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觀勃沙特的長征有感600字大綱

觀勃沙特的長征有感600字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1W 次

勃沙特的長征觀後感600字(一)

觀勃沙特的長征有感600字

今天我有幸觀看了《博沙特的長征》這一部電影。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叫做勃沙特的傳教士,不遠萬里來到中國,不幸被肖克將軍麾下的購糧小分隊當成俘虜抓獲,從而跟隨紅軍走上了長征的道路。

影片中的許多人許多事都讓我收到了感觸,比如在極端飢餓的情況下,紅軍連長張三鬥奉命殺馬充飢怡嗎?有深厚感情,把他當成兄弟的張大狗拼死護馬?甚至高聲哭痛:“你們把我吃了吧!”還有即將分娩的紅軍女戰士在《八月桂花遍地開》的歌聲中帶着幸福裏離世。 張大狗冒着生命危險成功的從敵人的老窩裏偷來了地圖和軍事機要他的機智和勇氣讓人讚歎不已。受傷的紅軍戰士在沒有麻藥的情況下做截肢手術,他的堅韌與樂觀,讓人淚目。

這部影片這些人都是那段歲月裏的真實寫照。 因爲勃沙特是被擄去的,他一開始就對紅軍有敵意,當時的紅軍極其需要這份法文地圖,而勃沙特卻拒絕翻譯地圖,他要爲他的信仰而保持中立。蕭克將軍的一席話卻引人深思:“如果爲了信仰,眼睜睜的看着弱勢一方受到壓迫,那就是助紂爲虐了!”一番話,讓勃沙特沉默了,最終,在一番思想鬥爭下,勃沙特終於決定幫助紅軍,也消除了與紅軍之間的隔閡。

在這部影片中,我看到生命的尊嚴與信仰,看到了長征路上紅軍的堅持,看到了人與人之間的溫情,同時紅軍戰士們的不怕艱難險阻,堅韌不拔的長征精神也感動了我,我決定也要做一個像紅軍戰士那樣的人,尊重生命的每一天,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做一個有夢的中國人,爲築夢中國復興助力!

教師評語:本文寫出了自己對影片的理解,但第三自然段的'分析沒有落腳到生命的尊嚴與信仰,使後文的闡述顯得突兀,如能深入分析影片內容來談會更好。

勃沙特的長征觀後感600字(二)

看完《勃沙特的長征》這部電影讓我深有感觸。這部電影講述的是紅軍長征的一個故事。他主要講述了在紅軍長征的歷史上曾有一位奇特的參與者,他就是英國傳教士勃沙特。一九三四年十月蕭克將軍率領的紅六軍團轉戰到貴州黃平,在這裏的教堂偶遇來此訪友的勃沙特。並因爲一張法文版的貴州省地圖,使得勃沙特和紅軍隊伍結下了不解之緣。至一九三六年四月,勃沙特跟隨紅六軍團歷時十八個月,行程一萬餘里。在這其中他幫助紅軍翻譯法文地圖協助紅軍拜託困境。他也從一個局外者成爲一個人類壯舉的親歷者。

影片以勃沙特的敘述爲脈絡,從他的視角切入,展現紅軍對生命的態度:儘管在戰場上敵我對方殊死搏鬥,但下了戰場,面對放下槍的俘虜,一直處於飢餓與困頓之中的紅軍戰士們卻用擔架擡着他們。不肯放棄每一個生命。征戰途中,女紅軍突然分娩,產下孩子後遭遇大出血,在姐妹們爲她演唱的"八月桂花遍地開"的歌聲中告別了人世。 在這部電影中,使我影響最深的就是:在路上。吃飯在路上,寫字在路上,討論戰事在路上……紅軍戰士們將一切能在路上完成的工作都在路上完成。“時間緊迫,刻不容緩。”這幾個詞一直在紅軍戰士們的心裏。

長征已完成,但新長征仍在路上。我們的國家正在實現全面小康的路上,正奮進在躋身於世界強國的路上。作爲二十一世紀主人的我們,難道不應該對照歷史反思自己嗎?難道吃得飽穿的暖的我們就可以忘記自己的使命嗎?難道我們能在先輩用獻血換來的和平中安睡嗎?不,不能!我們應當以“民族復興”爲己任,牢記“時間緊迫,刻不容緩”珍惜時間、努力學習、不斷成長。用自己的行動爲祖國的強大而做出貢獻。

“在路上。”我們的“長征”仍在路上!

教師評語: 小作者對影片的解讀也許並不深入,但可貴的是抓住一點,聯繫實際談出了自己對當下“新長征”的理解,有這樣的認知,我們的未來一定不是夢。