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電影《阿甘正傳》的觀後感

電影《阿甘正傳》的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W 次

導語:《阿甘正傳》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於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描繪了先天智障的小鎮男孩福瑞斯特·甘自強不息,最終“傻人有傻福”地得到上天眷顧,在多個領域創造奇蹟的勵志故事。下面是《阿甘正傳》觀後感。歡迎閱讀及參考!

電影《阿甘正傳》的觀後感

  篇一、電影《阿甘正傳》的觀後感

人生就像各種各樣的朱古力,你永遠不會知道那一塊屬於你。”阿甘母親的這一理解,向我們闡明瞭:每一個人的生命軌跡都是存在,而且是獨一無二的。阿甘,正是聽着這樣的教誨,一步一個腳印地踩出屬於自己的生活的奇蹟。從智商只有75分而不得不進入特殊學校,到橄欖球健將,到越戰英雄,到蝦船船長,到跑遍美國,阿甘以先天缺陷的身軀,達到了許多智力健全的人也許終其一生也難以企及的高度。

在影片的開頭和結尾你都會看到:在廣闊的藍天下,一根輕盈而潔白的羽毛從天而降,緩緩地降落在阿甘的腳下。這其實是影片在暗示:這個世界上,如果有人把生命看得像羽毛般純潔,平淡而美麗,那麼,這個人一定是阿甘。

阿甘天生就註定不是一個出類拔萃的人。但上天又是如此公平,往往,它會令起點不高的人比天生優越感十足的人更早,更深刻地認識到生活的真實。幼年的阿甘腿有殘疾,阿甘的母親不得不爲兒子套上一個笨重的鐵架子,以輔助行走。放學後,同伴們在路上譏笑他,玩弄他,追趕着扔石頭。女同學喊道:“阿甘,快跑。”阿甘驚慌,拔腿就想跑,跌倒了掙扎着爬起。漸漸地,鐵架子不在束縛着他,他奔跑如飛。同伴們追不上他,眼睜睜的束手無策。這是阿甘人生中的第一個奇蹟。

跑得快真是好世界。憑着驚人的奔跑速度,阿甘進了橄欖球隊,以後又進了大學並最終順利畢業。不久,他參加了越戰。在越南戰場上,阿甘的部隊中了埋伏,一聲撤退令下,阿甘記起的囑咐:“打不過,就跑。”阿甘於是轉頭就跑。他成了唯一倖免的人。看到這裏,觀衆大概都會發笑。阿甘如果不是跑得快,就不可能後來返回去救出負傷的戰友;阿甘如果不回去拯救戰友,那麼阿甘也就不是阿甘了。

阿甘因戰功顯赫而受到總統接見。這是導演爲我們準備的一幕喜劇,但我們卻不會爲此而覺得誇張,可笑。有的人常感覺生活負擔過重,面前困難重重,因此整天垂頭喪氣,鬱郁不歡。阿甘的信念這樣的單純,目標這樣的清晰,即便先天不足,前有窮山惡水,他也以平常心視之,並最終一一跨過,這並不是說愚人之福,保持這種態度和意志的人,信念能減輕他許多關於生命的重負,而使他達到生命之巔。

阿甘一生中只有一種愛支撐人生,那就是母愛;阿甘一生只愛一個女孩,除此他永遠心如止水;他可以爲了紀念死去的戰友布巴,而幹起自己並不熟悉的捕蝦業(僅僅是由於布巴的一句話)。。。。。。在生命的每一個階段,阿甘的心中只有一個目標在指引着他,他也只爲此而踏實地,不懈地,堅定地奮鬥,直到目標的完成,新的目標的出現。沒有單純的抉擇就不會沒有心靈的雜念;而沒有心靈雜念的人,大概才能夠在人生中舉重苦輕。

