,嚴防疫情擴散。要注意做好學校教學、生活場所的通風和換氣,保持空氣新鮮;食堂不得購買無證鮮活凍禽及產品;加強體育鍛煉和營養,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增強學生體質,提高機體抵抗疾病的能力。鼓勵學生有病及時就醫並在家休息等。

四、大力開展健康教育,提高衛生與防病意識

學校要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課、講座、隊會、板報、宣傳櫥窗、校園廣播等各種形式,對學生集中進行一次春季傳染病預防知識的強化教育,切實增強學生的衛生防病意識。同時注重開展相應疫苗的預防接種工作,有的放矢地開展預防工作,還應利用家長會、家長學校、告家長書等形式,向家長宣傳相關預防知識,以取得家長的配合與支持。

傳染病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一、最大限度地保證我園教育教學秩序的正常開展。

二、嚴格杜絕傳染病在我園流行和蔓延。

二、工作舉措及時間安排:

一、幼兒園就預防傳染病工作召開由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和保健老師、教師代表參加的專題工作會議,傳達市區教育、衛生部門的要求,統一思想,安排我園預防傳染病的具體工作。(5月5日)

二、幼兒園成立預防工作領導小組並分工負責:

組長:蔡x——負責安排、協調、統籌全園的預防工作。

成員:王x——負責宣傳、佈置、檢查班級教師、保育員的預防、消毒工作。

成員:張x——負責統計全勤幼兒人數及出現病情時上報和保健專業的消毒、隔離指導工作。

各班教師及保育員加強對家長的指導和宣傳工作。

三、做好家長工作,向家長進行預防傳染病知識的宣傳,並提出我園需要家長配合的要求。(5月5日)教師要及時與家長溝通。

四、向教師進行預防傳染病知識的宣傳,並提出我園需要教師配合做的'工作。(5月5日)

五、對保育員提出新的清洗和消毒工作要求。(5月5日)

六、加強日常衛生和消毒工作的檢查。

七、配齊消毒用具。(多功能室再購買3臺消毒器,5月9日前完成)

八、將全園預防傳染病工作納入幼兒園的考覈範圍。

傳染病工作計劃 篇4

一、早期預防是關鍵:

總的來說,幼兒傳染病的潛伏期基本限定在3--8天以內,在幼兒處於症狀不明顯或無症狀的潛伏期內時,尤其容易將病原體傳染給其他孩子。在幼兒園這樣幼兒高度密集的地方,如果等發現某個幼兒已經發病了再進行防治,往往就喪失了最佳的控制時機,爲時已晚。所以,傳染病的防治貴在早發現、早干預。在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後,我們平時特別注意各項預防工作的落實。

1、加強晨間檢查:

實行每日晨檢和缺課追蹤制度。每天,保健醫生把好第一關,對所有到園幼兒進行認真負責的檢查,觀察其皮膚、手足是否出疹子,口腔裏是否有潰瘍;摸摸兩腮是否腫痛等,做好晨檢登記,發現問題及時向園長報告,班級老師到園後,首先開窗通風,然後對入園的孩子詢問、檢查,把好第二關。若發現異常立即要求家長帶孩子到醫院就診,對於排除了傳染病的幼兒,均需持醫院的相關證明方可入園。同時,老師要負責對每位缺課的幼兒追查缺課原因。

2、加強缺課追蹤登記制度

每天上午10:30由各班負責考勤追蹤的老師打電話詢問未到園的'兒童原因並做好登記,診斷情況及醫院後交到保健室,由保健醫生進行追蹤,發現問題及時向相關醫院及上級部門報告並做好登記。

3、疫情報告情況

若在園內出現傳染病及疑似傳染病,應及時對患病者進行隔離並通知家長到正規醫院診治,並由保健醫生跟蹤調查診治結果,及時上報責任醫院、區疾控中心、教育三科等相關部門。

3、落實好各項衛生消毒工作:

對幼兒教學、生活物品以及活動室、寢室的常規衛生工作,我們加大檢查力度,幼兒口巾、擦手巾、水杯、碗筷做到一用一消毒,採取每天兩次以上檢查制,做好各班清潔衛生和環境衛生,每週五進行一次大檢查,並做好相關記錄,每月一次檢查各班口巾、擦手巾、水杯是否和班上幼兒姓名相對應,若發現不足的應及時補上,當場指出,當場改正,及時監督、督促各班更加細緻地做好、做實常規衛生工作。

