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乘風破浪觀後感

乘風破浪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61K 次

乘風破浪是韓寒導演的,想必很多朋友都看過,那麼,下面是語文迷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乘風破浪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乘風破浪觀後感

  篇一:乘風破浪觀後感

2月1日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人民電影院看了《乘風破浪》。

《乘風破浪》導演是韓寒。主演:鄧超(飾徐太浪)彭于晏(飾徐太正)趙麗穎(飾小花)董子健(飾馬化騰)。主要內容:賽車手阿浪一直對父親反對自己的賽車事業耿耿於懷,爲了向父親證明自己,阿浪通過努力取得了比賽的勝利。卻因爲一場意外的車禍,捲入了一場奇妙的冒險。他回到了父母結婚前的年代,在那裏結識了一羣好朋友(其中有他的爸爸、媽媽),一同經歷了生死,也對自己的身世有了更多的瞭解。

看了這部電影后,我忽然也想穿越到爸爸、媽媽生活的年代去看看,他們總說我現在非常幸福,不缺吃不缺穿,還有很好的學習環境。他們小時候經常吃不到肉,沒有電子玩具,沒有手機,冬天上學教室裏沒有暖氣,只有一個爐子取暖……這些都是真的嗎?他們小時候玩什麼呢?他們怎麼學習的呢?他們的爸爸媽媽要他們彈琴嗎?…。。

哈哈,媽媽說這種情節只能在電影裏出現,但是人們的生活質量真的越來越好。我要珍惜現在的好生活,好好學習,健康成長,將來成爲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創造更好的未來。也讓爸爸媽媽生活的更幸福。

  篇二:乘風破浪觀後感

從作家、賽車手再到如今的導演,“跨界”成了外界牢牢貼在韓寒身上的標籤。像經常與他一併被人提及的郭敬明一樣,韓寒從踏入這一行的那天起,就不得不面對人們對他是否能夠成爲一個合格的導演多加質疑。

但是韓寒還是用他極爲敏銳的嗅覺(是商業的還是藝術的,還有待商榷),迅速地完成了這次身份轉換,猶如在他鐘情的賽道上,完成了一次漂亮的甩尾漂移。在《後會無期》上映之前,無數人等着看他的笑話。但他仍然用自己最擅長的調侃與段子,俘獲了大批人心——至少從票房來看,韓寒作爲一個處女作導演,相當的不賴。但即便如此,針對《後會無期》的各種質疑仍然如影隨形——“故事性弱”、“結構鬆散”是不少人對這部用金句堆成的影片的指摘。但對於韓寒而言,這就是他一直以來看待世界的方式,源於他在進行文字創作時進行影像化想象的習慣。

面對這些質疑,韓寒並未針鋒相對,在大部分時間裏,他對其一笑置之。想必韓寒自己也再清楚不過,作爲一部跨界過來的處女作,《後會無期》是一部合格的作品,但也遠不及無可挑剔的程度。外界的批評與質疑,恰可作爲自己改進補長的契機。少年得志、早早成名的他,做任何事都註定要被公衆拿到放大鏡下觀察和評論,有多少讚美與喝彩,就會有同等量級的懷疑與批評。韓寒或許早已習慣了這一點,要想繼續前行,他也不得不習慣這一點。

如今,第二部電影《乘風破浪》即將問世,從卡司曝光的第一刻起,爭議聲再度紛至沓來。有人表示這“只是又一部《後會無期》”,也有人早早拋出“韓寒早已江郎才盡”的論調。在《後會無期》中,韓寒把陳柏霖飾演的主人公設定爲一名作家,如今,《乘風破浪》的主人公將是一名賽車手——兩者正是韓寒自己最爲人熟知的身份。因此,也不難想見,《乘風破浪》也會像《後會無期》一樣,投射大量韓寒自己的思考與價值觀,在其中的人物身上,你或多或少會見到韓寒的影子。