阿甘的一生中出現了許多奇蹟,但這些奇蹟沒有、也絕不會引導你去羨慕他,你只會欣賞和阿甘一起的那些歲月、生命和歷史,體味箇中的苦甜,以期“跨越缺陷,完美人生”。

  篇二、電影《阿甘正傳》的觀後感

阿甘哲學

本片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其隱藏在主人公行爲下的哲學,讓我們暫且稱其爲“Gumpism(阿甘哲學)”吧。仔細思考一下阿甘哲學的本質,你會驚奇地發現阿甘哲學和中國古代歷史上兩個著名的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一個是道教老子提倡的“無爲”思想。任憑周圍的世界如何變化,阿甘總是我行我素。他從來不是事件的發起者,只是像風中的羽毛一樣響應着那些事件,始終保持着自己思想的純淨和無憂無慮。而那些嘗試去改變,與歷史進程作鬥爭的人都最終受到了相應的懲罰。阿甘的處世態度,就是一種被動的、自願的、隨波逐流的態度。

無爲思想之所以在本片中得到推崇,是因爲理性--這種做任何事都必須有理由的原則的集合--被證明是容易犯錯誤的。拿布巴爲例,在臨死的時候,布巴問阿甘“爲什麼”,阿甘只是簡單地回了句“你要死了”,英文原文更簡單,就是“u died”。這種回答拒絕了給布巴的死提供任何解釋,而事實上阿甘完全可以從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給予布巴越戰起因的深層次的解釋,他不這樣做的原因就是:在布巴只有幾秒鐘的存活時間的狀況下,一切解釋都是多餘和毫無意義的。或者也可以理解爲,越戰本身就是一場錯誤的戰爭,沒有人能給出一個合適的理由來解釋它爲什麼發生。片中還有一個例子就是美國前總統約翰肯尼迪的遇刺事件,本片同樣沒有給出任何解釋,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一安排是十分合理的,因爲數十年來美國人一直未能弄清肯尼迪遇刺的真相,所以影片裏如果給出任何解釋都將會是很愚蠢的。阿甘在理性(rational)和合理性(reasonable)之間,選擇了後者作爲自己的人生哲學。

阿甘哲學中另外一個比較“東方”的思想就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事情的好與壞之間並沒有絕對的界限,在某種特定的情境下,兩者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人的特質之間可以存在好與壞的轉化,阿甘天生智商低,但這點在他進入軍隊裏就轉化成了優勢。珍妮天生麗質,後來卻只能淪爲脫衣俱樂部的唱歌小姐。類似的,事件之間的好與壞也能進行轉化,阿甘被人欺負,卻因此發現自己能跑的潛質,從而進大學後加入了校橄欖球隊,也不幸地在畢業後參軍去越南打仗,在那他遇到了一生最好的朋友布巴,也決心以後事業的方向--在自己的家鄉買一艘捕蝦船捕蝦,之後遇到了暴風雨,然後他們的船隻是僅存的一隻,最終致富了。。。

阿甘哲學還有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它的不可表徵性。當阿甘準備在華盛頓紀念堂前進行反戰演說時,話筒的電源正好被周圍的人羣不小心給切斷了,當話筒恢復有聲狀態時,阿甘剛好已經說完了。在場的觀衆和銀幕前的觀衆都沒能知道阿甘究竟說了些什麼。阿甘跑遍全國的壯舉吸引了許多忠實的追隨者,當被問及是何種宗教信仰讓阿甘堅持下來的時候,阿甘什麼也沒有說。阿甘式的真相,是由它的不可表徵性來定義的。

阿甘與美國

電影評論界在阿甘作爲一個電影角色其代表整個美國這個國家的可能性的分析上一直有着濃厚的興趣。這個爭論產生了三種不同的說法:一是阿甘是美國傳統的那種簡單的、純淨的哈克貝利費恩理想主義的化身;二是他代表了走過過去200年的歷史軌跡的美國;三是他反射了美國對其周圍遭難的一種忽視甚至是無視。

第一種評論說的是阿甘是一種美國理想主義的化身:一種純淨的美德,一種高尚而誠實的簡單,不受舊世界偏見和複雜性的限制。阿甘的簡單使他能跨過種族和階級的障礙,不受它們存在的干擾。如果有兩個美國,一個是在外侵略在內分離,還有一種“可能的”具有人道精神、知性、團結的美國,那麼阿甘無疑代表了後者。正如這樣,阿甘提供給了美國觀衆一種對其國家寬容和人道的自我定義的一種可能性。

