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總結 > 當多寫問題和教訓工作總結

當多寫問題和教訓工作總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6W 次

當多寫問題和教訓工作總結

時光飛逝,如梭之日,辛苦的工作已經告一段落了,經過過去這段時間的積累和沉澱,我們已然有了很大的提升和改變,我們要做好回顧和梳理,寫好工作總結哦。大家知道工作總結的格式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當多寫問題和教訓工作總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當多寫問題和教訓工作總結

小時候讀書,老師讓我們每人準備一個“差錯記錄本”,用於將自己考卷上的差錯記錄下來,並按照“不懂不會”、“答非所問”、“看錯題目”、“演算正確,答案寫錯”、“粗心大意”等若干類型對號入座,以期引起警覺和注意。也別說,這看似原始的方法卻收到了少犯錯和不犯大錯的效果,因而直到現在還記憶猶新,並把它作爲一條經驗一直沿用下來,進而把它與列寧關於“最好的學習是從自己的痛苦經歷中學習”的教誨聯繫起來,深感獲益匪淺。

回到現實生活中,卻發現真正認真對問題和教訓作總結和反思的情況並不多見,明明發生了嚴重的問題和失誤,卻輕描淡寫地稱之爲“繳學費”,而所有的工作總結都毫無例外地詳細列舉取得的成績,對存在的問題則說得很原則、很抽象,似乎實在找不出什麼問題,不說又不行,纔不得不違心地拼湊幾條。這種情況現在已司空見慣,由此產生的危害十分嚴重,這迫切需要我們從思維方法、思想觀念上來一個轉變——重看問題,輕看成績。

以安全生產爲例,近年來,只要打開報紙、電視,煤礦爆炸、娛樂場所大火、輪船沉沒、工程塌方、橋樑垮塌等等事故,可謂塞耳充眼,頻率之高令人吃驚,重複性失誤更是讓人扼腕嘆息。奇怪的是,某些人卻要千方百計地加以隱瞞和掩蓋:或用搶險救災的壯烈場面掩蓋事故本身,或用事後的補救措施來沖淡損失的慘重,甚至把真相捂起來,並美其名臼“避免負面影響”。這樣做,不僅自身不能真正吸取教訓,而且爲日後引發更大的失敗和失誤埋下了禍根,最終害人害已、誤黨誤國。

出現錯誤、挫折、問題和失敗當然不是好事,但其中蘊藏着的豐富的有價值的信息,既可作爲資源來開發,又可當成一門學問來研究。關鍵是要善於挖掘,把以往出現的錯誤、挫折、問題和失敗分門別類加以整理,從中找出帶規律性的東西,轉化成“失敗知識”、“問題學問”,並活用到今後的生產科研實踐和社會生活中去。這對幫助人們汲取教訓,減少失誤,尤其避免犯重複性錯誤大有裨益。

手頭就有這樣的實例。廣西日報傳媒集團以勇於自曝家醜、主動承擔責任的精神選擇旗下發行量和影響力最大的《南國早報》“開刀”,將近幾年來新聞報道中的失實案例集中起來,編輯出版了《我們錯了》一書,收錄了57個報道差錯案例,每個案例都列出稿件差錯部分的'原文、造成差錯的原因、差錯引起的後果、報社的處理決定,並以“教訓”的形式作出分析和點評。同時,還以“總編輯手記”的形式,收集了9篇總編輯關於如何避免失實報道和報道差錯的心得體會,使之成爲集團編輯記者學習的警示教材。這樣做既表明了他們聞過即改的決心和勇氣,也彰顯了在錯誤中反省、在反省中收穫的誠實守信精神。它啓示我們,總結錯誤、剖析錯誤,不僅僅是爲了不再犯錯,更是爲了提高媒體的輿論引導水平,更好地擔當起總結的社會職責。

我們正在從事前人未曾開創過的偉大事業,正在走前人未曾走過的道路,“摸着石頭過河”,所摸的“石頭”難免會有大小、深淺、明暗、高低和性質、種類的不同,在“過河”中難免會碰到許許多多的問題和麻煩。這些問題和麻煩在一定意義說也就變成了某種“失敗資源”,充分利用好這些“資源”,讓它發揮應有的作用,遠比諱莫如深、遮遮掩掩要好得多。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對問題和教訓不光要“寫”,還要像一項項具體工作那樣搞好交接,讓新接手的同志更快更好地吸取前任的教訓,儘可能減少工作損失,少走彎路,把問題和教訓當成隱患來預防,避免重犯同類錯誤,讓那些用人民生命財產爲代價換來的教訓確實起到“教”和“訓”的雙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