《後會無期》看似是一篇無關明確題旨的散文,其實骨子裏仍然是夾雜了諸多韓寒自己世界觀的議論文,那些迷茫失落的人物和透着幾許睿智幾許無奈的對白,正是他眼中的世界。從《乘風破浪》這個片名來看,這部新作無疑會比《後會無期》走得更遠,與後者的憂傷落寞相比,前者似乎更具備某種暗暗較勁的雄心。

在《乘風破浪》裏,我們很可能會看到韓寒曾經激揚文字、鍼砭時弊的那一面,看見他以影像化的語言,澆自己心中的塊壘。它很可能還會和《後會無期》一樣,充滿大量韓寒式段子或曰金句,至於金句是將畫龍點睛,還是畫蛇添足,則取決於能夠塑造更飽滿的人物和更流暢的故事。

無論你是否喜歡,韓寒都已經再度揚帆遠行。在爭議的風頭浪尖,他是否真能乘風破浪,最終只能用作品說話。

  篇三:乘風破浪觀後感

先說結論,這是我喜歡的電影,裏面有着太多上個世紀90年代的符號和標籤。譬如,錄相帶、周潤發、BB機,還有那些梳着中分的主流和非主流小鎮青年。曾經,我也梳過這樣的中分,他們離我們很近,又很遠,很熟悉,又很陌生,恍若路人。

這種感覺,讓我想起自己曾經居住過多年的東北縣城,每到週末,全班絕大多數男生不約同集體逃課去附近的錄相廳看周潤發的《英雄本色》。影片中的六一,甚至讓我想起某些喜歡打打殺殺的同學。如今,他們絕大多數都已人到中年,而且混得挺不錯。

彭于晏飾演的徐正太就是一個很有夢想的“幫派青年”,他平生最大的夢想就是“讓歌舞廳永遠只唱歌,桑拿室永遠桑拿”,最初我們很不理解徐正太的遠大志向,到後來纔始以知道這是他對愛情的堅守,難能可貴。

而之於片中的小弟六一,有點像港片中的“大傻”成奎安,有着太多悲情的成份。當警察順嘴說“五一的兒子叫六一”時,太多忍俊不禁。六一其人最大的特點除了忠實外,就是有點兒笨。所以,爲了證明自己腦子並不笨,至少自己對“正太幫”和幫主還有用,他選擇在徐正太婚禮那天,揹着雙刀飛身而下去砍房產商,結果很悲壯地掛掉了。六一倒地的場面,很容易讓人聯想起《英雄本色》中張國榮喋血的鏡頭,尤爲感傷。出師未捷身先死,六一的行爲很難用詞彙去評價,但爲老大復仇的行爲不難理解。畢竟在那個年代,我們受了太多香港片的蠱惑,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英雄本色”,每個人內心住着一個悲壯的“小馬哥”,叼着牙籤,穿着佈滿彈孔的風衣瀟灑走過。

當年,“世界這麼大,我想出去看看”一語還未流行,董子健飾演的小鎮青年馬化騰,身上有着太多的無奈和不甘。身爲“正太幫”中最小最沒資本的小弟,苦逼程序員小馬與“幫派文化”和他人格格不入。當他信心滿懷地說自己正在做一種叫OICQ的溝通軟件時,立馬遭到別人無情的奚落。所以,當所有人都以爲囤BB機能發大財時,馬化騰只能選擇出走。馬化騰戴着空蕩蕩大眼鏡孤獨地坐在火車上,望着窗外,一臉的茫然,表情更多糾結,更多決絕,似乎這個瘦瘦名叫馬化騰的孩子骨子裏始終無法和這個小鎮和小鎮上的文化和解。對現實世界來說,出走也是一種抗爭,蘊含着太多的無力和不甘,而之於未來,有着多種可能性和太多的不確定。

隨着劇情的推進,徐正太入獄前,爲老婆和未出生的兒子“囤BB機”也是影片中不可或缺的梗,儘管這個段子放在今天司空見慣俗不可耐。相比之下,牀上那堆散亂堆放囤起來的BB機更多讓人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可是誰能知道未來世界會怎樣?誰又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有時候我們的節拍明顯跟不上這個世界行走的節奏。但不管這個世界的秩序如何變幻,青年人對夢想的熱愛何其相似。