還有評論者認爲阿甘就是近現代美國,其作爲一個國家在歷史進程中走來的一個代表。美國--和片中的阿甘一樣--就像是一個愚笨的巨人笨拙地在歷史中前進着,但是嘗試着給身邊的人或事物帶來好處。美國作爲被上帝選中的給全人類造福這一觀點在影片中也能找到影子,那就是命中註定給周圍人帶去希望的阿甘。

然而,評論界還有一種不太積極的說法。說阿甘是一個沒有能力理解周圍世界的傻子。他不瞭解自己好運之外的外界的不幸,也不知道自己的成功是建立在別人不幸的基礎上的。從這個角度來說,阿甘反映了美國的一種道義的失敗。就像阿甘一樣,很多美國人也有過不理解自己的幸運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的經歷。作爲個人,阿甘的道德標準是無可爭議的,但是他也同樣自願參軍去越南打仗,卻從來沒有考慮過會給越南當地人民帶來多麼嚴重的後果;爲了掙錢,他也獲取了商業上的優勢由於風暴打翻了他的競爭對手的船。阿甘是一個具有兩面性的角色,同樣,他所代表的美國也是。

阿甘和歷史

意識形態可以定義爲“個人與他的實際生存狀況的理想關係的一種表達”,從這個意義上,阿甘正傳是一部意識形態的電影。他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好萊塢作品,對歷史採取了完全樂觀的態度,粉飾了歷史上南部的種族問題和60年代的社會問題。這使得本片變成了美國修復記憶的一部分,而修復記憶這個詞是用來表示媒體讓大衆“經歷”他們生前從未經歷過的歷史事件,感覺那些就像是他們記憶的一部分一樣。

編劇在劇本的改編上動了手腳。原劇本的開頭第一句話是“成爲白癡並不像巧克力盒的巧克力的味道那樣湊巧”,而在電影中阿甘說的卻是“生活就像是一顆巧克力,你永遠也不知道下一步你會嚐到什麼”。書中描寫阿甘性行爲的場景也被編劇給省略了。原因是原著小說的這些描寫都是“不可接受的”。

然而,是對美國曆史意識形態的表現--尤其是對60年代文化的負面描寫--吸引了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阿甘是以他的先輩,美國曆史上臭名昭著的三K黨的創始者命名的。然而阿甘好像並不知道這個團伙的種族主義暴行,反而把這個人記成了“一個偉大的美國內戰英雄”,把三K黨記成了一羣罩着白牀單裝神弄鬼的人。阿甘的母親選擇這個名字是因爲他想提醒阿甘“我們有時候會做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這暗示着美國內部的種族問題並不是一個根深蒂固的歷史問題,反而是一個人由於自己的愚蠢越軌而導致的,三K黨被形容成了“僅僅是愚蠢”。在隨後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阿甘無意地化解了阿拉巴馬大學的種族隔離,這樣在觀衆看來,好像是白人爲民權鬥爭做出了貢獻,卻從歷史中抹去了美國黑人爲其做出的真正鬥爭。

在粉飾美國南部歷史的同時,阿甘還把還把美國60年代的社會問題歸因於當時的激進運動。珍妮就是美國60年代文化的典型代表:她唱民歌,穿着嬉皮士服裝,搭便車去舊金山享受激情夏日,參加反戰遊行,服用藥和其它毒品,嘗試自由性愛。這些行爲在影片中都得到了消極的表現。首先,珍妮的動機就很值得質疑:她看上去是當時文化的一部分,並不是因爲自己的政治原則,而是因爲幼年的虐待史留下的心理創傷。其次,電影展現了她思想上的一些矛盾的地方:她參加反戰遊行,卻能容忍身邊男友的暴力。最後,故事確認了她人生態度上的一個最基本的錯誤:她由於患有艾滋而毀了自己的一生,卻始終不顧一個在那等待着給她準備照顧她的善良誠實的好男人阿甘。

阿甘正傳這部電影裏最有名的數碼技術的運用便是把阿甘的形象插入到歷史真實畫面資料裏。這樣能讓製片和導演“改變”歷史,從而使其能更容易地被觀衆理解和接受。比如片中有很多阿甘和歷史上最後被暗殺的名人的見面,然而阿甘只是說他們被暗殺“沒有任何的原因”。阿甘對歷史的看法很有特點,但是很容易誤導觀衆,這樣會讓觀衆忘記那段歷史其實是一段“真實的人爲了真實的政治目的所做的真實的鬥爭的歷史”。