二、措施得當是保障:

1、保持教學、生活環境通風換氣。

2、加強檢查:嚴禁幼兒共用水杯、餐具以及小毛巾等個人物品現象發生。

3、嚴格按照要求,由專人爲大型玩具噴灑消毒藥液,定時開展預防性消毒;

4、根據天氣狀況,不定時安排全體幼兒服用具有抗病毒藥效的中藥水,注意均衡營養,加強戶外鍛鍊,保證足夠休息,增強體質;

5、讓每位老師熟知傳染病應急預案內容,在園期間發現幼兒如有發熱、咳嗽、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狀時,老師知道立即啓動應急預案,採取措施,及時就醫、及時隔離等。

三、健康教育工作計劃

1、九月份出版報《如何給小兒防暑降溫》

2、十月份給全園職工上衛生課《細菌性痢疾》

3、十一月份給食堂從業人員上食品衛生安全課堂《設備與工具衛生安全》、《食品衛生安全培訓資料》

4、十二月份給全園職工上衛生課《流行性乙型腦炎》

傳染病工作計劃 篇5

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出抓好霍亂、流行性出血熱、流感/人禽流感、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等重點和新發傳染病的防治工作,落實各項綜合性防治措施,努力實現確保全縣不發生重點傳染病暴發流行的目標。

一、認真貫徹執行《傳染病防治法》及其配套法規,加大傳染病防治工作的監督和指導力度,及時組織本單位和轄區醫療機構業務人員的學習和培訓。

按照法律的有關要求,依法開展傳染病監測、預測、流行病學調查、疫情報告以及其他預防、控制工作。加強對轄區內各級醫療機構的檢查指導,除不定期的檢查指導外,每年最少組織兩次疫情報告、傳染病防治工作檢查,並將檢查結果通報轄區內各級醫療機構。

二、做好疫情報告和管理工作

(一)充分認識疫情報告和管理在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制訂並落實有關制度,加強責任心。

(二)做好疫情報告審覈工作。每日至少要在網上進行4次(節假日不少於2次)報告卡的審覈(上午上班後,下午下班前必須各審覈一次),嚴格按照當天報告當天審覈的要求進行,對直報系統內的傳染病報告卡進行錯項、漏項、邏輯錯誤以及重卡等檢查,確保審覈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如果在審覈過程中發現問題,有疑問的卡片應及時通知報卡單位覈實,同時與分管疾病相關科室和流調醫生聯繫,按規定通報疫情信息,以便於進行疫情覈實、流調和疫點處理。做好疫情審覈記錄和通

報記錄。發現異常現象要立即與報告單位覈實,需要報告的要立即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及市疾控中心報告。如爲填寫錯誤,應要求報告單位立即修改。

(三)加強轄區醫療單位疫情報告的技術指導,提高醫療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和管理工作的質量。

(四)加強疫情報告的主動監測、質量控制和預測預報工作,提高疫情管理水平。經常深入基層指導疫情報告工作,尤其是要深入到各級醫療機構及城鄉居民中進行主動監測,定期組織疫情漏報調查,及時發現報告中存在的問題,督促和指導各責任報告單位和報告人對轄區內的疫情進行及時、準確的報告。發現異常報告(疫情報告突然增多或減少、傳染病的暴發等)要及時處理,並在24小時內將調查結果按規定逐級上報。

同時,特別要加強傳染病報告及時性、填報質量的分析,主動收集、分析、調查、覈實、反饋疫情信息,開展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質量評價,做好對疫情信息的預測、預警工作,對重要疫情作出快速反應並進行追蹤調查和處理。積極做好歷年傳染病信息分析、相關數據的備份,確保報告數據安全。

三、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疫源地處理,防止傳染病暴發流行

在接到鼠疫、霍亂、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出血熱、狂犬病、傷寒、布病、炭疽和新發或少見急性的傳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以及痢疾、猩紅熱、鉤體病、感染性腹瀉、不明原因疾病有暴發流行趨向的病例(或疑似病例)以及死亡病例報告時,應按規定時限逐級報告並趕赴