在《乘風破浪》中,父子之間的和解,韓寒更多地移交給了徐正太的兒子徐太浪其人。事實上,從古到今,父子之間的誤解一直沒有消失過。因爲青年的叛逆,絕大多數兒子都不想變成父親那樣的角色。可事情發展到最後,你更大的可能就是變成你所否定的父親那樣的角色。而且,歷經一系列際遇之後,時光卻總是用一種不經意的語氣告訴你,什麼是理解和包容,什麼是快樂地苟活。所以,徐太浪車禍後的神奇穿越,不僅是瞭解自己的父親和麪目模糊媽媽的一切,不僅僅是父與子之間的和解,更多的,是要對自己內心有個交待。

綜上所述,如果說《後會無期》是一部純文藝片的話,《乘風破浪》則是一部很有商業氣質的文藝電影。劇情、配曲和節奏很有懷舊感,影片中各種金句、段子和幽默頻現,恰到好處,也不惡俗,讓人看過之後會心一笑。

  篇四:乘風破浪觀後感

今天去看了《乘風破浪》,簡單說,沒有預想中的那麼好,也沒有預想的那麼差,一部及格的春節檔閤家歡。

傍晚去了電影院,賀歲檔最人滿爲患的地方。簡單看看今年賀歲檔期幾部影片的故事簡介、演職陣容,就能知道贏家在哪幾部中,《乘風破浪》就是其中之一,但不是因爲對手有多強,只是今年的賀歲檔太平庸。

總體來說,電影還算好看。像他的書,優點缺點都明顯。韓寒對文字的把控、“穿越”與年代產生的反差與代入營造了笑點。這產生的效果倒是不同於多數國產片裏下三濫的屎尿屁惡意笑點,頗有韓式風格,算是作爲“文人”的節操。賽車鏡頭行雲流水,節奏感不錯。主演演技不尷尬,也沒有用力過猛。如果你沒有太多偏見並且不帶着吹、黑心情挑剔,相信你會享受這部喜劇。

而我總是對韓寒有更多期待。網評找到太多關於電影的不嚴謹、不連貫,這些的確存在,但我作爲一個普通人,沒有辦法在一個半小時之內一邊看劇情,一邊算鄧超的年齡和穿越年代是否相符,不得不說,一些影評號的挑剔和故作刻薄真的可笑。而我更關心的是,看完這部電影,沒有當年看完《1988》或是《一座城池》的感覺,笑完後那種惆悵、意猶未盡、欲言又止的感覺不見了。出影院最大的失落就是,原來這真的只是部喜劇。

Duckweed作爲英文名,所承載的漂泊、浮沉的意象本是我認爲可能大做文章的言外之意,但是電影表達得太少太淺。當然對於把這部電影捧上天的影評,也可以解釋出來,但是任何一種過度解釋都是偏頗。就如關於宣傳曲的爭辯,你可以簡單地認爲它是指使女性,或者簡單地認爲它是男人的撒嬌,也可以複雜地上升到女權,或者複雜地上升到情感認知。於電影來說,就是告白和情感流露。

豆瓣評分也是讓人喜憂參半。正式上映的早上,一個羣體刷入一星;過不久,另一個羣體刷入五星。而這羣人可能都沒有看過電影。腦子是個好東西,請不要被帶節奏。但豆瓣現在的6.6評分,倒是符合我的評價。因爲這不是我所期望的韓寒電影。希望後續的《天空製造》和《三重門》能再深一點,能在銀幕上和這個世界談談。

最後,《乘風破浪》推薦大家在春節檔看,和父母也是很好的選擇,BB機、卡帶等元素會讓父母感興趣,或許會成爲懷舊的記憶導線。作爲一部合格且有誠意而不惡俗的國產喜劇,誠意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