  篇三、電影《阿甘正傳》的觀後感

其實我看過很多遍《阿甘正傳》這部影片了,每一次看總能或多或少有點收穫。但是,在3月30日晚上在教學樓1310再一次觀看這部電影后,我感覺收穫的東西更多了。

電影以一片羽毛的飄落爲電影的開始,以前我不太懂,但這次我感覺到了,這片羽毛的飄落不正是如同一個降落人間的生命,當這片羽毛在天空中飛行,經過高樓、樹、汽車等,你不知道它要去哪裏,會落在哪裏,這不恰恰說明了人這一生如同羽毛的飄落一樣都是未知數嗎?最後這片羽毛飄落到了阿甘的腳下,開始了阿甘着傳奇的一生。

阿甘生下來智商只有75,但他的母親爲了他以後的生活,於是想辦法把他送進了正常人的學校。如同小時候的我們一樣,總有壞孩子欺負人,阿甘也是常常受欺負,這時一輩子他喜歡的珍妮告訴他,跑。於是,他跑了起來,甩掉了追趕他的人,越跑越快,跑進了大學,跑成了橄欖明星,民族英雄,國會勳章獲得者,乒乓球明星,百萬富翁。

同樣和阿甘命運(阿甘的智商缺陷)差不多的丹上尉(越戰中失去了雙腿)卻總是抱怨生活,抱怨老天,甚至抱怨阿甘救了他,沒有和他祖輩一樣成爲烈士,而是一個沒有雙腿的怪人。但是抱怨了半天,他改變了什麼?沒有,一點都沒改變,丹上尉依舊過得天天喝酒買醉的生活,可見生活不會因爲你無休止的抱怨改變。但是,後來他看見執着的阿甘爲了完成好朋友巴布成爲捕蝦船長遺願而忙碌的時候,他第一次被阿甘深深地感染了,決定和阿甘一起捕蝦,正是這個改變,成就了丹上尉成爲了百萬富翁、娶了個漂亮老婆。我想,丹上尉如果仍然像以前一樣抱怨生活的話,他永遠不會成功。

影片又以一片羽毛結束,這或許是一種結束吧,對阿甘傳奇人生畫上了一個句點,但我猜想,它未嘗不是一個開始,一個小阿甘的開始。

  篇四、電影《阿甘正傳》的觀後感

上帝在給你關閉着一扇門的同時,也一定給你打開了另一扇門,說不定,走過另一扇門風景會更好。

——題記

《阿甘正傳》講述了主人公福雷斯·甘從幼年到少年再到青年的成長經歷,他從人人口中口娘養的傻瓜成爲一名真正的成功人士。聽老師說,這部電影當時上映時曾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通過觀看這部電影,改變了我很多的想法。

主人公阿甘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他爲人善良、講義氣、信守承諾,也正因爲他的這些優良品質,他收穫了友情、愛情和榮譽。從珍妮到布巴再到丹中尉等,阿甘與他們都成了生死之交。雖然阿甘天生腿不好,總帶着一股傻氣,但他憑藉着自己的堅毅、努力,逐漸超越了自我,創造了奇蹟。他從跑步到踢足球,到參軍、打乒乓球,再到捕蝦,一直都有所建樹。最後,他獲得了多個榮譽,成爲了百萬富翁,也與他從小的好朋友珍妮結爲了夫妻,並有了自己可愛的孩子。

觀看這部影片,使我明白了:不管做什麼事,都要做好自己該做的,並堅決不做自己不該做的;不要瞧不起任何人,更不要認爲某個人傻。因爲我們永遠不知道將要發生什麼,將要面對什麼,就像電影中阿甘說的那樣:“只有做傻事的人才是傻”,看起來傻的人說不定就是運氣最好、最精明的人。

所以,我們要正確對待每一個人,學會寬容,學會堅持,學會專一,學會講誠信,學會做自己該做的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爲一個有作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