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中國好聲音第二季》觀後感範文

《中國好聲音第二季》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7W 次

前天晚上躺在牀上,用手機把《中國好聲音·第二季》的7月12日的首場看完了。昨天黃昏,一個人騎車去省圖還書來回的路上有了一些法,沒有記下來。本以爲今天會忘了,但是就在剛纔,捧着辛波斯卡的《萬物靜默如謎》閱讀的時候,那個想對它說點兒什麼的念頭又突然強烈了起來,致使我在讀了《前言》之後只讀了兩首詩,就趕緊放下了。這個想對我們所有人期待了一年的絕好節目說點什麼的想法太折磨人了。它像蚯蚓爬遍了我的靜脈。

《中國好聲音第二季》觀後感範文

那天看完,就在網上搜了一些關於它的新聞。總共看到了4條:一條說它的收視率沒有趕上湖南衛視的《快樂男生》,文章好像說是《快樂男生》走的青春路線讓它贏得了這次 沒有意義的比較;一條說這一季開場的這次好聲音選手個個都太強了;第三條是關於第一個上場的劉雅婷的,說她並不像舞臺上所展示的那樣溫柔賢淑,在深圳其經常出入於夜店,喜歡黃頭髮等之類的娛樂性新聞;第四條是關於姚貝娜的,透露其在開場白中所說的得的那次病是xx癌,還好文中接着就說它已經好了。可能近兩天又有了一些新的新聞,或者這些新聞又有了新的進展。但說白了,這些都只是炒作,如果一個節目少了這麼些炒作,也就不可能火。這正是我們這個後現代主義社會的顯著特徵——娛樂性。因了這個娛樂性,所有的價值和意義都將以不同的方式被不同程度的結構,就像這一期的好聲音舞臺上那個臺灣男孩的轉音一樣。它會讓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戴上另一種意義,或者完全意義消解。但是就是在娛樂性上,這期的好聲音卻做得不盡到位。

第一季的好聲音我看的不多。我真正開始看時,好聲音已經進行到了導師組考覈階段。前面的一些只是在家賦閒時偶爾在電視裏看到了一些。前面選手選拔階段的選手唱歌有好有壞,好的能讓你瞠目結舌,血液噴張;唱得不後好的,直讓你雙手捂緊眼睛,渴望再有兩支手把耳朵也堵上。通過一期節目,你的感情起伏特別大。通過看這一期節目,不單達到了娛樂的效果,還能促進你的新陳代謝,有利於你的健康。而現在第二季的這一期呢?選手個個都像是科班出身,水平相差並不大,起伏不大。這是好事,看一次好聲音,就像看了一次音樂會。但是這在觀衆一方,卻並非如此。 選手水平的相差無幾,直接導致觀衆心裏上的起伏平穩。在這一期節目中,觀衆不用爲誰捏一把汗,更不會有憤怒和驚喜的情緒交替,一路叫好就可以了。這樣,觀衆以一種姿勢就可以把一期節目看過去。剛開始時,觀衆是興奮的,但時間久了,就疲勞了,身體和審美雙重的疲勞。這在娛樂性上屬於沒有特徵的錯誤。

也許,你會說,在第一季中導師考覈及之後的節目中選手的水平也不都是個個精良嗎?不是的,那些選手之間還是有明顯的起伏的,好壞就算是一個業餘的觀衆也較容易憑自己的直覺區分出來。再者,在那一階段的選手唱的歌以及唱歌的方式都是豐富多彩的。有的鐘情於爵士樂,有的鐘情於美聲,有的鐘情於流行樂 。有的唱歌技巧性多一些,有的感情用的到位。這是很有看頭的,很耐人尋味的。但是第二季呢,一路都是情歌,沒有感情,沒有理解,只是唱。

在導師方面,沒了批評與說教,一路都是好。即使有沒有轉身的導師,要麼一言不發,要麼說這聲音很好聽不知不覺陶醉了,想轉身的時候,沒成想歌就完了,錯過了機會。唯一一次哈林批評臺灣小男生還是爲了拉攏人。沒了批評說教的環節,就沒了知識的傳播。這樣節目的知識性就少了。在後現代主義時代的娛樂性並非是純粹的,而是有許多附加值的,知識性就是其中之一。在玩耍中學習,在學習時時不時玩一會兒,就是這一特徵。

他的娛樂性的缺失不像維納斯斷臂一樣,這就慘了。就說不上吸引觀衆了。它在收視率上趕不上《快樂男生》在這一個只關注純粹娛樂性的時代,就不難理解了。但這也不是正常的。

在第二季中,第一季缺失的東西還有選手身上的故事少了,不明朗了,不吸引觀衆了。即使有故事,也很少摻雜進歌聲中而又能輕易被觀衆察覺了。難道說這也可以歸結於選手的水平都普遍高了嗎?老子說有產生於無。藝術理論上也常談此處無聲勝有聲的形式技巧。但是這裏沒有的卻真的是沒有。我們沒有必要去強求。

總之,對於《中國好聲音》這檔節目還是喜愛的。可能只是其創作人想在第二季中做得更好才這樣弄巧成拙。希望好聲音能繼承第一季中一些好的因素,不要輕易說變。希望在今後的節目中編導策劃們能意識到我說提到的或者沒有提到的問題,有所改進。讓我們所有人能繼續情感豐滿地看下去。《中國好聲音》能有第三季、第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