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第十期朗讀者觀後感作文

第十期朗讀者觀後感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6W 次

導語:《朗讀者》讓我們知道,這個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人,有人很平凡,有人生活在萬衆矚目之下,有人經歷衆多坎坷,但他們,從沒有輕言放棄,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朗讀者》第十期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第十期朗讀者觀後感作文

  第十期朗讀者觀後感【1】

每次看朗讀者,都會被拉回到別人的故事裏,去感知別人的人生,然後思考……大抵千年百年人們都在做着同一篇文章,生離死別!

看到這一期的朗讀者的讀者廳,有太多西安的元素在裏面,在陝西省圖書館門口,陝西曆史博物館門口,大雁塔北廣場,西北工業大學,還有母校西安交通大學,這些太熟悉的地方,總是勾起人無限的懷念……

這期,大姚還是那麼美,曾經西安人的媳婦,愛的轟轟烈烈。現在身爲人母的她卻顯的平靜和知性,可能這就是老天安排角色升級以後的饋贈吧!印象最深的還是王蒙先生追悼亡妻,他18歲開始給妻子寫情書,而現在"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聽到都覺得那時候的愛情怎麼這麼美好,一封情書,一個人,就堅定的走了一輩子。看着自己深愛的人離去,這樣的生離死別恐怕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有發言權吧!但是王蒙老師平靜地說,他這個年齡見過太多親人的離世,努力讓自己抱着一顆平和的心態去面對。我覺得可能這就是爲什麼自己總喜歡和長者交流的原因,他們總是回首回去,卻不帶有一絲痛苦。在不經意間就教會你很多看待問題的態度和方法。突然特別懷念王蒙老師年輕的那個時代,總是從各種途徑看到,聽到很多那個時代的故事,物質匱乏,人們的精神卻如此的飽滿和真誠。有時光機的話,我一定要穿梭回去看看

  第十期朗讀者觀後感【2】

如果你在視頻網站翻開朗讀者的內頁,標題內容基本被“明星”的朗讀佔滿了。就拿第3期來說,麥家講述的故事明顯比徐靜蕾更走心、更誠懇,可爲了流量,封面和主打宣傳仍然是“話題女王”徐靜蕾。

第7期,董卿開頭片花裏就說,這一期最喜歡曹文軒的一句“所有的故事都是生死離別”,可宣傳的時候,用的還是姚晨。

《朗讀者》更相信“名氣”,這是粉絲市場,還是董卿的.不自信?

要想了解真相,我們不妨先從節目的定位說起。

朗讀者的宣傳語:一個人、一段文。你沒看錯,就是“人”在“文”前面。就連節目的名字,也暴露了董卿的野心:突出的是“者”,而不是朗讀本身。

董卿,知性和智慧的代表,央視一姐,當紅炸子雞,她的人脈和資源絕對一流。於是,利用這些人脈和名人效應,來號召大家讀書,不是順理成章、兩全其美的事嗎?

可事情就是這樣,重點太多,往往容易喧賓奪主,有道是此消彼長,看重了明星的人,就看輕朗讀的文。

看節目時,我很喜歡看起來有點偏執的程何,她翻譯的《我,堂吉訶德》音樂劇中的歌曲《不會成真的夢》,那些語句多美啊!然鵝,我到網上搜歌詞,卻幾乎搜不到。我搜出來的都是程何、劉陽和羅穎珊的故事,最後,我好不容易纔在一個門庭冷落的博客裏找到所需要的內容。

面對這赤裸裸的“人”比“文”紅,只有一聲嘆息吧。

不過我仍然相信,董卿的初衷是好的,她希望利用明星或是自己製造的明星的號召力,讓大家把他們當作偶像,來推廣閱讀。但殊不知,真正熱愛閱讀的人,不是爲了誰讀,而是熱愛文字本身,熱愛去書本里體驗自己沒有體驗過的感受。

  第十期朗讀者觀後感【3】

繼《中華詩詞大會》的火爆與熱議之後,央視又新近推出《朗讀者》節目,同樣在很短的時間內便成爲媒體和公衆關注的焦點。一檔主推經典閱讀的欄目,爲什麼要引發如此廣泛的關注?筆者將就此,來談談自己的分析。