現場進行調查處理。對本轄區的所有暴發(包括非法定報告傳染病)和重大疫情均要立即上報並迅速查明原因和傳播特徵,採取果斷有效的'措施,儘快撲滅疫情。對基層防保組散發疫點、暴發點、疫區處理情況要按要求進行技術指導和質量抽查,除甲類及比照甲類管理的傳染病以外,其它傳染病現場流行病學調查處理必須於3日內完成。

四、肝炎、肺結核等常見傳染病防治

要嚴格實施國家免疫規劃,通過接種疫苗預防傳染病,增強羣衆自我防護意識。要加強大衆宣傳教育,使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行爲方式。

五、霍亂、腹瀉病防治

由於目前我們還沒有完全掌握霍亂的發病及流行規律,同時導致霍亂疫情暴發流行的各種因素仍然存在,因此,我們仍需要提高警惕,高度重視霍亂、腹瀉病防治工作,加強領導,早動手,早準備,落實好各項綜合性措施:

1、抓好治本措施的落實。利用多種形式開展衛生防病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提高羣衆的自我保健意識。進一步加強飲水和食品衛生管理,開展以“三管一滅”爲中心,以預防腸道傳染病爲重點的愛國衛生運動。加強水產品特別是來自疫區小水產品的管理,保護好飲用水源,防止霍亂的水型和食物型暴發。

2、業務培訓。配備有較強責任心和專業技術能力強的業務人員負責霍亂防治工作,並保持人員穩定,要求熟練掌握糞便、水及外環境檢索中霍亂弧菌的分離培養和疫情報告和處理技術。流行季節前對各類專業人員和疫情報告人員,特別是對醫療單位腹瀉病門診的醫護人員、檢驗人員,分別進行霍亂診斷治療、病原檢驗和疫情處理等方面的技術培訓。對O139檢驗技術,作爲重點予以層層培訓,務必使各有關人員熟練掌握。

3、加強對社會流動人口的管理。加強對大型建設工地等流動人口較集中的單位和地區的預防性衛生監督。要求各有關單位建立健全有關衛生管理的規章制度,解決好生活用水、廁所、食堂等基本衛生設施和對本單位所有員工的衛生防病教育。

4、監督檢查。對轄區內各醫療機構的腹瀉病防治情況經常進行檢查督導,在腹瀉病門診開診前後進行檢查,並寫出開診檢查小結及半年和全年工作總結及時上報。

5、傷寒、副傷寒和細菌性痢疾的防治。對發生的傷寒、副傷寒疫情要及時調查,接到網絡直報傷寒、副傷寒疫情後,要於3日內進行流行病學調查處理,處理結束後及時上報流調個案調查表及疫源地處理小結,並於來年3月份之前進行疫源地二次處理,做好傷寒、副傷寒的查源滅源工作。密切關注細菌性痢疾疫情動態,發現暴發疫情及時報告處理,防止疫情的擴散蔓延。

6、對不明原因腹瀉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儘可能查明原因。

六、流感/人禽流感的防治

成立人禽流感防治及應對流感大流行領導小組及專業防治技術小組。密切關注流感/人禽流感疫情動態。加強防治隊伍技術培訓,不斷提高流感/人禽流感防治技術水平。利用報紙、電視、板報等多種形式進行大衆宣傳教育工作,使羣衆掌握有關的預防知識。有計劃地在重點人羣中適時組織開展流感疫苗接種工作,做好接種對象的登記,並對接種資料進行整理、統計及時逐級上報。

七、其它有關傳染病的防治

進一步加強水痘疫苗的預防接種工作,做好接種登記報告。對出現的暴發點要及時進行處理和報告。猩紅熱、鉤體病、手足口病等其它傳染病的防治工作,按《傳染病處理常規》及有關專題工作計劃進行。

八、加強綜合公共衛生監測點建設,做好疾病監測、應急預警與處臵工作

認真學習貫徹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和《濟南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按照屬地化管理原則建立、健全突發應急事件調查和處理各項工作流程和制度,完善和修訂各項應急工作方案和預案,實施規範化管理。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藥品物資的儲備,組織應急演練,落實各項突發應急準備工作和培訓,進一步提高應急反應能力。按照上級有關要求,進一步規範綜合公共衛生監測點的工作程序和內容,加強人員培訓和技術指導,充分發揮其疫情監測前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