“朗讀者”這個節目名稱並非憑空來之。德國作家施林克展現納粹時期“平庸之惡”(阿倫特語)的著名小說,在前幾年引進中國時,就被命名爲《朗讀者》,根據這部小說改編的電影《生死朗讀》曾經獲得歐美多個電影大獎,熱議一時。小說裏那位不識字,但異常熱愛朗讀的納粹女軍官漢娜,給人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從小說的人物設定就可以看出:朗讀是比閱讀更具廣泛性和延伸性的行爲,一個人可以不識字,可以無法像受過教育的知識階層那樣正常進行閱讀,但仍然可以說話、可以交談、可以朗誦,畢竟人類語言誕生的歷史,要比文字來得長遠很多。

作爲一檔大衆綜藝節目,《朗讀者》之所以選擇朗讀這種展現方式,而並非靜默意義上的讀書,部分用意或許就在於此。除此之外,我們也要看到:閱讀,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屬於一種個體化、私人化的行爲。在電視、報紙等大衆傳媒尚未誕生之時,一位知識人最常見的獨處方式,就是閱讀。即便當今各種媒介無比發達,相當一部分知識人在獨處時,仍然會選擇與書相伴。這種與書之間的對話與交流,完全可以是在靜默無聲之中進行的。

朗讀則明顯不同。既然要發出聲音,那麼在大多數場合裏,都應該會有傾聽對象。朗讀者與傾聽者之間的互動,區分於閱讀者與書之間的交流,前者明顯被自然賦予了某種公共性。無論是朗讀這種行爲的大衆化特徵,還是其具備的公共性特質,都跟央視對於文化綜藝節目的定位與訴求一拍即合。

既然是強調大衆性與公共性,那麼營造朗讀者跟廣大觀衆之間的通感和同理心,就變得無比重要。我們可以看到:在《朗讀者》登臺的這些節目嘉賓,無論他是知名老翻譯家許淵衝,還是著名童話作家鄭淵潔,抑或是著名演員、導演蔣雯麗,其在舞臺上所呈現出的身份與角色,都跟其上述社會屬性無甚關聯。在舞臺上朗誦的那一刻,他們是慈祥的父親,是孝順的兒子,是充滿愛心的女人,是溫情滿滿的赤子。他們所展現的,都是人之所以爲人的自然人性與情感。在這樣的情感感召之下,觀衆會暫時忘記這些嘉賓種種高不可攀的社會身份,而自然而然地覺得:他們是跟自己一樣,有血有肉、有愛有恨的普通人。這樣的通感營造,給精英與大衆之間的情感維繫,搭建了一座自然的橋樑。

大衆化、公共性、人本主義視角,再加上契合了政府大力倡導“全民閱讀”的大環境,這樣的節目,怎麼可能不火呢?

我是在微博上看到的關於《朗讀者》的宣傳,可愛的許淵爺爺讓我一眼就對這個節目產生了好感。因爲他代表的不是文字,而是文化。

當我從頭到尾認認真真地看《朗讀者》時,我是全心全意地被吸引的。不跳片頭,不跳片尾,對於我來說是一種很難得的做法。

我不是學藝術的,也不是學文學的,我對於這些形式的東西一竅不通,我作爲一個普普通通有着一點小小的文字情節的小女子,是喜歡的。

我不知道爲什麼很多人都在對於他的形式提出質疑,特別是有賺人眼淚的嫌疑之說。在我看來,如果一篇文章不能讓讀着在開心處拍手大笑,不能讓讀着在傷心處掩面嘆息,那麼讀過,就會忘了,文字如果不能引起心靈的共振,它的存在就沒有意義。幸運的是,一千個哈姆雷特中總能有一個人能爲之震顫。

文字只是一種手段與方式,它只是作爲一種媒介,一個載體,它並不優美,甚至枯燥乏味,就如當初學着寫字時的心情。但是,當它成爲了文學,它承載着文化與記憶的時候,它就變得美好起來,它成爲音符流淌在舌尖,它表達着人們的喜怒哀樂時,它就被賦予了另一種意義。一種文字,如果要有力量,那麼它的背後就一定藏着一個故事。

同理,一個好的節目,沒有強大的情感作爲支撐的話,是走不遠的,我更願意把這種情感稱爲文化底蘊。一個好的節目,也是有力量的,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製作,不是來自於舞臺燈光效果和刻意的抒情,它是在普普通通平平淡淡的對話間就能打動你。回顧《朗讀者》,它並沒有刻意去歌頌什麼,讚美什麼,記憶中,第二集,那個在朗讀間裏讀着冰心送給媽媽的女孩兒,只是簡簡單單的兩三句話,就已經讓我泣不成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